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099657A1 -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099657A1
WO2022099657A1 PCT/CN2020/128837 CN2020128837W WO2022099657A1 WO 2022099657 A1 WO2022099657 A1 WO 2022099657A1 CN 2020128837 W CN2020128837 W CN 2020128837W WO 2022099657 A1 WO2022099657 A1 WO 202209965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measurement
terminal
sending
aod
ang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1288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江小威
Original Assignee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800031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9501B/zh
Priority to US18/036,754 priority patent/US2023040862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28837 priority patent/WO2022099657A1/zh
Publication of WO202209965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099657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01S3/4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antennas spaced apart and measuring phase or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signals therefrom, i.e. path-difference systems
    • G01S3/48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antennas spaced apart and measuring phase or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signals therefrom, i.e. path-difference systems the waves arriving at the antennas being continuous or intermittent and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signals derived therefrom being measur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08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案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本申请中,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并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由此,发送终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上述方案可在长期演进LTE网络、新空口NR以及任何一代恰当的通讯网络中实现AOD的获取。

Description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测距领域中大多利用两个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角度来确定两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相对于另一个设备的相对位置。其中,相对角度可包括到达角(Angel Of Arrival,AOA)、离开角(Angel Of Depature,AOD)。然而,相关技术中,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新空口(New Radio,NR)中无法实现AOD的获取。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出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新空口(New Radio,NR)中无法实现AOD的获取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包括: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包括:按照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预设发送次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或者,按照发送周期在各所述发送位置上向所述接收终端周期性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接收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信号之前,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所述测角参数配置各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将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可选的,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包括: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 置上多次发送的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将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包括:每次到达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之后,还包括:获取相邻所述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所述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可选的,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发送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的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所述AOD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所述测角信号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包括: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其中,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按照每组的所述天线间隔和每组分配的发送次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包括: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每组的所述AOD。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每组配置所述测角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其中,每组的所述AOD为基于所述重复发送次数获取到的AOD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接收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还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所述测角参数配置各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所述能 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并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可选的,若所述发送终端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则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包括: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天线间隔和该组对应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所述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若每组被配置重复发送次数,则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包括: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所述天线间隔和每重复一次获取到该组对应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多个AOD;获取该组对应的所述多个AOD的平均值作为该组对应的所述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每次到达所述AOD的发送周期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所述AOD。
可选的,所述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包括:获取相邻所述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所述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可选的,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发送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的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还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包括: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按照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预设发送次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或者,按照发送周期在各所述发送位置上向所述接收终端周期性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一参数协商模块,所述第一参数协商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接收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一信号配置模块,所述第一信号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在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信号之前,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所述测角参数配置各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一能力协商模块,所述第一能力协商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能力协商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第六方面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包括:第一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第一信息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发送的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每次到达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信息修正模块,所述信息修正模块,被配置为所述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之后,获取相邻所述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所述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二参数协商模块,所述第二参数协商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发送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的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二能力协商模块,所述第二能力协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所述第二能力协商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第七方面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包括:第二信号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所述AOD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所述测角信号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模块,包括:分组单元,被配置为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其中,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发送单元,被配置为按照每组的所述天线间隔和每组分配的发送次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每组的所述AOD。
