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193154A1 -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193154A1
WO2023193154A1 PCT/CN2022/085417 CN2022085417W WO2023193154A1 WO 2023193154 A1 WO2023193154 A1 WO 2023193154A1 CN 2022085417 W CN2022085417 W CN 2022085417W WO 2023193154 A1 WO2023193154 A1 WO 202319315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type
backup
sub
performance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0854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书珍
Original Assignee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22/0854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193154A1/zh
Priority to CN202280001004.4A priority patent/CN114902616B/zh
Publication of WO202319315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193154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多网关组网方法包括:通过第二类网关接收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S11);当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控制信令(S12);通过第二类网关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第二子设备与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第二类网关连接(S13)。

Description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或者多网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升级,市场上智能设备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在各行各业中使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例如在智能家居行业中,不少用户已拥有超过几十或者上百个IoT设备。例如未来一个家庭所拥有的IoT设备数量将普遍超过300个,该IoT设备之间的自动化联动将应用得更为广泛。
目前可通过设置一个组网系统来实现同局域网之间的IoT设备联动。然而目前对于设备数量越多,设备之间的联动越困难;接入的协议越多,设备之间的联动也越困难;且一旦组网系统中主网关无法正常工作,该组网系统中其它从网关的设备之间无法实现联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系统,所述组网系统包括: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类网关;
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调度所述第二类网关,且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接收到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网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其中,
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所述第三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类网关故障时转换为所述第一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同步给所述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
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基于所述管控数据切换为所述第一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及所述第一类网关在预定窗口内广播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 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并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及第二备网关;
所述第一备网关,用于若接入所述网关系统后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在预定窗口内广播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备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由第一类网关执行,包括:
通过第二类网关接收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控制信令;
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信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第三类网关广播的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的连接,和/或,断开与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更新,将更新后的管控数据发送给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由第二类网关执行,包括:
若扫描到第一类网关,将接收到的第一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类网关;
接收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
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网关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由第三类网关执行,包括:
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建立连接;
并从所述第一类网关获取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其中,所述管控数据至少包括:联动规则;所述联动规则,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第一信息满足所述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第一类网关从第一子设备获取;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第一类网关广播的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
若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在所述预定窗口广播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通信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应用于第一类网关,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类网关接收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控制信令;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信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内接收第三类网关广播的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 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的连接,和/或,断开与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更新,将更新后的管控数据发送给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应用于第二类网关,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若扫描到第一类网关,将接收到的第一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类网关;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网关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应用于第三类网关,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建立连接;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类网关获取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其中,所述管控数据至少包括:联动规则;所述联动规则,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第一信息满足所述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第一类网关从第一子设备获取;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三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内接收第一类网关广播的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若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在所述预定窗口广播所述第一备网 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通信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网关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多网关组网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多网关组网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公开一种组网系统,该组网系统包括: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类网关;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调度所述第二类网关,且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接收到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本公开实施例第一类网关可将接收的一个第二类网关下的子设备的第一信息生成控制信令,并将控制信令发送给另一个第二类网关下的子设备,如此可以实现跨网关调度,能够对于不同接入协议的子设备实现自动化联动。
