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028034A1 -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2028034A1
WO2022028034A1 PCT/CN2021/094283 CN2021094283W WO2022028034A1 WO 2022028034 A1 WO2022028034 A1 WO 2022028034A1 CN 2021094283 W CN2021094283 W CN 2021094283W WO 2022028034 A1 WO2022028034 A1 WO 202202803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request
rrc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1/0942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郝金平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18535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184952A4/en
Publication of WO202202803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2028034A1/zh
Priority to US18/164,931 priority patent/US20230189199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18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 G01S5/0036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of measured values, i.e. measurement on mobile and position calculation on base st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81Transmiss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05Details
    • G01S5/0236Assistance data, e.g. base station alman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基站接收来自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第一基站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第一基站根据第一请求向终端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用于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终端响应于第二请求的测量结果,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用于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该技术方案用于在终端处于各种RRC状态时定位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20年08月0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790577.2、申请名称为“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定位流程中,位置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网元通过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ong term evolution positioning protocol,LPP)消息向终端发起测量请求,终端根据测量请求测量多个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终端将测量结果通过LPP消息发送至LMF。
LPP消息基于终端与基站之间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换言之,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不能实现终端定位。目前,亟需提供一种方法,用于在终端处于各种RRC状态时定位终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于在终端处于各种RRC状态时定位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来自定位管理网元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的测量结果,向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基于该方案,定位管理功能网元与第一基站通信、第一基站与终端通信,在终端处于各种RRC状态时,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均可以通过第一基站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connected)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终端处于RRC非激活(inactive)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终端的寻呼消息中。
基于该方案,终端是否处于RRC连接态,第一基站均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请求。若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终端定位,而本方案中,第一基站可以通过广播消息或寻呼消息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空闲(idle)态或RRC非激活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基于该方案,第一基站从第一请求中解析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的RRC状态,具体可以指示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该方式主要适用于周期性上报的终端定位过程中,终端可以在不上报测量结果时进入休眠状态,有助于节省终端电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承载有所述第二请求的RRC释放(RRC release)消息。
基于该方案,第一基站可以将第二请求承载于RRC释放消息中,从而终端接收到RRC释放消息,从RRC释放消息中得到第二请求,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且终端可以根据第二请求,在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基于该方案,第一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专门指示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的第二指示信息,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在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
基于该方案,第一基站向终端单独发送定位辅助信息,也即第一基站将定位辅助信息与第二请求分别发送至终端,可以减少第一基站发送消息的信令负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基于该方案,定位辅助信息可以携带于第二请求中,终端接收第二请求,可以根据第二请求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减少终端接收消息的次数,同时终端可以较及时的获取到定位辅助信息,减少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的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第二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所述 第一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初始接入请求,从所述初始接入请求中确定所述测量结果。
基于该方案,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RRC非激活态或RRC空闲态),若终端需要上报测量结果,则可以请求接入驻留基站,此外,终端可以在请求接入时把测量结果携带于初始接入请求中,终端无需再单独发送测量结果,有助于减少终端发送消息的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基站的上下文请求;所述上下文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的上下文;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包括测量标识,所述测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测量标识相关联的测量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
基于该方案,若终端移动至第二基站的服务小区,则第二基站需要向第一基站请求终端的上下文,第一基站将携带有测量标识的终端的上下文发送至第二基站,从而第二基站确定接收到的测量结果与测量标识相关联,第二基站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一基站再将测量结果发送至定位管理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与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之间不存在LPP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部署于所述第一基站的邻基站上,所述第一基站通过Xn接口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邻基站的所述第一请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终端的寻呼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中承载有所述第二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释放与所述第一基站的RRC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包括:若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基站提供服务,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服务,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若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所述测量结果承载于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初始接入请求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