可选的,所述分组单元,还被配置为为每组配置所述测角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其中,每组的所述AOD为基于所述重复发送次数获取到的AOD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三参数协商模块,所述第三参数协商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接收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还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二信号配置模块,所述第二信号配置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信号之前,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所述测角参数配置各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三能力协商模块,所述第三能力协商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所述第三能力协商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第八方面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包括:第二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并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可选的,若所述发送终端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天线间隔和该组对应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所述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若每组被配置重复发送次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计算单元,被配置为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所述天线间隔和每重复一次获取到该组对应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多个AOD;平均单元,被配置为获取该组对应的所述多个AOD的平均值作为该组对应的所述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每次到达所述AOD的发送周期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所述AOD。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包括:修正单元,所述修正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相邻所述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所述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四参数协商模块,所述第四参数协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发送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的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还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 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还包括:第四能力协商模块,所述第四能力协商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所述第四能力协商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第九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或者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或者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或者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或者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或者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或者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还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由此,发送终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上述方案可在长期演进LTE网络、新空口NR以及任何一代恰当的通讯网络中实现AOD的获取。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中测角信号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中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及“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要素。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执行主体为发送终端。其中,发送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等,这里不做过多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可选的,发送终端上设置有天线阵列,发送终端可通过自身的天线阵列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各发送位置”是指预设的发送位置,也可以是随机确定的发射位置;且,“各发送位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射位置。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各发送位置”对应于同一终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位置利用同一根天线发送信号;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各发送位置”对应于同一终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位置利用不同的天线发送信号;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各发送位置”对应于同一终端在同一位置利用不同的天线发送信号。当然,上述三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在一部分的发送位置上是采用相同的天线发送信号,在另一部分的发送位置上是采用相同的天线发送信号。例如:候选的发射位置为{A,B,C,D……Z};在一些实施 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从其中选择一个发送位置,并通过发送终端的多个天线分别发送测角信号;例如发送终端在位置A,分别通过发送终端的天线阵列中的不同天线发送测角信号。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从其中选择多个发送位置,并通过发送终端在每一个发送位置都通过同一根天线发送测角信号;例如发送终端分别在位置A、位置B、位置C,通过同一根天线发送测角信号。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从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发送位置,并通过发送终端在每一个发送位置都通过不同天线发送测角信号;例如:发送终端分别在位置A、位置B、位置C,分别通过发送终端的天线阵列中的天线1、天线2、天线3天线发送测角信号。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从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发送位置,并通过发送终端在每一个发送位置都通过相同或不同天线发送测角信号;例如:发送终端分别在位置A、位置B、位置C,通过同一根天线发送测角信号;在位置X、位置Y、位置Z,各自通过发送终端的天线阵列中的天线1、天线2、天线3发送测角信号;在位置M,通过天线阵列中的天线1、天线2、天线3发送测角信号。
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在每一发送位置可以发送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测角信号;而发送的次数可以是由发送终端自行确定的,或是根据通讯协议确定的,或由网络侧设备配置的,或预存储在发送终端内。
可选的,发送终端可向接收终端发送多个不同方位角的测角信号。例如,如图2所示,发送终端可发送0°、10°、20°至350°方位角的测角信号,两两相邻测角信号之间的方位角相差10°。
S102,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后,接收终端可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并将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至发送终端,进一步地,发送终端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发送位置的测角信号可对应不同的测角相位信息。其中,测角相位信息可为(0°~360°)中的任一值,或者可为(-180°~180°)中的任一值。
S103,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之后,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ngel Of Depature,AOD)。
可选的,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可包括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测角相位差,之后根据测角相位差计算测角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值,之后根据时间差值、天线间隔计算发送终端的AOD。
例如,如图3所示,假设发送终端通过天线A0、A1分别发送测角信号,天线A0发送的测角信号与天线A1发送的测角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值为Δt,天线A0、A1之间的天线间隔为d,则发送终端的AOD可采用下述公式来计算:
AOD=arccos(ΔL/d)
ΔL=Δt*c
其中,c为光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以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由此,发送终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以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上述方案可在长期演进LTE网络、新空口NR以及任何一代恰当的通讯网络中实现AOD的获取。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位置可能会改变,则发送终端的AOD也可能会改变。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分别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从而接收终端可根据发 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分别发送的测角信号,重新确定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从而发送终端可根据重新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重新确定发送终端的AOD,有助于及时对发送终端的AOD进行更新。
可选的,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可包括如前所述的多种方式;以下通过两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举例进行说明:
方式1、按照各发送位置对应的预设发送次数,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按照各发送位置对应的预设发送次数,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相应的,接收终端也会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预设发送次数的测角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发送位置可对应不同的预设发送次数。继续以图2为例,方位角10°对应的预设发送次数可为10次,方位角20°对应的预设发送次数可为5次。
