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104200A1 - 动态功耗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动态功耗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104200A1
WO2024104200A1 PCT/CN2023/129675 CN2023129675W WO2024104200A1 WO 2024104200 A1 WO2024104200 A1 WO 2024104200A1 CN 2023129675 W CN2023129675 W CN 2023129675W WO 2024104200 A1 WO2024104200 A1 WO 202410420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coefficient
beats
algorithm
circuit
imbal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296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黄永恒
王晖
王浩南
钟英权
Original Assignee
集益威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集益威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集益威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10420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104200A1/zh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包括:均衡算法电路、载波恢复算法电路和IQ不平衡算法电路;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连接于载波恢复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均衡算法更新系数到均衡算法电路;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连接于均衡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到载波恢复算法电路;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连接于IQ不平衡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IQ不平衡算法系数到IQ不平衡算法电路;信噪比上报电路,获取整个系统的信噪比;管理电路,根据信噪比确定均衡算法更新系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以及IQ不平衡算法系数。本申请可以降低芯片功耗。

Description

动态功耗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相干光通信芯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功耗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相干光芯片在光通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通信需求场景,近年来随着通信容量及精度要求的逐渐提高,在短距离的数据中心场景同样有了相干下沉的需求,400G ZR通信协议就是该需求的代表之一。在相干光芯片的研究中,除了追求性能的不断提升之外,低功耗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降低芯片功耗可以显著降低光模块的散热成本以及光模块应用厂商的运营成本。
均衡算法电路、载波恢复电路和IQ不平衡电路是高性能的相干光芯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三种算法电路的功耗占整体光芯片功耗的比例较大,因此有必要开展三种算法电路低功耗技术的相关研究。
低功耗技术的研究层级可以分为系统级、行为级、RTL级、逻辑级和物理级。层级越靠后,越接近电路的底层实现,相关的低功耗方法通用性较强,但优化力度较小;层级越靠前,越接近顶层算法设计,优化的力度也越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大大降低芯片功耗。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包括:
均衡算法电路、载波恢复算法电路和IQ不平衡算法电路,所述均衡算法电路、载波恢复算法电路和IQ不平衡算法电路顺序连接并形成主数据路径;
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连接于所述载波恢复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 均衡算法更新系数到所述均衡算法电路;
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连接于所述均衡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到载波恢复算法电路;
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连接于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IQ不平衡算法系数到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
信噪比上报电路,连接于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获取整个系统的信噪比;
管理电路,耦合到所述信噪比上报电路、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和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并根据所述信噪比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以及IQ不平衡算法系数。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管理电路确定获取的信噪比位于哪个预设的信噪比阈值范围内,以确定如下更新策略: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以及
若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三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管理电路确定获取的信噪比位于哪个预设的信噪 比阈值范围内,以确定如下更新策略: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4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5-20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21-32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在33-4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并且,以此循环;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17-2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在29-44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并且,以此循环;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17-2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并且,以此循环;以及
若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三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 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并且,以此循环。
在一个优选例中,还包括:
参数获取电路,用于获取整个系统的序列BER、DGD、PDL和SOP;
