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000323A1 -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000323A1
WO2024000323A1 PCT/CN2022/102539 CN2022102539W WO2024000323A1 WO 2024000323 A1 WO2024000323 A1 WO 2024000323A1 CN 2022102539 W CN2022102539 W CN 2022102539W WO 2024000323 A1 WO2024000323 A1 WO 202400032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substrate
layer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025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杜永强
王吉喆
张英
谢志豪
梁恒镇
Original Assignee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22/10253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00323A1/zh
Priority to CN202280001967.4A priority patent/CN117643203A/zh
Publication of WO202400032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000323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2Interconnections, e.g. terminals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周边区。周边区中包括:排列于显示区的同一侧,且依次远离显示区的第一扇出区、弯折区和第二扇出区。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层、至少一条连接引线和至少一条第一类信号线。基底层,覆盖显示区和周边区;基底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至少一条连接引线,位于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连接引线由弯折区靠近第一扇出区的一侧,经由弯折区,延伸至弯折区靠近第二扇出区的一侧。至少一条第一类信号线,位于第二衬底的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且位于弯折区靠近第一扇出区的一侧;第一类信号线通过第二衬底上的过孔电连接至连接引线。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自发光、响应速度快、亮度高、全视角、可柔性显示等一系列优点,因而成为目前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显示装置之一。
发明内容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周边区。周边区中包括:排列于所述显示区的同一侧,且依次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一扇出区、弯折区和第二扇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层、至少一条连接引线和至少一条第一类信号线。基底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周边区;所述基底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至少一条连接引线,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所述连接引线由所述弯折区靠近所述第一扇出区的一侧,经由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靠近所述第二扇出区的一侧。至少一条第一类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衬底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和/或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类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衬底上的过孔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引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层还包括缓冲层。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其中,所述连接引线位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上具有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至少部分在所述缓冲层的朝向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容纳结构至少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连接引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结构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还在所述缓冲层的朝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结构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一扇出区,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围设出容纳槽。所述连接引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容纳槽暴露出的所述第一衬底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为第一边缘, 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为第二边缘。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为第三边缘,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为第四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衬底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为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层上的至少一层栅金属层、至少一层源漏金属层和阳极层;所述第一类信号线位于所述至少一层栅金属层、所述至少一层源漏金属层和所述阳极层中的任一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类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衬底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类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衬底上的过孔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引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底的厚度范围为8μm~10μm;和/或,所述第二衬底的厚度范围为5μm~10μm。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和第一光学胶层。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由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经所述第一扇出区、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第二扇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且远离所述弯折区一侧的第五边缘。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包括靠近所述第五边缘的第六边缘。所述第六边缘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五边缘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mm~0.2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彩膜层和保护盖板。彩膜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之间;所述彩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保护盖板,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偏光片、第二光学胶层和保护盖板。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偏光片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第二光学胶层,位于所述偏光片的远离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一侧。保护盖板,位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且远离所述弯折区一侧的第五边缘的情况下:所述偏光片包括靠近所述第五边缘的第七边缘。