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067680A1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067680A1
WO2022067680A1 PCT/CN2020/119433 CN2020119433W WO2022067680A1 WO 2022067680 A1 WO2022067680 A1 WO 2022067680A1 CN 2020119433 W CN2020119433 W CN 2020119433W WO 2022067680 A1 WO2022067680 A1 WO 202206768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excitation signal
filter circuit
feed source
fe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11943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王泽东
Original Assignee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801024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71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9433 priority patent/WO2022067680A1/zh
Priority to EP20955705.7A priority patent/EP4224630A4/en
Publication of WO202206768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06768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at the feed, e.g. for 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Definitions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in particular, to an antenna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 an antenna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 the antenna device can transmit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of at least two frequency bands, and the antenna device occupies a small space, which can realiz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antenna device.
  • an antenna device including:
  • the first radiator includes a first feed end and a first ground e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 the second radiator includes a second feed end and a second ground e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second radiator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adiator on the side where the second feed end is located A coupling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bodies;
  • the first radiator includes a first feed end and a first ground e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 the second feed source is coupled to the second radiator through the second feed end, and the second feed source is used to provide a second excitation signal;
  • FIG. 2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first structure of an antenna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3 is a first current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ntenna device shown in FIG. 2 .
  • FIG. 5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second structure of an antenna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6 is a first current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ntenna device shown in FIG. 5 .
  • the display screen 110 may be disposed on the middle frame 120 and connected to the rear case 150 through the middle frame 120 to form a display surface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
  • the display screen 110 is used to display information such as images and texts.
  • the display screen 110 may include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or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screen and other types of display screens.
  •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 a cover plate may also be provided on the display screen 110 to protect the display screen 110 and prevent the display screen 110 from being scratched or damaged by water.
  • the cover plate may be a transparent glass cover plate, so that the user can observe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e display screen 110 through the cover plate. It can be understood that the cover plate can be a glass cover plate made of sapphire.
  •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may include a second free end (not shown), a second ground end 241 and a second feed end 242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second free end may be an end close to the coupling gap 201 , and the second free end
  • the second ground terminal 241 may be one end away from the coupling gap 201, and the second feed terminal 242 may be disposed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such as the second free end, the first At the position of the two ground terminals 241 , the second feed terminal 242 may also be disposed between the second fre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ground terminal 241 .
  • the coupling gap 201 may be formed between the side of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where the second feeding end 242 is located and the first radiator 230 .
  • the second ground terminal 241 may b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ground plane 250 to realize the grounding of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
  • the second feed end 242 can b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feed source 220 , so that the second feed source 220 can transmit wireless signals to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
  • first grounding end 241 and the first feeding end 242 can also be provided on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cond radiator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the connection.
  • Ground plane 250 is used to form a common ground.
  • the ground plane 250 may be formed by a conductor, a printed circuit, or a metal printed layer in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
  • the ground plane 250 may be provided on the circuit board 130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
  • the ground plane 250 may also be formed on the casing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 for example, the ground plane 250 may be formed by the middle frame 120 of the casing, or the ground plane 250 may be formed by the battery 140 cover of the casing.
  • the second current I2 may flow into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from the second feed source 220 , and the second current I2 It can be coupled and transmitted from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to the first radiator 230 through the coupling gap 201 and transmitted in the first radiator 230.
  • the first filter circuit LC1 can prevent the second excitation signal from passing through, and the first filter circuit LC1 can prevent the second excitation signal from passing through.
  • the open circuit of the first filter circuit LC1 to the second excitation signal may mean that under the resonance of the second excitation signal, the resistance of the first filter circuit LC1 is infinite to prevent the second excitation signal from flowing into the first feed source 210. .
  •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is disposed opposite the first radiator 230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oupling gap 201 .
  • the first feed 210 can feed the first excitation signal to the first radiator 230, and the first radiator 230 can transmit the first excitation signal;
  • the second feed 220 can feed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is fed with a second excitation signal, an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irst filter circuit LC1, the second radiator 240 and the first radiator 230 can jointly transmit the second excitation signal.
  • FIG. 5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second structure of an antenna device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FIG. 6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first type of current of the antenna device shown in FIG. 5
  • FIG. 7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FIG. 5
  • the antenna device 200 may further include a second filter circuit LC2 and a third filter circuit LC3.
  • the second filter circuit LC2 and the third filter circuit LC3 may be provided on the circuit board 130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and the second filter circuit LC2 and the third filter circuit LC3 may also be provided on other small boards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100.

