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142825A1 -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142825A1
WO2022142825A1 PCT/CN2021/131242 CN2021131242W WO2022142825A1 WO 2022142825 A1 WO2022142825 A1 WO 2022142825A1 CN 2021131242 W CN2021131242 W CN 2021131242W WO 2022142825 A1 WO2022142825 A1 WO 202214282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ata
control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1312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杜春辉
Original Assignee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214282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142825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芯片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在当前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时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其中,所述当前设备为受控设备,所述配网信号扫描用于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当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以接入所述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简单快捷的实现控制设备与被控设备之间的组网。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芯片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无线网格网络(Mesh)网络中,存在两大类设备:供应商(Provisioner)设备和节点(Node)设备。Provisioner的作用是配置网络以及分发控制指令到网络中的各个Node设备,一个Ble Mesh网络中只允许存在一个Provisioner;Node是网络中各个子设备,其用于执行来自Provisioner的相应控制命令。
一般的,Node设备接入Mesh网络,需要和Provisioner之间经过一个复杂的配置交互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给予Node设备认证以及针对Node设备数据进行安全性保护。完成配置流程后的Node设备成为Mesh网络中一个合法的设备,可以接收来自Provisioner的控制。
在现有技术的应用场景中,Ble Mesh协议栈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开发难度以及其芯片资源占有量。从易用性上和易开发性上,不适用于低成本的组网应用场景产品开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下Ble Mesh不适用于低成本的组网应用场景产品开发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组网方法,包括:
在当前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时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其中,所述当前设备为受控设备,所述配网信号扫描用于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
当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以接入所述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包括:
统计所述配网信号扫描开始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所述配网数据的次数;
当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所述配网数据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设备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配网信号扫描开始后的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或者,所述配网信号扫描开始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的次数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设备入网操作失败。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网数据为广播对码数据;
所述当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包括:
判断所述广播对码数据是否有效,当所述广播对码数据有效时,将所述控制设备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当前设备上电时触发所述当前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组网方法,包括:
在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广播发布配网数据,其中,当前设备为控制设备,所述配网数据用于,令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的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配网数据为所述当前设备进行配网授信。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广播发布配网数据,包括:
在所述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后,持续预设时长广播发布所述配网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组网装置,包括:
信号扫描模块,其用于在当前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备开始配网信号扫描,其中,所述当前设备为受控设备,所述配网信号扫描用于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
入网模块,其用于当所述当前设备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以令所述当前设备接入所述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组网装置,包括:
