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3739B - 信息处理终端和数据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终端和数据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3739B
CN101303739B CN2008100901002A CN200810090100A CN101303739B CN 101303739 B CN101303739 B CN 101303739B CN 2008100901002 A CN2008100901002 A CN 2008100901002A CN 200810090100 A CN200810090100 A CN 200810090100A CN 101303739 B CN101303739 B CN 1013037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tem
storage area
executing data
processing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01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3739A (zh
Inventor
飞田直人
若狭繁基
大长真
山田广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lica Net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elica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lica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Felica Networks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1817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2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3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3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3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3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7/00Prepayment of wire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telephon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19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application selection, e.g. an acceleration sensor or a set of radio butt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终端,配有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非接触通信的IC芯片。该信息处理终端包括:第一存储部分、第二存储部分和数据传送部分。第一存储部分被提供在IC芯片内,并能够存储IC芯片所使用的至少一种数据项。第二存储部分被布置在IC芯片外部。数据传送部分根据用户输入在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之间传送数据项。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终端和数据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终端、数据传送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与诸如移动电话等配有集成电路(IC)卡(下文中用其通用名“智能卡”来称谓)或非接触型IC芯片的读/写单元(读取器/写入器)进行非接触通信的信息处理终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能够与诸如移动电话等配有非接触型智能卡或非接触型IC芯片的读取器/写入器进行非接触通信的信息处理终端具有存储部分,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该存储部分读取并向其写入。信息处理终端可以将属于各种服务和功能的数据项存储在存储部分中。此外,通过读和写被存储在存储部分中的数据项,读取器/写入器可以向使用信息处理终端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这是在已经开发了利用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非接触通信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各种技术的背景中。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2004-54428中公开了获取被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中的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信息存储在系统中的技术。此外,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2005-11211中公开了使用从信息处理终端所获取的信息来发布票(ticket)的技术。此外,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号3614480中公开了将诸如交易历史、电子化付款等的信息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中并出售和兑换电子票的技术。 
诸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2004-54428、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2005-11211和日本专利公开号3614480中所公开的技术的使用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非接触通信的信息处理终端的公知技术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要使用的数据项被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的存储部分中。因此,在要使用的数据项没有被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的存储部分中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逐项登记等过程重新存储要使用的数据项。 
发明内容
然而,在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非接触通信的公知信息处理终端中,存在对于可以被存储在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中的数据的体积的限制。因此,在公知信息处理终端中,在当存储部分已经保持了其能够存储的最多数据时信息处理终端试图向该存储部分写入更多数据的情况下,必须删除已经被存储的数据中的一些,以展开用于存储的空间。此外,在公知信息处理终端中,在将要再次使用被删除的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必须进行诸如重登记等的过程,这为使用该信息处理终端的用户增加了额外负担。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并提供了作为新的改进的并能够通过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的信息处理终端、数据传送方法和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终端,为该信息处理终端提供了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非接触通信的IC芯片。该信息处理终端包括第一存储部分、第二存储部分、通信部分和数据传送部分。第一存储部分被提供在IC芯片内,并能够存储由IC芯片使用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数据。第二存储部分被布置在IC芯片外部。通信部分与能够存储所述数据项的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当所述数据项被设置为禁用时,数据传送部分将所述数据项从所述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所述第二存储部分或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所述数据项被设置为禁用时,所述读取器/写入器不能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读取所述数据项。 
该信息处理终端是被提供了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非接触通信的IC芯片的设备,并且该信息处理终端可以包括第一存储部分、第二存储部分和数据传送部分。第一存储部分是被提供在IC芯片内的存储部分,并且第一存储部分可以存储由IC芯片使用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数据。在IC芯片内提供第一存储部分使得读取器/写入器能够进行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数据项的读取和写入。第二存储部分是被布置在IC芯片外部的存储部分,并且第二存储部分可以存储由IC芯片使用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数据。由于第二存储部分被布置在IC芯片外部,读取器/写入器不能进行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的数据项的读取和写入。数据传送部分可以根据用户输入至少在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之间传送数据项。该配置使得能够通过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项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 
第一存储部分还可以是防篡改的(tamper-proof)。 
该配置使得能够限制从信息处理终端外部访问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数据项。
数据传送部分还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每个数据项的、指示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识别要被传送的数据项。 
该配置使得即使将数据项传送到了任意指定位置,也能够识别将要传送的数据项。
数据传送部分还可以更新用于被传送的数据项的位置信息。 
该配置使得能够控制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使数据传送将数据项传送到了任意指定位置。 
数据传送部分还可以在第一存储部分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以及在第二存储部分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传送数据项。 
该配置使得能够以灵活的方式实行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项的传送。 
在将数据项从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以及在将数据项从第二存储部分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数据传送部分可以基于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发送的并指示已经完成了数据项在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中的存储的第一完成通知,删除在从其传送数据项的位置处的数据项。 
该配置使得能够维持数据项在传送前的状态,即使在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在第一存储部分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项传送的情况下和即使在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在第二存储部分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项传送的情况下。 
在将数据项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的情况下,以及在将数据项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的情况下,数据传送部分可以向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发送指示数据项已经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的至少一个中并且已经完成了数据项的存储的第二完成通知。 
该配置使得能够维持数据项在传送前的状态,即使在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在第一存储部分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项传送的情况下和即使在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在第二存储部分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项传送的情况下。 
还可以提供从外部设备获取数据项的数据获取部分,并且该数据获取部分也可以将所获取的数据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 
该配置使得能够降低不能将由IC芯片使用的数据项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内的可能性。 
该数据项也可以是从读取器/写入器发送的数据项。 
信息处理终端还可以是移动通信设备。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信息处理终端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送方法,该信息处理终端被提供了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非接触通信的IC芯片、被提供在IC芯片内的并能够存储由IC芯片使用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数据项的第一存储部分、被布置在IC芯片外部的第二存储部分和与能够存储所述数据项的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分。该数据传送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指定将被传送的数据项和将被传送的数据项要被存储的传送目的地的步骤。该数据传送方法还包括将所指定的数据项传送到传送目的地的步骤。当所述数据项被设置为禁用时,将所述数据项从所述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所述第二存储部分或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当所述数据项被设置为禁用时,所述读取器/写入器不能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读取所述数据项。 
使用该方法使得能够通过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项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信息处理终端的程序,该信息处理终端被提供了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非接触通信的IC芯片、被提供在IC芯片内的并能够存储由IC芯片使用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数据项的第一存储部分、和被布置在IC芯片外部的第二存储部分。该程序包括命令计算机作为根据用户输入指定将被传送的数据项和将作为所述将被传送的数据项要被存储的传送目的地的存储部分的部分而运作的指令。该程序包括命令计算机作为将所指定的数据项传送到作为所述传送目的地的所述存储部分的部分而运作的指令。 
该程序使得能够通过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项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项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C是用于说明公知信息处理终端中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方框图; 
图3A-C是用于说明用于图2所示的执行数据项b的传送过程的来自的示意图; 
图4A-C是用于说明用于图2所示的执行数据项c的传送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表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8A-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执行数据项从第二存储部分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传送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9A-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执行数据项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的传送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表的例子的示意图;以及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省略了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公知信息处理终端中的问题 