Abstract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包括第一馈源、第二馈源、第一滤波电路、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第一滤波电路耦合在第一馈源和第一辐射体之间,第二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之间形成耦合间隙,第一滤波电路对第二馈源提供的第二激励信号开路,第二激励信号耦合至第一辐射体,使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通信模式也更加多样化。例如,通常的电子设备可以支持蜂窝网络通信、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通信、蓝牙(Bluetooth,BT)通信、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多种通信模式。而上述通信功能都需要相应的天线装置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至少可以传输两种频段的射频信号,且天线装置占据的空间较小,可以实现天线装置的小型化。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馈电端和第一接地端;
第一滤波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耦合;
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耦合,所述第一馈源用于提供第一激励信号,所述第一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
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馈电端和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第二馈电端所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形成有耦合间隙;
第二馈源,通过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二馈源用于提供第二激励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二激励信号开路,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激励信号经所述耦合间隙耦合至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馈电端和第一接地端;
第一滤波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耦合;
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耦合,所述第一馈源用于提供第一激励信号,所述第一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
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馈电端和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第二馈电端所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形成有耦合间隙;
第二馈源,通过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二馈源用于提供第二激励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二激励信号开路,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激励信号经所述耦合间隙耦合至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种电流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种电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种电流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种电流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三种电流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的反射系数和隔离度曲线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在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工作下的系统效率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1至13,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 以是游戏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设备、汽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等。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10、中框120、电路板130、电池140和后壳150。
其中,显示屏110可以设置在中框120上,并通过中框120连接至后壳15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110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其中,显示屏1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等类型的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110可以为全面屏,此时,显示屏110的整个区域都是显示区域而不包括非显示区域,或者显示屏110上的非显示区域对用户而言仅占据较小的区域,从而显示屏110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或者,显示屏110也可以为非全面屏,此时显示屏110包括显示区域以及与显示区域邻接的非显示区域。其中,显示区域用于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不显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110上还可以设置盖板(图未示),以对显示屏11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1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110显示的内容。可以理解的,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中框12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中框12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例如,中框120上可以设置凹槽、凸起、通孔等结构,以便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可以理解的,中框12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
电路板130可以设置在中框120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后壳150将电路板130密封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其中,电路板1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130上可以设置有馈源,馈源可以与天线辐射体电连接,以使天线辐射体可传输无线信号。电路板130上可以集成有处理器,此外还可以集成耳机接口、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马达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1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130,以通过电路板130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110的显示进行控制。
电池140设置在中框120上,并通过后壳150将电池140密封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同时,电池140电连接至电路板130,以实现电池1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1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1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器件。
后壳150与中框120连接。例如,后壳150可以通过诸如双面胶等粘接剂贴合到中框120 上以实现与中框120的连接。其中,后壳150用于与中框120、显示屏110共同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密封在电子设备100内部,以对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保护作用。
