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121352A1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121352A1
WO2021121352A1 PCT/CN2020/137432 CN2020137432W WO2021121352A1 WO 2021121352 A1 WO2021121352 A1 WO 2021121352A1 CN 2020137432 W CN2020137432 W CN 2020137432W WO 2021121352 A1 WO2021121352 A1 WO 2021121352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s
data blocks
send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1374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向俊凌
杨宏
常天海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209028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068661A4/en
Publication of WO2021121352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121352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24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allocation is indicated by an address the different channels being transmitted sequentially
    • H04J3/242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allocation is indicated by an address the different channels being transmitted sequentially the frames being of variabl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14Channel dividing arrangements, i.e. in which a single bit stream is divided between several baseband channels and reassembled at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6Channel splitting in point-to-point links

Definitions

  • the sending device acquiring multiple data blocks includes: the sending device receives a second data stream, the second data stream includes multiple data blocks, and the length of each data block in the multiple data blocks the same.
  • the sending device can directly determine multiple data blocks from the second data stream without splitting, which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the sending device.
  • the sending device sending the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receiving device includes: the sending device sends the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receiving device through at least one of the multiple first paths; or, the sending device passes at least A second path sends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the receiving device.
  • the sending device can send the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first path, and can also send the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second path, which provides a variety of ways for sending the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 the multiple data blocks are obtained by the sen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second data stream, and the second data stream includes multiple data blocks.
  • the sending device can directly determine multiple data blocks from the second data stream without splitting, which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the sending device.
  • FIG. 6 is a schematic diagram of a filling block alloc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is application.
  •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which realizes the alignment of multiple data blocks transmitted in multiple paths by transmitting multiple first alignment identifiers.
  • data is transmitted through multiple paths, even if part of the path fails, the remaining paths can continue to transmit data, avoiding data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 th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will be described in detail below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FIG. 1A and FIG. 1B.
  • the sending device in the foregoing Figures 1A and 1B is used to execute the steps performed by the sending device in the following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 the receiving device in the foregoing Figures 1A and 1B is used to implement the receiving device in the following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Steps performed.
  • the sending device may split one or more frames stored locally to obtain multiple data blocks.
  • the sending device allocates the multiple data blocks to the multiple first paths, and inserts the first alignment code block into the data blocks of one or more frames every interval.