首先,将说明在公知信息处理终端中出现的问题。图1是用于说明公知信息处理终端10中的问题的示意图。 
参考图1A,公知信息处理终端10包括IC芯片12,并通过使用诸如例如13.56MHz的特定频率的磁场(下文中称为“载波”)来与读取器/写入器50进行非接触通信。 
IC芯片12包括通信部分14、通信控制部分16和存储部分18。通信部分14是通过使用载波读取器/写入器50进行非接触通信部分。通过接收从读取器/写入器50发送的载波,通信部分14从读取器/写入器50接收各种类型的命令,诸如数据读命令、数据写命令等,并向读取器/写入器50发送数据 和从读取器/写入器50接收数据。 
通信控制部分16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50的各种命令来控制通信部分14中的发送和接收,并从存储部分18读数据和向存储部分18写入数据。 
存储部分18可以存储可基于各种命令从读取器/写入器50读取和写入的数据(下文中称为“执行数据项”)。执行数据项可以是例如用于使能信息处理终端10拥有的功能的数据项,或者用于使用信息处理终端10接收服务的数据项。因此,被存储在存储部分18中的每个执行数据项代表例如一个功能或服务,并且通过在存储部分18中存储执行数据项来使能对应于所存储的执行数据项的功能或服务。 
在图1A中,两个执行数据项,执行数据项A20和执行数据项B22被存储在存储部分18中。因此,在信息处理终端10中使能对应于执行数据项A20和执行数据项B22的功能和/或服务。 
物理约束 
然而,存在对于可以被存储在存储部分18中数据的体积(下文中称为“存储体积”)的限制,并且也限制了可以存储的执行数据项的数量和执行数据项的大小。例如,如果设置信息处理终端10的存储部分18使得可以存储最多两个执行数据项,则在图1A中,其处于已经存储了两个数据项的状态。因此,在图1A所示的状态下,不能存储另外的执行数据项C24。 
公知解决方法 
因此,在公知信息处理终端10中,例如,在当存储部分18的存储状态如图1A所示时将要存储另外的数据项C24的情况下,删除执行数据项B22以在存储部分18中创建空白区域,如图1B所示。然后将执行数据项C24存储在该空白区域中,如图1C所示。 
公知解决方法的问题 
然而,因为在信息处理终端10中所使用的公知解决方法要求删除执行数据项以在存储部分18中创建空白区域,因此如果将要再次将被删除的执行数据项存储在存储部分18中,则必须再一次将被删除的执行数据项重新存储在存储部分18中。为了将执行数据项再次重新存储在存储部分18中,用户必须再次进行诸如例如用户登记等的操作,以便使用相应的服务。因此,使用公知信息处理终端10,发生加重用户负担的情况,对用户来说降低了信息处理终端10的便利性。 
第一实施例 
因此,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的方框图。 
信息处理终端100是能够通过使用例如13.56MHz等的特定频率的磁场(即载波)与读取器/写入器进行非接触通信的设备。信息处理终端100包括IC芯片102、第二存储部分110、数据传送部分112、传送选择部分114和数据获取部分116。信息处理终端100还可以包括从微处理单元(MPU)等配置的并控制整个信息处理终端100的控制部分(图中未示出)。 
IC芯片102具体化为在与读取器/写入器150的通信中所涉及的集成电路的各个部分的形式,并且可使其抗篡改(tamper-resistant)。IC芯片102至少包括第一通信部分104、通信控制部分106和第一存储部分108。IC芯片102还可以包括从MPU等配置的并控制整个IC芯片102的控制部分(图中未示出)。 
第一通信部分104是通过使用载波与读取器/写入器150进行通信的部分。通过接收从读取器/写入器150发送的载波,第一通信部分104从读取器/写入器150接收各种命令,例如数据读命令、数据写命令等,并向读取器/写入器150发送数据并从读取器/写入器150接收数据。可以例如从作为发送和接收天线并具有规定的感应系数的线圈和从包括了具有规定的电容的电容器的谐振电路来配置第一通信部分104。 
从例如MPU来配置通信控制部分106。通信控制部分106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150的各种命令来控制通信部分104中的发送和接收,并从第一存储部分108读取数据和向第一存储部分108写入数据。例如,通信控制部分106可以通过进行负载调制从读取器/写入器150的方面改变信息处理终端100的阻抗。读取器/写入器150可以将从读取器/写入器150的方面的信息处理终端100的阻抗变化当作从信息处理终端100到读取器/写入器150的信号发送。 
第一存储部分108是在芯片102内所提供的并且能够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150的各种命令读和写数据的抗篡改存储部分。可以将IC芯片102使用的至少一种数据(下文中称为“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执行数据项可以是例如使能信息处理终端100处理的功能的数据项或使用信息处理终端100接收服务的数据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的例 子包括电子付款值数据项、用于确认个人的数据项、票数据项、对应于折扣优惠券的数据项等,但是执行数据项不限于这些例子。此外,可以例如从读取器/写入器150发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和将其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100中。还可以通过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之一从外部设备将执行数据项发送到信息处理终端100,并通过数据获取部分116(稍后描述)将其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100中。 
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每个执行数据项对应于例如一个功能或服务,并且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使得读取器/写入器150能够读取和写入执行数据项。因此,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使能对应于所存储的执行数据项的功能或服务。在图2中,执行数据项,执行数据项a118和执行数据项b122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 
第一存储部分108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闪存、磁致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eRAM)、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PRAM)等,但是,第一存储部分108不限于这些例子。 
由于第一存储部分108是在IC芯片102内提供的存储部分,因此其存储体积限于例如4千字节、9千字节等。因此,在可以存储的执行数据项的数量、各个数据项的大小等方面限制了第一存储部分108。注意,为了下面的说明,对各个数据项的大小设置了上限,使得第一存储部分108能够存储两个执行数据项,但是很明显,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不受该条件的限制。 
第二存储部分110是在IC芯片外的信息处理终端100中配备的存储部分。第二存储部分110和第一存储部分108之间的差别在于,例如,不能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150的各种命令来对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写入。因此,如图2所示,第二存储部分1I0不需要被配在IC芯片102内,因此第二存储部分110可以具有比第一存储部分108更大的存储体积。注意,很明显,也可以在IC芯片102内配备第二存储部分110。 
第二存储部分110还可以存储与第一存储部分108相同种类的执行数据项,但是如上所述,读取器/写入器150不能对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执行数据项进行读取和写入。因此,通过信息处理终端100,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使得能够禁用(disable)对应于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执行数据项的功能或服务。注意,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 中的数据项不限于执行数据项,并且诸如用于信息处理终端100可以执行的应用等的数据项也可以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 
在图2中,数据记录a120、数据记录b124、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数据记录a120是与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执行数据项a118有关的一个数据项或多个数据项的集群(cluster)。数据记录b124与执行数据项b122有关。数据记录c128与执行数据项c126有关。因此,读取器/写入器150不能读取执行数据项c126并且不能写入执行数据项c126,并且在信息处理指定100中不能使能对应于执行数据项c126的功能或服务。 
第二存储部分110可以是例如诸如硬盘等的磁存储介质、诸如闪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或磁光盘等,但是第二存储部分10不限于这些例子。 
数据传送部分112是用于传送执行数据项的部分,并且可以基于从传送选择部分114发送的传送命令(稍后描述)来传送执行数据项。可以用软件实现数据传送部分112,但不限于该实现方式,也可以用硬件实现。还可以将数据传送部分112制成控制部分的整体部分(图中未示出)。配有数据传送部分112使得信息处理终端100能够传送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执行数据项,并且还使得信息处理终端100能够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创建空白区域,以便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所创建的空白区域,以及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注意,将稍后描述执行数据项传送过程。 
传送选择部分114是允许用户选择要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并选择用于所选择的执行数据项的传送目的地的接口。用户选择(用户输入)使得传送选择部分114能够创建传送命令,该传送命令指示所选择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为了使用户能够做出选择,信息处理终端100可以为传送选择部分提供例如显示部分和操作部分。为传送选择部分114提供的显示部分可以是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等。为传送选择部分114提供的操作部分可以是例如按钮、方向键、诸如拨号盘(jog dial)等的旋转型选择器、这些的组合等。注意,很明显传送选择部分114不限于这些例子,并且还可以将显示部分和操作部分集成为一个部分,比如触摸屏等。此外,例如,传送选择部分114创建的传送命令可以是预定位数的数字信号,但其也可以是模拟信号。 
数据获取部分116是用于获取从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所发送的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并用于将执行数据项和数据记录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100中的部分。如图2所示,数据获取部分116可以将从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所发送的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如上所述,第二存储部分110可以具有比第一存储部分108更大的存储体积。因此,将通过数据获取部分116获取的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10中,降低了不能将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100中的可能性。注意,很明显,数据获取部分116还可以将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 
还可以为数据获取部分116提供数据获取和通信部分,用于与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进行通信并获取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还可以为数据获取部分116提供数据写入部分,用于存储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数据获取部分116具有的数据获取和通信部分是用于与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进行有线通信和/或无线通信的部分。数据获取和通信部分可以具有匹配与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的通信形式的形式和功能。可以例如用软件实现为数据获取部分116提供的数据写入部分,用于将通过数据获取部分116获取的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写入第二存储部分110,但是数据写入部分不限于该实现方式,并且可以用硬件来实现。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传送过程的例子 
将参考图3和4说明在执行数据项的存储状态从以下状态(1)变化到以下状态(2)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传送过程的例子。 
(1)第一存储部分108包含执行数据项a118和b122(图2所示的状态)。 
第二存储部分110包含执行数据项c126(图2所示的状态)。 
(2)第一存储部分108包含执行数据项a118和执行数据项c126。 
第二存储部分110包含执行数据项b122。 
图3是用于说明执行数据项b122的传送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说明执行数据项c126的传送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 
在图3和图4中,数据记录a指示对应于执行数据项a118的功能或服务。以相同的方式,数据记录b和数据记录c分别对应于执行数据项b122和执行 数据项c126。此外,在图3和图4中,“使能(已分配)”和“禁用(未分配)”是指示各个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状态信息。“使能(已分配)”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而“禁用(未分配)”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因此,在数据记录状态是“禁用(未分配)”的情况下,读取器/写入器150不能读取和写入对应于该数据记录的执行数据项,因此由该数据记录所指示的功能或服务处于禁用状态。注意,图3A到图3C以及图4A到图4C分别示出了传送选择部分114的例子。很明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送选择部分114不受图3和图4限制。 
执行数据项b122的传送:空白区域的创建 
(i)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b122的状态 
首先,将说明执行数据项b122的传送。图3A是示出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b122的状态的图,其是上述的状态(1)。图3A示出了两个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状态,即,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没有空白区域的状态。因此,为了存储另外的执行数据项,必须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创建空白区域。 
(ii)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选择和目的地的确定 
图3b示出了选择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和确定传送目的地的过程的例子。例如,如果用户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来选择数据记录b,则显示菜单屏幕,其示出传送目的地,如图3B所示。如果用户通过例如按下不同的按钮来选择菜单屏幕上的传送目的地“设置为禁用(未分配)”,则将指示所选择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的传送命令发送到数据传送部分112。然后,基于该传送命令,数据传送部分112将对应于数据记录b的执行数据项b122从第一存储部分108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110。 
(iii)传送后执行数据项b122的状态 
图3C是示出了传送后执行数据项b122的状态的图。由数据传送部分112将执行数据项从第一存储部分108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110,这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创建了空白区域。 
此外,如图3C所示,数据记录b的状态已经从“使能(已分配)”变为“禁用(未分配)”。通过显示如上所述的不同数据记录的状态,信息处理终端100可以通知用户是否使能了对应于每个数据记录的功能或服务,即,可以通知用户每个执行数据项的存储状态。 
执行数据项c126的传送:执行数据项c126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存储 
图3所示的执行数据项b122的传送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创建了空白区域。因此可将新的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因此,接下来将说明将执行数据项c126从第二存储部分110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108并将执行数据项c126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过程。 
