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035782A1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35782A1
WO2023035782A1 PCT/CN2022/106796 CN2022106796W WO2023035782A1 WO 2023035782 A1 WO2023035782 A1 WO 2023035782A1 CN 2022106796 W CN2022106796 W CN 2022106796W WO 2023035782 A1 WO2023035782 A1 WO 202303578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terminal device
bluetooth connection
connection
bluetoo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067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仇磊
Original Assignee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303578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3578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Description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9月08日提交、申请号为202111050879.7、发明名称为“蓝牙连接方法、 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 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能够实现在多个支持蓝牙传输的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信息交换,使得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迅速和高效。为了满足用户将一电子设备同时与多个其它电子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需求,市面上有些电子设备支持“一拖多”的蓝牙连接功能,也即支持同时与多个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目前,对于支持“一拖多”的电子设备,在连接速度方面仍存在优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应用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牙连接装置,包括:
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耳机设备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从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体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待连接的终端设备,以及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进行连接操作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界面示意图;
图5A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交互时序图;
图5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交互时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待连接的终端设备,以及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进行连接操作的流程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交互时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终端设备抢连耳机设备的流程图;
图9A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处于抢连场景时的交互时序图;
图9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处于抢连场景时的交互时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装置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耳机称为第二耳机,且类似地,可将第二耳机称为第一耳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两者属于耳机,但其不是同一只耳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多个”等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耳机设备10可以是支持同时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保持蓝牙连接的设备,也即,耳机设备10可支持蓝牙的“一拖多”功能。耳机设备10可包括但不限于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耳机、耳塞式耳机及挂耳式耳机等,进一步地,该耳机设备10可为无线蓝牙耳机,例如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蓝牙耳机等。
耳机设备10可确定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20及第二终端设备30,说明耳机设备10需要同时或连续与第一终端设备20及第二终端设备30建立蓝牙连接。其中,第一终端设备20、第二终端设备30可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如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车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在相关的技术中,在耳机设备10需要同时或连续与第一终端设备20及第二终端设备30建立蓝牙连接时,耳机设备10会先与其中一终端设备(如第一终端设备20)建立蓝牙连接,在耳机设备10完成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过程之后,再与另一终端设备(如第二终端设备30)建立蓝牙连接。第二终端设备30需要等待耳机设备10与第一终端设备20建立蓝牙连接,导致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能才成功与两个其它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连接速度慢,影响连接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耳机设备10与两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速度,提高连接效率。
耳机设备10可包括第一耳机110及第二耳机120,以耳机设备10为TWS耳机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耳机110与第二耳机120可区分主从耳机。相关技术中,以耳机设备10连接一个终端设备为例,第一耳机110与第二耳机120中的主耳机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从耳机与主耳机建立蓝牙连接,从耳机可以通过与主耳机的蓝牙连接,获取主耳机与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等,从而可以采用监听的方式监听主耳机与终端设备的通信,并实现主从耳机的同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主耳机与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且主耳机与从耳机建立蓝牙连接,主耳机在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后转发给从耳机,以实现主从耳机的同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10需要同时或连续与第一终端设备20及第二终端设备30建立蓝牙连接时,可通过第一耳机110与第一终端设备20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第二耳机120并行进行与第二终端设备30的蓝牙连接。第一耳机110及第二耳机120并行进行连接操作,将串行的连接方式改变为并行连接方式,无需等待耳机设备10完成与其中一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过程后才能够与另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提高了耳机设备10与两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速度,提高连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出了耳机设备10能够支持与两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场景,也即耳机设备10支持“一拖二”的场景,而本申请实施例还可应用于耳机设备10支持“一拖三”、“一拖四”……等不同的场景,耳机设备具体支持的蓝牙连接的最大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耳机设备,该耳机设备可包括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确定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耳机设备支持建立的蓝牙连接的最大数量N可以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也即耳机设备能够同时保持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最大数量N可以大于或等于2,耳机设备支持蓝牙的“一拖多”功能。
待连接的终端设备指的是耳机设备需要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若确定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可说明耳机设备处于需要同时或连续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场景。
可选地,耳机设备需要同时或连续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场景,可包括但不限于耳机设备同时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或耳机设备需要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回连等场景,其中,回连指的是耳机设备之前已与终端设备配对过,不需要再与终端设备进行配对而直接可与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步骤220,通过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步骤230,通过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在耳机设备处于需要同时或连续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场景时,可通过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可并行进行连接操作,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可选地,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并行进行连接操作,可以是在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过程中,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与M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若检测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则可通过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并行进行蓝牙连接。