保护电路,耦合到所述参数获取电路、信噪比上报电路和管理电路,若所述序列BER、DGD、PDL和SOP中任一个大于相应阈值,或所述信噪比小于相应阈值,或所述信噪比、序列BER、DGD、PDL和SOP中任一个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相应阈值,所述保护电路关闭所述管理电路,若所述序列BER、DGD、PDL和SOP中每一个小于等于相应阈值,且或所述信噪比大于等于相应阈值,且所述信噪比、序列BER、DGD、PDL和SOP中任一个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相应阈值,所述保护电路开启所述管理电路。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均衡算法更新系数进行更新,并且在不更新的拍数时关闭。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IQ不平衡算法系数进行更新,并且在不更新的拍数时关闭。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频偏和相噪系数进行更新,并且在在不更新的拍数时采用线性插值方式提供相噪系数。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功耗管理方法,这种方法以牺牲较小精度为代价,可以实现较大的功耗降低。动态功耗管理方法的作用对象是均衡算法电路、载波恢复算法电路以及IQ不平衡算法电路,适合用于相干光通信芯片中。
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 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发明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应该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动态功耗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更新策略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更新策略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维纳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部分概念的说明:
均衡算法:Equalization algorithm,均衡算法应用于相干光芯片电路中,用以恢复经过光器件和光纤后精度受损的信号。它的输入为带有器件和信道损伤的基带数字信号,输出为恢复后的基带数字信号。
载波恢复算法:Carrier recovery algorithm,载波算法通常应用于相干光 芯片电路中,用以恢复经过激光器后具有频率偏移和相位噪声的信号。
IQ不平衡算法:IQ imbalance algorithm,IQ不平衡算法通常应用于相干光芯片电路中,用以恢复经过光器件后IQ不平衡的信号。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均衡算法电路101、载波恢复算法电路102、IQ不平衡算法电路103、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104、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105、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106、信噪比上报电路107、管理电路108。
所述均衡算法电路101、载波恢复算法电路102和IQ不平衡算法电路103顺序连接并形成主数据路径。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104连接于所述载波恢复算法电路102的输出端并提供均衡算法更新系数到所述均衡算法电路101。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105连接于所述均衡算法电路101的输出端并提供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到载波恢复算法电路102。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106连接于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103的输出端并提供IQ不平衡算法系数到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103。信噪比上报电路107连接于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103的输出端并获取整个系统的信噪比(SNR)snr_report。管理电路108耦合到所述信噪比上报电路107、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104、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105以及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106,并根据所述信噪比snr_report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以及IQ不平衡算法系数。
参考图2所示,所述管理电路108确定获取的信噪比snr_report位于哪个预设的信噪比阈值范围内,以确定如下更新策略:
若所述信噪snr_report比大于第一阈值snr_h,所述管理电路108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 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
若所述信噪比snr_report大于第二阈值snr_m且小于等于第一阈值snr_h,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
若所述信噪比snr_report大于第三阈值snr_l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snr_m,所述管理电路108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以及
若所述信噪比snr_report小于第三阈值snr_l,所述管理电路108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
参考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理电路108确定获取的信噪比snr_report位于哪个预设的信噪比阈值范围内,以确定如下更新策略:
若所述信噪比snr_report大于第一阈值snr_h,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4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5-20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21-32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在33-4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并且,所述管理电路108根据上述方式循环更新。
若所述信噪比snr_report大于第二阈值snr_m且小于等于第一阈值snr_h,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17-2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 在29-44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并且,所述管理电路108根据上述方式循环更新。
若所述信噪比snr_report大于第三阈值snr_l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snr_m,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17-2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并且,所述管理电路108根据上述方式循环更新。
