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147090A1 - 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147090A1
WO2021147090A1 PCT/CN2020/074006 CN2020074006W WO2021147090A1 WO 2021147090 A1 WO2021147090 A1 WO 2021147090A1 CN 2020074006 W CN2020074006 W CN 2020074006W WO 2021147090 A1 WO2021147090 A1 WO 202114709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740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范强
娄崇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09151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08095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74006 priority patent/WO2021147090A1/zh
Publication of WO202114709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147090A1/zh
Priority to US17/869,930 priority patent/US20220361129A1/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Definitions

  • the uplink timing message may be generated by the TSN master clock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ransmitted to the TSN node through the wireless network where the first terminal is located.
  • the acquiring, by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receiving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first terminal. If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cludes a CU and a DU, acquiring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cludes: the DU receives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terminal; and the DU indicates the CU to the CU The first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if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is used as the sour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during terminal handover, the CU of the first access network device may indicate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target access network device.
  •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structs the first terminal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the TA includes: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nds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to the first terminal,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whether the first terminal determines the value of the TA according to the TA adjustment step size and/or the adjusted TAC length indicated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or defined in advance.
  •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structs the first terminal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the TA includes: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sends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to the first terminal,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 scaling factor, and the scaling factor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the TA.
  • the DS-TT of UE1 adds the 5G timestamp Tin, and the DS-TT of UE2 sends the 5G of the PTP message.
  • the DS-TT of UE2 adds the value of Tout-Tin to the correctionField field of the PTP message, which indicates the stay time of the PTP message in the 5G system. Since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between UE1 and gNB is ⁇ 1,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between UE2 and gNB is ⁇ 1, and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between UE1 and UE2 is at least 2* ⁇ 1>1us.
  •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in this application can be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or a new radio (NR) system and other fifth generation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or It is other next generation (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etc., which are not limi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NR new radio
  • 5G fifth generation
  • NG next generation
  • control plane (CP) and the user plane (UP) of the CU can also be separated and realized by dividing them into different entities, namely the control plane CU entity (CU-CP entity) and the user plane CU entity (CU-UP entity) ).
  • the devices in the following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may be located in different devices according to their realized functions.
  •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defines the one-way communication link from the access network to the terminal as the downlink, the data transmitted on the downlink is the downlink data, and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downlink data is called the downlink direction; and the one from the terminal to the access network
  • the un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link is the uplink, the data transmitted on the uplink is the uplink data, and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uplink data is called the uplink direction.
  • the services appearing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fer to th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obtained by the terminal from the network side, including control plane services and/or data plane services, such as voice services, data traffic services, and so on.
  • the sending or receiving of services includes the sending or receiving of service-related data (data) or signaling (signaling).
  • the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may refer to time synchronization with an error of less than 1 us.
  • the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mentioned i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takes a time synchronization scenario with an error of less than 1 us as an example, and details are not described herein again.
  •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may receive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core network node.
  •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ay be included in any message/signaling sent by the core network node to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indicate whether the terminal has a requirement for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 the core network node may send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gNB in any of the following communication procedures initiated for the terminal:
  • the SMF carries the indication in the message/signaling sent to the AMF (such as 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Response message or Nsmf_PDUSession_UpdataSMContextResponse message) Information, and further, the message/signaling (such as N2 interface message or N2PDU session request message, etc.) sent by the AMF to the gNB carries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AMF such as 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Response message or Nsmf_PDUSession_UpdataSMContextResponse message
  • the message/signaling such as N2 interface message or N2PDU session request message, etc.
  • the core network node may directly forward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interface.
  • the network access device, or the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is still sent to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fter analysis (as shown in a) to c) above); the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can also be parsed, and the content can be obtained to form new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After it is sent to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he content indicated by the new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remains unchanged, but the form of the information can be changed, which is not limi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Manner 3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receives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terminal.
  • the PDB of the downlink QoS flow includes the stay time of the adapter of the second terminal in the uplink timing message, the stay time in the second terminal, the transmission time from the second terminal to the UPF, and all Any combination of the UPF to the downlink processing time of the uplink timing message.
  •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ay be received by the CU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indicate the content of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DU, And it is generated by the DU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ends the TAC to the terminal.
  • this field means the terminal There is no need for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or the terminal does not need to perform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uplink timing scenarios are not involved; another way to achieve this is to use different values of this field to indicate different situations, for example, a value of "1" means The terminal does not have a requirement for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a value of "0" means that the terminal does not have a requirement for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 the DU may send F1AP messages to the CU, such as the UE context setup response (UE context setup response) message during the UE context setup process, or the 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sponse (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sponse) message during the UE context modification process, or A new indication field ULSyncIndication is added to the 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uired process in the 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uired message; or the DU can transmit assistance information data (ASSISTANCE INFORMATION DATA) in the process of assistanc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ransfer of Assistance Information)
  • a new indication field ULSyncIndication is added to the frame (as shown in Table 1 below, 1 bit of the originally reserved bits is used as ULSyncIndication). This field is optional.
  • FIG. 5 is a schematic flowchart of a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nd the method includes:
  •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ay be a field, which is carried in a message/signaling sent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the terminal.
  • the core network node may be an SMF.
  • the PTP message includes the uplink timing message sent by UE1.
  • QoS flow2 When the SMF configures the downlink QoS flow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QoS flow2) used to transmit PTP messages for UE2, it determines the value of the PDB of QoS flow2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QoS flow2.
  • step S602 includes: SMF determines that X1+X3+UE1-DS-TT stay time+UE2-DS-TT stay time ⁇ Rth.
  • the UE1-DS-TT stay time represents the stay time of the PTP message in the DS-TT of UE1
  • the UE2-DS-TT stay time represents the stay time of the PTP message in the DS-TT of UE2.
  • the PCF or AF can indicate to the SMF that the TSN device connected to UE1 and the TSN device connected to UE2 belong to the same TSN working domain.
  • the SMF can configure the downlink QoS flow 2 for forwarding uplink timing messages for UE2.
  •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can ensure that the stay time of the uplink timing message in the 5G syste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parent clock stay time specified in the PTP protocol, and avoid causing the uplink timing message to stay too long in the 5G system. Additional error.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700 shown in FIG. 7 includes a processing unit 701 and a transceiver unit 702.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700 is used to support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to implement the function of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provid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transceiver unit 702 may be used to obtain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terminal has a need to receive or send an uplink timing message, and/or th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indicate a time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requirement betwee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wireless network;
  • the processing unit 701 It is used to synchronize the time of the first terminal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communication unit used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with other network equipment (including terminals, other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core network equipment, etc.) in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unified as the transceiver unit 1102.
  • the transceiving unit 702 may be composed of multiple transceiving unit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for example, including a transceiving unit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terminal, a transceiving unit for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and a transceiving unit for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access network devices.
  • These transceiver units can be set separately or integrated into one unit, which is not particularly limi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the transceiver unit communicating with the terminal may be implemented by a transceiver and an antenna, and the transceiver unit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 or core network equipment may be implemented by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 the transceiving unit 702 may be configured to receive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a core network node, or receive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a seco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or receive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first The terminal receives the firs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processing unit 701 may be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PDB of the downlink QoS flow according to the usage of the downlink QoS flow. Specifically, when the downlink QoS flow is used to transmit downlink timing messages, the processing unit determines that the PDB of the downlink QoS flow includes the stay time of the PTP message in the NW-TT and the stay time in the UPF; when the downlink QoS flow is used for forwarding
  • the uplink timing message and the PDB of the downlink QoS flow include the downlink processing time of the UPF to the PTP data packet message, the transmission time from the UPF to the UE2, and the stay time of the PTP message in the UE2.
  • the processing unit 701 may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DP message transmitted by the terminal needs to be forwarded to other terminals through the UPF, and according to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set the PDB of the QoS flow for transmitting the PDP message to different values.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includes one or more processors 801, and the one or more processors 801 can support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1000 to implement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executed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describ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or example, FIG. 4-FIG.
