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155898A1 -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155898A1
WO2022155898A1 PCT/CN2021/073331 CN2021073331W WO2022155898A1 WO 2022155898 A1 WO2022155898 A1 WO 2022155898A1 CN 2021073331 W CN2021073331 W CN 2021073331W WO 2022155898 A1 WO2022155898 A1 WO 202215589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winding
circuit
diode
power suppl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0733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李志岗
王译娴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1800000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42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3331 priority patent/WO2022155898A1/zh
Priority to DE212021000183.1U priority patent/DE212021000183U1/de
Publication of WO202215589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155898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13/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13/0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by tap-changing; by rearranging interconnections of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9/00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 H01F29/02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with tappings on coil or winding; with provision for rearrangement or interconnection of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4Magnetic structures combining different functions, e.g. storage, filtering or trans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1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7/25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arranged for operation in series, e.g. for multiplication of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01F2027/408Association with diode or rectifier

Definitions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ircuit technology, and in particular, to a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a power supply device.
  • the switching circui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and the load circuit, and the switching circui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and the load circuit;
  •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in parallel to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includes a first end, a second end and a third e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is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has a first end.
  •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constitute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is the third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 the switching circui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and the load circuit; so Both the first end and the third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are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load circuit.
  • the first rectifier circuit includes: a diode D1 and a diode D2;
  • the second rectifier circuit includes: a diode D3 and a diode D4;
  • the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 the first contact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K1 is connected to the third contact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K1 , and when the first contact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K2 and the third contact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K2 are connecte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and the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is connected in series.
  • the anode of the diode D5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of the transistor VT1, and the cathode of the diode D5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end of the load circuit;
  • FIG. 7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power supply circuit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when a second voltage is input;
  • FIG. 10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second switching circuit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11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fourth power supply circuit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13 is an equivalent circuit diagram of the third power supply circuit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when the second voltage is input;
  • 15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fifth power supply circuit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16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sixth power supply circuit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17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seventh power supply circuit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 a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device.
  • the duty cycle of the transformer can be kept unchanged.
  • the voltage output by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unchanged.
  • the same-named end of the transformer T is shown in Figure 1.
  • the primary winding 110 can be connected to an AC power source such as commercial power, so that the primary winding 110 can be supplied with AC power.
  • Both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and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are used for supplying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20, and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and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are used for outputting alternating current.
  • the mains voltage is the second voltage (eg 220V): in the first half cycle of the second voltage,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20, and the input voltage of the load circuit 20 is 220V/M; in the second half cycle of the second voltage,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and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20, the load The input voltage of the circuit 20 is also 220V/M.
  •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10 when the mains voltage changes, the connection mode between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and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of the transformer T can be changed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so that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10 can output to the load circuit The voltage of 20 remains the same. Therefore,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10 does not need to adjust the duty cycle of the transformer T to keep the voltage output from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10 to the load circuit 20 unchang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turns ratio of the transformer T in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10, thereby improving the power supply The efficiency of the circuit 10 to output electrical energy.
  • first voltage is 110V and the second voltage is 220V to explai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10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rst voltage and the second voltage may also have other values, and the magnitudes of the first voltage and the second voltage do not limit the protection scope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includes a first end, a second end, and a third end.
  •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has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also has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constitutes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
  •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are connected together,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nected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together form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The second end of 122.
  •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constitutes the third end of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
  • the load circuit 20 has an input terminal and an output terminal.
  •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end of the load circuit 20
  • the third end of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input end of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and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load circuit 20
  • the third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and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primary winding 110 of the transformer T may also include a first primary winding 112 and a second primary winding 114 .
  • the first primary winding 112 is used for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with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
  • the second primary winding 114 is used for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with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
  • the first primary winding 112 and the second primary winding 114 may be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the AC power supply, or may be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AC power supply, which is not limited herein.
  •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includes a switching device K1 and a switching device K2.
  • the switching device K1 includes a first contact, a second contact and a third contact.
  • the first contact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K1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 and the first contact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K1 constitutes the first end of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
  • the second contact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K1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load circuit 20 , and the second contact of the switching device K1 constitutes the fourth terminal of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
  • the switching device K2 also includes a first contact, a second contact and a third contact.