其中,电子设备100中还可以设置有天线装置。天线装置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天线装置可以用于实现近场通信功能。天线装置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壳体内部。可以理解的,天线装置的部分器件可以集成在电路板130上,例如天线装置中的信号处理芯片以及信号处理电路可以集成在电路板130上,实现天线装置与电路板130的电连接。此外,天线装置的部分器件还可以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内部。例如天线装置用于辐射信号的辐射体或者导体结构可以直接设置后壳内表面。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天线装置200可以包括第一馈源210、第二馈源220、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一辐射体230、第二辐射体240和接地平面250。
其中,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130上,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小板上。第一馈源210可以将无线信号馈入至第一辐射体230中,第二馈源220可以将无线信号馈入至第二辐射体240中,进而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可以向自由空间传输无线信号。
其中,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是由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导电银浆材料等制作的天线辐射体。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相对设置,以使得第一辐射体230与第二辐射体240之间设有耦合间隙201。
第一辐射体230可以包括第一自由端(图未示)、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地端231和第一馈电端232,第一自由端可为靠近耦合间隙201的一端,第一自由端可以与第二辐射体240相对间隔设置,第一接地端231可以是远离耦合间隙201的一端,第一馈电端232可以设置在第一辐射体230的端部,例如第一自由端、第一接地端231的位置处,第一馈电端23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自由端和第一接地端231之间。第一接地端231可以与接地平面250电连接,以实现第一辐射体230的接地。第一馈电端232可以直接或间接与第一馈源210电连接,以使第一馈源210可以向第一辐射体230传输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辐射体230上除了第一自由端、第一接地端231和第一馈电端232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馈电端,以实现第一辐射体与其他电子器件的电连接。
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包括第二自由端(图未示)、间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241和第二馈电端242,第二自由端可以是靠近耦合间隙201的一端,第二自由端可以与第一辐射体230相对间隔设置,第二接地端241可以是远离耦合间隙201的一端,第二馈电端242可以设置在 第二辐射体240的端部,例如第二自由端、第二接地端241的位置处,第二馈电端242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自由端和第二接地端241之间。耦合间隙201可以形成在第二辐射体240在第二馈电端242所在的一侧与第一辐射体230之间。第二接地端241可以与接地平面250电连接,以实现第二辐射体240的接地。第二馈电端242可以直接或间接与第二馈源220电连接,以使第二馈源220可以向第二辐射体240传输无线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辐射体240上除了第一自由端、第一接地端241和第一馈电端242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馈电端,以实现第二辐射体与其他电子器件的接。
其中,第一滤波电路LC1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130上,第一滤波电路LC1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小板上。第一滤波电路LC1可以与第一辐射体230耦合,第一滤波电路LC1也可以与第一馈源210耦合。也即,第一滤波电路LC1可以串联在第一馈源210和第一辐射体230之间,第一滤波电路LC1可以通过第一馈电端232与第一辐射体230耦合,以实现第一馈源210与第一辐射体230的电连接。
接地平面250用于形成公共地。其中,接地平面25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中的导体、印刷线路或者金属印刷层等形成。例如,接地平面25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130上。接地平面250还可以形成在电子设备100的壳体上,例如可以通过壳体的中框120来形成接地平面250,或者也可以通过壳体的电池140盖来形成接地平面25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通过接地平面250实现接地。当然,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也可以与其他的接地系统电连接以实现接地。
其中,请结合图2并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图2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种电流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种电流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第一馈源210可以与第一滤波电路LC1耦合,第一馈源210可以提供第一激励信号,第一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一辐射体230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第二馈源220可以通过第二馈电端242与第二辐射体240耦合,第二馈源可以提供第二激励信号,第一滤波电路LC1对第二激励信号开路,至少部分第二激励信号经耦合间隙201耦合至第一辐射体230,第二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共同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当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第一激励信号时,第一滤波电路LC1可以允许第一激励信号通过,第一电流I1可以从第一馈源210流经第一滤波电路LC1并流入至第一辐射体230,第一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一辐射体230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第一激励信号并不会使第一辐射体230与第二辐射体240耦合,第一电流I1几乎不在第二辐射体240中传输,第一激励信号几乎仅通过第一辐射体230传输至自由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自由空间内的第一激励信号也可以通过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而由第一辐射体230传输 至第一馈源210。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调整第二辐射体240的长度、阻抗、谐振点等来使得当第一辐射体230传输第一激励信号时,第二辐射体240不与第一辐射体230耦合间隙201耦合,第二辐射体240几乎不传输第一激励信号。
如图4所示,当第二馈源220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第二激励信号时,第二电流I2可以从第二馈源220流入至第二辐射体240中,第二电流I2可以从第二辐射体240通过耦合间隙201耦合传输至第一辐射体230并在第一辐射体230中传输,第一滤波电路LC1可以阻止第二激励信号通过,第一滤波电路LC1可以对第二激励信号开路,至少部分第二激励信号可以经耦合间隙201耦合至第一辐射体230,第二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二辐射体240、第一辐射体230共同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以辐射第二激励信号。进而,第二激励信号和第二电流I2不会从第一滤波电路LC1流入第一馈源210,第二电流I2可以从第一辐射体230的第一接地端231接地并形成回路。此时,第二电流I2从第二馈源220流经第二辐射体240和第一辐射体230,第二辐射体240和第一辐射体230共同传输第二激励信号。可以理解的是,自由空间内的第二激励信号也可以通过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而由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传输至第二馈源22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滤波电路LC1对第二激励信号开路,可以是指在第二激励信号的谐振下,第一滤波电路LC1的电阻无穷大,以阻挡第二激励信号流入第一馈源210。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调整第一辐射体230的长度、阻抗、谐振点等来使得当第二辐射体240传输第二激励信号时,第一辐射体230可以与第二辐射体240耦合间隙201耦合,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共同传输第二激励信号。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及天线装置200,第二辐射体240与第一辐射体230相对设置且设有耦合间隙201,在第一馈源210、第二馈源220和第一滤波电路LC1的配合下,第一馈源210可以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第一激励信号,第一辐射体230可以传输第一激励信号;第二馈源220可以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第二激励信号,在第一滤波电路LC1的作用下,第二辐射体240和第一辐射体230可以共同传输第二激励信号。进而,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两个辐射体至少可以传输二种不同的射频信号,既可以节约辐射体占据的空间体积,又可以传输更多频段的无线信号,可以实现天线装置200的小型化。
