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088320A1 -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88320A1
WO2023088320A1 PCT/CN2022/132332 CN2022132332W WO2023088320A1 WO 2023088320 A1 WO2023088320 A1 WO 2023088320A1 CN 2022132332 W CN2022132332 W CN 2022132332W WO 2023088320 A1 WO2023088320 A1 WO 202308832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flywheel
speed
energy storage
gr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323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陈俊
虞君武
桂志远
孙璇
尹进峰
高康伟
白宁
Original Assignee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35746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257029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35622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257027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08832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8832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2Additional mass for increasing inertia, e.g. flywhe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Definitions

  • connecting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to the grid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for decoupling, Rectification,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voltage stabilizatio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otal moment of inertia caused by the use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in the current power grid is continuously reduced, and can increase the moment of inertia in the power grid, provide the necessary voltage and frequency support for the power grid, and reduce the The risk of large frequency deviations in the power grid enables the power system to operate safely and stably, and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the grid to efficiently accept new energy.
  • the inner rotor discharges to the power grid through the converter, so that the speed of the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remains constant at the preset speed value, and the speed of the outer rotor Constant at the preset speed value;
  • Fig. 4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according to Embodiment 3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includes a motor 112 , a flywheel rotor 111 , a double-fed transmission device 20 and a synchronous generator 30 .
  • the converter 23 can apply slip frequency current to the outer rotor 21 for excitation, and can adjust the frequency, voltag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excitation current.
  •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actually generated by the outer rotor 21 is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matched by the current fed through the converter 23 and its mechanical rotational speed.
  • the inner rotor 22 rotate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and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inner rotor 22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outer rotor. 21 magnetic field speed, so as to realize the transfer of moment of inertia.
  • the flywheel rotor of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is connected to the doubly-fed transmission with variable speed function, and the output mechanical speed of the doubly-fed transmission can remain unchanged, so it can drive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to generate constant-frequency current, satisfying the demand for power grid transmission requirements. Since the doubly-fed transmission has a speed-changing function, the change in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flywheel rotor will not affect the input of constant-frequency current from the generator to the grid.
  • connecting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to the grid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for decoupling, Rectification,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voltage stabilizatio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otal moment of inertia caused by the use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in the current power grid is continuously reduced, and can increase the moment of inertia in the power grid, provide the necessary voltage and frequency support for the power grid, and reduce the The risk of large frequency deviations in the power grid enables the power system to operate safely and stably, and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the grid to efficiently accept new energy.
  •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30 can stably generate electricity.
  • the standby state of the motor 112 in the energy-discharging state means that the motor 112 is not operating, and it does not drive the flywheel rotor 111 to accelerate. That is to say, when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is in the energy release state, there is only energy output in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 but no energy input. When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is in the above energy storage state, there is only energy input in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and no energy output.
  • the inner rotor 22 transmits power to or from the grid through the converter 23 Power is taken to keep the outer rotor 21 rotating at a preset speed, and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30 generates a stable current.
  • th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of the inner rotor 22 and the outer rotor 21 can be adjusted to balance the electromagnetic torque of the inner rotor 22 and the outer rotor 21.
  •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provid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realize auxiliary services such as power grid disturbance power distribution, inertia response, and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and improve the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and inertia support capabilities of the power system.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chanical inertia,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provide faster and more stable frequency control.
  • the transmission ratio of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is 0.03-333.
  •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of this embodiment is described below by taking FIG. 3 as an example.
  •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of this embodiment includes a motor 112, a flywheel rotor 111, a double-fed transmission device 20, a synchronous generator 30, and a constant transmission ratio transmission device. 41.
  • the flywheel rotor 111, the motor 112, and the doubly-fed speed change device 20 are similar to the first embodiment, and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only the differences will be described.
  •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31 passes through the flywheel rotor 111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ywheel rotor 111.
  • One end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31 is in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112,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31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 the input end of the variable speed ratio transmission device 41 is connected in transmission.
  • One end of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32 is in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stant speed ratio transmission device 41 ,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rotor 22 .
  • One end of the third transmission shaft 53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rotor 21 ,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section of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30 .
  • the gear ratio of the constant gear ratio transmission device 41 is fixed, which is the ratio of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input end to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output end.
  • the ideal interval of the input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double-fed transmission device 20 is (3000 ⁇ 1000) rpm, and by setting a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a suitable transmission ratio, the output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flywheel rotor 111 can be changed to the input speed of the double-fed transmission device 20 within the ideal range of speed.
  • the doubly-fed transmission device 20 can respond more quickly to the change of the mechanical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inner rotor 22 to maintain the internal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rotor 22 is constant.
  • the domestic power grid frequency reference line is 50 Hz
  •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inner rotor 22 can be kept constant at 3000 rpm.
  • the grid frequency reference line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60Hz
  • the rotation speed of the inner rotor 22 can be kept constant at 3600rpm, that is, the rated rotation speed of the inner rotor 22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grid frequency reference.
  • the magnetic field speed r2 for current matching of the outer rotor 21 is not a mechanical speed.
  • a positive value of r2 means that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matched by the current of the outer rotor 21 is the same as the mechanical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outer rotor 21 .
  • the negative value of r2 means that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matched by the current of the outer rotor 21 is opposite to the mechanical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outer rotor 21 .
  •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when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is connected to the grid, it can perform inertia response or frequency regulation on the grid.
  • the motor 112 absorbs the excess electric energy from the power grid to drive the flywheel rotor 111 to increase its speed, so that the electric energy is converted into kinetic energy and stored in the flywheel rotor 111, thereby reduc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power grid.
  • the flywheel rotor 111 drives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30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and the flywheel rotor 111 rotates down to convert kinetic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nd input it into the power grid, thereby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power grid.
  •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1 further includes a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controller.
  •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controll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energy input and input power of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unit 10, that is,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controller is used to control whether to input electric energy to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unit 10, and is also used to control the input power to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unit 10. power of electrical energy.
  •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controller is powered by an independent power source to ensure that it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fluctuations in the external power grid.
  • the motor control module when the motor control module receives the current frequency signal of the power grid and judg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the motor 112 to store energy in th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unit 10, the motor control module sends a start signal to the motor 112 to start the motor 112, and from absorb electricity from the grid.
  • the motor 112 In the energy release stage, the motor 112 is on standby, that is, the motor 112 does not input energy to the flywheel rotor 111, and the flywheel rotor 111 releases kinetic energy.