  • the sending device receives the 66B data 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通过在多个路径中传输数据块以及对齐码块,通过对齐码块对齐数据块,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避免因链路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传输中断,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该方法包括:首先,发送设备获取多个数据块,然后,根据多个数据块,生成校验信息;然后向接收设备发送多个数据块、校验信息和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其中,多个数据块分发至多个第一路径,校验信息用于恢复多个数据块,多个第一对齐码块用于对齐多个数据块。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2月18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1311916.8、发明名称为“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中,为了提供稳定可靠的端到端通信业务,需要提高通信通道的可靠性,降低通信通道的故障率。但实际通信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因素很多,如光通信中的光纤断裂、光损耗过大、光信号干扰等都会对通信通道带来小误码、大误码甚至通道失效的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或避免各种干扰因素对通信通道的影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有方案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存在多个路径,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传输数据,且数据传输以数据块为单位。发送设备在传输数据块时,通过翻转帧头来确保每个路径都有帧头传输,使接收设备可以根据帧头来对数据块进行对齐。而翻转帧头再分发至每个路径中的方法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通过在多个路径中传输数据块以及对齐码块,通过对齐码块对齐数据块,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避免因链路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传输中断,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发送设备获取多个数据块,然后,根据多个数据块,生成校验信息;然后向接收设备发送多个数据块、校验信息和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其中,多个数据块分发至多个第一路径,校验信息用于恢复多个数据块,多个第一对齐码块用于对齐多个数据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了多个数据块和多个第一对齐码块,使接收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对齐码块对齐多个数据块。发送设备无需翻转帧头,即可实现多个数据块的对齐,降低了发送设备的处理复杂度。本实施例通过在路径中传输新增的对齐码块,对对齐码块传输的数量不作限制,因此避免了对传输数据的传输路径的数量造成限制。
下面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对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包括:发送设备在多个第一路径中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隔预设数量的数据块发送第一对齐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在多个第一路径中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隔预设数量的数据块发送第一对齐码块,包括:发送设备在多个第一路径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间隔一帧或多帧对应的数据块发送第一对齐码块。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对齐码块对齐一帧或多帧,使接收设备可以更准确地区分一帧或多帧的数据块,提高接收设备的 对齐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获取多个数据块,包括:发送设备接收第一数据流,第一数据流的格式为光通路单元光通路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帧格式、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帧格式或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帧格式。发送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块,且多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的长度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实现了对多种帧格式的拆分,实现了对多种帧的可靠性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获取多个数据块,包括:发送设备接收第二数据流,第二数据流中包括多个数据块,且多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的长度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可以直接从第二数据流中确定出多个数据块,无需进行拆分,降低了发送设备的工作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块的每个数据块的长度为16B、32B、64B、128B、192B、256B、384B、66B、257B、或513B。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多种数据块的长度,可以实现更多场景中的数据块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发送设备生成至少一个填充块;发送设备将至少一个填充块添加至多个数据块。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填充块填充第一路径中传输的数据量,可以实现对多个第一路径中传输的数据的均衡,还可以适配传输网络的速率,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包括:发送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或者,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路径发送校验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二路径发送校验信息,提供了多种校验信息的发送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发送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则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或者,若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则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中的每个第二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用于对齐校验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还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二对齐码块,用于对齐校验信息。使接收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对齐码块,对齐校验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接收数据和校验信息,接收数据包括多个第一对齐码块;接收设备根据多个第一对齐码块从接收数据中获取多个数据块,校验信息用于恢复多个数据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接收到接收数据之后,可以使用第一对齐码块对齐接收数据,得到多个数据块,实现了对数据块的更准确的对齐。此外,发送设备还发送了校验信息,用于恢复多个数据块。因此,即使出现数据丢失,也可以使用校验信息进行恢复,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下面基于第二方面,对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接收设备确定多个数据块存在数据丢失,则接收设备根据校验信息对多个数据块进行恢复,得到恢复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多个数据块存在数据丢失,接收设备也可以根据校验信息对多个数据块进行恢复,得到恢复数据, 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避免出现数据传输中断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数据为发送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发送,多个第一路径中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隔预设数量的数据块传输有第一对齐码块。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对齐码块,对齐每个第一路径中传输的预设数量的数据块,实现对数据块的对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路径中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隔一帧或多帧对应的数据块传输有第一对齐码块。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对齐码块,对齐一帧或多帧对应的数据块,使接收设备更准确地以一帧或多帧为单位完成对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块由发送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得到,第一数据流的格式为ODU帧格式、SDH帧格式或PON帧格式。