其中,M可以是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N-2的整数,耳机设备与M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可包括耳机设备不与任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即M=0)的情况,也可包括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或等于N-2的情况,例如,N为3,耳机设备仅与1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耳机设备与M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耳机设备还可与N-M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该N-M大于或等于2,因此,可能出现耳机设备需要同时或连续与两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场景。基于此,在耳机设备与M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耳机设备可判断是否包括至少两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则可通过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仅为一个,则可直接通过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与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达至N-1时,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仅为一个,则可直接通过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与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耳机设备可先通过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进行断连处理,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再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其中,目标终端设备可以是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N-1个终端设备中的任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按照预设的选择规则从该N-1个终端设备中选择的终端设备。例如,可根据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从中选择优先级最低的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也可以选择活跃度最低(即传输的数据量最少)的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等,但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可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无需等待耳机设备完成与其中一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过程后才能够与另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能够提高耳机设备与两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速度,提高连接效率。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210可包括步骤302,步骤220可包括步骤304,步骤230可包括步骤306:
步骤302,在耳机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若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确定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耳机设备可处于可连接状态,耳机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可指的是耳机设备处于page scan模式,在page scan模式下,能够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进一步地,该蓝牙连接请求可以是寻呼(page)数据包,其它终端设备可采用跳频的方式发送寻呼数据包,以对耳机设备进行寻呼,耳机设 备可固定间隔地扫描(scan)外部发送的寻呼数据包,若耳机设备扫描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寻呼数据包,可以认为接收到蓝牙连接请求。蓝牙连接的具体过程,可参考蓝牙标准协议的规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设备为支持“一拖多”的蓝牙设备,在耳机设备的使用过程(如耳机设备不处于充电状态)中,可默认一直处于可连接状态,以方便其它终端设备随时连接耳机设备或是对耳机设备进行抢连。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耳机设备也可在特定条件下触发进入可连接状态,例如,在耳机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未达到N时,处于可连接状态;或是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触发耳机设备进入可连接状态。
第一时间段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一时间段可为1秒、2秒等,第一时间段也可以根据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速度等进行设置,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速度越快,则第一时间段可越短,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速度越慢,则第一时间段可越长。进一步地,第一时间段可以是耳机设备正常与其它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时长。
在耳机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若耳机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极大可能会出现耳机设备在未处理完成一个蓝牙连接请求时就接收到另一蓝牙连接请求的情况。因此,可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将串行的建立连接的过程变为并行建立连接的过程,以减少连接等待时长。
步骤304,通过第一耳机处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步骤306,通过第二耳机处理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之前已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中均可存储有与耳机设备对应的连接记录信息。可选地,连接记录信息可包括设备信息及配对信息等,设备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耳机设备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地址、耳机设备的名称、蓝牙地址等信息,配对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配对码、配对密钥等信息等。
耳机设备可处于page scan模式,允许其它终端设备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可根据存储的与耳机设备对应的连接记录信息,向该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以请求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为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则耳机设备中可存储有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记录信息。耳机设备中的第一耳机可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进行处理,响应该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第二耳机可对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进行处理,响应该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由于耳机设备中存储有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的配对信息,因此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过程中无需再进行配对(pairing),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过程中也无需再进行配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中所涉及的建立蓝牙连接可包括建立蓝牙物理链路,如ACL(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异步无连接)等物理链路。可以理解的,建立蓝牙连接后,可以基于蓝牙连接进行音频等数据传输,具体的蓝牙连接过程可参考相关蓝牙协议的相关规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在耳机设备可处于配对状态的情况下,其中,配对状态可指的是耳机设备开启inquiry scan模式及开启page scan模式,在inquiry scan模式下耳机设备允许被其它终端设备扫描搜索到,在page scan模式下耳机设备允许被其它终端设备连接,也即,在配对状态下,耳机设备同时处于可发现状态及可连接状态。未配对过的终端设备可扫描到耳机设备,并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以请求与耳机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在耳机设备处于配对状态时,若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可通过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以及通过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可以理解地,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则在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中会进行配对,该配对可包括相互交换配对码、约定二者之间的密钥等过程,以保障传输的安全性。例如,若第一终端设备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则第一耳机在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过程中会进行配对操作;若第二终端设备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则第二耳机在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过程中会进行配对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可根据配对指令进入配对状态,可选地,该配对指令可包括以下几种中的任一种:
(1)耳机充电盒发送的配对指令。耳机设备可接收耳机充电盒发送的配对指令,并根据配对指令进入配对状态。耳机设备可为无线蓝牙耳机,可配备有与该耳机设备匹配的耳机充电盒,该耳机充电盒 可用于对耳机设备进行充电。在需要让耳机设备进入配对状态时,用户可将耳机设备中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放入耳机充电盒中,耳机充电盒可根据检测到的配对操作,向放入耳机充电盒的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发送配对指令。
可选地,耳机充电盒上可设置有配对按钮,该配对操作可以是针对该配对按钮的按压操作。该配对操作也可以是耳机充电盒的开盖操作等,在耳充电充盒内放置有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时,若检测到开盖操作,则耳机充电盒向放入耳机充电盒的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发送配对指令。
(2)响应检测到的配对触发操作所生成的配对指令。耳机设备可响应检测到的配对触发操作,生成配对指令,并根据该配对指令进入配对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设备中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传感器,例如距离传感器、触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但不限于此。可预先设置配对触发操作的操作方式,例如可以是按压操作、触控操作、距离感应操作等,耳机设备可通过传感器采集用户交互数据,如可通过触控传感器采集触控时长、触控位置、触控频率等信息,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按压力度、按压时长、按压频率等信息等,并判断该用户交互数据是否与预设的配对触发操作的操作方式匹配,若匹配,则可确定检测到配对触发操作,生成配对指令并进入配对状态。用户直接通过与耳机设备进行交互即可控制耳机设备进入配对状态,无需将耳机设备放入耳机充电盒,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3)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任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对指令。在耳机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可接收任一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的配对指令,并根据该配对指令进入配对状态。用户可通过操控任一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使耳机设备进入配对状态,该终端设备可响应用户触发的配对操作,并通过蓝牙连接向耳机设备发送配对指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配对操作可包括针对已连接的终端设备显示的配对选项的触发操作。该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可显示耳机设备的管理界面,管理界面中可包括配对控件,若该已连接的终端设备检测到针对该配对控件的触发操作,则可通过蓝牙连接向耳机设备发送配对指令,以控制耳机设备进入配对状态。