定位管理网元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请求,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向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向所述定位管理网元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所述定位管理网元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终端的寻呼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承载有所述第二请求的RRC释放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 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包括:若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基站提供服务,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服务,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或,若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所述测量结果承载于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初始接入请求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定位管理网元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通信装置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的测量结果,向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终端的寻呼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承载有所述第二请求的RRC释放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 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第一基站,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第二基站,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初始接入请求,从所述初始接入请求中确定所述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基站的上下文请求;所述上下文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的上下文;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中包括测量标识,所述测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测量标识相关联的测量结果发送至所述通信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与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之间不存在LPP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部署于第一基站的邻基站上,所述通信单元通过Xn接口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邻基站的所述第一请求。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通信装置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处于RRC连接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通信装置处于RRC非激活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通信装置的寻呼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中承载有所述第二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单元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释放与所述第一基站的RRC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之前,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通信装置处于RRC连接态,所述通信装置由所述 第一基站提供服务,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通信装置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服务,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若所述通信装置处于RRC非连接态,所述通信装置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基站,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通信装置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处于RRC非连接态,所述测量结果承载于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初始接入请求中。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定位管理网元、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所述定位管理网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指示所述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基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请求,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向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用于接收所述测量结果,向所述定位管理网元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所述定位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或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中有益效果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定位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LMF与终端交互所涉及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OTDOA的下行定位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相邻基站之间交互配置更新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1)、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之为终端,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或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V2X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2)、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核心网,可以包括对用户的信令和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发的网络设备。例如,包括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以及用户面网关等核心网设备。其中用户面网关可以是具有对用户面数据进行移动性管理、路由、转发等功能的服务器,一般位于网络侧,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或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或用户面网元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UPF)等。AMF以及SMF相当于LTE系统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AMF主要负责准入方面,SMF主要负责会话管理。当然,核心网中也可以包括其他网元,这里不一一列举。
3)、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NG-RAN中的接入网设备又可以称为基站,或者RAN节点,或者RAN设备。接入网设备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和/或接收信号的实体,作为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以包括IP网络等。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eNB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满 足4G标准的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新无线控制器(new 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可以是5G系统中的gNode B(gNB),可以是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可以是新无线基站,可以是射频拉远模块,可以是微基站(也称为小站),可以是中继(relay),可以是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传输测量功能(transmission measurement function,TMF)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或者下一代通信中的基站,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示例性提供一种定位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涉及的网元/模块主要包括NG-RAN、终端和核心网三部分。
其中,核心网包括LMF、AMF。定位服务器即LMF连接到AMF,LMF和AMF之间通过NL1接口连接。LMF负责支持有关终端的不同类型的位置服务,包括对终端的定位和向终端传递辅助数据。AMF可以从第5代核心网络位置服务(5th generation core network location services,5GC LCS)实体接收与终端相关的位置服务请求,或者AMF本身也可代表特定终端启动一些位置服务,并将位置服务请求转发给LMF。AMF得到终端返回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返回给5GC LCS实体。
NG-RAN可以包括gNB、下一代演进型基站(next generation evolved nodeB,ng-eNB)等。gNB、ng-eNB之间通过Xn接口连接,AMF与ng-eNB/gNB通过NG-C接口连接。
终端可以测量来自NG-RAN的下行信号以支持定位。gNB/ng-eNB可以为终端提供定位测量信息,并将此定位测量信息传达给终端。
LMF和终端可能进行的信息交互包括以下几种:1)LMF与ng-eNB/gNB之间通过NR定位协议a(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NRPPa)消息进行信息交互,例如获取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P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配置信息、小区定时、小区位置信息等;2)LMF与终端之间通过LTE定位协议(LTE positioning protocol,LPP)消息进行终端能力信息传递、辅助信息传递、定位测量信息传递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还可以应用于未来其它的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the 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架构等。并且,本申请所涉及网元,在未来通信系统中,可能保持功能相同,但名称会改变。