并且,由于组网系统中各设备均为本地连接,因此可以实现本地自动化联动。且,由于无需经过云端服务器就能实现联动,一方面,消除子设备对云端服务器的依赖,且在网络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从而可以使得组网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另一方面,组网系统中各设备的信息传输无需经过云端,信息传输的路径相对比经过云端服务器更短,从而可以使得设备之间的联动的响应更快。
并且,由于组网系统中各设备均为本地连接,如此在用于连接外网的路由器被断开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从而也可以提高该组网系统的隐私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首先,对相关技术中组网系统进行部分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网系统,所述组网系统包括:一个主网关、至少一个备网关及至少一个从网关。在物理层上,主网关、备网关及从网关均可以连接路由器,该路由器连接云端服务器。这里,主网关、备网关及从网关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方式连接路由器,或者也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连接路由器。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传输层上,主网关与备网关建立通信连接;和/或,主网关与从网关建立通信连接。这里,该通信连接可以是:点对点的加密传输通道的通信连接。这里,组网系统可以以主网关为中心,组成拓扑结构的网络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网关可以为组网系统的中枢设备;该主网关存储和/或执行联动规则。这里,该联动规则,可用于主网关调度备网关和/或从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备网关可用于主网关的备份;该备网关用于基于预定时间间隔备份主网关的信息,或者,接收备网关基于信息更新后发送的信息。这里,该备网关在主网关失效后,可切换为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网关接收主网关的调度。该从网关可以是桥接网关,例如可以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WiFi)设备的桥接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应用层上,组网系统以“家庭”或者“局域网”进行区分。示例性的,如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账号,一个账号可创建多个“家庭”或者“局域网”。这里,用户的一个账号对应一个用户识别码(UID),该用户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账号;一个家庭对应一个家庭识别码(Home ID),该家庭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家庭。用户注册账号后,可通过云端服务器获取该账号的用户标识码;用户登录账号可创建家庭,并通过云端服务器获取家庭的家庭识别码。同一个家庭或者同一个局域网中的网关组成一个组网系统,在该组网系统中有且仅有一个主网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联动规则存储在主网关中,联动规则可用于主网关调度组网系统中的设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联动规则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联动规则可用于云端服务器调度多个组网系统中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网系统包括:主网关、备网关及从网关。该组网系统包括的网关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固定身份网关,例如该固定身份网关为从网关;另一类为非固定身份网关,例如该非固定身份网关为主网关或者备网关。这里,该固定身份网关加入组网系统后,身份不会改变。该非固定身份网关加入组网系统后,该身份会改变;例如主网关可变成备网关,备网关可变成主网关。
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系统,其中,组网系统包括: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类网关;
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调度所述第二类网关,且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接收到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这里,第一类网关和第二类网关均可以是任意一种协议的网关;例如该第一类网关和第二类网关均可以是但不限于是WiFi网关、紫蜂(ZigBee)网关、蓝牙(BLE)网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网关和/或无线网格网络(Mesh)网关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类网关可以为主网关;第二类网关可以为从网关。
这里,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均可以是各种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笔记本、计算机、穿戴式设备、电视机、音箱、和/或各种智能电器等。
这里,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均可以是但不限于是任意一种IoT设备。
这里,第一子设备和第二子设备均可以是但不限于是任意一种接入协议的子设备。例如,该接入协议可以是但不限于是WiFi、ZigBee、BLE、Mesh、BLE Mesh和/或PLC等接入协议;该第一子和第二子设备均可以是WiFi子设备、ZigBee子设备或者BLE Mesh子设备等。
这里,与第一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类网关可以为:第一从网关;与第二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类网关可以为:第二从网关;第一从网关与第二从网关为协议相同的网关,或者,第一从网关与第二从网关为协议不同的网关。
这里,组网系统中连接可以是任意一种通信连接。例如该通信连接可以是无线通信连接,也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例如该通信连接可以是WiFi连接、蓝牙连接、近场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类网关,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关的子设备发送的上行消息,并将所述上行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类网关;和/或,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网关发送的下行消息,并将所述下行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关的子设备。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在一个组网系统中包括1个第一类网关及3个第二类网关,3个第二类网关可分别为ZigBee从网关、BLE从网关及PLC从网关;该ZigBee从网关可连接N个ZigBee子设备,该BLE从网关可连接M个BLE Mesh子设备,以及该PLC从网关可连接L个子设备;其中,N、M及L均可以是大于0的整数。当该3个第二类网关与第一类网关建立通信连接后,该3个第二类网关可从子设备中获取上行消息,并将上行消息发送给第一类网关;和/或该3个第二类网关可接接收第一类网关下发的下行消息,并将下行消息发送给第二类网关的子设备。例如,ZigBee从网关可获取第一类网关的下行消息,并将该下行消息发送给ZigBee子设备1至ZigBee子设备N其中至少之一。又如,BLE从网关可接收BLE Mesh子设备1至BLE Mesh子设备M中其中至少一个的上行消息,并将该上行消息发送给第一类网关。
这里,联动规则,可用于规定第一子设备触发操作触发第二子设备的联动操作的规则;其中,第一子设备与第二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第二类网关连接。这里,该联动规则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规则。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这里,触发操作可以是任意一种操作,联动操作也可以是任意一种操作。例如,触发操作可以是第一从网关下开灯,联动操作可以是第二从网关下的空调关闭;又如,触发操作可以是第一从网关下音箱播放音乐,联动操作可以是第二网关下的门关闭;等等。
这里,第一信息可以是任意一种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是联动规则中信息,也可以是与联动规则中信息相关联的信息。
这里,控制信令可以是任意一种信令。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令,用于供第二子设备执行相应的联动操作。
示例性的,预先在组网系统的第一类网关中设置一条联动规则为“打开灯则关闭空调”。在该组网系统中,灯通过蓝牙Mesh网关接入组网系统中;空调通过ZigBee网关接入组网系统中。该等是触发设备,该空调是执行设备;该蓝牙Mesh网关与ZigBee网关分别与组网系统中主网关连接。当 灯被打开时,灯生成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灯被打开;Mesh蓝牙网关将第一信息发送给主网关。主网关若确定第一信息满足“打开灯则关闭空调”的联动规则,则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关闭空调;主网关将控制指令发送给ZigBee网关。ZigBee网关将控制指令发送给与ZigBee网关建立通信连接的空调;空调基于控制指令关闭空调。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一类网关将一个第二类网关下的子设备的第一信息生成控制信令,并将控制信令发送给另一个第二类网关下的子设备;如此可以实现跨网关调度,能够对于不同接入协议的子设备实现自动化联动。