  • the flywheel rotor 111 drives the outer rotor 21 to rotate throug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shaft 51, and the inner rotor 22 rotates and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 the shaft 52 drives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30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and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30 inputs electric energy with a stable frequency to the power grid through the transformer, without using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for decoupling, rectification, frequency modulation, and voltage stabilization, which improves the moment of inertia in the power grid and provides power for the power grid.
  • Providing necessary voltage and frequency support reduces the risk of large frequency deviations in the grid, enables the power system to operate safely and stably, and improves the grid's ability to efficiently accept new energy.
  • the terms “one embodiment,” “some embodiments,” “example,” “specific examples,” or “some examples” mean a specific feature, structure, material, or feature describ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embodiment or example. Features are included in at least one embodiment or example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n this specification, the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above terms are not necessarily directed to the same embodiment or example. Furthermore, the described specific features, structures, materials or characteristics may be combined in any suitable manner in any one or more embodiments or examples. In addition, those skilled in the art can combine and combine different embodiments or examples and features of different embodiments or examples described in this specification without conflicting with each other.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包括电动机、飞轮转子、双馈变速装置和同步发电机。电动机与飞轮转子相邻以驱动飞轮转子旋转。双馈变速装置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变流器,外转子套设内转子,飞轮转子与外转子传动连接以驱动外转子旋转,或者,飞轮转子与内转子传动连接以驱动内转子旋转,双馈变速器的输出机械转速能够保持不变,因此能够驱动发电机产生恒频电流,满足向电网输电的要求,无需采用电力电子装置,能够提高电网中的转动惯量,为电网提供必要的电压和频率支撑,提高了电网高效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Description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申请号为202111356226.1、申请日为2021年11月16日的中国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号为202111357466.3、申请日为2021年11月16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并要求该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一轮能源变革的发展,新能源在我国电网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但是,新能源技术中多采用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而电力电子装置没有转动惯量,无法主动为电网提供必要的电压和频率支撑,也无法提供必要的阻尼作用。尤其是随着通过电力电子装置连接到电网的分布式能源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电网总的转动惯量不断减小,因此当发生重大的负荷或电源突变时电网出现大的频率偏差的风险也不断提高。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入会导致电网长期处于低惯量水平中,增加系统不平衡功率冲击,这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改善缓解电网运行压力及新能源消纳压力,亟需具备一定的支撑电网动态调整能力的储能系统来提高电网高效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以动能形式存储能量的储能技术,通过电动机/发电机带动转子加速/减速的方式来实现能量的存储/释放。飞轮储能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快速的爬坡能力、能量转换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等,在提供辅助服务,例如惯量和频率调节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飞轮没有任何地理限制,可以轻松安装,具有可推广及可大规模复制的优点。
目前已有的飞轮储能技术均通过电力电子装置辅助电动/发电机进行动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当系统需要储存电能时,其会将外部输送来的交流电通过AC/DC的方式供给电动机,进而驱动飞轮转子旋转储能;当需要放电时,电力电子装置对飞轮转子的转子转动惯量进行解耦,起到整流、调频、稳压的作用,以满足负载用电需求。但是电力电子装置没有转动惯量,难以参与电网惯量响应,因此,飞轮储能技术无法解决当前电网中由电力电子装置的大规模使用导致的总的转动惯量比例不断减小的问题。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提出一种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包括电动机、飞轮转子、双馈变速装置和同步发电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飞轮转子相邻以驱动所述飞轮转子旋转,所述双馈变速装置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变流器,所述外转子套设所述内转子,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内转子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内转子旋转,所述内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从电网取电或向电网放电以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所述外转子在所述旋转磁场的作用下恒速旋转,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同步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发电机稳定发电输出恒频电能;或者,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外转子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外转子旋转,所述外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从电网取电或向电网放电以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所述内转子在所述旋转磁场的作用下恒速旋转,所述内转子与所述同步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发电机稳定发电输出恒频电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的飞轮转子与具有变速功能的双馈变速器相连,双馈变速器的输出机械转速能够保持不变,因此能够驱动同步发电机产生恒频电流,满足向电网输电的要求。由于双馈变速器具有变速功能,飞轮转子的转速变化不会影响发电机向电网中输入恒频电流,因此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与电网连接,无需采用电力电子装置解耦、整流、调频、稳压,解决了目前 电网中由电力电子装置的使用导致的总的转动惯量不断减小的问题,能够提高电网中的转动惯量,为电网提供必要的电压和频率支撑,降低了电网出现大的频率偏差的风险,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提高了电网高效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内转子传动连接:
当所述内转子的机械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值,所述内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向电网放电,以使所述旋转磁场转速恒定在所述预设转速值,所述外转子的转速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当所述内转子的机械转速小于预设转速值,所述内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从电网取电,以使所述旋转磁场转速恒定在所述预设转速值,所述外转子的转速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外转子传动连接:
当所述外转子的机械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值,所述外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向电网放电,以使所述旋转磁场转速恒定在所述预设转速值,所述内转子的转速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当所述外转子的机械转速小于预设转速值,所述外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从电网取电,以使所述旋转磁场转速恒定在所述预设转速值,所述内转子的转速恒定在预设转速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机与电网相连并能够从所述电网取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储能系统具备释能状态和储能状态,
在所述释能状态下,所述电动机待机,所述飞轮转子释放动能驱动所述同步发电机发电,所述同步发电机向电网中输入具有稳定频率的电能,
