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3642C -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33642C
CN100333642C CNB2005100966427A CN200510096642A CN100333642C CN 100333642 C CN100333642 C CN 100333642C CN B2005100966427 A CNB2005100966427 A CN B2005100966427A CN 200510096642 A CN200510096642 A CN 200510096642A CN 100333642 C CN100333642 C CN 1003336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fungal pathogens
cryia
nematode
lepidopt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66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6199A (zh
Inventor
B·李
M·苏特
H·布霍尔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filed Critical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ublication of CN1736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6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36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36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在此描述了一种用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防治害虫的方法;更具体而言,一种用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特别是用噻虫嗪防治有益植物的转基因作物之中或之上例如玉米、谷类、大豆、蕃茄、棉花、马铃薯、水稻和芥菜等作物中的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害虫或其环境尤其向作物本身施用一种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一种游离形式或农业化学上有用的盐形式的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助剂。

Description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特别是用噻虫嗪(thiamethoxam)防治害虫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防治在有益植物的转基因作物之中或之上的害虫的新方法。
在文献中曾经提出了一些害虫防治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在害虫防治领域是不能令人完全满意的,因此需要提供更好的方法来防治害虫,尤其是昆虫和蜱螨目的代表性生物,或用来保护植物,尤其是作物。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实现这一目的。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有益植物的转基因作物如玉米、谷类、大豆、番茄、棉花、马铃薯、水稻和芥菜等作物中的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害虫或其环境尤其向作物本身施用一种杀虫组合物,其含有一种游离形式或农业化学上有用的盐形式的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特别是噻虫嗪、吡虫啉、Ti-435或thiacloprid,和至少一种助剂;还涉及所述组合物的用途和用该组合物处理过的转基因植物的繁殖材料。
令人惊讶的是现已发现,在含有例如一种或多种表达杀虫尤其杀昆虫、杀螨、杀线虫或杀真菌活性成分的基因或耐受除草剂或耐受真菌侵害的转基因有益植物上,用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防治害虫的应用具有协同作用。非常令人惊讶的是,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与转基因植物的联合应用可超过原则上预期的对欲防治害虫的加和作用,因此扩大了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和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的作用范围,尤其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特别是,现已惊人地发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与转基因有益植物表达的作用结合,与单独的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和单独的转基因植物的杀虫活性相比,不仅有通常预期的加和作用,而且存在协同作用。然而,术语“协同”在本说明书中决不应理解成仅限于杀虫活性,该术语还指与单独的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和转基因有益植物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其他有利性质。可提及的这些有利性质的实例是:对其他害虫如抗性株作用的杀虫谱的扩大;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施用量的减少,或者甚至在单独的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和单独的转基因有益植物完全无效的施用量下,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对害虫的有效防治;提高的作物安全性;提高的产品质量,如较高的养分或油含量、较好的纤维质量、延长的储藏时间、降低的有毒产物如真菌毒素的含量、降低的任一种残余物或不利成分的含量或更好的可消化性;提高的对不利温度、干旱或水中盐含量的耐受性;提高的同化率如养分摄取、水分摄取和光合作用;良好的作物性状,如改变的叶面积、降低的营养生长、增加的产量、良好的种子形状/种子密度或萌发特性、改变的腐生植物或附生植物引起的集群、老化的延缓、提高的植物抗毒素产量、增进加速成熟、花座的增加(flower set increase)、减少的棉桃脱落和碎裂、对有益生物和捕食者的更好吸引、增加的传粉、降低的对鸟的吸引;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益处。
硝基亚氨基-和硝基胍基-化合物,如噻虫嗪(5-(2-氯噻唑-5基-甲基)-3-甲基-4-硝基亚氨基-全氢化-1,3,5-二嗪),由EP-A-0’580’553而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噻虫嗪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通式
Figure C20051009664200041
的吡虫啉也是优选的,见《农药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第10版(1991),英国作物保护委员会,伦敦,第591页;
通式
的thiacloprid也是优选的,见EP-A-235’725;
Figure C20051009664200042
通式
的化合物也是优选的,EP-A-376’279中称为Ti-435(Clothiamidin)。
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的农业化学上适合的盐是,例如无机酸和有机酸的酸加成盐,尤其是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丙二酸、甲苯磺酸或苯甲酸。在本发明范围内优选的是一种本身已知的组合物,其包含游离形式的噻虫嗪和吡虫啉,尤其是噻虫嗪作为有效成分。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转基因植物是利用重组DNA技术转化的植物或其繁殖材料,这样使得它们能够例如选择性合成作用毒素,已知这些毒素来源于例如产毒素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ringiensis)菌株获得;或已知来源于植物,如凝集素;或者另外能表达除草剂或杀真菌剂抗性。这些毒素或能合成这些毒素的转基因植物的实例已公开于,例如EP-A-0374 753、WO 93/07278、WO 95/34656、EP-A-0427529和EP-A-451878,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
产生这种转基因植物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并在例如上述出版物中有述。
可由这些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毒素包括,例如毒素,如具有杀虫性质并由转基因植物表达的蛋白质,例如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蛋白或日本甲虫芽孢杆菌(Bacillus popliae)蛋白;或苏云金芽孢杆菌内毒素(B.t.),如CryIA(a)、CryIA(b)、CryIA(c)、CryIIA、CryIIIA、CryIIIB2或CytA;VIP1;VIP2;VIP3;或聚集线虫的细菌如光杆状菌属(Photorhabdus)的种或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的种如发光光杆状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nematophilus)等的杀虫蛋白质;蛋白酶抑制剂,如胰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木瓜蛋白酶抑制剂;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如蓖麻毒蛋白、玉米RIP、相思豆毒蛋白、luffin,皂草素或bryodin;植物凝集素如豌豆凝集素、大麦凝集素或雪花莲凝集素;或聚集素(agglutinin);动物产生的毒素,如蝎毒素、蜘蛛毒、胡蜂毒液和其他昆虫特有的神经毒素;类固醇代谢酶,如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蜕皮类固醇UDP-糖基转移酶、胆固醇氧化酶、蜕皮激素抑制因子、HMG-CoA还原酶、离子通道阻断剂如钠和钾、保幼激素酯酶、利尿激素受体、1,2-二苯乙烯合酶、联苄合酶、壳多糖酶和葡聚糖酶。
包含一种或多种编码杀虫剂抗性并表达一种或多种毒素的基因的已知转基因植物的实例如下:KnockOut(玉米)、YieldGard(玉米);NuCOTN33B(棉花)、Bollgard(棉花)、NewLeaf(马铃薯)、NatureGard和Protecta
下表包括了转基因作物的靶标、表达的成分和作物表型的更多实例,这些转基因作物对害虫主要是昆虫、螨、线虫、病毒、细菌和病害表现耐受性,或者耐受特定的除草剂或除草剂种类。
表A1:作物:玉米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Phtalides)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  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 SU1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Dimboa生物合成(Bx1基因) 大斑病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玉米缢管蚜(Rhopalosiphummaydis)、Diplodia maydis、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鳞翅目(Lepidoptera)的种
CMIII(小碱性玉米种肽)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核盘菌属(Sclerotina)
玉米-SAFP(zeamatin)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链格孢属,核盘菌属,丝核菌属(Rhizoctonia),毛壳属(Chaetomium),须霉属(Phycomyces)
Hm1基因 旋孢腔菌属(Cochliobulus)
壳多糖酶 植物病原体
葡聚糖酶 植物病原体
外被蛋白 病毒如玉米矮花叶病毒、玉米褪绿矮缩病毒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heliothis zea),粘虫例如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玉米根螟,蛀茎夜蛾(sesamia)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粘虫例如草地夜蛾,玉米根螟,蛀茎夜蛾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粘虫例如草地夜蛾,玉米根螟,蛀茎夜蛾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LAPI)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粘虫例如草地夜蛾,玉米根螟,蛀茎夜蛾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柠檬烯合酶 玉米根螟
凝集素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粘虫例如草地夜蛾,玉米根螟,蛀
茎夜蛾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virgiferin、CPTI 象虫,玉米根螟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粘虫例如草地夜蛾,玉米根螟,蛀茎夜蛾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玉米5C9多肽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粘虫例如草地夜蛾,玉米根螟,蛀茎夜蛾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粘虫例如草地夜蛾,玉米根螟,蛀茎夜蛾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表A2:作物:小麦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
(HPPD) Isoxachlortol,  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抗真菌多肽AlyAFP 植物病原体如壳针孢属(septoria)和镰孢属
葡萄糖氧化酶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壳针孢属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壳针孢属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壳针孢属和其他病害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壳针孢属和其他病害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植物病原体
葡聚糖酶 植物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BYDV和MSMV
外被蛋白 病毒如BYDV和MSM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
凝集素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virgiferin、CPTI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蚜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例如欧洲玉米螟,谷实夜蛾,粘虫例如草地夜蛾,玉米根螟,蛀茎夜蛾属的种,小地老虎,亚洲玉米螟,象虫
表A3:作物:大麦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
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抗真菌多肽AlyAFP 植物病原体如壳针孢属和镰孢属
葡萄糖氧化酶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壳针孢属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壳针孢属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壳针孢
属和其他病害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植物病原体例如镰孢属、壳针孢属和其他病害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植物病原体
葡聚糖酶 植物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BYDV和MSMV
外被蛋白 病毒如BYDV和MSM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
凝集素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virgiferin、CPTI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蚜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线虫,蚜虫
表A4:作物:水稻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
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抗真菌多肽AlyAFP 植物病原体
葡萄糖氧化酶 植物病原体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植物病原体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植物病原体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植物病原体例如可诱导的细菌性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植物抗毒素 植物病原体例如细菌性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反义B-1,3-葡聚糖酶 植物病原体例如细菌性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受体激酶 植物病原体例如细菌性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植物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植物病原体例如细菌性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葡聚糖酶 植物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BYDV和MSMV
外被蛋白 病毒如BYDV和MSM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例如三化螟虫,鞘翅目例如稻水象,双翅目,稻蝗虫类(ricehoppers)如棕色稻蝗虫(brownrice hopper)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例如三化螟虫,鞘翅目例如稻水象,双翅目,稻蝗虫类如棕色稻蝗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例如三化螟虫,鞘翅目例如稻水象,双翅目,稻蝗虫类如棕色稻蝗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例如三化螟虫,鞘翅目例如稻水象,双翅目,稻蝗虫类如棕色稻蝗虫
凝集素 鳞翅目例如三化螟虫,鞘翅目例如稻水象,双翅目,稻蝗虫类如棕色稻蝗虫
蛋白酶抑制剂 鳞翅目例如三化螟虫,鞘翅目例如稻水象,双翅目,稻蝗虫类如棕色稻蝗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例如三化螟虫,鞘翅目例如稻水象,双翅目,稻蝗虫类如棕色稻蝗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例如三化螟虫,鞘翅目例如稻水象,双翅目,稻蝗虫类如棕色稻蝗虫
表A5:作物:大豆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盘菌属,菌核病
草酸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盘菌属,菌核病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盘菌属,菌核病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盘菌属,菌核病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盘菌属,菌核病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盘菌属,菌核病
植物抗毒素 植物病原体例如细菌性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反义B-1,3-葡聚糖酶 植物病原体例如细菌性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受体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盘菌属,菌核病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植物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
盘菌属,菌核病
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镰孢属,核盘菌属,菌核病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BPMV和SbMV
外被蛋白 病毒如BYDV和MSM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鞘翅目,蚜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鞘翅目,蚜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鞘翅目,蚜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鞘翅目,蚜虫
凝集素 鳞翅目,鞘翅目,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virgiferin 鳞翅目,鞘翅目,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鞘翅目,蚜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鞘翅目,蚜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6:作物:马铃薯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
(HPPD) 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黑斑病伤痕
金属硫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Phytophtora)
核糖核酸酶 疫霉属,轮枝孢属(Verticill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草酸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杀菌肽B 细菌如腐烂棒杆菌(Corynebacteriumsepedonicum),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植物抗毒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受体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抗病性反应基因49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反义转醛酶 黑斑病
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轮
枝孢属,丝核菌属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PLRV、PVY和TRV
外被蛋白 病毒如PLRV、PVY和TR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PLRV、PVY和TR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 病毒如PLRV、PVY和TRV
假泛素(Pseudoubiquitin) 病毒如PLRV、PVY和TRV
复制酶 病毒如PLRV、PVY和TR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过氧化物酶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1,2-二苯乙烯合酶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凝集素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HMG-CoA还原酶 鞘翅目例如马铃薯叶甲,蚜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7:作物:番茄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黑斑病伤痕