  • the method executed by the access network device in the embodiment shown in 6; or, the one or more processors 801 can support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executed by the core network node describ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or example, FIG. 4-
  • the method executed by the core network node in the embodiment shown in FIG. 6; or, alternatively, the one or more processors 801 can support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executed by the terminal describ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or example, the method executed by the first terminal or the second terminal in the embodiment shown in FIGS. 4-6.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may be a chip, and the transceiver unit 805 may be an input and/or output circuit of the chip, or the transceiver unit 805 may be an interface circuit of the chip, and the chip may be used as a component of a base station or oth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800 may include one or more memories 802, on which a program (or an instruction or code) 803 is stored, and the program 803 may be executed by the processor 801, so that the processor 801 executes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 the memory 802 may also store data.
  • the processor 801 may also read data (for example, predefined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memory 802. The data may be stored in the same storage address as the program 803, or the data may be stored in a different storage address from the program 803. Storage address.
  • the processor 801 and the memory 802 may be provided separately or integrated together, for example, integrated on a single board or a system-on-chip (SOC).
  • SOC system-on-chip
  • the processor 801 may be a CPU,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an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 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or other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 , For example, discrete gates, transistor logic devices, or discrete hardware components.
  •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 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 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 th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may be any available medium that can be accessed by a computer or a data storage device such as a server or data center integrated with one or more available media.
  • th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may be stored in the memory 802, for example, a program 804, and the program 804 is finally converted into an executable object file that can be executed by the processor 801 through processing processes such as preprocessing, compilation, assembly, and connection.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n which a computer program is stored.
  • a computer program When the computer program is executed by a computer,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described in any method embodiment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is implemented.
  • the computer program can be a high-level language program or an executable target program.
  •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dynamic RAM dynamic RAM
  •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ynchronous DRAM, SDRAM
  • 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ouble data rate SDRAM, DDR SDRAM
  • 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enhanced SDRAM, ESDRAM
  • synchronous connection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erial DRAM, SLDRAM
  • direct rambus RAM direct rambus RAM, DR RAM
  • the terminal 1100 includes a processor, a memory, a control circuit, an antenna, and an input and output device.
  • the processor 1102 may be used to execute a program stored in the memory to control the transceiver unit 1101 to receive signals and/or send signals, and complete the functions of the terminal in the foregoing method embodiments.
  • the function of the transceiver unit 1101 may be implemented by a transceiver circuit or a dedicated chip for trans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有接收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时间同步精度要求;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时间同步,可以避免避免由于空口同步误差太大而无法满足上行授时场景下时延敏感网络TSN的同步误差要求,从而提高TSN设备之间的同步性,提升TSN的性能。

Description

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承载在有线网络的时延敏感网络(TSN)部署存在的成本高、灵活性差等问题,可以采用5G系统(5G system,the 5 th generation system)作为一个TSN桥接设备(TSN bridge),通过5G系统传输TSN的业务数据包。
TSN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等对TSN设备之间的同步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因此,需要对TSN设备例如TSN从节点进行授时。具体地,可以采用下行授时方式或者上行授时方式,其中,下行授时方式是指主时钟位于5G系统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外,向连接到UE的TSN从节点进行授时;上行授时方式是指主时钟位于连接到UE的TSN从节点上,并向位于UPF外的TSN从节点或连接到其他UE的TSN从节点进行授时。
但是,目前对于上行授时方式的讨论尚未考虑如何满足TSN主节点与TSN从节点之间的同步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可以提高TSN设备之间的同步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有接收和/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接收和/或发送的上行授时消息需要通过核心网节点进行本地回环(local switching/local switch)传输;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时间同步。
其中,所述上行授时消息可以由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的TSN主时钟生成,并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无线网络传输给TSN节点。
第一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时间同步精度要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是否需要高精度时间同步或是否涉及上行授时场景的信息,进而对终端进行时间同步的操作,避免由于空口同步误差太大而无法满足上行授时场景下TSN的同步误差要求,从而提高TSN设备之间的同步程度,提升TSN的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一核心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由第二核心网节点通过信令发送给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的。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时的目标基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时的源基站。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以及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所述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CU从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CU向所述DU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从而,DU可以根据CU的指示,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时间同步的操作,例如,所述DU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特定长度的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TAC)。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如果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CU以及DU,所述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DU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DU向所述CU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而,若第一接入网设备作为终端切换时的源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的CU可以向目标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时间同步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时间同步的参数。进而,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所述参数通知给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地,所述参数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iming adavance,TA)的调整步长,和/或,子载波间隔。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参数包括TA的调整步长,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 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缩放因子,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所述TA的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命令中,或者是PDCCH命令的格式信息,或者包含在切换消息中,或者包含在随机接入响应(radom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中。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有接收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的无线网络向第二终端发送上行授时消息;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无线网络转发的第二终端的上行授时消息。在上述过程中,无线网络中的核心网网元可以对上行授时消息进行本地回环传输,即核心网网元从一个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授时消息后,通过下行传输方式转发至其他终端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行业务质量流(quality of service,QoS flow)的包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t,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之和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上行QoS flow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授时消息,所述下行QoS flow用于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其中,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包括所述上行授时消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一终端到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UPF)的传输时间,以及所述UPF对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上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所述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所述上行授时消息在第二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二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二终端到UPF的传输时间,以及所述UPF对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发送端,且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接收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终端与无线网络进行时间同步的参数,所述接入网设备将确定的参数通知所述终端。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参数包括TA的调整步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终端确定TA值的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 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缩放因子,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所述TA的值。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PDCCH命令中,或者是PDCCH命令的格式信息,或者包含在切换消息中,或者包含在RAR消息中。