在所述储能状态下,所述电动机从电网取电以驱动所述飞轮转子旋转,所述同步发电机空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储能系统具备待机状态,在所述待机状态下,所述电动机待机,所述同步发电机空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储能系统还包括飞轮储能控制器,所述飞轮储能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飞轮转子的能量输入及输入功率,所述飞轮储能控制器包括:
电网检测模块,所述电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网的当前频率;
电动机控制模块,所述电动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电网的当前频率控制所述电动机的启闭及输入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储能系统还包括变速装置,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内转子或所述外转子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装置为具有固定变速比的变速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装置为变速比可调的变速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装置为齿轮变速器、液力变矩器、永磁变速器、电磁耦合器或磁力变液器。
本公开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一的飞轮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二的飞轮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三的飞轮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四的飞轮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五的飞轮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六的飞轮储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飞轮储能控制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飞轮储能系统1、飞轮转子111;电动机112;双馈变速装置20;外转子21;内转子22;变流器 23;同步发电机30;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变速比可调装置42;第一传动轴51;第二传动轴52;第三传动轴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面根据图1-图8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和同步发电机30。
飞轮转子111的加速能够实现能量的储存,飞轮转子111的减速能够实现能量的释放。其中飞轮转子111与电动机112相连,电动机112用于驱动飞轮转子111旋转。电动机112通过驱动飞轮转子111加速旋转,最终实现电能以动能的形式储存在飞轮储能单元10中。可选地,电动机112与电网相连用于从电网中取电,电动机112从电网中取电驱动飞轮转子111旋转,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以储存动能。
双馈变速装置20包括外转子21、内转子22和变流器23,外转子21套设内转子22。
在一些实施例中,飞轮转子111与内转子22传动连接以驱动内转子22旋转,内转子22通过变流器23从电网取电或者向电网放电以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外转子21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恒速旋转。变流器23可以为双向背靠背IGBT电压源变流器。
外转子21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端相连,由于外转子21的转速能够保持恒定,同步发电机30发电接入电网并向电网中输入具有稳定频率的电能。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与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之比可以看作双馈变速装置20的传动比,因此双馈变速装置20是一种可变传动比的变速装置。
变流器23能够向内转子22施加转差频率的电流进行励磁,并且可以调节励磁电流的频率、电压、幅值和相位。内转子22实际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转速为经过变流器23通入的电流匹配的旋转磁场转速与其机械转速的叠加,外转子21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外转子21的转速等于内转子22的磁场转速,从而实现转动惯量的传递。
双馈变速器20的内转子22能够通过变流器23与电网进行功率交换,外转子21通过同步发电机30向电网输电。若要使外转子21的转速恒定,设定外转子21的预设转速值,根据内转子22的转速与该预设转速值的差值,内转子22通过变流器23从电网取电或向电网放电,实现内转子22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从而使外转子21的转速保持预设转速值,外转子21驱动同步发电机30向电网输入具有稳定频率的电流。
功率是馈入内转子22还是从内转子22提取取决于双馈变速器20的运行条件:在超同步状态,即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大于外转子21的预设转速值,功率从内钻子22通过变流器23馈入电网,在欠同步状态,即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小于外转子21的预设转速值,功率反方向传送,从电网中馈入内转子22。在两种情况(超同步和欠同步)下,外转子21的转速均可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通过双馈变速装置20的作用,同步发电机30能够向电网输入恒频电流。同步发电机30向电网稳定输入电能不受飞轮转子111的转速的变化的影响,即使飞轮转子111转速发生改变,同步发电机30也能够向电网稳定输入电能。
可选地,外转子21的转速为3000rpm,同步发电机30能够稳定向电网中输入频率为50Hz的电流。
可选地,飞轮储能系统1可以与电网相连以便参与电网惯量响应,将溢出的能量按溢出比例存于飞轮转子111或者从飞轮转子111按缺失比例汲取能量补充电网,降低电网频率波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飞轮转子111与外转子21传动连接以驱动外转子21旋转,外转子21通过变流器23从电网取电或者向电网放电以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内转子22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恒速旋转。变流器23可以为双向背靠背IG外转子21T电压源变流器。
内转子22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端相连,由于内转子22的转速能够保持恒定,同步发电机30发电接入电网并向电网中输入具有稳定频率的电能。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与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之比可以看作双馈变速装置20的传动比,因此双馈变速装置20是一种可变传动比的变速装置。
变流器23能够向外转子21施加转差频率的电流进行励磁,并且可以调节励磁电流的频率、电压、 幅值和相位。外转子21实际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转速为经过变流器23通入的电流匹配的旋转磁场转速与其机械转速的叠加,内转子22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内转子22的转速等于外转子21的磁场转速,从而实现转动惯量的传递。
双馈变速器20的外转子21能够通过变流器23与电网进行功率交换,内转子22通过同步发电机30向电网输电。若要使内转子22的转速恒定,设定内转子22的预设转速值,根据外转子21的转速与该预设转速值的差值,外转子21通过变流器23从电网取电或向电网放电,实现外转子21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从而使内转子22的转速保持预设转速值,内转子22驱动同步发电机30向电网输入具有稳定频率的电流。
功率是馈入外转子21还是从外转子21提取取决于双馈变速器20的运行条件:在超同步状态,即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大于内转子22的预设转速值,功率从外转子21通过变流器23馈入电网,在欠同步状态,即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小于内转子22的预设转速值,功率反方向传送,从电网中馈入外转子21。在两种情况(超同步和欠同步)下,内转子22的转速均可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通过双馈变速装置20的作用,同步发电机30能够向电网输入恒频电流。同步发电机30向电网稳定输入电能不受飞轮转子111的转速的变化的影响,即使飞轮转子111转速发生改变,同步发电机30也能够向电网稳定输入电能。
可选地,内转子22的转速为3000rpm,同步发电机30能够稳定向电网中输入频率为50Hz的电流。
可选地,飞轮储能系统1可以与电网相连以便参与电网惯量响应,将溢出的能量按溢出比例存于飞轮转子111或者从飞轮转子111按缺失比例汲取能量补充电网,降低电网频率波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的飞轮转子与具有变速功能的双馈变速器相连,双馈变速器的输出机械转速能够保持不变,因此能够驱动同步发电机产生恒频电流,满足向电网输电的要求。由于双馈变速器具有变速功能,飞轮转子的转速变化不会影响发电机向电网中输入恒频电流,因此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与电网连接,无需采用电力电子装置解耦、整流、调频、稳压,解决了目前电网中由电力电子装置的使用导致的总的转动惯量不断减小的问题,能够提高电网中的转动惯量,为电网提供必要的电压和频率支撑,降低了电网出现大的频率偏差的风险,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提高了电网高效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下面以图1所示的飞轮储能系统1的示意图为例描述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飞轮储能系统1的组成、连接关系及运作流程。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同步发电机30和传动轴。电动机112与飞轮转子111相连,电动机112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以储存动能。飞轮转子111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双馈变速装置20的内转子22转动。内转子22产生旋转磁场驱动外转子21恒速转速,外转子21转动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同步发电机30通过变压器与电网相连,向电网供电。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发电机30为同步发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与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相等,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转速相等。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恒定在3000rpm。同步发电机30的输出频率稳定在50Hz。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的电网频率基准线为50Hz,外转子21的转速可以恒定在3000rpm。国外的电网频率基准线为60Hz,外转子21的转速可以恒定在3600rpm,即可以根据电网的频率基准,调整外转子21的额定转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飞轮转子111的转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导致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会断变化。因此,若要使外转子21的转速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内转子22的电流实现。