方式2、按照发送周期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周期性发送测角信号。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按照发送周期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周期性发送测角信号,相应的,接收终端也会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周期性发送的测角信号。
其中,发送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设置为10分钟。
例如,若发送周期为10分钟,发送终端可在每个发送周期内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相邻两次发送间隔10分钟。
S202,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S203,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202、步骤S203可以分别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以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由此,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分别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使得发送终端可重新确定发送终端的AOD,有助于及时对发送终端的AOD进行更新。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确定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由发送终端发起,即,该方法包括步骤S301和步骤S302:
S301,向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可向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S302,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303-S307。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不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不需要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303-S307。
可选的,可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Enquiry Sidelink)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Information Sidelink)发送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由接收终端发起,即,该方法包括:
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发送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向接收终端发送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发送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能力协商,响应于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都支持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303-S307。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能力协商,响应于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中的任一设备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不再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303-S307。
S303,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可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可以理解的是,测角参数用于指示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可选的,测角参数包括: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可包括发送的相邻两个测角信号的时间间隔,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可包括发送的相邻两个测角相位信息的时间间隔,测角类型可包括到达角(Angel Of Arrival,AOA)、离开角(Angel Of Depature,AOD),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可包括相邻两次测角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的,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
方式1、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的同时向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时,并不需要在协商一致时就发送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在向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可以理解的是,发送终端配置有资源池,发送终端可以按照一定的资源调度规则,从该资源池中调度资源,为了能够保证与接收终端的信息传输,可以向接收终端发送相应的资源调度信息。方式2、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测角参数的信令。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的同时,在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时,并不需要在协商一致时就发送所述测角参数。可选的,上述测角参数或者携带测角参数的信令可以通过终端之间的链路接口(PC5)对应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简称“PC5-RRC”)、终端之间的链路接口(PC5)对应的信号协议(Signalling Protocol)消息(简称“PC5-S”)发送。
S304,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可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
例如,可按照测角参数中的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周期性发送测角信号。
S305,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S306,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S307,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305、步骤S306、步骤S307可以分别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且发送终端可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并在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由此,发送终 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执行主体为接收终端。其中,接收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等,这里不做过多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可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可选的,接收终端上设置有天线阵列,接收终端可通过自身的天线阵列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各发送位置”是指预设的发送位置,也可以是随机确定的发射位置;且,“各发送位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射位置。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各发送位置”对应于同一终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位置利用同一根天线发送信号;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各发送位置”对应于同一终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位置利用不同的天线发送信号;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各发送位置”对应于同一终端在同一位置利用不同的天线发送信号。当然,上述三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在一部分的发送位置上是采用相同的天线发送信号,在另一部分的发送位置上是采用相同的天线发送信号。例如:候选的发射位置为{A,B,C,D……Z};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从其中选择一个发送位置,并通过发送终端的多个天线分别发送测角信号;例如发送终端在位置A,分别通过发送终端的天线阵列中的不同天线发送测角信号。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从其中选择多个发送位置,并通过发送终端在每一个发送位置都通过同一根天线发送测角信号;例如发送终端分别在位置A、位置B、位置C,通过同一根天线发送测角信号。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从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发送位置,并通过发送终端在每一个发送位置都通过不同天线发送测角信号;例如:发送终端分别在位置A、位置B、位置C,分别通过发送终端的天线阵列中的天线1、天线2、天线3天线发送测角信号。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发送终端可以从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发送位置,并通过发送终端在每一个发送位置都通过相同或不同天线发送测角信号;例如:发送终端分别在位置A、位置B、位置C,通过同一根天线发送测角信号;在位置X、位置Y、位置Z,各自通过发送终端的天线阵列中的天线1、天线2、天线3发送测角信号;在位置M,通过天线阵列中的天线1、天线2、天线3发送测角信号。
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在每一发送位置可以发送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测角信号;而发送的次数可以是由发送终端自行确定的,或是根据通讯协议确定的,或由网络侧设备配置的,或预存储在发送终端内。
可选的,接收终端可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发送的测角信号。
S402,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在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后,可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发送位置的测角信号可对应不同的测角相位信息。其中,测角相位信息可为(0°~360°)中的任一值,或者可为(-180°~180°)中的任一值。
S403,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在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之后,可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
可选的,接收终端还可在每次到达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时,向发送终端发送各测角相位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接收终端可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并可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并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由此,接收终端可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以供发送终端根据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终端与发送终端确定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由发送终端发起,即,该方法包括步骤S501和步骤S502:
S501,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在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可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S502,向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可向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503-S507。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不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不需要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503-S507。