所述第二光学胶层包括靠近所述第五边缘的第八边缘。所述第八边 缘相对所述第七边缘更靠近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七边缘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八边缘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mm~0.2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的第二部分及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相对设置。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背膜、支撑层和弯曲垫块。背膜,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所述非显示侧为所述显示侧的对侧;所述背膜包括第一子膜和第二子膜,所述第一子膜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子膜至少覆盖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一子膜与所述第二子膜之间形成断槽;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上,所述断槽与所述弯折区至少部分地交叠。支撑层,位于所述第一子膜与第二子膜之间。以及,弯曲垫块,位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第二子膜之间。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的第二部分及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三部分。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贴附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由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经第一扇出区和弯折区延伸至第二扇出区。对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进行弯折,使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三部分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部分的背侧。至少对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位进行光照固化。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4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5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6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7为一些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8为又一些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9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1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2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3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4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5为又一些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6为又一些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7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8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19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图20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1为图20中一些步骤对应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如本文中所使用,根据上下文,术语“如果”任选地被解释为意思是“当……时”或“在……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任选地被解释为是指“在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大致”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应当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时,可以是该层或元件直接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或者也可以是该层或元件与另一层或基板之间存在中间层。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其他走线间接相连。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图1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请参阅图1所 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300,该显示装置300包括:显示模组200。
可以理解地,显示装置300为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产品。示例性的,上述显示装置300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还是的图像的任何显示装置。更明确地说,预期所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实施应用在多种电子中或与多种电子装置关联,所述多种电子装置例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无线装置、个人数据助理(PDA)、手持式或便携式计算机、GPS接收器/导航器、相机、MP4视频播放器、摄像机、游戏控制台、手表、时钟、计算器、电视监视器、平板显示器、计算机监视器、汽车显示器(例如,里程表显示器等)、导航仪、座舱控制器和/或显示器、相机视图的显示器(例如,车辆中后视相机的显示器)、电子相片、电子广告牌或指示牌、投影仪、建筑结构、包装和美学结构(例如,对于一件珠宝的图像的显示器)等。
图2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显示模组200包括显示面板100。
除此之外,显示模组200还可以包括屏下摄像头以及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等,使得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拍照、录像、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等多种不同功能。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10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器(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功能膜层,例如触控功能层、减反射层、抗指纹层、硬化层以及封装盖板等,使得显示面板100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
图3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以及结合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具有显示区AA(英文全称:Active Area,简称AA区;也可称为有效显示区)和周边区BB。周边区BB中包括:排列于显示区AA的同一侧,且依次远离显示区AA的第一扇出区(英文全称:Fanout)F1、弯折区ZZ和第二扇出区(英文全称:Fanout)F2。
显示面板100包括基底层10、至少一条连接引线L1和至少一条第一类信号线L2。示例性的,第一类信号线L2可以为数据信号线、电源信号线或触控引线中任一种。
基底层10,覆盖显示区AA和周边区BB。基底层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11和第二衬底12。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衬底11和第二衬底12的材料均为柔性材料,使得显示基板能够弯曲,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能够实现曲面显示、折叠显示或滑卷显示等功能。
示例性的,第一衬底11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英文全称:Polyimide,英文简称:PI)、聚碳酸酯(英文全称:Polycarbonate,英文简称:PC)或者聚氯乙烯(英文全称:Polyvinyl chloride,英文简称:PVC)中的任一个。
示例性的,第二衬底12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英文全称:Polyimide,英文简称:PI)、聚碳酸酯(英文全称:Polycarbonate,英文简称:PC)或者聚氯乙烯(英文全称:Polyvinyl chloride,英文简称:PVC)中的任一个。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衬底11的材料和第二衬底12的材料可以相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衬底11的材料和第二衬底12的材料可以不同。