并且,由于组网系统中各设备均为本地连接,因此可以实现本地自动化联动。且,由于无需经过云端服务器就能实现联动,一方面,消除子设备对云端服务器的依赖,且在网络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从而可以使得组网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另一方面,组网系统中各设备的信息传输无需经过云端,信息传输的路径相对比经过云端服务器更短,从而可以使得设备之间的联动的响应更快。
并且,由于组网系统中各设备均为本地连接,如此在用于连接外网的路由器被断开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从而也可以提高组网系统的隐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类网关若未扫描到第一类网关或者无法与第一类网关连接时,用于连接组网系统外的云端服务器。如此,第二类网关也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与组网系统的其它设备或者其它组网系统通信。
这里,组网系统中各网关均可以发送消息帧,该消息帧中携带该网关的网关类型;则各组网系统中各网关可以通过接收到消息帧,确定出发送该消息帧的网关类型;该网关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第一类网关、第二类网关及第三类网关。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网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其中,
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所述第三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类网关故障时转换为所述第一类网关。
这里,第一类网关还用于调度第三类网关。
这里,第三类网关也可以为任意一种协议的网关;例如该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均可以是但不限于是WiFi网关、紫蜂(ZigBee)网关、蓝牙(BLE)网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网关和/或无线网格网络(Mesh)网关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类网关可以为备网关。
这里,第一类网关发生故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类网关掉电;
第一类网关与第二类网关和/或第三类网关的连接断开;
第一类网关从组网系统中移除。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一类网关故障时,第三类网关可以切换成为第一类网关;如此可实现使得用于备份的第三类网关无缝切换为第一类网关。如此可以使得组网系统具有很强的容灾 能力,提高了组网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同步给所述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
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基于所述管控数据切换为所述第一类网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当第一类网关故障时,基于所述管控数据切换为所述第一类网关。
这里,管控数据还可以是但不限于是:第一类网关的标识信息、至少一个第二类网关的标识信息、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的标识信息、最大调度子设备数量、当前调度子设备数量、第一类网关和/或第二类备网关和/或第三类网关和/或子设备的能力信息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类网关,用于在管控数据更新时,将更新后的管控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如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管控数据更新时,就将管控数据同步给第三类网关,使得第三类网关能够及时备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类网关,基于预定时间间隔获取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
示例性的,第三类网关,用于向第一类网关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管控数据;第一类网关,用于基于接收到所述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一类网关中管控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三类网关。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备份设备即第三类网关主动从第一类网关中备份管控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第三类网关同步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可以为第三类网关切换为第一类网关提供条件,使得该第三类网关切换为第一类网关时能够具有同等或接近的调度能力;提高了组网系统在第一网关故障后,第三类网关成为第一类网关后组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及所述第一类网关在预定窗口内广播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这里,网络性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设备优先级,其中,所述设备优先级的高低与对应网关设备的设备能力正相关;
链路类型,其中,不同网关设备用于网络互连时建立的链路类型不同;
信号质量,其中,当前支持有线连接的网关设备的信号质量强于当前支持无线连接的所述网络设备的信号质量;
设备识别码(DID)字符,其中,不同网关设备的所述DID字符不同。
这里,该网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类网关、第二类网关和/或第三类网关。
这里,第三类网关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三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高于第一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
第三类网关与第一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第三类网关的链路优先级高于第一类网关的链路优先级;
第三类网关与第一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链路优先级相同、且第三类网关的信号质量强度高于第一类网关的信号质量强度;
第三类网关与第一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链路优先级及相同且信号质量强度也相同、且第三类网关的DID字符数量大于第一类网关的DID字符数量。
这里,该预定窗口为预定时间范围。
这里,该预定窗口包括第一类窗口。该第一类窗口为用于第三类网关挑战第一类网关的时间窗口。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组网系统重新选取第一类网关等情况时,该第三类网关可用于挑战第一类网关;例如根据第三类网关及第一类网关广播的网络性能参数以确定第三类网关是否是最符合充当第一类网关的网关;若是,可以使得第三类网关成为第一类网关。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组网系统可以使得性能最优的网关成为第一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并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第一类网关被第三类网关跳战成功时,即该第三类网关是最符合充当第一类网关的网关时,则第一类网关切换为第三类网关。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组网系统可以使得性能最优的网关成为第一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这里,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高于第三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
第一类网关与第三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第一类网关的链路优先级高于第三类网关的链路优先级;
第一类网关与第三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链路优先级相同、且第一类网关的信号质量强度高于第三类网关的信号质量强度;
第一类网关与第三类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链路优先级及相同且信号质量强度也相同、且第一类网关的DID字符数量大于第三类网关的DID字符数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第三类网关挑战失败,即该第三类网关不是最符合充当第一类网关的网关时,则第三类网关仍保持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组网系统可以使得性能最优的网关成为第一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及第二备网关;
所述第一备网关,用于若接入所述网关系统后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在预定窗口内广播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 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备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通信连接。
这里,第一备网关和第二备网关均可以是组网系统中任意一个第三类网关。
这里,该预定窗口包括第二类窗口。该第二类窗口为用于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选取出第一类网关的时间窗口。
这里,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备网关的设备优先级高于各第二备网关的设备优先级;
第一备网关与各第二备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第一备网关的链路优先级高于各第二备网关的链路优先级;
第一备网关与各第二备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链路优先级相同、且第一备网关的信号质量强度高于各第二备网关的信号质量强度;
第一备网关与各第二备网关的设备优先级相同且链路优先级及相同且信号质量强度也相同、且第一备网关的DID字符数量大于各第二备网关的DID字符数量。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通过多个第三类网关(即第一备网关及第二备网关)进行选举,选举性能最好的第三类网关为第一类网关。