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实现了对多种帧格式的拆分,实现了对多种帧的可靠性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块为发送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数据流得到,第二数据流中包括多个数据块。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可以直接从第二数据流中确定出多个数据块,无需进行拆分,降低了发送设备的工作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块的每个数据块的长度为16B、32B、64B、128B、192B、256B、384B、66B、257B、或513B。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多种数据块的长度,可以实现更多场景中的数据块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从接收数据中确定填充块,填充块用于填充多个第一路径中传输的数据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填充块填充第一路径中传输的数据量,可以实现对多个第一路径中传输的数据的均衡,还可以适配传输网络的速率,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包括:接收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或至少一个第二路径接收校验信息;接收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对校验信息进行对齐,得到校验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路径接收校验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二路径接收校验信息,提供了多种校验信息的传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接收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接收校验信息,则接收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路径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或者,若接收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接收校验信息,则接收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设备还接收第二对齐码块,并通过第二对齐码块对齐校验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其中,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中与处理相关的功能。收发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中与收发相关的功能。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其中,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通过线路互联,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中与处理相关的功能。收发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中与收发相关的功能。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处理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一项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中与处理相关的功能。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该发送设备如上述第三方面所示。该接收设备如上述第四方面所示。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块的分配方式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块的分配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填充块的分配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块的分配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齐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校验信息的分配方式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结合图1A,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并且,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该通信网络建立多个路径,并通过该多个路径传输数据。
该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以太网(Ethernet)、或灵活以太网(flex Ethernet,FlexE)等网络。
相应地,该发送设备或者接收设备可以是接入OTN、PON、SDH、以太网、FlexE等网络中面向连接的设备。
示例性地,本申请提供的通信系统具体可以如图1B所示,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有n个路径(即图1B中所示的路径1、路径2、路径3…路径n等),该n为大于1的正整数。该n个路径可以用于将数据在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传输。
当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通过多个路径传输数据时,发送设备通过翻转帧头的方式来保证每个路径都有帧头存在,处理方法复杂。并且,当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传输数据时,部分路径可能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数据传输中断。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传输多个第一对齐标识,实现对多个路径中传输的多个数据块的对齐。并且,通过多个路径传输数据,即使部分路径出现故障,其余路径也可以继续传输数据,避免出现数据传输中断。下面基于前述图1A和图1B的通信系统,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前述图1A和图1B中的发送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中发送设备执行的步骤,前述图1A和图1B中的接收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中接收设备执行的步骤。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所述步骤。
201、发送设备获取多个数据块。
其中,该多个数据块的每个数据块的长度可以相同。具体地,每个数据块的长度可以是16字节(Byte,后续简写B)、32B、64B、128B、192B、256B、384B、66B、257B、或513B等。
发送设备有多种方式获取需要向接收设备发送的多个数据块,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块。具体地,发送设备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流,并对接收到的该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块。
第一数据流可以是光通路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帧格式,SDH帧格式或PON帧格式等的数据流,即该第一数据流也可以包括ODU帧、SDH帧或PON帧等的数据流。例如,该第一数据流可以是ODUk帧或ODUflex帧的数据流。
进一步地,当发送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流的数据量超过预设值后,发送设备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块。通常,发送设备可以在接收到一帧的部分数据之后,即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块。无需等待接收到完整的一帧再拆分。这么做可以降低数据的缓存量,实现对接收到的数据的及时拆分,提高发送设备发送数据的效率。当然,发送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完整的一帧或多帧之后,再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拆分等。并且,具体可以以预设长度的字节为单位进行拆分。例如,可以以16B、32B、64B、128B、192B、256B、384B等,对本地保存的一帧或多帧或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可以对本地保存的一帧或多帧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块。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可以接收由多个数据块组成的第二数据流,并从该第二数据流中提取到多个数据块。例如,该第二数据流可以是以太网、FlexE帧等对应的数据流,以66B、257B、或513B等长度的数据块为单位组成。或者,该第二数据流还可以是固定长度的信元流,每个信元的长度为192B、256B或384B等。
