CN100345048C -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5048C
CN100345048C CNB2004100589313A CN200410058931A CN100345048C CN 100345048 C CN100345048 C CN 100345048C CN B2004100589313 A CNB2004100589313 A CN B2004100589313A CN 200410058931 A CN200410058931 A CN 200410058931A CN 100345048 C CN100345048 C CN 1003450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plate
backboard
clamping part
hole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89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8206A (zh
Inventor
郭建宏
司徒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4100589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45048C/zh
Publication of CN1588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8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50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50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反射片于一背板上,反射片及背板分别具有一反射片通孔及一背板通孔。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夹持部、一第二夹持部及一杆部,杆部连接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当反射片以反射片通孔与背板通孔相对应而连通的方式与背板接触,且杆部位于背板通孔及反射片通孔中时,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裸露于背板及反射片之外,且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夹住反射片及背板。

Description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固定反射片于背板上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以及其具备有轻薄、省电及无幅射线等优点,使得液晶显示器大量地被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计算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录像机、移动电话、计算机屏幕及液晶电视等各式电子产品中。但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面板,需要借助背光组件所提供的光源才能产生显示的功能。
请参照图1A,其是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在图1A中,液晶显示器9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8a及一背光组件8b,背光组件8b包括一背板2、一反射片3、一由数个灯管4所构成的光源组和一由扩散板5、扩散片7及棱镜片6所组成的光学薄膜组。背板2的顶面形成一容置槽2a,如图1B所示,反射片3是借助黏胶8c黏贴于容置槽2a的槽底2b及二槽壁2c上。这些灯管4是排列于容置槽2a中,并位于反射片3的上方。扩散板5是配置于这些灯管4的上方,棱镜片6是设置于扩散板5上。扩散片7设置于棱镜片6上,液晶显示面板8a设置于扩散片7的上方。首先,这些灯管4所产生的光线,将经由反射片3的反射作用射向扩散板5。接着,经过扩散板5、棱镜片6及扩散片7处理过的光线将直射液晶显示面板8a。
在现今液晶显示器日益趋向大尺寸的设计潮流下,由于显示面板、反射片及背板的面积相对地变大,导致黏贴反射片于背板上的加工工序显得困难许多,且反射片于黏贴在背板后容易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如此一来,背光组件的整体发光品质将会受到影响,导致液晶显示器容易产生画面颜色不均(mura)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可大大地摆脱传统上以黏胶将反射片黏贴于背板上的设计的羁绊,不仅可以省去黏胶的加工工序,还可以避免产生传统的反射片于黏贴在背板后所产生的不平整的现象,以提升背光组件的整体发光品质,避免液晶显示器因反射片不平整而产生画面颜色不均(mura)的现象,从而符合未来液晶显示器趋向大尺寸设计的潮流。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固定组件,用以固定一反射片于一背板上,反射片及背板分别具有一反射片通孔及一背板通孔。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夹持部、一第二夹持部及一杆部,杆部用以连接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当反射片以反射片通孔与背板通孔相对应而连通的方式与背板接触,且杆部位于背板通孔及反射片通孔中时,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系裸露于背板及反射片之外,且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夹住反射片及背板。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反射片于一背板上。反射片具有相对的一反射片顶面及一反射片底面,背板具有一背板顶面,反射片还具有一反射片通孔。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包括一杆部及一夹持部,杆部直立地设置于背板顶面上,用以插入于反射片通孔中,杆部具有一杆部外围侧面。夹持部设置于杆部的顶端上,并具有一面向背板顶面的夹持面,夹持面借助杆部外围侧面与背板顶面连接。当杆部插入于反射片通孔中时,夹持部裸露于反射片顶面上,而夹持面与部分的反射片顶面接触,且夹持部及背板夹住反射片。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的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反射片于一背板上。反射片具有相对的一反射片顶面及一反射片底面,背板具有相对的一背板顶面及一背板底面,反射片及背板还分别具有一反射片通孔及一背板通孔。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夹持部、一第二夹持部、一垫圈及一杆部,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夹持面及一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面向第二夹持面。垫圈具有一垫圈通孔,垫圈是以垫圈通孔对应于反射片通孔及背板通孔的方式位于背板底面上或反射片顶面上。杆部用以连接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杆部及第一夹持部具有一凹孔。杆部具有一杆部外围侧面,杆部外围侧面连接第一夹持面及第二夹持面。当反射片底面以反射片通孔和背板通孔及垫圈通孔相对应而连通的方式与背板顶面接触,且杆部位于背板通孔、反射片通孔及垫圈通孔中时,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裸露于背板及反射片之外,且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夹住反射片、背板及垫圈。