以下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是由第一类网关执行的,与上述由多网关组网系统的描述是对应的;且,对于由第一类网关执行的多网关组网方法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由多网关组网系统示例的描述,在此不做详细描述说明。
图6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如图6所示,所述多网关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第二类网关接收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步骤S12: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控制信令;
步骤S13: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信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由第一类网关执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联动规则为上述实施例中联动规则;第一信息为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信息;控制信令为上述实施例中控制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第三类网关广播的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的连接,和/或,断开与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这里,该预定窗口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类窗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更新,将更新后的管控数据发送给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以上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考多网关组网系统中第一类网关侧的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以下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是由第二类网关执行的,与上述由多网关组网系统的描述是对应的且与由第一类网关执行的多网关组网方法的描述是类似的;且,对于由第二类网关执行的多网关组网方法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多网关组网系统示例的描述及由第一类网关执行的多网关组网方法示例的描述,在此不做详细描述说明。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如图7所示,所述多网关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若扫描到第一类网关,将接收到的第一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类网关;
步骤S22:接收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
步骤S23: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网关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由第二类网关执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联动规则为上述实施例中联动规则;第一信息为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信息;控制信令为上述实施例中控制信令。
以上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类网关侧的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以下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是由第三类网关执行的,与上述由多网关组网系统的描述是对应的且与由第一类网关和/或第二类网关执行的多网关组网方法的描述是类似的;且,对于由第三类网关执行的多网关组网方法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多网关组网系统示例的描述及由第一类网关和/或第二类网关执行的多网关组网方法示例的描述,在此不做详细描述说明。
图8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如图8所示,所述多网关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建立连接;
步骤S32:并从所述第一类网关获取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
其中,所述管控数据至少包括:联动规则;所述联动规则,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第一信息满足所述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第一类网关从第一子设备获取;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关组网方法,由第三类网关执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管控数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管控数据;联动规则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联动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第一类网关广播的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性能参数为上述实施例中网络性能参数。
这里,预定窗口包括第一类窗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
若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在所述预定窗口广播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通信连接。
这里,预定窗口包括第二类窗口。
以上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类网关和/或第二类网关侧的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公开任意实施例,以下提供两个具体示例。
示例一
如图9所示,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由网关设备执行,可包括以下步骤:
这里,该网关设备的可为第一类网关或者第三类网关。这里,第一类网关为主网关;第三类网关为备网关。
步骤S41:确定网关设备开始初始化;
步骤S42:确定网关设备是否为主网关;若否,则执行步骤S43;若是,则执行步骤S45;
步骤S43:确定是否扫描到主网关;若否,执行步骤S44;若是,则执行步骤S46;
步骤S44:确定网关设备成为主网关;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若网关设备未扫描到主网关,在预定窗口内广播网关设备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组网系统中至少一个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并基于网关设备的网络性能参数及至少一个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网关设备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主网关的预设条件;若确定网关设备满足最符合充当主网关的预设条件,确定网关设备成为主网关。
步骤S45:主网关与组网系统中至少一个备网关和/或从网关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46:确定挑战主网关是否成功;若是,执行步骤S44;若否,执行步骤S47;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若网关设备扫描到主网关,在预定窗口内广播网关设备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并基于网关设备的网络性能参数及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网关设备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主网关的预定条件;若是确定网关设备挑战主网关成功,且确定网关设备成为主网关。
步骤S47:成为备网关。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组网系统的主网关失效或者网关设备新加入组网系统时,可通过确定网关设备的身份是主网关还是备网关、以使得网关设备连接到该组网系统中进行通信。这里,该步骤S41至步骤S47可以认为是对身份为主网关或者从网关的网关设备进行初始化启动。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实现使得用于备份的备网关无缝切换为主网关;从而使得组网系统具有很强的容灾能力,提高了组网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示例二
如图10所示,提供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由网关设备执行,可包括以下步骤:
这里,该网关设备的可为第二类网关。这里,第二类网关是从网关。
步骤S51:确定网关设备开始初始化;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52之前,网关设备确定网关设备为从网关。
步骤S52:确定是否扫描到主网关;若否,执行步骤S53;若是,执行步骤S54;
步骤S53:等待预定时间间隔;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网关设备可设置定时器,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预定时间间隔;当达到预定时间间隔后,网关设备可重新扫描主网关;
步骤S54:确定是否成功与主网关建立通信连接;若是,执行步骤S55;若否,执行步骤S52;
步骤S55:确定与主网关建立通信连接。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网关设备新加入组网系统或者对组网系统中各网关重新组网时,若确定网关设备为从网关,可以将该从网关通过与主网关连接以连接到该组网系统中进行通信。这里,该步骤S51至步骤S55可以是对身份为从网关的网关设备进行初始化启动。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实现主网关调度不同从网关,实现跨网关调度。且由于组网系统中各设备均为本地连接,可消除子设备对云端服务器的依赖,使得组网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且组网系统中各设备的信息传输无需经过云端,信息传输的路径相对比经过云端服务器更短,从而可以使得设备之间的联动的响应更快。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方法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一起被执行。