(i)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 
图4A是示出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的图,这与图3C所示的状态相同,即,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存在空白区域的状态。 
(ii)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c126的选择和传送目的地的确定 
图4B示出了选择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并确定传送目的地的过程的例子。例如,如果用户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来选择数据记录c,则以与图3B所示相同的方式显示示出了传送目的地的菜单屏幕。例如,如果用户通过诸如按下不同的按钮在菜单屏幕上选择传送目的地“设置为使能(分配)”,则指示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的传送命令被发送到数据传送部分112。然后,基于该传送命令,数据传送部分112将对应于数据记录c的执行数据项c126从第二存储部分110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108。 
(iii)在传送后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 
图4C示出了在传送后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由数据传送部分112将执行数据项c126从第二存储部分110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108,这进入了上述状态(2)。 
此外,如图4C所示,数据记录c的状态已经从“禁用(未分配)”变为“使能(已分配)”。因此,通过显示各个数据记录的状态,信息处理终端100可以通知用户是否使能了对应于每个数据记录的功能或服务,即,可以通知用户每个执行数据项的存储状态。 
如参考图3和图4所说明的,传送选择部分114的用户操作例如可以使得将指示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的传送命令发送到数据传送部分112,使得数据传送部分112可以基于该传送命令传送执行数据项。因此,配有数据传送部分112,使得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能够将执行数据项发送到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任意指定区域和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任意指定区域。 
然而,在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任意指定区域的情况下,信息处理终端100不能识别存储了由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的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区域。因此,即使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也存在不能使能对应于该执行数据项的功能或服务的可能性。 
此外,在已经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的情况下,如果信息处理终端100再一次传送所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则存在信息处理终端100将不能识别将所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存储在哪里的可能性。 
控制数据传送部分112中的执行数据项的例子 
因此,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如部分(A)和部分(B)中所述地控制执行数据项。 
(A)使用地址区的控制 
为了识别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例如,可以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为信息处理终端100提供存储了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的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位置(编号区)的地址区。存储在地址区中的信息可以是例如用于区分执行数据项的项ID、指示存储执行数据项的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编号区的第一存储部分存储位置等,但是该信息不限于这些例子。 
如果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提供地址区并且如果在传送执行数据项时适当更新地址区中的信息,则当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执行数据项之一时,例如,读取器/写入器150将能够读取特定的执行数据项。 
(B)使用控制表的控制 
信息处理终端100还可以使用例如像图5所示的控制表结合对任意指定区域的执行数据项的传送来控制每个执行数据项。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表的例子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表的每行对应于一个功能或服务,并且该控制表至少包含指示每个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在图5中,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存储地点”和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编号区的“第一存储部分中的存储位置”落在位置信息的种类下。例如,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诸如需要加密密钥以便被读取(例如图5中的“用密钥”)的区域、不需要加密密钥以便被读取(例如,图5中的“不用密钥”)的区域等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表还可以包含各种类型的信息,如图5所示。例如,该信息可以是用于识别执行数据项的“数据名”和“执行数据”。该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在传送选择部分114上显示执行数据项的“数据记录显示定义”、“数据记录显示帧”和“编码定义”。该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识别功能或服务的“服务”和“服务类型”、用于对执行数据项分类的“分类”、规定对执行数据项的分发的限制的“分发规则”、指示从其获取执行数据项的源的“获取源”、规定执行数据项的保护级别的“保护级别”等。注意,很明显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表不受图5限制。 
当传送执行数据项时,数据传送部分112可以通过参考控制表中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哪里。在已经存储了执行数据项之后,数据传送部分112可以用所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来更新传送目的地。在已经存储了执行数据项之后,数据传送部分112还可以更新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所提供的地址区。地址区的更新可以是属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可以通过数据传送部分112来进行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所提供的地址区的更新,并且还可以由在IC芯片102中所提供的IC芯片控制部分(图中未示出)来进行。因此,在已经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情况下,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所提供的地址区中存储的执行数据项信息将匹配控制表中的位置信息的内容。 
因此信息处理终端100可以控制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哪里,所以信息处理终端100可以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并且可以唯一地识别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即使已经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了任意指定区域。 
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表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但并不因此限制用于控制表的存储部分。可以为数据传送部分112提供存储部分,并且可以将控制表存储在数据传送部分112中提供的存储部分中。例如,在数据传送部分112中提供的存储部分可以是诸如硬盘的磁存储介质、诸如闪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但不限于这些例子。 
因此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提供了IC芯片102内的第一存储部分108、IC芯片102外的第二存储部分110和数据传送部分112。可以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150的各种命令从第一存储部分108读取数据和向第一存储部分108写入数据。不能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150的各 种命令从第二存储部分110读取数据或向第二存储部分110写入数据。数据传送部分112基于用户输入而传送数据。因此,信息处理终端100可根据用户的选择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第二存储部分110之间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的用户因此可以自由地使能和禁用对应于各个执行数据项的功能和服务。 
此外,即使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不存在空白区域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也不需要像公知信息处理终端10那样删除执行数据项。因此,例如,即使在再一次将从第一存储部分108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情况下,为了使用对应于该执行数据项的服务,用户也不必进行诸如用户登记等的操作。因此,即使在再一次使能被禁用的功能或服务的情况下,也不会将诸如公知信息处理终端10强加的负担强加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的用户,并且不会削弱信息处理终端100的用户友好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可以控制指示各个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可以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并且还可以唯一地识别由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使已经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了任意指定区域。 
已经使用信息处理终端100作为例子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不限于该例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还可以用于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等的配有智能卡或IC芯片的移动通信设备中,以及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的配有IC芯片的计算机等。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程序 
使得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作为计算机运作的程序可以根据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150可以读取和写入的存储部分。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例子的流程图。注意,在图6中,“第一存储部分”表示IC芯片内的存储部分,可以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的各种命令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数据,“第二存储部分”表示IC芯片外的 存储部分,不能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的各种命令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数据。因此,在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情况下,对应于该执行数据项的功能或服务处于使能状态。 
该方法确定是否检测到执行数据项的传送命令(步骤S100)。执行数据项的传送命令是指示用于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传送目的地的信息,通过诸如按钮等的操作设备的用户操作(用户输入)来选择该传送命令。如果在步骤S100中没有检测到传送命令,则方法重复步骤S100,直到检测到传送命令。 
如果在步骤S100检测到传送命令,则该方法确定由该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是否已经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以便识别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步骤S102)。例如,可以通过参考控制表来进行步骤S102的确定,在该控制表中记录了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注意,在步骤S102,示出了执行数据项是否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确定,但是该方法不受该例子限制,并且很明显,该方法还可以确定执行数据项是否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 
如果在步骤S102确定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则该方法确定是否要将该执行数据项设置为禁用(步骤S104)。例如,可以根据用于传送目的地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传送命令中,来进行步骤S104的确定。 
在步骤S104确定要将执行数据项设置为禁用的情况下,该方法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从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步骤S106),然后将用于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从第一存储部分更新为第二存储部分(步骤S108)。结合步骤S108的位置信息的更新,还更新了(例如删除)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相关联的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在步骤S104确定不将执行数据项设置为禁用的情况下,该方法不传送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步骤S110)。 
在步骤S102确定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未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情况下,该方法确定是否要将该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步骤S112)。例如,可以以与步骤S104的确定相同的方式,根据用于传送目的地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传送命令中来进行步骤S112的确定。 
在步骤S112确定要将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的情况下,该方法将由传送 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从第二存储部分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步骤S114),然后将用于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从第二存储部分更新为第一存储部分(步骤S116)。结合在步骤S116的位置信息的更新,还可以更新(例如添加)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相关联的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在步骤S112确定不将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的情况下,该方法不传送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步骤S110)。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可以基于指示要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的传送命令在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之间传送执行数据项。例如,可以通过用户操作(用户输入)来创建传送命令。因此,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使得能够根据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执行数据项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可以读取和写入的存储部分。 
