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9880C - 驱动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方法和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驱动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方法和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39880C
CN100339880C CNB2003101149693A CN200310114969A CN100339880C CN 100339880 C CN100339880 C CN 100339880C CN B2003101149693 A CNB2003101149693 A CN B2003101149693A CN 200310114969 A CN200310114969 A CN 200310114969A CN 100339880 C CN100339880 C CN 1003398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oltage
anode
electrode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149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0657A (zh
Inventor
铃木幸治
阿尔见萨德·惠子
山本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10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0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98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98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96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该驱动显示装置具备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准备2组以上的向阳极电极施加的阳极电压(Va)和为了从后基板上的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电子而施加在元件电极上的元件电压(Vf)的组合,并且每隔一定的动作时间就切换与这些组合有关的动作模式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其结果是,在各模式下向阳极电极照射的电子束的照射位置偏离,降低持续向同一地方注入的电荷量。改善因电流集中而产生的亮度劣化。

Description

驱动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方法和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从平面型电子源产生的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特别涉及在具有用通过电子的电场发射产生的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显示板中,能降低向荧光体层注入的电荷密度,改善荧光体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具有通过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显示板中,有作为众所周知的装置的阴极射线管,即所谓的布劳恩管。该阴极射线管由于具有应答速度快以及视角广的特性,并且是发光型显示装置,所以以往被广泛应用于作为高画质的图象装置的电视装置。但是,阴极射线管根据画面大小的增大而重量、深度变大,到40英寸大小为止就到了限界,作为家庭使用一般在30英寸大小以下。另一方面,随着从NTSC方式向高清晰度转移,希望有同样的图象信号的高画质化并且薄型重量轻的大画面的显示装置。
作为能用大画面提供高画质图象的薄型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板(PDP)被实用化了。该PDP能以可以用印刷方式进行布线和形成象素的低成本来实现大画面显示板。该PDP由于针对每个象素通过因放电产生的紫外线而使在显示板前面形成的荧光体发光来得到图象,所以原理上,是通过与阴极射线管类似的生成图象的原理来显示图象的。但是,PDP与阴极射线管相比较,有以下这样的问题点。(1)PDP由于基于紫外线的照射来激励荧光体发光,所以有荧光体材料的发光效率低并且消耗电力大的问题。(2)在PDP中,由于放电时间是瞬时的,所以为了得到希望的亮度,有必要对同一象素进行几次放电,为了实现高亮度,有必要在各扫描场期间之间循环进行发光。因多次放电的理由,有在动画图象中能看到不自然的动作的情况。(3)进而,在PDP中,放电电压高到200V左右,高耐压的驱动IC成为必要,有驱动IC的成本相对变高等的问题。
作为最近引人注目的大画面薄型显示器,有使用平面型电子源,具备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平面型显示装置。关于该显示装置,在下述的非专利文献1中记述了其基本构造、其制造方法和其驱动方法。另外,平面型显示装置具备在该非专利文献1中报告的以下这样的特征。(1)可以使用印刷技术形成发射电子的元件矩阵。(2)利用了实质上与通过电子激励荧光体层发光的阴极射线管相同的发光原理。(3)进而,平面电子源由于能通过数十伏特的电压驱动,所以能使用耐压低的驱动IC。
如该非专利文献所示的那样,在使用了平面型电子源的荧光体显示装置中,在作为后板的玻璃基板上以矩阵状形成平面电子源。该平面电子源由被相互接近配置的一对元件电极、被设置在这些元件电极之间和元件电极上的元件膜构成,从被设置在元件膜上的电子发射部件发射电子,通过施加在该一对元件电极的电压驱动该电子发射部件。配置与后板相对的被成为前板的玻璃基板,在该前板上涂抹使每个象素发出红(R)、绿(G)、蓝(B)光线的荧光体膜,在该荧光体膜上形成由铝构成的阳极。在两板之间保持真空状态,从平面电子源发射的电子通过阳极被加速,照射在荧光体层上。通过该被加速了的电子的能量激励荧光体发光。该平面型显示装置的发光原理与阴极射线管一样,但与阴极射线管通过偏向线圈等使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偏向,来用电子束扫描画面相对地,在使用了平面电子源的荧光体显示装置中具有以下不同点:从针对每个象素设置的平面电子源发射电子,激励各个象素的荧光体层发光。另外,在该荧光体显示装置中,后和前板之间维持数mm左右的间隔,作为薄型显示装置在这一点上与阴极射线管有很大的不同。
该电子源如已经说明了的那样,由一对相对的元件电极、元件膜、以及形成在元件膜内的电子发射部件构成,向一对元件电极施加某一驱动电压Vf而从电子发射部件发射电子。在利用了该电子源的平面型显示装置中,开始电子发射的电压低到10V左右,具有以下特征:比为了得到在显示所需的充分的亮度下使荧光体发光所必需的电子发射量的电压低十几伏特左右。另外,在平面型显示装置中,由于从元件电极的低电位侧向高电位侧的力对发射电子产生作用,所以发射电子偏向而朝向阳极电极,描画出具有某一方向性的弯曲的轨迹,前板上的电子照射位置与电子源的电子发射部件的位置关系产生偏差。
具有用从这样的平面电子源发出的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由于利用了基于发光效率高的电子射线的荧光体激励发光,所以即使是大画面其消耗的电力也小。另外,荧光体的发光由于只在选择了扫描线的极短时间发光,所以必须是液晶显示装置(LCD)和PDP那样的板型的显示,因而在动画图象显示时也能显示自然的图象。另外,如LCD那样没有画面亮度的视角依存性,而具有广视角特性。进而,由于平面电子源在十几伏特下动作,所以具有能通过低电压驱动IC进行驱动等特点。
非专利文献1:
E.Yamaguchi,et.al.,“A 10-in.SCE-emitter display”,Journal ofSID,Vol,5,p.345,1997.