图2为LMF与终端交互所涉及的协议栈示意图。如图2所示,终端和NG-RAN之间通过NR-Uu接口或LTE-Uu接口连接,终端侧用于与NG-RAN交互的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LPP、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RRC、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layer,L)1,NG-RAN侧用于与终端交互的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RRC、PDCP、RLC、MAC、L1;NG-RAN与AMF之间通过NG-C接口连接,NG-RAN侧用于与AMF交互的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NG接口应用协议(NG application protocol,NGAP)、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L2、L1,AMF侧用于与NG-RAN交互的 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NAS、NGAP、SCTP、IP、L2、L1;AMF与LMF之间通过NL1接口连接,AMF侧用于与LMF交互的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2.0((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2.0)、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IP、L2、L1,LMF侧用于与AMF交互的协议栈从上至下依次包括:LPP、HTTP2.0、TLS、TCP、IP、L2、L1。
LMF与终端之间的交互信息可以通过LPP消息承载,LPP消息通过Uu接口、NG-C接口和NL1接口发送,在终端侧LPP消息将被封装为NAS信令,基站收到终端的NAS信令后转给AMF,AMF解析NAS信令后获得LPP消息并将其交给LMF,类似的,从LMF侧发出的LPP消息封装为一个NAS信令发给基站,基站收到NAS信令之后直接转到终端。LMF与基站之间的交换信息通过NRPPa消息承载,通过NG-C接口进行发送。
NR定义了多种下行定位技术,比如,基于离开角(angle of departure,AoD)的下行定位技术、基于观测时间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的下行定位技术等。基于图1所示定位架构,图3示例性示出一种基于OTDOA的下行定位方法流程图。该基于OTDOA的下行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301,AMF确定位置服务请求(location services request,LCS request)。
AMF可以获取5GC LCS的位置服务请求,或者AMF由于一些原因(比如紧急呼叫)需要获取到终端的位置信息,并确定位置服务请求。
步骤302,AMF向LMF发送位置服务请求。
步骤303,LMF从终端获取终端的定位能力。
步骤304,LMF确定定位模式为OTDOA模式。
步骤305,LMF向NG-RAN发送OTDOA信息请求(OTDOA information request)。
步骤306,NG-RAN向LMF发送OTDOA信息响应(OTDOA information response)。
步骤307,终端从LMF获取定位辅助数据(assistance data)。
其中,定位辅助数据可以包括小区发送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
步骤308,LMF向终端发送请求位置信息(request location information)。
请求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定位测量信息,定位测量信息比如待测量量、测量配置参数等。
步骤309,终端向LMF发送提供位置信息(provide location information)。
终端可以根据定位测量信息和定位辅助数据,测量基站发送的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从而向LMF发送提供位置信息。
步骤310,LMF向AMF发送位置服务响应(location services response,LCS response)。
LMF基于终端的测量结果计算得到终端的位置信息,在位置服务响应中将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AMF。
步骤311,AMF确定位置服务响应。
AMF将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5GC LCS,或者将终端的位置信息用于紧急呼叫等。
结合如图4,示例性说明基于OTDOA技术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以终端检测三个小区的定位参考信号的到达时间差为例,每两个小区确定一个双曲线定位区(终端到小区0和小区1的距离差d0-d1构成一条双曲线,终端到小区0和小区2的距离差d0-d2构成另一条双曲线)。通过两条双曲线确定一个交点,并施以附加条件(如小区自身地理位置信息)就可得到终端的准确位置信息。
当前的终端定位技术中,LMF通过LPP消息向终端发送测量请求,以指示终端测量 定位参考信号。LMF向终端传输LPP消息的前提是终端与基站之间存在RRC连接和基站与LMF之间存在NRPPa连接,也即,一旦终端与基站之间不存在RRC连接,或者说,一旦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则不能实现终端定位。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方法,用于在终端处于各种RRC状态时定位终端。
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后续使用LMF表示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本申请中,终端的RRC状态可以有三种,分别是RRC连接态、RRC非激活态和RRC空闲态,其中,RRC非激活态和RRC空闲态又可以统称为RRC非连接态。
如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5的流程图说明如下。
步骤501,LMF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
相应的,第一基站接收来自LMF的第一请求。
在步骤501中,终端可以处于RRC连接态或RRC非激活态。具体的,若终端处于RRC连接态,第一基站可以是终端的服务基站(serving gNB)。若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第一基站可以是终端的最后服务基站(last serving gNB)。
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或者说,第一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应理解,第一请求指示第一基站指示(或配置)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终端基于第一基站的指示(或配置)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
第一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
其中,待测量量用于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的测量参数,待测量量中至少包括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参考信号时间差(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RSTD)、或接收发送时间差(Rx-Tx time difference)中任一项或多项。示例性的,待测量量中包括到达角,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的到达角。待测量量可以称为是待测量参数。
测量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的测量配置,测量配置参数中至少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任一项或多项,示例性的,测量配置参数中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指示终端按照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本申请中,第一请求所指示的终端为目标终端,即LMF通过第一请求指示需要进行下行定位测量的终端。第一请求可以显式指示或隐式指示该终端,第一基站根据第一请求确定LMF所指示的终端。示例性的,第一请求显式指示终端,比如,第一请求中携带终端的标识(比如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GUTI);第一请求隐式指示终端,比如,第一请求承载于终端关联的NGAP消息中,NGAP消息比如下行UE关联的NRPPa传输(downlink UE associated NRPPa transport)消息。
第一请求可以进一步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的RRC状态。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的RRC状态可以包括RRC连接态和RRC非连接态。
第一个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请求可以仅指示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具体的,若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则意味着第一请求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处于RRC非连接态。若第一请求中不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则意味着第一请求不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的RRC状态,相当于,终端可以处于任一RRC状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第二个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请求可以指示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或处于RRC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具体的,第1个示例,若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则意味着 第一请求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处于RRC非连接态。若第一请求中不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则意味着第一请求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处于RRC连接态。
第2个示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占用第一请求中1个比特位,若该比特位取值为1,则意味着第一请求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处于RRC非连接态。若该比特位取值为0,则意味着第一请求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处于RRC连接态。