具体地,根据公式:内转子22的旋转磁场转速r0=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r1+内转子22电流匹配的磁场转速r2;内转子22的旋转磁场转速r0=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r3。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r1)与外转子21的理想机械转速之间的差值,改变向内转子22传输的电流频率,使内转子22电流匹配的磁场转速r2调整,最终使内转子22的旋转磁场转速r0等于外转子21的理想机械转速。
若保持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为3000rpm,则:
1)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r1)小于3000rpm,内转子22从电网取电,即r2为正值;
2)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r1)等于3000rpm,r2为0;
3)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r1)大于3000rpm,内转子22向电网输电,即r2为负值。
需要说明的是,内转子22电流匹配的磁场转速r2不是机械转速。r2为正值是指,内转子22电流匹配的旋转磁场的转动方向与内转子22的机械转动方向相同。r2为负值是指,内转子22电流匹配的旋转磁场的转动方向与内转子22的机械转动方向相反。通过内转子22旋转产生的机械转速与内转子22电流产生的磁场转速相叠加达到外转子21的理想转速值,实现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不受飞轮转子111的转速的变化的影响而始终保持恒定,使同步发电机30能够向电网恒频输电,实现同步发电。
也就是说,为了使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保持恒定,对其设定预设值,根据飞轮转子111当前的转速,调节内转子22的电流,从而实现使内转子22的磁场转速保持恒定,同步发电机30能够稳定发电。
在本实施例中,内转子22包括内转子铁芯和内转子绕组,变流器23与内转子绕组相连。外转子21包括外转子铁芯和外转子绕组。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1具备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且能够在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之间切换。也可以说,飞轮储能系统1在运行过程包括储能阶段和释能阶段,储能阶段对应上述储能状态,释能阶段对应上述释能状态。当飞轮储能系统1在储能状态下时,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当飞轮储能系统1在释能状态下时,释放其储存的动能,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下面以电动机112与电网相连且可从电网中取电,同步发电机30能够向电网中输能为例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在储能状态下,电动机112运作从电网取电并通过传动轴驱动飞轮转子111转动,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实现储能,且在该状态下同步发电机30空转以停止向电网中输入电能。也就是说,在储能阶段,同步发电机30与电网之间的不进行功率传递,同步发电机30不发电。
可选地,飞轮转子111在电动机112的驱动下转速上升到额定最高转速,当到达额定最高转速后,飞轮转子111完成储能,而后电动机112停止驱动飞轮转子111。可选地,额定最高转速为100rpm-1000000rpm。
在释能状态下,电动机112待机,飞轮转子111通过传动轴驱动内转子22转动,内转子22转动带动外转子21旋转,外转子21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同步发电机30通过变压器连接电网。飞轮转子111释放动能转速下降。
其中在释能状态下电动机112待机是指,电动机112没有运作,其没有驱动飞轮转子111加速。也就是说,当飞轮储能系统1处于释能状态下时,飞轮储能系统1中只有能量输出,没有能量输入。当飞轮储能系统1处于上述储能状态下时,飞轮储能系统1中只有能量输入,没有能量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释能状态下,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与外转子21的预定机械转速之差,内转子22通过变流器23向电网输电或从电网取电,使外转子21保持预设转速转动,同步发电机30产生稳定电流。并且,还可以通过改变内转子22的电流频率、幅值,调节内转子22和外转子21的电磁力矩,使内转子22侧和外转子21侧的电磁力矩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储能系统1还具备待机状态。也可以说,飞轮储能系统1在运行过程还包括待机阶段。当飞轮储能系统1在待机状态下时,飞轮储能系统1处于能量保持阶段,即没有能量的输入也没有能量的输出,飞轮储能系统1以最小的损耗运行。在待机状态下,电动机112待机,同步发电机30空转,飞轮转子111释放少量的动能以保持内转子22转动。
例如,当电网中的频率等于预设值时(例如电网频率等于50Hz),使飞轮储能系统1进入待机状态,飞轮转子111损耗少量动能以维持内转子22转动,保证飞轮储能系统1以最佳状态应对下一次电网频率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储能系统1接入电网能够对电网进行惯量响应或调频。当电网的频率上升时, 电动机112从电网中吸取溢出的电能,驱动飞轮转子111转速上升,使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在飞轮转子111中,从而使得电网的频率降低。当电网的频率下降时,飞轮转子111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飞轮转子111转速下降,使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从而使得电网的频率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飞轮储能系统1还包括飞轮储能控制器。飞轮储能控制器用于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0的能量输入及输入功率,即飞轮储能控制器用于控制是否向飞轮储能单元10中输入电能,还用于控制向飞轮储能单元10中输入的电能的功率。可选地,飞轮储能控制器由独立电源供电,以保证其不会受外界电网的波动影响。
飞轮储能控制器包括电网检测模块和电动机控制模块。电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网的当前频率。可选地,电网检测模块能够对电网的频率进行实时监控,以便更好地对电网的频率进行响应、调控。
电动机控制模块与电网检测模块之间通讯连接,电网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电网的频率传递给电动机控制模块,电动机控制模块接收到频率信号,并根据频率信号控制电动机112的启闭,以及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
也就是说,当电动机控制模块接收到电网的当前频率信号,并判断需要启动电动机112对飞轮储能单元10进行储能时,电动机控制模块向电动机112发送启动信号,使电动机112开启,并从电网中吸收电能。
当电动机控制模块根据电网的当前频率判断出,不需要向飞轮储能单元10储能时,向电动机112发动关闭信号,关闭电动机112。
并且,电动机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电网的当前频率判断出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的大小,并控制向电动机112输入的功率。例如,当电网的当前频率上升至大于预设值时,电动机控制模块判断改变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以对电网进行调频,抑制电网频率的进一步抬升。通过改变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能够使飞轮储能单元10吸收更多的电能,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增加。并且电网的频率偏差越大,飞轮转子111的力矩越大,即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越大。可以理解的是,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不会超过其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1能够实现对电网的扰动功率分配、惯量响应、一次调频等辅助服务,提高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及惯量支撑能力。相比于传统机械惯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1能够提供更快速且更稳定的频率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储能系统1还包括变速装置,变速装置连接在飞轮转子111与双馈变速装置20之间,变速装置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飞轮转子111与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双馈变速装置20的内转子22传动连接,变速装置用于变速。变速装置还用于传导飞轮转子111的转动惯量。
也就是说,变速装置用于对飞轮转子111输入双馈变速装置20的转速进行调速,变速装置的变速比为输入端(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与输出端(内转子22的转速)之比。通过变速装置变速,能够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更好地适应双馈变速装置20的转速适用范围,减轻双馈变速装置20的负担,即变速装置的设置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变化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的理想区间内。
例如,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理想区间为(3000±1000)rpm,当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内转子22的转速)在(3000±1000)rpm范围内时,双馈变速装置20能够对内转子22的转速变化进行更快速地响应,以保持内转子22的磁场转速恒定。通过设置具有合适变速比的变速装置,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变化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该理想区间内。
可选地,变速装置为具有固定变速比的变速装置(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或者,变速装置为变速比可调的变速装置(变速比可调装置42)。变速装置为变速比可调的变速装置是指,变速装置可以为多级变速装置或无级变速装置。变速装置为多级变速装置,其具有多个变速比,且可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情况调节其变速比,变速装置为级变速装置,其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其变速比。
可选地,变速装置的变速比为0.03-333。
可选地,变速装置为具有一级或多级变速功能的齿轮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磁力变液器、永磁变速 器或磁耦合器变速装置。