采用第二方面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过向终端指示为终端确定的时间同步参数,可以辅助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进一步降低空口的同步误差,满足上行授时场景下TSN的同步误差要求,提升TSN的性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以上第一方面所示时间同步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手段(mean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示时间同步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相应功能。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装置与网络设备,例如终端、其他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节点之间的通信。其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或者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者可用于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包括:
核心网节点确定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消息在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所述PTP消息在下行QoS flow的PDB;以及,确定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之和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PTP消息包括上行授时消息,所述上行QoS flow用于发送上行授时消息,且所述下行QoS flow用于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可选地,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包括PTP消息在第一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一终端到UPF的传输时间,以及UPF对PTP消息的上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可选地,所述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UPF对PTP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UPF到第二终端的传输时间,PTP消息在第二终端的逗留时间,以及在第二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的任意组合,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通过无线网络转发的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所述下行QoS flow的用途确定下行QoS flow的PDB的不同值。可选地,当该下行QoS flow用于传输下行授时消息,处理单元确定所述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PTP消息在NW-TT的逗留时间和在UPF的逗留时间。可选地,当该下行QoS flow用于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UPF对PTP数据包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UPF到UE2的传输时间,以及PTP消息在UE2的逗留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判断所述PDP消息是否将通过UPF转发给其他终端,以及所述核心网节点根据判断结果,设置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为不同值。
采用第四方面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可以保证上行授时消息在5G系统内的逗留时间满足PTP协议规定的透明时钟逗留时间要求,避免导致上行授时消息在5G系统中逗留时间过长带来的额外误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以上第四方面所示时间同步方法中核心网节点的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手段(mean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装置执行以上所示时间同步方法中核心网节点的相应功能。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装置与网络设备,例如终端、接入网设备、或其核心网节点之间的通信。其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或者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核心网节点,或者可用于核心网节点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电路。
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iton,SMF)节点。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接入网设备,以及核心网设备。
可选地,所述核心网设备可以执行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时间同步方法。
可选地,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TSN主节点,及TSN从节点。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时间同步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时间同步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无线网络实现的工业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了5G系统的TSN的上行授时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1至图5-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AR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9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节点10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11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现方式
请参考图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无线网络实现的工业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工业控制系统中包括主节点(master)和从节点(slave),在此以三个从节点为例,表示为Slave1~3,更多或更少从站与之类似,不再赘述。Master和Slave1~3之间的传输分别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
请参考图2,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终端210通过无线接口(例如空口)接入到无线网络,以通过无线网络跟其它设备通信,例如master。该无线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220和核心网(CN)230,其中RAN 220用于将终端210接入到无线网络,CN 230用于对终端进行管理并提供与其它设备通信的网关。终端可以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其可以通过适配器与以上控制系统中的slave连接,以通过无线网络接收master发送给slave的数据并发送给slave,或者将slave发送给master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master。
可以理解,图2中仅以存在一个slave进行示例,当有多个slave时,每个slave都可以通过适配器连接终端,或者,每个slave都可以集成无线通信功能的组件(例 如,芯片),以通过无线接口接入无线网络。
终端可以跟slave集成在一个物理实体上,例如图1中的Slave1或图2中的某个slave上可以集成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的组件(例如,芯片),此时,slave集成有无线通信功能和工业控制终端的按指令执行操作的功能。
在工业控制场景中,主节点(如控制台)所发出的控制信令可以在指定时间内到达从节点(如操作臂等),并且从节点可以在指定的时间点执行相应动作,因此上述工业控制系统可以由TSN实现。TSN为了支持基于时间的控制,需要TSN设备之间保持精确同步,目前TSN中通常使用PTP或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协议来实现TSN设备之间的精确时间同步。PTP规定的用于PTP设备间同步的授时信令通常又称为PTP消息/PTP报文。因此TSN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用于授时(time synchronization)的PTP消息,以及业务相关的数据包,其中,用于授时的PTP消息是由TSN主时钟(grandmaster clock,GM)生成的,发送给TSN从节点进行TSN时钟同步的消息。
在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了5G系统的TSN中,将TSN主时钟连接到接入了5G系统的终端这一侧的场景称为上行授时场景,且将上行授时场景中传输的PTP消息称为上行授时消息;将TSN主时钟连接了5G系统的核心网节点的场景称为下行授时场景,且将下行授时场景中传输的PTP消息称为下行授时消息,其中,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节点。在当前5G空口时间同步的误差约为540纳秒(ns)的前提下,在5G系统支持TSN的方案中,TSN时间同步的要求是TSN GM和TSN slave之间的同步误差在1微秒(us)内。
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了5G系统的TSN的上行授时场景示意图。
如图3所示,UE1连接一个TSN从节点(slave1),且TSN主时钟位于该TSN从节点上,当通过该主时钟对连接到UE2的另一个TSN从节点(slave2)进行TSN授时,PTP消息的传输路径为从UE1经过UPF达到UE2(UE1->UPF->UE2),即PTP消息先由UE1通过上行QoS flow发送到UPF,该UPF包括网络侧TSN适配器(Network-side TSN translator,NW-TT),再由UPF通过下行QoS flow发送到UE2。相比于下行授时场景,在上行授时场景中,PTP消息在5G系统内的逗留时间会加倍,按照IEEE协议(802.1AS)规定传输PTP消息的一个QoS flow对应的PDB小于预设值(Rth),上行授时场景无法满足IEEE定义的PTP消息在5GS内逗留时间的要求。
此外,PTP消息在UE1的设备侧TSN适配器(device-side TSN Translator,DS-TT)处进入5G系统时,UE1的DS-TT添加5G时间戳Tin,UE2侧的DS-TT发出PTP消息的5G时间为Tout,则UE2的DS-TT在该PTP消息的correctionField字段上添加Tout–Tin的值,表示该PTP消息在5G系统的逗留时间。由于UE1和gNB之间同步误差为△1,UE2和gNB之间同步误差为△1,UE1和UE2之间存在的同步误差则至少为2*△1>1us。
在5G系统中,可以将上行TA机制用于终端与接入网设备的同步。在终端侧看来, TA是指接收下行子帧的起始时间与传输上行子帧的时间之间存在一个负偏移(TA值)。接入网设备通过适当的控制每个终端的偏移,可以控制来自不同终端的上行信号达到接入网设备的时间。一般地,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给UE发送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TAC),用于指示和调整终端的TA值:
1、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接入网设备通过测量接收到的前导码(preamble)来确定TA值,并通过RAR消息的TAC字段发送给UE。可以定义RAR消息中的TAC字段为12比特,对应TA索引值T A的范围为0~3846。接入网设备所指示的TA值为:T A*step;其中step=16*64T c/2 μ为TA调整的粒度/步长,其中,T c为为5G系统定义的最小时间单位,μ的取值和RAR后第一条上行传输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e,SCS)有关,2 μ=SCS/15kHz,若SCS=15kHz,则2 μ=1;若SCS=30kHz,则2 μ=2,依次类推。因此,当RAR消息后第一条上行传输消息对应的SCS等于15kHz时,TA调整步长step=520.83ns。
2、接入网设备通过测量对应终端的上行传输来确定每个终端的TA值。如果某个特定的终端需要校正TA值,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发送包含TAC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要求终端调整上行TA。该MAC CE中包括2比特的TA组标识(TA group identifier,TAG ID)和6比特的TAC字段,TAC字段指示的取值范围是0~63。终端基于之前的TA值TA old,和TAC中指示的T A计算出最新的TA值TA new=TA old+(T A-31)*step;其中step=16*64T c/2 μ为TA调整的粒度/步长,此时μ为TAG内多个激活上行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中最大SCS有关,2 μ=SCS/15kHz,当TAG内激活上行BWP中最大SCS=15kHz,则step=520.83n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又称之为终端装置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且可以与slave连接。该终端可以独立于slave,也可以与slave集成在一起;当独立布置时,该终端可以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其可以与slave连接,用于将slave与无线网络连接;当集成在一起时,该终端可以指集成有slave物理实体和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或片上系统。终端可以包括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也可以为其它控制系统中有类似需求的终端,例如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接入网设备是无线网络中的设备,例如将终端装置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目前,一些RAN节点的举例为: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在一种网络结构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
本申请中的无线接入网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是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等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其他其他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通信系统等,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种网络架构中,RAN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其中基带装置可以由一个节点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节点实现,射频装置可以从基带装置拉远独立实现,也可以集成基带装置中,或者部分拉远部分集成在基带装置中。例如,RAN可以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其中射频装置可以相对于基带装置拉远布置,例如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相对于BBU拉远布置。
RAN和终端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在一种实现中,PDCP层之上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适配(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这些协议层的功能可以由一个节点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节点实现;例如,在一种演进结构中,RAN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以下的协议层,例如RLC层和MAC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在其它协议层划分,例如在RLC层划分,将RLC层及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RLC层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或者,在某个协议层中划分,例如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此外,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
可选的,射频装置可以拉远,不放在DU中,也可以集成在DU中,或者部分拉远部分集成在DU中,在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还可以将CU的控制面(CP)和用户面(UP)分离,分成不同实体来实现,分别为控制面CU实体(CU-CP实体)和用户面CU实体(CU-UP实体)。