在第一个可实现方式或第二个可实现方式的第1个示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枚举类型的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取值为“空闲”或“非激活”,具体的,若第一指示信息取值为“空闲”,则表示第一请求指示终端处于RRC空闲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若第一指示信息取值为“非激活”,则表示第一请求指示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本申请还提供第三个可实现方式,第一请求可以指示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RRC空闲态或RRC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具体的,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取值为“空闲”或“非激活”或“连接”,若第一指示信息取值为“空闲”,则表示第一请求指示终端处于RRC空闲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若第一指示信息取值为“非激活”,则表示第一请求指示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若第一指示信息取值为“连接”,则表示第一请求指示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本申请中,第一请求中还可以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其中,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
第一小区可以理解为向终端发送定位参考信号的小区,第一小区可以是由第一基站或其他基站控制。第一小区可以是由LMF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比如LMF根据前一次终端的位置确定一个或多个小区为第一小区。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制。
第一小区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具体可以是,该第一小区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资源标识(PRS resource ID)、时频资源配置、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一种可选设计中,定位辅助信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的标识和多个第一小区中每个第一小区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示例性地,小区0、小区1和小区2均为第一小区,则定位辅助信息中可以包括小区0的标识和小区0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小区1的标识和小区1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以及小区2的标识和小区2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终端基于定位辅助信息,确定在哪个时频资源上接收来自哪个第一小区的定位参考信号,并将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第一小区的标识可以是小区标识、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标识、定位参考信号标识中的至少一项。示例性的,定位辅助信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的定位参考信号标识和多个第一小区中每个第一小区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
另一种可选设计中,定位辅助信息中包括多个第一小区中每个第一小区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示例性地,小区0、小区1和小区2均为第一小区,则定位辅助信息中可以包括小区0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小区1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以及小区2发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终端基于定位辅助信息,在某个具体时频资源上测量到定位参考信号,可以根据该定位参考信号的资源标识,确定是哪个第一小区下发的,进而将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
此外,第一请求中可以不包括定位辅助信息,LMF将定位辅助信息和第一请求分别发送至第一基站。LMF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和发送定位辅助信息的前后顺序不受限制。
步骤502,第一基站根据第一请求向终端发送第二请求。
相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
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或指示或配置)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具体的,第二请求中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其中,待测量量用于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的测量参数,测量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的测量配置,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的具体说明可参照步骤501中相关描述。
进一步的,在某些场景中,第二请求中还可以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其中,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小区发射的定位参考信号,定位辅助信息的具体说明可参照步骤501中相关描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的RRC状态,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的RRC状态可参照上述步骤501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时的RRC状态的相关描述。
在步骤502中,由于终端可以处于RRC连接态或RRC非激活态,则可能存在第一基站或RAN寻呼区域(paging area)中其他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请求,具体有如下情况:
情况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基站是终端的服务基站。
示例1,第二请求中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第一基站将第二请求承载于向终端发送的RRC消息中,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RRC消息,从RRC消息中确定第二请求,根据第二请求中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示例性的,该RRC消息可以是RRC重配置(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RRC释放消息等。
示例2,第二请求中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第一基站还可以将第二请求承载于广播消息中。可选的,该广播消息可以进一步携带有终端标识,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广播消息,若广播消息中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标识匹配,则从广播消息中确定第二请求,根据第二请求中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在上述示例1或示例2中,进一步的,第二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终端可以根据第二请求中第二指示信息、待测量量、测量配置参数在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情况二、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基站是终端的最后服务基站。
示例3,第二请求中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第一基站将第二请求发送至RAN寻呼区域中其他基站,在该RAN寻呼区域中的所有基站将第二请求承载于各自用于寻呼终端的寻呼消息中,终端接收来自其驻留基站的寻呼消息,从寻呼消息中确定第二请求,根据第二请求中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示例4,第二请求中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第一基站将第二请求发送至RAN寻呼区域中其他基站,在该RAN寻呼区域中的所有基站将第二请求承载于各自广播消息中。可选的,广播消息可以进一步携带有终端标识,终端接收来自其驻留基站的广播消息,若广播消息中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标识匹配,则从广播消息中确定第二请求,根据第二请求中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进一步的,在上述示例3或示例4中,第二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终端可以根据第二请求中第二指示信息、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在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示例5,第一基站将第二请求发送至RAN寻呼区域中其他基站,在该RAN寻呼区域中的所有基站向终端发送各自用于寻呼终端的寻呼消息,终端接收来自其驻留基站的寻呼 消息并请求接入,从而终端处于RRC连接态,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请求以及终端确定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的实现方式可以具体可参照上述情况一中示例1和示例2,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若第二请求中还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则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请求的方式仍可参照上述示例1至示例5,不再赘述。
若第二请求中不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则定位辅助信息可以是由第一基站或RAN寻呼区域中其他基站单独发送至终端,具体的,基于终端的RRC状态分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
示例6,第一基站可以将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广播消息中,相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广播消息,从广播消息中确定定位辅助信息。
示例7,第一基站可以将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向终端发送的RRC消息中,相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RRC消息,从RRC消息中确定定位辅助信息。示例性的,该RRC消息可以是RRC重配置消息。
情况二、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
示例8,第一基站将定位辅助信息发送至RAN寻呼区域中其他基站,在该RAN寻呼区域中的所有基站将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各自广播消息中,相应的,终端接收来自其驻留基站的广播消息,从广播消息中确定定位辅助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接收第二请求和接收定位辅助信息的前后顺序不受限制。