示例性地,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界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400可显示蓝牙耳机及配对控件402,用户可点击该配对控件402,终端设备400可向耳机设备10发送配对指令。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该配对操作也可以是预设的触控操作、手势操作、语音控制操作等其它交互操作,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配对操作的具体操作方式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控制耳机设备进入配对状态,无需将耳机设备放入耳机充电盒,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采用其它方式触发耳机设备进入配对状态,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耳机设备处于配对状态时,开启inquiry scan模式及page scan模式,能够被其它终端设备扫描到。在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均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可向耳机设备发送扫描请求,耳机设备可根据该扫描请求分别向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扫描响应。可选地,可通过第一耳机分别向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扫描响应,或通过第二耳机分别向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扫描响应,也可以通过第一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扫描响应,并通过第二耳机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扫描响应。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耳机设备发送的扫描响应后,可获取耳机设备的设备信息,如耳机设备的设备名称、MAC地址、蓝牙地址等,并显示该设备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可进行针对该设备信息的选择操作,以触发第一终端设备与耳机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选择操作后,可根据耳机设备的设备信息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同理,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耳机设备发送的扫描响应后,也可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可建立蓝牙连接,在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可通过第一耳机向第二耳机同步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在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可通过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跳频信息、信道信息、时钟信息等。实现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信息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耳机可以是耳机设备中的主耳机,第二耳机可以是耳机设备中的从耳机,主耳机可指的是与终端设备建立蓝牙物理链路,并可与终端设备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耳机,从耳机可指的是不与终端设备直接建立蓝牙物理链路的耳机,从耳机可对主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物理链路进行监听,或是由主耳机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同步给从耳机。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二终端设 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可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且第二耳机对第一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监听;或,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可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且第一耳机将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同步给第二耳机。
第一耳机在获取到第二耳机同步的连接信息后,可基于该连接信息直接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过渡切换为第一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第二耳机可对第一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物理链路进行监听,或由第一耳机将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转发给第二耳机,实现主从同步。
在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后,第一耳机也可将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同步给第二耳机,第二耳机可基于该连接信息对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建立的蓝牙连接进行监听。通过耳机之间的信息同步,可使得所有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都是采用第一耳机(即主耳机)连接、第二耳机(即从耳机)监听或接收第一耳机转发的数据的方式,更方便对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及数据传输。
图5A为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交互时序图。如图5A所示,耳机设备可为支持蓝牙“一拖二”的设备,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均为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设备。耳机设备在未与其它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耳机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即处于page scan模式),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第一耳机可处理终端设备A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终端设备A建立蓝牙连接,第二耳机可处理终端设备B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终端设备B建立蓝牙连接。在第一耳机成功与终端设备A建立蓝牙连接后,可向第二耳机同步终端设备A的连接信息,在第二耳机成功与终端设备B建立蓝牙连接后,可向第二耳机同步终端设备B的连接信息,实现信息同步,使终端设备B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
图5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交互时序图。如图5B所示,耳机设备可为支持蓝牙“一拖二”的设备,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均为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设备。耳机设备在未与其它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耳机设备可进入配对状态,耳机设备在配对状态下,同时处于inquiry scan及page scan模式,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可扫描到耳机设备,并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耳机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第一耳机可处理终端设备A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终端设备A进行蓝牙连接,进行蓝牙连接的过程中与终端设备A进行配对。第二耳机可处理终端设备B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终端设备B进行蓝牙连接,进行蓝牙连接的过程中与终端设备B进行配对。在第一耳机成功与终端设备A建立蓝牙连接后,可向第二耳机同步终端设备A的连接信息,在第二耳机成功与终端设备B建立蓝牙连接后,可向第二耳机同步终端设备B的连接信息,实现信息同步,使终端设备B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后,第一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蓝牙物理链路,也即第一耳机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蓝牙物理链路。进一步地,第一耳机可在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物理链路和/或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物理链路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建立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蓝牙音频传输模型协定)、HFP(Hands-free Profile)等业务连接,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可向第一耳机传输音频数据、语音数据等业务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耳机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可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进行连接操作,提高连接效率。且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进行信息同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可更加方便对所有建立蓝牙连接的进行管理,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耳机设备需要同时或连续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场景中,还可包括:在耳机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过程中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的场景。若耳机设备先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可由第一耳机(第一耳机可以是主耳机)对该蓝牙连接请求进行处理。第一耳机在响应该蓝牙连接请求时,可向第二耳机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用于通知第二耳机,该第一耳机正在处理蓝牙连接请求;在第一耳机完成对蓝牙连接请求的处理,成功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后,则可向第二耳机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通知第二耳机,第一耳机已处理完成蓝牙连接请求。若第二耳机接收到第一信息但还未接收到第二信息时,表 示第一耳机还在处理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请求的过程中,若在此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第二耳机可处理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可提高耳机设备与两个终端设备的连接速度。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210可包括步骤602,步骤220可包括步骤604,步骤230可包括步骤606:
步骤602,在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耳机设备可存储有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分别对应的连接信息,耳机设备可根据该连接信息主动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可选地,耳机设备放置在耳机充电盒中,当耳机充电盒检测到开盖操作时,可向耳机设备发送开盖指令,触发耳机设备进入回连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也可采用其它方式触发耳机设备进入回连状态,例如,耳机设备与所有终端设备断开蓝牙连接,则可触发耳机设备进入回连状态;或是耳机设备当前未与任何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则可进入回连状态。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信息可包括连接记录,连接记录可指的是耳机设备历史与其它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的记录,连接记录可包括与耳机设备进行配对的各个其它终端设备对应的配对信息、设备信息,以及各个其它终端设备与耳机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连接时刻、各个其它终端设备的历史连接频率等。