广播模块,其用于在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控制当前设备广播发布配网数据,其中,所述当前设备为控制设备,所述配网数据用于,令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的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配网数据为所述当前设备进行配网授信。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通信芯片控制受控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通信芯片控制控制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受控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控制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 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实现下述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简单快捷的实现控制设备与被控设备之间的组网;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简单,具有较高的易用性和易开发性,适用于低成本的组网应用场景产品开发。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9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针对现有技术下Ble Mesh不适用于低成本的组网应用场景产品开发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组网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将参与设备组网,在组网后控制设备组网内的其他设备的设备称为控制设备(例如,遥控器,可以远程遥控冰箱的手机);将参与设备组网,在组网后接受设备组网内的控制设备控制的设备称为受控设备(例如,可被遥控器遥控的智能电视,可以被手机远程遥控的冰箱)。在设备组网阶段,由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用于配网的配网数据。同时,在设备组网阶段,受控设备开启无线信号扫描,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当受控设备接收到配网数据后,受控设备根据配网数据,在受控设备上对广播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在受控设备在受控设备上对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后,受控设备即可接受控制设备的控制(即,如果之后控制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到受控设备,受控设备即做出相应的回应),此时视为受控设备已接入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
在受控设备接入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后(受控设备上已对控制设备完成配网授信后),控制设备广播发送控制指令,受控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并判断该控制指令的发送方为合法控制设备时,受控设备执行控制指令。
例如,控制设备可以广播发送包含操作指令的控制指令,受控设备接收到操作指令并判断该操作指令的发送方为合法控制设备时,受控设备执行操作指令对应的设备操作。又例如,控制设备可以广播发送包含状态查询指令的控制指令(例如,查询设备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或者,查询设备当前是否被其他设备所控制),受控设备接收到状态查询指令并判断该状态查询指令的发送方为合法控制设备时,受控设备以广播方式发布自身的设备状态信息(例如,智能电视是否空闲,或者,智能电视正在播放哪一个视频)以向控制设备反馈受控设备的状态。
进一步的,在设备组网后,如果控制设备想要从设备组网中移除受控设备,控制设备只需要广播发布针对受控设备的解绑广播数据,受控设备在接收到解绑广播数据后,将控制设备移出合法控制设备,从而完成设备组网的受控设备移出。
进一步的,为确保数据安全,控制设备以及受控设备广播发布的配网数据、控制指令、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解绑广播数据均通过事先约定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在上述流程中,在受控设备在受控设备上对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后,即视为受控设备已接入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在此过程中,受控设备无需与控制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大大简化了组网流程,降低了组网难度,使得组网方案的易用性以及易开发性大大增强,使得组网方案适用于低成本的组网应用场景产品开发。
具体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该方法由受控设备执行。图1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设备组网阶段,受控设备执行下述流程:
步骤110,判断设备入网操作是否被触发;
当设备入网操作没有被触发时,返回步骤110;
当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时,执行步骤120;
步骤120,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其中,配网信号扫描用于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
步骤130,判断是否接收到配网数据;
如果接收到配网数据P B,执行步骤140;
步骤140,根据配网数据,在当前设备(受控设备)上为广播发布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以接入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结束配网信号扫描,本次设备入网操作成功。
进一步的,当步骤130中判定没有接收到配网数据,执行步骤150;
步骤150,判断设备入网操作是否结束(例如,设定设备入网操作持续时间为10秒,判断配网信号扫描的开启时间是否持续10秒);
当设备入网操作结束时,执行步骤160;
步骤160,结束配网信号扫描,本次设备入网操作失败;
当设备入网操作未结束时,返回步骤130。
对应图1所示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该方法由控制设备执行。图2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设备组网阶段,控制设备执行下述流程:
步骤210,判断新设备接入操作是否被触发;
当新设备接入操作没有被触发时,返回步骤210;
当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执行步骤220;
步骤220,广播发布配网数据,其中,配网数据用于,令接收到配网数据的受控设备根据配网数据为当前设备(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将受控设备上电作为设备入网操作的触发时机,即,在受控设备上电时,受控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具体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需要设备组网时,启动或重启受控设备,并指令控制设备开始新设备接入操作。受控设备上电后,开启配网信号扫描。与此同时,控制设备开始广播发布配网数据。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将控制设备上电作为新设备接入操作的触发时机。具体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需要设备组网时,启动或重启受控设备以及控制设备。受控设备上电后,开启配网信号扫描。与此同时,控制设备上电,控制设备广播发布配网数据。
进一步的,受控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触发设备入网操作,例如,人工手动操作,或者定时触发模式。进一步的,控制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触发新设备接入操作,例如,人工手动操作,或者定时触发模式。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数据格式来实现配网数据,对应的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判断逻辑、配网授信方式来实现基于配网数据的配网授信以实现设备入网。