此外,在传送执行数据项的时刻,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可以更新指示了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因此,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能够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并能够唯一地识别读取器/写入器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使已经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了任意指定区域。 
第二实施例 
以上说明了一种配置,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其中可以在信息处理终端内传送执行数据项。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不限于可以在信息处理终端内传送执行数据项的配置。因此,接下来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可以与外部设备通信,并向和从外部设备传送执行数据项。 
图7是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的系统的示意图。 
参考图7,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的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终端200、读取器/写入器150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信息处理终端200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通过网络电路300连接。网络电路300可以是诸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等的有线网络,或者诸如无线局域网(WLAN)等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无线网络。网络电路300还可以是因特网,并可以利用诸如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的通 信协议,并且其还可以是通过实现所谓的无线LAN接入点的任务的基站等连接的网络,但是网络电路300不限于这些例子。 
信息处理终端200具有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基本相同的配置。因此,信息处理终端200可以以与信息处理终端100相同的方式,根据用户选择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第二存储部分110之间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 
与信息处理终端100不同,信息处理终端200还包括第二通信部分202。第二通信部分202是通过网络电路300与诸如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部分,并且可以从和向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传送和接收执行数据项和数据记录。为了能够向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传送和从其接收执行数据项和数据记录,为数据传送部分204提供了将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执行数据项和数据记录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的功能以及将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所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和数据记录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功能。 
读取器/写入器150使用例如载波与信息处理终端200进行非接触通信,并读取和写入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数据。 
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包括控制侧存储部分252。还可以为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提供从MPU等配置的并控制整个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的控制部分(图中未示出)、用于与信息处理终端200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分(图中未示出)和操作部分(图中未示出)等。 
控制侧存储部分252是被提供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的存储部分。控制侧存储部分252可以是例如诸如硬盘等的磁存储介质、诸如闪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或磁光盘等,但是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不限于这些例子。 
此外,控制侧存储部分252可以存储执行数据项和数据记录。例如,在图7中,执行数据项c126和与该执行数据项c126有关的数据记录c128被存储在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中。 
如图7所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的系统可以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是位于信息处理终端200外部的设备。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传送过程的第一例子:向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传送执行数据项 
下面将参考图8说明在执行数据项从下面的状态(3)变为下面的状态(4)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传送过程的第一例子。 
(3)第一存储部分108包含执行数据项a118和执行数据项b122。 
第二存储部分110包含执行数据项c126。 
控制侧存储部分252是空的。 
(4)第一存储部分108包含执行数据项a118和执行数据项b122(图7所示的状态)。 
第二存储部分110是空的(图7所示的状态)。 
控制侧存储部分252包含执行数据项c126(图7所示的状态)。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执行数据项从第二存储部分110传送到控制侧存储部分252的传送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 
(i)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 
图8A是示出了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的图,这是上述的状态(3)。 
(ii)要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选择和传送目的地的确定 
图8B示出了选择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和确定传送目的地的过程的例子。例如,如果用户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来选择数据记录c128,则以与图3B和图4B所示相同的方式显示示出了传送目的地的菜单屏幕。例如,如果用户比如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选择菜单屏幕上的传送目的地“传送到中心”,则指示所选择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的传送命令被发送到数据传送部分204。然后,基于该传送命令,数据传送部分204通过第二通信部分202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通信,并将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从第二存储部分110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 
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的情况 
如果例如在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的传送处理后,数据传送部分204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接收到表示所发送的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已经被存储在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中的完成通知(第一完成通知),则数据传送部分204确定以正常方式实行了执行数据项c126的传送。然后数据传送部分204删除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由此完成数据传送。注意,例如,可以通过数据传送部分204来进行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的删除,但是该例子不是限制 性的,并且很明显,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元件进行删除,比如控制部分(图中未示出)等。 
执行数据项未被存储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果例如在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的传输处理后,在预定的时间内,数据传送部分204没有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收到表示所传送的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已经被存储在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中的完成通知(第一完成通知),则数据传送部分204确定没有以正常方式实行执行数据项c126的传送。在数据传送部分204确定没有以正常方式实行执行数据项c126的传送的情况下,数据传送部分204不删除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存储的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因此,在信息处理终端200中,维持了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的状态,即上述状态(3)。注意,数据传送部分204此时还可以在传送选择部分114上显示错误。 
(iii)在传送后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 
图8C是示出了在传送后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的图。由数据传送部分204进行的从第二存储部分110到控制侧存储部分252的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的传送带来了上述状态(4)。 
此外,如图8C所示,数据记录c128的状态已经从“禁用(未分配)”变为“禁用(中心)”。因此,通过显示各个数据记录的状态,信息处理终端200可以通知用户是否使能了对应于每个数据记录的功能或服务,以及通知用户对应于每个数据记录的执行数据项的存储位置。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传送过程的第二例子: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下载执行数据项 
接下来,将参考图9描述执行数据项的存储状态从图8(C)所示的状态(4)变为状态(3)的情况。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将执行数据项从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110的传送过程的例子的示意图。 
(i)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 
图9A是示出了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的图,这是上述的状态(4)。 
(ii)要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选择和传送目的地的确定 
图9B示出了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选择和传送目的地的确定的过程 的例子。例如,如果用户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来选择数据记录c128,则以与图8所示相同的方式显示示出了传送目的地的菜单屏幕。例如,如果用户比如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选择了菜单屏幕上的传送目的地“下载”,则指示所选择的执行数据项和数据记录的传送命令被发送到数据传送部分204。然后,基于该传送命令,数据传送部分204通过第二通信部分202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通信,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接收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并将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 
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情况 
例如,在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之后,数据传送部分204可以向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发送表示执行数据项c126已经被存储的完成通知(第二完成通知)。然后,已经接收到完成通知的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删除在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中存储的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由此完成数据传送。 
执行数据项未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执行数据项c126未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的情况下,例如当不能接收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时,或当不能将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110中时,数据传送部分204不向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发送表示执行数据项c126已经被存储的完成通知(第二完成通知)。数据传送部分204此时还可以在传送选择部分114上显示错误。 
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第二完成通知的情况下,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可以确定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执行数据项c126的传送。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确定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执行数据项c126的传送的情况下,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不删除在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中存储的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因此,在信息处理终端200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维持在传送前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即上述状态(4)。 
(iii)在传送后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 
图9C是示出了传送后执行数据项c126的状态的图。由数据传送部分204进行的从控制侧存储部分252到第二存储部分110的执行数据项c126和数据记录c128的传送带来了上述状态(3)。 
此外,如图9C所示,数据记录c128的状态已经从“禁用(中心)”变为“禁用(未分配)”。因此,通过显示各个数据记录的状态,信息处理终端200可以通知用户是否使能了对应于每个数据记录的功能或服务,以及通知用户对应于每个数据记录的执行数据项的存储位置。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传送过程的其他例子 