在另一种情况中,发送设备也可以直接获取本地保存的数据,得到多个数据块。例如,发送设备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FlexE帧的多个数据块,并在本地进行缓存。在发送设备 需要向接收设备发送该多个数据块之前,即可从本地的缓存数据中直接提取到该多个数据块。
202、发送设备生成校验信息。
其中,在发送设备得到多个数据块之后,根据该多个数据块生成校验信息,该校验信息与该多个数据块关联,用于恢复该多个数据。
具体地,步骤202可以包括:对该多个数据块基于预设算法进行计算,得到多个校验块。以两个数据块为例,可以对该两个数据块进行异或运算,生成一个校验块。当该两个数据块中的其中一个数据块丢失时,可通过校验块和未丢失的数据块进行恢复运算,得到完整的两个数据块。以4个数据块为例,发送设备可以对该4个数据块进行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RS)编码,编码矩阵为柯西矩阵。编码后得到的4个数据块组成一个向量,该向量与预设的生成矩阵相乘,得到7个块,其中3个块为校验块。如当接收设备确定其中一个数据块丢失时,接收设备从编码矩阵中删除丢失的数据块对应的行,然后求其逆矩阵。将逆矩阵与接收到的数据块以及剩余的2个校验块相乘,即可得到完整的4个数据块。
203、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多个数据块、校验信息和多个第一对齐码块。
发送设备在获取到多个数据块之后,将该多个数据块分配至多个第一路径,并通过该多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该多个数据块、校验信息以及多个第一对齐码块。该多个第一对齐码块用于对齐该多个数据块。
下面分别对多个数据块、校验信息和多个第一对齐码块的发送方式分别进行介绍。
一、发送设备发送多个数据块的方式可以包括:发送设备将多个数据块分别分配至多个路径,然后将该多个数据块映射至对应的路径进行发送。
发送设备将多个数据块分别分配至多个路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多种方式。
1、在若多个数据块可以均分至多个第一路径,则发送设备将多个数据块均分至多个第一路径,以使每个第一路径传输的数据块的数量相同。
2、当一帧对应的数据块不能均分至多个第一路径时,可以将多帧对应的数据块均分至该多个第一路径。例如,一帧可以包括7个数据块,不能均分至4个第一路径,而4帧对应28个数据块,可以均分至4个第一路径。因此,可以将4帧对应的28个数据块均分至4个第一路径中。该4帧可以构成一帧复帧。
3、发送设备获取到的多个数据块不能均分至多个第一路径时,发送设备可以生成至少一个填充块,并将该填充块包括至多个数据块中。例如,当发送设备仅获取到7个数据块,不能均分至5个第一路径时,可以生成3个填充块,从而得到7个数据块以及3个数据块,该7个数据块以及3个数据块即可均分至5个第一路径中。
二、发送设备发送多个第一对齐码块的方式可以包括:发送设备在该多个第一路径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间隔预设数量的数据块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对齐码块。
进一步地,发送设备可以在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间隔一帧或多帧对应的数据块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对齐码块。
该第一对齐码块可以是第一预设格式的码块;或者,该第一对齐码块可以包括预设的对齐标识,该对齐标识用于标识该码块为对齐码块。以使接收设备可以从接收数据中识别出该第一对齐码块,并通过该第一对齐块对齐数据块。
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间隔一帧或多帧对应的数据块传输一个或对多个第一对齐码块,使接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对齐码块,对齐一帧或多帧的数据块,准确区分一帧或 多帧对应的数据块,而无需根据每个路径中传输的帧头来对数据块,降低了对齐数据块的复杂度。并且,若通过翻转帧头来确保每个路径都有帧头传输,而帧头的数量有限,通常一帧具有一个帧头。因此将因帧头数量的限制,造成对传输路径的数量的限制。而本实施例通过在路径中传输新增的对齐码块,对对齐码块传输的数量不作限制,因此避免了对传输数据的传输路径的数量的限制。
三、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的方式具体可以包括:发送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或者,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或者,校验信息还可以在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中传输。
若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发送设备可以在多个第一路径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路径,发送该校验信息,且保持每个第一路径中传输的数据量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校验块的传输路径不作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以下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作为限定。
若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发送设备还可以在该至少一个第一路径中发送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该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用于对齐校验信息。
若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校验信息,发送设备还可以在该至少一个第二路径中发送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
具体地,该第二对齐码块可以是格式为第二预设格式的码块;该第二对齐码块也可以包括预设的对齐标识,该对齐标识用于标识该码块为对齐码块。以使接收设备可以从接收数据中识别出该第二对齐码块,进而通过该第二对齐块对校验信息。
该第二对齐码块与第一对齐码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二预设格式与第一预设格式可以是相同的格式。例如,通过对齐标识进行区分。
204、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接收数据和校验信息。
其中,接收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接收该接收数据由发送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发送至接收设备。该接收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一路径接收校验信息,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二路径接收校验信息。
接收设备还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该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用于对齐校验信息的多个校验块。具体地,接收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的方式可以包括:接收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路径接收该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或者,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接收该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
进一步地,若校验信息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路径接收,则可以在该至少一个第一路径中,每隔预设数量的块(可以是数据块和/或校验块)接收第二对齐码块;若该校验信息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接收,则可以在每个第二路径中,每隔预设数量的校验块接收第二对齐码块。
205、接收设备根据多个第一对齐码块从接收数据中获取多个数据块。
其中,接收设备在接收到接收数据之后,识别该接收数据中的第一对齐码块,并根据该第一对齐码块对接收数据进行对齐,得到多个数据块。