金属硫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核糖核酸酶 疫霉属,轮枝孢属,丝核菌属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bacterial speck),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
病等
草酸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杀菌肽B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叶霉病
渗透蛋白 马铃薯早疫病链格孢(Alternariasolani)
α-Hordothionin 细菌
系统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
病,叶霉病等
Prf调节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I2镰孢属抗性位点 镰孢属
植物抗毒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受体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细菌斑点,镰孢属,软腐病,白粉病,颈腐病,叶霉病等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PLRV、PVY和ToMoV
外被蛋白 病毒如PLRV、PVY和ToMo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PLRV、PVY和ToMo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如PLRV、PVY和ToMoV、TRV
假泛素 病毒如PLRV、PVY和ToMoV
复制酶 病毒如PLRV、PVY和ToMo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Heliothis),椰粉虱,蚜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椰粉虱,蚜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椰粉虱,蚜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椰粉虱,蚜虫
凝集素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椰粉虱,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椰粉虱,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椰粉虱,蚜虫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椰粉虱,蚜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例如实夜蛾属,椰粉虱,蚜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8:作物:胡椒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金属硫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核糖核酸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草酸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杀菌肽B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腐烂,叶霉病等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渗透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α-Hordothionin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系统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Prf调节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I2镰孢属抗性位点 镰孢属
植物抗毒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受体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CMV、TEV
外被蛋白 病毒如CMV、TE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CMV、TE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 病毒如CMV、TEV
或核蛋白
假泛素 病毒如CMV、TEV
复制酶 病毒如CMV、TE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凝集素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椰粉虱,蚜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9:作物:葡萄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
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Botrytis)和白粉菌
金属硫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核糖核酸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草酸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
白粉菌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杀菌肽B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渗透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α-Hordothionin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系统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Prf调节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植物抗毒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受体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葡萄孢属和白粉菌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
外被蛋白 病毒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
假泛素 病毒
复制酶 病毒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 鳞翅目,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病害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0:作物:油籽油菜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SU1或选择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Cyclindrosporium)、茎点霉属(Phoma)、核盘菌属
金属硫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核糖核酸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草酸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杀菌肽B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渗透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α-Hordothionin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系统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
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Prf调节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植物抗毒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受体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线虫
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柱盘孢属、茎点霉属、核盘菌属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
外被蛋白 病毒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
假泛素 病毒
复制酶 病毒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
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 鳞翅目,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病害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1:作物:芸苔蔬菜(甘蓝,抱子甘蓝(Brussel sprouts),嫩茎花椰菜等)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金属硫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核糖核酸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草酸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杀菌肽B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Cf基因例如Cf9、Cf5、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Cf4、Cf2
渗透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α-Hordothionin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系统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Prf调节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植物抗毒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受体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
外被蛋白 病毒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
假泛素 病毒
复制酶 病毒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 鳞翅目,蚜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病害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2:作物:梨果类例如苹果、梨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金属硫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核糖核酸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草酸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杀菌肽B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
或火烧病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渗透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α-Hordothionin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系统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Prf调节基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植物抗毒素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受体激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裂解蛋白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溶菌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壳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
或火烧病
葡聚糖酶 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如苹果黑星病或火烧病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
外被蛋白 病毒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
假泛素 病毒
复制酶 病毒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螨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螨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螨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螨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螨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 鳞翅目,蚜虫,螨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螨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病害,螨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3:作物:甜瓜类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化酶
金属硫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核糖核酸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草酸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杀菌肽B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渗透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α-Hordothionin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系统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Prf调节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植物抗毒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受体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裂解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溶菌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壳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疫霉属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CMV、PRSV、WMV2、SMV、ZYMV
外被蛋白 病毒如CMV、PRSV、WMV2、SMV、ZYM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CMV、PRSV、WMV2、SMV、ZYM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如CMV、PRSV、WMV2、SMV、ZYMV
假泛素 病毒如CMV、PRSV、WMV2、SMV、ZYMV
复制酶 病毒如CMV、PRSV、WMV2、SMV、ZYM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螨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螨,椰粉虱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螨,椰粉虱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螨,椰粉虱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螨,椰粉虱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virgiferin 鳞翅目,蚜虫,螨,椰粉虱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螨,椰粉虱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螨,椰粉虱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螨,椰粉虱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4:作物:香蕉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化酶
金属硫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核糖核酸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草酸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杀菌肽B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渗透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α-Hordothionin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Prf调节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植物抗毒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受体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裂解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溶菌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香蕉束顶病毒(BBTV)
外被蛋白 病毒如香蕉束顶病毒(BBT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香蕉束顶病毒(BBT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如香蕉束顶病毒(BBTV)
假泛素 病毒如香蕉束顶病毒(BBTV)
复制酶 病毒如香蕉束顶病毒(BBT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virgiferin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5:作物:棉花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
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金属硫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核糖核酸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草酸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杀菌肽B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渗透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α-Hordothionin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Prf调节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植物抗毒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受体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裂解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溶菌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伤瘤病毒(WTV)
外被蛋白 病毒如伤瘤病毒(WT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伤瘤病毒(WT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如伤瘤病毒(WTV)
假泛素 病毒如伤瘤病毒(WTV)
复制酶 病毒如伤瘤病毒(WT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virgiferin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6:作物:甘蔗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
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金属硫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核糖核酸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草酸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杀菌肽B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渗透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α-Hordothionin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Prf调节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植物抗毒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受体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裂解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溶菌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例如棍状杆菌属
壳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SCMV、SrMV
外被蛋白 病毒如SCMV、SrM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SCMV、SrM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如SCMV、SrMV
假泛素 病毒如SCMV、SrMV