以上已经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执行数据项传送过程的第一和第二例子说明了在第二存储部分110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之间的执行数据项的传送。然而,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实行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之间的执行数据项的传送。注意,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之间传送执行数据项的情况下,可以访问抗篡改IC芯片102内的第一存储部分108的外部设备(远程服务器,图中未示出)可以从第一存储设备108中删除执行数据项、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等。 
如参考图8和图9所说明的,例如传送选择部分114的用户操作可以使得将指示要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的传送命令发送到数据传送部分204,使得数据传送部分204可以基于该传送命令来传送执行数据项。因此,配有数据传送部分204,使得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能够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任意指定区域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的任意指定区域。 
然而,在执行数据项被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任意指定区域中的情况下,信息处理终端200不能识别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区域。因此,即使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也存在不能使能对应于该执行数据项的功能或服务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执行数据项还被存储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是位于信息处理终端200外部的设备,因此也存在数据传送部分204将不能识别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的存储位置。 
在数据传送部分204中控制执行数据项的例子 
因此,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如以下部分(C)和(D)来控制执行数据项。 
(C)使用地址区的控制 
例如,为了识别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或写入的执行数据项,可以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相同的方式,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为 信息处理终端200提供存储了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位置(编号区)的地址区。 
如果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提供地址区并且如果在传送执行数据项时适当更新地址区中的信息,则例如当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执行数据项之一时,读取器/写入器150将能够读取特定的执行数据项。 
(D)使用控制表的控制 
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相同的方式,例如,信息处理终端200还可以使用像图10所示的那样的控制表,以结合执行数据项到任意指定区域的传送,来控制每个执行数据项。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表的例子的示意图。 
如在图5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表中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表的每行对应于一个功能或服务,并且该控制表至少包含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在图10中,“存储地点”和“第一存储部分中的存储位置”落在位置信息的种类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表和图5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表之间的差别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表可以存储指示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的信息,作为位置信息。 
当传送执行数据项时,数据传送部分204可以通过参考控制表中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哪里。在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存储之后,数据传送部分204可以用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来更新传送目的地。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部分112相同的方式,数据传送部分204也可以在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存储之后更新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提供的地址区。可以通过数据传送部分204来进行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提供的地址区的更新,并且还可以通过在IC芯片102中提供的IC芯片控制部分(图中未示出)来进行。因此,在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情况下,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所提供的地址区中存储的执行数据项信息将匹配控制表中的位置信息的内容。 
因此,信息处理终端200可控制将执行数据项存储在哪里,所以信息处理终端200可以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并且还可以唯一地识别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即使执行数据项已经被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即使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信息处理终端200也可以识别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哪里。 
因此,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提供了IC芯片102内的第一存储部分108、IC芯片102外的第二存储部分110、第二通信部分202和数据传送部分204。可以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150的各种命令从第一存储部分108读取和向第一存储部分108写入数据。可以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150的各种命令从第二存储部分110读取和向第二存储部分110写入数据。第二通信部分202能够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通信。数据传送部分204基于用户输入而传送数据。因此,无论用户选择哪个,信息处理终端200都能够(1)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第二存储部分110之间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2)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的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之间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以及(3)在第二存储部分110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的控制侧存储部分252之间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的用户因此可以自由地使能和禁用对应于各个执行数据项的功能和服务。 
此外,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相同的方式,即使第一存储部分108中不存在空白区域的情况,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也不必如公知信息处理终端10那样删除执行数据项。因此,例如,即使在从第一存储部分108传送的执行数据项被再次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情况下,为了使用对应于该执行数据项的服务,用户也不必进行诸如用户登记等的操作。因此,即使在再次使能了被禁用的功能或服务的情况下,诸如公知信息处理终端10所强加的负担也不会被强加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的用户,并且不会削弱信息处理终端200的用户友好性。 
此外,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00相同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可以控制指示了各个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可以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并且可以唯一地识别读取器/写入器150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使该执行数据项已经被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即使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信息处理终端200也可以识别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 
已经使用信息处理终端200作为例子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不限于该例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还可以用于诸如移 动电话等配有IC芯片的移动通信设备中,以及诸如配有IC芯片的超移动个人计算机(UMPC)的计算机中。 
此外,已经作为包括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的系统的配置元件而说明了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但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不限于该例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还可以用于诸如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等的计算机等中。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程序 
使得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200作为计算机运作的程序可以根据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150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
接着,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例子的流程图。注意,在图11中,“第一存储部分”表示IC芯片内的存储部分,可以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的各种命令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数据,以及“第二存储部分”表示IC芯片外的存储部分,不能基于来自读取器/写入器的各种命令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数据。因此,在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108中的情况下,对应于该执行数据项的功能或服务处于使能状态。 
该方法确定是否已经检测到执行数据项的传送命令(步骤S200)。如果在步骤S200中没有检测到传送命令,则该方法重复步骤S200,直到检测到传送命令。 
如果在步骤S200检测到了传送命令,则该方法确定由该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是否已经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以便识别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步骤S202)。例如,可以通过参考控制表来进行步骤S202的确定,在该控制表中记录了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如果在步骤S202确定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则该方法然后确定是否要将该执行数据项设置为禁用(步骤S204)。例如,可以根据关于传送目的地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传送命令中来进行步骤S204的确定。 
在步骤S204确定不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设置为禁用的情况下,该方法不传送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步骤S212),然后用 指示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第一存储部分)的信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步骤S232)。结合在步骤S232的位置信息的更新,还可以更新用于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相关联的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注意,在图11中,示出了即使当没有传送执行数据项时也更新位置信息的例子,但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不限于该例子。例如,如图6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当没有传送执行数据项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也可以不更新位置信息。这同样适用于地址区的更新。 
在步骤S204确定要将执行数据项设置为禁用的情况下,该方法确定是否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步骤S206)。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被包括在传送命令中的传送目的地信息来进行在步骤S206的确定。 
在步骤S206确定要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从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部分(步骤S208),并且将用于该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从第一存储部分更新为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步骤S232)。结合在步骤S232的位置信息的更新,还更新(例如删除)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相关联的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注意,当例如接收到表示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发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并且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存储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中的完成通知(第一完成通知)时,可以完成步骤S208的传送。 
此外,例如,在没有接收到第一完成通知的情况下,认为在步骤S208的执行数据项的传送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并且维持在传送前的执行数据项的存储状态。然后,在步骤S232,用指示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位置信息被存储的位置(即第一存储部分)的信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步骤S232)。在该情况下,可接受不更新有关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这是因为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执行数据项的传送。 
在步骤S206确定不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从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步骤S210),并且将用于该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从第一存储部分更新为第二存储部分(步骤S232)。结合在步骤S232的位置信息的更新,还可以更新(例如删除)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相关联的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 
