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2379B -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2379B
CN113472379B CN202110698081.7A CN202110698081A CN113472379B CN 113472379 B CN113472379 B CN 113472379B CN 202110698081 A CN202110698081 A CN 202110698081A CN 113472379 B CN113472379 B CN 113472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local
opposite
box
earphon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80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2379A (zh
Inventor
乔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80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2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2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2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1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audio devices, e.g. headphones or MP3-p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6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on the he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以通过本端耳机播放对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盒接收本端耳机采集的本端对讲信号,并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由对端耳机盒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进行播放。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将耳机作为对讲装置,并将耳机配套的耳机盒作为信号收发装置,来传输对讲双方的对讲语音信号,由于本申请的对讲通信并不需要依赖运营商网络,且对讲功能基于现成的耳机和耳机盒实现,可有效降低对讲通信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用户通常会具备通信需求,目前,常用的通信实现方式有手机和对讲机两种,其中,手机通信由于需要依赖运营商网络,对于通信频率较高的用户来说,会耗费较高的运营商资费,使用成本较高;另外,对讲机通信则需要用户专门购置对讲机,虽然对讲机无需通信成本,但对讲机作为仅具有单一功能的专业设备,无法进行其它功能使用,使用成本同样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通信解决方案的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应用于耳机盒,该对讲通信方法包括:
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所述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将所述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本端耳机,以通过所述本端耳机播放所述对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盒接收所述本端耳机采集的本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盒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对端耳机盒。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应用于耳机,该对讲通信方法包括:
本端耳机基于与本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至所述本端耳机盒的对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播放所述对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采集本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本端耳机盒,以使所述本端耳机盒通过所述对端耳机盒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对端耳机。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盒,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第一总线,所述第一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上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中的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第二总线,所述第二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上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中的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或第二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中的各步骤,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中的各步骤。
由上可见,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以通过本端耳机播放对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盒接收本端耳机采集的本端对讲信号,并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由对端耳机盒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进行播放。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将耳机作为对讲装置,并将耳机配套的耳机盒作为信号收发装置,来传输对讲双方的对讲语音信号,由于本申请的对讲通信并不需要依赖运营商网络,且对讲功能基于现成的耳机和耳机盒实现,可有效降低对讲通信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耳机盒侧的对讲通信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耳机侧的对讲通信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通信解决方案的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应用于耳机盒,耳机盒用于容置耳机,以向耳机提供收纳和充电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耳机可以为无线耳机或有线耳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以采用双耳无线耳机。如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耳机盒侧的对讲通信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该对讲通信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01、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本端和对端为对讲通信的两端,对讲信号为耳机盒通过与其配套的耳机所采集的用户语音信号。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图中A为本端耳机,a为本端耳机配套的耳机盒,B为对端耳机,b为对端耳机配套的耳机盒,其中,耳机与配套耳机盒之间建立第一通信连接,而对讲通信双方的耳机盒之间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讲体验,本实施例可以在耳机盒上设置有显示模块,从而在接收到对端对讲信号之后,可以将通信对端相应的耳机盒标识信息进行显示提示,以实现通信双方用户的相互感知。