如上所述,从电子源的电子发射部件发射的电子被注入到高电压的阳极电极,但在发射的时候,该电子被付与了偏向一对元件电极的高电位侧电极那样的方向性而被发射。所以,发射电子并不只具有朝向阳极电极的初速度成分,还具有朝向高电位侧电极偏向的初速度成分。其结果是,发射电子描画出弯曲的轨迹而朝向阳极电极,在从面对电子发射部件的正上面的位置偏离了的偏向位置到达阳极电极。
另外,通过该发射电子生成的实际的发光模式在局限于其几何中心的位置具有发光峰值,具有中心亮度从该发光峰值开始单调递减的分布。因此,在产生发光峰值的位置阳极电流的密度经常高,即使是动作时间相同,与该位置对应的荧光体层的部分也被注入了多量的电子。已知一般荧光体对应于注入的电荷量而发光亮度降低。因此,在阳极电流的密度高的位置,发光效率急速地下降,产生象素的亮度降低。产生该发光峰值的区域面积小,相当于注入了大量电荷的区域,并且,该区域相对于全体的发光亮度的比例大于其面积的比例。因此,有对应于发光亮度而亮度劣化加深,在早期全体亮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用来改善因电流集中而产生的亮度劣化的驱动方法,还提供实现延长具有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寿命的驱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第1基板上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扫描线布线;
与上述扫描线布线电绝缘地交叉,并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调制线布线;
对应于上述扫描线布线和上述调制线布线的交点设置的,与上述扫描线布线连接的第1电极和与上述调制线布线连接的第2电极相对的电子发射部件;
具有与上述第1基板拉开间隙相对的相对面的第2基板;
设置在上述相对面上的阳极电极;以及
设置在上述相对面上的荧光体层,其中
准备2组以上的施加在上述阳极电极上的阳极电压Va和施加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元件电压Vf的组合,
并且每经过某一动作时间期间,就切换上述组合。
另外,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第1基板上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扫描线布线;
与上述扫描线布线电绝缘地交叉,并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调制线布线;
对应于上述扫描线布线和上述调制线布线的交点设置的,与上述扫描线布线连接的第1电极和与上述调制线布线连接的第2电极相对的电子发射部件;
具有与上述第1基板拉开间隙相对的相对面的第2基板;
设置在上述相对面上的阳极电极;
设置在上述相对面上的荧光体层;
向上述阳极电极施加阳极电压的阳极电压源;
依次向上述扫描线布线施加选择脉冲电压的扫描线驱动电路;
与上述选择脉冲同步地向上述调制线布线施加显示信号脉冲电压的调制线布线驱动电路;以及
准备与上述阳极电压、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组合有关的多个动作模式、每个上述动作模式的基准期间,在某一动作模式的动作时间超过了对应的上述基准期间后,切换上述动作模式的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显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具有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2是概要显示具有图1所示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截面构造的截面图。
图3是概要显示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电子发光部件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4是显示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中的荧光体层上的发光模式的图。
图5的(a)~(e)是显示用来驱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了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动作时序的图。
图6是显示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中的从平面型电子源发射的阳极电流的轨道的图。
图7是显示驱动适用了与本发明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相关的实施例的具有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系统的框图。
图8是显示图7所示的驱动系统中的向扫描线布线施加的扫描线选择信号和向调制线布线施加的调制线驱动信号的定时波形图。
图9是概要显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而在荧光体层上产生的发光模式的时间变化的平面图。
图10是显示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动作时间与规格化了的画面亮度的关系的图。
图11(a)~(d)是显示用来驱动适用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的动作时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有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图1是概要显示适用了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利用了电子源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平面图。