若所述信噪比snr_report小于第三阈值snr_l,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并且,所述管理电路108根据上述方式循环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104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均衡算法更新系数进行更新,并且在不更新的拍数时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106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IQ不平衡算法系数进行更新,并且在不更新的拍数时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105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频偏和相噪系数进行更新,并且在在不更新的拍数时采用线性插值方式提供相噪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参数获取电路109和保护电路110。参数获取电路109用于获取整个系统的序列误码率(BER)、差分群时延(DGD)、偏振相关损耗(PDL)和SOP。保护电路110耦合到所述参数获取电路109、信噪比上报电路107和管理电路108。若所述序列BER、DGD、 PDL和SOP中任一个大于相应阈值,或所述信噪比小于相应阈值,或所述信噪比、序列BER、DGD、PDL和SOP中任一个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相应阈值,所述保护电路关闭所述管理电路。若所述序列BER、DGD、PDL和SOP中每一个小于等于相应阈值,且或所述信噪比大于等于相应阈值,且所述信噪比、序列BER、DGD、PDL和SOP中任一个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相应阈值,所述保护电路开启所述管理电路。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该例子中罗列的细节主要是为了便于理解,不作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方案提出的动态功耗管理方法整体原理图如图1所示。均衡算法电路101、载波恢复算法电路102和IQ不平衡算法电路103构成了主数据路径,均衡算法和IQ不平衡算法都有系数更新电路,载波恢复算法有频偏和相噪的计算电路,在主数据路径的出口,还有一个信噪比上报电路107。动态功耗管理电路108作用于两个系数更新电路104、105和频偏及相噪计算电路106上。在现有方案中,这三个电路104-106在每拍数据到来时都会进行更新(均衡算法和IQ不平衡算法的系数更新电路可能会多拍更新)以保证系统性能。而系数更新电路及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涉及到乘法,插值等功耗占比较大的操作,因此降低其更新频率(在某些时候不工作),可以成比例的降低相应算法电路的功耗。保护电路110可以对智能更新算法进行控制以确保系统的鲁棒性。
本方案设计了两套智能更新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三个电路104-106的更新速度,同时保证系统性能不会大幅度下降,仍然满足系统需求。
方法一,自适应门限更新方法。
根据产品定义及需求确定三个SNR门限snr_h,snr_m和snr_l,其分别代表高性能、平衡和低功耗三种SNR需求。如图2所示,在不同snr阈值范 围内采用不同的更新策略,较高的系统snr时,自动降低更新频率以换取较大的系统功耗收益。系统的snr由信噪比上报电路得到。
方法二,交替更新模式
采用固定的拍数(一个时钟周期)来控制更新的速度。最初采用较快的更新速度,随后逐渐降低更新速度,接着又切换至较快的更新速度。在较快更新速度时可以保证系数快速收敛以及频偏和相噪的快速跟踪,保证性能;在较低的更新频率下,可以基本保持系统性能,并带来功耗的快速下降。同样的,根据产品定义及需求确定三个SNR门限snr_h,snr_m和snr_l,其分别代表高性能、平衡和低功耗三种SNR需求。在不同snr阈值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更新策略,在上报的snr_report大于snr_h时,采用【4拍->16拍->12拍->16拍】的顺序更新;在上报的snr_report在snr_h到snr_m的范围中时,采用【8拍->8拍->12拍->16拍】的顺序更新;在上报的snr_report在snr_m到snr_l的范围中时,采用【8拍->8拍->12拍->0拍】的顺序更新;在上报的snr_report小于snr_l时,采用【8拍->8拍->0拍->0拍】的顺序更新。
每个更新阶段的更新系数为:在开始的4拍时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接下来的16拍时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在接下来的12拍时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在接下来的16拍时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图3中给出的是上报的snr_report在snr_h到snr_m的范围中时的情况。每个阶段的拍数会持续累加,直到更新后清零,在一个阶段重新计数。0拍代表不进入该阶段。
更新方法:均衡算法的系数和IQ不平衡算法的系数更新方法较为简单,直接以使能信号关闭更新电路,并使系数保持为上次更新后的值即可。载波恢复算法的相噪更新由于考虑到信号相位的连续性,必须进行相应处理。相 干光芯片中传输的信号调制格式一般为QPSK、16QAM、64QAM等高阶调制信号,由实部和虚部组成,dout=a+b*j,因此存在相位arctan(b/a)。频偏(激光器引起的频率漂移)不涉及相位连续的概念,因此可以直接保持上次计算的频偏值即可。
相位噪声同样由激光器产生,它是一个维纳过程(增量服从高斯分布)。图4给出了一个维纳过程的示意图,其增量服从均值0,标准差为1的高斯分布。一般情况下,求解相位噪声可以通过标准算法求取中间某些符号的相位噪声,再采用线性插值的方式得到这些符号之间的符号的相位噪声,如图4中的黑色直线所示。显然,当多拍更新时,不更新的那些拍的数据符号,不能简单采用保持的方式得到相位噪声,而应当根据之前已知的插值的斜率,继续通过插值方式计算出对应的相位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申请文件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专利的申请文件中,如果提到根据某要素执行某行为,则是指至少根据该要素执行该行为的意思,其中包括了两种情况:仅根据该要素执行该行为、和根据该要素和其它要素执行该行为。多个、多次、多种等表达包括2个、2次、2种以及2个以上、2次以上、2种以上。
可以在本文中使用术语“耦合到”及其派生词。“耦合”可以表示两个或更多个元件直接物理或电接触。然而,“耦合”还可以意味着两个或更多 个元件间接地彼此接触,但是仍然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并且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在被称为彼此耦合的元素之间耦合或连接。
本说明书包括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组合。对实施例的单独提及(例如“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或“优选实施例”)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然而,除非指示为是互斥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清楚是互斥的,否则这些实施例并不互斥。应当注意的是,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示或者要求,否则在本说明书中以非排他性的意义使用“或者”一词。
在本说明书提及的所有文献都被认为是整体性地包括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以便在必要时可以作为修改的依据。此外应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 一种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均衡算法电路、载波恢复算法电路和IQ不平衡算法电路,所述均衡算法电路、载波恢复算法电路和IQ不平衡算法电路顺序连接并形成主数据路径;
    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连接于所述载波恢复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均衡算法更新系数到所述均衡算法电路;
    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连接于所述均衡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到载波恢复算法电路;
    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连接于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提供IQ不平衡算法系数到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
    信噪比上报电路,连接于所述IQ不平衡算法电路的输出端并获取整个系统的信噪比;
    管理电路,耦合到所述信噪比上报电路、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和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并根据所述信噪比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以及IQ不平衡算法系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电路确定获取的信噪比位于哪个预设的信噪比阈值范围内,以确定如下更新策略: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 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以及