至少一条连接引线L1。连接引线L1位于第一衬底11与第二衬底12之间。连接引线L1由弯折区ZZ靠近第一扇出区F1的一侧,经由弯折区ZZ,延伸至弯折区ZZ靠近第二扇出区F2的一侧。
第一类信号线L2,位于第二衬底12的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扇出区F1和/或显示区AA。第一类信号线L2通过第二衬底12上的过孔K电连接至连接引线L1。
示例性的,第一类信号线L2可以为数据信号线、电压信号线、时钟信号线或触控信号线中任一种。第一类信号线L2的一端通过过孔K与连接引线L1电连接。当第一类信号线L2为数据信号线或电压信号线时,第一类信号线L2的另一端可以与显示区AA内的子像素电连接。当第一类信号线L2为时钟信号线时,第一类信号线L2的另一端可以与位于周边区(图2中所示显示区AA左右位置处的周边区)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当第一类信号线L2为触控信号线时,第一类信号线L2的另一端可以与显示面板100的触控层电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类信号线L2位于第一扇出区F1和/或显示区AA”,包括几种方式。第一种:第一类信号线L2可以位于显示区AA内并延伸至第一扇出区F1。后续可以通过位于第一扇出区F1内的过孔K与连接引线L1电 连接。第二种:第一类信号线L2位于显示区AA内。后续可以利用位于显示区AA内的过孔K与连接引线L1电连接。第三种:第一类信号线L2仅位于第一扇出区F1,后续可以通过位于第一扇出区F1内的过孔K与连接引线L1电连接。其中,第一类信号线L2也可以与显示区AA内的信号线通过过孔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信号线L2通过过孔K与连接引线L1电连接,连接引线L1位于弯折区ZZ。设置连接引线L1位于弯折区ZZ的第一衬底11与第二衬底12之间,使连接引线L更靠近中性层(即弯折中不产生应变的层)。有利于降低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此外,连接引线L1位于第一衬底11与第二衬底12之间,第一衬底11与第二衬底12可以起到阻隔水氧的作用,进而可以防止水氧腐蚀连接引线L1。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将连接引线L设置在第一类信号线L2所属导电层远离基底层10的一侧。使连接引线L距中性层的间距较远,导致显示面板100在弯折工艺时,增大连接引线L收到的拉应力,也即增大了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而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将连接引线L设置在第一衬底11和第二衬底12之间,使连接引线L更靠近中性层。有效的降低了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第一衬底11的厚度为8μm~10μm;和/或,第二衬底12的厚度为5μm~10μm。
第一种:第一衬底11的厚度范围为8μm~10μm。可以在满足第一衬底11较好的延伸性能的同时避免厚度过大,影响显示面板100的轻薄性。示例性的,第一衬底11的厚度为8μm、9μm或10μm中任一个。
第二种:第二衬底12的厚度范围为5μm~10μm。可以在满足第二衬底12较好的延伸性能的同时避免厚度过大,影响显示面板100的轻薄性。示例性的,第二衬底12的厚度为5μm、7μm或9μm中任一个。
第三种:第一衬底11的厚度为范围8μm~10μm,且第二衬底12的厚度范围为5μm~10μm。可以在满足第一衬底11和第二衬底12较好的延伸性能的同时避免厚度过大,影响显示面板100的轻薄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基底层10还包括缓冲层13。缓冲层13位于第一衬底11与第二衬底12之间。其中,连接引线L1位于缓冲层13与第二衬底12之间。
示例性的,缓冲层13的材料包括氧化硅(SiOx)和氮化硅(SiNx)。缓冲层13可以起到支撑第一衬底11和第二衬底12的作用。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连接引线L1位于缓冲层13与第二衬底12之间。使得连接引线L1相对于第一类信号线L2更靠近中性层(即弯折中不产生应变的层),从而有利于降低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中的缓冲层13上具有容纳结构131。容纳结构131至少在缓冲层13的朝向第二衬底12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W1。容纳结构131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ZZ。连接引线L1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结构131内。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13上具有容纳结构131。容纳结构131至少在缓冲层13的朝向第二衬底12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W1。其中,图3以容纳结构131均位于弯折区ZZ为例进行示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容纳结构131在第一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弯折区的边缘重合。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容纳结构131可以外扩至第一扇出区F1和/或第二扇出区F2。容纳结构131至少部分位于弯折区ZZ,可以用于释放弯折区ZZ的应力,可以降低连接引线L1在弯折区ZZ发生断线的几率,改善第一类信号线L2在弯折区ZZ发生断线的问题。同时,容纳结构131至少在缓冲层13的朝向第二衬底12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W1。使显示面板100在弯折后,连接引线L1可以更接近于中性层,也即连接引线L1更接近于即既不受压也不受拉的层。从而有利于降低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在一些示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容纳结构131至少在缓冲层13的朝向第二衬底12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W1。容纳结构131在缓冲层13的朝向第一衬底11的一侧表面上不具有开口。此时,容纳结构131并未贯穿缓冲层13。可以理解为在缓冲层13上刻蚀一个凹槽。连接引线L1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结构131内,可以使连接引线L1可以更接近于中性层。有利于降低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图4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在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4所示,容纳结构131至少在缓冲层13的朝向第二衬底12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W1。容纳结构131还在缓冲层13的朝向第一衬底11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W2。
在上述示例中,容纳结构131贯穿缓冲层13,连接引线L1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结构131内。该容纳结构131相对于图3所示的未贯穿缓冲层13的容纳结构,可以使连接引线L1可以更接近于中性层。有利于降低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容纳结构131包括第一侧壁C1和第二侧壁C2,第一侧壁C1靠近第一扇出区F1,第二侧壁C2靠近第二扇出区F2,第一侧壁C1与第二侧壁C2围设出容纳槽E。连接引线L1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E内,且与第一侧壁C1、第二侧壁C2和容纳槽E暴露出的第一衬底11接触。
在上述示例中,容纳结构131贯穿缓冲层13,并暴露出第一衬底11。使得容纳结构131的第一侧壁C1、第一衬底11和容纳结构131的第二侧壁C2围设出容纳槽E。连接引线L1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E内,也即连接引线L1位于第一侧壁C1、第二侧壁C2和容纳槽E暴露出的第一衬底11上。使得连接引线L1更靠近中性层,有利于降低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第一侧壁C1靠近第一衬底11的边缘为第一边缘H1,第一侧壁C1远离第一衬底11的边缘为第二边缘H2。第二侧壁C2靠近第一衬底11的边缘为第三边缘H3,第二侧壁C2远离第一衬底11的边缘为第四边缘H4。第二边缘H2与第四边缘H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边缘H1与第三边缘H3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边缘H2与第四边缘H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边缘H1与第三边缘H3之间的距离。也即设置容纳结构131靠近第一衬底11一侧的尺寸小于容纳结构131远离第一衬底11一侧的尺寸。容纳结构131如图4所示截面可以为倒梯形。如上容纳结构131的形状,便于在缓冲层13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上形成连接引线L1。防止由于容纳结构131靠近第一衬底11一侧的尺寸大于容纳结构131远离第一衬底11一侧的尺寸,导致的连接引线L1断线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侧壁C1各个位置处的坡度角相等。可以使第一侧壁C1表面平整,有利于在缓冲层13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上形成连接引线L1,防止连接引线L1断线。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侧壁C2各个位置处的坡度角相等。可以使第二侧壁 C2表面平整,有利于在缓冲层13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上形成连接引线L1,防止连接引线L1断线。