例如,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为简化组网流程,设定新设备接入操作的时间窗口与设备入网操作的时间窗口匹配的控制设备为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即,在受控设备执行设备入网操作的过程中,同步执行新设备接入操作的控制设备为该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也就是说,在受控设备执行配网信号扫描的过程中,如果控制设备广播发布了配网数据,那么该控制设备为该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
例如,在受控设备A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后,如果受控设备A在设备入网操作持续期间,可以接收到控制设备B的配网数据,即将广播发布该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B列入受控设备A的合法控制设备。在设备入网操作结束之后,如果受控设备A接收到控制设备B的控制指令,受控设备A则响应该控制指令。
反之,在受控设备A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后,如果受控设备A在设备入网操作持续期间,没有接收到任何配网数据,则说明受控设备A的本次设备入网操作失败。在受控设备A的设备入网操作结束后,即使受控设备A接收到控制设备B的控制指令,受控设备A也不响应该控制指令。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方法,所有的待入网设备(受控)在进行设备入网操作时处在配网信号扫描状态,这个状态只会在设备入网操作的状态下持续(例如,持续10秒)。通过限制配网信号扫描状态的持续时间窗口,可以甄别扫描新设备接入操作的持续时间窗口匹配的控制设备所广播的配网信息,从而提高组网安全性。
进一步的,根据图1以及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受控设备在接收到配网数据时,根据配网数据在受控设备上为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而无需与控制设备进行数据交互(被动入网)。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被动入网的方法,作为被入网设备(受控设备),只需要认可合 法的控制设备即可,因此在同一设备组网中,可以有多台受控设备、多台控制设备。
对于不同的控制设备,在设备组网阶段可以在广播的配网数据控制字段中进行区分。例如,控制设备广播的配网数据中包含自身的设备地址信息。受控设备在接收到配网数据时,根据配网数据中控制设备的设备地址信息来确定需要为哪一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在组网后的控制阶段,可以在广播的控制指令的控制字段中区分不同的控制设备。例如,控制设备广播的控制指令中包含自身的设备地址信息。受控设备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根据控制指令中控制设备的设备地址信息来确定该控制设备是否为自身的合法控制设备。
进一步的,对于不同的受控设备,在组网后的控制阶段可以在广播的控制指令的控制字段中进行区分。例如,在组网后,控制设备广播的控制指令中包含控制指令所针对的受控设备的地址信息。受控设备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首先通过控制指令所包含的受控设备的地址信息来判断该控制指令是否为针对自身的控制指令。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被动入网的方法,可以一次性完成多控制设备、多受控设备的编组入网,从而可以避免大量设备逐一入网的重复操作。
例如,在受控设备A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后,如果受控设备A在设备入网操作持续期间,接收到控制设备B的配网数据P B以及控制设备C的配网数据P C;受控设备A即将控制设备B以及控制设备C列入受控设备A的合法控制设备,从而完成受控设备A、控制设备B以及控制设备C的设备组网。
在设备入网操作结束之后,如果受控设备A接收到控制设备B或控制设备C的控制指令,受控设备A则响应该控制指令。进一步的,当受控设备A先后接收到控制设备B或控制设备C的控制指令,则按照控制指令接收的先后顺序,依次响应控制指令。
或者,在受控设备A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后,如果受控设备A在设备入网操作持续期间,可以接收到控制设备B的配网数据P B,但是,未接收到控制设备C的配网数据P C;则受控设备A即将控制设备B列入受控设备A的合法控制设备。在设备入网操作结束之后,如果受控设备A接收到控制设备B的控制指令,受控设备A则响应该控制指令。如果受控设备A接收到控制设备C的控制指令,受控设备A则不响应该控制指令。
又例如,在受控设备A开启配网信号扫描时,受控设备D也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如果受控设备A以及受控设备D在设备入网操作持续期间,均接收到控制设备B的配网数据P B以及控制设备C的配网数据P C;受控设备A即将控制设备B以及控制设备C列入受控设备A的合法控制设备;受控设备D即将控制设备B以及控制设备C列入受控设备A的合法控制设备,从而完成受控设备A、受控设备D、控制设备B以及控制设备C的设备组网。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为简化组网流程,设定在受控设备执行设备入网操作的过程中,同步执行新设备接入操作的控制设备为该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为了确保设备入网操作与新设备接入操作确实是同步执行(确保受控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的时间窗口与控制设备的新设备接入操作的时间窗口匹配),受控设备对设备入网操作的过程中接收到的配网数据进行接收次数验证。
具体的,在设备入网操作中,受控设备持续进行配网信号扫描;在新设备接入操作中,控制设备持续广播配网数据(循环多次广播配网数据)。那么,如果设备入网操作与新设备接入操作同步执行且设备入网操作与新设备接入操作的持续时间相同,受控设备就会接 收到控制设备循环广播的所有配网数据(进一步的,考虑到设备入网操作与新设备接入操作在触发时机上存在误差,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受控设备就会接收到控制设备在新设备接入操作中循环广播的大部分配网数据)。那么,如果统计受控设备在设备入网操作执行过程中所接收到的配网数据的次数,当该次数与控制设备在新设备接入操作中循环广播配网数据的次数一致时,则可说明设备入网操作与新设备接入操作同步执行且设备入网操作与新设备接入操作的持续时间相同。
因此,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控制设备的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后,控制设备持续预设时长广播发布所述广播对码数据。在受控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后,受控设备持续预设时长进行配网信号扫描。
统计受控设备在设备入网操作执行过程中所接收到的配网数据的次数,当该次数大于预设阈值n(预设阈值n根据控制设备在新设备接入操作中循环广播配网数据的次数m来决定,一般的,n小于m)时,判定广播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为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
具体的,图3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针对控制设备B的设备组网阶段,受控设备A执行下述流程:
步骤310,判断设备入网操作是否被触发;
当设备入网操作没有被触发时,返回步骤310;
当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时,执行步骤320;
步骤320,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其中,配网信号扫描用于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
步骤330,统计接收到配网数据P B的次数;
步骤340,判断设备入网操作是否结束(例如,设定设备入网操作持续时间为10秒,判断配网信号扫描的开启时间是否持续10秒);
当设备入网操作结束时,执行步骤350;
步骤350,结束配网信号扫描;