下面根据图1-图4描述本公开的若干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同步发电机30、第一传动轴51、第二传动轴52。双馈变速装置20包括内转子22、外转子21和变流器23,内转子22为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端,外转子21与同步发电机30的转子传动连接。
电动机112位于飞轮转子111的远离双馈变速装置20的一侧,第一传动轴51穿过飞轮转子111并与飞轮转子111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51的一端与电动机1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51的另一端与内转子22相连。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与外转子21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52的另一端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具有储能状态、释能状态和待机状态,即飞轮储能系统1的工作过程具有储能阶段、释能阶段和待机阶段。
在储能阶段,同步发电机30空转,电动机112从电网中吸取电能,电动机11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轴51驱动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储存动能,即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在飞轮转子111中。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直至达到设定转速。可以理解的是,在储能阶段飞轮储能系统1只有能量输入没有能量输出。
在释能阶段,电动机112待机,即电动机112不向飞轮转子111输入能量,飞轮转子111释放动能,飞轮转子111通过第一传动轴51驱动内转子22转动,外转子21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轴52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同步发电机30通过变压器向电网中输入具有稳定频率的电能,无需采用电力电子装置解耦、整流、调频、稳压,提高了电网中的转动惯量,为电网提供必要的电压和频率支撑,降低了电网出现大的频率偏差的风险,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提高了电网高效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作为示例,在释能阶段,同步发电机30并网,其输出电流的频率为50Hz。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r1)与外转子21的理想机械转速之间的差值,内转子22通过变流器23向电网输电或从电网取电,变流器23调整内转子22电流匹配的磁场转速,最终使内转子22的旋转磁场转速r0等于外转子21的理想机械转速。实现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不受飞轮转子111的转速的变化的影响而始终保持恒定,使同步发电机30能够向电网恒频输电,实现同步发电。
在待机阶段,电动机112待机,同步发电机30空转。飞轮转子111损耗少量机械能维持系统空载消耗。
实施例二:
下面以图3为例描述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同步发电机30、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第一传动轴51、第二传动轴52和第三传动轴53。飞轮转子111、电动机112、双馈变速装置20同实施例一类似,这里不作赘述,只描述区别部分。
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轴31穿过飞轮转子111并与飞轮转子111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的一端与电动机1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的另一端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内转子22相连。第三传动轴53一端与外转子21相连,另一端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段相连。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变速比固定,为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之比。
在本实施例中,飞轮转子111的转速等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入端的转速,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的转速等于内转子22的转速。
在储能阶段,发电机定子与电网断开,双馈变速装置20空转,电动机112从电网中吸取电能,电动机11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轴31驱动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储存动能,即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在飞轮转子111中。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直至达到设定转速。可以理解的是,在储能阶段飞轮储能系统1只有能量输入没有能量输出。
在释能阶段,电动机112待机,即电动机112不向飞轮转子111输入能量,飞轮转子111释放动能, 飞轮转子111通过第一传动轴31驱动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入端旋转,转动惯量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输出,且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的转速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入端转速和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变速比有关,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轴32带动内转子22转动,内转子22转动带动外转子21转动,外转子21通过第三传动轴52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
在飞轮转子111与双馈变速装置20之间设置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可以使发电机转子的转速更好地适应双馈变速装置20的转速适用范围,减轻双馈变速装置20的负担,即变速装置的设置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变化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的理想区间内。
可选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理想区间为(3000±1000)rpm,通过设置具有合适变速比的变速装置,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变化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该理想区间内。当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发电机转子的转速)在(3000±1000)rpm范围内时,双馈变速装置20能够对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变化进行更快速地响应,以保持内转子22的磁场转速恒定。
可选地,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变速比为0.03-333。
可选地,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为具有变速功能的齿轮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磁力变液器、永磁变速器或磁耦合器变速装置。
实施例三:
下面以图4为例描述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同步发电机30、变速比可调装置42、第一传动轴51、第二传动轴52和第三传动轴53。飞轮转子111、电动机112、双馈变速装置20同实施例一类似,这里不作赘述,只描述区别部分。
如图4所示,第一传动轴31穿过飞轮转子111并与飞轮转子111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的一端与电动机1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的另一端与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与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内转子22相连。第三传动轴53一端与外转子21相连,另一端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段相连。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可调,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为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之比。
可选地,变速比可调装置42可以为多级变速装置,即变速比可调装置42具有多个变速比,且可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情况进行切换。或者,变速比可调装置42可以为无级变速装置,即变速比可调装置42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其变速比。
可选地,变速比可调装置42为具有多级或无级变速功能的齿轮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磁力变液器、永磁变速器或磁耦合器变速装置。
通过在飞轮转子111与双馈变速装置20之间设置变速比可调装置42,并根据飞轮转子111的当前转速适应性地调整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更好地转变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理想区间内,进一步减轻双馈变速装置20的电流调节负担,提高双馈变速装置20的适用性,还可以扩大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区间。
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时,可以使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增大,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下降时,可以使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减小,以使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输出端保持在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理想区间内,使双馈变速装置20快速响应进行调节,使外转子31的转速恒定。