在一些示例中,沿第一衬底11指向第二衬底12的方向上,第一侧壁C1的坡度角逐渐增加,可以使第一侧壁C1表面变化平缓,从而有利于在缓冲层13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上形成连接引线L1,防止连接引线L1断线。
在一些示例中,沿第一衬底11指向第二衬底12的方向上,第二侧壁C2的坡度角逐渐增加。可以使第二侧壁C2表面变化平缓,从而有利于在缓冲层13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上形成连接引线L1,防止连接引线L1断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第二衬底12的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表面121为平面。第二衬底12靠近第一衬底11的一侧填充容纳结构131形成的凹陷,使第二衬底12的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表面121形成平面。便于后续在第二衬底12上形成各个显示面板100中的膜层,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图5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基底层10上的至少一层栅金属层G、至少一层源漏金属层SD和阳极层An。第一类信号线L2位于至少一层栅金属层G、至少一层源漏金属层SD和阳极层An中的任一层。其中,图5以第一类信号线L2位于第二源漏金属层SD2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些示例中,在基底层10层叠设置有源层POLY、第一栅金属层G1、第二栅金属层G2、第一源漏金属层SD1和第二源漏金属层SD2。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源漏金属层SD2上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沿远离第一衬底11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层An、发光层和阴极层。
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多层导电层103还可以包括第三栅金属层(图中未示出)。示例的,第一栅金属层G1、第二栅金属层G2、第三栅金属层、第一源漏金属层SD1和第二源漏金属层SD2,可以沿远离第一衬底11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信号线L2位于至少一层栅金属层G、至少一层源漏金属层SD和阳极层An中的任一层。第一类信号线L2可以位于上述任意一层导电层中。可以理解为,栅金属层G、源漏金属层SD和阳极层An中的任一层中的信号线,均可以通过过孔K连接至连接引线L1。由于连接引线L1位于第一衬底11和第二衬底12之间,相对于位于栅金属层G、源漏金属层SD和阳极层An中的任一层中的信号线,更靠近中性层,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层绝缘层,多层绝缘层包括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二栅绝缘层GI2、层间介质层ILD、第一平坦化层PLN1和第二平坦化层PLN2。
第一栅绝缘层GI1,位于有源层POLY和第一栅金属层G1之间,使有源层POLY和第一栅金属层G1绝缘。示例性的,第一栅绝缘层GI1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氮氧化硅和氧化硅的无机绝缘材料中的任一种。第一栅绝缘层GI1的材料可以包括二氧化硅,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二栅绝缘层GI2,位于第一栅金属层G1和第二栅金属层G2之间,使第一栅金属层G1和第二栅金属层G2绝缘。示例性的,第二栅绝缘层GI2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氮氧化硅和氧化硅的无机绝缘材料中的任一种。第二栅绝缘层GI2的材料可以包括二氧化硅,本公开不限于此。
层间介质层ILD,位于第二栅金属层G2和第一源漏金属层SD1之间,使第二栅金属层G2和第一源漏金属层SD1绝缘。
第一平坦化层(Planarization Layer,简称PLN)PLN1,位于第一源漏金属层SD1和第二源漏金属层SD2之间,使第一源漏金属层SD1和第二源漏金属层SD2绝缘。示例性的,第一平坦化层PLN1的材料可以为以包括树脂等有机材料。
第二平坦化层(Planarization Layer,简称PLN)PLN2,位于第二源漏金属层SD2和阳极层An之间,使第二源漏金属层SD2和阳极层An之间绝缘。示例性的,第二平坦化层PLN2的材料可以为以包括树脂等有机材料。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开槽U。开槽U位于弯折区ZZ,且开槽U贯穿第一栅绝缘层GI1和第二栅绝缘层GI2和层间绝缘层ILD。由于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二栅绝缘层GI2和层间绝缘层ILD的材料一般为无机材料,而无机材料脆性较大。设置开槽U,可以防止绝缘层在弯折时发生断裂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示例性的,开槽U内可以填充有机材料。有机材料用于释放弯折区ZZ的应力,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在弯折区ZZ的弯折性能。例如,有机材料可以包括聚丙烯酰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硅氧烷类树脂、丙烯酰类树脂和环氧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可以将第一平坦化层PLN1填充至开槽U内,利用第一平坦化层PLN1释放弯折区ZZ的应力,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在弯折区ZZ的弯折性能。
图6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类信号线L3。 第二类信号线L3位于第二衬底12的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扇出区F2。第二类信号线L3通过第二衬底12上的过孔K电连接至连接引线L1。
其中,第一类信号线L2通过过孔K电连接至连接引线L1,且第二类信号线L3通过过孔K电连接至连接引线L1。可以理解为,第一类信号线L2和第二类信号线L3通过连接引线L1电连接。其中,第一类信号线L2和第二类信号线L3均位于第二衬底12的远离第一衬底11的一侧。利用连接引线L进行电连接,且连接引线L1位于第一衬底11和第二衬底12之间。由于连接引线L1更靠近中性层,有利于降低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保证第一类信号线L2和第二类信号线L3进行信号传输,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类信号线L3位于至少一层栅金属层G、至少一层源漏金属层SD和阳极层An中的任一层。
在一些示例中,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第一类信号线L2和第二类信号线L3同层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信号线L2和第二类信号线L3位于不同层。
图7为一些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图8为又一些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图9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图10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图11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其中,图7和图9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处于未弯折状态,图8和图10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处于弯折状态。图11具体示意出图9所示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内部结构的一种设置方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显示模组200包括显示面板100、以及依次设置在显示面板100显示侧上的第一光学胶层20和保护盖板40。显示模组200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00非显示侧上的背膜70、支撑层80和弯曲垫块90。非显示侧为显示侧的对侧。为了防止显示面板100在弯折工工艺中,弯折区ZZ内的信号线断线的问题。在显示面板100靠近保护盖板40的一侧涂覆的MCL(Metal Cover Layer,金属覆盖层)胶层。但是,一方面,MCL胶层厚度均一性差,降低显示模组200的工艺良率。另一方面,MCL胶层的厚度过大,一般为90μm~120μm。相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厚度30μm,差距明显。弯折后,会容易导致增大显示模组200的下边框。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由于MCL胶层厚度较厚,会压缩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半径。而弯折 半径越小,会导致显示面板100弯折区ZZ内的信号线受到的拉应力越大,进一步增大弯折区ZZ内连接引线L1的断线风险。