  •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equivalent to a wire in FIG. 6 ). At this time,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to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electrical signal is: the electrical signal output by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is rectified by the diode D2 and input to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electrical signal output by the load circuit 20 enters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diode D3.
  •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through a switching circuit 130 (equivalent to a wire in FIG. 6 ).
  •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to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electrical signal output by the load circuit 20 flows back to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equivalent to a wire in FIG. 8 ).
  • the electrical signal output by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is input to the load circuit 20 via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equivalent to a wire in FIG. 8 ).
  • the electrical signal output by the load circuit 20 is rectified by the diode D4 and flows back to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to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secondary winding N1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4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20 in series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 the secondary winding N2 and the secondary winding N3 supply power to the load circuit 20 through the switching circuit 130 in series.
  • the diode D1, the diode D2, the diode D3, and the diode D4 form a full-bridge rectifier circuit.
  • the third rectifier circuit 150 has a first end, a second end and a third end.
  • the first end of the third rectifier circuit 150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 the first end of the third rectifier circuit 150 is connected to the third end of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122 .
  • the second terminal of the third rectifier circuit 150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terminal of the load circuit 20 .
  • the third end of the third rectifier circuit 150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load circuit 20
  • the third end of the third rectifier circuit 150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and the third end of the second secondary winding 124 connect.
  • the third rectifier circuit 150 can further rectify the electrical signal input to the load circuit 20, so that the electrical signal input by the load circuit 20 is more 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电路及装置,属于电路技术领域。该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和切换电路。变压器T包括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第二副边绕组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当市电电压发生变化时,该电源电路通过切换电路改变变压器T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使电源电路输出至负载电路的电压保持不变。因此,该电源电路不需要调节变压器T的占空比即可使电源电路输出至负载电路的电压保持不变,从而可以提高电源电路输出电能的效率。

Description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市电通过变压器向电力设备供电,市电的电压一般包括110伏和220伏两种。
相关技术中,当市电电压在110伏和220伏之间切换时,通常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占空比,使变压器输出的电压大小保持不变。
然而,调节变压器的占空比会影响变压器的工作状态,不利于变压器高效输出电能。
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通过切换电路改变变压器T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在保持变压器T的占空比不变的前提下,使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大小保持不变。
技术解决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和切换电路,所述变压器T包括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
所述第一副边绕组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所述第二副边绕组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
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与负载电路之间,且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与所述负载电路之间;
当所述原边绕组输入第一电压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串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串联,以向所述负载电路供电;
当所述原边绕组输入第二电压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并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并联,以向所述负载电路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副边绕组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副边绕组N1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所述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与所述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和所述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构成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所述副边绕组N2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路之间;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均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副边绕组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副边绕组N3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所述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与所述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和所述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构成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所述副边绕组N4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路之间;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均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二整流电路;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切换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开关器件K1和开关器件K2;
所述开关器件K1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开关器件K2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和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连接,且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连接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并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并联;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和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连接,且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三触点连接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串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串联。
可选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晶体管VT1、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
所述晶体管VT1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之间导通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串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串联;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断开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并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并联。
可选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整流电路;
所述第三整流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
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源电路。