其中,请参考图5至图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种电流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种电流示意图。天线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130上,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 电路LC3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小板上。第二滤波电路LC2可以分别与第二馈源220、第二辐射体240耦合,也即,第二滤波电路LC2可以串联在第二馈源220和第二辐射体240之间。第三滤波电路LC3也可以分别与第二馈源220、第二辐射体240耦合,也即,第三滤波电路LC3也可以串联在第二馈源220和第二辐射体24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滤波电路LC2可以包括第一端a1、第二端a2和第三端a3,第三端a3可以直接或间接与第二馈源220电连接。第一端a1可以与第二辐射体240例如第二辐射体240的第二馈电端242电连接,第一端a1也可以电连接于第二馈电端242靠近第一辐射体230的一侧的任意位置。第二端a2可以与接地平面250电连接,以实现第二滤波电路LC2的接地。
第三滤波电路LC3可以包括第四端b1、第五端b2和第六端b3,第六端b3可以直接或间接与第二馈源220电连接。第四端b1可以与第二辐射体240例如第二辐射体240的第二馈电端242电连接,第四端b1也可以电连接于第二馈电端242靠近第一辐射体230的一侧的任意位置。第五端b2可以与接地平面250电连接,以实现第三滤波电路LC3的接地。
其中,第一馈源210还可以提供第三激励信号,当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第三激励信号时,至少部分第三激励信号可以经耦合间隙201耦合至第二辐射体,第二滤波电路LC2可以对第三激励信号短路,第三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一辐射体230和至少部分第二辐射体240共同产生第三频段的谐振。
如图6所示,第三激励信号及第三电流I3可以从第一馈源210流经第一滤波电路LC1并流入至第一辐射体230中。第三激励信号可以使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电磁耦合,第三激励信号可以从第一辐射体230通过耦合间隙201耦合传输至第二辐射体240并在第二辐射体240中传输。同时,第二滤波电路LC2可以阻止第三激励信号通过并可以对第三激励信号短路,第三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一辐射体230和至少部分第二辐射体240共同产生第三频段的谐振。进而,第三激励信号和第三电流I3不会从第二滤波电路LC2流入第二馈源220,第三电流I3可以从第二滤波电路LC2的接地端例如第二端a2接地并形成回路。此时,电流从第一馈源210流经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一辐射体230、第二辐射体240、第二滤波电路LC2并接地,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共同传输第三激励信号。可以理解的是,自由空间内的第三激励信号也可以通过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而由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传输至第一馈源210。
其中,第一馈源210还可以提供第四激励信号,当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第四激励信号时,至少部分第四激励信号可以经耦合间隙201耦合至第二辐射体,第三滤波电路LC3可以对第四激励信号短路,第四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一辐射体230和至少部分第二辐射体240共同产生第四频段的谐振。
如图7所示,第四激励信号及第四电流I4可以从第一馈源210流经第一滤波电路LC1并流入至第一辐射体230中。第四激励信号可以使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通过耦合间隙201耦合,第四激励信号可以从第一辐射体230通过耦合间隙201耦合传输至第二辐射体240并在第二辐射体240中传输。第三滤波电路LC3可以阻止第四激励信号通过并可以对第四激励信号短路,第四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一辐射体230和至少部分第二辐射体240共同产生第四频段的谐振。进而,第四激励信号和第四电流I4不会从第三滤波电路LC3流入第二馈源220,第四电流I4可以从第三滤波电路LC3的接地端例如第五端b2接地并形成回路。此时,电流从第一馈源210流经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一辐射体230、第二辐射体240、第三滤波电路LC3并接地,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共同传输第四激励信号。可以理解的是,自由空间内的第四激励信号也可以通过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而由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传输至第一馈源21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滤波电路LC2对第三激励信号短路,可以是指在第三激励信号频段下,第二滤波电路LC2的电阻无穷小,以使第三激励信号接地。第三滤波电路LC3对第四激励信号短路,可以是指在第四激励信号频段下,第三滤波电路LC3的电阻无穷小,以使第四激励信号接地。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调整第二辐射体240的长度、阻抗、谐振点,以及调整第二滤波电路LC2、第三滤波电路LC3的电阻、电容值等方式,来使得当第一辐射体230传输第三激励信号、第四激励信号时,第二辐射体240可以与第一辐射体230耦合间隙201耦合,第二辐射体240可以产生第三频段、第四频段的谐振。
可以理解的是,天线装置可以仅包括第二滤波电路LC2,也可以仅包括第三滤波电路LC3,还可以同时包括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调整第二辐射体240的第二馈电端242与第一辐射体230之间的距离来调整第三激励信号、第四激励信号的频段范围。示例性的,当第二馈电端242与耦合间隙201的距离小于第二馈电端242与第二接地端241的距离时,第二馈电端242较靠近第一辐射体230,第一辐射体230、第二辐射体240与第二馈电端242电连接的第二滤波电路LC2、第三滤波电路LC3可以谐振出较高频段例如N78频段(3.4GHz至3.6GHz)、N79频段(4.8GHz至4.9GHz)的第三激励信号和第四激励信号。
其中,请再次参考图5并请参考图8,图8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三种电流示意图。第二馈源220还可以提供第五激励信号,第五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二辐射体产240生第五频段的谐振。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当第二馈源220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第五激励信号时,第五 电流I5可以从第二馈源220流入至第二辐射体240,第五激励信号可以激励第二辐射体240产生第五频段的谐振,第五激励信号并不会使第二辐射体240与第一辐射体230耦合,第五电流I5几乎不在第一辐射体230中传输,第五激励信号几乎仅通过第二辐射体240传输至自由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自由空间内的第五激励信号也可以通过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而由第二辐射体240传输至第二馈源220。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调整第一辐射体230的长度、阻抗、谐振点等来使得当第二辐射体240传输第五激励信号时,第一辐射体230不与第二辐射体240通过耦合间隙201耦合,第一辐射体230几乎不传输第一激励信号。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当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激励信号时,在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的作用下,第一辐射体230可以传输第一激励信号,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共同传输第三激励信号,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也可以共同传输第四激励信号。