在本可选方式中,定位辅助信息可以是第一基站从LMF获取的,或者定位辅助信息可以是第一基站从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的。
若定位辅助信息是第一基站从LMF获取的,定位辅助信息可以是承载于LMF向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请求中,也可以是LMF向第一基站单独发送的一条消息。具体实现可参照上述步骤501中描述。
若定位辅助信息是第一基站从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获取的,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可以是其他基站,第一基站可以通过Xn接口从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中获取第一小区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具体可以有如下两个示例:
第一个示例,第一基站向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信息请求,该信息请求用于向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请求该第一小区发射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相应的,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信息请求,将该第一小区发射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
第二个示例,在Xn建立(Xn setup)流程或者NG-RAN节点配置更新(NG-RAN node configuration update)流程中,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将配置更新(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发送至第一基站,其中,该配置更新消息中携带有第一小区发射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可参照图6示出的一种相邻基站之间交互配置更新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601,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配置更新消息,相应的,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的配置更新消息,该配置更新消息中携带有第一小区发射的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
步骤602,第一基站向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发送配置更新确认(configuration update acknowledge)消息;相应的,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配置更新确认消息。
此外,定位辅助信息还可以是其他基站从LMF中获取并发送至终端的,具体发送方式可参照上述第一基站发送定位辅助信息至终端的描述。
本申请中,第一基站或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中其他基站可以将定位辅助信息承载于定位系统消息块(PosSIB)中,将定位系统消息块作为广播消息广播至终端。终端接收到该定位系统消息块,从定位系统消息块中确定该定位辅助信息。
在某些场景中,第二请求中可以不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基站若确定第一请求用于指示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则基站可以将第二指示信息作为一条单独消息发送至终端,相应的,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在RRC非连接态下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本申请提供另一种实现方式,基站确定第一请求用于指示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基站可以将第二请求承载于RRC释放消息中,相应的,终端接收RRC释放消息,根据RRC释放消息释放与第一基站的RRC连接,根据RRC释放消息中第二请求在RRC非连接态下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站指示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具体可以是,第一基站指示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或者处于RRC空闲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第一基站指示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或者处于RRC空闲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均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基站将第二指示信息承载于向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中,或基站将第二指示信息作为一条单独消息发送至终端,或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RRC释放消息的描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或者RRC释放消息,终端释放与第一基站之间的RRC连接,第一基站若还需要向终端发送其它信息,则可以将待发送信息承载于广播消息中。示例性的,第一基站先向终端发送承载有第二请求的RRC释放消息,然后向终端发送承载有定位辅助信息的广播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指示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可以应用于周期性上报的终端定位过程中,该过程解释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并按照上报周期向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上报测量结果。应理解,终端在RRC非连接态下可以从其进入RRC非连接态之前的服务小区的覆盖区域移动到其他小区的覆盖区域。如果处于RRC非连接态的终端在时间段A内位于小区A的覆盖区域,则小区A称为终端在时间段A内的驻留小区;如果处于RRC非连接态的终端在时间段B内位于小区B的覆盖区域,则小区B称为终端在时间段B内的驻留小区。
可选的,第一基站配置终端的上报周期,终端根据上报周期,若确定无需上报测量结果,则保持RRC非连接态,若确定需要上报测量结果,则接入终端的驻留小区,并将测量结果上报至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该方式中,终端若无需上报测量结果,则可以保持RRC非连接态,有助于减少终端的电量消耗。
此外,第一基站还可以配置终端的测量周期,终端根据测量周期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终端根据上报周期,若确定无需上报测量结果,则保持RRC非连接态,若确定需要上报测量结果,则接入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并将测量结果上报至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
此处,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可以是第一基站或者其他基站(以下将其他基站简称为第二基站)。具体可参照步骤504和步骤505中描述。
步骤503,终端根据第二请求,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
第二请求中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下面详细说明第二请求中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或者第二请求中包括 待测量量、测量配置参数和定位辅助信息: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请求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终端只需要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然后根据第二请求中定位辅助信息确定第一小区的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请求中测量配置参数,在各时频资源上测量对应的定位参考信号,得到第二请求中待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终端需要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以及接收来自第一基站或第一小区对应的基站中其他基站发送的定位辅助信息,然后根据定位辅助信息确定第一小区的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请求中测量配置参数,在各时频资源上测量对应的定位参考信号,得到第二请求中待测量量对应的测量结果。
仍结合如图4举例,假设待测量量为参考信号时间差,测量周期为1s,测量次数为10次,终端以1s为测量周期测量小区0的定位参考信号0和小区1的定位参考信号1之间的参考信号时间差共计10次,得到小区0和小区1之间的10个参考信号时间差,同理,终端测量得到小区0和小区2之间的10个参考信号时间差,从而将得到的20个参考信号时间差作为测量结果。
下面,为方便说明步骤504和步骤505,可以先对终端处于不同RRC状态发送测量结果的实现方式做如下解释。
本申请中,终端发送的测量结果可以称为是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终端测量待测量量得到的测量值(如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定位参考信号标识,测量质量,测量标识等。
情况一、终端处于RRC连接态。
示例a,终端仍由第一基站提供服务,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一基站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确定该测量结果与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相关联,进一步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LMF的地址信息,将测量结果发送至LMF。
示例b,终端切换至第二基站的小区,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二基站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确定该测量结果与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相关联,进一步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LMF的地址信息,将测量结果发送至LMF。
情况二、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
示例c,终端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为第一基站,终端接入第一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一基站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确定该测量结果与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相关联,进一步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LMF的地址信息,将测量结果发送至LMF。