具体地,第一对齐码块可以是第一预设格式的码块,也可以是包括预设的对齐标识的码块。相应地,接收设备可以识别接收数据中的格式为第一预设格式的码块,或者,识别接收数据中携带预设的对齐标识的码块,得到多个第一码块。进而根据该多个第一码块,对接收 数据进行对齐,得到多个数据块。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接收设备还接收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并根据该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对齐校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若接收设备检测到与发送设备之间的部分路径出现故障,导致部分数据丢失,则接收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校验信息对多个数据块进行恢复,得到恢复数据。该恢复数据包括恢复后完整的多个数据块。例如,若校验信息为发送设备对数据块进行异或运算得到,则当接收设备确定部分数据出现丢失时,可以对校验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数据块进行逆运算,得到丢失的数据。又例如,若发送设备对数据块进行RS编码,编码矩阵选择柯西矩阵,则当存在数据块丢失时,接收设备从编码矩阵中删除丢失的数据块对应的行,然后求其逆矩阵。将逆矩阵与接收到的数据块以及校验信息相乘,即可得到丢失的数据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向接收设备发送了多个数据块和多个第一对齐码块,使接收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对齐码块对齐多个数据块。发送设备无需翻转帧头,即可实现多个数据块的对齐,降低了发送设备传输数据的复杂度,减少了对传输路径的数量的限制。并且,发送设备还向接收设备发送了校验信息。当接收设备确定出现丢失时,可以使用校验信息恢复该多个数据块。即使部分路径出现故障,也无需切换路径发送数据,避免了数据传输的中断,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前述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进行了说明,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所述步骤。
301、发送设备接收ODU帧的第一数据流。
其中,发送设备可以是通信网络中的其中一个节点,可以接收由其他节点以数据流形式发送的ODU帧。该第一数据流的格式为ODU帧格式,即该第一数据流为ODU帧的数据流。该第一数据流具体可以是ODUk帧的数据流,也可以是ODUflex帧的数据流。以下仅以ODUk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地,ODUk帧可以包括于OTN帧内,OTN帧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OTN帧包括4行4080列,每一列为一个字节。具体可以包括:帧头(第一行第1-7列)、光通道传送单元(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OTU)开销(overhead,OH)(第一行第8-14列)、光通道净荷单元(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OPU)k OH(第1-4行,15-16列)、ODUk(第2-4行第1-7列)、净荷(第1-4行第17-3824列)和OTUk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第1-4行3825-4080列)。而ODUk帧包括ODUk、OPUk和OPUk OH,即OTN帧中的第1-3824列为ODUk帧。k表示速率等级,例如,当k为1时,表示速率为2.5Gbps,当k为2时,表示速率为10Gbps,当k为3时,表示速率为40Gbps。
302、发送设备对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块。
基于前述的DOUk帧结构,对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具体可以以8B、16B、32B、64B、128B、192B、256B、384B等,对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数据块。例如,可以以16B为单位对ODUk帧进行拆分,每一帧ODUk帧可以得到239个数据块。
303、发送设备生成校验信息。
具体地,步骤303参阅前述步骤202,此处不再赘述。
304、发送设备将多个数据块分配至多个第一路径,每间隔一帧或多帧的数据块插入第一对齐码块。
在发送设备得到多个数据块之后,将多个数据块依次分配至多个第一路径中。并在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间隔一帧或多帧的数据块插入第一对齐码块。
示例性地,一种多个数据块的分配方式如图5A所示。其中,可以以16B为单位对ODUk帧进行拆分,拆分后的多个数据块分配至8个路径。一帧ODUk帧可以拆分为239个数据块,因此,若需要将数据块均分至8个路径中,需要239*8个数据块,即需要8个ODUk帧对应的数据块,才能均分至8个路径中,该8个ODUk帧可以理解为构成一帧复帧。对应地,在每个路径中,每隔8个ODUk帧,即可插入第一对齐码块(如图5A中所示的OH码块),该OH码块用于对齐路径1-8中传输的数据块。类似地,如图5B所示,以16B为单位对ODUk帧进行拆分,并将拆分后的数据块均分至20个路径中,并间隔20帧ODUk帧,在每个路径中插入第一对齐码块(如图5B中所示的OH),该OH码块用于对齐路径1-20中传输的数据块。
其中,第一对齐码块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帧定位信号(frame alignment signal,FAS),用于接收设备对齐数据;帧类型标识:标识ODU帧为数据帧或校验帧;随路校验:标识校验方式,例如,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或比特间插奇偶校验(bit interleaved parity,BIP)等;运行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开销等。
此外,校验信息可以包括多个校验块,可以将该多个校验块分配至一个或多个第一路径中发送,也可以将该多个校验块分配至多个第二路径中。当将该多个校验块分配至一个或多个第一路径中发送时,可以将该多个校验块与数据块共同均分至一个或多个第一路径中,也可以直接将该多个校验块分配至一个或多个第一路径中,无需均分。
例如,如图5A所示,多个数据块分配至路径1-8,参阅前述图5A的相关描述,将校验块分配至路径9-10。并且,路径9与路径10中传输的校验块可以相同,即同一个校验块,可以在路径9与路径10中传输。当其中一个路径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另一个路径成功传输校验块,避免出现校验块丢失的情况。当然,路径9与路径10中也可以传输不同的校验块,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类似地,如图5B所示,数据块在路径1-20中传输,而将校验块分配至路径21-22。并且,在传输校验块时,每隔预设数量的数据块插入第二对齐码块(如图5A或5B中所示的路径9-10,或路径21-22中所示的OH码块),用于对齐校验块。
在一种情况中,若拆分后得到的多个数据块不能均分至多个第一路径中,发送设备可以生成填充块,填充块中可以填充表示不包括数据的内容。如图6所示,拆分得到的数据块不能均分至8个路径中,可以生成值为0的填充块,并将填充块填充至路径5-8中,以填充路径5-8的数据量。
前述步骤301-304为发送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前述的步骤301-304可以替换为以下步骤3011-3044。下面对步骤3011-3044进行说明。
3011、发送设备接收66B数据流。
其中,66B数据流(即一种第二数据流)以66B长度的数据块为单位组成。
当然,此处的66B数据流也可以替换为257B数据流、或513B数据流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例如,在FlexE场景下,发送设备接收到的数据流以66B为单位组 成。FlexE帧结构可以如图7所示。FlexE帧可以包括开销块以及数据块,数据块中可以携带需要传输的净荷,开销块中可以携带切换请求(calendar switch request calendar,CR)、切换确认(calendar switch acknowledge calendar,CA)、开销复帧指示(overhead multiframe indicator,OMF)、FlexE实例编号或FlexE组编号等信息。
3022、发送设备从第二数据流中提取多个66B码块。
其中,因第二数据流为以66B长度的数据块为单位组成的数据流,因此,发送设备可以直接从第二数据流中提取到多个66B码块,而无需由发送设备对一帧FlexE帧进行拆分。
其中,一个66B码块即为一个数据块。
3033、发送设备根据多个66B码块生成校验信息。
其中,步骤3033可以参阅前述步骤20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数据块替换为66B码块。
3044、发送设备将多个66B码块分配至多个第一路径,每间隔多个66B码块插入第一对齐码块。
其中,在发送设备得到多个66码块之后,将该多个66B码块分配至多个第一路径中。并且,在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间隔预设数量个66B码块插入一个或多个第一对齐码块。例如,可以在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间隔1023*20个66B码块插入第一对齐码块。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发送设备在一定时长内获取到的66B码块的数量不能均分多个第一路径,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第一路径中插入填充块,以使各个第一路径中传输的66B码块的数量相同。或者,为了进行速率适配,在一个或多个第一路径中插入填充块,使传输的66B码块的数量与通信网络中的速率适配。
示例性地,分配66B码块的具体方式可以如图8所示,将66B码块分配至20个路径中,并且,每个路径中每隔多个66B码块,插入第一对齐码块(即图8中路径1-20中所示的对齐码块)。以使接收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对齐码块,对齐多个66B码块。在路径19、20中插入填充块,以填充路径19、20中传输的数据量,实现各个路径中传输的数据的均分,或者,实现传输的66B码块的数量与通信网络中的速率适配。其中,填充块为可选的,当多个66B码块可以均分至多个路径时,则无需在路径中传输填充块。