利用了电子源的平面型显示装置即所谓的平面型显示板具备具有如图1所示那样的构造的后板21。在该后板21上,在玻璃基板11上以矩阵状形成电子源22。另外,多条扫描线电极布线5-1、5-2、…被相互平行地配置,另外,多条调制线电极布线6-1、6-2…在与扫描线电极布线5-1、5-2…垂直或交叉的方向上被相互平行地配置,扫描线电极布线5-1、5-2…和扫描线电极布线5-1、5-2…相互用未图示的绝缘材料被绝缘。在与这些布线的各交点相当的象素区域,配置平面型电子源22,该电子源22的元件电极13、14被相互相对地配置,与对应的扫描线电极布线5-1、5-2…和对应的调制线电极布线6-1、6-2…连接。经由该扫描线电极布线5-1、5-2…和扫描线电极布线5-1、5-2…向电子源22的元件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电子从电子源22向阳极发射。
该平面电子源22如图2和图3所示,由相互接近地被配置在玻璃基板11上地一对元件电极13、14和设置在这些元件电极13、14之间的玻璃基板11和元件电极13、14上的元件膜23构成,通过施加在该一对元件电极13、14上的电压被驱动,从设置在元件膜23上的电子发射部件12发射出电子。与后板21相对地配置被称为前板15的玻璃基板,在该前板15上针对每个象素涂抹发出红(R)、绿(G)、蓝(B)光线的荧光体膜16,在该荧光体膜16上,形成由铝构成的阳极电极17。在两板21、15之间保持真空状态,从平面电子源发射的电子18通过阳极电压被加速并照射到荧光体层16上,通过该加速电子18的能量,激励荧光体16发光。
在利用了该电子源22的平面型显示装置中,被施加了电压的一对元件电极13、14中的一个被维持在低电位,而另一个被维持在高电位。所以,从元件膜23的电子发射部件12发射的电子18被从低电位侧的元件电极13朝向高电位侧的元件电极14的力作用。所以,该发射电子18相对于阳极电极17从大致垂直的基准线Re离开地偏向,而从电子发射部件12朝向阳极电极17,如图2所示的那样描画出具有某一方向性的弯曲的轨迹,在前板15上的照射了电子的区域的强度中心Cp和电子源22上的通过电子发射部件12的基准线Re之间,基于偏向而产生偏离Ld。另外,通过该发射电子18产生的实际的发光模式32由于在电子的照射区域中强度中心Lp偏向,所以如图4所示同样在从其几何中心偏向了的位置具有发光中心的峰值131,将该发光峰值为中心,亮度具有单调递减的分布。
在图1到图3所示的平面型电子源矩阵中,可以通过印刷形成所有的成为电子源的导电性薄膜23、电极13、14、布线5-1、5-2…、6-1、6-2…等。另外,未图示,也可以同样地通过印刷来形成用来使扫描线布线5-1、5-2…和调制线布线6-1、6-2…绝缘的设置在两布线之间的绝缘层。
通过下述所示的各种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关的驱动方法,来驱动具有上述那样的构造的具备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的平面型显示装置。在这些驱动方法中,至少准备2组以上施加在阳极电极17上的阳极电压Va、为了从形成在后基板11上的电子发射元件23发射电子而向元件电极13、14施加的元件电压Vf的组合,每经过显示板的一定动作时间,就切换与这些组合相关的电压。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有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实施例1)
参照图5~图9,说明本发明的与实施例1相关的具有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图5(a)(e)是显示与驱动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方法相关的时序的图。平面型显示装置一般并不被维持在显示平常图象的动作模式,通过用户打开平面型显示装置,则被维持在显示图象的动作模式,通过用户关闭则成为非动作模式,该动作模式和非动作模式循环进行。即,如图5(a)所示,显示装置在某时刻平面型显示装置被打开,则在某时间期间T1间通过动作模式显示图象,然后,平面型显示装置被关闭,则通过非动作模式维持在不显示图象的状态,再次恢复到动作模式,则在某时间期间T2之间显示图象,然后被关闭,如此循环。在图5(a)中,时间期间T1~T7显示了平面型显示装置被打开,而被维持在显示图象的动作模式的时间期间。
如图5(b)所示,在某时间期间T1间的动作模式中,如图5(d)和图5(e)所示,在被设置为向阳极17施加阳极电压Va1,向电源23的元件电极13、14施加元件电压Vf1的第1设置条件(Va1、Vf1)的第1驱动模式下,平面型显示装置进行动作。在经过了该时间期间T1时,切断显示装置的开关,转移到非动作模式。然后,在再次接通显示装置的电源进行下一个时间期间T2中,也同样地在第1驱动模式下,平面型显示装置动作而显示图象。同样,在进而进行下一个时间期间T3中,在第1驱动模式下,平面型显示装置动作而显示图象。
在该第1驱动模式下的动作中,从元件膜23的电子发射部件12发射的电子18从基准线Re偏离而偏向,朝向阳极电极17,如图6所示描画出具有某一方向性的弯曲的轨迹46a,如图5(c)所示,在前板15上的照射了电子的区域的强度中心Cp和基准线Re之间,基于偏向而产生偏离Ld1。
这样,累积平面型显示装置的动作时间期间T1、T2、T3,如果该时间期间T1~T3的累积时间期间Ta超过了用第1驱动设置条件确定的基准时间期间Ta1(Ta>Ta1),则进行驱动模式的切换准备。如果在进行该模式切换准备的状态下,显示装置的电源被切断并再次打开显示装置的电源,则如图5(b)所示,将驱动模式从第1驱动模式切换到第2驱动模式。即,从第1设置条件(Va1、Vf1)切换到第2设置条件(Va2、Vf2),在第2驱动模式下驱动平面型显示装置。在该第2驱动模式下,如图5(d)和图5(e)所示,向阳极17施加阳极电压Va2,向电子源23的元件电极13、14施加元件电压Vf2,来驱动平面显示装置。
在该第2驱动模式的期间中,从元件膜23的电子发射部件12发射的电子18从基准线Re偏离而偏向,朝向阳极电极17,如图6所示描画出具有方向性的弯曲了的轨迹46b,如图5(c)所示,在前板15上的照射了电子的区域的强度中心Cp和基准线Re之间,基于偏向而产生偏离Ld2。即,与第1驱动模式相比,在第2驱动模式下,电子束的电子强度中心Cp更加偏向,其偏离Ld2变得比偏离Ld1大(Ld2>Ld1)。在此,电子的强度中心Cp偏向的程度和偏离Ld2、Ld1依存于阳极电压Va1、Va2和元件电压Vf1、Vf2。