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和切换电路。变压器T包括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第二副边绕组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切换电路连接于第一副边绕组和负载电路之间,并连接于第二副边绕组和负载电路之间。原边绕组可以与市电连接。该电源电路工作时,若市电电压为110V的第一电压,则在第一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串联向负载电路供电;在第一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串联向负载电路供电。若市电电压为220V的第二电压,则在第二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并联向负载电路供电;在第二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并联向负载电路供电。该电源电路,当市电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切换电路改变变压器T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使电源电路输出至负载电路的电压保持不变。因此,该电源电路不需要调节变压器T的占空比即可使输出至负载电路的电压保持不变,从而可以提高电源电路输出电能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输入第一电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源电路输入第一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输入第二电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源电路输入第二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源电路输入第二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源电路输入第一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源电路输入第二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源电路输入第二电压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电源电路;
110、原边绕组
112、第一原边绕组;
114、第二原边绕组;
122、第一副边绕组;
124、第二副边绕组;
130、切换电路;
142、第一整流电路;
144、第二整流电路;
150、第三整流电路;
20、负载电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变压器通常包括缠绕在同一铁芯上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原边绕组也叫初级线圈,副边绕组也叫次级线圈。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之间存在电磁感应。原边绕组内输入电压后,副边绕组中也会产生电压,且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的电压比值等于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的线圈匝数比。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可以与市电连接,从而获取市电电压。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可以与电力设备等负载电路连接,从而向负载电路供电。当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输入的市电电压不变时,可以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占空比调节副边绕组输出电压的大小。其中,占空比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变压器的原边向副边传递电能的时间占该时间段比例。
市电电压一般包括110V(伏)和220V两种。相关技术中,当市电电压在110 V和220 V之间切换时,通常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占空比,使变压器输出至负载电路的电压大小保持不变。然而,变压器在不同占空比下工作效率不同,因此,调节变压器的占空比会影响变压器的工作状态,不利于变压器高效输出电能。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及装置,通过切换电路改变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在保持变压器的占空比不变的前提下,使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大小保持不变。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电路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两个电学器件之间的连接均指电连接。这里的电连接指两个电学器件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电源电路10包括变压器T和切换电路130。
变压器T包括缠绕在同一铁芯上的原边绕组110和副边绕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变压器T包括两个副边绕组。为便于描述,将变压器T的两个副边绕组分别称为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110和第一副边绕组122之间存在电磁感应,且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110和第二副边绕组124之间也存在电磁感应。第一副边绕组122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第二副边绕组124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变压器T的同名端如图1所示。原边绕组110可以与市电等交流电源连接,以使原边绕组110内通入交流电。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均用于向负载电路20供电,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用于输出交流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原边绕组110可以连接至一个交流电源。该交流电源输出至原边绕组110的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包括第一个半周期和第二个半周期。第一个半周期时电流的流向和第二个半周期时电流的流向相反。根据变压器T的同名端可知,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在同一个半周期内输出电压;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在同一个半周期内输出电压。
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一副边绕组122与负载电路20之间,且连接于与第二副边绕组124与负载电路20之间。换句话说,切换电路130连接于副边绕组N1与负载电路20之间,且连接于副边绕组N2与负载电路20之间,还连接于副边绕组N3与负载电路20之间,连接于副边绕组N4与负载电路20之间。切换电路130用于改变副边绕组N1、副边绕组N2、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之间的连接方式。在一种情况下,在上述的第一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可以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并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上述的第二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并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另一种情况下,在上述的第一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可以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并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上述的第二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并向负载电路20供电。
举例来说,假如副边绕组N1、副边绕组N2、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的匝数比为1:1:1:1。原边绕组110与副边绕组N1的匝数比为M,原边绕组110与副边绕组N2的匝数比为M。原边绕组110与副边绕组N3的匝数比为M,原边绕组110与副边绕组N4的匝数比为M。当原边绕组110连接至市电,且市电电压为第一电压(如110V)时:在第一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并向负载电路20供电,负载电路20的输入电压为110V/M+110V/M=220V/M;在第一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并向负载电路20供电,负载电路20的输入电压也为110V/M+110V/M=220V/M。当原边绕组110连接至市电,且市电电压为第二电压(如220V)时:在第二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并向负载电路20供电,负载电路20的输入电压为220V/M;在第二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并向负载电路20供电,负载电路20的输入电压也为220V/M。
该电源电路10,当市电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切换电路130改变变压器T的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使电源电路10输出至负载电路20的电压保持不变。因此,该电源电路10不需要调节变压器T的占空比即可使电源电路10输出至负载电路20的电压保持不变,提高了电源电路10中变压器T的匝比利用率,从而可以提高电源电路10输出电能的效率。
需要理解的是,在上述描述中,仅以第一电压为110V,第二电压为220V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源电路10的工作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也可以另有他值,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大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依旧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副边绕组122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其中,副边绕组N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副边绕组N2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副边绕组N1的第一端构成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与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在一起的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与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共同构成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副边绕组N2的第二端构成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换句话说,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为第一副边绕组122的中心抽头。第二副边绕组124也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其中,副边绕组N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副边绕组N4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副边绕组N3的第一端构成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和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在一起的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和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共同构成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副边绕组N4的第二端构成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换句话说,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为第二副边绕组124的中心抽头。
负载电路20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也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与负载电路20之间。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也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与负载电路20之间。