如果在步骤S202确定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未被存储在第一 存储部分中,则该方法确定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是否未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步骤S214)。可以以与在步骤S202相同的方式,例如通过参考控制表来进行在步骤S214的确定,在该控制表中记录了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如果在步骤S214确定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则该方法确定是否要将该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步骤S216)。例如,可以以与在步骤S204相同的方式,根据关于传送目的地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传送命令中来进行在步骤S216的确定。 
在步骤S216确定要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的情况下,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从第二存储部分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步骤S218),并且将用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从第二存储部分更新为第一存储部分(步骤S232)。结合在步骤S232的位置信息的更新,还可以更新(例如添加)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相关联的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 
在步骤S216确定不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的情况下,该方法确定是否要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步骤S220)。例如,可以以与在步骤S206相同的方式,通过使用传送命令中包括的传送目的地信息来进行在步骤S220的确定。 
在步骤S220确定要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从第二存储部分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步骤S222),并且将用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从第二存储部分更新为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步骤S232)。注意,可以以与在步骤S208相同的方式,当例如接收到表示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发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并且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存储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中的完成通知(第一完成通知)时,完成步骤S222的传送。在该情况下,可接受不更新有关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这是因为该执行数据项的传送源和传送目的地都不是第一存储部分。 
此外,在没有接收到第一完成通知的情况下,例如,以与在步骤S208相同的方式,认为在步骤S222的执行数据项的传送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并且维持在传送前的执行数据项的存储状态。然后在步骤S232,用指示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第二存储部分)的信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步骤S232)。 
在步骤S220确定要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该方法不传送执行数据项(步骤S212),然后用指示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第二存储部分的信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步骤S232)。 
如果在步骤S214确定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未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则该方法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通信,并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获取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步骤S224)。 
该方法然后确定是否要将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所获取的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步骤S226)。例如,可以以与在步骤S216相同的方式,根据关于传送目的地的信息是否被包括在传送命令中来进行在步骤S226的确定。 
在步骤S226确定要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的情况下,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所获取的执行数据项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步骤S228),并且将用于所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更新为第一存储部分(步骤S232)。结合在步骤S232的位置信息的更新,还可以更新(例如添加)与所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相关联的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注意,当例如表示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所获取的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并且已经完成存储的完成通知(第二完成通知)已经被发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时,可以完成在步骤S228的传送。 
例如,在不能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获取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的情况下,以及在不能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所获取的执行数据项存储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情况下,不能完成在步骤S228的传送,并且不将表示完成了存储的完成通知(第二完成通知)发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在该情况下,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认为执行数据项的传送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并维持在传送前的执行数据项的状态。然后在步骤S232,用指示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步骤S232)。在该情况下,可接受不更新关于第一存储部分地址区的信息,这是因为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执行数据项的传送。 
在步骤S226确定不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设置为使能的情况下,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所获取的执行数据项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步骤S230),并且将用于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的位置信息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更新为第二存储部分(步骤S232)。注意,当例如表 示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所获取的执行数据项已经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并且已经完成存储的完成通知(第二完成通知)被发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时,可以完成在步骤S230的传送。 
例如,在不能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获取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的情况下,以及不能将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所获取的执行数据项不能被存储在第二存储部分中的情况下,不能完成在步骤S230的传送,并且以与在步骤S228相同的方式,不将表示完成了存储的完成通知(第二完成通知)发送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在该情况下,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认为执行数据项的传送没有以正常的方式实行,并且维持在传送前的执行数据项的状态。然后,在步骤S232,用指示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消息来更新位置信息(步骤S232)。 
因此,基于指示要被传送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的传送命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能够(1)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第二存储部分110之间传送执行数据项,(2)在第一存储部分108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之间传送执行数据项,以及(3)在第二存储部分110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之间传送执行数据项。 
例如,可以通过用户操作(用户输入)来创建传送命令。因此,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使得能够根据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执行数据项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 
此外,在传送执行数据项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可以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相同的方式来更新指示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因此,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使得能够将执行数据项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并且还使得能够唯一地识别由读取器/写入器读取和写入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即使执行数据项已经被传送到任意指定区域。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使得即使由传送命令所指示的执行数据项被存储在控制信息处理设备250中也能够识别执行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 
第三实施例 
以上已经说明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与诸如读取器/写入器等外部设备通信的信息处理终端的配置。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不限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因此,接下来将说明作 为单个单元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即,在单机(stand-alone)状态下运作的设备。 
如同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可以包括第一存储部分、第二存储部分、数据传送部分、传送选择部分和数据获取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信息处理终端的第一存储部分是存储处于使能状态(即执行数据项起作用的状态)的被存储执行数据项的存储部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第二存储部分是储存处于禁用状态(即执行数据项不起作用的状态)的被存储执行数据项的存储部分。 
以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相同的方式,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数据传送部分基于传送命令,在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之间传送执行数据项。 
以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相同的方式,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传送选择部分是允许用户选择要传送的执行数据项以及选择用于所选择的执行数据项的传送目的地的接口。用户选择使得传送选择部分能够创建传送命令,该传送命令指示所选择的执行数据项和传送目的地。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数据获取部分是用于获取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并用于将执行数据项和数据记录存储在信息处理终端中的部分。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数据获取部分可以从例如诸如磁存储介质的可移除介质、诸如闪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磁光盘等获取执行数据项和与执行数据项有关的数据记录。 
上述配置使得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能够根据用户选择来在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之间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因此,即使处于单机状态,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也能够以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相同的方式,使得用户随意使能或禁用对应于各个执行数据项的功能。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程序 
使得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作为计算机运作的程序可以根据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分配到处于使能状态的被存储的执行数据项所处于的存储部分。 
第四实施例 
以上说明了用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每个包含一个IC芯片的配置,即,其中每个信息处理终端具有一个在IC芯片内的存储部分(第一存储部分)的配置,其中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该IC芯片读取或向该IC芯片写入。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不限于包含一个IC芯片的配置,并且其也可以包括多个IC芯片,每个IC芯片具有在该IC芯片内的、读取器/写入器可以读取或写入的存储部分。 
即使在这样的配置中,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也具有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基本相同的配置,因此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可以根据用户选择在多个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之间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以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相同的方式,使得用户能够随意使能和禁用对应于各个执行数据项的功能。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使用的例子:具有多个SIM芯片的配置 
可以引用配有多个订户标识模块(SIM)芯片的移动电话作为使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例子。由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可以根据用户选择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因此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诸如按下移动电话上的不同按钮,将使能SIM芯片的数据(执行数据项)分配给用户选择的任何SIM芯片。例如,用户因此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分别对应于不同的SIM芯片的不同电话号码。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程序 