复制酶 病毒如SCMV、SrM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virgiferin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如墨西哥稻螟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7:作物:向日葵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金属硫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核糖核酸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草酸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核盘菌属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杀菌肽B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渗透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α-Hordothionin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Prf调节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植物抗毒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受体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裂解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溶菌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CMV、TMV
外被蛋白 病毒如CMV、TM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CMV、TM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 病毒如CMV、TMV
或核蛋白
假泛素 病毒如CMV、TMV
复制酶 病毒如CMV、TM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virgiferin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表A18:作物:甜菜,甜菜根
作用靶标或表达的成分 作物表型/耐受对象
乙酰乳酸合酶(ALS)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嘧啶基羟苯甲酸酯,2-苯并[c]呋喃酮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芳氧基苯氧基链烷羧酸,环己二酮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异唑类如异氟草或Isoxachlortol,三酮类如mesotrione或磺草酮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 膦丝菌素
邻甲基转移酶 改变的木质素水平
谷氨酰胺合成酶 草铵膦,双丙氨膦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 IMP和AMP合成的抑制剂
腺苷酸琥珀酸合酶 腺苷酸琥珀酸合成的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合酶 色氨酸合成和分解代谢抑制剂
腈水解酶 3,5-二卤-4-羟基-苄腈如溴苯腈和碘苯腈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草甘膦或草硫膦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草甘膦或草硫膦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二苯醚类,环状亚胺类,苯基吡唑类,吡啶衍生物,phenopylate,二唑等
细胞色素P450例如P450SU1或选择 异生素和除草剂如磺酰脲类
多酚氧化酶或反义多酚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金属硫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核糖核酸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抗真菌多肽AlyAFP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草酸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核盘菌属
葡萄糖氧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硝吡咯菌素合成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杀菌肽B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Cf基因例如Cf9、Cf5、Cf4、Cf2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渗透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α-Hordothionin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Prf调节基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植物抗毒素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反义B-1,3-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AX+WIN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如甜菜尾孢
受体激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引发过敏反应的多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系统获得抗性(SAR)基因 病毒、细菌、真菌、线虫病原体
裂解蛋白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溶菌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壳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芽孢杆菌RNA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葡聚糖酶 细菌或真菌病原体
双链核糖核酸酶 病毒如BNYVV
外被蛋白 病毒如BNYVV
17KDa或60KDa蛋白质 病毒如BNYVV
核内包涵体蛋白例如a或b或核蛋白 病毒如BNYVV
假泛素 病毒如BNYVV
复制酶 病毒如BNYVV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VIP3,蜡样芽孢杆菌毒素,光杆状菌和致病杆菌毒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过氧化物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氨肽酶抑制剂例如亮氨酸氨肽酶抑制剂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凝集素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CPTI、virgiferin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核糖体失活蛋白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1,2-二苯乙烯合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HMG-CoA还原酶 鳞翅目,蚜虫,螨,线虫,椰粉虱,甲虫,rootflies
胞囊线虫孵化刺激物 胞囊线虫
芽孢杆菌RNA酶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甜菜胞囊线虫抗性位点 胞囊线虫
CBI 根结线虫
在线虫摄食点诱导的拒食成分 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和胞囊线虫
可用本发明(A)的方法防治的上述动物类害虫包括,例如昆虫、蜱螨目的代表性生物和线虫纲的代表性生物;特别是
鳞翅目:长翅卷蛾属(Acleris)的种、褐带卷蛾属(Adoxophyes)的种,特别是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reticulana);透翅蛾属(Aegeria)的种、地虎属(Agrotis)的种,特别是小剑地夜蛾(Agrotis spinifera);棉叶夜蛾(Alabama argillaceae)、Amylois的种、大豆夜蛾(Anticarsiagemmatalis)、黄卷蛾属(Archips)的种、带卷蛾属(Argyrotaenia)的种、丫纹夜蛾属(Autographa)的种、玉米干夜蛾(Busseola fusca)、干果斑螟(Cadra cautella)、桃蛀果蛾(Carposina nipponensis)、禾草螟属(Chilo)的种、色卷蛾属(Choristoneura)的种、葡萄果蠹蛾(Clysia ambiguella)、纵卷叶野螟属(Cnaphalocrocis)的种、云卷蛾属(Cnephasia)的种、细卷蛾属(Cochylis)的种、鞘蛾属(Coleophora)的种、泛非绒毛螟(Crocidolomia binotalis)、桃异型小卷蛾(Cryptophlebia leucotreta)、小卷蛾属(Cydia)的种,特别是苹果小卷蛾(Cydia pomonella);草螟属(Diatraea)的种、苏丹棉铃虫(Diparopsis castanea)、金钢钻属(Earias)的种、粉斑螟属(Ephestia)的种,特别是地中海粉斑螟(E.Khuniella);花小卷蛾属(Eucosma)的种、女贞细卷蛾(Eupoecilia ambiguella)、黄毒蛾属(Euproctis)的种、切夜蛾属(Euxoa)的种、小食心虫属(Grapholita)的种、绿广翅小卷蛾(Hedya nubiferana)、实夜蛾属(Heliothis)的种,特别是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和谷实夜蛾(Heliothis zea);菜心野螟(Hellula undalis)、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番茄茎麦蛾(Keiferialycopersicella)、旋纹潜蛾(Leucoptera scitella)、细蛾属(Lithocollethis)的种、花翅小蛾属(Lobesia)的种、毒蛾属(Lymantria)的种、潜蛾属(Lyonetia)的种、天幕毛虫属(Malacosoma)的种、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秋尺蛾属(Operophtera)的种、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超小卷蛾属(Pammene)的种、褐卷蛾属(Pandemis)的种、小眼夜蛾(Panolisflammea)、红铃麦蛾属(Pectinophora)的种、马铃薯麦蛾(Phthorimaeaoperculella)、菜粉蝶(Pieris rapae)、粉蝶属(Pieris)的种、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巢蛾属(Prays)的种、白禾螟属(Scirpophaga)的种、蛀茎夜蛾属(Sesamia)的种、长须卷蛾属(Sparganothis)的种、棉贪夜蛾(Spodopteralittoralis)、兴透翅蛾属(Synanthedon)的种、异舟蛾属(Thaumetopoea)的种、卷蛾属(Tortrix)的种、粉斑夜蛾(Trichoplusia ni)和巢蛾属(Yponomeuta)的种;
鞘翅目,例如叩头虫属(Agriotes)的种、花象属(Anthonomus)的种、甜菜隐食甲(Atomaria linearis)、甜菜胫跳甲(Chaetocnema tibialis)、根颈象属(Cosmopolites)的种、  象虫属(Curculio)的种、皮蠹属(Dermestes)的种、星叶甲属(Diabrotica)的种、食植瓢虫属(Epilachna)的种、Eremnus的种、马铃薯叶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稻水象属(Lissorhoptrus)的种、鳃金龟属(Melolontha)的种、锯谷盗属(Oryzaephilus)的种、耳喙象属(Otiorhynchus)的种、斑象属(Phlyctinus)的种、弧丽金龟属(Popillia)的种、十节跳甲属(Psylliodes)的种、蛀长蠹属(Rhizopertha)的种、金龟科(Scarabaeidae)、米象属(Sitophilus)的种、麦蛾属(Sitotroga)的种、粉虫属(Tenebno)的种、拟谷盗属(Tribolium)的种和斑皮蠹属的种;
直翅目,例如蜚镰属(Blatta)的种、小蠊属(Blattella)的种、蝼蛄属(Gryllotalpa)的种、马德拉蜚镰(Leucophaea maderae)、飞蝗属(Locusta)的种、大蠊属(Periplaneta)的种和沙漠蝗属(Schistocerca)的种;
等翅目,例如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的种;
啮虫目,例如粉啮虫属(Liposcellis)的种;
虱目,例如血虱属(Haematopinus)的种、颚虱属(Linognathus)的种、虱属(Pediculus)的种、瘿绵蚜属(Pemphigus)的种和根瘤蚜属(Phylloxera)的种;
食毛目,例如畜虱属(Damalinea)的种和嚼虱属(Trichodectes)的种;
缨翅目,例如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的种、篱蓟马属(Hercinothrips)的种、带蓟马属(Taeniothrips)的种、节瓜蓟马(Thrips palmi)、烟蓟马(Thrips tabaci)和南非橙黄蓟马(Scirtothrips aurantii);
异翅亚目,例如臭虫属(Cimex)的种、可可狄盲蝽(Distantiellatheobroma)、棉红蝽属(Dysdercus)的种、Euchistus的种、扁盾蝽属(Eurygaster)的种、稻缘蝽属(Leptocorisa)的种、绿蝽属(Nezara)的种、皮蝽属(Piesma)的种、红猎蝽属(Rhodnius)的种、褐盲蝽属(Sahlbergella)的种、黑蝽属(Scotinophara)的种和椎猎蝽属(Triatoma)的种;
同翅目,例如绵粉虱(Aleurothrixus floccosus)、Aleyrodesbrassicae、红肾圆盾蚧(Aonidiella aurantii)、蚜科(Aphididae)、豆蚜(Aphis craccivora)、甜菜蚜(A.fabae)、棉蚜(A.gosypii);圆盾蚧属(Aspidiotus)的种、甘薯粉虱(Bemisia tabaci)、蜡蚧属(Ceroplaster)的种、黑褐圆盾蚧(Chrysomphalus aonidium)、橙褐圆盾蚧(Chrysomphalus dictyospermi)、褐软蜡蚧(Coccus hesperidum)、绿小叶蝉属(Empoasca)的种、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斑叶蝉属(Eryth roneura)的种、Gascardia的种、灰飞虱属(Laodelphax)的种、欧果坚球蚧(Lecanium corni)、蛎盾蚧属(Lepidosaphes)的种、长管蚜属(Macrosiphus)的种、瘤蚜属(Myzus)的种,特别是桃蚜(M.persicae);黑尾叶蝉属(Nephotettix)的种,特别是黑尾叶蝉(N.cincticeps);褐飞虱属(Nilaparvata)的种,特别是稻褐飞虱(N.lugens);环翅卷蛾属(Paratoria)的种、瘿绵蚜属(Pemphigus)的种、臀纹粉蚧属(Planococcus)的种、白盾蚧属(Pseudaulacaspis)的种、粉蚧属(Pseudococcus)的种,特别是星粉蚧(Pseudococcus fragilis)、桔小粉蚧(Pseudococcuscitriculus)和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木虱属(Psylla)的种,特别是梨木虱(P.pyri);Pulvinaria aethiopica、笠圆盾蚧属(Quadraspidiotus)的种、缢管蚜属(Rhopalosiphum)的种、珠蜡蚧属(Saissetia)的种、带叶蝉属(Scaphoideus)的种、二叉蚜属(Schizaphis)的种、谷网蚜属(Sitobion)的种、温室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柑个木虱(Trioza erytreae)和柑桔尖盾蚧(Unaspiscitri);
膜翅目,例如Acromyrmex、切叶蚁属(Atta)的种、茎蜂属(Cephus)的种、松叶蜂属(Diprion)的种、松叶蜂科(Diprionidae)、云杉吉松叶蜂(Gilpinia polytoma)、实叶蜂属(Hoplocampa)的种、毛蚁属(Lasius)的种、小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新松叶蜂属(Neodiprion)的种、火蚁属(Solenopsis)的种和胡蜂属(Vespa)的种;
双翅目,例如伊蚊属(Aedes)的种、Antherigona soccata、花园毛蚊(Bibio hortulanus)、红头丽蝇(Calliphora erythrocephala)、小条实蝇属(Ceratitis)的种、金蝇属(Chrysomyia)的种、库蚊属(Culex)的种、疽蝇属(Cuterebra)的种、寡鬃实蝇属(Dacus)的种、黑尾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厕蝇属(Fannia)的种、胃蝇属(Gastrophilus)的种、舌蝇属(Glossina)的种、皮蝇属(Hypoderma)的种、Hyppobosca的种、斑潜蝇属(Liriomyza)的种、绿蝇属(Lucilia)的种、黑潜蝇属(Melanagromyza)的种、家蝇属(Musca)的种、狂蝇属(Oestrus)的种、稻瘿蚊属(Oreseolia)的种、欧洲麦杆蝇(Oscinella frit)、天仙子泉蝇(Pegomyia hyoscyami)、草种蝇属(Phorbia)的种、苹绕实蝇(Rhagoletispomonella)、尖眼蕈蚊属(Sciara)的种、螫蝇属(Stomoxys)的种、虻属(Tabanus)的种、螗蝉属(Tannia)的种和大蚊属(Tipula)的种;
蚤目,例如角叶蚤属(Ceratophyllus)的种和印鼠客蚤(Xenopsyllacheopis);
缨尾目,例如台湾衣鱼(Lepisma saccharina)和
蜱螨目,例如粗脚粉螨(Acarus siro)、桔芽瘿螨(Aceria sheldoni);刺瘿螨属(Aculus)的种,特别是斯氏刺瘿螨(A.schlechtendali);花蜱属(Amblyomma)的种、锐缘蜱属(Argas)的种、牛蜱属(Boophilus)的种、短须螨属(Brevipalpus)的种,特别是加州短须螨(Brevipalpuscalifornicus)和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 phoenicis);苜蓿苔螨(Bryobiapraetiosa)、Calipitrimerus的种、痒螨属(Chorioptes)的种、鸡皮刺螨(Dermanyssus galinae)、始叶螨属(Eotetranychus)的种,特别是鹅耳枥始叶螨(E.carpini)和Eotetranychus orientalis;瘿螨属(Eriophyes)的种、特别是葡萄瘿螨(E.vitis);璃眼蜱属(Hyalomma)的种、硬蜱属(Ixodes)的种、草地小爪螨(Olygonychus pratensis)、纯缘蜱属(Ornithodoros)的种、全爪螨属(Panonychus)的种,特别是苹果全爪螨(P.ulmi)和柑桔桔全爪螨(P.citri);皱叶刺瘿螨属(Phyllocoptruta)的种,特别是柑桔锈螨(Phyllocoptruta oleivora);多食跗线螨属(Polyphagotarsonemus)的种,特别是侧多食跗线螨(P.latus);瘙螨属(Psoroptes)的种、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的种、根螨属(Rhizoglyphus)的种、疥螨属(Sarcoptes)的种、跗线螨属(Tarsonemus)的种和叶螨属(Tetranychus)的种,特别是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和神泽氏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
线虫纲的代表性生物;
(1)选自根结线虫、胞囊形成线虫、秆线虫和叶线虫的线虫;
(2)选自下列的线虫:鳗线虫属(Anguina)的种;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的种;茎线虫属(Ditylenchus)的种;球异皮线虫属(Globodera)的种、如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胞囊线虫属(Heterodera)的种,如燕麦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甜菜胞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或三叶草胞囊线虫(Heterodera trifolii);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的种;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的种,如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或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的种,如落选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neglectans)或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穿孔线虫属(Radopholus)的种,如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的种;小垫刃线虫属(Tylenchulus)的种,如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etrans);和剑线虫属(Xiphinema)的种;或
(3)选自胞囊线虫属的种如大豆胞囊线虫和根结线虫属的种如南方根结线虫的线虫。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防治即控制(contained)或消灭上述类型的害虫,这些害虫尤其出现在转基因植物上,主要是在农业、园艺学和林业中有用的植物和观赏植物,或者出现在这些植物的某些部分如果实、花、叶、茎、块茎或根上,在某些情况下,对这种害虫的防护甚至可扩展到后来形成的植物部分。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防治下列植物上的害虫:水稻、谷类如玉米或高粱;果实,例如核果、梨果和小果如苹果、梨、李子、桃、杏、樱桃或浆果例如草莓、覆盆子和黑莓;豆类如菜豆、扁豆、豌豆或大豆;油料作物如油籽油菜、芥菜、罂粟、橄榄、向日葵、椰子、蓖麻、可可或花生;葫芦科如南瓜、黄瓜或甜瓜;纤维植物如棉花、亚麻、大麻或黄麻;柑桔类水果如橙、柠檬、柚或红橘;蔬菜如菠菜、莴苣、芦笋、甘蓝的种、胡萝卜、洋葱、番茄、马铃薯、甜菜或辣椒;樟科如鳄梨、樟属(Cinnamonium)或樟脑;或烟草、坚果、咖啡、茄子、甘蔗、茶、胡椒、葡萄、蛇麻花、香蕉科、橡胶植物或观赏植物,主要是玉米、水稻、谷类、大豆、番茄、棉花、马铃薯、甜菜、水稻和芥菜;特别是棉花、水稻、大豆、马铃薯和玉米。
现已发现,即使是在低使用浓度的杀虫组合物时,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害虫防治领域也是有预防和/或医治价值的,因此能获得非常满意的杀虫谱。根据欲保护其不受害虫侵害的转基因作物的种类,可与用于温血动物种、鱼和植物的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组合物相结合,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防治所有发育阶段或个别发育阶段的正常敏感性及正常耐受性的动物类害虫,如昆虫和稗螨目的代表性生物。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杀虫和/或杀螨效果可成为直接可见的,即立即发生的或只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例如在蜕皮过程中才发生的害虫破坏,或者成为间接可见的,例如降低的产卵率和/或孵化率、对应于至少40-50%破坏率(死亡率)的良好作用。
根据预期目的和通常环境,本发明范围内的本身已知的杀虫剂是含有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的浓缩乳剂、浓缩悬液、直接可喷或可稀释的溶液、可涂的糊剂、稀释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可分散粉剂、可湿性粉剂、粉尘、颗粒剂或聚合物胶囊剂。
在这些组合物中,同时使用有效成分和至少一种在制剂领域常用的助剂,如膨胀剂,例如溶剂或固体载体,或如表面活性化合物(表面活性剂)。
使用的制剂助剂是,例如固体载体、溶剂、稳定剂、“缓释”助剂、着色剂和适当时的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合适的载体和助剂是所有常规用于作物保护产品的物质。根据本发明使用的组合物中合适的助剂如溶剂、固体载体、表面活性化合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是,例如在EP-A-736252中所述的那些助剂。
这些用于防治害虫的组合物可制成,例如可湿性粉剂、粉尘、颗粒剂、溶液、浓缩乳剂、浓缩悬液或气雾剂。例如,组合物是EP-A-736 252中所述的类型。
通过加入其他杀虫、杀螨和/或杀真菌有效成分,可大大扩展本发明范围内含有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的组合物的作用,并使其适应通常环境。添加的有效成分的适当实例是下列种类有效成分的代表:有机磷化合物、硝基酚及衍生物、甲脒、脲、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氯化烃;混合物中特别优选的成分是,例如阿维菌素、emamectin、spinosad、吡蚜酮、苯氧威、Ti-435、氟虫腈、吡丙醚、二嗪磷或丁醚脲。