其中,历史连接频率可用于表征终端设备与耳机设备的历史连接情况,该历史连接频率可以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如过去1周内、过去1个月内)与耳机设备的连接频率等。
可根据该连接记录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可选地,可按照连接时刻从近到远的顺序,选择排列在前2个的其它终端设备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也可按照历史连接频率从多到少的顺序,选择排列在前2个的其它终端设备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步骤604,通过第一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该第一连接请求用于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步骤606,通过第二耳机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该第二连接请求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在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可通过第一耳机向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并通过第二耳机向待回连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后,第一耳机可寻呼page第一终端设备,若第一终端设备处于耳机设备的连接范围内,则可响应该寻呼以建立物理链路,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存储有耳机设备的配对密钥,因此,无需再进行配对操作,即可与第一耳机建立蓝牙连接。同理,第二耳机可寻呼page第二终端设备,若第二终端设备处于耳机设备的连接范围内,则可响应该寻呼,由于第二终端设备存储有耳机设备的配对密钥,因此,无需再进行配对操作,即可与第二耳机建立蓝牙连接。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可并行与不同的终端设备进行回连,可提高回连效率。
在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回连成功后,第一耳机可向第二耳机同步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在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回连成功后,第二耳机也可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可选地,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第二耳机可对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监听,或是由第一耳机将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同步给第二耳机,实现主从同步。对于所有与耳机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均采用第一耳机连接、第二耳机监听或接收第一耳机转发的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管理,能够更加方便进行管理,且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方法的交互时序图。如图7所示,耳机设备可为支持蓝牙“一拖二”的设备,终端设备A与终端设备B均为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设备。耳机设备未与其它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耳机设备可进入回连状态,若终端设备A及终端设备B均处于page scan模式,第一耳机可根据存储的终端设备A的连接记录,向终端设备A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并基于该第一连接请求与终端设备A进行回连。第二耳机可根据存储的终端设备B的连接记录,向终端设备B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并基于该第二连接请求与终端设备B进行回连。在第一耳机成功与终端设备A建立蓝牙连接后,可向第二耳机同步终端设备A的连接信息,在第二耳机成功与终端设备B建立蓝牙连接后,可向第二耳机同步终端设备B的连接信息,实现信息同步,使终端设备B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图5A、图5B、图7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过程,并不用于对具体的耳机设备、终端设备及连接场景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并通过第一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用于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若在第一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通过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在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耳机设备也可开启page scan模式,或是开启page scan模式及inquiry scan模式(即处于配对状态)。在待回连的终端设备仅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以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若在第一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则可通过第二耳机处于该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其中,第二时间段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1秒、2秒等,第二时间段也可以根据耳机设备进行回连的速度等进行设置,耳机设备回连的速度越快,则第二时间段可越短,耳机设备回连的速度越慢,则第二时间段可越长。在耳机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的同时,还可响应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无需等待回连成功后再响应,可更快地与两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提高连接效率。
也就是说,耳机设备可以并行处理耳机设备发起的与终端设备的蓝牙回连以及另一终端设备发起的与耳机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处理回连状态时,可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回连,可提高耳机设备与两个终端设备进行回连的速度,提高回连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确定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可包括: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数量大于2,则根据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数量大于2,例如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3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或是在耳机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回连的过程中又接收到另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等,耳机设备可根据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具体地,可按照优先级从大到小的顺序,将优先级排列在前2个的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是根据耳机设备接收到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的先后顺序确定的,耳机设备接收到的蓝牙连接请求越早,对应的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越高。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根据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历史连接频率等确定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该设备类型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家居等,可预先设置各个设备类型对应的优先级。历史连接频率高的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高于历史连接频率低的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后,若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还未达到最大数量N,则可继续与其它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例如,待连接的终端设备包括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B及终端设备C,则耳机设备可先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分别与终端设备A、终端设备B建立蓝牙连接,若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还未达到最大数量N,则可继续通过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与终端设备C建立蓝牙连接。
在耳机设备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后,若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已经达到最大数量N,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耳机设备可拒绝其它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请求。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选择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断开蓝牙连接,再与其它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其中,目标终端设备可以是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中,除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以外的任一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数量大于2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再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提高连接效率,且连接的终端设备更加贴合用户需求。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蓝牙连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2,在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接收到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可以是耳机设备支持建立的蓝牙连接的最大数量,也即耳机设备能够同时保持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最大数量,该N可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例如N可以是2、3、5等,在此 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可指的是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保持蓝牙连接。