使得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作为计算机运作的程序可以根据用户输入选择性地将数据分配到读取器/写入器可以从其读取和向其写入的存储部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依据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例如,图2和图7所示的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被配置为使得在信息处理终端100、200内提供用户可操作的传送选择部分。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终端不限于该配置。可将传送选择部分提供为与信息处理终端分离的操作设备,并且该传送选择部分可以使用无线通信 或有线通信向数据传送部分发送传送命令。即使在这样的配置中,信息处理终端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在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之间自由传送执行数据项,使得用户能够随意使能或禁用对应于各个执行数据项的功能。 
上述配置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范性例子,并且自然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7年4月2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7-096581有关的主题,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 

Claims (11)

1.一种配有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进行非接触通信的IC芯片的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第一存储部分,其被提供在所述IC芯片内并能够存储由所述IC芯片使用的至少一种数据项;
第二存储部分,其被布置在所述IC芯片外部;
通信部分,其与能够存储所述数据项的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数据传送部分,当所述数据项被设置为禁用时,将所述数据项从所述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所述第二存储部分或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
其中当所述数据项被设置为禁用时,所述读取器/写入器不能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读取所述数据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存储部分是防篡改存储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
其中所述数据传送部分通过使用用于每个数据项的、指示所述数据项被存储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识别将要被传送的数据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
其中所述数据传送部分更新用于被传送的数据项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
其中所述数据传送部分能够在所述第一存储部分和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存储部分和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传送所述数据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
其中,
在所述数据项被从所述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以及
在所述数据项被从所述第二存储部分传送到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
所述数据传送部分基于从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所发送的并指示已经完成了在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中存储所述数据项的第一完成通知,删除位于从其传送所述数据项的位置处的数据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
其中,
在所述数据项被从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传送到第一存储部分的情况下,以及
在所述数据项被从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传送到第二存储部分的情况下,
所述数据传送部分将指示所述数据项已经被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部分和所述第二存储部分的至少一个中并且已经完成了所述数据项的存储的第二完成通知发送到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还包括:
数据获取部分,其从外部设备获取所述数据项,
其中所述数据获取部分将所获取的数据项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部分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
其中所述数据项是从所述读取器/写入器所发送的数据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终端,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是移动通信设备。
11.一种在信息处理终端中使用的数据传送方法,该信息处理终端配有能够与读取器/写入器进行非接触通信的IC芯片、在所述IC芯片内提供的并能够存储所述IC芯片所使用的至少一种数据项的第一存储部分、被布置在所述IC芯片外部的第二存储部分以及与能够存储所述数据项的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分,所述数据传送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用户输入,指定将被传送的数据项和将被传送的数据项要被存储的传送目的地;以及
将所指定的数据项传送到所述传送目的地,
其中当所述数据项被设置为禁用时,将所述数据项从所述第一存储部分传送到所述第二存储部分或所述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以及
当所述数据项被设置为禁用时,所述读取器/写入器不能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读取所述数据项。
CN2008100901002A 2007-04-02 2008-04-02 信息处理终端和数据传送方法 Active CN1013037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1706.3A CN102982353B (zh) 2007-04-02 2008-04-02 信息处理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6581/07 2007-04-02
JP2007096581A JP4483891B2 (ja) 2007-04-02 2007-04-02 情報処理端末、データ移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1706.3A Division CN102982353B (zh) 2007-04-02 2008-04-02 信息处理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3739A CN101303739A (zh) 2008-11-12
CN101303739B true CN101303739B (zh) 2013-02-13

Family

ID=3973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01002A Active CN101303739B (zh) 2007-04-02 2008-04-02 信息处理终端和数据传送方法
CN201210181706.3A Active CN102982353B (zh) 2007-04-02 2008-04-02 信息处理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1706.3A Active CN102982353B (zh) 2007-04-02 2008-04-02 信息处理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43627B2 (zh)
EP (1) EP1980978B1 (zh)
JP (1) JP4483891B2 (zh)
CN (2) CN1013037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5634A1 (en) * 2010-07-19 2012-01-19 Christopher Anthony Silva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phone recording
WO2014033939A1 (ja) * 2012-08-31 2014-03-06 楽天Edy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KR102349553B1 (ko) 2015-10-29 2022-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메모리 카드와 통신하도록 구성되는 통신 회로 칩 및 전자 장치
US10034027B2 (en) 2016-03-10 2018-07-24 Sony Corporation Automatic MSO-based transfer of DVR content to new location of custom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122A (zh) * 1998-07-09 2001-10-10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用于观看存储在卡中的至少一部分信息的液晶显示器的集成电路卡
CN1692320A (zh) * 2003-01-06 2005-11-02 索尼株式会社 验证系统、验证服务器、验证方法、验证程序、终端、验证请求方法、验证请求程序和存储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5418A (ja) 1990-11-30 1992-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憶装置およびアンダーフロー処理方法
JPH0830398A (ja) 1994-07-18 1996-02-02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システム
JP3614480B2 (ja) 1994-11-18 2005-01-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チケット販売・払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販売・払戻方法
EP1082234A4 (en) * 1998-06-01 2003-07-16 Robert Jeff Scaman VEHICLE-MOUNTED EVENT REGISTRATION DEVICE
US6848104B1 (en) * 1998-12-21 2005-01-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lustering of task-associated objects for effecting tasks among a system and its environmental devices
AU2596900A (en) * 1998-12-30 2000-07-31 Paul D. Franke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ducting a plurality of cyber-based conventions
JP2000307533A (ja) 1999-04-16 2000-11-02 Sony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US7457897B1 (en) * 2004-03-17 2008-11-25 Suo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PCI express-compatible controller and interface for flash memory
US6289455B1 (en) * 1999-09-02 2001-09-11 Crypotography Resear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iracy of digital content
WO2001043404A1 (fr) * 1999-12-10 2001-06-14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lecteur d'informations de carte
US8108590B2 (en) * 2000-01-06 2012-01-31 Super Talent Electronics, Inc. Multi-operation write aggregator using a page buffer and a scratch flash block in each of multiple channels of a large array of flash memory to reduce block wear
US6757832B1 (en) * 2000-02-15 2004-06-29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Unauthorized modification of values in flash memory
ATE268487T1 (de) * 2000-03-21 2004-06-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zum schnellen und gleichzeitigen beschreiben einer vielzahl von datenträgern und zugehörige datenträger
US6732234B1 (en) * 2000-08-07 2004-05-04 Broadcom Corporation Direct access mode for a cache
US6745293B2 (en) * 2000-08-21 2004-06-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evel 2 smartcache architecture supporting simultaneous multiprocessor accesses
US7055038B2 (en) * 2001-05-07 2006-05-30 Ati International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secure and nonsecure data in a shared memory system
US7114178B2 (en) * 2001-05-22 2006-09-26 Ericsson Inc. Security system
US7007111B2 (en) * 2001-06-11 2006-02-28 Lsi Logic Corporation DMA port sharing bandwidth balancing logic
CN100347667C (zh) * 2001-06-27 2007-11-07 索尼公司 集成电路器件、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存储器件的存储管理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以及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方法
US6604685B1 (en) * 2001-07-02 2003-08-12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ptical smart car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03009080A2 (en) * 2001-07-16 2003-01-30 Moosa Eisa Al Amri Boarding passes with encoded data and systems for issuing and processing them
US20030028622A1 (en) * 2001-08-06 2003-02-06 Mitsuhiro Inoue License management server, terminal device, licen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usage restriction control method
US7206559B2 (en) * 2001-10-16 2007-04-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to control appliances
AU2002361486A1 (en) * 2002-01-07 2003-07-24 Nds Limited Secure offline interactive gambling
JP2003309485A (ja) 2002-04-16 2003-10-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ソフトウェア更新装置及びソフトウェア更新方法