示例性地,第一对齐码块的具体格式可以如图9所示,其中,该对齐码块的长度与传输的数据块的长度相同,如本实施例中传输66B码块,则该第一对齐码块的长度也为66B。O0与0x4b共同表示该码块的类型为新增的用于对齐的码块,Z4、Z5、Z6、Z7为预设的固定值(例如,Z4、Z5、Z6、Z7可以根据相关标准的定义设置为0),D1、D2、D3用于标识即将传输的数据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传输数据的类型设置为不同的值。此外,该第一对齐码块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数据,具体可以参考前述步骤3011的开销块所包括的内容。
此外,校验信息可以包括多个校验块,与前述步骤304中描述的分配方式类似。如图10所示,填充块以及66B码块的分配方式可以参阅前述图8的相关描述,可以将校验块分配至路径21-22,并在路径21-22中每隔预设数量的校验块插入一个或多个对齐码块(即第二对齐码块),用于对齐校验块。因此,接收设备可以通过路径21-22中传输的对齐码块,实现对齐校验块。
305、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多个数据块、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和校验信息。
基于前述步骤304或3044中分配至对应路径的多个数据块、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和校验信 息,将该多个数据块、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和校验信息,分别映射至对应的路径和时隙中发送。
306、接收设备接收到接收数据和校验信息。
307、接收设备根据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对接收数据对齐,得到多个数据块。
其中,步骤306-307可以参阅前述步骤204-205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当校验信息与多个数据块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至接收设备时,接收设备可以结合第一对齐码块与第二对齐码块对数据块以及校验块进行对齐。例如,如前述图5A、图5B、图8或图10,插入第一对齐码块与插入第二对齐码块间隔的块的数量相同,因此,可以按照矩阵对齐的方式,对齐数据块以及校验块。
308、接收数据判断是否存在数据丢失,若是,则执行步骤309,若否,则执行步骤310。
具体地,接收设备判断是否出现数据丢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接收设备检测到同步丢失(loss of synchronous,LOS)/帧丢失(loss of frame,LOF)/复帧丢失(loss of multiframe,LOM)等告警信息;接收设备对接收数据进行CRC校验未通过;接收设备接收到的信元序列号不连续;接收设备还可以通过接收到的校验信息进行校验,确定是否存在数据丢失等。
309、接收设备根据校验信息对多个数据块进行恢复,得到恢复数据。
当接收设备确定存在数据丢失之后,通过校验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数据块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完整的多个数据块。
具体地,若发送设备对多个数据块基于预设算法进行计算,则接收设备可以结合接收到的数据块以及校验信息,通过预设算法的逆运算,得到丢失的数据块。例如,若发送设备对数据块进行异或运算,得到校验信息。则接收设备可以通过校验信息与接收到的数据块进行同或运算,得到丢失的数据块。又例如,若发送设备对数据块进行RS编码,编码矩阵为柯西矩阵,且将数据块组成的向量与生成矩阵相乘,得到校验信息。则当其中一个数据块丢失时,接收设备可以从编码矩阵中删除丢失的数据块对应的行,然后求其逆矩阵,将逆矩阵与接收到的数据块以及校验块相乘,即可得到丢失的数据块。因此,即使接收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存在数据丢失,接收设备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校验信息对数据块进行恢复,得到完整的数据块。
310、接收设备执行其他步骤。
当接收设备确定接收到的数据不存在数据丢失时,则无需对数据块进行恢复,继续执行其他步骤。该其他步骤可以包括:接收设备将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块转发至网络中的下游节点;或者,接收设根据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块所携带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发送设备在每个第一路径中插入第一对齐码块,使接收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对齐码块对齐多个数据块。发送设备将数据块分发至每个路径时,无需考虑帧头翻转,降低了发送设备的处理复杂度。也使接收设备无需每个路径中识别帧头,仅需识别第一对齐码块,即可实现对多个数据块的对齐,提高了接收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多个第一路径传输数据块。即使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出现部分链路故障,接收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路径正常发送数据块,以及校验信息对多个数据块进行恢复,得到恢复后的多个数据块,避免数据传输中断,提高接收设备的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前述图2-10对应的方法,对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进行说明。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发送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该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通过线路互联。其中,存储器1102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1102中存储了前述图2和图3中,由发送设备执行的步骤对应的程序指令以及数据。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前述图2和图3中任一实施例所示的由发送设备执行的步骤。
可选地,如图12所示,该发送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103。
该收发器1103,用于执行前述图2和图3中,由发送设备执行的数据收发的步骤。具体地,收发器1103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处理器1102,或者将从处理器1102发送的数据发送出去。
在图2中,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执行步骤201和202;在图3中,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步骤302、303和304,或者3022、3033和3044。在图2中,收发器1103可以用于执行步骤203;在图3中,收发器1103用于执行步骤301、3011和305。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1和图12还可为接收设备的结构示例图。
图11所示的接收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该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通过线路互联。其中,存储器1102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和数据。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前述图2和图3中任一实施例所示的由接收设备执行的步骤。
可选地,如图12所示,该接收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103。
该收发器1103,用于执行前述图2和图3中,由接收设备执行的数据收发的步骤。
更进一步地,下面对处理器1101和收发器1103执行的步骤进行说明。在图2中,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执行步骤205;在图3中,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步骤307、308、309和310。在图2中,收发器1103可以用于执行步骤204;在图3中,收发器1103用于执行步骤306。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字处理芯片。该数字处理芯片中集成了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1101,或者处理器1101的功能的电路和一个或者多个接口。当该数字处理芯片中集成了存储器时,该数字处理芯片可以完成前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当该数字处理芯片中未集成存储器时,可以通过接口与外置的存储器连接。该数字处理芯片根据外置的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执行的动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或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接入存储器等。具体地,例如:上述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的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步骤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 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多个数据块;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多个数据块,生成校验信息;