步骤360,判断接收到配网数据P B的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n;
当接收到配网数据P B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n时,执行步骤370;
步骤370,将控制设备B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图4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设备组网阶段,控制设备B执行下述流程:
步骤410,判断新设备接入操作是否被触发;
当新设备接入操作没有被触发时,返回步骤210;
当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执行步骤220;
步骤420,广播发布配网数据;
步骤430,判断新设备接入操作是否结束(例如,设定新设备接入操作持续时间为10秒,判断广播发布配网数据是否持续10秒);
当新设备接入操作未结束时,返回步骤420;
当新设备接入操作结束时,执行步骤440;
步骤440,停止广播发布配网数据。
进一步的,在配网信号扫描过程中,如果存在来自多个不同控制设备的配网数据,则 分别统计每个控制设备的配网数据;分别判断接收到每个控制设备的配网数据的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n;将接收到配网数据的次数大于n的配网数据对应的控制设备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对控制设备的配网数据的计数,可以对控制设备的新设备接入操作的时间窗口与受控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的时间窗口的匹配性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组网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设备组网后,设备组网中的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控制指令为设备组网增加新的控制设备。例如,在受控设备A开启配网信号扫描时,受控设备D也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如果受控设备A以及受控设备D在设备入网操作持续期间,均接收到控制设备B的配网数据P B;受控设备A将控制设备B列入受控设备A的合法控制设备;受控设备D将控制设备B列入受控设备A的合法控制设备,从而完成受控设备A、受控设备D、控制设备B的设备组网。在组网完成后,控制设备B向受控设备A以及受控设备D发送控制指令Z B,控制指令Z B用于指示受控设备将控制设备C列入合法控制设备。由于控制设备B被受控设备A以及受控设备D列入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A以及受控设备D执行控制指令Z B,受控设备A以及受控设备D将控制设备C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在受控设备与控制设备组网后,受控设备不在控制设备的广播范围之内的情况。例如,受控设备或控制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或者,受控设备与控制设备间被加入阻碍物。针对这类情况,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采用了信号转发的策略。即,设备组网中的受控设备在接收到接收方并非自身的广播数据时,采用广播方式,转发接收到的广播数据,这样,经过一个或多个受控设备的中转,就可以实现超出点对点广播范围的广播数据的传播。
图5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5所示,受控设备501、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在t时刻上电,受控设备501、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在上电后开启配网信号扫描。与此同时,控制设备511在t时刻开始以5次/秒的频率广播发布广播对码数据,并且,t时刻的控制设备511的广播范围521覆盖受控设备501、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
控制设备511持续广播发布广播对码数据5秒,其一共广播发布广播对码数据25次,设定预设阈值n为20。
受控设备501、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在上电后开启配网信号扫描5秒。对于受控设备501、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而言,控制设备511广播发布的广播对码数据为有效对码数据,并且,在受控设备501、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开启配网信号扫描5秒的过程中,其接收到广播对码数据的次数均超过20次,因此,受控设备501、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均将控制设备511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511广播发布针对受控设备501的控制指令Z 501
受控设备501接收到控制指令Z 501,由于控制指令Z 501的发送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1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501的目标设备为受控设备501,因此,受控设备501执行控制指令Z 501
受控设备502接收到控制指令Z 501,由于控制指令Z 501的发送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 设备502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501的目标设备不为受控设备502,因此,受控设备502转发控制指令Z 501,受控设备502广播控制指令Z 501
受控设备503接收到控制指令Z 501,由于控制指令Z 501的发送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3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501的目标设备不为受控设备503,因此,受控设备503转发控制指令Z 501,受控设备503广播控制指令Z 501
进一步的,为避免控制指令多次重复转发,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于单个受控设备,同一控制指令仅能被转发一次。
具体的,受控设备502广播(转发)控制指令Z 501后,受控设备503会接收到受控设备502广播(转发)的控制指令Z 501。此时,由于受控设备503在接收到控制设备511广播的控制指令Z 501后已转发过一次控制指令Z 501,因此,受控设备503接收到受控设备502广播(转发)的控制指令Z 501后,不会再次广播(转发)控制指令Z 501
同样的,受控设备503广播(转发)控制指令Z 501后,受控设备502会接收到受控设备503广播(转发)的控制指令Z 501。此时,由于受控设备502在接收到控制设备511广播的控制指令Z 501后已转发过一次控制指令Z 501,因此,受控设备502接收到受控设备503广播(转发)的控制指令Z 501后,不会再次广播(转发)控制指令Z 501
进一步的,为避免重复执行控制指令,对于单个受控设备,针对同一控制指令仅执行一次。
具体的,受控设备501在接收到控制设备511广播的控制指令Z 501后,还会接收到受控设备502广播(转发)的控制指令Z 501以及受控设备503广播(转发)的控制指令Z 501。此时,受控设备501仅执行一次控制指令Z 501
进一步的,受控设备也转发其他受控设备广播的数据。例如,假设控制指令Z 501为状态查询指令。如图6所示,受控设备501接收到控制指令Z 501后广播发布自身的设备状态信息S 501
受控设备502接收到设备状态信息S 501,由于设备状态信息S 501的接收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2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502转发设备状态信息S 501,受控设备502广播设备状态信息S 501