进一步地,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电源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当负载电路20所需要的电信号为直流电时,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为正极,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为负极。此时,本申请的电源电路10还可以包括第一整流电路142和第二整流电路144。第一整流电路142和第二整流电路144用于对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所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整流。
具体地,第一整流电路142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其中,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二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三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整流电路144也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其中,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一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二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三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连接。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整流电路142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第二整流电路144包括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
具体地,二极管D1的阳极构成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一端。也就是说,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连接,即二极管D1的阳极与副边绕组N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构成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二端。也就是说,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连接,即二极管D2的阳极与副边绕组N2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在一起,构成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三端。也就是说,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均连接至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
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构成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一端。也就是说,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均连接至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阴极构成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二端。也就是说,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连接,即二极管D3的阴极与副边绕组N3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构成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三端。也就是说,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连接,即二极管D4的阴极与副边绕组N4的第二端连接。
依旧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110也可以包括第一原边绕组112和第二原边绕组114。其中,第一原边绕组112用于与第一副边绕组122进行电磁感应。第二原边绕组114用于与第二副边绕组124进行电磁感应。第一原边绕组112和第二原边绕组114可以与交流电源串联,也可以并联至交流电源,在此不做限定。当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110包括串联或并联的第一原边绕组112和第二原边绕组114时,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一电压,即指第一原边绕组112和第二原边绕组114均输入第一电压;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二电压,即指第一原边绕组112和第二原边绕组114均输入第二电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电源电路10中的切换电路130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电路13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包括图3所示的切换电路130的电源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和图4,该切换电路130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切换电路130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二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四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该切换电路130包括开关器件K1和开关器件K2。其中,开关器件K1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一端。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四端。开关器件K2也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也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换句话说,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共同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二端。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开关器件K2的第三触点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即连接至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
当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一电压(如110V)时,如图5所示,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连接,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2的第三触点连接。此时,电源电路10的等效电路图如图6所示。请参见图6,该电源电路10工作时,在第一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电信号的流向为:副边绕组N1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1整流,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4后进入副边绕组N4。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则通过切换电路130(图6中等效为导线)与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连接。此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
在第一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电信号的流向为:副边绕组N2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2整流,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3后进入副边绕组N3。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则通过切换电路130(图6中等效为导线)与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连接。此时,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
当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二电压(如220V)时,如图7所示,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连接,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连接。此时,电源电路10的等效电路图如图8和图9所示。请参见图8,该电源电路10工作时,在第二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电信号的流向为:副边绕组N1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1整流,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切换电路130(图8中等效为导线)流回副边绕组N1。同时,副边绕组N4输出的电信号经切换电路130(图8中等效为导线)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4整流流回副边绕组N4。此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
请参见图9,该电源电路10工作时,在第二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电信号的流向为:副边绕组N2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2整流,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切换电路130(图8中等效为导线)流回副边绕组N2。同时,副边绕组N3输出的电信号经切换电路130(图8中等效为导线)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3整流流回副边绕组N3。此时,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
进一步地,开关器件K1和开关器件K2可以是手动控制的。即用户手动控制开关器件K1,使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或第三触点与第一触点连接;手动控制开关器件K2,使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或第三触点与第一触点连接。该电源电路10也可以包括控制器,由控制器检测原边绕组110输入电压的大小。当控制器检测到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一电压时,控制器控制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连接,并控制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连接。当控制器检测到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二电压时,控制器控制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连接,并控制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连接。
在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中,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电路13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包括图10所示的切换电路130的电源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0和图11,该切换电路130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切换电路130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二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四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该切换电路130包括晶体管VT1、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其中,晶体管VT1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VT1的第一端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一端。晶体管VT1的第二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VT1的第二端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二端。晶体管VT1的控制端用于控制晶体管VT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导通或断开。二极管D5的阳极与晶体管VT1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二极管D6的阳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四端。二极管D6的阴极与晶体管VT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阳极与晶体管VT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与晶体管VT1的第二端连接。其中,二极管D7是晶体管VT1的寄生二极管,用于防止高电压击穿晶体管VT1,从而达到续流作用。