可选的,可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Enquiry Sidelink)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Information Sidelink)接收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由接收终端发起,即,该方法包括:
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发送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向接收终端发送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发送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能力协商,响应于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都支持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303-S307。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能力协商,响应于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中的任一设备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不再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503-S507。
S503,与发送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在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可与发送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可以理解的是,测角参数用于指示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可选的,测角参数包括: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可包括发送的相邻两个测角信号的时间间隔,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可包括发送的相邻两个测角相位信息的时间间隔,测角类型可包括到达角(Angel Of Arrival,AOA)、离开角(Angel Of Depature,AOD),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可包括相邻两次测角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的,可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发送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
方式1、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的同时,在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时,并不需要在协商一致时就接收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可以理解的是,发送终端配置有资源池,发送终端可以按照一定的资源调度规则,从该资源池中调度资源,为了能够保证与接收终端的信息传输,可以向接收终端发送相应的资源调度信息。
方式2、向发送终端发送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向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 响应,其中,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的同时,在向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时,并不需要在协商一致时就发送所述测角参数。
可选的,上述测角参数或者携带测角参数的信令可以通过终端之间的链路接口(PC5)对应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简称“PC5-RRC”)、终端之间的链路接口(PC5)对应的信号协议(Signalling Protocol)消息(简称“PC5-S”)传输。
S504,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S505,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S506,获取相邻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测角相位信息可为两个测角信号的测角相位差,可以理解的是,测角相位差会受到两个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不同的影响。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获取相邻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从而使得测角相位信息不受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不同的影响,获取的测角相位信息更加准确。
可选的,获取相邻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可包括将修正前的测角相位信息减去两个发送时间的差值,作为修正后的测角相位信息。
S507,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504、步骤S505、步骤S507可以分别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接收终端与发送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且可与发送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并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还可获取相邻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并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由此,接收终端可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以供发送终端根据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01,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601可以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S602,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其中,AOD由接收终端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由接收终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后,接收终端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测角相位信息,并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ngel Of Depature,AOD),并可将发送终端的AOD发送至发送终端,进一步地,发送终端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AOD由接收终端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由接收终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的。由此,发送终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发送终端的AOD获取发送终端的AOD。上述方案可在长期演进LTE网络、新空口NR以及任何一代恰当的通讯网络中实现AOD的获取。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其中,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并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
可选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并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例如,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为10次时,可为将第1至4次发送划分为A组,将第5至10次发送划分为B组,且A组配置的天线间隔与B组配置的天线间隔不同。
S702,按照每组的天线间隔和每组分配的发送次数,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并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之后,可按照每组的天线间隔和每组分配的发送次数,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可选的,发送终端上设置有天线阵列,发送终端可通过自身的天线阵列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可选的,发送终端可向接收终端发送多个不同方位角的测角信号。例如,如图2所示,发送终端可发送0°、10°、20°至350°方位角的测角信号,两两相邻测角信号之间的方位角相差10°。
S703,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每组的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其中,AOD由接收终端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由接收终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按照每组的天线间隔和每组分配的发送次数,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后,接收终端可根据每组的测角信号确定测角相位信息,并根据每组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每组的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ngel Of Depature,AOD),并可将每组的发送终端的AOD发送至发送终端,进一步地,发送终端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每组的发送终端的AOD。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位置可能会改变,则发送终端的AOD也可能会改变。可选的,接收终端还可为每组配置测角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从而接收终端可根据发送终端多次发送的测角信号,重新确定测角相位信息以及每组的发送终端的AOD,有助于及时对发送终端的AOD进行更新。其中,重复发送次数可包括每组中采用同一个天线重复发送的次数,每组的AOD可为基于重复发送次数获取到的AOD平均值。
可选的,发送终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每组的发送终端的AOD之后,还可根据每组的发送终端的AOD获取发送终端的AOD。例如,发送终端的AOD可为所有分组的发送终端的AOD的平均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可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并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按照每组的天线间隔和每组分配的发送次数,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每组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AOD由接收终端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由接收终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的。由此,发送终端可分组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每组发送终端的AOD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确定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由发送终端发起,即,该方法包括步骤S801和步骤S802:
S801,向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可向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S802,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803-S806。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不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不需要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803-S806。