    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多个数据块、所述校验信息和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其中,所述多个数据块分发至多个第一路径,所述校验信息用于恢复所述多个数据块,所述多个第一对齐码块用于对齐所述多个数据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多个第一对齐码块,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隔预设数量的数据块发送所述第一对齐码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隔预设数量的数据块发送所述第一对齐码块,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多个第一路径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间隔一帧或多帧对应的数据块发送所述第一对齐码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多个数据块,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接收第一数据流,所述第一数据流的格式为光通路单元ODU帧格式、同步数字体系SDH帧格式或无源光网络PON帧格式;
    所述发送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得到所述多个数据块,且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的长度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获取多个数据块,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接收第二数据流,所述第二数据流中包括所述多个数据块,且所述多个数据块中每个数据块的长度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块的每个数据块的长度为16字节B、32B、64B、128B、192B、256B、384B、66B、257B、或513B。
  7. 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生成至少一个填充块;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至少一个填充块添加至所述多个数据块。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校验信息,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校验信息;
    或者,所述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校验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发送设备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校验信息,则所述发送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径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
    或者,若所述发送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路径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校验信息,则所述发送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径中的每个第二路径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用于对齐所述校验信息。
  10.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接收数据和校验信息,所述接收数据包括多个第一对齐码块;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多个第一对齐码块从所述接收数据中获取多个数据块,所述校验信息用于恢复所述多个数据块。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收设备确定所述多个数据块存在数据丢失,则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校验信息对所述多个数据块进行恢复,得到恢复数据。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数据为所述发送设备通过多个第一路径发送,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隔预设数量的数据块传输有所述第一对齐码块。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每个第一路径中,每隔一帧或多帧对应的数据块传输有所述第一对齐码块。
  14. 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块由所述发送设备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流进行拆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流的格式为ODU帧格式、SDH帧格式或PON帧格式。
  15. 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块为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数据流得到,所述第二数据流中包括所述多个数据块。
  16. 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块的每个数据块的长度为16B、32B、64B、128B、192B、256B、384B、66B、257B、或513B。
  17. 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接收数据中确定填充块,所述填充块用于填充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传输的数据量。
  18. 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校验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或至少一个第二路径接收校验信息;
    所述接收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对所述校验信息进行对齐,得到所述校验信息。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径接收所述校验信息,则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路径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
    或者,
    若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径接收所述校验信息,则所述接收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径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对齐码块。
  20. 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1. 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 行如权利要求10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PCT/CN2020/137432 2019-12-18 2020-12-18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WO2021121352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902855.4A EP4068661A4 (en) 2019-12-18 2020-12-18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1916.8 2019-12-18
CN201911311916.8A CN113078980A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1352A1 true WO2021121352A1 (zh) 2021-06-24

Family

ID=76477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137432 WO2021121352A1 (zh) 2019-12-18 2020-12-18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68661A4 (zh)
CN (1) CN113078980A (zh)