在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耳机设备所能支持的蓝牙连接达到最大数量,若耳机设备接收到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需要断开与其中一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耳机设备才能够与第三终端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相当于第三终端设备抢占了该其中一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与耳机设备的蓝牙连接。也即,在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若耳机设备接收到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耳机设备处于抢连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终端设备可为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设备。在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若耳机设备进入配对状态,在相关的技术中,耳机设备会直接断开与至少部分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即使没有第三终端设备请求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耳机设备与该至少部分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也处于断连状态,需要用户重新手动恢复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耳机设备可根据配对指令进入配对状态,并保持与N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耳机设备处于配对状态,在配对状态下开启inquiry scan模式及page scan模式,能够被第三终端设备扫描到且耳机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第三终端设备可开启扫描模式,并对周围的蓝牙设备进行扫描,第三终端设备可向耳机设备发送扫描请求,耳机设备可通过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接收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扫描请求,并根据该扫描请求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扫描响应。在第三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扫描响应后,若第三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与耳机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则可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设备根据配对指令进行配对状态的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终端设备可为与耳机设备已进行过配对的设备。耳机设备可处于可连接状态(即处于page scan模式),能够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第三终端设备中可存储有耳机设备的连接信息,可根据连接信息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
步骤804,通过第一耳机进行断连处理,断连处理用于断开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
步骤806,通过第二耳机处理蓝牙连接请求,以使耳机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耳机设备处于抢连场景时,需要断开与一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耳机设备的第一耳机进行断连处理,断连处理可用于断开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并通过耳机设备的第二耳机处理蓝牙连接请求,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可并行进行断连操作及连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耳机进行断连处理,可包括:确定N个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由第一耳机执行与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断连处理。
例如,可通过第一耳机可从N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并进行与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断连处理。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目标终端设备可以是N个终端设备中的任一终端设备,第一耳机可随机从N个终端设备中选择目标终端设备。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通过第一耳机根据各个N个终端设备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从N个终端设备中选择优先级满足优先级条件的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第一耳机可获取建立蓝牙连接的各个终端设备(即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对应的优先级,可选地,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是根据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参数进行确定的。设备状态参数可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数据输出参数、用于表征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先后顺序的顺序参数、设备类型参数、设备剩余电量参数、历史连接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业务数据输出参数可用于表征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当前是否通过蓝牙连接向耳机设备输出业务数据。当前正在向耳机设备输出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高于当前未向耳机设备输出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
顺序参数可用于表征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先后顺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耳机中可存储有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最近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连接时刻,并根据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对应的连接时刻确定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本次连接的连接持续时长,该连接持续时长即为连接时刻到当前时刻的时长。可根据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连接持续时长确定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顺序参数,连接持续时长越长,顺序参数指示的顺序越靠前,也即表示终端设备越早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耳机也可建立连接队列,可按照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顺序依次将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存入连接队列中,在连接队列中排列越靠前的终端设备,表示该终端设备越早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可选地,越早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越低。
设备类型参数可用于表征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该设备类型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家居等。可预先设置各个设备类型对应的优先级,第一耳机可根据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参数确定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所属的设备类型,并获取该所属的设备类型对应的优先级。
设备剩余电量参数可用于表征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当前剩余电量,设备剩余电量大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高于设备剩余电量小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
历史连接频率可用于表征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与耳机设备的历史连接情况,该历史连接频率可以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如过去1周内、过去1个月内)的连接频率等。第一耳机中可对每个终端设备与耳机设备的连接情况数据进行存储,该连接情况数据可包括每个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连接时刻、连接持续时长等。第一耳机可根据存储的连接情况数据,统计当前与耳机设备连接的N个终端设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历史连接频率。历史连接频率高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高于历史连接频率低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
第一耳机可根据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一种或多种设备状态参数确定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对应的优先级。若依据多种设备状态参数确定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对应的优先级,针对各个设备状态参数可分别分配权重。以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的设备A为例,该设备A可以是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可先根据各个设备A的设备状态参数确定与各个设备状态参数对应的基准优先级,例如,设备A的业务数据输出参数为1,表示当前正向耳机设备输出业务数据,则业务数据输出参数对应的基准优先级可为4;设备A的设备剩余电量参数指示设备A的当前剩余电量大于50%,则设备剩余电量对应的基准优先可为2等。再根据设备A的各个设备状态参数对应的基准优先级,以及各个设备状态参数的分配权重,可进行加权和或加权平均计算,以得到设备A对应的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N个终端设备分别对应的优先级的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方式,例如,也可直接设置优先级规则,当前正在向耳机设备输出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最高,当前未向耳机设备输出业务数据的终端设备中,当前剩余电量最低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最低等,基于优先级规则及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参数,可确定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
第一耳机从N个终端设备中选择优先级满足优先级条件的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可选地,该优先级条件可包括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阈值、优先级最低等中的任一种。进一步地,第一耳机可直接选择优先级最低的已连接的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也可先选择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阈值的已连接的终端设备,若存在多个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阈值的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可以随机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目标终端设备,也可从中选择优先级最低的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基于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可使得断开蓝牙连接的目标终端设备更贴合用户需求,可减少断开蓝牙连接给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是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化的,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理解的,在耳机设备未接收到蓝牙连接请求之前,如果某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发生了变化,则在接收到蓝牙连接请求时会按照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最新的优先级选择目标终端设备。