当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一电压(如110V)时,晶体管VT1的控制端控制晶体管VT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通。此时,电源电路10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2所示。请参见图12,该电源电路10工作时,在第一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电信号的流向为:副边绕组N1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1整流,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4后进入副边绕组N4。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则通过切换电路130中的晶体管VT1与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连接。此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此过程中,二极管D6的阳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的电压等于副边绕组N4的第二端的电压;二极管D6的阴极通过晶体管VT1连接至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二极管D6的阴极的电压等于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的电压,因此二极管D6截止。二极管D5的阳极与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的电压等于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的电压;二极管D5的阴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的电压等于副边绕组N1的第一端的电压,因此二极管D5截止。
在第一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电信号的流向为:副边绕组N2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2整流,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3后进入副边绕组N3。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则通过切换电路130中的晶体管VT1与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连接。此时,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此过程中,二极管D6的阳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的电压等于副边绕组N3的第一端的电压;二极管D6的阴极通过晶体管VT1连接至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二极管D6的阴极的电压等于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的电压,因此二极管D6截止。二极管D5的阳极与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的电压等于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的电压;二极管D5的阴极与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的电压等于副边绕组N2的第二端的电源,因此二极管D5截止。
当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二电压(如220V)时,晶体管VT1的控制端控制晶体管VT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此时,电源电路10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请参见图13,该电源电路10工作时,在第二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电信号的流向为:副边绕组N1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1整流,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切换电路130中的二极管D6流回副边绕组N1。同时,副边绕组N4输出的电信号经切换电路130中的二极管D5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4整流流回副边绕组N4。此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
请参见图14,该电源电路10工作时,在第二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电信号的流向为:副边绕组N2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2整流,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切换电路130中的二极管D6流回副边绕组N2。同时,副边绕组N3输出的电信号经切换电路130中的二极管D5输入至负载电路20。负载电路20输出的电信号经二极管D3整流流回副边绕组N3。此时,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
进一步地,晶体管VT1可以是手动控制的。即用户手动向晶体管VT1的控制端输入第一电平信号,使晶体管VT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通;或用户手动向晶体管VT1的控制端输入第二电平信号,使晶体管VT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该电源电路10也可以包括控制器,由控制器检测原边绕组110输入电压的大小。当控制器检测到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一电压时,控制器向晶体管VT1的控制端输入第一电平信号,使晶体管VT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通。当控制器检测到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二电压时,控制器向晶体管VT1的控制端输入第二电平信号,使晶体管VT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其中,第一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高电平信号中的一个,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高电平信号中的另一个。第一电平信号和第二电平信号的高低取决于晶体管VT1的类型。
该电源电路10中,当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一电压时,在第一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第一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此时,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形成全桥整流电路。当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二电压时,在第二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第二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此时,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形成全波整流电路。该电源电路10,无论是输入第一电压还是第二电压,第一副边绕组122、第二副边绕组12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均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提升了电源电路10中的器件利用率,从而可以提升电源电路10的工作寿命。该电源电路10中,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可以使用耐压值相同的二极管,从而可以降低电源电路10的物料成本,并减少电能损耗。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中,晶体管VT1可以是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双极性晶体管)或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该双极性晶体管还可以是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源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电源电路10还包括第三整流电路150。
具体地,第三整流电路150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连接。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二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三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三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和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连接。该电源电路10中,第三整流电路150可以进一步对输入至负载电路20的电信号进行整流,从而使负载电路20输入的电信号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图16和图17示出了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电路结构图。请参见图16和图17,第三整流电路150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连接,且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和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连接。
请参见图16,当切换电路130包括开关器件K1和开关器件K2时,由上述描述已知,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通过第三整流电路150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换句话说,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与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四端。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且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的第二极板连接。
请参见图17,当切换电路130包括晶体管VT1、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时,由上述描述已知,二极管D5的阴极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通过第三整流电路150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换句话说,二极管D5的阴极与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构成切换电路130的第四端。在本实施例中,二极管D6的阳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且二极管D6的阳极与电容C1的第二极板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电路10包括变压器T和切换电路130。变压器T包括原边绕组110、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第一副边绕组122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第二副边绕组124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一副边绕组122和负载电路20之间,并连接于第二副边绕组124和负载电路20之间。原边绕组110可以与市电连接。该电源电路10工作时,若市电电压为110V的第一电压,则在第一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第一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若市电电压为220V的第二电压,则在第二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第二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该电源电路10,当市电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切换电路130改变变压器T的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使电源电路10输出至负载电路20的电压保持不变。因此,该电源电路10不需要调节变压器T的占空比即可使电源电路10输出至负载电路20的电压保持不变,提高了电源电路10中变压器的匝比利用率,从而可以提高电源电路10输出电能的效率。该电源电路10,无论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一电压还是第二电压,第一副边绕组122、第二副边绕组12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均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提升了电源电路10中的器件利用率,从而可以提升电源电路10的工作寿命。该电源电路10中,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可以使用耐压值相同的二极管,从而可以降低电源电路10的物料成本,并减少电能损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源电路10。