通常,本发明范围内的组合物包含0.1-99%、特别是0.1-95%的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和1-99.9%、特别是5-99.9%的至少一种固体或液体助剂,通常有0-25%、特别是0.1-20%的组合物可能是表面活性剂(在所有情况下,%表示重量百分比)。尽管浓缩的组合物作为商品是更优选的,但最终用户通常会使用稀释的组合物,其含有浓度大大降低的有效成分。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包含其他固体或液体助剂,如稳定剂,例如环氧化或未环氧化的植物油(例如环氧化的椰子油、菜籽油或豆油),消泡剂,例如硅油,防腐剂,粘度调节剂、粘合剂和/或胶粘剂,还有肥料或用于达到特殊效果的其他有效成分例如杀细菌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或除草剂。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是用已知的方法产生的,例如在与助剂混合之前,研磨、筛选和/或压缩有效成分,例如得到特定的颗粒大小,并将有效成分与助剂一起紧密混合和/或研磨。
根据预期目的和通常环境,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本身已知的方法来实施用于防治上述类型害虫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就是说使用喷洒、湿润、喷雾、撒粉、刷涂、拌种、分散或倾注该组合物的方法。一般使用浓度是0.1-1000ppm、优选地0.1-500ppm的有效成分。施用量可在宽范围内变化,并取决于土壤构成、施用类型(叶面施用;拌种;种畦内施用)、转基因作物、欲防治的害虫、每种情况下主要的气候条件,以及其他由施用类型、施用时机和目标作物所决定的因素。每公顷的施用量一般为每公顷1-2000g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特别是10-1000g/公顷,优选地10-500g/公顷,更优选地10-200g/公顷。
在本发明范围内的作物保护领域中,优选的施用类型是向植物的叶片施用(叶施用),可以调节施用的频率和用量,使其适应被所述害虫侵害的危险。然而,用液体组合物浸湿植物所在地点、或将固态有效成分掺入植物所在地点,例如以颗粒的形式掺入土壤中(土壤施用),有效成分也可通过根系统(内吸作用)进入植物内部。对于水稻作物,这些颗粒可以加入水稻田中。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也适合于保护转基因植物的繁殖材料,例如种子如果实、块茎或核仁,或植物插枝,使之不受有害动物特别是昆虫和稗螨目的代表性生物的侵害。可在施用前用组合物处理繁殖材料,例如在播种前拌种。也可通过在液体组合物中浸泡核仁或用固体组合物包被核仁,将有效成分施加到种仁上(包被)。当在播种过程中将繁殖材料施加到例如种畦内时,也可将组合物施加到施用地点。这些对植物繁殖材料的处理方法和如此处理的植物繁殖材料都是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主题。
能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硝基亚氨基-或硝基胍基-化合物的制剂实例,例如溶液、颗粒剂、粉尘、可喷的粉剂、浓缩乳剂、包衣颗粒剂和浓缩悬剂,都是在例如EP-A-580 553的实施例F1-F10中描述的类型。
表B
表中使用下列缩写:
转基因植物的有效成分:AP
发光光杆状菌:PL
嗜线虫致病杆菌:XN
蛋白酶抑制剂:Plnh.
植物凝集素:PLec.
聚集素:Aggl.
3-羟基类固醇氧化酶:HO
胆固醇氧化酶:CO
壳多糖酶:CH
葡聚糖酶:GL
1,2-二苯乙烯合酶:SS
表B:
    AP    防治对象
B.1  CryIA(a) 褐带卷蛾属的种
B.2  CryIA(a) 地虎属的种
B.3  CryIA(a) 棉叶夜蛾
B.4  CryIA(a) 大豆夜蛾
B.5  CryIA(a) 禾草螟属的种
B.6  CryIA(a) 葡萄果蠹蛾
B.7  CryIA(a) 泛非绒毛螟
B.8  CryIA(a) 小卷蛾属的种
B.9  CryIA(a) 苏丹棉铃虫
B.10  CryIA(a) 金钢钻属的种
B.11  CryIA(a) 粉斑螟属的种
B.12  CryIA(a) 实夜蛾属的种
B.13  CryIA(a) 菜心野螟
B.14  CryIA(a) 番茄茎麦蛾
B.15  CryIA(a) 旋纹潜蛾
B.16  CryIA(a) 细蛾属的种
B.17  CryIA(a) Lobesia botrana
B.18  CryIA(a) 欧洲玉米螟
B.19  CryIA(a) 褐卷蛾属的种
B.20  CryIA(a) 红铃麦蛾
B.21  CryIA(a) 柑桔叶潜蛾(Phyllocnistiscitrella)
B.22  CryIA(a) 粉蛾属的种
B.23  CryIA(a) 小菜蛾
B.24  CryIA(a) 白禾螟属的种
B.25  CryIA(a) 蛀茎夜蛾属的种
B.26  CryIA(a) 长须卷蛾属的种
B.27  CryIA(a) 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的种
B.28  CryIA(a) 卷蛾属的种
B.29  CryIA(a) 粉斑夜蛾
B.30  CryIA(a) 叩头虫属的种
B.31  CryIA(a) 墨西哥棉铃象(Anthonomus grandis)
B.32  CryIA(a) 象虫属的种
B.33  CryIA(a) 带斑黄瓜叶甲(Diabroticabalteata)
B.34  CryIA(a)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35  CryIA(a) 稻水象属的种
B.36  CryIA(a) 耳喙象属的种
B.37  CryIA(a) 绵粉虱属的种
B.38  CryIA(a) 粉虱属的种
B.39  CryIA(a) 肾圆盾蚧属的种
B.40  CryIA(a) 蚜科
B.41  CryIA(a) 蚜属的种
B.42  CryIA(a) 甘薯粉虱
B.43  CryIA(a) 绿小叶蝉属的种
B.44  CryIA(a) 瘤蚜属的种
B.45  CryIA(a) 黑尾叶蝉属的种
B.46  CryIA(a) 褐飞虱属的种
B.47  CryIA(a) 粉蚧属的种
B.48  CryIA(a) 木虱属的种
B.49  CryIA(a) 笠圆盾蚧属的种
B.50  CryIA(a) 二叉蚜属的种
B.51  CryIA(a) 结翅粉虱属的种
B.52  CryIA(a) Lyriomyza的种
B.53  CryIA(a) 麦杆蝇属的种
B.54  CryIA(a) 草种蝇属的种
B.55  CryIA(a) 花蓟马属的种
B.56  CryIA(a) 蓟马属的种
B.57  CryIA(a) 南非橙黄蓟马
B.58  CryIA(a) 瘤螨属的种
B.59  CryIA(a) 刺瘿螨属的种
B.60  CryIA(a) 短须螨属的种
B.61  CryIA(a) 全爪螨属的种
B.62  CryIA(a)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63  CryIA(a) 叶螨属的种
B.64  CryIA(a) 胞囊线虫属的种
B.65  CryIA(a) 根结线虫属的种
B.66  CryIA(b) 褐带卷蛾属的种
B.67  CryIA(b) 地虎属的种
B.68  CryIA(b) 棉叶夜蛾
B.69  CryIA(b) 大豆夜蛾
B.70  CryIA(b) 禾草螟属的种
B.71  CryIA(b) 葡萄果蠹蛾
B.72  CryIA(b) 泛非绒毛螟
B.73  CryIA(b) 小卷蛾属的种
B.74  CryIA(b) 苏丹棉铃虫
B.75  CryIA(b) 金钢钻属的种
B.76  CryIA(b) 粉斑螟属的种
B.77  CryIA(b) 实夜蛾属的种
B.78  CryIA(b) 菜心野螟
B.79  CryIA(b) 番茄茎麦蛾
B.80  CryIA(b) 旋纹潜蛾
B.81  CryIA(b) 细蛾属的种
B.82  CryIA(b) Lobesia botrana
B.83  CryIA(b) 欧洲玉米螟
B.84  CryIA(b) 褐卷蛾属的种
B.85  CryIA(b) 棉铃虫
B.86  CryIA(b) 柑桔叶潜蛾
B.87  CryIA(b) 粉蛾属的种
B.88  CryIA(b) 小菜蛾
B.89  CryIA(b) 白禾螟属的种
B.90  CryIA(b) 蛀茎夜蛾属的种
B.91  CryIA(b) 长须卷蛾属的种
B.92  CryIA(b) 灰翅夜蛾属的种
B.93  CryIA(b) 卷蛾属的种
B.94  CryIA(b) 粉斑夜蛾
B.95  CryIA(b) 叩头虫属的种
B.96  CryIA(b) 墨西哥棉铃象
B.97  CryIA(b) 象虫属的种
B.98  CryIA(b) 带斑黄瓜叶甲
B.99  CryIA(b)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100  CryIA(b) 稻水象属的种
B.101  CryIA(b) 耳喙象属的种
B.102  CryIA(b) 绵粉虱属的种
B.103  CryIA(b) 粉虱属的种
B.104  CryIA(b) 肾圆盾蚧属的种
B.105  CryIA(b) 蚜科
B.106  CryIA(b) 蚜属的种
B.107  CryIA(b) 甘薯粉虱
B.108  CryIA(b) 绿小叶蝉属的种
B.109  CryIA(b) 瘤蚜属的种
B.110  CryIA(b) 黑尾叶蝉属的种
B.111  CryIA(b) 褐飞虱属的种
B.112  CryIA(b) 粉蚧属的种
B.113  CryIA(b) 木虱属的种
B.114  CryIA(b) 笠圆盾蚧属的种
B.115  CryIA(b) 二叉蚜属的种
B.116  CryIA(b) 结翅粉虱属的种
B.117  CryIA(b) Lyriomyza的种
B.118  CryIA(b) 麦杆蝇属的种
B.119  CryIA(b) 草种蝇属的种
B.120  CryIA(b) 花蓟马属的种
B.121  CryIA(b) 蓟马属的种
B.122  CryIA(b) 南非橙黄蓟马
B.123  CryIA(b) 瘤瘿螨属的种
B.124  CryIA(b) 刺瘿螨属的种
B.125  CryIA(b) 短须螨属的种
B.126  CryIA(b) 全爪螨属的种
B.127  CryIA(b)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128  CryIA(b) 叶螨属的种
B.129  CryIA(b) 胞囊线虫属的种
B.130  CryIA(b) 根结线虫属的种
B.131  CryIA(c) 褐带卷蛾属的种
B.132  CryIA(c) 地虎属的种
B.133  CryIA(c) 棉叶夜蛾
B.134  CryIA(c) 大豆夜蛾
B.135  CryIA(c) 禾草螟属的种
B.136  CryIA(c) 葡萄果蠹蛾
B.137  CryIA(c) 泛非绒毛螟
B.138  CryIA(c) 小卷蛾属的种
B.139  CryIA(c) 苏丹棉铃虫
B.140  CryIA(c) 金钢钻属的种
B.141  CryIA(c) 粉斑螟属的种
B.142  CryIA(c) 实夜蛾属的种
B.143  CryIA(c) 菜心野螟
B.144  CryIA(c) 番茄茎麦蛾
B.145  CryIA(c) 旋纹潜蛾
B.146  CryIA(c) 细蛾属的种
B.147  CryIA(c) Lobesia botrana
B.148  CryIA(c) 欧洲玉米螟
B.149  CryIA(c) 褐卷蛾属的种
B.150  CryIA(c) 红铃麦蛾
B.151  CryIA(c) 柑桔叶潜蛾
B.152  CryIA(c) 粉蛾属的种
B.153  CryIA(c) 小菜蛾
B.154  CryIA(c) 白禾螟属的种
B.155  CryIA(c) 蛀茎夜蛾属的种
B.156  CryIA(c) 长须卷蛾属的种
B.157  CryIA(c) 灰翅夜蛾属的种
B.158  CryIA(c) 卷蛾属的种
B.159  CryIA(c) 粉斑夜蛾
B.160  CryIA(c) 叩头虫属的种
B.161  CryIA(c) 墨西哥棉铃象
B.162  CryIA(c) 象虫属的种
B.163  CryIA(c) 带斑黄瓜叶甲
B.164  CryIA(c)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165  CryIA(c) 稻水象属的种
B.166  CryIA(c) 耳喙象属的种
B.167  CryIA(c) 绵粉虱属的种
B.168  CryIA(c) 粉虱属的种
B.169  CryIA(c) 肾圆盾蚧属的种
B.170  CryIA(c) 蚜科
B.171  CryIA(c) 蚜属的种
B.172  CryIA(c) 甘薯粉虱
B.173  CryIA(c) 绿小叶蝉属的种
B.174  CryIA(c) 瘤蚜属的种
B.175  CryIA(c) 黑尾叶蝉属的种
B.176  CryIA(c) 褐飞虱属的种
B.177  CryIA(c) 粉蚧属的种
B.178  CryIA(c) 木虱属的种
B.179  CryIA(c) 笠圆盾蚧属的种
B.180  CryIA(c) 二叉蚜属的种
B.181  CryIA(c) 结翅粉虱属的种
B.182  CryIA(c) Lyriomyza的种
B.183  CryIA(c) 麦杆蝇属的种
B.184  CryIA(c) 草种蝇属的种
B.185  CryIA(c) 花蓟马属的种
B.186  CryIA(c) 蓟马属的种
B.187  CryIA(c) 南非橙黄蓟马
B.188  CryIA(c) 瘤瘿螨属的种
B.189  CryIA(c) 刺瘿螨属的种
B.190  CryIA(c) 短须螨属的种
B.191  CryIA(c) 全爪螨属的种
B.192  CryIA(c)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193  CryIA(c) 叶螨属的种
B.194  CryIA(c) 胞囊线虫属的种
B.195  CryIA(c) 根结线虫属的种
B.196  CryIIA 褐带卷蛾属的种
B.197  CryIIA 地虎属的种
B.198  CryIIA 棉叶夜蛾
B.199  CryIIA 大豆夜蛾
B.200  CryIIA 禾草螟属的种
B.201  CryIIA 葡萄果蠹蛾
B.202  CryIIA 泛非绒毛螟
B.203  CryIIA 小卷蛾属的种
B.204  CryIIA 苏丹棉铃虫
B.205  CryIIA 金钢钻属的种
B.206  CryIIA 粉斑螟属的种
B.207  CryIIA 实夜蛾属的种
B.208  CryIIA 菜心野螟
B.209  CryIIA 番茄茎麦蛾
B.210  CryIIA 旋纹潜蛾
B.211  CryIIA 细蛾属的种
B.212  CryIIA Lobesia botrana
B.213  CryIIA 欧洲玉米螟
B.214  CryIIA 褐卷蛾属的种
B.215  CryIIA 红铃麦蛾
B.216  CryIIA 柑桔叶潜蛾
B.217  CryIIA 粉蛾属的种
B.218  CryIIA 小菜蛾
B.219  CryIIA 白禾螟属的种
B.220  CryIIA 蛀茎夜蛾属的种
B.221  CryIIA 长须卷蛾属的种
B.222  CryIIA 灰翅夜蛾属的种
B.223  CryIIA 卷蛾属的种
B.224  CryIIA 粉斑夜蛾
B.225  CryIIA 叩头虫属的种
B.226  CryIIA 墨西哥棉铃象
B.227  CryIIA 象虫属的种
B.228  CryIIA 带斑黄瓜叶甲
B.229  CryIIA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230  CryIIA 稻水象属的种
B.231  CryIIA 耳喙象属的种
B.232  CryIIA 绵粉虱属的种
B.233  CryIIA 粉虱属的种
B.234  CryIIA 肾圆盾蚧属的种
B.235  CryIIA 蚜科
B.236  CryIIA 蚜属的种
B.237  CryIIA 甘薯粉虱
B.238  CryIIA 绿小叶蝉属的种
B.239  CryIIA 瘤蚜属的种
B.240  CryIIA 黑尾叶蝉属的种
B.241  CryIIA 褐飞虱属的种
B.242  CryIIA 粉蚧属的种
B.243  CryIIA 木虱属的种
B.244  CryIIA 笠圆盾蚧属的种
B.245  CryIIA 二叉蚜属的种
B.246  CryIIA 结翅粉虱属的种
B.247  CryIIA  Lyriomyza的种
B.248  CryIIA 麦杆蝇属的种
B.249  CryIIA 草种蝇属的种
B.250  CryIIA 花蓟马属的种
B.251  CryIIA 蓟马属的种
B.252  CryIIA 南非橙黄蓟马
B.253  CryIIA 瘤瘿螨属的种
B.254  CryIIA 刺瘿螨属的种
B.255  CryIIA 短须螨属的种
B.256  CryIIA 全爪螨属的种
B.257  CryIIA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258  CryIIA 叶螨属的种
B.259  CryIIA 胞囊线虫属的种
B.260  CryIIA 根结线虫属的种
B.261  CryIIIA 褐带卷蛾属的种
B.262  CryIIIA 地虎属的种
B.263  CryIIIA 棉叶夜蛾
B.264  CryIIIA 大豆夜蛾
B.265  CryIIIA 禾草螟属的种
B.266  CryIIIA 葡萄果蠹蛾
B.267  CryIIIA 泛非绒毛螟
B.268  CryIIIA 小卷蛾属的种
B.269  CryIIIA 苏丹棉铃虫
B.270  CryIIIA 金钢钻属的种
B.271  CryIIIA 粉斑螟属的种
B.272  CryIIIA 实夜蛾属的种
B.273  CryIIIA 菜心野螟
B.274  CryIIIA 番茄茎麦蛾
B.275  CryIIIA 旋纹潜蛾
B.276  CryIIIA 细蛾属的种
B.277  CryIIIA Lobesia botrana
B.278  CryIIIA 欧洲玉米螟
B.279  CryIIIA 褐卷蛾属的种
B.280  CryIIIA 红铃麦蛾
B.281  CryIIIA 柑桔叶潜蛾
B.282  CryIIIA 粉蛾属的种
B.283  CryIIIA 小菜蛾
B.284  CryIIIA 白禾螟属的种
B.285  CryIIIA 蛀茎夜蛾属的种
B.286  CryIIIA 长须卷蛾属的种
B.287  CryIIIA 灰翅夜蛾属的种
B.288  CryIIIA 卷蛾属的种
B.289  CryIIIA 粉斑夜蛾
B.290  CryIIIA 叩头虫属的种
B.291  CryIIIA 墨西哥棉铃象
B.292  CryIIIA 象虫属的种
B.293  CryIIIA 带斑黄瓜叶甲
B.294  CryIIIA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295  CryIIIA 稻水象属的种
B.296  CryIIIA 耳喙象属的种
B.297  CryIIIA 绵粉虱属的种
B.298  CryIIIA 粉虱属的种
B.299  CryIIIA 肾圆盾蚧属的种
B.300  CryIIIA 蚜科
B.301  CryIIIA 蚜属的种
B.302  CryIIIA 甘薯粉虱
B.303  CryIIIA 绿小叶蝉属的种
B.304  CryIIIA 瘤蚜属的种
B.305  CryIIIA 黑尾叶蝉属的种
B.306  CryIIIA 褐飞虱属的种
B.307  CryIIIA 粉蚧属的种
B.308  CryIIIA 木虱属的种
B.309  CryIIIA 笠圆盾蚧属的种
B.310  CryIIIA 二叉蚜属的种
B.311  CryIIIA 结翅粉虱属的种
B.312  CryIIIA  Lyriomyza的种
B.313  CryIIIA 麦杆蝇属的种
B.314  CryIIIA 草种蝇属的种
B.315  CryIIIA 花蓟马属的种
B.316  CryIIIA 蓟马属的种
B.317  CryIIIA 南非橙黄蓟马
B.318  CryIIIA 瘤螨属的种
B.319  CryIIIA 刺瘿螨属的种
B.320  CryIIIA 短须螨属的种
B.321  CryIIIA 全爪螨属的种
B.322  CryIIIA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323  CryIIIA 叶螨属的种
B.324  CryIIIA 胞囊线虫属的种
B.325  CryIIIA 根结线虫属的种
B.326  CryIIIB2 褐带卷蛾属的种
B.327  CryIIIB2 地虎属的种
B.328  CryIIIB2 棉叶夜蛾
B.329  CryIIIB2 大豆夜蛾
B.330  CryIIIB2 禾草螟属的种
B.331  CryIIIB2 葡萄果蠹蛾
B.332  CryIIIB2 泛非绒毛螟
B.333  CryIIIB2 小卷蛾属的种
B.334  CryIIIB2 苏丹棉铃虫
B.335  CryIIIB2 金钢钻属的种
B.336  CryIIIB2 粉斑螟属的种
B.337  CryIIIB2 实夜蛾属的种
B.338  CryIIIB2 菜心野螟
B.339  CryIIIB2 番茄茎麦蛾
B.340  CryIIIB2 旋纹潜蛾
B.341  CryIIIB2 细蛾属的种
B.342  CryIIIB2 Lobesia botrana
B.343  CryIIIB2 欧洲玉米螟
B.344  CryIIIB2 褐卷蛾属的种
B.345  CryIIIB2 红铃麦蛾
B.346  CryIIIB2 柑桔叶潜蛾
B.347  CryIIIB2 粉蛾属的种
B.348  CryIIIB2 小菜蛾
B.349  CryIIIB2 白禾螟属的种
B.350  CryIIIB2 蛀茎夜蛾属的种
B.351  CryIIIB2 长须卷蛾属的种
B.352  CryIIIB2 灰翅夜蛾属的种
B.353  CryIIIB2 卷蛾属的种
B.354  CryIIIB2 粉斑夜蛾
B.355  CryIIIB2 叩头虫属的种
B.356  CryIIIB2 墨西哥棉铃象
B.357  CryIIIB2 象虫属的种
B.358  CryIIIB2 带斑黄瓜叶甲
B.359  CryIIIB2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360  CryIIIB2 稻水象属的种
B.361  CryIIIB2 耳喙象属的种
B.362  CryIIIB2 绵粉虱属的种
B.363  CryIIIB2 粉虱属的种
B.364  CryIIIB2 肾圆盾蚧属的种
B.365  CryIIIB2 蚜科
B.366  CryIIIB2 蚜属的种
B.367  CryIIIB2 甘薯粉虱
B.368  CryIIIB2 绿小叶蝉属的种
B.369  CryIIIB2 瘤蚜属的种
B.370  CryIIIB2 黑尾叶蝉属的种
B.371  CryIIIB2 褐飞虱属的种
B.372  CryIIIB2 粉蚧属的种
B.373  CryIIIB2 木虱属的种
B.374  CryIIIB2 笠圆盾蚧属的种
B.375  CryIIIB2 二叉蚜属的种
B.376  CryIIIB2 结翅粉虱属的种
B.377  CryIIIB2 Lyriomyza的种
B.378  CryIIIB2 麦杆蝇属的种
B.379  CryIIIB2 草种蝇属的种
B.380  CryIIIB2 花蓟马属的种
B.381  CryIIIB2 蓟马属的种
B.382  CryIIIB2 南非橙黄蓟马
B.383  CryIIIB2 瘤螨属的种
B.384  CryIIIB2 刺瘿螨属的种
B.385  CryIIIB2 短须螨属的种
B.386  CryIIIB2 全爪螨属的种
B.387  CryIIIB2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388  CryIIIB2 叶螨属的种
B.389  CryIIIB2 胞囊线虫属的种
B.390  CryIIIB2 根结线虫属的种
B.391  CytA 褐带卷蛾属的种
B.392  CytA 地虎属的种
B.393  CytA 棉叶夜蛾
B.394  CytA 大豆夜蛾
B.395  CytA 禾草螟属的种
B.396  CytA 葡萄果蠹蛾
B.397  CytA 泛非绒毛螟
B.398  CytA 小卷蛾属的种
B.399  CytA 苏丹棉铃虫
B.400  CytA 金钢钻属的种
B.401  CytA 粉斑螟属的种
B.402  CytA 实夜蛾属的种
B.403  CytA 菜心野螟
B.404  CytA 番茄茎麦蛾
B.405  CytA 旋纹潜蛾
B.406  CytA 细蛾属的种
B.407  CytA Lobesia botrana
B.408  CytA 欧洲玉米螟
B.409  CytA 褐卷蛾属的种
B.410  CytA 红铃麦蛾
B.411  CytA 柑桔叶潜蛾
B.412  CytA 粉蛾属的种
B.413  CytA 小菜蛾
B.414  CytA 白禾螟属的种
B.415  CytA 蛀茎夜蛾属的种
B.416  CytA 长须卷蛾属的种
B.417  CytA 灰翅夜蛾属的种
B.418  CytA 卷蛾属的种
B.419  CytA 粉斑夜蛾
B.420  CytA 叩头虫属的种
B.421  CytA 墨西哥棉铃象
B.422  CytA 象虫属的种
B.423  CytA 带斑黄瓜叶甲
B.424  CytA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425  CytA 稻水象属的种
B.426  CytA 耳喙象属的种
B.427  CytA 绵粉虱属的种
B.428  CytA 粉虱属的种
B.429  CytA 肾圆盾蚧属的种
B.430  CytA 蚜科
B.431  CytA 蚜属的种
B.432  CytA 甘薯粉虱
B.433  CytA 绿小叶蝉属的种
B.434  CytA 瘤蚜属的种
B.435  CytA 黑尾叶蝉属的种
B.436  CytA 褐飞虱属的种
B.437  CytA 粉蚧属的种
B.438  CytA 木虱属的种
B.439  CytA 笠圆盾蚧属的种
B.440  CytA 二叉蚜属的种
B.441  CytA 结翅粉虱属的种
B.442  CytA  Lyriomyza的种
B.443  CytA 麦杆蝇属的种
B.444  CytA 草种蝇属的种
B.445  CytA 花蓟马属的种
B.446  CytA 蓟马属的种
B.447  CytA 南非橙黄蓟马
B.448  CytA 瘤螨属的种
B.449  CytA 刺瘿螨属的种
B.450  CytA 短须螨属的种
B.451  CytA 全爪螨属的种
B.452  CytA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453  CytA 叶螨属的种
B.454  CytA 胞囊线虫属的种
B.455  CytA 根结线虫属的种
B.456  VIP3 褐带卷蛾属的种
B.457  VIP3 地虎属的种
B.458  VIP3 棉叶夜蛾
B.459  VIP3 大豆夜蛾
B.460  VIP3 禾草螟属的种
B.461  VIP3 葡萄果蠹蛾
B.462  VIP3 泛非绒毛螟
B.463  VIP3 小卷蛾属的种
B.464  VIP3 苏丹棉铃虫
B.465  VIP3 金钢钻属的种
B.466  VIP3 粉斑螟属的种
B.467  VIP3 实夜蛾属的种
B.468  VIP3 菜心野螟
B.469  VIP3 番茄茎麦蛾
B.470  VIP3 旋纹潜蛾
B.471  VIP3 细蛾属的种
B.472  VIP3 Lobesia botrana
B.473  VIP3 欧洲玉米螟
B.474  VIP3 褐卷蛾属的种
B.475  VIP3 红铃麦蛾
B.476  VIP3 柑桔叶潜蛾
B.477  VIP3 粉蛾属的种
B.478  VIP3 小菜蛾
B.479  VIP3 白禾螟属的种
B.480  VIP3 蛀茎夜蛾属的种
B.481  VIP3 长须卷蛾属的种
B.482  VIP3 灰翅夜蛾属的种
B.483  VIP3 卷蛾属的种
B.484  VIP3 粉斑夜蛾
B.485  VIP3 叩头虫属的种
B.486  VIP3 墨西哥棉铃象
B.487  VIP3 象虫属的种