在以上网络架构中,CU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终端,或者终端产生的信令可以通过DU发送给CU。DU可以不对该信令进行解析而直接通过协议层封装而透传给终端或CU。以下实施例中如果涉及这种信令在DU和终端之间的传输,此时,DU对信令的发送或接收包括这种场景。例如,RRC或PDCP层的信令最终会处理为PHY层的信令发送给终端,或者,由接收到的PHY层的信令转变而来。在这种架构下,该RRC或PDCP层的信令,即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和射频发送的。
当采用以上CU-DU的结构时,接入网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 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的装置,根据其实现的功能,可以位于不同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定义接入网到终端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下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方向;而终端到接入网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上行链路,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资源也可以称为传输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道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用于在上行通信过程或者下行通信过程中承载数据或信令。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传输”(transmit/transmission)如无特别说明,是指双向传输,包含发送和/或接收的动作。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包含信息的发送,信息的接收,或者信息的发送和数据的接收。或者说,这里的信息传输包括上行和/或下行信息传输。数据信息可以包括数据、信道或信号,上行信息传输包括上行数据、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传输,下行信息传输包括下行数据、下行信道或下行信号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业务(service)是指终端从网络侧获取的通信服务,包括控制面业务和/或数据面业务,例如语音业务、数据流量业务等。业务的发送或接收包括业务相关的数据(data)或信令(signaling)的发送或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网络”与“系统”表达的是同一概念,通信系统即为通信网络。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节点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接入网设备获取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有接收和/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接收和/或发送的授时消息需要通过核心网节点进行本地回环(local switching)传输。
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终端通过该接入网设备接入所述无线网络,所述无线网络包括接入网以及核心网。所述无线网络可以是5G系统,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是gNB,且所述核心网可以是5G核心网(5G core network,5GC)。
所述终端有接收和/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也可以理解为终端涉及上行授时场景,说明终端要求与无线网络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具体地,所述终端可以是连接TSN主时钟的终端,并具有通过所述终端接入的无线网络向TSN从节点连接的终端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相应地,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所在的无线网络向TSN从节点连接的终端发送上行授时消息。或者,所述终端可以是连接TSN从节点的终端,并具有通过所述终端接入的无线网络从连接主时钟的终端接收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相应地,所述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无线网络转发的由连接主时钟的终端的上行授时消息。
所述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可以是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也可以是所述终端与该无线网络中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例如与核心网节点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当该核心网是5GC时,该核心网节点可以是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
如果终端有接收和/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或者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小于预设值,和/或终端接收和/或发送的授时消息需要通过核心网节点进行本地回环(local switching)传输,说明终端有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或者说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将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因此,接入网设备通过获取上述指示信息,可以确定所述终端是否需要与无线网络之间进行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进而针对具有高精度时间同步要求的终端进行时间同步操作。以终端与基站之间的空口同步为例,所述高精度时间同步可以是指误差小于1us的时间同步。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高精度时间同步均以误差小于1us的时间同步场景为例,不再赘述。
S402: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所述终端进行时间同步。
可选地,对所述终端进行时间同步包括:确定用于所述终端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时间同步的参数。所述参数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的TA的调整步长。具体地,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特定子载波间隔前提下,不采用普通方式通过基于子载波间隔去确定TA粒度/调整步长的方式去生成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TAC),而是采用更低的或更精细的TA调整步长/粒度去生成TAC,其中,更低/更精细的TA的调整步长可以是按照5G系统中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的时间同步要求设计的预定义或预设值,或者网络设备确定的值。比如,按照普通方式,在15kHz的SCS前提下(如初始随机接入时,发送msg3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或者接入网设备为一个TA组调 整TA时,该TAG内激活BWP的最高子载波间隔为15kHZ),基站生成的TAC所使用的TA粒度为520.83ns;而采用更低的TA粒度,例如当接入网设备确定或预定义的TA粒度=100ns,生成和发送TAC,在15kHz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e,SCS)前提下,使得空口误差△1可以降低约到380ns,2*△1则可以小于1us,从而达到5G系统和/或TSN的时间同步误差要求。
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参数可以包括用于传输上行数据包的SCS。具体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只允许在SCS不低于特定子载波间隔的资源上发送媒体访问(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或者设置定时提前组(timing advance group,TAG)内激活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最大SCS不低于特定子载波间隔,从而能够在较高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资源上发送MAC CE。特定子载波间隔可以预定义为大于15kHZ的值,例如30kHZ,60kHZ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以下举例说明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指示信息的几种方式。
方式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从核心网节点接收所述指示信息。
具体地,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核心网节点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任一消息/信令中,以指示所述终端是否有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
以所述接入网设备为gNB,且gNB连接5GC为例,核心网节点可以在针对终端发起的如下任一通信流程中向gNB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a)在例如终端注册过程中,终端注册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从第一AMF更换至第二AMF,则第一AMF在向第二AMF发送的消息/信令(如Namf_Communication_UEContextTransfer response消息等)、或者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实体在给第二AMF发送的消息/信令(如UE Policy Association Establishment消息等)中可以携带所述指示信息,进而,第二AMF可以在向gNB发送的消息/信令(如N2接口消息等)中携带所述指示信息。
b)在例如服务请求等过程中,SMF在向AMF发送的消息/信令(如Nsmf_PDUSession_UpdataSMContextResponse消息等)中携带所述指示信息,进而,AMF向gNB发送的消息/信令(如N2请求消息等)中携带所述指示信息。其中,SMF可以从PCF或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获取到该指示信息,或该指示信息可以被预存在SMF中。
c)在例如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PDU session)建立或PDU session修改等过程中,SMF在向AMF发送的消息/信令(如Ns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Response消息或Nsmf_PDUSession_UpdataSMContextResponse消息等)中携带所述指示信息,进而,AMF向gNB发送的消息/信令(如N2接口消息或N2PDU session请求消息等)中携带该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核心网节点从另一个核心网节点获取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是否 有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的指示信息时,该核心网节点可以直接将该指示信息转发给接入网设备,或者解析后仍然将该指示信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如上述a)至c)方式所示);也可以将该指示信息解析后,获取其中的内容,形成新的指示信息后发给接入网设备,该新的指示信息指示的内容不变,但信息的形式可以变化,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节点可以通过隐式的方式向gNB指示终端是否有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例如当SMF为UE建立或配置一个上行QoS flow时,指示该上行QoS flow用于传输上行授时消息,和/或指示该上行QoS flow传输的数据需要通过UPF进行local switching之后向其他UE进行转发;或者,SMF为UE建立一个下行QoS flow时,指示该下行QoS flow用于UPF向终端转发上行授时消息,和/或指示该下行QoS flow传输的数据是UPF通过local switching转发的其他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SMF可以通过上一种实现方式中b)或c)方式将该上行/下行QoS flow相关信息指示给gNB;或者,SM为QoS flow配置特定的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或5QI的值;或者,SMF为QoS flow配置了特定的QoS参数,例如配置了特定的优先级、包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误包率(Packet Error Rate,PER)等参数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5QI为一个QoS参数,取值可以是0~255不同的5QI取值可以有相应地QoS特征集合,比如5QI=1时,对应QoS flow的资源类型、优先级、PDB等QoS特征的具体取值或取值范围;QFI的取值与5QI的取值可以相同或有对应关系。通过上述这些QoS flow可以隐式反映该UE需要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或涉及上行授时场景。
方式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从其他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指示信息。
例如,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切换的目标基站,从所述终端切换的源基站获取所述指示信息。
具体地,在终端切换时,源基站可以在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所述指示信息。或者,源基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隐式指示目标基站该终端是否需要高精度时间同步,如源基站向目标基站指示该终端存在用于传输上行授时消息的QoS flow,或存在用于UPF向终端转发上行授时消息的QoS flow,或该终端存在配置了特定的QFI或5QI的QoS flow,或存在配置了特定的QoS参数的QoS flow,不做赘述。
方式三: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指示信息。
终端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或者上报所述终端是否涉及上行授时场景,进而,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终端是否需要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上报的方式可以是显示的,例如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消息中包含所述指示信息;也可以是隐式的,本申请不做限定。
例如,终端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接入网设备完成上述上报过程。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对随机接入资源进行分组,第一组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有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的终端进行随机接入,第二组随机接入资源用于其他终端进行随机接入,其中,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随机接入的时频域资源和/或随机接入前导码。终端可以通过第 一组随机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或者终端可以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消息中携带所述指示信息。例如,在msgA或msg3消息中携带一个MAC CE作为所述指示信息,该MAC CE可以只包括MAC子头,不包括额外的载荷内容,其中,msgA代表两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条消息,msg3代表四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条消息。
又例如,终端也可以在接入所述接入网设备后,通过RRC信令、或其他控制信令例如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iton,UCI)、或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控制PDU(control PDU)、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control PDU、或业务数据适配层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control PDU、或MAC CE等信令中的任一一种指示基站所述终端是否有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另外,可以由核心网节点通过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指示了该终端需要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或者终端被预配置了涉及上行授时场景,进而,终端将这些信息指示给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现方式中,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之和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上行QoS flow用于发送上行授时消息,所述下行QoS flow用于发送下行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可选地,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包括所述上行授时消息在第一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一终端到UPF的传输时间,以及所述UPF对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上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