WO (1) WO20211213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4624A (zh) * 2022-07-08 2022-08-09 广州思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9843A (zh) * 2022-12-02 2022-12-30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业务单元osu信号无损保护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811A (zh) * 2013-12-27 2014-04-2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US20150244498A1 (en) * 2012-03-29 2015-08-27 Broadcom Corporation Data Alignment over Multiple Physical Lanes
CN105224485A (zh) * 2014-07-03 2016-01-06 刘伯安 一种普适的串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818705A (zh) * 2017-11-22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送、接收子速率信号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10072163A (zh) * 2019-04-28 2019-07-30 湖南必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载荷自适应处理方法、电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04580A1 (fr) * 2004-04-23 2005-11-03 Utstarcom Telecom Co., Ltd. Procede et appareil de transmission de signal multi-antenne dans une bs rf sans fil longue distance
CN102201905B (zh) * 2010-03-23 2014-06-25 卓胜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Dtmb系统中32qam及4qam-nr的ldpc数据块的同步方法
EP2928101B1 (en) * 2012-12-18 2017-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optical network system
EP2999152A4 (en) * 2013-05-17 2017-03-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for fec coding and decoding
US9654257B2 (en) * 2015-01-26 2017-05-1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Time efficient group data acknowledgement
CN107786320B (zh) * 2016-08-25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接收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US10382136B2 (en) * 2017-04-26 2019-08-1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Envelope header design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09600188B (zh) * 2017-09-30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设备和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44498A1 (en) * 2012-03-29 2015-08-27 Broadcom Corporation Data Alignment over Multiple Physical Lanes
CN103744811A (zh) * 2013-12-27 2014-04-2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5224485A (zh) * 2014-07-03 2016-01-06 刘伯安 一种普适的串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818705A (zh) * 2017-11-22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送、接收子速率信号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10072163A (zh) * 2019-04-28 2019-07-30 湖南必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载荷自适应处理方法、电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4068661A4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4624A (zh) * 2022-07-08 2022-08-09 广州思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84624B (zh) * 2022-07-08 2022-12-09 广州思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8661A1 (en) 2022-10-05
EP4068661A4 (en) 2023-01-11
CN113078980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6802B2 (en) Time transfer systems and methods over a stream of Ethernet blocks
US10200116B2 (en) Multi-lan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ulti-lane transmission method
EP3013008B1 (en) Transmitting data traffic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70005742A1 (en) Flexible ethernet switch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1015046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070133397A1 (en) Smart mechanism for multi-client bidirectional optical channel protection scheme
US20060098686A1 (en) Fram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frame receiving apparatus
WO2019071369A1 (zh) 光网络中数据传输方法及光网络设备
WO2021121352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WO2020034954A1 (zh) 映射开销传送、接收方法、装置、otn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97881A1 (zh) 一种网络保护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US8644347B2 (en) Transporting optical data units in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US11611816B2 (en) Ser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0771178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signal, OTN device, and system
US20060168330A1 (en) Temporary disabling of a member of a Virtual Concatenation Group
EP1339198B1 (en) Enhanced transport of ethernet traffic over a transport SDH/SONET network
US11509392B2 (en) Signal quality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4002084A1 (zh) 数据帧的校验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221966A1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2207287B1 (en) Reception of ethernet packets transported over a synchronous transport network
KR100656337B1 (ko) 동기식 디지털 계층 망과 이더넷간의 프레임 전달 방법 및장치
JP6101306B2 (ja) 光伝送装置及び光伝送方法
CN1770765A (zh) 一种gfp数据性能监控方法及gfp设备
JP2014212451A (ja) 誤り率推定方法、及び誤り率推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9028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09028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Effective date: 20220629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