例如,耳机设备收到蓝牙连接请求时,如果各已连接的终端设备均没有向耳机设备传输业务数据,则可以按照各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顺序,优先断开最先连接的终端设备A。若耳机设备进入配对状态,如果在耳机设备接收到蓝牙连接请求前,终端设备A向耳机设备传输业务数据(如语音数据、音频数据等),那么终端设备A的优先级发生了变化,此时,如果耳机设备收到蓝牙连接请求,则不会断开与终端设备A的蓝牙连接,此时具体断开哪个已连接的终端设备根据设定的优先级规则确定。可以见得,耳机设备不在进入配对状态就断开连接,而是在收到蓝牙连接请求后才断开连接较大程度的保障了用户对耳机的使用,而采用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并行处理进一步缩短了终端设备切换的速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第一耳机在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后,可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断连指令,以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可选地,也可由第二耳机从N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再将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给第一耳机,由第一耳机触发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
在第一耳机进行断连处理的过程中,第二耳机可并行处理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终端设备可为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第二耳机可响应第三终端设备发送 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在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中第二耳机与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配对,该配对可包括相互交换配对码、约定二者之间的密钥等过程,以保障传输的安全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三终端设备可为已经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第二耳机可响应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建立与第三终端设备的物理链路如ACL链路,该情况下,由于第三终端设备已经有该耳机设备的配对信息,无需再配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处于抢连场景时,耳机设备的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可并行进行与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断连处理,以及与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耳机设备不需要等待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后才响应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能够提高第三终端设备对耳机设备的抢连速度,提高抢连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通过第二耳机处理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建立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后,可通过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三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可选地,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三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所述第一耳机,且第二耳机对第一耳机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监听;或,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三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可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且第一耳机将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同步给第二耳机。
第一耳机在获取到第二耳机同步的连接信息后,可基于该连接信息直接与第三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第二耳机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过渡切换为第一耳机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第二耳机可对第一耳机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物理链路进行监听,或由第一耳机将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转发给第二耳机,实现主从同步。通过耳机之间的信息同步,可使得所有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都是采用第一耳机(即主耳机)连接、第二耳机(即从耳)监听或接收第一耳机转发的数据的方式,更方便对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及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耳机完成断连处理后,第一耳机也可向第二耳机同步断连信息,该断连信息可至少包括断开蓝牙连接的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在第一耳机为主耳机,第二耳机为从耳机的情况下,第二耳机可不再对目标终端设备与第一耳机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监听。
图9A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处于抢连场景时的交互时序图。如图9A所示,耳机设备可为支持蓝牙“一拖二”的设备,耳机设备可与终端设备A及第二设备B分别建立蓝牙连接。耳机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即处于page scan模式),终端设备C可为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设备,则终端设备C可根据与耳机设备的信息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耳机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C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后,第一耳机可进行与目标终端设备(例如,图9A中的终端设备B)对应的断连处理,第二耳机可处理该蓝牙连接请求。在第一耳机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后,第一耳机可向第二耳机同步断连信息,以及在第二耳机成功与终端设备C建立蓝牙连接后,第二耳机可向第一耳机同步连接信息,实现信息同步,使终端设备C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
图9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处于抢连场景时的交互时序图。如图9B所示,耳机设备可为支持蓝牙“一拖二”的设备,耳机设备可与终端设备A及第二设备B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终端设备C可为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设备,耳机设备可进入配对状态,并在进入配对状态先保持与终端设备A及第二设备B的蓝牙连接。耳机设备在配对状态下,同时处于inquiry scan及page scan模式,终端设备C可向耳机设备发送扫描请求,耳机设备在接收到该扫描请求后,可通过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向终端设备C发送扫描响应。在终端设备C确定需要与耳机设备进行蓝牙连接时,可向耳机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耳机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C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后,第一耳机可进行与目标终端设备(例如,图9B中的终端设备B)对应的断连处理,第二耳机可处理该蓝牙连接请求,与终端设备C进行蓝牙连接,在进行蓝牙连接的过程中与终端设备C进行配对。在第一耳机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后,第一耳机可向第二耳机同步断连信息,以及在第二耳机成功与终端设备C进行配对并建立蓝牙连接后,第二耳机可向第一耳机同步连接信息,实现信息同步,使终端设备C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蓝牙连接可包括经典蓝牙连接及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连接中的任一种。在BLE连接场景中,耳机设备可发送BLE广播,其它终端设备可扫描获取该BLE广播,并与耳机设备建立BLE蓝牙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也可适用于其它连接方式,可随着蓝牙协议的发展而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未配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指的是该终端设备中没 有存储与耳机设备对应的连接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指的是该终端设备中存储有与耳机设备对应的连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出现第三终端设备抢占蓝牙连接的情况时,分别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进行断连操作以及连接操作,能够提高第三终端设备对耳机设备的抢连速度,提高抢连效率。且在断连操作及连接操作完成后,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进行信息同步,使得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可更加方便对所有建立蓝牙连接的进行管理,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蓝牙连接装置1000,可应用于上述的耳机设备,该蓝牙连接装置1000可包括设备确定模块1010及连接模块1020。
设备确定模块1010,用于确定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连接模块1020,用于通过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可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无需等待耳机设备完成与其中一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过程后才能够与另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能够提高耳机设备与两个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速度,提高连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确定模块1010,还用于在耳机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若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确定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连接模块1020,还用于通过第一耳机处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以及用于通过第二耳机处理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为未与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上述的蓝牙连接装置1000,除了包括设备确定模块1010及连接模块1020,还包括配对模块。
配对模块,用于根据配对指令进入配对状态。
配对指令包括以下中的任一种:
耳机充电盒发送的配对指令;
响应检测到的配对触发操作所生成的配对指令;