可选地,所述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所述上行授时消息述第二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二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二终端到UPF的传输时间,以及所述UPF对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
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是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发送端,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接收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当接入网设备采用CU-DU架构时,所述指示信息可以由接入网设备的CU接收并将所述指示信息的内容指示给DU,并由接入网设备的DU生成并向终端发送TAC。
具体地,接入网设备的CU从核心网节点或者其他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是否有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进而,CU向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内容与上述指示信息相同,但形式上可以与上述指示信息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CU也可以将上述指示信息转发给DU。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CU可以在向DU发送的F1AP消息,例如在UE上下文建立(UE context setup)过程中的UE上下文建立请求(UE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或UE上下文修改(UE context modification)过程中的UE上下文修改请求(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或UE上下文修改申请(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uired)过程中的UE上下文修改确认(UE context modification confirm)消息中新增指示字段ULSyncIndication,该 字段为可选字段。一种实现方式是当存在该字段时,表示CU向DU指示该终端有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或者说终端需要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涉及上行授时场景,不存在该字段时则表示终端没有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或者说终端不需要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不涉及上行授时场景;另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该字段的不同取值表示不同情形,例如取值为“1”表示终端没有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取值为“0”表示终端没有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
可选地,在本申请地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也可以由接入网设备的DU接收,并将所述指示信息的内容指示给CU。
具体地,接入网设备的DU接收终端通过MAC CE或UCI或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随后,DU可以将所述指示信息的内容指示给CU,即向CU指示所述终端是否有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从而,在终端切换时,CU可以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该终端是否需要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DU可以在向CU发送的F1AP消息,例如在UE context setup过程中的UE上下文建立响应(UE context setup response)消息,或UE context modification过程中的UE上下文修改响应(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sponse)消息,或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uired过程中的UE上下文修改申请(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uired)消息中新增指示字段ULSyncIndication;或者DU可以在协助信息传输(Transfer of Assistance Information)过程中传输的协助信息数据(ASSISTANCE INFORMATION DATA)帧中新增指示字段ULSyncIndication(如下表1所示,将原先为预留比特中的1比特用作ULSyncIndication)。该字段为可选字段。一种方式是当存在该字段时,表示CU向DU指示该UE有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不存在该字段时则表示终端没有高精度时间同步的需求;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该字段的不同取值表示不同情形,参考上文,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上述指示字段ULSyncIndication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对该字段占用的比特长度,在消息中的位置不做限定,该指示字段还可以有其他命名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表1:F1-U接口消息的格式示例
Figure PCTCN2020074006-appb-000001
Figure PCTCN2020074006-appb-000002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获取终端是否需要高精度时间同步或是否涉及上行授时场景的信息,进而对终端进行时间同步的操作,避免由于空口同步误差太大而无法满足上行授时场景下TSN的同步误差要求,从而提高TSN设备之间的同步性,提升TSN的性能。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501: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终端与无线网络进行时间同步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参数包括TA的调整步长和/或子载波间隔。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可以降低所述终端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提高子载波间隔,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可选地,所述参数还包括TAC的长度。由于TA的调整步长与TAC的长度对应,TA的调整步长变化可能会导致TAC字段长度的变化,终端的TA值是基于TA的调整步长与接入网设备实际发送的TAC字段的长度计算得到的。例如,可以设置RAR消息中的TAC字段长度为13比特,或设置TAC MAC CE中的TAC字段为7比特等,TA的调整步长等于SCS=120kHz时对应的TA调整步长值(约65.1ns)。
S502:所述接入网设备将确定的参数通知所述终端。
可选地,由接入网设备确定的TAC的长度和/或TA调整步长等参数可以通过系统消息、RRC信令、或其他控制信令中的任意一种指示给终端。
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上述参数也可以预存在终端内,由终端在使用时调用。
当所述参数包含所述TA的调整步长时,所述方法还包括S503: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终端确定TA值的方式。
可以理解,S503可以代替S502执行,或者执行S502与S503,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可选地,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确定TA值的方式,或者说指示所述终端采用何种TA解析方式。通过通知终端接入网设备以对TA已进行了调整,可以避免终端采用了错误的方式解析TA值。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是否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或者用于指示缩放因子,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所述TA的值。其中,接入网设备指示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可以是采用S501的方式由接入网设备确定并指示给所述终端的;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可以是预先定义在终端内的。
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字段,携带在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的消息/信令中。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如下任意一种方式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方式一:采用PDCCH命令(order)
具体地,终端接入到接入网设备后,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PDCCH order触发终端进行随机接入,因此,可以将PDCCH order中的一个字段作为所述指示信息(以下称为TA_step字段),指示UE采用何种TA解析方式,其中,该TA_step字段可以是新增的字段,也可以复用PDCCH order中已有的字段,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以下举例说明采用TA_step字段时,所述指示信息的几种实现方式:
a)当PDCCH order中未携带TA_step字段,则终端可以采用普通方式确定TA值,当携带了TA_step字段,则采用新的TAC字段长度和/或TA调整步长去确定TA值。
b)根据TA_step字段的不同取值表示不同的解析TA的方式。假设TA_step字段为1bit长度,当TA_step字段取值为“1”时,指示UE采用普通方式确定TA值,当TA_step字段取值为“0”时,指示UE则采用新的TAC字段长度和/或TA调整步长去确定TA值;反之亦可,不做限定。
c)TA_step字段指示一个缩放因子(以u表示),当PDCCH order未携带TA_step字段或指示的u为特定值(如指示u=0),则终端采用普通方式确定TA值;当PDCCH order携带了指示u大于0的TA_step字段,则终端可以采用预先规定的TAC字段长度和/或TA调整步长和缩放因子一起确定实际的TA调整步长,进而计算得到TA值,例如,预先规定的TA调整步长=step,则实际TA调整步长可以为step*u,或者step/u,或者step/2 u等。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该指示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的PDCCH order格式,如不同的下行指示信息格式(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DCI format)。例如,若PDCCHorder采用格式1,表示终端采用普通方式确定TA值;若PDCCH order采用格式2,表示终端采用新的TAC字段长度和/或TA调整步长去确定TA值。
以上所述的普通方式可以是指按现有技术中,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规定的TAC字段长度和/或TA调整步长来确定TA值,而新的TAC字段长度和/或TA调整步长可以是由接入网设备在步骤S501中确定的。
方式二:采用切换命令
具体地,在切换过程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在发送给终端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HO command)中通过一个指示信息指示UE采用何种TA解析方式,例如可以在HOcommand中添加指示字段TA_step,所述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方式一中描述的方式a)/b)/c),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终端切换的目标接入网设备不支持高精度时间同步而导致无法满足TSN同步要求,源接入网设备和目标接入网设备通过基站间的接口(如X2或Xn接口)在交互信息时,可以交互各自是否支持高精度时间同步。源接入网设备在对需要进行高精度同步的终端进行切换时,只向支持高精度时间同步的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方式三:采用RAR消息
具体地,在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指示信息指示终端采用何种TA解析方式。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在RAR中通过添加指示字段TA_step,所述指示信息的实现可以参照方式一中描述的步骤a)/b)/c),不做赘述。
图5-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AR消息的格式示意图,通过引入TA_step字段指示终端采用哪种TA解析方式。图5-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AR消息的格式示意图,其中TA_step字段可以用来指示是否存在Scaling factor字段,Scaling factor字段用来表示缩放因子u的取值,TAC字段长度仍维持12比特。图5-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RAR消息的格式示意图,其中TA_step字段可以用来指示是否存在Scaling factor字段,2比特Scaling factor字段用来表示缩放因子的取值,TAC字段长度为10比特。
方式四:采用系统消息
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在系统信息中添加指示字段TA_step,并向该接入网设备的小区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广播该系统信息,以指示所述一个多个终端采用何种TA解析方式。所述系统信息可以是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或系统信息块1(system informaiton,SIB1)。所述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方式一中描述的方式a)/b)/c),不做赘述。
方式五:采用单播控制信令
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单播控制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MAC CE或其他协议层控制信令中的任一一种,指示终端在进行随机接入时(例如冲突避免的随机接入过程)通过哪种方式解析TAC字段确定TA值。例如,可以在上述单播控制信令中携带指示字段TA_step,所述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方式一中描述的方式a)/b)/c),不做赘述。又例如,可以新建专门的控制信令承载所述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不限定接入网设备在调整TA相关的参数之前是否有接收到关于终端有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的指示信息(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指示信息),因此,图5所示的实施例可以独立执行;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在接收到例如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指示信息后,再为终端确定TA的调整步长等参数,并通知终端调整后的 参数或者向终端指示TA的解析方式,即图5所示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可以组合实施,例如,S501-S502或S501-S503可以在S401-S402之后执行。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过向终端指示为终端确定的时间同步参数,可以辅助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进一步降低空口的同步误差,满足上行授时场景下TSN的同步误差要求,提升TSN的性能。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601:核心网节点确定PTP消息在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所述PTP消息在下行QoS flow的PDB。
S602:核心网节点确定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之和小于预设值。
其中,其中,所述PTP消息包括上行授时消息。所述上行QoS flow可以用于发送上行授时消息,且所述下行QoS flow可以用于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是SMF。