受控设备503接收到设备状态信息S 501,由于设备状态信息S 501的接收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3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503转发设备状态信息S 501,受控设备503广播设备状态信息S 501
控制设备511接收到设备状态信息S 501,由于控制设备511可能接收到受控设备501广播发布的设备状态信息S 501以及受控设备502、503转发的设备状态信息S 501,为避免重复操作,控制设备511仅响应最先接收到的设备状态信息S 501,抛弃后续接收到的设备状态信息S 501
进一步的,在受控设备501、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将控制设备511列入合法控制设备后,假设控制设备511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如图7所示,位置变化后控制设备511的广播范围为广播范围522,广播范围522覆盖受控设备502以及受控设备503。
控制设备511广播发布针对受控设备501的控制指令Z 502
受控设备502接收到控制指令Z 502,由于控制指令Z 502的发送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2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502的目标设备不为受控设备502,因此,受 控设备502转发控制指令Z 502,受控设备502广播控制指令Z 502
受控设备503接收到控制指令Z 502,由于控制指令Z 502的发送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3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502的目标设备不为受控设备503,因此,受控设备503转发控制指令Z 502,受控设备503广播控制指令Z 502
受控设备501无法接收到控制设备511广播发布的控制指令Z 502,但是,受控设备501可以接收到受控设备502、503转发(广播)的控制指令Z 502,由于控制指令Z 502的原始发送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1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502的目标设备为受控设备501,因此,受控设备501执行控制指令Z 502
假设控制指令Z 502为状态查询指令。如图8所示,受控设备501广播发布设备状态信息S 502
受控设备502接收到设备状态信息S 502,由于设备状态信息S 502的接收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2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502转发设备状态信息S 502,受控设备502广播设备状态信息S 502
受控设备503接收到设备状态信息S 502,由于设备状态信息S 502的接收方控制设备511为受控设备503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503转发设备状态信息S 502,受控设备503广播设备状态信息S 502
控制设备511无法接收到受控设备501广播发布的设备状态信息S 502,但是,控制设备511可以接收到受控设备502、503转发的设备状态信息S 502
图9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设备组网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9所示,受控设备601、受控设备602以及受控设备603在t时刻上电,受控设备601、受控设备602以及受控设备603在上电后开启配网信号扫描。与此同时,控制设备611在t时刻开始以5次/秒的频率广播发布广播对码数据,并且,t时刻的控制设备611的广播范围621覆盖受控设备601、受控设备602以及受控设备603。
控制设备611持续广播发布广播对码数据5秒,其一共广播发布广播对码数据25次,设定预设阈值n为20。
受控设备601、受控设备602以及受控设备603在上电后开启配网信号扫描5秒。对于受控设备601、受控设备602以及受控设备603而言,控制设备611广播发布的广播对码数据为有效对码数据,并且,在受控设备601、受控设备602以及受控设备603开启配网信号扫描5秒的过程中,其接收到广播对码数据的次数均超过20次,因此,受控设备601、受控设备602以及受控设备603均将控制设备611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611广播发布针对控制设备612的控制指令Z 601(控制指令Z 601用于指令受控设备为控制设备612进行配信授权):
受控设备601接收到控制指令Z 601,由于控制指令Z 601的发送方控制设备611为受控设备601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601将控制设备612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受控设备602接收到控制指令Z 601,由于控制指令Z 601的发送方控制设备611为受控设备602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602将控制设备612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受控设备603接收到控制指令Z 601,由于控制指令Z 601的发送方控制设备611为受控设备603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603将控制设备612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612的广播范围622覆盖受控设备602以及受控设备603。在控制设备611 广播发布控制指令Z 601之后,控制设备612广播发布针对受控设备601的控制指令Z 602
受控设备602接收到控制指令Z 602,由于控制指令Z 602的发送方控制设备612为受控设备602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602的目标设备不为受控设备602,因此,受控设备602转发控制指令Z 602,受控设备602广播控制指令Z 602
受控设备603接收到控制指令Z 602,由于控制指令Z 602的发送方控制设备612为受控设备603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602的目标设备不为受控设备603,因此,受控设备603转发控制指令Z 602,受控设备603广播控制指令Z 602
受控设备601无法接收到控制设备612广播发布的控制指令Z 602,但是,受控设备601可以接收到受控设备602、603转发(广播)的控制指令Z 602,由于控制指令Z 602的原始发送方控制设备612为受控设备601的合法控制设备,并且,控制指令Z 602的目标设备为受控设备601,因此,受控设备601执行控制指令Z 602
假设控制指令Z 602为状态查询指令。如图10所示,受控设备601广播发布设备状态信息S 602
受控设备602接收到设备状态信息S 602,由于设备状态信息S 602的接收方控制设备612为受控设备602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602转发设备状态信息S 602,受控设备602广播设备状态信息S 602
受控设备603接收到设备状态信息S 602,由于设备状态信息S 602的接收方控制设备612为受控设备603的合法控制设备,因此,受控设备603转发设备状态信息S 602,受控设备603广播设备状态信息S 602
控制设备611无法接收到受控设备601广播发布的设备状态信息S 602,但是,控制设备612可以接收到受控设备502、503转发的设备状态信息S 602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为提高组网安全性,配网数据中包含验证信息,受控设备在接收到配网数据后,验证配网数据中的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对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权。