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的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反射片于一背板上,反射片及背板分别具有一反射片通孔及一背板通孔。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夹持结构及一第二夹持结构,第一夹持结构包括一第一夹持部及一插销部,插销部设置于第一夹持部上。第二夹持结构包括一第二夹持部及一杆部,杆部设置于第二夹持部上,并具有一固定孔。固定孔用以供插销部插入,使得第一夹持结构与第二夹持结构结合。当反射片以反射片通孔与背板通孔相对应而连通的方式与背板接触,且杆部位于背板通孔及反射片通孔中时,插销部系插入于固定孔中,使得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裸露于背板及反射片的外,且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夹住反射片及背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1B是图1A的背光组件的反射片、黏胶及背板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2A~2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反射片及背板的分解及组合剖面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反射片及背板的剖面图。
图6A~6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反射片及背板的分解及组合剖面图。
图7A~7B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反射片及背板的分解及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照图2A~2B,其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反射片及背板的分解及组合剖面图。在图2A~2B中,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10用以固定一反射片11于一背板12上,大大地摆脱传统上以黏胶将反射片黏贴于背板上的设计的羁绊。反射片11具有相对的一反射片顶面11a及一反射片底面11b,背板12具有相对的一背板顶面12a及一背板底面12b。反射片11还具有一贯穿反射片顶面11a及反射片底面11b的反射片通孔11c,背板12还具有一贯穿背板顶面12a及背板底面12b的背板通孔12c,反射片通孔11c的开口大小是对应于背板通孔12c的开口大小。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10包括一第一夹持部15、一第二夹持部13及杆部14,杆部14用以连接第一夹持部15及第二夹持部13。第一夹持部15具有一第一夹持面15a,而第二夹持部13具有一第二夹持面13a,且杆部14具有一杆部外围侧面14a。杆部外围侧面14a是连接第一夹持面15a及第二夹持面13a,第一夹持面15a是面向第二夹持面13a。杆部14及第一夹持部15还具有一凹孔16,凹孔16并未贯穿第二夹持部13,且第一夹持部15可以是一往凹孔16的开口旁弯曲的卡勾结构。由于杆部14及第一夹持部15具有凹孔16,使得杆部14及第一夹持部15变得可向内收合,以利于使用者将杆部14及第一夹持部15插入于反射片通孔11c与背板通孔12c中。
如图2A所示,当使用者欲固定图2A的反射片11于背板12上时,首先,使用者以反射片通孔11c与背板通孔12c相对应而连通的方式让反射片底面11b与背板顶面12a面对面接触。接着,使用者沿着图2A的箭头20的方向将杆部14及第一夹持部15插入于反射片通孔11c与背板通孔12c中。由于凹孔16提供一可以让杆部14及第一夹持部15向凹孔16的开口中心弯曲且变形的缓冲空间,故使用者很容易将杆部14及第一夹持部15插入于反射片通孔11c与背板通孔12c中。然后,如图2B所示,当第一夹持部15通过反射片通孔11c与背板通孔12c,且杆部14位于背板通孔12c及反射片通孔11c中时,第一夹持部15及第二夹持部13分别裸露于背板底面12b及反射片顶面11a上。并且,第一夹持面15a及第二夹持面13a用以分别与部分的背板底面12b及部分的反射片顶面11a接触,使得第一夹持部15及第二夹持部13上下夹住反射片11及背板12,达到固定反射片11于背板12上的目的。
然而熟悉本技术的人员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第一夹持部15、第二夹持部13及杆部1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俨然如同一狗骨头结构或一″I″字型结构,且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10的材质可以是透明压克力(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或白色材料。此外,杆部14的高度H1等于或略小于反射片11的厚度H2及背板12的厚度H3的总和。另外,杆部14的任一以箭头20为法线方向的截面的外围形状是对应于反射片通孔11c的开口形状及背板通孔12c的开口形状。当反射片通孔11c的开口形状及背板通孔12c的开口形状皆为圆形时,杆部14的任一以箭头20为法线方向的截面的外围形状亦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13还具有一与第二夹持面13a相对且相连的夹持部顶面13b,夹持部顶面13b为一开口朝向第二夹持面13a的碗面或半球面。也就是说,第二夹持部13为一倒立的碗状结构或一上半球结构。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其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30与实施例一的固定装置20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夹持部33,其余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3中,第二夹持部33具有一第二夹持面13a、一夹持部顶面33b及一夹持部外围侧面33c,夹持部外围侧面33c连接夹持部顶面33b及第二夹持面13a。此外,夹持部顶面13b为一平整表面。也就是说,第二夹持部33为一柱状结构,如一圆柱结构。此外,第一夹持部15、第二夹持部33及杆部1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俨然如同一狗骨头结构或一″I″字型结构,且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30的材质可以是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4,其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40与实施例二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30不同之处在于,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40还具有一盖体43,其余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在图4中,盖体43具有一盖体底面43a及一盖体顶面43b,盖体顶面43a是与该盖体底面43a相对且相连。盖体43是以盖体底面43a面向夹持部顶面33b的方式设置于第二夹持部33上,盖体顶面13b为一开口朝向盖体底面43a的碗面或半球面。也就是说,盖体43为一倒立的碗状结构或一上半球结构。