JP3699696B2 (ja) 2002-07-09 2005-09-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コンテンツ管理方法、コンテンツ管理システム、バックアップサーバ、管理サーバ、コンテンツサーバ、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4054428A (ja) 2002-07-17 2004-02-19 First Mile:Kk 会員システム、電源供給装置及びカードリーダー
CN1659844B (zh) * 2002-08-28 2011-08-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内容复制管理系统与网络化装置
US7017005B2 (en) * 2002-08-28 2006-03-21 Hywire Ltd. Implementation of a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 using a RAM-cell structure
CZ2005209A3 (cs) * 2002-09-10 2005-12-14 Ivi Smart Technologies, Inc. Bezpečné biometrické ověření identity
KR100578148B1 (ko) * 2002-12-07 2006-05-10 주식회사 헬스피아 아이씨 카드 결제 기능을 가진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US7303135B2 (en) * 2003-02-04 2007-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miconductor memory card and computer readable program
JP4322021B2 (ja) * 2003-02-06 2009-08-26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メモリカード
US7304587B2 (en) * 2003-02-14 2007-12-04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Inc. Automated meter read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 for automated meter reading, meter data collector program produc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1450261A1 (en) * 2003-02-18 2004-08-25 STMicroelectronics S.r.l. Semiconductor memory with access protection scheme
JP2004318856A (ja) 2003-03-28 2004-11-11 Sony Corp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188744B2 (ja) * 2003-04-08 2008-11-26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メモリカード
US7809252B2 (en) * 2003-04-09 2010-10-05 Core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ching multimedia data
US7222198B2 (en) * 2003-05-13 2007-05-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devices by making brief connection with external contacts that extend outwardly from device exterior
JP2004341634A (ja) * 2003-05-13 2004-12-02 Ntt Docomo Inc 移動機、データ送受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送受信プログラム
JP2005011211A (ja) 2003-06-20 2005-0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チケット購入支援装置、チケット購入支援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US7299354B2 (en) * 2003-09-30 2007-11-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to authenticate clients and hosts to provide secure network boot
US7596570B1 (en) * 2003-11-04 2009-09-29 Emigh Aaron T Data sharing
US7213766B2 (en) * 2003-11-17 2007-05-08 Dpd Patent Trust Ltd Multi-interface compact personal tok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e
US7788452B2 (en) * 2004-01-20 2010-08-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cached addresses for maintaining cache coherency in a computer system having multiple caches
JP2005301419A (ja) * 2004-04-07 2005-10-27 Hitachi Ltd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US7809836B2 (en) * 2004-04-07 2010-10-05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bios firmware image recovery using a non-host processor and platform policy to select a donor system
US7904895B1 (en) * 2004-04-21 2011-03-08 Hewlett-Packard Develpment Company, L.P. Firmware update in electronic devices employing update agent in a flash memory card
US8230480B2 (en) * 2004-04-26 2012-07-24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ecurity based on device security status
US20050246529A1 (en) * 2004-04-30 2005-1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Isolated persistent identity storage for authentication of computing devies
US7395384B2 (en) * 2004-07-21 2008-07-01 Sandisk Corpro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data on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s
WO2006016465A1 (ja) 2004-08-12 2006-02-16 Techfirm Inc. 携帯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60085648A1 (en) * 2004-10-16 2006-04-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Autonomic removal of a user from a client and network
US20060095690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hared key index space for memory regions
GB2421091B (en) * 2004-12-07 2008-09-03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entral processor for a memory tag
US7467272B2 (en) * 2004-12-16 2008-1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Write protection of subroutine return addresses
WO2006087764A1 (ja) * 2005-02-15 2006-08-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読取装置制御装置及び読取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937763B2 (en) * 2005-02-25 2011-05-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Processor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performing virus protection
JP4795727B2 (ja) * 2005-06-14 2011-10-19 ヒタチグローバル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ズネザーランドビーブイ コンテンツの利用端末を制限する方法、記憶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7424711B2 (en) * 2005-06-29 2008-09-09 Intel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and system for host management
US20070011491A1 (en) * 2005-06-30 2007-01-11 Priya Govindarajan Method for platform independent management of devices using option ROMs
JP2007052857A (ja) * 2005-08-18 2007-03-01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007096581A (ja) 2005-09-28 2007-04-1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813913B2 (en) * 2005-10-12 2010-10-12 Storage Appliance Corporation Emulation component for data backup applications
WO2007095566A2 (en) * 2006-02-15 2007-08-23 Porter Gilbert 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unique items
US8001055B2 (en) * 2006-02-21 2011-08-16 Weiss Kenneth P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access, payment and identification
US7424587B2 (en) * 2006-05-23 2008-09-09 Dataram, Inc. Methods for managing data writes and reads to a hybrid solid-state disk drive
JP4984669B2 (ja) * 2006-06-15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書込装置及びデータ受け渡しシステム
US20080108435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Igt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gaming-environments
US7460038B2 (en) * 2007-03-12 2008-12-02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lustered sharing of compression histories
US8239092B2 (en) * 2007-05-08 2012-08-07 Smartdrive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vehicle event recorder systems having a portable memory data transfer system
US20100325326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Via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v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CN102023945B (zh) * 2009-09-22 2012-03-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总线的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TWI406135B (zh) * 2010-03-09 2013-08-21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資料傳輸系統與可編程序列周邊介面控制器
US8433838B2 (en) * 2010-09-17 2013-04-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mote multiplexing devices on a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b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122A (zh) * 1998-07-09 2001-10-10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用于观看存储在卡中的至少一部分信息的液晶显示器的集成电路卡
CN1692320A (zh) * 2003-01-06 2005-11-02 索尼株式会社 验证系统、验证服务器、验证方法、验证程序、终端、验证请求方法、验证请求程序和存储媒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9-237298A 1997.09.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43627B2 (en) 2015-09-22
CN102982353A (zh) 2013-03-20
JP2008258768A (ja) 2008-10-23
CN101303739A (zh) 2008-11-12
EP1980978B1 (en) 2011-08-17
US20080244111A1 (en) 2008-10-02
JP4483891B2 (ja) 2010-06-16
EP1980978A2 (en) 2008-10-15
EP1980978A3 (en) 2010-06-02
CN102982353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18236B2 (ja) チップカード、および外部機器・チップカード間の通信の方法
CN101520917B (zh) 信息通信系统、设备、方法
JP4691987B2 (ja) 無線タグおよび携帯端末
US7194591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mory in the same
EP2097838B1 (en) A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in a rfid transponder
CN101965597A (zh) 用于安装和取回已链接的mifare应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16661B (zh) 用于无线数据交换的具有收发器的移动电子设备
CN101765830A (zh) 使用便携电子设备处理来自物理信道的应用命令的方法及对应设备和系统
CN101822025B (zh) 用于管理被存储在移动通信设备中的已过期或已消耗的应用的方法和服务提供商
US20130105580A1 (en)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as well as transponder, a read/write-device, a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including a program element and such a program element adapted to perform this method
CN101833817A (zh) 一种非接触电子支付中实现应用选择的方法及终端
CN103310537A (zh) 一种多应用识别访问方法、智能卡和pos机
EP1548672A1 (en) Method for setting product number in ROM type RFID chip an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roduct implementation
CN101320435A (zh) 信息处理系统、控制信息处理装置和程序
CN101303739B (zh) 信息处理终端和数据传送方法
CN102542697A (zh) 基于具有网络访问功能的电子设备的pos终端
CN102201050B (zh)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产品
CN101426051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383014B (zh) 信息处理系统和装置、读/写器、访问控制管理方法
CN102024296B (zh) 智能卡和终端
KR20120020696A (ko) 바코드를 이용한 고지정보 운용 시스템
CN103646258A (zh) 现钞流转管理的手持式uhf读写器
KR101047534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