步骤102、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以通过本端耳机播放对端对讲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本端耳机盒作为信号中继装置,在接收到对端耳机盒发送过来的对端对讲信号之后,将对端对讲信号转发至本端耳机,并由本端耳机通过扬声器进行对讲信号输出,从而实现将对端用户的语音信号送达至本端用户。
步骤103、本端耳机盒接收本端耳机采集的本端对讲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本端用户具备对讲需求时,可以通过本端耳机上的麦克风采集本端用户的语音信号,然后再由本端耳机将其发送至本端耳机盒。
步骤104、本端耳机盒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
具体的,在本端耳机盒进行本端对讲信号的转发时,以期进行对讲通信的对端耳机盒可以是当前已配对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对端耳机盒,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本端对讲信号的定向发送;另一种实现中,还可以是包括多个对端耳机盒的对讲群组中未配对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对端耳机盒,这种情况下则需先与目标对端耳机盒配对连接,然后再进行本端对讲信号的发送。
由此,本实施例用耳机来作为对讲机,由耳机盒A和耳机盒B进行对讲信号收发,与耳机盒配对的耳机可使用户收听对方的声音和传出自己声音,使得用户A和用户B可通过各自的耳机和对应的耳机盒实现对讲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耳机在执行接收对端信号与发送本端信号的动作时,并无严格的时序限制,两者的先后顺序可视具体应用场景而定,本实施例并不对此做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端耳机盒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相对应的,在上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本端耳机盒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建立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本端耳机盒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建立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其中,第一通信模块可支持的通信频段内的通信频率大于第二通信模块。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耳机盒上配置有通信模块,以实现耳机盒之间以及耳机盒与耳机之间的通信,应当理解的是,通信模块可以包括射频芯片和射频收发组件(例如天线),另外,两套通信频率不同的通信模块的射频收发组件分别为独立的射频收发组件,而射频芯片则可以共用一个射频芯片或者分别配置独立的射频芯片。目前的耳机盒中通常仅配置有单个通信模块,由于该通信模块是为了满足与耳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频率较低,从而仅能实现短距离通信,而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对讲通信距离,在目前的耳机盒上还补充配置一个通信频率较大的通信模块,以实现对讲通信双方之间的远距离对讲通信。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本端耳机盒进入对讲工作模式;本端耳机盒在对讲工作模式下,获取通信对端相应的耳机盒标识信息;本端耳机盒与耳机盒标识信息相应的对端耳机盒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盒可以工作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其中,在影音工作模式下,耳机盒支持与特定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配对连接,而在对讲工作模式下则支持与通信对端的耳机盒配对连接。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特定的工作模式配置指令触发对讲工作模式,以及通过特定的通信对端选择指令获取通信对端的耳机盒标识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工作模式配置指令和/或通信对端选择指令的实现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其一,由耳机触发生成指令后发送至耳机盒,其二,直接通过触发耳机盒生成相应指令。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发生成指令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触控耳机或耳机盒上的功能组件触发,也可以是通过非接触式手势触发,还可以是通过语音触发,在此不做限制。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考虑到一对一定向对讲通信的局限性,可以在耳机盒上预先配置有包括多个通信对端的对讲群组,然后由用户在具备对讲通信需求时,自行从对讲群组中选择某一通信对端进行对讲通信,有效提升了对讲通信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采用第一通信频率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相对应的,上述本端耳机盒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的步骤,具体包括:本端耳机盒采用第二通信频率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双方的耳机盒之间需要进行信号接收通信和信号发送通信,而在实际应用中,若这两种通信方式均采用相同的通信频率实现,那么则会导致在同一时间节点仅能进行信号接收通信和信号发送通信两者之一,具体体现为在对讲通信过程中仅允许通信的一方进行信号传送,通信友好性较差。而本实施例中,耳机盒之间在上、下行链路分别采用不同通信频率的通信链路,由此可以实现双工对讲通信,可以使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送操作,也即耳机盒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两者同步进行,具体体现为用户在说话的同时也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大大提升了对讲通信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本端耳机的使用状态;在使用状态为工作状态时,执行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的步骤;在使用状态为休眠状态时,本端耳机盒对对端对讲信号进行输出。
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耳机盒接收到对端对讲信号时,此时用户可能并未佩戴耳机,从而本实施例在耳机盒接收到对端对讲信号之后,先判断耳机目前的使用状态,若耳机处于工作状态,则说明耳机目前正被用户佩戴使用,可以通过耳机有效接收对讲信号,从而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耳机,反之,若耳机处于休眠状态,则说明目前用户并未佩戴耳机,例如耳机可能被容置于充电盒中进行充电,此时则无法通过耳机来向用户输出对端对讲信号,而为了保证对讲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可以在耳机盒上配置扬声器等声音输出组件,直接控制耳机盒将对讲信号进行输出,有效提升了对讲实现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本端耳机盒对对端对讲信号进行输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本端耳机盒采集本端对讲信号,然后执行本端耳机盒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的步骤。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耳机盒上配置麦克风等声音采集组件,从而当耳机处于休眠状态时,用户可以不佩戴耳机而直接通过耳机盒来进行本端用户的语音采集,然后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也即在对讲通信双方未佩戴耳机的场景下,双方用户可以仅使用各自的耳机盒即可实现对讲通信。