此外,第一夹持部15、第二夹持部33、盖体43及杆部1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俨然如同一狗骨头结构或一″I″字型结构,且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40的材质可以是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另外,当盖体43为白色材料时,由于白色的盖体43会盖住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40的盖体43以外的结构,故本实施例不必考虑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40的盖体43以外的结构是否为透明或白色材料。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5,其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反射片及背板的分解及组合剖面图。在图5中,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50用以固定一反射片51于一背板52上,大大地摆脱传统上以黏胶将反射片黏贴于背板上的设计的羁绊。反射片51具有相对的一反射片顶面51a及一反射片底面51b,背板52具有相对的一背板顶面52a及一背板底面52b。反射片51还具有一贯穿反射片顶面51a及反射片底面51b的反射片通孔51c,背板52还具有一贯穿背板顶面52a及背板底面52b的背板通孔52c,反射片通孔51c的开口大小是对应于背板通孔52c的开口大小。此外,反射片51的厚度及背板52的厚度的总和H4小于杆部14的高度H1。
本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50与实施例三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40不同之处在于,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50还包括一垫圈58,其余相同的构成要件继续沿用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垫圈58具有一垫圈顶面58a、一垫圈底面58b及一垫圈外围侧面58c,垫圈外围侧面58c连接垫圈顶面58a及垫圈底面58b。垫圈顶面58a用以与部分的背板底面52b接触,垫圈底面58b用以与第一夹持面15a接触。垫圈58还具有一贯穿垫圈顶面58a及垫圈底面58b的垫圈通孔58d,用以供杆部14及第一夹持部15插入,且让第一夹持部15通过。此外,垫圈58的厚度H5约等于或略大于H1-H4之值。另外,垫圈通孔58d的开口大小是等于或大于反射片通孔51c的开口大小及背板通孔52c的开口大小。
当第一夹持部15通过相连通的反射片通孔51c、背板通孔52c及垫圈通孔58d,且杆部14位于反射片通孔51c、背板通孔52c及垫圈通孔58d中时,第一夹持部15及第二夹持部33分别裸露于垫圈底面58b及反射片顶面11a之上。并且,第一夹持面15a及第二夹持面33a用以分别与垫圈底面58b及部分的反射片顶面11a接触,使得第一夹持部15及第二夹持部33上下夹住反射片51、背板52及垫圈58,达到固定反射片51于背板52上的目的。
然而熟悉本技术的人员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垫圈58亦可置放于第二夹持部33及反射片51之间,使得垫圈顶面58a用以与第二夹持面33a接触,且垫圈底面58b用以与部分的反射片顶面51a接触。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6A~6B,其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反射片及背板的分解及组合剖面图。在图6A~6B中,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60用以固定一反射片11于一背板12上,大大地摆脱传统上以黏胶将反射片黏贴于背板上的设计的羁绊。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60包括一第一夹持结构61及一第二夹持结构62,第一夹持结构61包括一第一夹持部65及一插销部65b,第二夹持结构62包括一第二夹持部63及一杆部64。此外,第一夹持部65及插销部65b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杆部64及第二夹持部6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二夹持部63具有一第二夹持面63a,杆部64具有一杆部外围侧面64a及一杆部底面64b。杆部外围侧面64a连接第二夹持面63a及杆部底面64b,杆部64的杆部底面64b上具有一固定孔64c。第一夹持部65具有一第一夹持面65a,插销部65b设置于第一夹持面65a上。插销部65b用以插入于固定孔64c中,使得杆部底面64b与部分的第一夹持面65a接触,第一夹持结构61是以可插拔的方式与第二夹持结构62结合。
当使用者欲固定图6A、6B的反射片11于背板12上时,首先,使用者以反射片通孔11c与背板通孔12c相对应而连通的方式让反射片底面11b与背板顶面12a面对面接触。接着,使用者将杆部64及第一夹持部65从反射片顶面11a插入于反射片通孔11c与背板通孔12c中。然后,当杆部64位于背板通孔12c及反射片通孔11c中时,使用者将第一夹持部65的插销部65b从背板底面11b处插入杆部64的固定孔64c中,使得未与杆部底面64b接触的另一部分的第一夹持面65a及第二夹持面63a用以分别与部分的背板底面12b及部分的反射片顶面11a接触,且第一夹持部65及第二夹持部63上下夹住反射片11及背板12,达到固定反射片11于背板12上的目的。
然而熟悉本技术的人员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60的材质可以是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在基于插销部65b插入固定孔64c后而第一夹持结构61及第二夹持结构62之间能够相互抓持住的前提下,倘若反射片及背板的厚度总和小于杆部64的高度时,在第一夹持部65及背板12之间或第二夹持部63及反射片11之间亦可设计一垫圈,以补足杆部64的高度和反射片及背板的厚度总和之间的差距。
实施例六
请同时参照图7A~7B,其分别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六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反射片及背板的分解及组合剖面图。在图7A~7B中,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70用以固定一反射片71于一背板72上,反射片71具有相对的一反射片顶面71a及一反射片底面71b。背板72具有相对的一背板顶面72a及一背板底面72b,反射片71还具有一反射片通孔71c。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70至少包括一杆部74及一夹持部75,杆部74是直立地设置于背板顶面72a上,用以插入于反射片通孔71c中,杆部74具有一杆部外围侧面74a。夹持部75设置于杆部74的顶端上,并具有一面向背板顶面72a的夹持面75a,夹持面75a是借助杆部外围侧面74a与背板顶面72a连接。此外,杆部74及夹持部75具有一通孔76,夹持部75可以是一往通孔76的开口旁弯曲的卡勾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70还包括一盖体78,盖体78是以封住通孔76的一端开口的方式盖在夹持部75上,盖体78的材质为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