可选的,可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Enquiry Sidelink)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Information Sidelink)发送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由接收终端发起,即,该方法包括:
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发送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向接收终端发送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发送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能力协商,响应于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都支持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803-S806。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能力协商,响应于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中的任一设备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不再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803-S806。
S803,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
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S804,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
S805,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S806,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其中,AOD由接收终端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由接收终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803、步骤S804、步骤S805、步骤S806可以分别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后,接收终端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测角相位信息,并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ngel Of Depature,AOD),并可将发送终端的AOD发送至发送终端,进一步地,发送终端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可与接收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且发送终端可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并在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AOD由接收终端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由接收终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的。由此,发送终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发送终端的AOD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S902,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S903,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并发送给发送终端。
可选的,接收终端可在每次到达AOD的发送周期时向发送终端发送AOD。其中,AOD的发送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设置为10分钟。
可选的,若发送终端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则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可包括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天线间隔和该组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发送终端的AOD。由此,接收终端可获取每组测角信号对应的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若每组被配置重复发送次数,则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还可包括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天线间隔和每重复一次获取到该组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 以获取该组对应的多个AOD,获取该组对应的多个AOD的平均值作为该组对应的发送终端的AOD。由此,接收终端可获取每组测角信号对应的多个发送终端的AOD,并将每组对应的多个AOD的平均值作为该组对应的发送终端的AOD。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901、步骤S902、步骤S903可以分别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接收终端可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并可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并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并发送给发送终端。由此,接收终端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终端与发送终端确定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由发送终端发起,即,该方法包括步骤S1001和步骤S1002:
S1001,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在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可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S1002,向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可向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1003-S1007。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不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不需要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1003-S1007。
可选的,可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Enquiry Sidelink)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Information Sidelink)接收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由接收终端发起,即,该方法包括:
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发送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向接收终端发送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发送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能力协商,响应于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都支持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1003-S1007。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能力协商,响应于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中的任一设备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不再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1003-S1007。
S1003,与发送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
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S1004,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S1005,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S1006,获取相邻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S1007,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并发给发送终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1003、步骤S1004、步骤S1005、步骤S1006、步骤S1007可以分别 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接收终端可与发送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且接收终端可与发送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并可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还可获取相邻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并发给发送终端。由此,接收终端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1,发送终端向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S1102,接收终端向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可向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1103-S1108。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不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不需要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1103-S1108。
S1103,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
S1104,发送终端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
S1105,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S1106,接收终端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S1107,接收终端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
S1108,发送终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1101、步骤S1102、步骤S1103、步骤S1104、步骤S1105、步骤S1106、步骤S1107、步骤S1108可以分别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且发送终端可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并在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由此,发送终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01,发送终端向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S1202,接收终端向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可向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1103-S1108。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能力协商请求响应指示接收终端不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不可应用于该接收终端,不需要继续执行下述步骤 S1103-S1108。
S1203,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
S1204,发送终端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