示例d,终端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为第二基站,终端请求接入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上下文请求,该上下文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终端的上下文,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终端的上下文。终端接入第二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二基站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确定该测量结果与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相关联,进一步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LMF的地址信息,将测量结果发送至LMF。
此外,在示例d的另一种可能中,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二基站也可以将测量结果经第一基站发送至LMF。在该种可能中,终端的上下文中还包括除测量标识以外的其他指示信息,比如,测量结果请求、待测量量等,该其他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将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发送至第一基站。比如,终端的上下文中包括测量结果请求,第二 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根据该测量结果请求,确定将测量结果发送至第一基站。
情况三、终端处于RRC空闲态。
示例e,终端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为第一基站,终端请求接入第一基站,第一基站需要向第一基站对应的AMF发送初始NAS消息(initial NAS message),第一基站对应的AMF向第一基站发送终端的上下文。终端接入第一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一基站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确定该测量结果与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相关联,进一步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LMF的地址信息,将测量结果发送至LMF。
示例f,终端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为第二基站,终端请求接入第二基站,第二基站需要向第二基站对应的AMF发送初始NAS消息,若第二基站对应的AMF与第一基站对应的AMF相同,也即,第二基站对应的AMF中包括终端的上下文,则第二基站对应的AMF向第二基站发送终端的上下文。终端接入第二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二基站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确定该测量结果与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相关联,进一步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LMF的地址信息,将测量结果发送至LMF。
示例g,终端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为第二基站,终端请求接入第二基站,第二基站需要向第二基站对应的AMF发送初始NAS消息,若第二基站对应的AMF与第一基站对应的AMF不同,也即,第二基站对应的AMF中不包括终端的上下文,第二基站对应的AMF向第一基站对应的AMF请求终端的上下文,进而第二基站对应的AMF向第二基站发送终端的上下文。终端接入第二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测量结果,第二基站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确定该测量结果与终端的上下文中测量标识相关联,进一步根据终端的上下文中LMF的地址信息,将测量结果发送至LMF。
在上述示例c至示例g中,终端接入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终端可以将测量结果通过RRC消息发送至驻留小区对应的基站。此外,终端还可以将测量结果承载于初始接入请求中,若终端处于RRC空闲态,终端可以将测量结果承载于RRC建立请求(RRC setup request)消息或RRC建立完成(RRC setup complete)消息中,若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时,终端可以将测量结果承载于RRC恢复请求(RRC resume request)消息或RRC恢复完成(RRC resume complete)消息中。
如上,存在第1种情况,该第1种情况可适用于上述示例a、示例c、示例e中。第1种情况中,有如下步骤504a和505a。
步骤504a,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结果。
相应的,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测量结果。
步骤505a,第一基站向LMF发送测量结果。
相应的,LMF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
如上,还存在第2种情况中,该第2种情况可适用于上述示例b、示例d、示例f、示例g中。第2种情况中,有如下步骤504b和505b。
步骤504b,终端向第二基站发送测量结果。
相应的,第二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测量结果。
步骤505b,第二基站向LMF发送测量结果。
相应的,LMF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测量结果。
步骤506,LMF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
结合如图4举例,终端的测量结果包括终端测量的小区0的定位参考信号和小区1的 定位参考信号的到达时间差τ 0,1,小区0的定位参考信号和小区2的定位参考信号的到达时间差τ 0,2。LMF基于到达时间差τ 0,1,确定终端到小区0和小区1的距离差d0-d1所构成的第一双曲线,以及基于到达时间差τ 0,2,确定终端到小区0和小区2的距离差d0-d2所构成的第二双曲线,LMF基于第一双曲线、第二双曲线、小区0的位置坐标、小区1的位置坐标、小区2的位置坐标,确定终端的位置坐标。
需要指出的是,LMF与第一基站之间通过NRPPa协议连接,也即,在步骤501中,第一请求可以承载于LMF向第一基站发送的已有NRPPa消息,例如测量请求(measurement request),或是新定义NRPPa消息,例如下行位置测量请求(DL location measurement request)。在步骤505a/b中,测量结果可以承载于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向LMF发送的已有NRPPa消息,例如测量响应(measurement respose),或是新定义NRPPa消息,例如下行位置测量结果(DL location measurement result),或下行位置测量响应(DL location measurement response)。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同样适用于LMF与基站共同部署场景下,与LMF共同部署的基站不是终端的服务基站,该共同部署场景中,LMF与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之间可以通过Xn接口连接,LMF在请求终端定位时,可以是LMF通过Xn接口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第一基站确定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向终端发送第二请求。相应的,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可以通过Xn接口向LMF发送终端的测量结果。
在共同部署场景中的实现方式,可具体参照上述步骤501至步骤506,区别仅在于在上述步骤501至步骤506中,LMF与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之间通过NG-C接口通信,发送的是NRPPa消息,而在该共同部署场景中,LMF与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之间通过Xn接口通信,发送的是XnAP消息。
示例性的,在共同部署场景中,在步骤501中,第一请求可以承载于已有XnAP消息,例如配置更新(NG-RAN node configuration update),或新定义XnAP消息,例如测量请求(measurement request)。在步骤505a/b中,测量结果可以承载于已有XnAP消息,例如配置更新确认(NG-RAN node configuration update acknowledge),或是新定义XnAP消息,例如测量响应(measurement response)。
基于该方案,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第一基站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第一基站根据第一请求确定第二请求,并将第二请求发送至终端,第二请求用于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通过定位管理功能网元与第一基站通信、第一基站与终端通信,在终端处于各种RRC状态时,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均可以通过第一基站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而且,在定位管理功能网元与基站同部署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通过第一基站请求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本文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为独立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内在逻辑进行组合,这些方案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终端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基站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基站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 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构思,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或基站的功能。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为软件模块或者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该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701和通信单元702。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分别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和接收的步骤。