而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200,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光学胶层20。第一光学胶层20位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侧。第一光学胶层20由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经第一扇出区F1、弯折区ZZ延伸至第二扇出区F2。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200中,利用外扩第一光学胶层20替代MCL胶层,可以省略涂覆MCL胶层的工艺,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有利于简化工艺制程。并且,由于第一光学胶层20相对于流体的MCL胶层,更易控制,厚度均一性较好,且厚度较薄,相对于MCL胶层,可以有效的降低显示模组200下边框(即前述弯折区所在侧的边框)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同时,由于第一光学胶层20厚度较薄,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半径设置灵活,防止弯折区ZZ内信号线受到的拉应力过大,从而有利于防止显示面板100弯折区ZZ内信号线发生断线。
此外,请参阅图11所示,弯折区ZZ内的信号线(第一类信号线)下移至第一衬底11和第二衬底12之间。使连接引线L更靠近中性层(即弯折中不产生应变的层)。有利于降低连接引线L1在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工艺时,在弯折区ZZ内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降低连接引线L的断线风险,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其中,图11中并未示意出第一类信号线L2,也并未示意出位于栅极绝缘层、平坦化层PLN以及位于像素定义层PDL之间的导电层。并且,图11中所示的平坦化层PLN可以为一层或者多层。
示例性的,第一光学胶层20的材料可以为OCA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9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第二扇出区F2且远离弯折区ZZ一侧的第五边缘H5;第一光学胶层20包括靠近第五边缘H5的第六边缘H6;第六边缘H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五边缘H5之间的距离D1范围为0.1mm~0.25mm。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扩第一光学胶层20的基础上,限定第一光学胶层20的外扩程度,使第一光学胶层20的第六边缘H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100的第五边缘H5之间具有间距,防止第一光学胶层20溢胶至显示面板100的外侧,影响显示模组200质量。当第一光学胶层20的第六边缘H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100的第五边缘H5之间的距离D1等于或趋近于0.1mm时,可以在防止第一光学胶层20溢胶至显示面板100 外侧的同时,更好的覆盖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区ZZ,防止显示面板100弯折区ZZ内信号线发生断线。当第一光学胶层20的第六边缘H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100的第五边缘H5之间的距离D1等于或趋近于0.25mm时,可以覆盖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区ZZ,防止显示面板100弯折区ZZ内信号线发生断线的同时,设置更大的间距,更有效的防止光学胶层20溢胶至显示面板100外侧。
示例性的,第一光学胶层20的第六边缘H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100的第五边缘H5之间的距离D1可以为0.1mm、0.15mm、0.2mm或0.25mm中任一个。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光学胶层20的第六边缘H6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面板100内部为例进行示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胶层20的其他边缘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0内部。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胶层20的其他边缘可以与显示面板100对应的边缘平齐。也即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光学胶层20的其他边缘的位置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
图12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层叠设置在基底层10上的多层绝缘层,多层绝缘层包括阻隔层Ba、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一层间介质层ILD1、缓冲层Buffer、第二栅绝缘层GI2、第二层间介质层ILD2、钝化层PVX、第一平坦化层PLN1和第二平坦化层PLN2。其中,阻隔层Ba、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一层间介质层ILD1、缓冲层Buffer、第二栅绝缘层GI2、第二层间介质层ILD2、第一平坦化层PLN1和第二平坦化层PLN2均延伸至弯折区ZZ内。对于位于弯折区ZZ内的多层绝缘层可以设置开槽U,设置开槽U,可以防止绝缘层在弯折时发生断裂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良率。
示例性的,阻隔层Ba、第一栅绝缘层GI1、第一层间介质层ILD1、缓冲层Buffer、第二栅绝缘层GI2、第二层间介质层ILD2、钝化层PVX、第一平坦化层PLN1和第二平坦化层PLN2,依次层叠设置在基底层10上。
其中,图12以第一类信号线L2位于第一平坦化层PLN1和第二平坦化层PLN2之间的第二源漏金属层SD2上,第一类信号线L2通过过孔K与连接引线L1电连接为例进行示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信号线L2可以位于第二层间介质层ILD2和钝化层PVX之间的第一源漏金属层SD1上,第一类信号线L2通过过孔K与连接引线L1电连接。
图13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图14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其中,图13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处于未弯折状态,图14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处于弯折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显示模组200还包括彩膜层30和保护盖板40。
保护盖板40,位于第一光学胶层20的远离显示面板100的一侧。保护盖板40起到保护显示面板100的作用,且提高显示装置300的整体抗冲击性能。示例性的,保护盖板40的材料包括透明聚酰亚胺、超薄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彩膜层30位于显示面板100与第一光学胶层20之间,彩膜层3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显示区AA。可以理解为,将彩膜层30直接做在显示面板100的封装层上,属于COE(Color Film On Encapsulation,COE)结构。基于COE结构的显示模组200无需采用偏光片,有利于降低显示模组200的成本。同时,在无偏光片的技术下,可以在相同的显示亮度下,屏幕功耗更低。以及,相比偏光片能够大幅降低屏幕的厚度,有利于实现显示模组200的轻薄化。
在一些示例中,彩膜层30包括分隔图案和多个彩膜部,分隔图案用于隔开多个彩膜部。多个彩膜部包括红色彩膜部、绿色彩膜部和蓝色彩膜部。
示例性的,分隔图案选用黑色吸光材料。
图15为又一些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图16为又一些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其中,图15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处于未弯折状态,图16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处于弯折状态。在上述一些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5和图16所示,基于COE结构,无需设置偏光片。保护盖板40和显示面板100之间仅包括一层第一光学胶层20。而MCL胶层的厚度远大于第一光学胶层20的厚度,导致涂覆的MCL胶层后,会与保护盖板40产生干涉影响保护盖板40的质量。
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200中,利用外扩第一光学胶层20替代MCL胶层。由于第一光学胶层20相对于流体的MCL胶层,厚度均一性较好,且厚度较薄。第一光学胶层20不会与保护盖板40产生干涉,提高显示模组200的质量。此外,第一光学胶层20相对于MCL胶层,可以有效的降低显示模组200下边框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同时,由于厚度较薄,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半径设置灵活,防止弯折区ZZ内信号线受到的拉应力过大,从而有利于防止显示面板100弯折区ZZ内信号线发生断线。