如图7A所示,当使用者欲固定图7A的反射片71于背板72上时,首先,使用者以反射片通孔71c对应于夹持部75及杆部74的方式,沿着图7A的箭头80的方向将反射片71压在背板72上,使得夹持部75及杆部74插入于反射片通孔71c中。然后,如图7B所示,当夹持部75通过反射片通孔71c且杆部74位于反射片通孔71c中时,夹持部75裸露于反射片顶面71a上,而夹持面75a是与部分的反射片顶面71c接触,使得夹持部75及背板72上下夹住反射片71,达到固定反射片71于背板72上的目的。之后,使用者再把盖体78黏置于夹持部75上,以封住通孔76的一端开口。
然而熟悉本技术的人员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夹持部75及杆部7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而背板72、夹持部75及杆部7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70的材质可以是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倘若反射片的厚度总和小于杆部74的高度时,在夹持部75及反射片71之间或背板72及反射片71之间亦可设计一垫圈,以补足杆部74的高度和反射片的厚度之间的差距。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大大地摆脱传统上以黏胶将反射片黏贴于背板上的设计的羁绊,不仅可以省去黏胶的加工工序,还可以避免产生传统的反射片于黏贴在背板后所产生的不平整的现象。如此一来,可以提升背光组件的整体发光品质,避免液晶显示器因反射片不平整而产生画面颜色不均(mura)的现象,相当符合未来液晶显示器趋向大尺寸设计的潮流。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等效的更动与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反射片于一背板上,该反射片及该背板分别具有一反射片通孔及一背板通孔,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包括:
一第一夹持部及一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具有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夹持面;以及
一杆部,具有杆部外围侧面,用以连接该第一夹持面及该第二夹持面,当该反射片以该反射片通孔与该背板通孔相对应而连通的方式与该背板接触,且该杆部位于该背板通孔及该反射片通孔中时,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裸露于该背板及该反射片之外,且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夹住该反射片及该背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及该杆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杆部及该第一夹持部具有一凹孔,且该第一夹持部为一往该凹孔的开口旁外侧弯曲的卡勾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的材质为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还包括:
一垫圈,具有一垫圈通孔,该垫圈是以该垫圈通孔对应于该反射片通孔及该背板通孔的方式位于该第一夹持部与该背板之间或该第二夹持部与该反射片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还包括:
一垫圈,具有一垫圈通孔,该垫圈是以该垫圈通孔对应于该反射片通孔及该背板通孔的方式位于该第二夹持部与该背板之间或该第一夹持部与该反射片之间。
7.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反射片于一背板上,该反射片及该背板分别具有一反射片通孔及一背板通孔,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包括:
一第一夹持结构,包括:
一第一夹持部,其具有第一夹持面;及
一插销部,设置于该第一夹持面上;以及
一第二夹持结构,包括:
一第二夹持部,其具有第二夹持面;及
一杆部,设置于该第二夹持部上,并具有一杆部外围侧面和一杆部底面,该杆部外围侧面连接该第二夹持面和该杆部底面,该杆部底面具有一固定孔,该固定孔用以供该插销部插入,使得该第一夹持结构与该第二夹持结构结合;
当该反射片以该反射片通孔与该背板通孔相对应而连通的方式与该背板接触,且该杆部位于该背板通孔及该反射片通孔中时,该插销部插入于该固定孔中,使得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裸露于该背板及该反射片之外,且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夹住该反射片及该背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部及该插销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该第二夹持部及该杆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的材质为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
10.一种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用以固定一反射片于一背板上,该反射片具有相对的一反射片顶面及一反射片底面,该背板具有一背板顶面,该反射片还具有一反射片通孔,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包括:
一杆部,设置于该背板预面上,用以插入于该反射片通孔中,该杆部具有一杆部外围侧面;以及
一夹持部,设置于该杆部的顶端上,该夹持部具有一面向该背板顶面的夹持面,该夹持面借助该杆部外围侧面与该背板顶面连接,当该杆部插入于该反射片通孔中时,该夹持部裸露于该反射片顶面上,而该夹持面与部分的该反射片顶面接触,且该夹持部及该背板夹住该反射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及该杆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杆部及该夹持部具有一通孔,且该夹持部为一往该通孔的开口旁外侧弯曲的卡勾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还包括:
一盖体,以封住该通孔的一端开口的方式盖在该夹持部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材质为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的材质为透明压克力或白色材料。
CNB2004100589313A 2004-07-22 2004-07-22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504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89313A CN100345048C (zh) 2004-07-22 2004-07-22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89313A CN100345048C (zh) 2004-07-22 2004-07-22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8206A CN1588206A (zh) 2005-03-02
CN100345048C true CN100345048C (zh) 2007-10-24

Family