如果在第2设置条件下的动作时间的累积时间Tb超过了用第2设置条件确定的基准时间期间Tb1(Tb>Tb1),则同样地,进行驱动模式的切换准备。如果在该切换准备的期间,显示装置被切断,然后电源开关被打开,则从第2设置条件(Va2、Vf2)再次切换到第1设置条件(Va1、Vf1),平面型显示装置在第1驱动模式下动作。以下,如图5(b)所示,与上述一样,依次切换第1和第2设置条件,交互设置第1和第2驱动模式,在该设置的驱动模式下平面型显示装置动作。在此,基准时间期间Tb1被设置得比基准时间期间Ta1小,也可以将第1驱动模式中的基准时间期间Ta1和Ta2设置为相等,或者,也可以将基准时间期间Ta1确定为比基准时间期间Ta2大。
如上所示,交互切换第1和第2驱动模式,伴随着该模式的切换,电子的强度中心Cp在阳极17上位移。所以,在第1驱动模式下电流集中的阳极17上的点和在第2驱动模式下电流集中的阳极17上的点是不同的。该电流集中的阳极17上的点由于被交互切换,所以阳极电流密度高的点并不固定,其结果是,防止了对应于该点的象素的发光效率急速降低,防止了产生图象的亮度降低。
图7是显示驱动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系统的框图。
如图7所示,由于向在显示装置的后板21上形成的各电子源22施加驱动脉冲电压,所以产生扫描线选择信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02和产生调制线驱动信号的调制线驱动电路103分别与扫描线布线5-1、5-2、5-3…和调制线布线6-1、6-2、6-3…连接。在该平面型显示装置中,作为一个例子,设置480个扫描线布线5-1、5-2、5-3…,分别针对红(R)、绿(G)、蓝(B)的发光色各设置640个调制线布线6-1、6-2、6-3…。扫描线驱动电路102依次向扫描线布线5-1、5-2、5-3…输出-9V的选择脉冲。调制线驱动电路103分别向调制线布线6-1、6-2、6-3…输出作为调制线驱动信号的640×3=1220的输出信号。另外,前板的阳极17与产生高电压的高电压电源电路124连接。
显示信号129被从显示装置的外部输入到信号控制电路125,在该信号控制电路中,从输入的显示信号129分离出同步信号和亮度信号,根据该同步信号和亮度信号产生扫描线控制信号和数字显示信号,扫描线控制信号被付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2,而数字显示信号被付与显示信号位移寄存器113。在该位移寄存器113中,在位移寄存器113内对数字化了的时实送来的显示信号进行位移,使之能被付与对应的调制线,并作为一个扫描线显示信号进行存储。显示信号位移寄存器113与显示信号闩锁电路112连接,闩锁从位移寄存器113发出的数字显示信号。在显示信号闩锁电路112中,在一个水平扫描期间中,持续保持从位移寄存器113发来的数字显示信号,在经过了一个水平扫描期间后,闩锁新的用来水平扫描的数字显示信号。显示信号闩锁电路112与调制线驱动电路103连接,该调制线驱动电路103将闩锁的显示信号转换为具有对应于亮度的脉冲宽度的脉冲电压信号,并将转换了的脉冲电压信号作为调制线驱动信号输出。
如上所述,在经过了规定的基准时间期间Ta1、Ta2的同时,变更驱动模式,变更向电子源22的驱动电压Vf和前板15的阳极电极17施加的阳极电压Va。为了变更该驱动电压Vf和阳极电压Va,在图7所示的系统中,作为控制电路,设置了存储显示装置的动作时间期间的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根据存储的动作时间期间,判断其动作状态的判断电路127。判断动作状态的判断电路127包含计时器(未图示),通过该计时器,针对每个显示装置的动作计数时间。该动作时间期间在判断电路127中被累积,该被累积的累积动作时间期间被存储在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中。另外,第1和第2电压设置条件和分别与该第1和第2电压设置条件对应的基准时间期间被存储在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中。该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由动作状态判断电路127定期地访问,读出现在有效的第1和第2电压设置条件、该现在有效的第1和第2电压设置条件下的累积动作时间期间。该动作状态判断电路127在现在有效的第1和第2电压设置条件超过了预先确定的基准时间期间的情况下,为了进行下次的显示动作而设置第1和第2电压设置条件的另一个,将该另一个电压设置条件作为下次的有效的条件存储在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中。显示装置被切断后下次动作开始时的电压设置条件被持续保持在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中,如果显示装置关闭后又打开,则动作状态判断电路127访问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读出动作开始时的电压设置条件,动作状态判断电路127变更电压设置条件。其结果是,向决定施加在电子源22上的脉冲电压的电压Vf的调制线用电源电路128a和设置阳极电压的高压电源用控制电路128b指示新的设置电压,在新的设置条件下平面型显示装置进行动作。