与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任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对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确定模块1010,还用于在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连接模块1020,还用于通过第一耳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用于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以及用于通过第二耳机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第二连接请求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确定模块1010,还用于在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
连接模块1020,还用于通过第一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用于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连接模块1020,还用于若在第一耳机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通过第二耳机处理蓝牙连接请求,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蓝牙连接装置1000还包括同步模块。
同步模块,还用于在第一耳机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通过第一耳机向第二耳机同步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以及在第二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通过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步模块,还用于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并通过第二耳机对所述第一耳机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监听;或用于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并由第一耳机将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同步给第二耳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可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进行连接操作,提高连接效率。且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进行信息同 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可更加方便对所有建立蓝牙连接的进行管理,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确定模块1010,还用于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数量大于2,则根据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数量大于2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再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提高连接效率,且连接的终端设备更加贴合用户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模块1020,还用于在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若接收到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通过第一耳机进行断连处理,并通过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以使耳机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其中,断连处理用于断开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N为耳机设备支持建立的蓝牙连接的最大数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模块1020,包括断连单元及连接单元。
断连单元,用于确定N个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由第一耳机进行与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断连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断连单元,还用于根据N个终端设备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从N个终端设备中选择优先级满足优先级条件的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其中,优先级条件包括优先级低于优先级阈值、优先级最低中的任一种。
连接单元,用于通过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并建立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
同步模块,还用于在第二耳机建立与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后,通过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三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模块,还用于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三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所述第一耳机,通过第二耳机对第一耳机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监听;或,还用于在第二耳机向第一耳机同步第三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所述第一耳机,由第一耳机将与第三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同步给第二耳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包括经典蓝牙连接及蓝牙低能耗BLE连接中的任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耳机设备出现第三终端设备抢占蓝牙连接的情况时,分别通过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并行进行断连操作以及连接操作,能够提高第三终端设备对耳机设备的抢连速度,提高抢连效率。且在断连操作及连接操作完成后,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进行信息同步,使得第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第二耳机切换至第一耳机,可更加方便对所有建立蓝牙连接的进行管理,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耳机设备1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10、与处理器1110耦合的存储器1120,其中存储器1120可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10执行时,使得耳机设备1100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1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耳机设备1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数据,执行耳机设备1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存储器1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耳机设备1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等。
耳机设备1100还可包括通信模块,例如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可用于提供蓝牙通信功能,与其它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并进行蓝牙数据传输。蓝牙模块可支持一种或多种蓝牙协议,如经典蓝牙、BLE等),但不限于此,可随着蓝牙协议的发展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设备包括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中均可至少包括上述的处理器910、存储器920及蓝牙模块。
处理器910,用于确定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可指示第一耳机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指示第二耳机的蓝牙模块并行进行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其中,该处理器910可以是第一耳机中的处理器,也可以是第二耳机中的处理器。
可以理解地,耳机设备1100可包括比上述结构框图中更多或更少的结构元件,例如,包括电源模块、物理按键、传感器等,还可在此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ROM等。
如此处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为多种形式,诸如静态RAM(Static RAM,SRAM)、动态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DRAM(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直接RAM(Rambus DRAM,RDRAM)及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irect Rambus DRAM,DRDRAM)。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第一耳机及第二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在所述耳机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若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耳机处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处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未与所述耳机设备配对过的终端设备;在所述若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配对指令进入配对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指令包括以下中的任一种:
    耳机充电盒发送的配对指令;
    响应检测到的配对触发操作所生成的配对指令;
    与所述耳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任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配对指令。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在所述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机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耳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连接请求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用于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并通过所述第一耳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连接请求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若在所述第一耳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耳机之间具有蓝牙连接;