可选地,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包括PTP消息在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终端(以下称为UE1)的DS-TT的逗留时间,在UE1的逗留时间,UE1到UPF的传输时间,以及UPF对PTP消息的上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
可选地,所述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UPF对PTP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UPF到接收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终端(以下称为UE2)的传输时间,PTP消息在UE2的逗留时间,以及在UE2的DS-TT的逗留时间的任意组合。
其中,UE1接收TSN主时钟生成的上行授时消息,进而,UE1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上行授时消息转发给UE2,随后,UE2将该上行授时消息发送给连接UE2的TSN设备,例如TSN从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1和UE2连接同一个UPF,本申请实施例给出了一种PDB的定义,具体地,上行QoS flow的PDB包括PTP消息在UE1的逗留时间,UE1到UPF的传输时间,以及UPF对对PTP消息的上行处理时间;且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UPF对PTP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UPF到UE2的传输时间,以及PTP消息在UE2的逗留时间。在该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节点确定PTP消息在UE1的DS-TT逗留时间、上行QoS flow的PDB、下行QoS flow的PDB,以及PTP消息在UE2的DS-TT逗留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预设值(以下以R th表示该预设值),该预设值表示PTP消息经过一个透明时钟(或时延感知系统,system aware system)的逗留时间的上界要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5G系统可以作为TNS的一个透明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E1所连接的UPF1和UE2所连接的UPF2不是同一个UPF,UE1发送的上行授时消息到达UPF1后,需要由UPF1转发至UPF2,再由UPF2发送给UE2;在此情形下,核心网节点确定上行授时消息在UE1的DS-TT逗留时间、上行QoS flow的PDB、上行授时消息在UPF1和UPF2之间的转发时间、下行QoS flow的PDB,以及上行授 时消息在UE2的DS-TT逗留时间之和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以如上UE1与UE2连接同一个UPF的情况下定义的PDB为例,且以核心网节点为SMF,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601包括:
S601-1:SMF在为UE1配置用于传输PTP消息的上行QoS flow(以下称为QoS flow1)时,将QoS flow1的PDB的值设置为X1。
其中,PTP消息包括由UE1发送的上行授时消息。
S601-2:SMF在为UE2配置用于传输PTP消息的下行QoS flow(以下称为QoS flow2)时,根据QoS flow2的用途确定QoS flow2的PDB的值。
可选地,当QoS flow2用于传输UPF由NW-TT从外部TSN主时钟接收到的下行授时消息,即在下行授时场景中,SMF可以将QoS flow2的PDB的值设置为X2,其中,该QoS flow2的PDB包括了PTP消息在NW-TT的逗留时间和在UPF的逗留时间。在一个实现方式中,SMF可以在向UPF发送的N4session establishment消息或N4session modification消息中指示QoS flow2用于传输UPF从外部TSN主时钟接收到的下行授时消息;进一步地,SMF还可以向gNB和/或UE指示QoS flow2用于传输UPF从外部TSN网络接收到的下行授时消息。
相应地,步骤S602包括:SMF确定X2+UE-DS-TT逗留时间≤Rth,其中,UE-DS-TT逗留时间表示PTP消息在终端的DS-TT的逗留时间,该终端可以是UE1或者UE2,不做限定。
可选地,当QoS flow2用于传输UPF通过上行QoS flow(例如QoS flow1)接收到的上行授时消息,即在上行授时场景中,SMF可以将QoS flow2的PDB的值设置为X3。此外,SMF可以分别向UPF、gNB或UE中的一个或多个指示QoS flow2用于传输UPF通过上行QoS flow接收到的上行授时消息,不做赘述。
相应地,步骤S602包括:SMF确定X1+X3+UE1-DS-TT逗留时间+UE2-DS-TT逗留时间≤Rth。其中,UE1-DS-TT逗留时间表示PTP消息在UE1的DS-TT的逗留时间,UE2-DS-TT逗留时间表示PTP消息在UE2的DS-TT的逗留时间。
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如果UE1连接的UPF1和UE连接的UPF2不是同一个UPF,则步骤S602可以包括:SMF确定X1+X3+UE1-DS-TT逗留时间+UE2-DS-TT逗留时间+UPF1和UPF2之间的转发时延≤Rth。
可选地,由于PTP消息在UE的DS-TT逗留时间非常短,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不计,因此,SMF可以将X1+X3设置为等于X2,并按照一定比例设置X1和X3。例如,将X1和X3分别设置为X2的一半,或者,设置X1=(2/3)X2,且X3=(1/3)X2。SMF也可以按照其他规则设置X1和X3,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另一个实现方式,也可以考虑PTP消息在UE的DS-TT逗留时间(包括UE1-DS-TT逗留时间与UE2-DS-TT逗留时间),比如SMF可以设置X1+X3+UE1-DS-TT逗留时间+UE2-DS-TT逗留时间设置为等于X2+UE1-DS-TT,然后按照比例设置X1和X3,其中,UE1-DS-TT逗留时间与UE2-DS-TT逗留时间取值可以认为是相同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601包括:
S601-A:SMF在为UE1配置用于传输PDP消息的上行QoS flow(QoS flow1)时,判断PDP消息是否需要通过UPF转发给其他UE,以对连接到其他UE的TSN设备进行授时;如果需要,则将QoS flow 1的PDB设置为X1,如果不需要,则将QoS flow 1的PDB设置为X4。
所述PDP消息包括UE1发送的上行授时消息。
S601-B:SMF在为UE2配置用于传输PDP消息的下行QoS flow(QoS flow2)时,根据QoS flow2的用途确定QoS flow2的PDB的值。
可选地,当QoS flow2用于传输UPF由NW-TT从外部TSN主时钟接收到的下行授时消息,SMF将QoS flow2的PDB的值设置为X2。此外,SMF可以分别向UPF、gNB或UE中的一个或多个指示QoS flow2用于传输UPF从外部TSN网络接收到的PTP授时消息,不做赘述。
相应地,步骤S602包括:SMF确定X2+UE-DS-TT逗留时间≤Rth。
可选地,当QoS flow2用于传输UPF通过QoS flow1接收到的上行授时消息,SMF将QoS flow2的PDB的值设置为X3。此外,SMF可以分别向UPF、gNB或UE中的一个或多个指示QoS flow2用于传输UPF用于传输UPF通过上行QoS flow接收到的上行授时消息,不做赘述。
相应地,步骤S602包括:SMF确定X4+UE-DS-TT逗留时间+UPF逗留时间≤Rth,且X1+X3+UE1-DS-TT逗留时间+UE2-DS-TT逗留时间≤Rth。同样的,在上述情形下,认为UE1和UE2连接的UPF是同一个UPF,如果UE1连接的UPF1和UE连接的UPF2不是同一个UPF,在设置QoS flow的PDB时,还需要考虑UPF之间的转发时延。比如,SMF确定X1+X3+UE1-DS-TT逗留时间+UE2-DS-TT逗留时间+UPF1和UPF2之间的转发时延≤Rth。
关于以上UE-DS-TT逗留时间、UE1的DS-TT的逗留时间,以及UE2-DS-TT逗留时间的含义可以参照前文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关于X1与X3的设置规则可以参照前文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可选地,在一个实现方式中,SMF为了确定是否为UE1配置QoS flow1、以及是否为UE2配置QoS flow2,SMF可以根据从其他核心网节点获得的信息判断UE1是否需要发送上行授时消息,或者上行授时消息是否需要通过UPF转发至其他UE。例如,PCF或AF可以向SMF指示UE1的TSN节点上部署了一个TSN工作域的主时钟,则SMF可以确定UE1需要发送上行授时消息,为UE1配置用于传输上行授时消息的QoS flow 1。进一步的,PCF或AF可以向SMF指示UE1连接的TSN设备和UE2连接的TSN设备属于同一个TSN工作域,此时SMF可以为UE2配置用于转发上行授时消息的下行QoS flow 2。
可选地,在上行授时场景中,UPF从QoS flow 1接收到上行授时消息后,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之一进行处理:
方式1:向除了接收该上行授时消息的PDU session的其他PDU session转发所述上行PTP消息;
方式2:向和UE1的该PDU session关联的NW-TT侧的以太端口号(port)相同或TSN域相同的其他PDU session转发所述上行PTP消息,不包括接收该上行授时消息的PDU session;
方式3:向所有PDU session转发该上行授时消息,或采用方式2,但包括接收PDU session)。当作为主时钟的终端或TSN从节点收到相同TSN域的上行授时消息,则忽略该上行授时消息。
可以理解,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可以与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结合执行,对执行的先后顺序上也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当图6所示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结合执行时,步骤S601-S602可以在步骤S401-S402之前或之后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可以保证上行授时消息在5G系统内的逗留时间满足PTP协议规定的透明时钟逗留时间要求,避免导致上行授时消息在5G系统中逗留时间过长带来的额外误差。
上文详细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的示例。
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将各个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700中包括处理单元701与收发单元70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700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例如,收发单元702可以用于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有接收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时间同步精度要求;处理单元7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时间同步。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通信装置中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包括终端、其他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等)交互信息的通信单元统一为收发单元1102。可以理解,收发单元702可以由多个用于与不同网络设备通信的收发单元组成,例如包括用于与终端通信的收发单元,用于与其他接入网设备通信的收发单元,以及用于与核心网设备通信的收发单元。这些收发单元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本申请对此不做 特别限定。例如,与终端通信的收发单元可以由收发器与天线实现,与其他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通信的收发单元可以由不同的通信接口实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702可以用于从核心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关于第一指示信息的介绍以及各种接收方式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例如图4-5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701可以用于确定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时间同步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TA和/或子载波间隔,关于确定所述参数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相关内容,例如图4-5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参数包括TA时,所述收发单元702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702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或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或指示缩放因子,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所述TA的值。关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相关内容,例如图4-5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700用于支持核心网节点例如SMF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中核心网节点的功能。例如,处理单元701用于确定确定PTP消息在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所述PTP消息在下行QoS flow的PDB;以及,确定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之和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PTP消息包括上行授时消息,所述上行QoS flow用于发送上行授时消息,且所述下行QoS flow用于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关于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例如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701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下行QoS flow的用途确定下行QoS flow的PDB的不同值。具体地,当该下行QoS flow用于传输下行授时消息,处理单元确定所述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PTP消息在NW-TT的逗留时间和在UPF的逗留时间;当该下行QoS flow用于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UPF对PTP数据包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UPF到UE2的传输时间,以及PTP消息在UE2的逗留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701可以用于判断经终端传输的PDP消息是否需要通过UPF转发给其他终端,根据判断结果,设置传输该PDP消息的QoS flow 的PDB为不同值。
关于如何设置上行/下行QoS flow的PDB的值,以及当上行/下行QoS flow的PDB被设置为不同值时,处理单元701如何确定上行QoS flow的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之和小于预设值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参照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例如图6所示实施例中对步骤S601-S602的详细介绍,不做赘述。
关于上述通信装置700的各个功能单元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例如,可以参照本申请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的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行为,例如图4-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现方式中,在硬件实现上,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处理单元701的功能,可以由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和/或通信接口执行收发单元702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701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基站或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基站或核心网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功能单元对应的操作。
图8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8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时间同步方法。该通信装置800可以是芯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或者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等。