在驱动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系统中,通过按线顺序方式向各电子源22施加电压,来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图象。在第1驱动模式下,阳极电压Va被维持在电压Va1,向扫描线布线5-1、5-2、5-3…施加具有图11(a)~(c)所示那样的时序的驱动脉冲电压。在此,如果向某扫描线布线5-1、5-2、5-3…施加具有电压Vso的选择脉冲,则与该扫描线布线5-1、5-2、5-3…连接的所有电子源22都被选择,成为选择状态。这时,作为一个例子,向调制线布线6-1、6-2、6-3…施加具有图11(d)~(f)所示的电压电平Vmo的调制线驱动信号,对应于该调制线驱动信号的电压电平,向成为激活状态的电子源22施加具有电平(Vf1=-Vso+Vmo)的元件电压Vf。例如,在电压Vso为-9V,电压Vmo为6V的情况下,向电子源22施加15V的元件电压Vf,将从电子源22发出的电子照射到阳极电极17上,能得到显示所必需的阳极电流。另一方面,在电压Vso为0V的情况下,向电子源22施加的电压成为6V以下,阳极电流几乎成为0。另外,向调制线布线6-1、6-2、6-3…施加的脉冲宽度被改变了。所以,控制注入到阳极电极17电荷量,能针对每个象素任意设置亮度。这样,通过调制脉冲宽度,实现了全彩色的显示。
在第2驱动模式下,将阳极电压Va变更为电压Va2,同样将元件电压Vf变更为电压Vf2。将具有与图11(a)~(c)所示一样的时序的驱动脉冲电压施加到扫描线布线5-1、5-2、5-3…,而同样向调制线布线6-1、6-2、6-3…施加具有变更了的电压电平的调制线驱动信号,对应于该调制线驱动信号的电压电平,向成为激活状态的电子源22施加具有电平(Vf2=-Vso+Vmo)的元件电压Vf2。所以,与上述一样,控制注入阳极电极17的电荷量,能针对每个象素任意设置亮度。通过这样调整脉冲宽度,实现了全彩色的显示。
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实施例中,作为第1和第2设置条件设置了如表1所示的条件。
[表1]
          表1 第1和第2动作电压设置条件
  设置条件   阳极电压Va   元件电压Vf   电子束位置Ld
  第1   10kV   15.0V   130μm
  第2   8kV   15.6V   150μm
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实施例中,作为电压设置条件准备了2个条件,在第1设置条件1中,确定阳极电压Va为10kV,元件电压Vf为15.0V,在第2设置条件2中,确定阳极电压Va为8kV,元件电压Vf为15.6V。
这时,如图6所示,前板15上的电子照射位置Cp1、Cp2分别只从通过电子源23的电子发射部件12的基准线Re偏离举例Ld1、Ld2,其偏离量Ld1、Ld2分别为130μm和150μm。
图9概要显示了从显示板的前面扩大了的荧光体16上的发光区域。分别用符号PR、PB、PG表示红(R)、绿(G)、蓝(B)的荧光体区域。作为一个例子,该荧光体区域PR、PB、PG的间距被确定为横方向300μm和纵方向900μm。与第1电压设置条件1对应的发光部分相当于用虚线表示的区域34,在该区域34中,用虚线表示区域34中的发光亮度特别高的区域35。另外,与第2电压设置条件2对应的发光部分相当于用实线表示的区域32,在该区域35中,用实线表示区域32中的发光亮度特别高的区域335。第2设置条件下的偏离量Ld2与第1设置条件1的偏离量Ld1相比大约20μm,也从基准线Re偏离较大(Ld2>Ld1)。在该实施例中,发光区域34、35的偏离的差较小,但电流密度高的发光亮度高的部分CP1、CP2由于只限于更狭小的区域中,所以即使偏离20μm,也能充分缓和向荧光体层的电流注入的集中。
其次,理想的是使各设置条件下的累积动作时间与阳极电流的倒数成比例地决定它。阳极电流Ia在第1设置条件1下大致为3μA,在第2设置条件2下为5.6μA。通过这样的阳极电流,在两个电压设置条件下的画面亮度大致相同,能基于切换设置条件,来减小画面亮度的变化。理想的是将第1和第2累积驱动时间设置得与阳极电流的倒数几乎成比例,在设置条件1下为200Hr(Ta1),在设置条件2下为100Hr(Ta2)。将动作时间期间决定得与阳极电流的倒数几乎成比例,是因为荧光体的发光效率的降低依存于注入荧光体的电荷量,在两个设置条件下的发光效率的降低随着时间的经过,以几乎相同程度的速度加深。即,理想的是使阳极电流小的第1设置条件1的累积动作时间与阳极电流大的第2条件相比,长相当于电流值的倒数。
图10显示了显示装置的动作时间和规格化了的画面亮度的关系。在图10中,实线52表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中的画面亮度的时间推移。在此,显示装置的显示相当于在前面最大亮度下进行显示的情况,在该条件下得到规格化了的画面亮度。
图10所示的图是用具有最大脉冲宽度30μ秒的调制线驱动信号驱动任意的显示装置。另外,电源开关以动作时间10Hr、休止时间10分钟的间隔开、关。为了比较,用虚线51表示只在设置条件1下使显示装置连续动作的情况下的特性。在该实施例的驱动方法中,确认了与现有的驱动方法相比,能改善降低到规定的发光效率的时间约60%。
这样,通过在2种类的电压设置条件下,交互驱动使用了平面型电子源的荧光体显示板,能缓和向荧光体层的电流注入、特别是向发光亮度高的区域的电流注入的集中,能实质地改善荧光体层的发光效率的降低。另外,设置条件1、2的切换由于显示板的电源开关的开联动,所以能防止显示画面的亮度在显示中变化而改变正在显示的图象,给观看者带来不适感。
(实施例2)
图11显示了本发明的与其他实施例相关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在实施例1中,在显示板的电源开关打开时切换电压设置条件,但在本实施例2中,在经过了规定的动作时间后平缓地转移到其他设置条件。即,如图11(a)所示,开始设置为电压条件1,显示装置在第1驱动模式下被驱动,如图11(d)所示,在某时间期间T1内维持该电压条件1。在该时间期间T1中,与实施例1一样,如图11(b)所示,向阳极17施加阳极电压Va,如图11(c)所示,向电子发射元件23施加元件电压Vf1。如果经过了时间期间T1,则从电压条件1切换到电压条件2,但并不急剧地从电压条件1切换到电压条件2,而如图11(d)所示经过转移时间期间T3而切换到电压条件2。在转移时间期间T3中,阳极电压Vav缓慢地从电压Va1减少到电压a2,元件电压Vfv缓慢地从电压Vf1增加到电压f2。所以如图6所示,电子集中在阳极17的点从阳极17上的位置CP1移动到位置CP2。如果经过了该转移时间期间T3,则维持电压条件2,在第2驱动模式下驱动显示装置。同样,如果经过了维持在电压条件2的时间期间T2,则同样经过转移时间期间T4再恢复到电压条件1。在该转移时间期间T4中,阳极电压Vav缓慢从电压Va2增加到电压a1,元件电压Vfv缓慢地从电压Vf2减少到电压f1。所以,如图6所示,电子集中在阳极17上的点从在阳极17上的位置CP2移动到位置CP1。