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以通过本端耳机播放对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盒接收本端耳机采集的本端对讲信号,并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由对端耳机盒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进行播放。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将耳机作为对讲装置,并将耳机配套的耳机盒作为信号收发装置,来传输对讲双方的对讲语音信号,由于本申请的对讲通信并不需要依赖运营商网络,且对讲功能基于现成的耳机和耳机盒实现,可有效降低对讲通信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应用于耳机,如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耳机侧的对讲通信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该对讲通信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301、本端耳机基于与本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至本端耳机盒的对端对讲信号;
步骤302、本端耳机播放对端对讲信号;
步骤303、本端耳机采集本端对讲信号;
步骤304、本端耳机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盒,以使本端耳机盒通过对端耳机盒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耳机与耳机盒可以采用蓝牙等的方式建立通信连接,当对端耳机将所采集的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之后,对端耳机盒将其发送至本端耳机盒,然后再由本端耳机盒作为中继转发至本端耳机,本端耳机上的扬声器可以将对端对讲信号进行输出,以使本端用户收听到对端用户的声音。应当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耳机可以工作在兼容模式下,也即在使用对讲通信功能的同时还同时进行影音使用,从而在耳机接收到耳机盒发送的对讲通信指示时,可以自动中止播放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传输的音频信号,而优先进行对讲信号的播放,并且在对讲信号播放结束之后,可以重新启动此前所中止的音频信号的播放;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由用户手动选择是否中止播放电子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相应的,当用户具备对讲发起需求时,可以通过耳机上的麦克风采集用户语音,然后将该对讲信号发送至配套耳机盒,再由配套耳机盒转发至对端耳机盒,最后对端耳机盒将其发送至对端耳机进行信号输出,从而对端用户则可以接收到本端用户发送的对讲语音。
另外,应当说明的是,为了提升对讲可控性,本实施例的耳机上可以设置有对讲触发组件,当接收到作用于该组件的操作指令时,触发耳机的麦克风的收音功能,允许采集本端对讲信号。
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端耳机基于与本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至本端耳机盒的对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播放对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采集本端对讲信号;本端耳机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盒,以使本端耳机盒通过对端耳机盒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将耳机作为对讲装置,并将耳机配套的耳机盒作为信号收发装置,来传输对讲双方的对讲语音信号,由于本申请的对讲通信并不需要依赖运营商网络,且对讲功能基于现成的耳机和耳机盒实现,可有效降低对讲通信的使用成本。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细化的对讲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本端耳机、本端耳机盒、对端耳机、对端耳机盒的对讲通信系统,各端耳机与耳机盒配套,如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的细化流程图,该对讲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401、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第一通信连接,采用第一通信频率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
步骤402、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第二通信连接,将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连接可支持的通信频段内的通信频率大于第二通信连接,耳机盒采用两套独立的通信模块,可以独立实现与对端耳机盒以及本端耳机的通信,并且,第一通信连接所支持的通信频率较大,从而可以支持与对端耳机盒的远距离通信,有效提升了对讲距离。
步骤403、本端耳机播放对端对讲信号。
步骤404、本端耳机采集本端对讲信号,并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本端耳机盒。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耳机作为对讲装置,与耳机盒配套实现本端对讲信号的发出和对端对讲信号的接收。
步骤405、本端耳机盒根据通信对端选择指令,获取通信对端相应的耳机盒标识信息。
步骤406、本端耳机盒与耳机盒标识信息相应的对端耳机盒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在耳机盒上预先配置有包括多个通信对端的对讲群组,然后由用户在具备对讲通信需求时,自行从对讲群组中选择某一通信对端进行对讲通信,有效提升了对讲通信的灵活性。
步骤407、本端耳机盒采用第二通信频率将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对端耳机盒。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盒在上、下行链路分别采用不同通信频率的通信链路,由此可以实现双工对讲通信,可以使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送操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步骤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唯一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将耳机作为对讲装置,并将耳机配套的耳机盒作为信号收发装置,来传输对讲双方的对讲语音信号,由于本申请的对讲通信并不需要依赖运营商网络,且对讲功能基于现成的耳机和耳机盒实现,可有效降低对讲通信的使用成本;并且,本实施例的耳机盒之间以及耳机盒与耳机之间采用不同的通信连接方式,且耳机盒之间的通信连接所支持的通信频率较大,由此可以实现远距离对讲通信;另外,耳机盒在上、下行链路分别采用不同通信频率的通信链路,由此可以实现双工对讲通信,可以使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送操作。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盒。该耳机盒可用于实现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对讲通信方法。如图5所示,该耳机盒主要包括:
第一存储器501、第一处理器502、第一总线503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501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第一存储器501和第一处理器502通过第一总线503连接。第一处理器5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对讲通信方法。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该耳机可用于实现前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对讲通信方法。如图6所示,该耳机主要包括:
第二存储器601、第二处理器602、第二总线603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601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6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第二存储器601和第二处理器602通过第二总线603连接。第二处理器6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对讲通信方法。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设置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图5和/或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存储器。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对讲通信方法。进一步的,该计算机可存储介质还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耳机盒,包括:
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所述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检测本端耳机的使用状态;
在所述使用状态为休眠状态时,所述本端耳机盒对所述对端对讲信号进行输出;所述本端耳机盒采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所述本端耳机盒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对端耳机盒;
在所述使用状态为工作状态时,所述本端耳机盒将所述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本端耳机,以通过所述本端耳机播放所述对端对讲信号;所述本端耳机盒接收所述本端耳机采集的本端对讲信号;所述本端耳机盒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对端耳机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端耳机盒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所述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本端耳机盒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建立与所述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
所述本端耳机盒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建立与所述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可支持的通信频段内的通信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本端耳机的通信连接,将所述对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本端耳机之前,还包括:
所述本端耳机盒进入对讲工作模式;
所述本端耳机盒在所述对讲工作模式下,获取通信对端相应的耳机盒标识信息;
所述本端耳机盒与所述耳机盒标识信息相应的所述对端耳机盒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所述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包括:
所述本端耳机盒基于与对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采用第一通信频率接收对端耳机通过所述对端耳机盒发送的对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盒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对端耳机盒,包括:
所述本端耳机盒采用第二通信频率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对端耳机盒。
5.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耳机,包括:
本端耳机在使用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基于与本端耳机盒的通信连接,接收对端耳机通过对端耳机盒发送至所述本端耳机盒的对端对讲信号;其中,所述本端耳机的所述使用状态为休眠状态时,所述本端耳机盒被配置为对所述对端对讲信号进行输出,以及采集本端对讲信号,并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对端耳机盒;
所述本端耳机播放所述对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采集本端对讲信号;
所述本端耳机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本端耳机盒,以使所述本端耳机盒通过所述对端耳机盒将所述本端对讲信号发送至所述对端耳机。
6.一种耳机盒,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第一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上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一种耳机,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第二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总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上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或第二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98081.7A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72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8081.7A CN113472379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8081.7A CN113472379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379A CN113472379A (zh) 2021-10-01
CN113472379B true CN113472379B (zh) 2023-03-14

Family

ID=7787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8081.7A Active CN113472379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237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6050B1 (ko) * 2010-09-29 2011-10-26 주식회사 세나테크놀로지 인터컴 기능을 갖는 헬멧용 블루투스 헤드셋
CN208079064U (zh) * 2018-05-10 2018-11-09 中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带有耳机的对讲设备
CN109687893A (zh) * 2019-02-27 2019-04-26 深圳市新泰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蓝牙通讯设备
CN109688506A (zh) * 2019-02-14 2019-04-26 深圳市领芯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ai功能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及其使用方法
CN210579152U (zh) * 2019-12-06 2020-05-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充电盒及tws耳机
CN111243614A (zh) * 2020-03-20 2020-06-05 西安极蜂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蓝牙耳机和通信组件
CN111405106A (zh) * 2020-03-20 2020-07-10 西安极蜂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蓝牙耳机和蓝牙通信系统