图11提供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51,被配置为通过第二类网关接收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52,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控制信令;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1,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信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关组网装置,应用于第一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1,被配置为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内接收第三类网关广播的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52,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52,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的连接,和/或,断开与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52,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1,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更新,将更新后的管控数据发送给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图12提供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61,被配置为若扫描到第一类网关,将接收到的第一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类网关;
第二接收模块6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61,被配置为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网关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关组网装置,应用于第二类网关。
图13提供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71,被配置为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建立连接;
第三接收模块72,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类网关获取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其中,所述管控数据至少包括:联动规则;所述联动规则,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第一信息满足所述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第一类网关从第一子设备获取;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网关组网装置,应用于第三类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三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72,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内接收第一类网关广播的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71,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71,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模块71,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若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在所述预定窗口广播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72,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71,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71,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被单独执行,也可以与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些装置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装置一起被执行。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 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关设备,其中,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多网关组网方法。
这里,网关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是以下之一:第一类网关、第二类网关及第三类网关。
所述存储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例如,实现如图6至10所示的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多网关组网方法。例如,实现如图6至10所示的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800的框图。例如,用户设备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用户设备,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4,用户设备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用户设备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用户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用户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 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用户设备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用户设备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用户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用户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用户设备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用户设备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用户设备800或用户设备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用户设备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用户设备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用户设备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用户设备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用户设备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用户设备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7)

  1. 一种多网关组网系统,其中,所述组网系统包括: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类网关;
    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调度所述第二类网关,且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接收到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系统,其中,所述组网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其中,
    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所述第三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类网关故障时转换为所述第一类网关。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网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同步给所述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
    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基于所述管控数据切换为所述第一类网关。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网系统,其中,
    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及所述第一类网关在预定窗口内广播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网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并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网系统,其中,
    所述第三类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网系统,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及第二备网关;