在图11所示的动作时序中,作为一个例子,设置条件1和设置条件2中的阳极电压值和元件电压值适用了表1所示的电压。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动作时间期间T1和T2分别被设置为2小时(2Hr)和1小时(1Hr),作为一个例子,各设置条件之间的转移时间期间T3和T4被设置为1小时(1Hr)。
并且,不只是上述设置条件1和2、动作时间期间T1、T2,图11所示的动作时间T3、T4和阳极电压Vav以及元件电压Vfv的变化也与实施例1一样,被存储在图7所示的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中,并根据需要读出由动作状态判断电路137存储的条件等。
在该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一样,在电压条件1和电压条件2中实质上要求显示板在相同的发光亮度下动作。即,各设置条件的阳极电压Va和元件电压Vf的值被确定为使发光亮度实质上相同。在关闭电源开关,然后再次打开电源开关,显示板动作的情况下,将开关关闭时的状态存储在图7所示的动作时间期间存储电路126中,电源打开时,读出开关关闭时的设置条件,在该设置条件下再开始显示装置的驱动。通过本实施例2有关的驱动方法,也能改善显示装置的亮度降低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表1所示的设置条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但是,当然理想的是设置为在各设置条件下发光亮度几乎相同。特别,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特别是以连续显示为前提,则在该实质上相同的亮度下驱动的条件是重要的。另外,电压设置条件个数是2,但并不限定于此。对应于设置条件个数,可以使电子束的照射中心位置各自分散,能进而改善亮度降低。
其他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当然可以有各种变形实施例,它们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过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驱动方法,在以矩阵状配置了通过电场发射电子的平面型电子源的,具有用电子射线激励的荧光体层的显示装置中,能改善该荧光体亮度的降低。

Claims (8)

1.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1基板上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扫描线布线;
与上述扫描线布线电绝缘地交叉,并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调制线布线;
对应于上述扫描线布线和上述调制线布线的交点而设置,与上述扫描线布线连接的第1电极和与上述调制线布线连接的第2电极相对的电子发射部件;
具有与上述第1基板拉开间隙相对的相对面的第2基板;
设置在上述相对面上的阳极电极;和
设置在上述相对面上的荧光体层;
准备2组以上的施加在上述阳极电极上的阳极电压(Va)和施加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元件电压(Vf)的组合,
并且每经过某一动作时间期间,就切换上述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阳极电压(Va)和上述元件电压(Vf)的上述组合使对应于同一显示信号的象素的显示亮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装置的电源开关被打开时,切换上述阳极电压(Va)和上述元件电压(Vf)的上述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阳极电压(Va)和上述元件电压(Vf)的上述组合内,基于上述组合的动作时间期间与阳极电流的倒数成正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切换上述阳极电压(Va)和上述元件电压(Vf)的上述组合时,使上述阳极电压(Va)和上述元件电压(Vf)连续地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切换上述阳极电压(Va)和上述元件电压(Vf)的上述组合时,设置在切换上述阳极电压(Va)和上述元件电压(Vf)时的前后施加中间电压的时间期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阳极电压(Va)和上述元件电压(Vf)的上述组合使从上述电子发射部件发射出的电子到达上述荧光体层上的位置不同。
8.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1基板上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扫描线布线;
与上述扫描线布线电绝缘地交叉,并相互平行配置的多条调制线布线;
对应于上述扫描线布线和上述调制线布线的交点而设置,与上述扫描线布线连接的第1电极和与上述调制线布线连接的第2电极相对的电子发射部件;
具有与上述第1基板拉开间隙相对的相对面的第2基板;
设置在上述相对面上的阳极电极;
设置在上述相对面上的荧光体层;
向上述阳极电极施加阳极电压的阳极电压源;
依次向上述扫描线布线施加选择脉冲电压的扫描线驱动电路;
与上述选择脉冲同步,向上述调制线布线施加显示信号脉冲电压的调制线驱动电路;和
准备与上述阳极电压、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的组合有关的多个动作模式,和每个上述动作模式的基准期间,在某一动作模式的动作时间超过对应的上述基准期间后,切换上述动作模式的控制电路。
CNB2003101149693A 2002-11-14 2003-11-14 驱动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方法和驱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98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1052/2002 2002-11-14