当第二馈源220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第二激励信号时,第二辐射体240可以传输第五激励信号,在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的作用下,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共同传输第二激励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第二馈源220和第一馈源210可以各自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也即,天线装置200也可以单独实施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激励信号的上述过程;天线装置200可以单独实施第二馈源220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激励信号的上述过程;天线装置200还可以同时实施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激励信号、第二馈源220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激励信号的上述过程。
当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激励信号且第二馈源220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激励信号时,第一辐射体230可以传输第一激励信号,第二辐射体240可以传输第五激励信号,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共同传输第二激励信号、第三激励信号和第四激励信号。在传输第二激励信号时,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通过第一辐射体230的第一接地端231接地;在传输第三激励信号时,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通过第二滤波电路LC2的第二端a2接地。在传输第四激励信号时,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通过第三滤波电路LC3的第五端b2接地。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及天线装置200,第二辐射体240与第一辐射体230相对设置且设有耦合间隙201,在第二馈源220、第一馈源210、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的配合下,第一辐射体230可以传输第一激励信号,第二辐射体240可以传输第五激励信号,第二辐射体240和第一辐射体230可以共同传输第二激励信号、第 三激励信号和第四激励信号。进而,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两个辐射体至少可以传输五种射频信号,既可以节约辐射体占据的空间体积,又可以传输更多频段的无线信号,可以实现天线装置200的小型化。
其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辐射体230、第二辐射体240的长度使得第一激励信号和第五激励信号不同,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滤波电路LC2、第三滤波电路LC3的阻抗,使得第二激励信号、第三激励信号和第四激励信号不同,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激励信号、第五激励信号、第二激励信号、第三激励信号和第四激励信号各不相同。
示例性的,第一激励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230产生的第一频段的频率范围可以包括1.15GHz至1.2GHz,第五激励信号激励第二辐射体240产生的第五频段的频率范围可以包括1.55GHz至1.6GHz,第二激励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共同产生第二频段的射频范围可以包括2.4GHz至2.69GHz,第三激励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共同产生第三频段的射频范围可以包括4.8GHz至4.9GHz,第四激励信号的范围可以包括3.4GHz至3.6GHz。从而,当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激励信号时,第一辐射体230可以传输GPS-L5频段(1.15GHz至1.2GHz),第二辐射体240和第一辐射体230可以共同传输N78频段(3.4GHz至3.6GHz)和N79频段(4.8GHz至4.9GHz);当第二馈源220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激励信号时,第二辐射体240可以传输GPS-L1频段(1.55GHz至1.6GHz),第二辐射体240和第一辐射体230可以共同传输2.4GWi-Fi频段(2.4GHz至2.48GHz)和N41频段(2.5GHz至2.69GHz)。
请结合图5并请参考图9和图10,图9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的反射系数和隔离度曲线示意图,图10为图5所示的天线装置在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工作下的系统效率图。
如图9所示,曲线S1为第一馈源210的反射系数曲线示意图;曲线S2为第二馈源220的反射系数曲线示意图;曲线S3为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的隔离度曲线示意图。如图10所示,曲线S4为天线装置200在第一馈源210工作下的系统效率曲线图;曲线S5为天线装置200在第二馈源220工作下的系统效率曲线图。
由曲线S1和曲线S3可知,当第一馈源210向第一辐射体230馈入激励信号时,天线装置200在GPS-L5频段(1.15GHz至1.2GHz)、N78频段(3.4GHz至3.6GHz)和N79频段(4.8GHz至4.9GHz)的工作频段内,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均大于-13.5dB,由此可见,天线装置200可以工作GPS-L5频段、N78频段和N79频段。并且,由曲线S4可以看出,当天线装置200工作在GPS-L5频段、N78频段和N79频段时,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的系统效率分别约为-9.8dB、-43.3dB、-3.8dB,天线装置200的辐射性能极其优良。
由曲线S2和曲线S3可知,当第二馈源220向第二辐射体240馈入激励信号时,天线装置200在GPS-L1频段(1.55GHz至1.6GHz)、2.4GWi-Fi频段(2.4GHz至2.48GHz)和N41频段(2.5GHz至2.69GHz)的工作频段内,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均大于-13.5dB,由此可见,天线装置200可以工作GPS-L1频段、2.4GWi-Fi频段和N41频段。并且,由曲线S5可以看出,当天线装置200工作在GPS-L1频段、2.4GWi-Fi频段和N41频段时,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的系统效率分别约为-3dB、-4.1dB、-3.2dB,天线装置200的辐射性能极其优良。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及电子设备100,利用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相对设置形成耦合间隙201,利用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馈电,可以实现共口径的天线对,利用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分别在N78和N79频段等效为短路,将第三电流I3、第四电流I4主要从第二滤波电路LC2、第三滤波电路LC3接地,从而使第一馈源210馈电时,天线装置200可以工作在N78和N79频段,与此同时,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也可以产生良好的隔离度,不会影响天线装置200的性能。并且,利用第一滤波电路LC1在2.4GWi-Fi和N41频段等效为开路,将第二电流I2从第一辐射体230末端接地,从而使第一馈源210馈电时,天线装置200可以工作在2.4GWi-Fi和N41频段,与此同时,第一馈源210和第二馈源220也可以产生良好的隔离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及电子设备100,利用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相对设置形成耦合间隙201,在较小的空间下实现了GPS-L1频段、2.4GWi-Fi频段、N41频段、GPS-L5频段、N78频段和N79频段六个频段的覆盖。天线装置200在GPS-L1频段的天线效率可以在-3dB,性能良好,此外,天线装置200还可以工作在GPS-L5频段,天线装置200对于GPS系统的定位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天线装置200也可以工作在2.4GWi-Fi、N41、N78和N79频段,非常适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简称5G)。