通信装置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可支持通信装置10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由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时间同步方法,例如图4-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或者,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可支持通信装置8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由核心网节点执行的方法,例如图4-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核心网节点执行的方法;或者,或者,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01可支持通信装置80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由终端执行的方法,例如图4-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执行的方法。
该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或基带处理器。其中,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处理通信数据(例如,上文所述第一消息),CPU可以用于实现相应的控制和处理功能,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进一步的,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805,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
例如,通信装置800可以是芯片,收发单元805可以是该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收发单元805可以是该芯片的接口电路,该芯片可以作为基站或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组成部分。
又例如,通信装置800可以为基站。收发单元805可以包括收发器或射频芯片。收发单元805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
可选地,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天线806,可以用于支持收发单元805实现通信装置800的收发功能。
可选地,通信装置8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802,其上存有程序(也可以是指令或者代码)803,程序803可被处理器801运行,使得处理器80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存储器8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地,处理器801还可以读取存储器802中存储的数据(例如,预定义的信息),该数据可以与程序803存储在相同的存储地址,该数据也可以与程序803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地址。
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单板或者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800是接入网设备或者可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芯片。
关于通信装置800在上述各种可能的设计中执行的操作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本申请提供的时间同步方法的实施例中终端、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节点的行为,例如图4-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不做赘述。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的硬件形式的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801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中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时间同步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802中,例如是程序804,程序804经过预处理、编译、汇编和连接等处理过程最终被转换为能够被处理器801执行的可执行目标文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中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时间同步方法。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是高级语言程序,也可以是可执行目标程序。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是存储器802。存储器8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 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802可以同时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在通信装置800为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基站可应用于如图2-3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基站9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DU 901和一个或多个CU 902。所述DU 9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9011,至少一个射频单元9012,至少一个处理器9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909。所述DU 9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以及部分基带处理。CU9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9021。CU902和DU901之间可以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其中,控制面(Control plane)接口可以为Fs-C,比如F1-C,用户面(User Plane)接口可以为Fs-U,比如F1-U。
所述CU 9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DU 901与CU 9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所述CU 9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例如所述CU 9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此外,可选地,基站9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RU),一个或多个DU和一个或多个CU。其中,D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909,R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9011和至少一个射频单元9012,C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9021。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CU9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存储器9021和处理器9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享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所述DU90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存储器909和处理器9013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享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其中,DU与CU可以共同执行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700中的处理单元701或者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800中的处理器801的功能;RU可以执行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700中的收发单元702或者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800中的收发单元805的功能,不做赘述。
在通信装置800为核心网节点的情况下,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基站可应用于如图2-3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节点的功能。
如图10所示,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器1001,处理器1002,图中还示出了存储器1003和总线1004,其中,收发器1001、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通过总线7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其中,收发器1001可以是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可以与接入网设备的对应通信接口直接或间接相连,用于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信息交互。
处理器1002可以用于执行图4至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涉及核心网设备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存储器1003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或数据,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以由处理器1002执行。
关于该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执行的方法流程描述,以及该设备内各装置或元器件的具体功能可以参照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对核心网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是SMF,或其他核心网设备,或多个核心网节点的组合。
在通信装置800为终端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100可适用于图2-3所示的系统中,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1仅示出了终端的主要部件。
如图11所示,终端11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
在本申请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1100的收发单元1101,用于支持终端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功能,或者,用于支持终端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1100的处理单元1102。如图11所示,终端1100包括收发单元1101和处理单元11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单元11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1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1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器1102可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控制收发单元1101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单元1101 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专用芯片实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及核心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4-图6所示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操作,所述核心网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4-图6所示实施例中核心网节点执行的操作。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TSN主节点与TSN从节点。本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提供的各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相互参照,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例如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装置、设备的功能以及执行的步骤可以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各方法实施例之间、各装置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考、结合或引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的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另外,各单元之间的耦合或各个组件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直接耦合,也可以是间接耦合,上述耦合包括电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连接。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和/或网络设备(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Claims (40)

  1.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有接收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时间同步精度要求;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时间同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一核心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从第二核心网节点接收的信令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时的目标基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时的源基站。
  5. 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集中单元CU以及分布式单元DU,所述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CU从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或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CU向所述DU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CU以及DU,所述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DU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DU向所述CU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时间同步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时间同步的参数。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用于所述第 一终端的时间同步的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的调整步长,和/或,确定子载波间隔。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参数通知给所述第一终端。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定时提前命令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根据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缩放因子,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所述TA的值。
  15. 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道PDCCH命令中,或者是PDCCH命令的格式信息,或者包含在切换消息中,或者包含在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中。