B.488  VIP3 带斑黄瓜叶甲
B.489  VIP3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490  VIP3 稻水象属的种
B.491  VIP3 耳喙象属的种
B.492  VIP3 绵粉虱属的种
B.493  VIP3 粉虱属的种
B.494  VIP3 肾圆盾蚧属的种
B.495  VIP3 蚜科
B.496  VIP3 蚜属的种
B.497  VIP3 甘薯粉虱
B.498  VIP3 绿小叶蝉属的种
B.499  VIP3 瘤蚜属的种
B.500  VIP3 黑尾叶蝉属的种
B.501  VIP3 褐飞虱属的种
B.502  VIP3 粉蚧属的种
B.503  VIP3 木虱属的种
B.504  VIP3 笠圆盾蚧属的种
B.505  VIP3 二叉蚜属的种
B.506  VIP3 结翅粉虱属的种
B.507  VIP3  Lyriomyza的种
B.508  VIP3 麦杆蝇属的种
B.509  VIP3 草种蝇属的种
B.510  VIP3 花蓟马属的种
B.511  VIP3 蓟马属的种
B.512  VIP3 南非橙黄蓟马
B.513  VIP3 瘤螨属的种
B.514  VIP3 刺瘿螨属的种
B.515  VIP3 短须螨属的种
B.516  VIP3 全爪螨属的种
B.517  VIP3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518  VIP3 叶螨属的种
B.519  VIP3 胞囊线虫属的种
B.520  VIP3 根结线虫属的种
B.521  GL 褐带卷蛾属的种
B.522  GL 地虎属的种
B.523  GL 棉叶夜蛾
B.524  GL 大豆夜蛾
B.525  GL 禾草螟属的种
B.526  GL 葡萄果蠹蛾
B.527  GL 泛非绒毛螟
B.528  GL 小卷蛾属的种
B.529  GL 苏丹棉铃虫
B.530  GL 金钢钻属的种
B.531  GL 粉斑螟属的种
B.532  GL 实夜蛾属的种
B.533  GL 菜心野螟
B.534  GL 番茄茎麦蛾
B.535  GL 旋纹潜蛾
B.536  GL 细蛾属的种
B.537  GL Lobesia botrana
B.538  GL 欧洲玉米螟
B.539  GL 褐卷蛾属的种
B.540  GL 红铃麦蛾
B.541  GL 柑桔叶潜蛾
B.542  GL 粉蛾属的种
B.543  GL 小菜蛾
B.544  GL 白禾螟属的种
B.545  GL 蛀茎夜蛾属的种
B.546  GL 长须卷蛾属的种
B.547  GL 灰翅夜蛾属的种
B.548  GL 卷蛾属的种
B.549  GL 粉斑夜蛾
B.550  GL 叩头虫属的种
B.551  GL 墨西哥棉铃象
B.552  GL 象虫属的种
B.553  GL 带斑黄瓜叶甲
B.554  GL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555  GL 稻水象属的种
B.556  GL 耳喙象属的种
B.557  GL 绵粉虱属的种
B.558  GL 粉虱属的种
B.559  GL 肾圆盾蚧属的种
B.560  GL 蚜科
B.561  GL 蚜属的种
B.562  GL 甘薯粉虱
B.563  GL 绿小叶蝉属的种
B.564  GL 瘤蚜属的种
B.565  GL 黑尾叶蝉属的种
B.566  GL 褐飞虱属的种
B.567  GL 粉蚧属的种
B.568  GL 木虱属的种
B.569  GL 笠圆盾蚧属的种
B.570  GL 二叉蚜属的种
B.571  GL 结翅粉虱属的种
B.572  GL Lyriomyza的种
B.573  GL 麦杆蝇属的种
B.574  GL 草种蝇属的种
B.575  GL 花蓟马属的种
B.576  GL 蓟马属的种
B.577  GL 南非橙黄蓟马
B.578  GL 瘤螨属的种
B.579  GL 刺瘿螨属的种
B.580  GL 短须螨属的种
B.581  GL 全爪螨属的种
B.582  GL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583  GL 叶螨属的种
B.584  GL 胞囊线虫属的种
B.585  GL 根结线虫属的种
B.586  PL 褐带卷蛾属的种
B.587  PL 地虎属的种
B.588  PL 棉叶夜蛾
B.589  PL 大豆夜蛾
B.590  PL 禾草螟属的种
B.591  PL 葡萄果蠹蛾
B.592  PL 泛非绒毛螟
B.593  PL 小卷蛾属的种
B.594  PL 苏丹棉铃虫
B.595  PL 金钢钻属的种
B.596  PL 粉斑螟属的种
B.597  PL 实夜蛾属的种
B.598  PL 菜心野螟
B.599  PL 番茄茎麦蛾
B.600  PL 旋纹潜蛾
B.601  PL 细蛾属的种
B.602  PL Lobesia botrana
B.603  PL 欧洲玉米螟
B.604  PL 褐卷蛾属的种
B.605  PL 红铃麦蛾
B.606  PL 柑桔叶潜蛾
B.607  PL 粉蛾属的种
B.608  PL 小菜蛾
B.609  PL 白禾螟属的种
B.610  PL 蛀茎夜蛾属的种
B.611  PL 长须卷蛾属的种
B.612  PL 灰翅夜蛾属的种
B.613  PL 卷蛾属的种
B.614  PL 粉斑夜蛾
B.615  PL 叩头虫属的种
B.616  PL 墨西哥棉铃象
B.617  PL 象虫属的种
B.618  PL 带斑黄瓜叶甲
B.619  PL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620  PL 稻水象属的种
B.621  PL 耳喙象属的种
B.622  PL 绵粉虱属的种
B.623  PL 粉虱属的种
B.624  PL 肾圆盾蚧属的种
B.625  PL 蚜科
B.626  PL 蚜属的种
B.627  PL 甘薯粉虱
B.628  PL 绿小叶蝉属的种
B.629  PL 瘤蚜属的种
B.630  PL 黑尾叶蝉属的种
B.631  PL 褐飞虱属的种
B.632  PL 粉蚧属的种
B.633  PL 木虱属的种
B.634  PL 笠圆盾蚧属的种
B.635  PL 二叉蚜属的种
B.636  PL 结翅粉虱属的种
B.637  PL Lyriomyza的种
B.638  PL 麦杆蝇属的种
B.639  PL 草种蝇属的种
B.640  PL 花蓟马属的种
B.641  PL 蓟马属的种
B.642  PL 南非橙黄蓟马
B.643  PL 瘤螨属的种
B.644  PL 刺瘿螨属的种
B.645  PL 短须螨属的种
B.646  PL 全爪螨属的种
B.647  PL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648  PL 叶螨属的种
B.649  PL 胞囊线虫属的种
B.650  PL 根结线虫属的种
B.651  XN 褐带卷蛾属的种
B.652  XN 地虎属的种
B.653  XN 棉叶夜蛾
B.654  XN 大豆夜蛾
B.655  XN 禾草螟属的种
B.656  XN 葡萄果蠹蛾
B.657  XN 泛非绒毛螟
B.658  XN 小卷蛾属的种
B.659  XN 苏丹棉铃虫
B.660  XN 金钢钻属的种
B.661  XN 粉斑螟属的种
B.662  XN 实夜蛾属的种
B.663  XN 菜心野螟
B.664  XN 番茄茎麦蛾
B.665  XN 旋纹潜蛾
B.666  XN 细蛾属的种
B.667  XN Lobesia botrana
B.668  XN 欧洲玉米螟
B.669  XN 褐卷蛾属的种
B.670  XN 红铃麦蛾
B.671  XN 柑桔叶潜蛾
B.672  XN 粉蛾属的种
B.673  XN 小菜蛾
B.674  XN 白禾螟属的种
B.675  XN 蛀茎夜蛾属的种
B.676  XN 长须卷蛾属的种
B.677  XN 灰翅夜蛾属的种
B.678  XN 卷蛾属的种
B.679  XN 粉斑夜蛾
B.680  XN 叩头虫属的种
B.681  XN 墨西哥棉铃象
B.682  XN 象虫属的种
B.683  XN 带斑黄瓜叶甲
B.684  XN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685  XN 稻水象属的种
B.686  XN 耳喙象属的种
B.687  XN 绵粉虱属的种
B.688  XN 粉虱属的种
B.689  XN 肾圆盾蚧属的种
B.690  XN 蚜科
B.691  XN 蚜属的种
B.692  XN 甘薯粉虱
B.693  XN 绿小叶蝉属的种
B.694  XN 瘤蚜属的种
B.695  XN 黑尾叶蝉属的种
B.696  XN 褐飞虱属的种
B.697  XN 粉蚧属的种
B.698  XN 木虱属的种
B.699  XN 笠圆盾蚧属的种
B.700  XN 二叉蚜属的种
B.701  XN 结翅粉虱属的种
B.702  XN Lyriomyza的种
B.703  XN 麦杆蝇属的种
B.704  XN 草种蝇属的种
B.705  XN 花蓟马属的种
B.706  XN 蓟马属的种
B.707  XN 南非橙黄蓟马
B.708  XN 瘤螨属的种
B.709  XN 刺瘿螨属的种
B.710  XN 短须螨属的种
B.711  XN 全爪螨属的种
B.712  XN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713  XN 叶螨属的种
B.714  XN 胞囊线虫属的种
B.715  XN 根结线虫属的种
B.716  Plnh. 褐带卷蛾属的种
B.717  Plnh. 地虎属的种
B.718  Plnh. 棉叶夜蛾
B.719  Plnh. 大豆夜蛾
B.720  Plnh. 禾草螟属的种
B.721  Plnh. 葡萄果蠹蛾
B.722  Plnh. 泛非绒毛螟
B.723  Plnh. 小卷蛾属的种
B.724  Plnh. 苏丹棉铃虫
B.725  Plnh. 金钢钻属的种
B.726  Plnh. 粉斑螟属的种
B.727  Plnh. 实夜蛾属的种
B.728  Plnh. 菜心野螟
B.729  Plnh. 番茄茎麦蛾
B.730  Plnh. 旋纹潜蛾
B.731  Plnh. 细蛾属的种
B.732  Plnh. Lobesia botrana
 B.733  Plnh. 欧洲玉米螟
B.734  Plnh. 褐卷蛾属的种
B.735  Plnh. 红铃麦蛾
B.736  Plnh. 柑桔叶潜蛾
B.737  Plnh. 粉蛾属的种
B.738  Plnh. 小菜蛾
B.739  Plnh. 白禾螟属的种
B.740  Plnh. 蛀茎夜蛾属的种
B.741  Plnh. 长须卷蛾属的种
B.742  Plnh. 灰翅夜蛾属的种
B.743  Plnh. 卷蛾属的种
B.744  Plnh. 粉斑夜蛾
B.745  Plnh. 叩头虫属的种
B.746  Plnh. 墨西哥棉铃象
B.747  Plnh. 象虫属的种
B.748  Plnh. 带斑黄瓜叶甲
B.749  Plnh.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750  Plnh. 稻水象属的种
B.751  Plnh. 耳喙象属的种
B.752  Plnh. 绵粉虱属的种
B.753  Plnh. 粉虱属的种
B.754  Plnh. 肾圆盾蚧属的种
B.755  Plnh. 蚜科
B.756  Plnh. 蚜属的种
B.757  Plnh. 甘薯粉虱
B.758  Plnh. 绿小叶蝉属的种
B.759  Plnh. 瘤蚜属的种
B.760  Plnh. 黑尾叶蝉属的种
B.761  Plnh. 褐飞虱属的种
B.762  Plnh. 粉蚧属的种
B.763  Plnh. 木虱属的种
B.764  Plnh. 笠圆盾蚧属的种
B.765  Plnh. 二叉蚜属的种
B.766  Plnh. 结翅粉虱属的种
B.767  Plnh. Lyriomyza的种
B.768  Plnh. 麦杆蝇属的种
B.769  Plnh. 草种蝇属的种
B.770  Plnh. 花蓟马属的种
B.771  Plnh. 蓟马属的种
B.772  Plnh. 南非橙黄蓟马
B.773  Plnh. 瘤螨属的种
B.774  Plnh. 刺瘿螨属的种
B.775  Plnh. 短须螨属的种
B.776  Plnh. 全爪螨属的种
B.777  Plnh.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778  Plnh. 叶螨属的种
B.779  Plnh. 胞囊线虫属的种
B.780  Plnh. 根结线虫属的种
B.781  PLec. 褐带卷蛾属的种
B.782  PLec. 地虎属的种
B.783  PLec. 棉叶夜蛾
B.784  PLec. 大豆夜蛾
B.785  PLec. 禾草螟属的种
B.786  PLec. 葡萄果蠹蛾
B.787  PLec. 泛非绒毛螟
B.788  PLec. 小卷蛾属的种
B.789  PLec. 苏丹棉铃虫
B.790  PLec. 金钢钻属的种
B.791  PLec. 粉斑螟属的种
B.792  PLec. 实夜蛾属的种
B.793  PLec. 菜心野螟
B.794  PLec. 番茄茎麦蛾
B.795  PLec. 旋纹潜蛾
B.796  PLec. 细蛾属的种
B.797  PLec. Lobesia botrana
B.798  PLec. 欧洲玉米螟
B.799  PLec. 褐卷蛾属的种
B.800  PLec. 红铃麦蛾
B.801  PLec. 柑桔叶潜蛾
B.802  PLec. 粉蛾属的种
B.803  PLec. 小菜蛾
B.804  PLec. 白禾螟属的种
B.805  PLec. 蛀茎夜蛾属的种
B.806  PLec. 长须卷蛾属的种
B.807  PLec. 灰翅夜蛾属的种
B.808  PLec. 卷蛾属的种
B.809  PLec. 粉斑夜蛾
B.810  PLec. 叩头虫属的种
B.811  PLec. 墨西哥棉铃象
B.812  PLec. 象虫属的种
B.813  PLec. 带斑黄瓜叶甲
B.814  PLec.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815  PLec. 稻水象属的种
B.816  PLec. 耳喙象属的种
B.817  PLec. 绵粉虱属的种
B.818  PLec. 粉虱属的种
B.819  PLec. 肾圆盾蚧属的种
B.820  PLec. 蚜科
B.821  PLec. 蚜属的种
B.822  PLec. 甘薯粉虱
B.823  PLec. 绿小叶蝉属的种
B.824  PLec. 瘤蚜属的种
B.825  PLec. 黑尾叶蝉属的种
B.826  PLec. 褐飞虱属的种
B.827  PLec. 粉蚧属的种
B.828  PLec. 木虱属的种
B.829  PLec. 笠圆盾蚧属的种
B.830  PLec. 二叉蚜属的种
B.831  PLec. 结翅粉虱属的种
B.832  PLec. Lyriomyza的种
B.833  PLec. 麦杆蝇属的种
B.834  PLec. 草种蝇属的种
B.835  PLec. 花蓟马属的种
B.836  PLec. 蓟马属的种
B.837  PLec. 南非橙黄蓟马
B.838  PLec. 瘤螨属的种
B.839  PLec. 刺瘿螨属的种
B.840  PLec. 短须螨属的种
B.841  PLec. 全爪螨属的种
B.842  PLec.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843  PLec. 叶螨属的种
B.844  PLec. 胞囊线虫属的种
B.845  PLec. 根结线虫属的种
B.846  Aggl. 褐带卷蛾属的种
B.847  Aggl. 地虎属的种
B.848  Aggl. 棉叶夜蛾
B.849  Aggl. 大豆夜蛾
B.850  Aggl. 禾草螟属的种
B.851  Aggl. 葡萄果蠹蛾
B.852  Aggl. 泛非绒毛螟
B.853  Aggl. 小卷蛾属的种
B.854  Aggl. 苏丹棉铃虫
B.855  Aggl. 金钢钻属的种
B.856  Aggl. 粉斑螟属的种
B.857  Aggl. 实夜蛾属的种
B.858  Aggl. 菜心野螟
B.859  Aggl. 番茄茎麦蛾
B.860  Aggl. 旋纹潜蛾
B.861  Aggl. 细蛾属的种
B.862  Aggl. Lobesia botrana
B.863  Aggl. 欧洲玉米螟
B.864  Aggl. 褐卷蛾属的种
B.865  Aggl. 红铃麦蛾
B.866  Aggl. 柑桔叶潜蛾
B.867  Agggl. 粉蛾属的种
B.868  Aggl. 小菜蛾
B.869  Aggl. 白禾螟属的种
B.870  Aggl. 蛀茎夜蛾属的种
B.871  Aggl. 长须卷蛾属的种
B.872  Aggl. 灰翅夜蛾属的种
B.873  Aggl. 卷蛾属的种
B.874  Aggl. 粉斑夜蛾
B.875  Aggl. 叩头虫属的种
B.876  Aggl. 墨西哥棉铃象
B.877  Aggl. 象虫属的种
B.878  Aggl. 带斑黄瓜叶甲
B.879  Aggl.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880  Aggl. 稻水象属的种
B.881  Aggl. 耳喙象属的种
B.882  Aggl. 绵粉虱属的种
B.883  Aggl. 粉虱属的种
B.884  Aggl. 肾圆盾蚧属的种
B.885  Aggl. 蚜科
B.886  Aggl. 蚜属的种
B.887  Aggl. 甘薯粉虱
B.888  Aggl. 绿小叶蝉属的种
B.889  Aggl. 瘤蚜属的种
B.890  Aggl. 黑尾叶蝉属的种
B.891  Aggl. 褐飞虱属的种
B.892  Aggl. 粉蚧属的种
B.893  Aggl. 木虱属的种
B.894  Aggl. 笠圆盾蚧属的种
B.895  Aggl. 二叉蚜属的种
B.896  Aggl. 结翅粉虱属的种
B.897  Aggl. Lyriomyza的种
B.898  Aggl. 麦杆蝇属的种
B.899  Aggl. 草种蝇属的种
B.900  Aggl. 花蓟马属的种
B.901  Aggl. 蓟马属的种
B.902  Aggl. 南非橙黄蓟马
B.903  Aggl. 瘤螨属的种
B.904  Aggl. 刺瘿螨属的种
B.905  Aggl. 短须螨属的种
B.906  Aggl. 全爪螨属的种
B.907  Aggl.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908  Aggl. 叶螨属的种
B.909  Aggl. 胞囊线虫属的种
B.910  Aggl. 根结线虫属的种
B.911  CO 褐带卷蛾属的种
B.912  CO 地虎属的种
B.913  CO 棉叶夜蛾
B.914  CO 大豆夜蛾
B.915  CO 禾草螟属的种
B.916  CO 葡萄果蠹蛾
B.917  CO 泛非绒毛螟
B.918  CO 小卷蛾属的种
B.919  CO 苏丹棉铃虫
B.920  CO 金钢钻属的种
B.921  CO 粉斑螟属的种
B.922  CO 实夜蛾属的种
B.923  CO 菜心野螟
B.924  CO 番茄茎麦蛾
B.925  CO 旋纹潜蛾
B.926  CO 细蛾属的种
B.927  CO Lobesia botrana
B.928  CO 欧洲玉米螟
B.929  CO 褐卷蛾属的种
B.930  CO 红铃麦蛾
B.931  CO 柑桔叶潜蛾
B.932  CO 粉蛾属的种
B.933  CO 小菜蛾
B.934  CO 白禾螟属的种
B.935  CO 蛀茎夜蛾属的种
B.936  CO 长须卷蛾属的种
B.937  CO 灰翅夜蛾属的种
B.938  CO 卷蛾属的种
B.939  CO 粉斑夜蛾
B.940  CO 叩头虫属的种
B.941  CO 墨西哥棉铃象
B.942  CO 象虫属的种
B.943  CO 带斑黄瓜叶甲
B.944  CO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945  CO 稻水象属的种
B.946  CO 耳喙象属的种
B.947  CO 绵粉虱属的种
B.948  CO 粉虱属的种
B.949  CO 肾圆盾蚧属的种
B.950  CO 蚜科
B.951  CO 蚜属的种
B.952  CO 甘薯粉虱
B.953  CO 绿小叶蝉属的种
B.954  CO 瘤蚜属的种
B.955  CO 黑尾叶蝉属的种
B.956  CO 褐飞虱属的种
B.957  CO 粉蚧属的种
B.958  CO 木虱属的种
B.959  CO 笠圆盾蚧属的种
B.960  CO 二叉蚜属的种
B.961  CO 结翅粉虱属的种
B.962  CO Lyriomyza的种
B.963  CO 麦杆蝇属的种
B.964  CO 草种蝇属的种
B.965  CO 花蓟马属的种
B.966  CO 蓟马属的种
B.967  CO 南非橙黄蓟马
B.968  CO 瘤螨属的种
B.969  CO 刺瘿螨属的种
B.970  CO 短须螨属的种
B.971  CO 全爪螨属的种
B.972  CO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973  CO 叶螨属的种
B.974  CO 胞囊线虫属的种
B.975  CO 根结线虫属的种
B.976  CH 褐带卷蛾属的种
B.977  CH 地虎属的种
B.978  CH 棉叶夜蛾
B.979  CH 大豆夜蛾
B.980  CH 禾草螟属的种
B.981  CH 葡萄果蠹蛾
B.982  CH 泛非绒毛螟
B.983  CH 小卷蛾属的种
B.984  CH 苏丹棉铃虫
B.985  CH 金钢钻属的种
B.986  CH 粉斑螟属的种
B.987  CH 实夜蛾属的种
B.988  CH 菜心野螟
B.989  CH 番茄茎麦蛾
B.990  CH 旋纹潜蛾
B.991  CH 细蛾属的种
B.992  CH Lobesia botrana
B.993  CH 欧洲玉米螟
B.994  CH 褐卷蛾属的种
B.995  CH 红铃麦蛾
B.996  CH 柑桔叶潜蛾
B.997  CH 粉蛾属的种
B.998  CH 小菜蛾
B.999  CH 白禾螟属的种
B.1000  CH 蛀茎夜蛾属的种
B.1001  CH 长须卷蛾属的种
B.1002  CH 灰翅夜蛾属的种
B.1003  CH 卷蛾属的种
B.1004  CH 粉斑夜蛾
B.1005  CH 叩头虫属的种
B.1006  CH 墨西哥棉铃象
B.1007  CH 象虫属的种
B.1008  CH 带斑黄瓜叶甲
B.1009  CH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1010  CH 稻水象属的种
B.1011  CH 耳喙象属的种
B.1012  CH 绵粉虱属的种
B.1013  CH 粉虱属的种
B.1014  CH 肾圆盾蚧属的种
B.1015  CH 蚜科
B.1016  CH 蚜属的种
B.1017  CH 甘薯粉虱
B.1018  CH 绿小叶蝉属的种
B.1019  CH 瘤蚜属的种
B.1020  CH 黑尾叶蝉属的种
B.1021  CH 褐飞虱属的种
B.1022  CH 粉蚧属的种
B.1023  CH 木虱属的种
B.1024  CH 笠圆盾蚧属的种
B.1025  CH 二叉蚜属的种
B.1026  CH 结翅粉虱属的种
B.1027  CH Lyriomyza的种
B.1028  CH 麦杆蝇属的种
B.1029  CH 草种蝇属的种
B.1030  CH 花蓟马属的种
B.1031  CH 蓟马属的种
B.1032  CH 南非橙黄蓟马
B.1033  CH 瘤螨属的种
B.1034  CH 刺瘿螨属的种
B.1035  CH 短须螨属的种
B.1036  CH 全爪螨属的种
B.1037  CH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1038  CH 叶螨属的种
B.1039  CH 胞囊线虫属的种
B.1040  CH 根结线虫属的种
B.1041  SS 褐带卷蛾属的种
B.1042  SS 地虎属的种
B.1043  SS 棉叶夜蛾
B.1044  SS 大豆夜蛾
B.1045  SS 禾草螟属的种
B.1046  SS 葡萄果蠹蛾
B.1047  SS 泛非绒毛螟
B.1048  SS 小卷蛾属的种
B.1049  SS 苏丹棉铃虫
B.1050  SS 金钢钻属的种
B.1051  SS 粉斑螟属的种
B.1052  SS 实夜蛾属的种
B.1053  SS 菜心野螟
B.1054  SS 番茄茎麦蛾
B.1055  SS 旋纹潜蛾
B.1056  SS 细蛾属的种
B.1057  SS Lobesia botrana
 B.1058  SS 欧洲玉米螟
B.1059  SS 褐卷蛾属的种
B.1060  SS 红铃麦蛾
B.1061  SS 柑桔叶潜蛾
B.1062  SS 粉蛾属的种
B.1063  SS 小菜蛾
B.1064  SS 白禾螟属的种
B.1065  SS 蛀茎夜蛾属的种
B.1066  SS 长须卷蛾属的种
B.1067  SS 灰翅夜蛾属的种
B.1068  SS 卷蛾属的种
B.1069  SS 粉斑夜蛾
B.1070  SS 叩头虫属的种
B.1071  SS 墨西哥棉铃象
B.1072  SS 象虫属的种
B.1073  SS 带斑黄瓜叶甲
B.1074  SS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1075  SS 稻水象属的种
B.1076  SS 耳喙象属的种
B.1077  SS 绵粉虱属的种
B.1078  SS 粉虱属的种
B.1079  SS 肾圆盾蚧属的种
B.1080  SS 蚜科
B.1081  SS 蚜属的种
B.1082  SS 甘薯粉虱
B.1083  SS 绿小叶蝉属的种
B.1084  SS 瘤蚜属的种
B.1085  SS 黑尾叶蝉属的种
B.1086  SS 褐飞虱属的种
B.1087  SS 粉蚧属的种
B.1088  SS 木虱属的种
B.1089  SS 笠圆盾蚧属的种
B.1090  SS 二叉蚜属的种
B.1091  SS 结翅粉虱属的种
B.1092  SS Lyriomyza的种
B.1093  SS 麦杆蝇属的种
B.1094  SS 草种蝇属的种
B.1095  SS 花蓟马属的种
B.1096  SS 蓟马属的种
B.1097  SS 南非橙黄蓟马
B.1098  SS 瘤螨属的种
B.1099  SS 刺瘿螨属的种
B.1100  SS 短须螨属的种
B.1101  SS 全爪螨属的种
B.1102  SS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1103  SS 叶螨属的种
B.1104  SS 胞囊线虫属的种
B.1105  SS 根结线虫属的种
B.1106  HO 褐带卷蛾属的种
B.1107  HO 地虎属的种
B.1108  HO 棉叶夜蛾
B.1109  HO 大豆夜蛾
B.1110  HO 禾草螟属的种
B.1111  HO 葡萄果蠹蛾
B.1112  HO 泛非绒毛螟
B.1113  HO 小卷蛾属的种
B.1114  HO 苏丹棉铃虫
B.1115  HO 金钢钻属的种
B.1116  HO 粉斑螟属的种
B.1117  HO 实夜蛾属的种
B.1118  HO 菜心野螟
B.1119  HO 番茄茎麦蛾
B.1120  HO 旋纹潜蛾
B.1121  HO 细蛾属的种
B.1122  HO Lobesia botrana
B.1123  HO 欧洲玉米螟
B.1124  HO 褐卷蛾属的种
B.1125  HO 红铃麦蛾
B.1126  HO 柑桔叶潜蛾
B.1127  HO 粉蛾属的种
B.1128  HO 小菜蛾
B.1129  HO 白禾螟属的种
B.1130  HO 蛀茎夜蛾属的种
B.1131  HO 长须卷蛾属的种
B.1132  HO 灰翅夜蛾属的种
B.1133  HO 卷蛾属的种
B.1134  HO 粉斑夜蛾
B.1135  HO 叩头虫属的种
B.1136  HO 墨西哥棉铃象
B.1137  HO 象虫属的种
B.1138  HO 带斑黄瓜叶甲
B.1139  HO 马铃薯叶甲属的种
B.1140  HO 稻水象属的种
B.1141  HO 耳喙象属的种
B.1142  HO 绵粉虱属的种
B.1143  HO 粉虱属的种
B.1144  HO 肾圆盾蚧属的种