JP2002331052A JP3720017B2 (ja) 2002-11-14 2002-11-14 平面型表示装置を駆動する方法及び駆動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0657A CN1510657A (zh) 2004-07-07
CN100339880C true CN100339880C (zh) 2007-09-26

Family

ID=3273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496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9880C (zh) 2002-11-14 2003-11-14 驱动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方法和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50926B2 (zh)
JP (1) JP3720017B2 (zh)
KR (1) KR100687150B1 (zh)
CN (1) CN10033988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1218B2 (ja) * 2004-03-03 2010-07-2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駆動方法,ドライバ,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駆動用プログラム
US8248392B2 (en) * 2004-08-13 2012-08-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driving method of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ing apparatus
KR20060124485A (ko) * 2005-05-31 2006-12-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방출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JP2008243727A (ja) * 2007-03-28 2008-10-09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00568B1 (ko) 2007-04-03 2008-02-04 나노퍼시픽(주) 전계방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09053402A (ja) * 2007-08-27 2009-03-12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9244625A (ja) * 2008-03-31 2009-10-22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01A (zh) * 1993-12-22 1996-01-3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6060840A (en) * 1999-02-19 2000-05-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an emission current in a field emission display
CN1361921A (zh) * 1999-09-09 2002-07-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US6462484B2 (en) * 1998-08-31 2002-10-08 Candesc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Procedures and apparatus for turning-on and turning-off elements within a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4067A (en) * 1992-03-27 1995-02-28 Discom Inc. Regulated high DC voltage supply
JPH11282412A (ja) 1998-03-31 1999-10-15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H11282413A (ja) 1998-03-31 1999-10-15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0098968A (ja) 1998-09-22 2000-04-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01A (zh) * 1993-12-22 1996-01-3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6462484B2 (en) * 1998-08-31 2002-10-08 Candesc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Procedures and apparatus for turning-on and turning-off elements within a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
US6060840A (en) * 1999-02-19 2000-05-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an emission current in a field emission display