下面以图5所示的飞轮储能系统1的示意图为例描述本公开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1的组成、连接关系及运作流程。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同步发电机30和传动轴。电动机112与飞轮转子111相连,电动机112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以储存动能。飞轮转子111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双馈变速装置20的外转子21转动。外转子21产生旋转磁场驱动内转子22恒速转速,内转子22转动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同步发电机30通过变压器与电网相连,向电网供电。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发电机30为同步发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与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相等,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转速相等。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恒定在3000rpm。同步发电机30的输出频率稳定 在50Hz。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的电网频率基准线为50Hz,内转子22的转速可以恒定在3000rpm。国外的电网频率基准线为60Hz,内转子22的转速可以恒定在3600rpm,即可以根据电网的频率基准,调整内转子22的额定转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飞轮转子111的转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导致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会断变化。因此,若要使内转子22的转速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外转子21的电流实现。
具体地,根据公式:外转子21的旋转磁场转速r0=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r1+外转子21电流匹配的磁场转速r2;外转子21的旋转磁场转速r0=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r3。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r1)与内转子22的理想机械转速之间的差值,改变向外转子21传输的电流频率,使外转子21电流匹配的磁场转速r2调整,最终使外转子21的旋转磁场转速r0等于内转子22的理想机械转速。
若保持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为3000rpm,则:
1)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r1)小于3000rpm,外转子21从电网取电,即r2为正值;
2)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r1)等于3000rpm,r2为0;
3)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r1)大于3000rpm,外转子21向电网输电,即r2为负值。
需要说明的是,外转子21电流匹配的磁场转速r2不是机械转速。r2为正值是指,外转子21电流匹配的旋转磁场的转动方向与外转子21的机械转动方向相同。r2为负值是指,外转子21电流匹配的旋转磁场的转动方向与外转子21的机械转动方向相反。通过外转子21旋转产生的机械转速与外转子21电流产生的磁场转速相叠加达到内转子22的理想转速值,实现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不受飞轮转子111的转速的变化的影响而始终保持恒定,使同步发电机30能够向电网恒频输电,实现同步发电。
也就是说,为了使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保持恒定,对其设定预设值,根据飞轮转子111当前的转速,调节外转子21的电流,从而实现使外转子21的磁场转速保持恒定,同步发电机30能够稳定发电。
在本实施例中,外转子21包括内转子铁芯和内转子绕组,变流器23与内转子绕组相连。内转子22包括外转子铁芯和外转子绕组。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1具备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且能够在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之间切换。也可以说,飞轮储能系统1在运行过程包括储能阶段和释能阶段,储能阶段对应上述储能状态,释能阶段对应上述释能状态。当飞轮储能系统1在储能状态下时,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当飞轮储能系统1在释能状态下时,释放其储存的动能,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下面以电动机112与电网相连且可从电网中取电,同步发电机30能够向电网中输能为例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在储能状态下,电动机112运作从电网取电并通过传动轴驱动飞轮转子111转动,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实现储能,且在该状态下同步发电机30空转以停止向电网中输入电能。也就是说,在储能阶段,同步发电机30与电网之间的不进行功率传递,同步发电机30不发电。
可选地,飞轮转子111在电动机112的驱动下转速上升到额定最高转速,当到达额定最高转速后,飞轮转子111完成储能,而后电动机112停止驱动飞轮转子111。可选地,额定最高转速为100rpm-1000000rpm。
在释能状态下,电动机112待机,飞轮转子111通过传动轴驱动外转子21转动,外转子21转动带动内转子22旋转,内转子22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同步发电机30通过变压器连接电网。飞轮转子111释放动能转速下降。
其中在释能状态下电动机112待机是指,电动机112没有运作,其没有驱动飞轮转子111加速。也就是说,当飞轮储能系统1处于释能状态下时,飞轮储能系统1中只有能量输出,没有能量输入。当飞轮储能系统1处于上述储能状态下时,飞轮储能系统1中只有能量输入,没有能量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释能状态下,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与内转子22的 预定机械转速之差,外转子21通过变流器23向电网输电或从电网取电,使内转子22保持预设转速转动,同步发电机30产生稳定电流。并且,还可以通过改变外转子21的电流频率、幅值,调节外转子21和内转子22的电磁力矩,使外转子21侧和内转子22侧的电磁力矩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储能系统1还具备待机状态。也可以说,飞轮储能系统1在运行过程还包括待机阶段。当飞轮储能系统1在待机状态下时,飞轮储能系统1处于能量保持阶段,即没有能量的输入也没有能量的输出,飞轮储能系统1以最小的损耗运行。在待机状态下,电动机112待机,同步发电机30空转,飞轮转子111释放少量的动能以保持外转子21转动。
例如,当电网中的频率等于预设值时(例如电网频率等于50Hz),使飞轮储能系统1进入待机状态,飞轮转子111损耗少量动能以维持外转子21转动,保证飞轮储能系统1以最佳状态应对下一次电网频率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储能系统1接入电网能够对电网进行惯量响应或调频。当电网的频率上升时,电动机112从电网中吸取溢出的电能,驱动飞轮转子111转速上升,使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在飞轮转子111中,从而使得电网的频率降低。当电网的频率下降时,飞轮转子111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飞轮转子111转速下降,使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从而使得电网的频率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飞轮储能系统1还包括飞轮储能控制器。飞轮储能控制器用于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0的能量输入及输入功率,即飞轮储能控制器用于控制是否向飞轮储能单元10中输入电能,还用于控制向飞轮储能单元10中输入的电能的功率。可选地,飞轮储能控制器由独立电源供电,以保证其不会受外界电网的波动影响。
飞轮储能控制器包括电网检测模块和电动机控制模块。电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网的当前频率。可选地,电网检测模块能够对电网的频率进行实时监控,以便更好地对电网的频率进行响应、调控。
电动机控制模块与电网检测模块之间通讯连接,电网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电网的频率传递给电动机控制模块,电动机控制模块接收到频率信号,并根据频率信号控制电动机112的启闭,以及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
也就是说,当电动机控制模块接收到电网的当前频率信号,并判断需要启动电动机112对飞轮储能单元10进行储能时,电动机控制模块向电动机112发送启动信号,使电动机112开启,并从电网中吸收电能。
当电动机控制模块根据电网的当前频率判断出,不需要向飞轮储能单元10储能时,向电动机112发动关闭信号,关闭电动机112。
并且,电动机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电网的当前频率判断出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的大小,并控制向电动机112输入的功率。例如,当电网的当前频率上升至大于预设值时,电动机控制模块判断改变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以对电网进行调频,抑制电网频率的进一步抬升。通过改变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能够使飞轮储能单元10吸收更多的电能,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增加。并且电网的频率偏差越大,飞轮转子111的力矩越大,即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越大。可以理解的是,电动机112的输入功率不会超过其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1能够实现对电网的扰动功率分配、惯量响应、一次调频等辅助服务,提高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及惯量支撑能力。相比于传统机械惯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系统1能够提供更快速且更稳定的频率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储能系统1还包括变速装置,变速装置连接在飞轮转子111与双馈变速装置20之间,变速装置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飞轮转子111与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双馈变速装置20的外转子21传动连接,变速装置用于变速。变速装置还用于传导飞轮转子111的转动惯量。
也就是说,变速装置用于对飞轮转子111输入双馈变速装置20的转速进行调速,变速装置的变速比为输入端(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与输出端(外转子21的转速)之比。通过变速装置变速,能够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更好地适应双馈变速装置20的转速适用范围,减轻双馈变速装置20的负担,即变速装置的设置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变化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外转子21的机 械转速)的理想区间内。
例如,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理想区间为(3000±1000)rpm,当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外转子21的转速)在(3000±1000)rpm范围内时,双馈变速装置20能够对外转子21的转速变化进行更快速地响应,以保持外转子21的磁场转速恒定。通过设置具有合适变速比的变速装置,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变化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该理想区间内。