CN211239395U (zh) * 2019-12-30 2020-08-11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充电仓及蓝牙耳机组件
CN111681404A (zh) * 2020-08-11 2020-09-18 江西斐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le无线数据传输的通讯设备、耳机及通讯设备主体
CN111726726A (zh) * 2020-07-16 2020-09-29 盛洋声学(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用作对讲机的蓝牙耳机充电收纳盒
CN112073079A (zh) * 2020-09-14 2020-12-11 深圳市富德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防丢失对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2320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wireless headset
CN106453791A (zh) * 2016-10-27 2017-0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耳机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205814B2 (en) * 2016-11-03 2019-02-12 Bragi GmbH Wireless earpiece with walkie-talkie functionality
CN108986810A (zh) * 2018-08-30 2018-12-11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耳机实现语音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53956B (zh) * 2019-10-11 2023-07-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盒、耳机装置、移动终端及无线耳机的充电方法
CN113015049B (zh) * 2019-12-19 2022-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开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耳机盒及存储介质
CN211880588U (zh) * 2020-04-30 2020-11-06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6050B1 (ko) * 2010-09-29 2011-10-26 주식회사 세나테크놀로지 인터컴 기능을 갖는 헬멧용 블루투스 헤드셋
CN208079064U (zh) * 2018-05-10 2018-11-09 中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带有耳机的对讲设备
CN109688506A (zh) * 2019-02-14 2019-04-26 深圳市领芯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ai功能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87893A (zh) * 2019-02-27 2019-04-26 深圳市新泰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蓝牙通讯设备
CN210579152U (zh) * 2019-12-06 2020-05-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充电盒及tws耳机
CN211239395U (zh) * 2019-12-30 2020-08-11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充电仓及蓝牙耳机组件
CN111243614A (zh) * 2020-03-20 2020-06-05 西安极蜂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蓝牙耳机和通信组件
CN111405106A (zh) * 2020-03-20 2020-07-10 西安极蜂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对讲机、蓝牙耳机和蓝牙通信系统
CN111726726A (zh) * 2020-07-16 2020-09-29 盛洋声学(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用作对讲机的蓝牙耳机充电收纳盒
CN111681404A (zh) * 2020-08-11 2020-09-18 江西斐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le无线数据传输的通讯设备、耳机及通讯设备主体
CN112073079A (zh) * 2020-09-14 2020-12-11 深圳市富德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防丢失对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379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048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earphones, master earphone, slave earphone, earphone system
EP3629562B1 (en)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9391926B (zh) 无线音频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无线音频设备
CN108419226B (zh) 一种蓝牙设备之间连接的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6911857B (zh)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US9577710B2 (en) Engaging terminal devices
US20050037823A1 (en) Modular wireless headset and/or headphones
CN103686516A (zh) 一种可共享音频的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US20050136839A1 (en) Modular wireless multimedia device
CN112055349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5763213A (zh) 采用两种不同的无线协议的无线耳机系统
CN110650405A (zh) 无线耳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34045A (zh) 以无线连接双耳的蓝牙耳机
CN112055280B (zh) 对耳耳机与数个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耳机组件
CN111447600A (zh) 无线耳机的音频共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672292B1 (en) Au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ith a dongle
CN113472379B (zh)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CN217770320U (zh) 一种具备音频切换功能的tws耳机充电仓
CN115175159B (zh) 一种蓝牙耳机播放方法及设备
WO2023103732A1 (zh) 耳机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2066A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27371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KR20210150919A (ko) 블루투스 통신 환경의 다중 장치간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CN114205699A (zh) 无线耳机、控制无线耳机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6127472A (ja) インターカムシステム、親機、通信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