例如,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配网数据包含授权代码,当受控设备接收到配网数据后,解析配网数据中的授权代码,当配网数据中的授权代码与受控设备中预存的授权代码一致时,即说明广播发布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为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此时,受控设备将广播发布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列入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
又例如,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配网数据为广播对码数据,当受控设备接收到广播对码数据后,判断广播对码数据是否有效,如果有效,统计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广播对码数据的次数,如果次数大于n,即说明广播发布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为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此时,受控设备将广播发布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列入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为实现稳定组网,配网数据中还包含网络设置参数,在受控设备将广播发布配网数据的控制设备列入受控设备的合法控制设备后,受控设备根据配网数据中的网络设置参数设定网络以接受控制设备后续发送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受控设备以及控制设备基于无线数据广播即可实现设备组网以及设备组网后的设备控制。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实现控制设备以及受控设备的数据广播以及广播数据的接收。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BLE协议数据层面做了重新定义处理, 每一个数据包最大长度为31byte,不存在分段的数据包,这样虽然牺牲原先BLE协议中长包数据,但是并没有影响相应设备的控制响应指令发送,集约简化了控制指令数据,使得在简单的应用场景上可以快速开发应用功能。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设备组网的BLE广播协议的负载(payload)数据结构如下表所示:
Figure PCTCN2021131242-appb-000001
表1
表1中,vendor,group,param为加密字段,其他字段为明文。
进一步的,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访问方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装置“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方法,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设备组网装置,该装置构建在受控设备中,装置包括:
信号扫描模块,其用于在当前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时,控制当前设备开始配网信号扫描,其中,当前设备为受控设备,配网信号扫描用于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
入网模块,其用于当当前设备接收到配网数据时,根据配网数据,在当前设备上为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以令当前设备接入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
对应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设备组网装置,该装置构建在控制设备中,装置包括:
广播模块,其用于在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控制当前设备广播发布配网数据,其中,当前设备为控制设备,配网数据用于,令接收到配网数据的受控设备根据配网数据为当前设备进行配网授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在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装置在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检测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装置(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安装在受控设备上,该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通信芯片控制受控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安装在控制设备上,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通信芯片控制控制设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受控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电子设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控制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电子设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是片上装置SOC,该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器。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是PWM控制芯片。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例如包括CPU、DSP、微控制器或 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包括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 Units,N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ing,ISP),该处理器还可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或逻辑处理硬件电路,如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技术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等。此外,处理器可以具有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和存储器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更常见的是彼此独立的部件,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阐明的设备、装置、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具体的,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描述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 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当前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时开启配网信号扫描,其中,所述当前设备为受控设备,所述配网信号扫描用于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
    当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以接入所述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包括:
    统计所述配网信号扫描开始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所述配网数据的次数;
    当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所述配网数据的次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设备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配网信号扫描开始后的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或者,所述配网信号扫描开始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的次数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设备入网操作失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网数据为广播对码数据;
    所述当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包括:
    判断所述广播对码数据是否有效,当所述广播对码数据有效时,将所述控制设备列入合法控制设备。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设备上电时触发所述当前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
  6.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广播发布配网数据,其中,当前设备为控制设备,所述配网数据用于,令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的受控设备根据所述配网数据为所述当前设备进行配网授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广播发布配网数据,包括:
    在所述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后,持续预设时长广播发布所述配网数据。
  8. 一种设备组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扫描模块,其用于在当前设备的设备入网操作被触发时,控制所述当前设备开始配网信号扫描,其中,所述当前设备为受控设备,所述配网信号扫描用于搜索并接收控制设备广播发送的配网数据;
    入网模块,其用于当所述当前设备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时,根据所述配网数据,在所述当前设备上为所述控制设备进行配网授信,以令所述当前设备接入所述控制设备所属的设备网络。
  9. 一种设备组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广播模块,其用于在新设备接入操作被触发时,控制当前设备广播发布配网数据,其中,所述当前设备为控制设备,所述配网数据用于,令接收到所述配网数据的受控设备根 据所述配网数据为所述当前设备进行配网授信。
  10. 一种通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通信芯片控制受控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1. 一种通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通信芯片控制控制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步骤。
  12.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受控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3.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控制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步骤。
  1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1/131242 2020-12-29 2021-11-17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42825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5723.2 2020-12-29
CN202011595723.2A CN11273878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2825A1 true WO2022142825A1 (zh) 2022-07-07

Family

ID=75610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131242 WO2022142825A1 (zh) 2020-12-29 2021-11-17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8783B (zh)
WO (1) WO20221428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6921A (zh) * 2022-08-23 2022-11-25 深圳市慎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数显遥控器进行快速配网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8783B (zh) * 2020-12-29 2023-09-15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660127B (zh) * 2021-08-19 2024-02-20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asyMesh组网中的组网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9026A2 (en) * 2004-04-16 2005-11-23 Broadcom Corporation Registering access device multimedia content via a broadband access gateway
WO2013162196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46148A (zh) * 2015-12-04 2016-03-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配网方法、家用电器及移动终端
CN106792472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硬件设备的Wi‑Fi配网方法
CN107071793A (zh) * 2017-06-21 2017-08-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WiFi设备的配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391238A (zh) * 2018-02-01 2018-08-10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mesh网络的配网方法
CN112738783A (zh) * 2020-12-29 2021-04-30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64021A1 (de) * 2008-08-25 2010-03-17 SEARCHTEQ GmbH Verfahren zum Erkennen eines unerwünschten Zugriffs und Netz-Servereinrichtung
CN103248543B (zh) * 2013-04-24 2017-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码方法、对码控制设备及对码设备