其中,请再次参考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均可以是滤波电路。滤波电路也可以称为滤波网络。
当第一滤波电路LC1设置于第一馈源210与第一辐射体230之间时,第一滤波电路LC1可以滤除第一馈源210与第一辐射体230之间的第一干扰信号,该第一干扰信号即为第一馈源210提供的第一激励信号、第三激励信号和第四激励信号之外的电信号。同时,第一滤波电路LC1也可以阻止第二激励信号通过,第一滤波电路LC1开路可使第一辐射体230开路,第二激励信号通过第一辐射体230接地。
当第二滤波电路LC2设置于第二馈源220与第二辐射体240之间时,第二滤波电路LC2 可以滤除第二馈源220与第二辐射体240之间的第二干扰信号,该第二干扰信号即为第二馈源220提供的第四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之外的电信号。同时,第二滤波电路LC2也可以阻止第三激励信号通过并可使第三激励信号通过第二滤波电路LC2接地。
当第三滤波电路LC3设置于第二馈源220与第二辐射体240之间时,第三滤波电路LC3可以滤除第二馈源220与第二辐射体240之间的第三干扰信号,该第三干扰信号即为第二馈源220提供的第四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之外的电信号。同时,第三滤波电路LC3也可以阻止第四激励信号通过并可使第四激励信号通过第三滤波电路LC3接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二滤波电路LC2、第三滤波电路LC3可以包括由电容、电感的任意串联或者任意并联所组成的电路。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第一滤波电路LC1例如可以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其中,电感L1串联在第一馈源210与第一辐射体230之间,电容C1连接在电感L1与第一辐射体230之间,并且电容C1接地。可以理解的,电感L1的电感值、电容C1的电容值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第二滤波电路LC2例如可以包括电感L2和电容C2。其中,电感L2串联在第二馈源220与第二辐射体240之间,电容C2连接在电感L2与第二馈源220之间,并且电容C2接地。可以理解的,电感L2的电感值、电容C2的电容值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第三滤波电路LC3例如可以包括电感L3和电容C3。其中,电感L3串联在第二馈源220与第二辐射体240之间,电容C3连接在电感L3和第二馈源220之间,并且电容C3接地。可以理解的,电感L3的电感值、电容C3的电容值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为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的示例性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二滤波电路LC2和第三滤波电路LC3的具体结构并不进行限定。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天线装置200的性能,请再次参阅图5和图11,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第二匹配电路M2和第一匹配电路M1。可以理解的,匹配电路也可以称为匹配网络、调谐电路、调谐网络等。
如图5所示,第一匹配电路M1可以耦合在第一馈源210和第一辐射体230之间,例如,第一匹配电路M1串联在第一馈源210与第一滤波电路LC1之间。第一匹配电路M1可以对第一馈源210、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传输激励信号时的阻抗进行匹配,使得第一馈源210可以向第二辐射体240、第一辐射体230传输第一激励信号、第三激励信号和第四激励信号。
第二匹配电路M2可以耦合在第二馈源220和第二辐射体240之间,例如,第二匹配电 路M2串联在第二馈源220与第二滤波电路LC2、第三滤波电路LC3之间。第二匹配电路M2可以对第二馈源220、第二辐射体240和第一辐射体230传输激励信号时的阻抗进行匹配,使得第二馈源220可以向第二辐射体240、第一辐射体230传输第四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
可以理解的,第一匹配电路M1和第二匹配电路M2都可以包括由电容、电感的任意串联或者任意并联所组成的电路。示例性的,
如图11所示,第一匹配电路M1例如可以包括电容C4、C5。其中,电容C4串联在第一馈源210与第一滤波电路LC1之间,电容C5连接在第一馈源210和电容C4之间,并且,电容C5接地。可以理解的,电容C4、C5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第二匹配电路M2例如可以包括电容C6、C7。其中,电容C6串联在第二馈源220与第二滤波电路LC2、第三滤波电路LC3之间,电容C7连接在第二馈源220和电容C6之间,并且电容C7接地。可以理解的,电容C6、C7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为第一匹配电路M1和第二匹配电路M2都的示例性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匹配电路M1和第二匹配电路M2都的具体结构并不进行限定。
其中,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内部,例如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130上。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中框120上。示例性的,请参考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当中框120的材质包括金属时,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包括中框120上的两个金属枝节。如图12所示,中框120上可以设置一缝隙101,该缝隙101可以使中框120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枝节121和第二金属枝节122,第一辐射体230可以包括该第一金属枝节121,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包括该第二金属枝节122。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为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形成在中框120上的一种形式。例如,中框120上可以设置有三个间隔设置的缝隙,以使中框120形成相对的两个金属枝节。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在中框120上的形成方式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枝节121和第二金属枝节122可以形成在中框120的顶端、底端、侧边、拐角等部位,进而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形成在中框120的任意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形成在中框120上,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不用额外占据电子设备100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
其中,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后壳150上。示例 性的,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当后壳150的材质包括金属时,例如为金属后壳151,如图13所示,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包括金属后壳151上的两个金属枝节。金属后壳151上可以设置一环形缝隙以使得金属后壳151的边缘与金属后壳151分离成两个部分,然后在金属后壳151的边缘上开设一个或多个与环形缝隙连通的断缝102,以使金属后壳151可以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三金属枝节152和第四金属枝节153,第一辐射体230可以包括该第三金属枝节152,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包括第四金属枝节153。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为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形成在金属后壳151上的一种形式。例如,金属后壳151上可以设置有三个间隔设置的L型缝隙,以使金属后壳151形成相对的两个金属枝节。再例如,金属后壳151上可以设置一倒T型缝隙,以使得金属后壳151可以形成相对的两个金属枝节。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金属枝节152和第四金属枝节153形成的示例性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在金属后壳151上的形成方式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金属枝节152和第四金属枝节153可以形成在金属后壳151的顶端、底端、侧边、拐角等部位,进而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可以形成在金属后壳151的任意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形成在金属后壳151上,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更靠近自由空间,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的净空区更大,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辐射传输的激励信号可以更大效率地被传输至自由空间上,可以提高第一辐射体230和第二辐射体240传输信号时的辐射性能。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分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 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馈电端和第一接地端;