可选地,变速装置为具有固定变速比的变速装置(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或者,变速装置为变速比可调的变速装置(变速比可调装置42)。变速装置为变速比可调的变速装置是指,变速装置可以为多级变速装置或无级变速装置。变速装置为多级变速装置,其具有多个变速比,且可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情况调节其变速比,变速装置为级变速装置,其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其变速比。
可选地,变速装置的变速比为0.03-333。
可选地,变速装置为具有一级或多级变速功能的齿轮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磁力变液器、永磁变速器或磁耦合器变速装置。
下面根据图5-图8描述本公开的若干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四: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同步发电机30、第一传动轴51、第二传动轴52。双馈变速装置20包括外转子21、内转子22和变流器23,外转子21为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端,内转子22与同步发电机30的转子传动连接。
电动机112位于飞轮转子111的远离双馈变速装置20的一侧,第一传动轴51穿过飞轮转子111并与飞轮转子111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51的一端与电动机1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51的另一端与外转子21相连。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与内转子22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52的另一端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具有储能状态、释能状态和待机状态,即飞轮储能系统1的工作过程具有储能阶段、释能阶段和待机阶段。
在储能阶段,同步发电机30空转,电动机112从电网中吸取电能,电动机11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轴51驱动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储存动能,即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在飞轮转子111中。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直至达到设定转速。可以理解的是,在储能阶段飞轮储能系统1只有能量输入没有能量输出。
在释能阶段,电动机112待机,即电动机112不向飞轮转子111输入能量,飞轮转子111释放动能,飞轮转子111通过第一传动轴51驱动外转子21转动,内转子22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轴52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同步发电机30通过变压器向电网中输入具有稳定频率的电能,无需采用电力电子装置解耦、整流、调频、稳压,提高了电网中的转动惯量,为电网提供必要的电压和频率支撑,降低了电网出现大的频率偏差的风险,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提高了电网高效接纳新能源的能力。
作为示例,在释能阶段,同步发电机30并网,其输出电流的频率为50Hz。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r1)与内转子22的理想机械转速之间的差值,外转子21通过变流器23向电网输电或从电网取电,变流器23调整外转子21电流匹配的磁场转速,最终使外转子21的旋转磁场转速r0等于内转子22的理想机械转速。实现内转子22的机械转速不受飞轮转子111的转速的变化的影响而始终保持恒定,使同步发电机30能够向电网恒频输电,实现同步发电。
在待机阶段,电动机112待机,同步发电机30空转。飞轮转子111损耗少量机械能维持系统空载消耗。
实施例五:
下面以图7为例描述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同步发电机30、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第一传动轴51、第二传动轴52和第三传动轴53。飞轮转子111、电动机112、双馈变速装置20同实施例一类似,这里不作赘述,只描述区别部分。
如图7所示,第一传动轴31穿过飞轮转子111并与飞轮转子111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的一端 与电动机1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的另一端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外转子21相连。第三传动轴53一端与内转子22相连,另一端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段相连。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变速比固定,为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之比。
在本实施例中,飞轮转子111的转速等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入端的转速,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的转速等于外转子21的转速。
在储能阶段,发电机定子与电网断开,双馈变速装置20空转,电动机112从电网中吸取电能,电动机11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轴31驱动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储存动能,即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在飞轮转子111中。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直至达到设定转速。可以理解的是,在储能阶段飞轮储能系统1只有能量输入没有能量输出。
在释能阶段,电动机112待机,即电动机112不向飞轮转子111输入能量,飞轮转子111释放动能,飞轮转子111通过第一传动轴31驱动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入端旋转,转动惯量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输出,且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的转速与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入端转速和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变速比有关,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轴32带动外转子21转动,外转子21转动带动内转子22转动,内转子22通过第三传动轴52驱动同步发电机30发电。
在飞轮转子111与双馈变速装置20之间设置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可以使发电机转子的转速更好地适应双馈变速装置20的转速适用范围,减轻双馈变速装置20的负担,即变速装置的设置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变化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的理想区间内。
可选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理想区间为(3000±1000)rpm,通过设置具有合适变速比的变速装置,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变化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该理想区间内。当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发电机转子的转速)在(3000±1000)rpm范围内时,双馈变速装置20能够对外转子21的机械转速变化进行更快速地响应,以保持外转子21的磁场转速恒定。
可选地,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的变速比为0.03-333。
可选地,定变速比变速装置41为具有变速功能的齿轮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磁力变液器、永磁变速器或磁耦合器变速装置。
实施例六:
下面以图8为例描述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本实施例的飞轮储能系统1包括电动机112、飞轮转子111、双馈变速装置20、同步发电机30、变速比可调装置42、第一传动轴51、第二传动轴52和第三传动轴53。飞轮转子111、电动机112、双馈变速装置20同实施例一类似,这里不作赘述,只描述区别部分。
如图8所示,第一传动轴31穿过飞轮转子111并与飞轮转子111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的一端与电动机1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1的另一端与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与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外转子21相连。第三传动轴53一端与内转子22相连,另一端与同步发电机30的输入段相连。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可调,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为输入端转速与输出端转速之比。
可选地,变速比可调装置42可以为多级变速装置,即变速比可调装置42具有多个变速比,且可根据飞轮转子111的转速情况进行切换。或者,变速比可调装置42可以为无级变速装置,即变速比可调装置42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其变速比。
可选地,变速比可调装置42为具有多级或无级变速功能的齿轮变速器、液力变矩器、磁力变液器、永磁变速器或磁耦合器变速装置。
通过在飞轮转子111与双馈变速装置20之间设置变速比可调装置42,并根据飞轮转子111的当前转速适应性地调整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可以使飞轮转子111的输出转速更好地转变到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理想区间内,进一步减轻双馈变速装置20的电流调节负担,提高双馈变速装置20的适用性,还可以扩大飞轮转子111的转速区间。
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上升时,可以使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增大,当飞轮转子111的转速 下降时,可以使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变速比减小,以使变速比可调装置42的输出端保持在双馈变速装置20的输入转速的理想区间内,使双馈变速装置20快速响应进行调节,使外转子31的转速恒定。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公开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 一种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飞轮转子、双馈变速装置和同步发电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飞轮转子相邻以驱动所述飞轮转子旋转,所述双馈变速装置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和变流器,所述外转子套设所述内转子,