    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耳机向所述第二耳机同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之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向所述第一耳机同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耳机向所述第一耳机同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之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所述第二耳机切换至所述第一耳机,且所述第二耳机对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监听;或,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对象从所述第二耳机切换至所述第一耳机,且所述第一耳机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同步给所述第二耳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若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数量大于2,则根据各个待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耳机设备与N个终端设备分别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若接收到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通过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断连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以使所述耳机设备与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其中,所述断连处理用于断开所述耳机设备与所述N个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所述N为所述耳机设备支持建立的蓝牙连接的最大数量,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耳机进行断连处理,包括:
    确定所述N个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并由所述第一耳机进行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断连处理。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N个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N个终端设备分别对应的优先级,从所述N个终端设备中选择优先级满足优先级条件的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13. 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并建立与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
    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向所述第一耳机同步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连接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6、8~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包括经典蓝牙连接及蓝牙低能耗BLE连接中的任一种。
  15. 一种蓝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连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并行进行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确定模块,还用于在耳机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若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确定耳机设备待连接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耳机处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处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并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及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耳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连接请求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用于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耳机设备处于回连状态时,确定待回连的第一终端设备;
    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耳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连接请求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回连;
    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若在所述第一耳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则通过所述第二耳机处理所述蓝牙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19. 一种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耳机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
  2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
PCT/CN2022/106796 2021-09-08 2022-07-20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35782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0879.7 2021-09-08
CN202111050879.7A CN115776663A (zh) 2021-09-08 2021-09-08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5782A1 true WO2023035782A1 (zh) 2023-03-16

Family

ID=8538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06796 WO2023035782A1 (zh) 2021-09-08 2022-07-20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6663A (zh)
WO (1) WO202303578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813A (zh) * 2018-04-28 2019-02-05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无线通信方法、主耳机、从耳机及耳机系统
CN111436044A (zh) * 2019-11-06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无线蓝牙通信网络丢包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245051A1 (en) * 2019-01-28 2020-07-30 Aukey Technology Co.,Ltd Bluetooth headset control method, bluetooth headset,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934724A (zh) * 2020-09-18 2020-11-13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对耳耳机与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耳机组件
CN112004173A (zh) * 2020-08-27 2020-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55280A (zh) * 2020-09-18 2020-12-08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对耳耳机与数个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耳机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813A (zh) * 2018-04-28 2019-02-05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无线通信方法、主耳机、从耳机及耳机系统
US20200245051A1 (en) * 2019-01-28 2020-07-30 Aukey Technology Co.,Ltd Bluetooth headset control method, bluetooth headset,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436044A (zh) * 2019-11-06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无线蓝牙通信网络丢包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04173A (zh) * 2020-08-27 2020-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34724A (zh) * 2020-09-18 2020-11-13 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对耳耳机与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耳机组件
CN112055280A (zh) * 2020-09-18 2020-12-08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对耳耳机与数个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耳机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6663A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36178A1 (zh)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46022B2 (en) Bluetooth headse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150201440A1 (en) BLUETOOTH Device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090726A1 (zh) 选择蓝牙设备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11818503B (zh) 语音通话方法、系统、芯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1348970A (zh) 用於促進無線對接系統中的直接配對的設備和方法
CN111654845A (zh) 一种蓝牙多终端链路切换方法、蓝牙音频设备及系统
CN113366439A (zh) 一种连接蓝牙设备方法及设备
CN111447602B (zh) 蓝牙设备及其蓝牙抢占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05998A (zh) 用于在蓝牙网络中中继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61127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耳机组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002934A (zh) 音频业务处理系统、电子设备及蓝牙耳机
WO2023103732A1 (zh) 耳机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5362A (zh) 设备回连方法和蓝牙外设
CN111182597B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16948A1 (zh) 信息更新方法及装置、音频共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WO2023035782A1 (zh)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28202A (zh) 连接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39032A1 (zh)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EP3154243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20210150919A (ko) 블루투스 통신 환경의 다중 장치간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CN115776661A (zh) 基于蓝牙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98423A1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蓝牙地址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6074986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472379B (zh)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662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