图17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图18为 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其中,图17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处于未弯折状态,图18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显示面板100处于弯折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和图18所示,显示模组200还包括保护盖板40、偏光片50和第二光学胶层60。
偏光片50,位于第一光学胶层20的远离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偏光片50和显示面板100利用第一光学胶层20固定粘接。偏光片5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显示区AA。偏光片50可以为圆偏光片。此处,偏光片50可以减少外界光发射,防止显示模组200产生刺眼效果。
第二光学胶层60,位于偏光片50的远离第一光学胶层20的一侧。偏光片50和保护盖板40利用第二光学胶层60固定粘接。示例性的,第二光学胶层60的材料可以为OCA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其中,第一光学胶层20的材料和第二光学胶层60的材料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胶层20的材料和第二光学胶层60的材料也可以不同。
保护盖板40,位于第二光学胶层60的远离偏光片50的一侧。保护盖板40起到保护显示面板100的作用,且提高显示装置300的整体抗冲击性能。示例性的,保护盖板40的材料包括透明聚酰亚胺、超薄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7所示,在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第二扇出区F2且远离弯折区ZZ一侧的第五边缘H5的情况下:偏光片50包括靠近第五边缘H5的第七边缘H7;第二光学胶层60包括靠近第五边缘H5的第八边缘H8;第八边缘H8相对第七边缘H7更靠近显示区AA;第七边缘H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第八边缘H8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2范围为0.1mm~0.25mm。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光学胶层60的第八边缘H8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偏光片50的第七边缘H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间距,也即将第二光学胶层60相对于偏光片50内缩一段距离,防止第二光学胶层60溢胶至偏光片50的外侧,影响显示模组200的质量。当第二光学胶层60的第八边缘H8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偏光片50的第七边缘H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2等于或趋近于0.1mm时,可以防止第二光学胶层60溢胶至偏光片50外侧的同时,更好的固定粘接保护盖板40和偏光片50。当第二光学胶层60的第八边缘H8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偏光片50的第七边缘H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2等于或趋近于0.25mm时,可以保证固定粘接保护盖板40和偏光片50的基础上,设置更大的间距,更有效的防止第二光学胶层60溢胶至偏光片50外侧,保 证显示模组200的质量。
示例性的,第二光学胶层60的第八边缘H8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偏光片50的第七边缘H7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D2可以为0.1mm、0.15mm、0.2mm或0.25mm中任一个。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第二光学胶层60的第八边缘H8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偏光片5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内部为例进行示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胶层60的其他边缘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也可以位于偏光片5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胶层60的其他边缘可以与偏光片50对应的边缘平齐。也即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二光学胶层60的其他边缘的位置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0所示,也可以参阅图14或图18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位于弯折区ZZ的靠近显示区AA一侧的第一部分110、位于弯折区ZZ的第二部分120及位于弯折区ZZ的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第三部分130。第二部分120连接于第一部分110与第三部分130之间。在显示面板100弯折后,第一部分110与第三部分130相对设置。显示模组200还包括背膜70、支撑层80和弯曲垫块90。
背膜70,位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侧,非显示侧为显示侧的对侧。背膜70包括第一子膜71和第二子膜72。第一子膜71至少覆盖第一部分110,第二子膜72至少覆盖第三部分130,第一子膜71与第二子膜72之间形成断槽F。在垂直于第二部分120的方向上,断槽与弯折区ZZ至少部分地交叠。背膜70可以对显示面板100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
在显示面板100弯折后,支撑层80,位于第一子膜71与第二子膜72之间。其中,支撑层80位于第一子膜71和弯曲垫块90之间。在弯曲后,支撑层80,第一子膜71和弯曲垫块90之间,也位于第一子膜71与第二子膜72之间。示例性的,支撑层8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例如,支撑层80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SUS、铜或者钛合金等金属材质。
在显示面板100弯折后,弯曲垫块90,位于支撑层80与第二子膜72之间。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三部分130弯曲至非显示面时,弯曲垫块90位于支撑层80与第二子膜72之间。可以用于支撑第二子膜72与支撑层80,避免弯曲后,第二子膜72呈现悬空状态,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200的稳定性。
图19为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其中,图19具体示意出图9所示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内部结构一种设置方式。在一些 实施例中,结合图11所示,去除图11所示显示模组200中的平坦化层PLN中的一层或多层,和/或,去除像素定义层PDL。其中,图19以去除显示模组200中的平坦化层PLN和像素定义层PDL为例进行示意。
由于平坦化层PLN的厚度远小于基底层10的厚度,像素定义层PDL的厚度远小于基底层10的厚度。平坦化层PLN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衬底11的弹性模量,且小于第二衬底12的弹性模量。像素定义层PDL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衬底11的弹性模量,且第二衬底12的弹性模量。去除平坦化层PLN和像素定义层PDL中至少一层膜层,对显示模组200内中性层的位置的影响较小。并且,去除平坦化层PLN和像素定义层PDL中至少一层膜层,可以减少使用掩膜版的数量,简化显示模组200的工艺制程。
其中,当显示模组200中不包括平坦化层PLN中的一层或多层时,显示模组200中仅包括一层源漏金属层。当显示模组200中不包括像素定义层PDL时,发光元件可以独立设置。以及,此时,位于弯折区ZZ内的绝缘层可以不设置过孔。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图20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1为图20中一些步骤对应的结构图。本公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请参阅图20和图2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位于弯折区ZZ的靠近显示区AA一侧的第一部分110、位于弯折区ZZ的第二部分120及位于弯折区ZZ的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第三部分130。
制备方法包括:
S1:在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贴附第一光学胶层,第一光学胶层由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经第一扇出区和弯折区延伸至第二扇出区。