S1205,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S1206,接收终端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S1207,接收终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离开角AOD。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S1201、步骤S1202、步骤S1203、步骤S1204、步骤S1205、步骤S1206、步骤S1207可以分别采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也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可与接收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且发送终端可与接收终端协商AOD的测角参数,并在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测角参数配置各测角信号;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AOD由接收终端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由接收终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的。由此,发送终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发送终端的AOD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新空口(New Radio,NR)以及其他通讯网络中支持设备之间直接通信。设备之间可基于旁链路(Sidelink)技术直接通信,两个终端之间的sidelink接口称为PC5接口,PC5接口支持两种协议,包括PC5对应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协议(简称“PC5-RRC”协议)、PC5对应的信号协议(Signalling Protocol)(简称“PC5-S”协议)。
PC5接口支持广播、组播和单播等通信模式。
当终端A和终端B通过PC5接口的单播通信模式建立通信时,终端A、终端B均可确定自身用于接收的目标标识,终端A的车用无线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应用层可提供给PC5协议层V2X应用的服务类型,之后终端A可向终端B发送指示信息请求(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终端B可向终端A反馈安全建立消息(Security Establishment Message),之后终端A、终端B均进行安全建立,之后终端A可向终端B发送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配置信息,终端B可向终端A反馈接受指示信息(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消息,最后终端A、终端B均可提供PC5接口标识给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Server,AS),以建立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通信。
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与上述图1-图5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相对应,因此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图15-图16是根据本申请提出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该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100,包括:第一信号发送模块110、信息接收模块120和第一获取模块130。其中:
第一信号发送模块110,被配置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信息接收模块12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130,被配置为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110,还被配置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110,还被配置为:按照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预设发送次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或者,按照发送周期在各所述发送位置上向所述接收终端周期性发送 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如图16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参数协商模块140,所述第一参数协商模块140,被配置为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接收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如图16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100,还包括:第一信号配置模块150,所述第一信号配置模块150,被配置为在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信号之前,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所述测角参数配置各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如图16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能力协商模块160,所述第一能力协商模块160,被配置为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能力协商模块160,还被配置为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并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由此,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与上述图6-图7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相对应,因此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图17-图18是根据本申请提出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该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200,包括:第一信号接收模块210、第一信息获取模块220、信息发送模块230。其中: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210,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220,被配置为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信息发送模块230,被配置为将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210,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发送的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信息发送模块230,还被配置为每次到达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
可选的,如图18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200,还包括:信息修正模块240,所述信息修正模块240,被配置为所述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之后,获取相邻所述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所述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可选的,如图18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参数协商模块250,所述第二参数协商模块250,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发送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 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的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如图18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200,还包括:第二能力协商模块260,所述第二能力协商模块260,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所述第二能力协商模块260,还被配置为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可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可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并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由此,可将各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发送终端,以供发送终端根据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与上述图8-图10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相对应,因此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图19-图20是根据本申请提出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该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300,包括:第二信号发送模块310和接收模块320。其中:
第二信号发送模块310,被配置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接收模块32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所述AOD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所述测角信号确定的。
可选的,如图20所示,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模块310,包括:分组单元3101,被配置为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其中,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发送单元3102,被配置为按照每组的所述天线间隔和每组分配的发送次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320,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每组的所述AOD。
可选的,所述分组单元3101,还被配置为为每组配置所述测角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其中,每组的所述AOD为基于所述重复发送次数获取到的AOD平均值。
可选的,如图20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300,还包括:第三参数协商模块330,所述第三参数协商模块330,被配置为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接收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还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如图20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300,还包括:第二信号配置模块340,所述第二信号配置模块340,被配置为所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信号之前,每次到达触发测 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所述测角参数配置各所述测角信号。