    第一滤波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耦合;
    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耦合,所述第一馈源用于提供第一激励信号,所述第一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
    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馈电端和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第二馈电端所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形成有耦合间隙;
    第二馈源,通过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二馈源用于提供第二激励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二激励信号开路,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激励信号经所述耦合间隙耦合至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馈电端或所述第二馈电端靠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的任意位置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馈源还用于提供第三激励信号,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激励信号经所述耦合间隙耦合至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三激励信号短路,所述第三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产生第三频段的谐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耦合间隙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端的距离。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三滤波电路,所述第三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馈电端或所述第二馈电端靠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的任意位置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三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馈源还用于提供第四激励信号,至少部分所述第四激励信号经所述耦合间隙耦合至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滤波电路对所述第四激励信号短路,所述第四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产生第四频段的谐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1.15GHz至1.2GHz,所述第三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4.8GHz至4.9GHz,所述第四频段的频率范围包 括3.4GHz至3.6GHz。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馈源还用于提供第五激励信号,所述第五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二辐射体产生第五频段的谐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2.4GHz至2.69GHz,所述第五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1.55GHz至1.6GHz。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一匹配电路,耦合在所述第一馈源和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一匹配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馈源提供的激励信号进行阻抗匹配。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匹配电路,耦合在所述第二馈源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二匹配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馈源提供的激励信号进行阻抗匹配。
  10.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馈电端和第一接地端;
    第一滤波电路,通过所述第一馈电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耦合;
    第一馈源,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耦合,所述第一馈源用于提供第一激励信号,所述第一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
    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馈电端和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第二馈电端所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形成有耦合间隙;
    第二馈源,通过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二馈源用于提供第二激励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二激励信号开路,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激励信号经所述耦合间隙耦合至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馈电端或所述第二馈电端靠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的任意位置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馈源还用于提供第三激励信号,至少部分所述第三激励信号经所述耦合间隙耦合至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对所述第三激励信号短路,所述第三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产生第三频段的谐振。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耦合间隙的距离 小于所述第二馈电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端的距离。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第三滤波电路,所述第三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馈电端或所述第二馈电端靠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侧的任意位置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耦合,所述第三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馈源还用于提供第四激励信号,至少部分所述第四激励信号经所述耦合间隙耦合至所述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滤波电路对所述第四激励信号短路,所述第四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一辐射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产生第四频段的谐振。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1.15GHz至1.2GHz,所述第三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4.8GHz至4.9GHz,所述第四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3.4GHz至3.6GHz。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馈源还用于提供第五激励信号,所述第五激励信号用于激励所述第二辐射体产生第五频段的谐振。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2.4GHz至2.69GHz,所述第五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1.55GHz至1.6GHz。