以下,结合图7至图8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700可实现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基站或者终端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示例性地,当该通信装置700实现图5所示的流程中第一基站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702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701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基站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例如,通信单元702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基站的收发步骤,例如步骤501。处理单元701,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基站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例如步骤502中根据第一请求确定第二请求。
示例性地,当该通信装置700实现图5所示的流程中终端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702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701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例如,通信单元702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收发步骤,例如步骤502。处理单元701,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例如步骤503。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800,图8所示的装置可以为图7所示的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可适用于图5所示出的流程图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或终端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8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图8所示的装置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2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第一基站或终端的功能。
装置8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8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830和处理器8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820可能和存储器830协同操作。处理器820可能执行存储器8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 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装置8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10,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8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为收发器时,收发器可以包括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也可以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
装置800还可以包括通信线路840。其中,通信接口810、处理器820以及存储器830可以通过通信线路840相互连接;通信线路840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通信线路8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关于第一基站相关的任意一个实施例或关于终端相关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上述关于第一基站相关的任意一个实施例或关于终端相关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上述关于第一基站相关的任意一个实施例或关于终端相关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0)

  1. 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来自定位管理网元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基站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的测量结果,向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终端的寻呼消息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来自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的测量结果,包括:
    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第二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
  9. 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终端的寻呼消息中。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中承载有所述第二请求。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包括:
    若所述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基站提供服务,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服务,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若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17.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定位管理网元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通信装置指示终端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请求的测量结果,向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用于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终端的寻呼消息中。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控制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终端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23.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24.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第一基站,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终端的驻留小区对应第二基站,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测量结果。
  2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通信装置测量定位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得到测量结果;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消息或广播消息中;或,所述通信装置处于RRC非激活态,所述第二请求承载于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广播消息或用于寻呼所述通信装置的寻呼消息中。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RRC释放消息,所述RRC释放消息中承载有所述第二请求。
  28.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单元处于RRC非连接态测量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29.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中包括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定位辅助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定位参考信号。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所述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射周期、符号个数中至少一个。
  31.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包括待测量量和测量配置参数,所述待测量量包括到达角、参考信号时间差、接收发送时间差中至少一个,所述测量配置参数包括测量周期、测量次数、是否为周期上报、上报周期、测量标识中至少一个。
  32.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信装置处于RRC连接态,所述通信装置由所述第一基站提供服务,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通信装置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服务,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若所述通信装置处于RRC非连接态,所述通信装置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基站,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或,所述通信装置的驻留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基站,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33.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当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
    所述接口,用于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程序指令或者数据;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至24任一项的通信装置,以及权利要求25至32任一项的通信装置。
PCT/CN2021/094283 2020-08-07 2021-05-18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28034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853592.0A EP4184952A4 (en) 2020-08-07 2021-05-18 POSITIO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8/164,931 US20230189199A1 (en) 2020-08-07 2023-02-06 Positio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0577.2 2020-08-07
CN202010790577.2A CN114095859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8/164,931 Continuation US20230189199A1 (en) 2020-08-07 2023-02-06 Positio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8034A1 true WO2022028034A1 (zh) 2022-02-10