  16. 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有接收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的无线网络向第二终端发送上行授时消息;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无线网络转发的第二终端的上行授时消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行业务质量流QoS flow的包时延预算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之和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上行QoS flow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授时消息,所述下行QoS flow用于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包括所述上行授时消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一终端到用户面功能UPF的传输时间,以及所述UPF对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上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所述上行授时消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二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二终端到UPF的传输时间,以及所述UPF对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
  20. 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有接收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和/或,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无线网络之间时间同步精度要求;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时间同步。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从第一核心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信息包含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节点从第二核心网节点接收的信令中。
  23.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时的目标基站,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时的源基站。
  24.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无线网络进行时间同步的参数。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的调整步长,和/或,确定子载波间隔。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参数通知给所述第一终端。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TA的值的方式。
  29.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定时提前命令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
  30.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根据所述接入网设备指示的或预先定义的TA的调整步长和/或调整后的TAC的长度确定所述TA的值。
  31.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缩放因子,所述缩放因子用于确定所述TA的值。
  32. 根据权利要求29-31任一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含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道PDCCH命令中,或者是PDCCH命令的格式信息,或者包含在所述切换消息中,或者包含在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中。
  33. 根据权利要求20-32任一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有接收或发送上行授时消息的需求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在的无线网络向第二终端发送上行授时消息;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无线网络转发的第二终端的上行授时消息。
  34. 根据权利要求20-32任一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行授时消息上行业务质量流QoS flow的包时延预算PDB、以及下行QoS flow的PDB之和小于预设值,其中,所述上行QoS flow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授时消息,所述下行QoS flow用于转发所述上行授时消息,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所述上行授时消息。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QoS flow的PDB包括所述上行授时消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一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一终端到用户面功能UPF的传输时间,以及所述UPF对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上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
  36. 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QoS flow的PDB包括所述上行授时消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适配器的逗留时间,在所述第二终端的逗留时间,所述第二终端到UPF的传输时间,以及所述UPF对所述上行授时消息的下行处理时间的任意组合。
  37. 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接入网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方法。
  38.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 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方法。
  39.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方法。
  40.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方法。
PCT/CN2020/074006 2020-01-23 2020-01-23 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WO202114709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915192.7A EP4080950A4 (en) 2020-01-23 2020-01-23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CT/CN2020/074006 WO2021147090A1 (zh) 2020-01-23 2020-01-23 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US17/869,930 US20220361129A1 (en) 2020-01-23 2022-07-21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4006 WO2021147090A1 (zh) 2020-01-23 2020-01-23 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US17/869,930 Continuation US20220361129A1 (en) 2020-01-23 2022-07-21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7090A1 true WO2021147090A1 (zh) 2021-07-29

Family

ID=76991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74006 WO2021147090A1 (zh) 2020-01-23 2020-01-23 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61129A1 (zh)
EP (1) EP4080950A4 (zh)
WO (1) WO202114709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4587A (zh) * 2022-03-09 2022-05-27 青岛明思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无线温振传感器的同步时间采样方法、系统及介质
WO2023124404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度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207719A1 (zh) * 2022-04-25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66922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44213A (ko) * 2020-05-21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화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6296A (zh) * 2012-11-02 2014-05-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190064873A1 (en) * 2017-08-22 2019-02-28 Wind River Systems,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Time Partition Windows
WO2019125396A1 (en) * 2017-12-18 2019-06-27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9132861A1 (en) * 2017-12-26 2019-07-04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time sensitive network coordiation for wireless transmisisons
CN110167130A (zh) * 2018-02-1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67132A (zh) * 2018-02-14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9243669A1 (en) * 2018-06-21 2019-12-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Time-synchronized radio bearer for supporting precision timing protocol (ptp) based time sensitive network (tsn) applications
CN110662283A (zh) * 2018-06-28 202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11449B1 (en) * 2012-10-19 2018-06-06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ll handover and reconfiguration
CN109275185B (zh) * 2017-06-06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上行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6296A (zh) * 2012-11-02 2014-05-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190064873A1 (en) * 2017-08-22 2019-02-28 Wind River Systems,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Time Partition Windows
WO2019125396A1 (en) * 2017-12-18 2019-06-27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9132861A1 (en) * 2017-12-26 2019-07-04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time sensitive network coordiation for wireless transmisisons
CN110167130A (zh) * 2018-02-1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67132A (zh) * 2018-02-14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9243669A1 (en) * 2018-06-21 2019-12-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Time-synchronized radio bearer for supporting precision timing protocol (ptp) based time sensitive network (tsn) applications
CN110662283A (zh) * 2018-06-28 202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404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度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554587A (zh) * 2022-03-09 2022-05-27 青岛明思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无线温振传感器的同步时间采样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4554587B (zh) * 2022-03-09 2023-06-27 青岛明思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无线温振传感器的同步时间采样方法、系统及介质
WO2023207719A1 (zh) * 2022-04-25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66922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61129A1 (en) 2022-11-10
EP4080950A4 (en) 2022-12-28
EP4080950A1 (en) 2022-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7090A1 (zh) 时间同步方法、接入网设备、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US11122523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16977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与设备
WO2021016973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017177B1 (en) Resource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259662A1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20174636A1 (e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63372A1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9062746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2082518A1 (zh) 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2003004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03098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WO201921473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21077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WO2021204022A1 (zh) 一种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20073258A1 (zh) 一种同步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2151242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97726A1 (zh) 确定时间戳的方法、终端设备、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设备
US2022015968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114103A1 (zh) 建立双连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016982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027225A1 (zh) 上行授时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65129A1 (zh) 维护上行时间同步的方法以及装置
WO2022206522A1 (zh) 一种非周期定位参考信号prs的触发方法和装置
WO2023130393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9151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9151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20718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