    若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三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电路确定获取的信噪比位于哪个预设的信噪比阈值范围内,以确定如下更新策略: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4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5-20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21-32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在33-4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并且,以此循环;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在17-2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在29-44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8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6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4拍;并且,以此循环。
    若所述信噪比大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 数为2拍;在17-2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6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12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3拍;并且,以此循环;以及
    若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三阈值,所述管理电路确定:在1-8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2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4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1拍;在9-16拍时所述均衡算法更新系数为4拍,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为8拍,以及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系数为2拍;并且,以此循环。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参数获取电路,用于获取整个系统的序列BER、DGD、PDL和SOP;
    保护电路,耦合到所述参数获取电路、信噪比上报电路和管理电路,若所述序列BER、DGD、PDL和SOP中任一个大于相应阈值,或所述信噪比小于相应阈值,或所述信噪比、序列BER、DGD、PDL和SOP中任一个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相应阈值,所述保护电路关闭所述管理电路,若所述序列BER、DGD、PDL和SOP中每一个小于等于相应阈值,且或所述信噪比大于等于相应阈值,且所述信噪比、序列BER、DGD、PDL和SOP中任一个前后两次测量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相应阈值,所述保护电路开启所述管理电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均衡算法更新系数进行更新,并且在不更新的拍数时关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Q不平衡算法系数更新电路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IQ不平衡算法系数进行更新,并且在不更新的拍数时关闭。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恢复频偏和相噪计算电路根据所述管理电路确定的频偏和相噪系数进行更新,并 且在在不更新的拍数时采用线性插值方式提供相噪系数。
PCT/CN2023/129675 2022-11-14 2023-11-03 动态功耗管理系统 WO202410420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26734.7A CN115766357A (zh) 2022-11-14 2022-11-14 动态功耗管理系统
CN202211426734.7 2022-1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04200A1 true WO2024104200A1 (zh) 2024-05-23

Family

ID=85371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3/129675 WO2024104200A1 (zh) 2022-11-14 2023-11-03 动态功耗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6357A (zh)
WO (1) WO2024104200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6357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2640B (zh) 滤波器系数变更装置和方法
CN101686085B (zh) 光相干接收机及其性能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06993320B (zh) 基于多中继多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作传输路由方法
US20070286612A1 (en) Deskew device and deskew method
KR20150038446A (ko) 고속 시리얼 상호접속에 있어서 송신 유한 임펄스 응답 및 수신 선형 등화기 혹은 수신 결정 피드백 등화기 구조의 등화 노력 밸런싱
AU2019348020B9 (en) Secure distributed state estimation for networked microgrids
CN102769550A (zh) 一种测试接入点设备以及调整该设备工作模式的方法
CN105827319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00374011A1 (en) Low Power Coherent Receiver for Short-Reach Optical Communication
US8842574B2 (en)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ing
WO2024104200A1 (zh) 动态功耗管理系统
CN101086594A (zh) 光放大器瞬态抑制方法和控制电路
CN107656833A (zh) 一种crc计算设备及计算方法
CN107222256A (zh) 一种基于fpga的srio光纤链路在线重链接的实现方法
WO2015109556A1 (zh) 一种适配补偿控制的方法、模块和光交换系统
CN103986670A (zh) 一种光交换芯片性能的获取方法
CN103560982A (zh) 用于Interlaken增强型调度的切包装置及方法
WO2016192321A1 (zh) 一种相位模糊校正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972885B (zh) 一种基于bbu和rru的双通道光传输网信道优化系统
WO2020041903A1 (en) Nano/micro-gri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6686734B (zh) 一种基于节点类型的数据与能量协作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51311B (zh) 无源光网络中在接收端动态优化调节的突发时钟恢复方法
CN202906937U (zh) 一种测试接入点设备
US20160359567A1 (en) Multi-endpoint optical receiver
CN102324965B (zh) 一种双接收机共享rssi监控电路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