B.1145  HO 蚜科
B.1146  HO 蚜属的种
B.1147  HO 甘薯粉虱
B.1148  HO 绿小叶蝉属的种
B.1149  HO 瘤蚜属的种
B.1150  HO 黑尾叶蝉属的种
B.1151  HO 褐飞虱属的种
B.1152  HO 粉蚧属的种
B.1153  HO 木虱属的种
B.1154  HO 笠圆盾蚧属的种
B.1155  HO 二叉蚜属的种
B.1156  HO 结翅粉虱属的种
B.1157  HO Lyriomyza的种
B.1158  HO 麦杆蝇属的种
B.1159  HO 草种蝇属的种
B.1160  HO 花蓟马属的种
B.1161  HO 蓟马属的种
B.1162  HO 南非橙黄蓟马
B.1163  HO 瘤螨属的种
B.1164  HO 刺瘿螨属的种
B.1165  HO 短须螨属的种
B.1166  HO 全爪螨属的种
B.1167  HO 皱叶刺瘿螨属的种
B.1168  HO 叶螨属的种
B.1169  HO 胞囊线虫属的种
B.1170  HO 根结线虫属的种
生物学实施例
表1: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棉花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水稻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马铃薯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芸苔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5: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番茄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6: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葫芦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7: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大豆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8: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玉米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9: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小麦施用噻虫嗪,其中的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预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的一v。
表10: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香蕉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1: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柑桔树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2: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梨果类树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3: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胡椒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4: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棉花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5: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水稻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6: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马铃薯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7: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番茄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8: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葫芦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19: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大豆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0: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玉米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1: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小麦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2: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香蕉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3: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桔树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4: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梨果类树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5: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葫芦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6: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胡椒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7: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棉花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8: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水稻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29: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马铃薯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0: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芸苔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1: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番茄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2: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葫芦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3: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大豆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4: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玉米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5: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小麦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6: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香蕉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7: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柑桔树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8: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梨果类树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39: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棉花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0: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水稻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1: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马铃薯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2: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芸苔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3: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番茄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4: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葫芦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5: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大豆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6: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玉米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7: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小麦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48: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向转基因香蕉施用thiacloprid,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欲防治的害虫的组合对应于表B各组合B.1-B.1170中的任一个。
表C:
缩写: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乙酰乳酸合酶:ALS
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IPS
激素模拟物:HOM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
5-烯醇丙酮酰-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
 成分 耐受对象 作物
C.1  ALS 磺酰脲类等,*** 棉花
C.2  ALS 磺酰脲类等,*** 水稻
C.3  ALS 磺酰脲类等,*** 芸苔
C.4  ALS 磺酰脲类等,*** 马铃薯
C.5  ALS 磺酰脲类等,*** 番茄
C.6  ALS 磺酰脲类等,*** 葫芦
C.7  ALS 磺酰脲类等,*** 大豆
C.8  ALS 磺酰脲类等,*** 玉米
C.9  ALS 磺酰脲类等,*** 小麦
C.10  ALS 磺酰脲类等,*** 梨果
C.11  ALS 磺酰脲类等,*** 核果
C.12  ALS 磺酰脲类等,*** 柑桔
C.13  ACCase +++ 棉花
C.14  ACCase +++ 水稻
C.15  ACCase +++ 芸苔
C.16  ACCase +++ 马铃薯
C.17  ACCase +++ 番茄
C.18  ACCase +++ 葫芦
C.19  ACCase +++ 大豆
C.20  ACCase +++ 玉米
C.21  ACCase +++ 小麦
C.22  ACCase +++ 梨果
C.23  ACCase +++ 核果
C.24  ACCase +++ 柑桔
C.25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棉花
C.26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水稻
C.27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芸苔
C.28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马铃薯
C.29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番茄
C.30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葫芦
C.31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大豆
C.32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玉米
C.33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小麦
C.34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梨果
C.35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核果
C.36 HPPD 异氟草,Isoxachlotol,磺草酮,Mesotrion 柑桔
C.37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棉花
C.38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水稻
C.39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芸苔
C.40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马铃薯
C.41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番茄
C.42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葫芦
C.43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大豆
C.44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玉米
C.45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小麦
C.46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梨果
C.47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核果
C.48 腈水解酶 溴苯腈,碘苯腈 柑桔
C.49 IPS 乙酰氯苯胺类&&& 棉花
C.50 IPS 乙酰氯苯胺类&&& 水稻
C.51 IPS 乙酰氯苯胺类&&& 芸苔
C.52 IPS 乙酰氯苯胺类&&& 马铃薯
C.53 IPS 乙酰氯苯胺类&&& 番茄
C.54 IPS 乙酰氯苯胺类&&& 葫芦
C.55 IPS 乙酰氯苯胺类&&& 大豆
C.56 IPS 乙酰氯苯胺类&&& 玉米
C.57 IPS 乙酰氯苯胺类&&& 小麦
C.58 IPS 乙酰氯苯胺类&&& 梨果
C.59 IPS 乙酰氯苯胺类&&& 核果
C.60 IPS 乙酰氯苯胺类&&& 柑桔
C.61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棉花
C.62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水稻
C.63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芸苔
C.64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马铃薯
C.65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番茄
C.66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葫芦
C.67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大豆
C.68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玉米
C.69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小麦
C.70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梨果
C.71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核果
C.72  HOM  2,4-D,精2甲4氯丙酸 柑桔
C.73  PROTOX  Protox抑制剂/// 棉花
C.74  PROTOX  Protox抑制剂/// 水稻
C.75  PROTOX  Protox抑制剂/// 芸苔
C.76  PROTOX  Protox抑制剂/// 马铃薯
C.77  PROTOX  Protox抑制剂/// 番茄
C.78  PROTOX  Protox抑制剂/// 葫芦
C.79  PROTOX  Protox抑制剂/// 大豆
C.80  PROTOX  Protox抑制剂/// 玉米
C.81  PROTOX  Protox抑制剂/// 小麦
C.82  PROTOX  Protox抑制剂/// 梨果
C.83  PROTOX  Protox抑制剂/// 核果
C.84  PROTOX  Protox抑制剂/// 柑桔
C.85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棉花
C.86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水稻
C.87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芸苔
C.88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马铃薯
C.89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番茄
C.90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葫芦
C.91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大豆
C.92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玉米
C.93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小麦
C.94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梨果
C.95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核果
C.96  EPSPS 草甘膦和/或草硫膦 柑桔
C.97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棉花
C.98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水稻
C.99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芸苔
C.100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马铃薯
C.101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番茄
C.102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葫芦
C.103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大豆
C.104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玉米
C.105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小麦
C.106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梨果
C.107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核果
C.108  GS 草甘膦和/或双丙氨膦 柑桔
***包括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类、二甲氧嘧啶类和N-酰基磺胺类:
磺酰脲类如氯磺隆、氯嘧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氟嘧磺隆、氟磺隆、醚苯磺隆、醚磺隆、氟胺磺隆、环丙氧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ACC 322140、Fluzasulfuron、乙氧嘧磺隆、Fluzasdulfuron、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噻吩磺隆、吡嘧磺隆、Clopyrasulfuron、NC 330、四唑嘧磺隆、唑吡嘧磺隆、乙黄黄隆、酰嘧磺隆、氟啶磺隆、CGA362622;
咪唑啉酮类如咪草酸、咪唑喹啉酸、imazamethypyr、咪唑乙烟酸、咪唑烟酸和咪草啶酸;
三唑并嘧啶类如DE 511、唑嘧磺草胺和Chloransulam;
二甲氧嘧啶类如嘧草硫醚、肟啶草、双草醚和嘧苯草肟。
+++耐受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精氟吡甲禾灵、精氟吡乙禾灵、精喹禾灵、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Tepraloxydim、禾草灭、稀禾定、噻草酮、环己烯草酮、三甲苯草酮、Butoxydim、醌肟草、Clefoxydim、烯草酮。
&&&乙酰氯苯胺类如甲草胺、乙草胺、二甲吩草胺。
///Protox抑制剂,例如二苯醚类如三氟羧草醚、苯草醚、甲羧除草醚、草枯醚、Ethoxyfen、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乙氧氟草醚;二酰亚胺如唑啶炔草、氟酮唑草、Cinidon-ethyl、氟烯草酸、丙炔氟草胺、达草氟、炔丙恶唑草、恶草酮、戊恶唑草、甲磺草胺、二酰亚胺和其它如Flumipropyn、Flupropacil、氟氯草胺和噻二唑胺;还有Fluazolate和氟唑草酯。
生物学实施例