在S1步骤中,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侧贴附第一光学胶层20时。设置第一光学胶层20由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经第一扇出区F1和弯折区ZZ延伸至第二扇出区F2。利用外扩第一光学胶层20替代MCL胶层,可以省略涂覆MCL胶层的工艺,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有利于简化工艺制程。并且,由于第一光学胶层20属于粘接条,可直接贴附,相对于涂覆流体的MCL胶层,更易控制,厚度均一性较好,且厚度较薄。也即第一光学胶层20相对于MCL胶层,可以有效的降低显示模组200下边框的宽度,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同时,由于第一光学胶层20厚度较薄,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半径设置灵活,防止弯折区ZZ内信号线受到的拉应力过大,从而有利于防止显示面板100弯折区ZZ内信号线发生断线。
示例性的,第一光学胶层20的材料可以为OCA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
S2:对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进行弯折,使显示面板的第三部分弯折至显示面板的第一部分的背侧。
在S2步骤中,对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部分120进行弯折,使显示面板100的第三部分130弯折至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部分110的背侧。
S3:至少对第一光学胶层位于弯折区的部位进行光照固化。
在S3步骤中,至少对第一光学胶层20位于弯折区ZZ的部位进行光照固化。由于第一光学胶层20的双面均具有粘性,第一光学胶层20靠近显示面板100的一侧与显示面板100固定粘接。第一光学胶层20远离显示面板100的一侧,且位于弯折区的部位属于悬空状态。至少对第一光学胶层20位于弯折区的部位进行光照固化,降低该位置处的第一光学胶层20的粘附力,防止异物与第一光学胶层20位于弯折区的部位粘接,提高显示模组200的质量。
其中,图21中主要为示意出对第一光学胶层位于弯折区的部位进行光照固化。对于显示模组200中其他结构并未进行示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后续工艺,形成前述显示模组中的其他结构。例如,形成前述显示模组中的彩膜30(或偏光片50)、保护盖板40、背膜70、支撑层80和弯曲垫块90等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 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周边区,周边区中包括:排列于所述显示区的同一侧,且依次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一扇出区、弯折区和第二扇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层,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周边区;所述基底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
    至少一条连接引线,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所述连接引线由所述弯折区靠近所述第一扇出区的一侧,经由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靠近所述第二扇出区的一侧;
    至少一条第一类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衬底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和/或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类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衬底上的过孔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引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基底层还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其中,所述连接引线位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上具有容纳结构;
    所述容纳结构至少在所述缓冲层的朝向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容纳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连接引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结构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容纳结构还在所述缓冲层的朝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开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容纳结构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一扇出区,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围设出容纳槽;
    所述连接引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容纳槽暴露出的所述第一衬底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为第一边缘,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为第二边缘;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为第三边缘,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边缘为第四边缘;
    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 三边缘之间的距离。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衬底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表面为平面。
  8.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
    位于所述基底层上的至少一层栅金属层、至少一层源漏金属层和阳极层;所述第一类信号线位于所述至少一层栅金属层、所述至少一层源漏金属层和所述阳极层中的任一层。
  9.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
    至少一条第二类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衬底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二类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衬底上的过孔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引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衬底的厚度范围为8μm~10μm;和/或,
    所述第二衬底的厚度范围为5μm~10μm。
  11.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由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经所述第一扇出区、所述弯折区延伸至所述第二扇出区。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且远离所述弯折区一侧的第五边缘;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包括靠近所述第五边缘的第六边缘;所述第六边缘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五边缘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mm~0.25mm。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还包括:
    彩膜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之间;所述彩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
    保护盖板,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还包括:
    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偏光片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
    第二光学胶层,位于所述偏光片的远离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一侧;
    保护盖板,位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远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且远离所述弯折区一侧的第五边缘的情况下:
    所述偏光片包括靠近所述第五边缘的第七边缘;所述第二光学胶层包括靠近所述第五边缘的第八边缘;所述第八边缘相对所述第七边缘更靠近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七边缘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八边缘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mm~0.25mm。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的第二部分及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相对设置;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背膜,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所述非显示侧为所述显示侧的对侧;所述背膜包括第一子膜和第二子膜,所述第一子膜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子膜至少覆盖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一子膜与所述第二子膜之间形成断槽;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方向上,所述断槽与所述弯折区至少部分地交叠;
    支撑层,位于所述第一子膜与第二子膜之间;以及,
    弯曲垫块,位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第二子膜之间。
  17. 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弯折区的第二部分及位于所述弯折区的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三部分;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贴附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由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经第一扇出区和弯折区延伸至第二扇出区;
    对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部分进行弯折,使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三部分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部分的背侧;
    至少对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位于所述弯折区的部位进行光照固化。
  18.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PCT/CN2022/102539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00032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2539 WO2024000323A1 (zh)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2280001967.4A CN117643203A (zh)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2539 WO2024000323A1 (zh)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0323A1 true WO2024000323A1 (zh) 2024-01-04

Family

ID=8938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02539 WO2024000323A1 (zh) 2022-06-29 2022-06-29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43203A (zh)
WO (1) WO202400032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1088A1 (en) * 2016-09-21 2018-03-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protecting cover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reof
CN109273503A (zh) * 2018-09-27 2019-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63256A (zh) * 2019-11-26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0030A (zh) * 2020-06-30 2020-10-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2639930A (zh) * 2019-07-31 2021-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4476074U (zh) * 2020-12-15 2021-10-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1088A1 (en) * 2016-09-21 2018-03-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protecting cover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reof
CN109273503A (zh) * 2018-09-27 2019-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39930A (zh) * 2019-07-31 2021-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63256A (zh) * 2019-11-26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0030A (zh) * 2020-06-30 2020-10-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214476074U (zh) * 2020-12-15 2021-10-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3203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2698B2 (en) Transpar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411189B2 (en) Flexible OLED module stacked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5707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9941261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60016267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155226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with adhesion-enhancing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TWI782380B (zh) 顯示裝置
US10692799B2 (en)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384492A1 (en)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light-emitt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210073A1 (zh) Oled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24136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686345B1 (ko) 평판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9213880A1 (zh) Oled触控面板、制备方法及触控装置
US1113343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4000323A1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1020285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22088992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77422B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01616A9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20935485U (zh) 显示装置
CN210897242U (zh) 显示面板
CN210897243U (zh) 显示面板
US20220093897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16580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KR20200080054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9484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