CN1361921A (zh) * 1999-09-09 2002-07-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10-in. 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 E.Yamaguchi,Journal of SID,Vol.5 No.4 199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50926B2 (en) 2007-07-31
JP2004163757A (ja) 2004-06-10
CN1510657A (zh) 2004-07-07
KR20040042859A (ko) 2004-05-20
KR100687150B1 (ko) 2007-02-27
JP3720017B2 (ja) 2005-11-24
US20040145544A1 (en) 2004-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33C (zh) 薄型图象显示装置
CN100520880C (zh) 高分辨率高亮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86102354A (zh) 电子式色素控制法和以此法为基础的彩色显示
CN101383260B (zh) 发光装置及使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其光源的显示装置
CN100339880C (zh) 驱动平面型显示装置的方法和驱动系统
CN1932932A (zh) 电子发射显示装置以及驱动该电子发射显示装置的方法
JP4460776B2 (ja) 電界放射ディスプレイ
CN1071488C (zh) 电子束发生装置,成像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731007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949328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
US20060267507A1 (en) 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voltage thereof
KR100447117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892968A (zh) 电子发射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737886A (zh) 电子发射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hen et al. A field-interlaced real-time gas-discharge flat-panel display with gray scale
CN101401144A (zh) 显示装置
JP2836445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駆動回路
CN100583201C (zh) 用于驱动电子发射面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402301A (zh) 一种场致发射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774786A (zh) 显示装置
CN1481200A (zh) 一种场致发射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WO2001011646A2 (en) Cathodoluminescent flat panel displays with reduced electron scattering and improved luminance uniformity
CN1216398C (zh) 低调制电压动态范围的场发射门电极和调制电极的组件
KR100759399B1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 발광 장치를 백 라이트 유닛으로 사용하는액정 표시 장치
Tanaka et al. 14.3: Luminance Improvement of Low‐Voltage Full‐Color FE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Partial instructions|parts of manual drawings

Correct: Replace the correct instruction sheet, page 6-7, page 11-12, the correct manual, figure seventh

False: Incorrect instructions, page 6-7, page 11-12, incorrect instruction manual, figure seventh

Number: 39

Volume: 23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RT OF INSTRUCTION ^ PART FIGURE OF DESCRIPTION; FROM: FALSE INSTRUCTIONS PAGE 6-7, NO. 11-12; WRONG FIGURE OF DESCRIPTION PAGE 7 TO: REPLACEMENT PAGES 6-7 OF EXACT SPECIFICATION, NO. 11-12; EXACT FIGURE OF DESCRIPTION PAGE 7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26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