表49:一种防治褐带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0:一种防治地虎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1:一种防治棉叶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2:一种防治大豆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3:一种防治禾草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4:一种防治葡萄果蠹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5:一种防治纵卷叶野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6:一种防治泛非绒毛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7:一种防治小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8:一种防治苏丹棉铃虫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59:一种防治金钢钻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0:一种防治粉斑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1:一种防治实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2:一种防治菜心野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3:一种防治番茄茎麦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4:一种防治旋纹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5:一种防治细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6:一种防治Lobesia botrana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7:一种防治欧洲玉米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8:一种防治褐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69:一种防治红铃麦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0:一种防治柑桔叶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1:一种防治粉蝶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2:一种防治小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3:一种防治白禾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4:一种防治蛀茎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5:一种防治长须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6:一种防治灰翅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7:一种防治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8:一种防治粉斑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79:一种防治叩头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0:一种防治墨西哥棉铃象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1:一种防治象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2:一种防治带斑黄瓜叶甲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3:一种防治马铃薯叶甲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4:一种防治稻水象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5:一种防治耳喙象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6:一种防治绵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7:一种防治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8:一种防治肾圆盾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89:一种防治蚜科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0:一种防治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1:一种防治甘薯粉虱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2:一种防治绿小叶蝉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3:一种防治瘤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4:一种防治黑尾叶蝉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5:一种防治褐飞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6:一种防治粉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7:一种防治木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8:一种防治笠圆盾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99:一种防治二叉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0:一种防治结翅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1:一种防治Lyriomyza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2:一种防治麦杆蝇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3:一种防治草种蝇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4:一种防治花蓟马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5:一种防治蓟马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6:一种防治硬蓟马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7:一种防治瘤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8:一种防治刺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09:一种防治短须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0:一种防治全爪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1:一种防治皱叶刺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2:一种防治叶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3:一种防治胞囊线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4:一种防治根结线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5:一种防治甘蓝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噻虫嗪,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6:一种防治褐带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7:一种防治地虎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伤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8:一种防治棉叶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伤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19:一种防治大豆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伤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0:一种防治禾草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1:一种防治葡萄果蠹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2:一种防治纵卷叶野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3:一种防治泛非绒毛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4:一种防治小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5:一种防治苏丹棉铃虫()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6:一种防治金钢钻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7:一种防治粉斑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8:一种防治实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29:一种防治菜心野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0:一种防治番茄茎麦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1:一种防治旋纹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2:一种防治细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3:一种防治Lobesia botrana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4:一种防治欧洲玉米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5:一种防治褐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6:一种防治红铃麦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7:一种防治柑桔叶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8:一种防治粉蝶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39:一种防治小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0:一种防治白禾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1:一种防治蛀茎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2:一种防治长须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3:一种防治灰翅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4:一种防治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5:一种防治粉斑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6:一种防治叩头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7:一种防治墨西哥棉铃象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8:一种防治象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49:一种防治带斑黄瓜叶甲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0:一种防治马铃薯叶甲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1:一种防治稻水象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2:一种防治耳喙象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3:一种防治绵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4:一种防治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5:一种防治肾圆盾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6:一种防治蚜科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7:一种防治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8:一种防治甘薯粉虱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59:一种防治绿小叶蝉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0:一种防治瘤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1:一种防治黑尾叶蝉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2:一种防治褐飞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3:一种防治粉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4:一种防治木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5:一种防治笠圆盾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6:一种防治二叉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7:一种防治结翅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8:一种防治Lyriomyza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69:一种防治麦杆蝇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0:一种防治草种蝇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1:一种防治花蓟马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2:一种防治蓟马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3:一种防治硬蓟马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4:一种防治瘤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5:一种防治刺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6:一种防治短须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7:一种防治全爪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8:一种防治皱叶刺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79:一种防治叶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0:一种防治胞囊线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1:一种防治根结线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吡虫啉,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2:一种防治褐带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3:一种防治地虎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伤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4:一种防治棉叶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伤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5:一种防治大豆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和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伤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6:一种防治禾草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7:一种防治葡萄果蠹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8:一种防治泛非绒毛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89:一种防治小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0:一种防治苏丹棉铃虫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1:一种防治金钢钻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2:一种防治粉斑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3:一种防治实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4:一种防治菜心野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5:一种防治番茄茎麦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6:一种防治旋纹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7:一种防治细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8:一种防治Lobesia botrana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199:一种防治欧洲玉米螟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0:一种防治褐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1:一种防治红铃麦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2:一种防治柑桔叶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3:一种防治粉蝶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4:一种防治小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5:一种防治白禾螟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6:一种防治蛀茎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7:一种防治长须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8:一种防治灰翅夜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09:一种防治卷蛾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0:一种防治粉斑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1:一种防治叩头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2:一种防治墨西哥棉铃象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3:一种防治象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4:一种防治带斑黄瓜叶甲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5:一种防治马铃著叶甲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6:一种防治稻水象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7:一种防治耳喙象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8:一种防治绵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19:一种防治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0:一种防治肾圆盾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1:一种防治蚜科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2:一种防治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3:一种防治甘薯粉虱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4:一种防治绿小叶蝉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5:一种防治瘤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6:一种防治黑尾叶蝉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7:一种防治褐飞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8:一种防治粉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29:一种防治木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0:一种防治笠圆盾蚧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1:一种防治二叉蚜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2:一种防治结翅粉虱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3:一种防治Lyriomyza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4:一种防治麦杆蝇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5:一种防治草种蝇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6:一种防治花蓟马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7:一种防治蓟马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8:一种防治硬蓟马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39:一种防治瘤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40:一种防治刺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41:一种防治短须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42:一种防治全爪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43:一种防治皱叶刺瘿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44:一种防治叶螨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45:一种防治胞囊线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46:一种防治根结线虫属的代表性生物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表247:一种防治甘蓝夜蛾的方法,包括向耐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施用Ti-435,其中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有效成分与保护其不受该害虫侵害的作物的组合对应于表C中C.1-C.108行的任一行。
实施例B1:对墨西哥棉铃象成虫、棉贪夜蛾或烟芽夜蛾的作用
分别用含有100、50、10、5、1ppm吡虫啉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表达δ-内毒素CryIIIA的转基因棉花幼苗。待喷涂层干燥后,分别向棉花植株上加10只墨西哥棉铃象成虫、10只棉贪夜蛾幼虫或10只烟芽夜蛾幼虫,并将棉花移入塑料容器中。3-10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转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花上死亡的甲虫数量和摄食损伤,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或摄食损伤的降低百分率(%作用),在所有情况下,所述非转基因棉花已用分别含有浓度为100、50、10、5、1ppm的吡虫啉和常规CryIIIA-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
在该试验中,对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优于非转基因植物上的对照。
实施例B2:对墨西哥棉铃象成虫、棉贪夜蛾或烟芽夜蛾的作用
分别用含有100、50、10、5、1ppm的噻甲杀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表达δ-内毒素CryIIIA的转基因棉花幼苗。待喷涂层干燥后,分别向棉花植株上加10只墨西哥棉铃象、10只棉贪夜蛾幼虫或10只烟芽夜蛾幼虫,并将棉花移入塑料容器中。3-10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上死亡的甲虫数量和摄食损伤,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或摄食损伤的降低百分率(%作用),在所有情况下,所述非转基因棉花已用分别含有浓度为100、50、10、5、1ppm的噻虫嗪和常规CryIIIA-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