Family

ID=80116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1/094283 WO2022028034A1 (zh) 2020-08-07 2021-05-18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9199A1 (zh)
EP (1) EP4184952A4 (zh)
CN (1) CN114095859A (zh)
WO (1) WO202202803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575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85436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位参考单元的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4022199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827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位置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指示方法及装置、以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1986A (zh) * 2022-05-07 2023-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17177336A (zh) * 2022-05-26 2023-12-05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77335A (zh) * 2022-05-26 2023-12-05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78932A (zh) * 2022-06-09 2023-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WO2024073973A1 (en) * 2023-01-12 2024-04-1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plink position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84569A1 (en) * 2018-09-12 2020-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ment of positioning related protocols
CN111343567A (zh) * 2019-01-04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接态上行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11448834A (zh) * 2017-11-30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按需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和管理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25182B2 (en) * 2009-06-19 2014-05-13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enhancing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543093B (zh) * 2018-02-09 2022-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移动设备的数据传输和管理
KR102484524B1 (ko) * 2018-02-09 2023-01-03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모바일 디바이스 위치확인 정확도의 증가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8834A (zh) * 2017-11-30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按需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和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200084569A1 (en) * 2018-09-12 2020-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ment of positioning related protocols
CN111343567A (zh) * 2019-01-04 2020-06-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接态上行定位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Considerations on downlink-only positioning method in NR", 3GPP DRAFT; R2-1913037 CONSIDERATION ON DL POSITIONING METHOD IN NR,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2, no. Prague, CZ; 20190826 - 20190830, 3 October 2019 (2019-10-03),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 XP05180408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parison of 5GC-LMF and RAN-LMC based Positioning", 3GPP DRAFT; R3-195824_(LOCAL LMF BENEFITS),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vol. RAN WG3, no. Chongqing, China; 20191014 - 20191018, 4 October 2019 (2019-10-04), Mobile Competence Centre ; 650, route des Lucioles ; F-06921 Sophia-Antipolis Cedex ; France , XP051810037 *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4184952A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575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85436A1 (zh) * 2022-03-28 2023-10-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位参考单元的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4022199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827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位置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指示方法及装置、以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5859A (zh) 2022-02-25
EP4184952A1 (en) 2023-05-24
US20230189199A1 (en) 2023-06-15
EP4184952A4 (en) 2023-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28034A1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200150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configuration and reporting
US1076493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non-access stratum message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EP418797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33234A1 (zh) 一种管理上行测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21732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US20230337176A1 (en) Uplink positio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036797A1 (en)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53704A1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WO2021000688A1 (zh) 一种发送、接收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204016A1 (zh)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21237525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4125958A (zh) 下行定位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12777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18031027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rol station, and terminal
WO2021134763A1 (zh) 一种恢复传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04238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03573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4181439A1 (ja)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EP4266771A1 (en)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011385A1 (zh) 一种配置参数更新方法及装置
US20240114442A1 (en)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4027429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2257733A1 (zh) 一种网络共享场景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077399A1 (zh) 一种下行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18535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18535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30215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