可选的,如图20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300,还包括:第三能力协商模块350,所述第三能力协商模块350,被配置为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所述第三能力协商模块350,还被配置为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AOD由接收终端根据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测角相位信息由接收终端根据测角信号确定的。由此,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发送终端的AOD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与上述图11-图12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相对应,因此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图21-图22是根据本申请提出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该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400,包括:第二信号接收模块410、第二信息获取模块420和第二获取模块430。其中: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410,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420,被配置为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430,被配置为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并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可选的,若所述发送终端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430,还被配置为: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天线间隔和该组对应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所述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若每组被配置重复发送次数,如图22所示,所述第二获取模块430,包括:计算单元4301,被配置为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所述天线间隔和每重复一次获取到该组对应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多个AOD;平均单元4302,被配置为获取该组对应的所述多个AOD的平均值作为该组对应的所述发送终端的AOD。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430,还被配置为每次到达所述AOD的发送周期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所述AOD。
可选的,如图22所示,所述第二信息获取模块420,包括:修正单元4201,所述修正单元4201,被配置为获取相邻所述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所述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可选的,如图22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400,还包括:第四参数协商模块440,所述第四参数协商模块440,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发送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的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可选的,所述测角参数还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 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如图22所示,所述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400,还包括:第四能力协商模块450,所述第四能力协商模块450,被配置为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可选的,所述第四能力协商模块450,还被配置为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可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可获取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并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并发送给发送终端。由此,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23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框图。通信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通信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23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0、存储器1200,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通信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通信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23中以一个处理器1100为例。
存储器1200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
存储器1200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15所示的第一信号发送模块110、信息接收模块120和第一获取模块130)。处理器11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0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
存储器120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定位通信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20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可选地,存储器120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10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定位通信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300和输出装置1400。处理器1100、存储器1200、输入装置1300和输出装置140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2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130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定位通信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1400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 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发送终端可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可接收接收终端发送的各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并可根据各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由此,发送终端可通过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并根据接收终端反馈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发送终端的AOD。上述方案可在长期演进LTE网络、新空口NR以及任何一代恰当的通讯网络中实现AOD的获取。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0)

  1. 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包括:
    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包括:
    按照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预设发送次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或者,
    按照发送周期在各所述发送位置上向所述接收终端周期性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接收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角参数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信号之前,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所述测角参数配置各所述测角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8.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9. 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将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多次发送的测角信号。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包括:
    每次到达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相邻所述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所述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13. 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发送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的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角参数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15. 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17. 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所述AOD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所述测角信号确定的。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包括:
    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其中,为每组配置不同的天线间隔;
    按照每组的所述天线间隔和每组分配的发送次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测角信号。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每组的所述AOD。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每组配置所述测角信号的重复发送次数,其中,每组的所述AOD为基于所述重复发送次数获取到的AOD平均值。
  21. 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接收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角参数还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23. 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各所述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每次到达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时,根据所述测角参数配置各所述测角信号。
  24. 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26. 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并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发送终端对测角信号的发送次数进行分组,则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包括:
    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天线间隔和该组对应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所述发送终端的AOD。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每组被配置重复发送次数,则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包括:
    针对任一组,基于该组配置的所述天线间隔和每重复一次获取到该组对应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AOD计算,以获取该组对应的多个AOD;
    获取该组对应的所述多个AOD的平均值作为该组对应的所述发送终端的AOD。
  29. 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每次到达所述AOD的发送周期时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所述AOD。
  30. 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包括:
    获取相邻所述发送位置上的两个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时间,基于两个所述发送时间的差值,对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进行修正。