    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内转子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内转子旋转,所述内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从电网取电或向电网放电以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所述外转子在所述旋转磁场的作用下恒速旋转,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同步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发电机稳定发电输出恒频电能;
    或者,
    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外转子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外转子旋转,所述外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从电网取电或向电网放电以产生恒定转速的旋转磁场,所述内转子在所述旋转磁场的作用下恒速旋转,所述内转子与所述同步发电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发电机稳定发电输出恒频电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内转子传动连接的方案中:
    当所述内转子的机械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值,所述内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向电网放电,以使所述旋转磁场转速恒定在所述预设转速值,所述外转子的转速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当所述内转子的机械转速小于预设转速值,所述内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从电网取电,以使所述旋转磁场转速恒定在所述预设转速值,所述外转子的转速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在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外转子传动连接的方案中:
    当所述外转子的机械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值,所述外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向电网放电,以使所述旋转磁场转速恒定在所述预设转速值,所述内转子的转速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当所述外转子的机械转速小于预设转速值,所述外转子通过所述变流器从电网取电,以使所述旋转磁场转速恒定在所述预设转速值,所述内转子的转速恒定在预设转速值。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与电网相连并能够从所述电网取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储能系统具备释能状态和储能状态,
    在所述释能状态下,所述电动机待机,所述飞轮转子释放动能驱动所述同步发电机发电,所述同步发电机向电网中输入具有稳定频率的电能,
    在所述储能状态下,所述电动机从电网取电以驱动所述飞轮转子旋转,所述同步发电机空转。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储能系统具备待机状态,在所述待机状态下,所述电动机待机,所述同步发电机空转。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轮储能控制器,所述飞轮储能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飞轮转子的能量输入及输入功率,所述飞轮储能控制器包括:
    电网检测模块,所述电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网的当前频率;
    电动机控制模块,所述电动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电网的当前频率控制所述电动机的启闭及输入输出功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装置,所述飞轮转子与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内转子或所述外转子传动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为具有固定变速比的变速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为变速比可调的变速装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 装置为齿轮变速器、液力变矩器、永磁变速器、电磁耦合器或磁力变液器。
PCT/CN2022/132332 2021-11-16 2022-11-16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WO202308832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6226.1 2021-11-16
CN202111357466.3 2021-11-16
CN202111357466.3A CN114257029A (zh) 2021-11-16 2021-11-16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CN202111356226.1A CN114257027A (zh) 2021-11-16 2021-11-16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8320A1 true WO2023088320A1 (zh) 2023-05-25

Family

ID=86396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32332 WO2023088320A1 (zh) 2021-11-16 2022-11-16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23088320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6504Y (zh) * 2008-03-31 2009-04-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转子发电机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CN107681828A (zh) * 2017-10-25 2018-02-09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双转子调速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8204787A1 (de) * 2018-03-28 2019-10-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t gespeiste Asynchronmaschine mit Schwungrad als Phasenschieber und Energiespeicher
CN113489230A (zh) * 2021-07-13 2021-10-08 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新型调频系统
CN114257029A (zh) * 2021-11-16 2022-03-29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CN114257027A (zh) * 2021-11-16 2022-03-29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6504Y (zh) * 2008-03-31 2009-04-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双转子发电机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CN107681828A (zh) * 2017-10-25 2018-02-09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双转子调速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8204787A1 (de) * 2018-03-28 2019-10-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t gespeiste Asynchronmaschine mit Schwungrad als Phasenschieber und Energiespeicher
CN113489230A (zh) * 2021-07-13 2021-10-08 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飞轮储能技术的新型调频系统
CN114257029A (zh) * 2021-11-16 2022-03-29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CN114257027A (zh) * 2021-11-16 2022-03-29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88323A1 (zh) 具有永磁变速器的飞轮储能系统
WO2023005951A1 (zh) 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CN102709945B (zh) 一种鼠笼发电机直驱式可储能风力发电系统
CN114257029A (zh)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CN114257026A (zh) 具有永磁变速器的飞轮储能系统
CN215934637U (zh) 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CN107681828B (zh) 一种双转子调速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7633176B1 (en) Direct drive induction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or
CN216016619U (zh) 异步发电的飞轮储能系统
CN114257028B (zh) 具有电磁耦合器的飞轮储能系统
CN216721105U (zh) 一种具有异步调速器的飞轮储能系统
CN114257027A (zh)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WO2023088320A1 (zh) 具有双馈变速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
CN216078188U (zh) 具有液力变矩器的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WO2023088321A1 (zh) 具有电磁耦合器的飞轮储能系统
CN107317457A (zh) 一种永磁耦合调速电机
CN215934636U (zh) 垂直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WO2023005950A1 (zh) 飞轮储能系统
CN215934638U (zh) 垂直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CN116937609A (zh) 具有电磁耦合器的飞轮调相系统
CN215682042U (zh) 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CN215682043U (zh) 卧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CN207053364U (zh) 一种永磁耦合调速电机
CN114257030B (zh) 具有电磁耦合器的飞轮储能系统
CN115694051A (zh) 立式飞轮储能及惯量传导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948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