具体地,该电源电路10包括变压器T和切换电路130。变压器T包括原边绕组110、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第一副边绕组122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第二副边绕组124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一副边绕组122与负载电路20之间,且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二副边绕组124与负载电路20之间。当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一电压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以向负载电路20供电。当原边绕组110输入第二电压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以向负载电路20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副边绕组122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副边绕组N1的第一端为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与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连接,且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和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构成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副边绕组N2的第二端为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与负载电路20之间。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均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副边绕组124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副边绕组N3的第一端为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边绕组N3的第二端与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连接,且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和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构成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副边绕组N4的第二端为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与负载电路20之间。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均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源电路10还包括:第一整流电路142和第二整流电路144。
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二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连接。第一整流电路142的第三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一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二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二整流电路144的第三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整流电路142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第二整流电路144包括: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
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
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
二极管D3的阳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连接。
二极管D4的阳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电路130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切换电路130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二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三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切换电路130的第四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切换电路130包括:开关器件K1和开关器件K2。
开关器件K1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
开关器件K2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开关器件K2的第三触点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
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连接,且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连接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并联,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并联。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连接,且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开关器件K2的第三触点连接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串联,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串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电路130包括:晶体管VT1、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
晶体管VT1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二端连接,晶体管VT1的第二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二端连接。
二极管D5的阳极与晶体管VT1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
二极管D6的阳极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晶体管VT1的第一端连接。
二极管D7的阳极与晶体管VT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与晶体管VT1的第二端连接。
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晶体管VT1的第二端之间导通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串联,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串联。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晶体管VT1的第二端断开时,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并联,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并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电路10还包括:第三整流电路150。
第三整流电路150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连接,且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连接。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二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三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三整流电路150的第三端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和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整流电路150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
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一端连接,且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一副边绕组122的第三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与负载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
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负载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且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一端和第二副边绕组124的第三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电路10包括变压器T和切换电路130。变压器T包括原边绕组110、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第一副边绕组122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第二副边绕组124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切换电路130连接于第一副边绕组122和负载电路20之间,并连接于第二副边绕组124和负载电路20之间。原边绕组110可以与市电连接。该电源电路10工作时,若市电电压为110V的第一电压,则在第一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第一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串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若市电电压为220V的第二电压,则在第二电压的第一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4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在第二电压的第二个半周期内,副边绕组N2和副边绕组N3通过切换电路130并联向负载电路20供电。该电源电路10,当市电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切换电路130改变变压器T的第一副边绕组122和第二副边绕组124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使电源电路10输出至负载电路20的电压保持不变。因此,该电源电路10不需要调节变压器T的占空比即可使电源电路10输出至负载电路20的电压保持不变,提高了电源电路10中变压器T的匝比利用率,从而可以提高电源电路10输出电能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和切换电路,所述变压器T包括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副边绕组;