ID=3460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8931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45048C (zh) 2004-07-22 2004-07-22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4504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8890C (zh) * 2005-04-08 2008-02-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0371788C (zh) * 2005-04-14 2008-02-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101358713B (zh) * 2007-08-01 2014-04-0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与应用此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CN102853347B (zh) * 2012-10-08 2015-06-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238972B (zh) * 2017-07-17 2020-10-1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678210A (zh) * 2017-11-14 2018-02-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背光模块的固定元件
CN107748464A (zh) * 2017-11-14 2018-03-0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的固定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78211A (zh) * 2017-11-14 2018-02-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背光模块的固定元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0478B2 (en) * 2000-02-24 2003-06-17 Lg. Philips Lcd Co., Ltd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a wrinkle in a reflective sheet of a backlight unit
CN1467551A (zh) * 2002-06-22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和直接照明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470919A (zh) * 2002-06-24 2004-01-28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监视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0478B2 (en) * 2000-02-24 2003-06-17 Lg. Philips Lcd Co., Ltd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a wrinkle in a reflective sheet of a backlight unit
CN1467551A (zh) * 2002-06-22 2004-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和直接照明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470919A (zh) * 2002-06-24 2004-01-28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监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8206A (zh) 2005-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7086B2 (en) Container,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EP2211226B1 (en) Display device
US777317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948572B2 (en) Hollow mold for receiv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diffuser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hollow mold
US20060193148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GB2423622A (en) Light-emitting-diode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6015264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1018180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frame hav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fixing member
CN1661446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892337B (zh)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显示设备
US20070091589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02550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7824050B2 (en)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073250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0345048C (zh) 背光组件的固定装置
CN1731251A (zh) 背光模块结构
WO2013154299A1 (ko) 광학부재, 이를 구비하는 광원장치 및 표시장치
EP161954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080013337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070078293A (ko) 집광 부재,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US7172331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6995815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20080088773A1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polarizer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519624A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1288483C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