    所述第一备网关,用于若接入所述网关系统后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在预定窗口内广播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备网关,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通信连接。
  8. 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其中,由第一类网关执行,包括:
    通过第二类网关接收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控制信令;
    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信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第三类网关广播的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的连接,和/或,断开与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更新,将更新后的管控数据发送给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12. 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其中,由第二类网关执行,包括:
    若扫描到第一类网关,将接收到的第一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类网关;
    接收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
    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网关连接。
  13. 一种多网关组网方法,其中,由第三类网关执行,包括:
    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建立连接;
    并从所述第一类网关获取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其中,所述管控数据至少包括:联动规则;所述联动规则,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第一信息满足所述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第一类网关从第一子设备获取;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第一类网关广播的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
    若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在所述预定窗口广播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通信连接。
  17. 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其中,应用于第一类网关,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第二类网关接收第一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控制信令;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类网关将所述控制信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内接收第三类网关广播的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断开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的连接,和/或,断开与至少一个第三类网关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切换为所述第三类网关。
  20.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更新,将更新后的管控数据发送给第三类网关;其中,所述管控数据包括:所述联动规则;所述第三类网关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的备份网关。
  21. 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其中,应用于第二类网关,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若扫描到第一类网关,将接收到的第一子设备的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类网关;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类网关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生成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满足联动规则生成;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子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网关连接。
  22. 一种多网关组网装置,其中,应用于第三类网关,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与所述第一类网关建立连接;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类网关获取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管控数据;其中,所述管控数据至少包括:联动规则;所述联动规则,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确定第一信息满足所述联动规则时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供所述第一类网关发送给第二子设备;所述第一信息是所述第一类网关从第一子设备获取;其中,所述第二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子设备,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三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预定窗口内广播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内接收第一类网关广播的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三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一类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类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建立连接。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三类网关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维持所述第三类网关的身份不变。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类网关包括:第一备网关;
    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若未扫描到所述第一类网关,在所述预定窗口广播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窗口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及所述第二备网关的网络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是否满足最符合充当所述第一类网关的预定条件;
    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被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满足所述预定条件,确定所述第一备网关成为所述第一类网关,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备网关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网关连接通信连接。
  26. 一种网关设备,其中,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13、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多网关组网方法。
  27.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 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13、14至16任一项所述多网关组网方法。
PCT/CN2022/085417 2022-04-06 2022-04-06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93154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5417 WO2023193154A1 (zh) 2022-04-06 2022-04-06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80001004.4A CN114902616B (zh) 2022-04-06 2022-04-06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5417 WO2023193154A1 (zh) 2022-04-06 2022-04-06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93154A1 true WO2023193154A1 (zh) 2023-10-12

Family

ID=82730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085417 WO2023193154A1 (zh) 2022-04-06 2022-04-06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2616B (zh)
WO (1) WO2023193154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8434A (zh) * 2015-04-03 2015-09-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联动规则设定方法及装置
CN104935485A (zh) * 2015-05-28 2015-09-23 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家电服务调用方法、家电服务调用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16160919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Vonage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mobile devices