  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第一匹配电路,耦合在所述第一馈源和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一匹配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馈源提供的激励信号进行阻抗匹配。
  18.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第二匹配电路,耦合在所述第二馈源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所述第二匹配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馈源提供的激励信号进行阻抗匹配。
  19.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中框,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枝节和第二金属枝节,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所述第一金属枝节,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所述第二金属枝节。
  20.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金属后壳,所述金属后壳上通过开缝形成第三金属枝节和第四金属枝节,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所述第三金属枝节,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所述第四金属枝节。
PCT/CN2020/119433 2020-09-30 2020-09-30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6768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80102479.3A CN115777163A (zh) 2020-09-30 2020-09-30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PCT/CN2020/119433 WO2022067680A1 (zh) 2020-09-30 2020-09-30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EP20955705.7A EP4224630A4 (en) 2020-09-30 2020-09-30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19433 WO2022067680A1 (zh) 2020-09-30 2020-09-30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7680A1 true WO2022067680A1 (zh) 2022-04-07

Family

ID=80949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119433 WO2022067680A1 (zh) 2020-09-30 2020-09-30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24630A4 (zh)
CN (1) CN115777163A (zh)
WO (1) WO2022067680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7104A (zh) * 2017-06-27 2017-11-03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US20180375193A1 (en) * 2017-06-22 2018-12-27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9449574A (zh) * 2018-11-30 2019-03-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终端
CN109546311A (zh) * 2018-12-12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11244616A (zh) * 2020-03-27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1628298A (zh) * 2019-02-27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体天线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1956A (zh) * 2019-12-02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75193A1 (en) * 2017-06-22 2018-12-27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317104A (zh) * 2017-06-27 2017-11-03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9449574A (zh) * 2018-11-30 2019-03-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终端
CN109546311A (zh) * 2018-12-12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11628298A (zh) * 2019-02-27 2020-09-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体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1244616A (zh) * 2020-03-27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4224630A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24630A1 (en) 2023-08-09
EP4224630A4 (en) 2023-11-22
CN115777163A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42659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93110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481890B1 (ko) 가변 분산 용량을 갖는 안테나
CN112467387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55559A1 (zh) 电子设备
US10283844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housing-integrated distributed loop antennas
CN210838090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238541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36461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60912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151006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874752U (zh) 电子设备
CN212874746U (zh) 电子设备
WO2022116290A1 (zh) 天线模组及移动终端
WO2023236494A1 (zh) 电子设备
WO2022067680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00733A1 (zh) 天线装置的接地结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48144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342969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979414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54406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49035A (zh) 电子设备
US202400809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onductive Contact Soldered to Printed Circuit
WO2023151393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103664A1 (zh) 电子设备及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9557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9557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