  31. 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采用如下协商方式中的一种与所述发送终端协商所述AOD的测角参数: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测角请求,其中,所述测角请求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测角请求响应,其中,所述测角请求响应中携带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的资源调度信息,其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测角参数;或者,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协商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协商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测角参数。
    其中,所述测角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发送终端配置的天线间隔。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角参数还包括:所述测角信号的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每次发送的持续发送时长、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的发送周期、测角类型、触发测角的测角周期中的一个或多个。
  33. 根据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用于协商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向所述发送终端发送能力协商请求响应,其中,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终端是否支持基于相位的AOD测角。
  34.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终端能力请求侧链路或者终端能力信息侧链路接收所述能力协商请求或者发送所述能力协商请求响应。
  35. 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号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发送终端的AOD。
  36. 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37. 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信号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各发送位置上向接收终端发送测角信号;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发送终端的AOD,其中,所述AOD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确定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由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所述测角信号确定的。
  38. 一种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终端在各发送位置上发送的测角信号;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各所述发送位置对应的测角相位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所述测角相位信息,获取所述发送终端的AOD,并发送给所述发送终端。
  39.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8或9至16或17至24或25至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8或9至16或17至24或25至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CT/CN2020/128837 2020-11-13 2020-11-13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WO2022099657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80003195.9A CN112639501B (zh) 2020-11-13 2020-11-13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US18/036,754 US20230408620A1 (en) 2020-11-13 2020-11-1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angle of departure (aod) of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CT/CN2020/128837 WO2022099657A1 (zh) 2020-11-13 2020-11-13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28837 WO2022099657A1 (zh) 2020-11-13 2020-11-13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9657A1 true WO2022099657A1 (zh) 2022-05-19

Family

ID=75291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128837 WO2022099657A1 (zh) 2020-11-13 2020-11-13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8620A1 (zh)
CN (1) CN112639501B (zh)
WO (1) WO20220996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6575B (zh) * 2021-06-08 2022-07-22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一种基于波束循环扫描的离开角定位系统和定位方法
WO2023185526A1 (zh) * 2022-03-27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31380A1 (en) * 2015-11-09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capabilities for angle of departure
CN108226862A (zh) * 2016-12-15 2018-06-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便携设备、信标及导航系统
CN110333478A (zh) * 2018-03-30 2019-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到达角度、出发角度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536234A (zh) * 2019-08-13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286B (zh) * 2007-11-15 2010-09-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基站联合到达角的无线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2958096B (zh) * 2011-08-22 2015-05-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获取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11129127B2 (en) * 2019-01-11 2021-09-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alibration with round-trip-time (RTT)-based positioning procedur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31380A1 (en) * 2015-11-09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er capabilities for angle of departure
CN108226862A (zh) * 2016-12-15 2018-06-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便携设备、信标及导航系统
CN110333478A (zh) * 2018-03-30 2019-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到达角度、出发角度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536234A (zh) * 2019-08-13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Potential RAT Dependent Techniques for NR Positioning", 3GPP DRAFT; R1-1812519 INTEL - NR_POS_TECHNIQUES,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1, no. Spokane, USA; 20181112 - 20181116, 3 November 2018 (2018-11-03),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 XP05147874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9501B (zh) 2024-01-30
CN112639501A (zh) 2021-04-09
US20230408620A1 (en)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559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発見および同期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WO2022099657A1 (zh) 终端的离开角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KR101776542B1 (ko) Ap 위치 조회
US20140162702A1 (en) Decentralized Location Triangulation System and Data Transfer Protocol
CN110378743B (zh) 应用程序的邀请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WO201516480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ient device localization
US20140006589A1 (en) Network capability notification
CN105392117B (zh) 一种查询近距离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0659A (zh) 一种处理器及bfd报文传输方法
JP2023517246A (ja) 基地局支援によるサイドリンクビーム取得
WO2022099645A1 (zh) Aod获取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WO2022126343A1 (zh) 一种邻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EP4258763A1 (en)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US8880670B1 (en) Group membership discovery service
WO2022147657A1 (zh) 一种天线切换配置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US20240027565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relative position, network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2099663A1 (zh) 测角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15088318B (zh) 一种参考时间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WO2022116164A1 (zh) 定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33688A1 (zh) 一种测量间隙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0213319B (zh) 接入方法及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2174375A1 (zh) 一种用户设备定位验证方法及装置
KR20170092646A (ko) 애플리케이션 통지 자원의 구축 방법 및 장치
JP5963698B2 (ja) 情報共有システム、情報共有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901070A (zh) 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9612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0367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9612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