CN106094754A (zh) * 2016-07-12 2016-1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180213349A1 (en) * 2017-01-24 2018-07-26 Arris Enterprises Llc Video gateway as an internet of things mesh enhanc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366121A (zh) * 2018-02-13 2018-08-03 广州云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多智能网关的组网系统及设备控制方法
CN112272230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关场景联动的控制方法
CN112350925A (zh) * 2020-11-06 2021-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关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165379A1 (en) * 2016-07-12 2021-06-03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evice control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gateways
CN113885349A (zh) * 2021-11-04 2022-01-04 深圳海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自治的分布式智能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10928A (ja) * 2005-04-26 2006-11-09 Yokogawa Electric Corp ゲートウェイシステム
CN104811375A (zh) * 2015-05-08 2015-07-2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智能家居网关及其组网方法
KR101746755B1 (ko) * 2017-02-08 2017-06-16 주식회사 윅스콘 통신품질 상태와 우선순위를 고려한 이종 통신망 자동 전환 라우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7360034B (zh) * 2017-07-25 2021-03-19 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关恢复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8173925B (zh) * 2017-12-25 2020-12-25 北京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联网多网关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247980B (zh) * 2019-06-25 2021-07-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中的网关控制方法及网关
CN111585800B (zh) * 2020-04-29 2022-06-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私有云的网关节点的配置方法、装置和介质
US11429464B2 (en) * 2020-07-31 2022-08-30 Boom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loud gateway configuration within API service control plane
CN111935752B (zh) * 2020-08-28 2024-01-02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60109A (zh) * 2021-07-06 2021-11-16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网关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0919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Vonage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mobile devices
CN104898434A (zh) * 2015-04-03 2015-09-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联动规则设定方法及装置
CN104935485A (zh) * 2015-05-28 2015-09-23 北京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家电服务调用方法、家电服务调用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094754A (zh) * 2016-07-12 2016-1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210165379A1 (en) * 2016-07-12 2021-06-03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evice control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gateways
US20180213349A1 (en) * 2017-01-24 2018-07-26 Arris Enterprises Llc Video gateway as an internet of things mesh enhanc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366121A (zh) * 2018-02-13 2018-08-03 广州云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多智能网关的组网系统及设备控制方法
CN112272230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关场景联动的控制方法
CN112350925A (zh) * 2020-11-06 2021-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关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85349A (zh) * 2021-11-04 2022-01-04 深圳海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自治的分布式智能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2616A (zh) 2022-08-12
CN114902616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6393C2 (ru)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ми
EP313679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wakening electronic device
KR101597177B1 (ko) 무선 통신 접속의 콘텍스트 인식 근접도 기반 설정
EP3301856B1 (en) Router management method, router and mobile terminal
EP317402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controlled smart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7008399A1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EP3226432B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sharing media data between terminals
RU2691185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аймирования
EP3010187A1 (en) Method for upgrading and device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7071862B (zh) 账号绑定方法及装置和智能设备
WO2017148354A1 (zh) 移动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网络共享方法
US11102644B2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106377A1 (en)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57839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4200848A (zh) 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5801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蓝牙从设备及蓝牙主设备
WO2023193156A1 (zh) 网关系统、网关设备身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10569049U (zh) 一种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温控器
WO2023193154A1 (zh) 多网关组网方法、装置、系统、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58050A1 (zh) 确定无线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EP393429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660389A (zh) 语音响应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07294983B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终端
WO2023245512A1 (zh) 空口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220279462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9361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