    所述第一副边绕组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1和副边绕组N2,所述第二副边绕组包括串联的副边绕组N3和副边绕组N4;
    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与负载电路之间,且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与所述负载电路之间;
    当所述原边绕组输入第一电压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串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通过所述切换电路串联,以向所述负载电路供电;
    当所述原边绕组输入第二电压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并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通过所述切换电路并联,以向所述负载电路供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副边绕组N1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所述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与所述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副边绕组N1的第二端和所述副边绕组N2的第一端构成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所述副边绕组N2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路之间;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均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副边绕组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副边绕组N3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所述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与所述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副边绕组N3的第二端和所述副边绕组N4的第一端构成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所述副边绕组N4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路之间;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均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二整流电路;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
    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开关器件K1和开关器件K2;
    所述开关器件K1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开关器件K2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和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二触点连接,且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二触点连接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并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并联;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一触点和所述开关器件K1的第三触点连接,且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一触点和所述开关器件K2的第三触点连接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串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串联。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电路包括:晶体管VT1、二极管D5、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
    所述晶体管VT1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之间导通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串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串联;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管VT1的第二端断开时,所述副边绕组N1和所述副边绕组N4并联,所述副边绕组N2和所述副边绕组N3并联。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整流电路;
    所述第三整流电路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
    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所述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第三端连接。
  10. 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
PCT/CN2021/073331 2021-01-22 2021-01-22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WO2022155898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80000049.5A CN115104253A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PCT/CN2021/073331 WO2022155898A1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DE212021000183.1U DE212021000183U1 (de) 2021-01-22 2021-01-22 Stromversorgungsschaltung und Stromversorgungsgerä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3331 WO2022155898A1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5898A1 true WO2022155898A1 (zh) 2022-07-28

Family

ID=80001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073331 WO2022155898A1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4253A (zh)
DE (1) DE212021000183U1 (zh)
WO (1) WO20221558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91648B2 (en) * 2021-05-28 2023-10-17 Deltran Operations Usa, Inc. Automated battery charg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174A (zh) * 2007-12-27 2009-07-0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变压器
CN101969226A (zh) * 2010-11-03 2011-02-09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自动切换双电压输入电源
US20110157945A1 (en) * 2009-12-29 2011-06-30 Iwatt Inc.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CN104578798A (zh) * 2014-12-25 2015-04-29 常州明石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
CN208638265U (zh) * 2018-07-19 2019-03-22 深圳市美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工频可调的离网逆变装置和交流电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1174A (zh) * 2007-12-27 2009-07-0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变压器
US20110157945A1 (en) * 2009-12-29 2011-06-30 Iwatt Inc.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CN101969226A (zh) * 2010-11-03 2011-02-09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按摩椅的自动切换双电压输入电源
CN104578798A (zh) * 2014-12-25 2015-04-29 常州明石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
CN208638265U (zh) * 2018-07-19 2019-03-22 深圳市美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工频可调的离网逆变装置和交流电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4253A (zh) 2022-09-23
DE212021000183U1 (de)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61672B (en) DC/DC conversion method and the converter thereof
Mangkalajan et al. A single-stage LED driver based on ZCDS class-E current-driven rectifier as a PFC for street-lighting applications
US20230113753A1 (en) Dc/dc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voltage thereof
WO2016112784A1 (zh) 不间断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JP2021517449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WO2008113242A1 (fr) Système de conversion cc-cc à commutation isolant les hautes fréquences et méthode associée
CN106887953A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14204693A (zh)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01854122B (zh) 高压逆变低压斩波式焊接电源
WO2022155898A1 (zh) 电源电路及电源装置
TWI364914B (en) Single stag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JP3575465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CN115833358A (zh)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KR20090128260A (ko) 집적화된 트랜스포머를 이용한 전원 장치
CN114826006A (zh) 一种供电电路、焊接电源和电焊机
CN213151913U (zh) 一种输出宽范围可调的三电平软开关变化电路
CN208782738U (zh) 一种基于磁开关控制的分布式电源装置、充电桩、充电器、保护电路装置
CN209930150U (zh) 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
CN209329965U (zh) 一种交错并联双正激式升压电路
CN113691148A (zh) 电流方向切换电路、焊机驱动电路和焊机设备
CN111371195A (zh) 一种用于lcc-s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力变换电路
JP2021035077A (ja) 無線給電装置
CN108964291A (zh) 动态解耦调节输出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95995A (zh) 一种高效率谐振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11531341U (zh) 加热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202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A DATED 23/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