在该试验中,对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是优异的,而非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不足。
实施例B3:对墨西哥棉铃象成虫、棉贪夜蛾或烟芽夜蛾的作用
分别用含有100、50、10、5、1ppm的Ti-435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表达δ-内毒素CryIIIA的转基因棉花幼苗。待喷涂层干燥后,分别向棉花植株上加10只墨西哥棉铃象、10只棉贪夜蛾幼虫或10只烟芽夜蛾幼虫,并将棉花移入塑料容器中。3-10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上死亡的甲虫数量和摄食损伤,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或摄食损伤的降低百分率(%作用),有情况下,所述非转基因棉花已用分别含有浓度为100、50、10、5、1ppm的Ti-435和常规CryIIIA-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
在该试验中,对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是优异的,而非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不足。
实施例B4:对墨西哥棉铃象成虫、棉贪夜蛾或烟芽夜蛾的作用
分别用含有100、50、10、5、1ppm的Ti-435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转基因棉花幼苗。待喷涂层干燥后,分别向棉花植株上加10只墨西哥棉铃象、10只棉贪夜蛾幼虫或10只烟芽夜蛾幼虫,并将棉花移入塑料容器中。3-10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上死亡的甲虫数量和摄食损伤,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或摄食损伤的降低百分率(%作用),在所有情况下,所述非转基因棉花已用分别含有浓度为100、50、10、5、1ppm的Ti-435和常规CryIIIA-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
在该试验中,对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是优异的,而非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不足。
实施例B5:对墨西哥棉铃象成虫、棉贪夜蛾或烟芽夜蛾的作用
分别用含有100、50、10、5、1ppm的噻虫嗪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转基因棉花幼苗。待喷涂层干燥后,分别向棉花植株上加10只墨西哥棉铃象、10只棉贪夜蛾幼虫或10只烟芽夜蛾幼虫,并将棉花移入塑料容器中。3-10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上死亡的甲虫数量和摄食损伤,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或摄食损伤的降低百分率(%作用),在所有情况下,所述非转基因棉花已用分别含有浓度为100、50、10、5、1ppm的噻虫嗪和常规CryIIIA-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
在该试验中,对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是优异的,而非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不足。
实施例B6:对墨西哥棉铃象成虫、棉贪夜蛾或烟芽夜蛾的作用
分别用含有100、50、10、5、1ppm的吡虫啉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转基因棉花幼苗。待喷涂层干燥后,分别向棉花植株上加10只墨西哥棉铃象、10只棉贪夜蛾幼虫或10只烟芽夜蛾幼虫,并将棉花移入塑料容器中。3-10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上死亡的甲虫数量和摄食损伤,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或摄食损伤的降低百分率(%作用),在所有情况下,所述非转基因棉花已用分别含有浓度为100、50、10、5、1ppm的吡虫啉和常规CryIIIA-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
在该试验中,对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是优异的,而非转基因植物上试验昆虫的防治不足。
实施例B7:对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种的作用
样地(a)种植玉米cv.KnockOut,相邻的同样大小的样地(b)种植常规玉米,两块样地都显示受到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自然侵害,用含有200、100、50、10、5、1ppm的Ti-435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200、100、50、10、5、1ppm的KnockOut所表达内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6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
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8:对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种的作用
样地(a)种植玉米cv.KnockOut,相邻的同样大小的样地(b)种植常规玉米,两块样地都显示受到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自然侵害,分别用含有200、100、50、10、5、1ppm的噻虫嗪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200、100、50、10、5、1ppm的KnockOut所表达内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6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
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9:对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种的作用
样地(a)种植玉米cv.KnockOut,相邻的同样大小的样地(b)种植常规玉米,两块样地都显示受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自然侵害,分别用含有200、100、50、10、5、1ppm的吡虫啉的水乳液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200、100、50、10、5、1ppm的KnockOut所表达内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6天后进行评估。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
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欧洲玉米螟、灰翅夜蛾属的种或实夜蛾属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0:对带斑黄瓜叶甲的作用
样地(a)种植玉米cv.KnockOut,相邻的同样大小的样地(b)种植常规玉米,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水乳液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的KnockOut所表达内毒素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待喷涂层干燥后,在第二阶段向幼苗上加上10只带斑黄瓜叶甲幼虫,并将幼苗转移到塑料容器中。6天后评估该试验。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
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带斑黄瓜叶甲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1:对棉蚜的作用
使样地(a)中表达δ-内毒素CryIIIa的棉花幼苗和样地(b)中的常规棉花幼苗感染棉蚜,随后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 δ-内毒素CryIIIa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然后将样地(a)和(b)的幼苗在20℃下温育。3-6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棉蚜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2:对西方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作用
使样地(a)中表达δ-内毒素CryIIIa的棉花幼苗和样地(b)中的常规棉花幼苗感染西方花蓟马,随后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 δ-内毒素CryIIIa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然后将样地(a)和(b)的幼苗在20℃下温育。3-6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西方花蓟马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3:对棉蚜的作用
使样地(a)中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棉花幼苗和样地(b)中的常规棉花幼苗感染棉蚜,随后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 δ-内毒素CryIIIa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然后将样地(a)和(b)的幼苗在20℃下温育。3-6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棉蚜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4:对西方花蓟马的作用
使样地(a)中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棉花幼苗和样地(b)中的常规棉花幼苗感染西方花蓟马,随后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 δ-内毒素CryIa(c)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然后将样地(a)和(b)的幼苗在20℃下温育。3-6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西方花蓟马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5:对黑尾叶蝉的作用
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喷洒样地(a)中表达δ-内毒素CryIA(b)的水稻和样地(b)中的常规水稻。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 δ-内毒素CryIA(b)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待喷涂层干燥后,使植物感染第二和第三阶段的黑尾叶蝉。然后将样地(a)和(b)的幼苗在20℃下温育。21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6:对黑尾叶蝉的作用(内吸)
罐(A)中种植表达δ-内毒素CryIa(b)的水稻,罐(B)中种植常规水稻。将罐(A)置于含有400ppm噻虫嗪的水乳液中,而罐(B)置于含有400ppm  噻虫嗪和400ppm δ-内毒素CryI(b)的罐中。随后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黑尾叶蝉幼虫感染这些植物。6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罐(A)与罐(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罐(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水平提高,而罐(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7:对褐飞虱的作用
使样地(a)中表达δ-内毒素CryIA(b)的水稻和样地(b)中的常规水稻感染褐飞虱,随后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 δ-内毒素CryIA(b)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然后将样地(a)和(b)的幼苗在20℃下温育。21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褐飞虱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8:对褐飞虱的作用(内吸)
罐(A)中种植表达δ-内毒素CryIA(b)的水稻,罐(B)中种植常规水稻。将罐(A)置于含有400ppm噻虫嗪的水乳液中,而罐(B)置于含有400ppm  噻虫嗪和400ppm δ-内毒素CryIA(b)的罐中。随后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褐飞虱幼虫感染这些植物。6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罐(A)与罐(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罐(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褐飞虱的防治水平提高,而罐(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19:对黑尾叶蝉的作用
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喷洒使样地(a)中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水稻和样地(b)中的常规水稻。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 δ-内毒素CryIA(c)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待喷涂层干燥后,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黑尾叶蝉感染这些植物。然后将样地(a)和(b)的幼苗在20℃下温育。21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20:对黑尾叶蝉的作用(内吸)
罐(A)中种植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水稻,罐(B)中种植常规水稻。将罐(A)置于含有400ppm噻虫嗪的水乳液中,而罐(B)置于含有400ppm  噻虫嗪和400ppm δ-内毒素CryI(c)的罐中。随后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黑尾叶蝉幼虫感染这些植物。6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罐(A)与罐(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罐(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水平提高,而罐(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21:对褐飞虱的作用
使样地(a)中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水稻和样地(b)中的常规水稻感染褐飞虱,随后用含有400ppm噻虫嗪的喷雾混合物喷洒。之后立即用含有400ppm δ-内毒素CryIA(c)的乳剂喷雾混合物处理样地(b)。然后将样地(a)和(b)的幼苗在20℃下温育。21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样地(a)与样地(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样地(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褐飞虱的防治水平提高,而样地(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实施例B22:对褐飞虱的作用(内吸)
罐(A)中种植表达δ-内毒素CryIA(c)的水稻,罐(B)中种植常规水稻。将罐(A)置于含有400ppm噻虫嗪的水乳液中,而罐(B)置于含有400ppm  噻虫嗪和400ppm δ-内毒素CryIA(c)的罐中。随后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褐飞虱幼虫感染这些植物。6天后评估该试验。
通过比较罐(A)与罐(B)的植物上死亡的害虫数量来确定种群的减少百分率(%作用)。在罐(A)的植物上观察到对褐飞虱的防治水平提高,而罐(B)显示不超过60%的防治水平。

Claims (5)

1.防治转基因植物的作物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害虫或其环境施用一种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游离形式的0.1%-99%重量的Ti-435或Ti-435农业化学上有用的盐形式作为活性成分和至少一种1-99.9%重量的助剂,其中Ti-435为下式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基因植物得到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植物是玉米。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基因植物是大豆。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基因植物的繁殖材料得到处理。
CNB2005100966427A 1998-01-16 1999-01-14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336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80/98 1998-01-16
CH8098 1998-01-16
CH706/98 1998-03-2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29793A Division CN1220435C (zh) 1998-01-16 1999-01-14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01423 Division CN1879482A (zh) 1998-01-16 1999-01-14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6199A CN1736199A (zh) 2006-02-22
CN100333642C true CN100333642C (zh) 2007-08-29

Family

ID=417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98358A Pending CN101243795A (zh) 1998-01-16 1999-01-14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CNB200510096642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33642C (zh) 1998-01-16 1999-01-14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CN 200610101423 Pending CN1879482A (zh) 1998-01-16 1999-01-14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98358A Pending CN101243795A (zh) 1998-01-16 1999-01-14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01423 Pending CN1879482A (zh) 1998-01-16 1999-01-14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01243795A (zh)
ZA (1) ZA992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4744A (zh) * 2023-05-06 2023-08-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木质素降解相关的基因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7247A1 (de) * 1994-04-14 1995-10-18 Bayer Ag Insektizide Mischungen
WO1996002803A1 (en) * 1994-07-20 1996-02-01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Low-temperature liquid evaporator
WO1997040692A1 (en) * 1996-04-29 1997-11-06 Novartis Ag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WO1997040691A1 (en) * 1996-04-29 1997-11-06 Novartis Ag Pesticidal com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7247A1 (de) * 1994-04-14 1995-10-18 Bayer Ag Insektizide Mischungen
WO1996002803A1 (en) * 1994-07-20 1996-02-01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Low-temperature liquid evaporator
WO1997040692A1 (en) * 1996-04-29 1997-11-06 Novartis Ag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WO1997040691A1 (en) * 1996-04-29 1997-11-06 Novartis Ag Pesticidal composi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lection of supplemental insecticides for pest control in BTcotton and non-Bt cotton J. A. HOPKINS ET Al,Chemical Abstracts,Vol.129 No.16 199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6199A (zh) 2006-02-22
ZA99276B (en) 1999-07-16
CN1879482A (zh) 2006-12-20
CN101243795A (zh)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7958C (zh) 大环内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JP5932260B2 (ja) 形質転換植物に対するネオニコチノイド類の使用
US8399378B2 (en) Use of neonicotinoids in pest control
AU745763B2 (en) Use of insecticides in pest control
JP2002509865A5 (zh)
CN100333642C (zh) 类新烟碱对转基因植物的应用
CN101209044A (zh) 大环内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AT502357B1 (de) Verfahren zum schutz von pflanzlichem vermehrungsgut und später zuwachsenden pflanzenteilen vor schädlingsbefall
AT503779B1 (de) Verfahren zur bekämpfung von mollusken
AU2007219273A1 (en) Use of macrolides in pest control
AT501406A1 (de) Verfahren zur bekämpfung von mollusk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87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87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