CN103532803B (zh) * 2013-10-12 2016-10-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物联网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US9621579B2 (en) * 2014-11-21 2017-04-11 Symantec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unauthorized network intrusions
JP7222195B2 (ja) * 2018-07-30 2023-02-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スキャナ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91801A (zh) * 2018-11-02 2019-01-11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限状态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0099374A (zh) * 2019-04-29 2019-08-06 广州力控智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组网方法
WO2020223916A1 (zh) * 2019-05-08 2020-11-12 调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组网方法和装置以及灯光控制系统
CN110768842B (zh) * 2019-10-30 2022-10-21 西安大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通信安全管控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856121B (zh) * 2019-11-14 2022-03-08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配网方法及其系统、配网设备及物联网设备
CN111787540B (zh) * 2020-06-29 2023-07-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接入物联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99026A2 (en) * 2004-04-16 2005-11-23 Broadcom Corporation Registering access device multimedia content via a broadband access gateway
WO2013162196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46148A (zh) * 2015-12-04 2016-03-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配网方法、家用电器及移动终端
CN106792472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硬件设备的Wi‑Fi配网方法
CN107071793A (zh) * 2017-06-21 2017-08-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WiFi设备的配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391238A (zh) * 2018-02-01 2018-08-10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mesh网络的配网方法
CN112738783A (zh) * 2020-12-29 2021-04-30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6921A (zh) * 2022-08-23 2022-11-25 深圳市慎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数显遥控器进行快速配网的方法
CN115396921B (zh) * 2022-08-23 2023-08-04 深圳市慎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数显遥控器进行快速配网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8783A (zh) 2021-04-30
CN112738783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42825A1 (zh)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783847A1 (en) Vehicle-mounted gateway communication method, vehicle-mounted gateway, and smart vehicle
WO2019242574A1 (zh) 一种物联网业务路由的方法
WO2021098138A1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933789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updates to persistent data in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US9503446B2 (en) Authentication within openflow network
CN108040355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系统
US20150133052A1 (en) Device selection
JP5727098B2 (ja) Uiccのパワー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1218872A1 (zh) 确定安全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22142813A1 (zh) 一种蓝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芯片和电子设备
US1111541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557755B1 (en) Securely Performing Commands from a Remote Source
WO2022027358A1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816592B (zh) 一種tws耳機配對方法和晶片
WO2022142815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芯片和耳机设备
CN109151786B (zh) 基于网关调度连接的蓝牙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089250B (zh) 基于网关调度的蓝牙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50193681A1 (en) Nfa completion notification
CN112839078A (zh) 一种用于5g专网环境的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6037356A1 (zh) 一种Wi-Fi模块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6163999A1 (en) Turn on and play internet of things
US9729353B2 (en) Command-driven NFA hardware engine that encodes multiple automatons
US9805180B2 (en) Message sender authentication
TW202040947A (zh) 藍牙配對方法及電子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9135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19135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