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1097749A1 -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1097749A1
WO2021097749A1 PCT/CN2019/119922 CN2019119922W WO2021097749A1 WO 2021097749 A1 WO2021097749 A1 WO 2021097749A1 CN 2019119922 W CN2019119922 W CN 2019119922W WO 2021097749 A1 WO2021097749 A1 WO 202109774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ultrasonic transducer
piezoelectric layer
lay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1199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纪登鑫
沈健
王红超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9800043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6501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9922 priority patent/WO2021097749A1/zh
Publication of WO202109774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1097749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Abstract

一种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超声换能器(10)包括:第一电极(101)、第二电极(102)、压电层(103)和支撑层(104);压电层(103)由压电材料制成;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分别固定于压电层(103)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支撑层(104)固定于压电层(103)的下方,支撑层(104)设置有方向朝上的开孔(1041),开孔(1041)为盲孔或通孔,压电层(103)覆盖在开孔上,可提高超声换能器(10)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超声换能器是将声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器件,超声换能器中的压电材料,在发生形变时两端可以产生电压差;在两端有电压差时,压电材料可以发生形变。利用压电材料的这种特性,可以实现机械振动和交流电的互相转换。
但是,传统的超声换能器体积较大,不能在一些便携式的移动终端上使用,随着微制造技术的发展,基于微机电系统(英文: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的MEMS超声换能器(英文:MEMS Ultrasonic Transducer,MUT)在满足一定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减小了体积,但是,MEMS超声换能器因为体积变小,与传统超声换能器相比,灵敏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超声换能器灵敏度较低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换能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压电层和支撑层;
压电层由压电材料制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固定于压电层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大于0;
支撑层固定于压电层的下方,支撑层设置有方向朝上的开孔,开孔为盲孔或通孔,压电层覆盖在开孔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压电层与支撑层上表面的开孔边缘接触,第二电极设置于压电层和支撑层之间。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的上表面与压电层的下表面接触,第二电极的下表面与支撑层的开孔周围的上表面接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平板电极。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为环形的平板电极;第一电极在第二电极上的投影位于第二电极的环形之内。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设置的开孔为圆柱形的中空区域,第二电极为圆环形,第二电极的内环半径与开孔的半径的比值在预设范围内。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的内环半径等于开孔的半径。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还包括第三电极,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在压电层的同一侧,第三电极正对第一电极。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分离。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环绕第三电极设置,第三电极设置于支撑层的开孔处。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还包括振膜层,振膜层固定于支撑层和压电层之间。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振膜层由绝缘材料制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采集元件,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信息采集元件为麦克风、超声雷达、超声成像装置、超声指纹采集装置或接近传感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超声换能器阵列,超声换能器阵列是由至少两个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组成的阵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固定于压电层的上方和下方,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因为两个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在电荷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电容大小,增加了电压,提高了灵敏度。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效果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形状俯视效果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形状俯视效果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形状俯视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比值k与灵敏度映射关系的曲线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采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指纹采集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超声换能器10包括:第一电极101、第二电极102、压电层103和支撑层104;
压电层103由压电材料制成;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分别固定于压电层103的上方和下方;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大于0;
支撑层104固定于压电层103的下方,支撑层设置有方向朝上的开孔,开孔为盲孔或通孔,压电层覆盖在开孔上。
图1以开孔1041是盲孔为例进行示意,并不代表本申请局限于此。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开孔1041为通孔的情况。支撑层104设置有开孔1041,使得压电层103可以进行振动,从而实现声电转换。
支撑层104对压电层103起边缘支撑的作用。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压电层103与支撑层104上表面的开孔1041边缘接触。
可选地,第二电极102设置于压电层103和支撑层104之间。进一步可选地,第二电极102的上表面与压电层103的下表面接触,第二电极102的下表面与支撑层104的开孔1041周围的上表面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可以将压电层103靠近支撑层104的一面定义为压电层103的下表面,将另一面作为压电层103的上表面,将上表面一侧作为上方,将下表面一侧作为下方,将垂直于压电层10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方向作为垂直方向,将平行于压电层10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平面作为水平面。此处所定义的上表面、下表面、垂直方向和水平面,都是为了说明本方案的技术所做的定义,并不代表任何限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定义和描述,例如,将压电层103靠近支撑层104的一面定义为压电层103的上表面,则支撑层104固定于压电层103的上方,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指的是不考虑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垂直方向上的距离,所得到的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将从压电层103上表面向下表面看的视角作为俯视,则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即为俯视图中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之间的距离。如果以上下方向为参考方向,水平方向则是与参考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距离指的是两个电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投影后两者相距的距离。
结合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效果示意图,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因为分别固定于压电层103的上方和下方,因此,两个电极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容,为了超声换能器10能够安装在 便携式的电子设备110上(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需要尽可能减小压电层103的体积,因此,压电层103的厚度较小,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垂直距离很小,基于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垂直距离的电容就比较大,根据电荷量、电容及电压之间的关系,如公式Q=C×V,Q表示电荷量,C表示电容,V表示电压,两个电极的电荷量不变,电容越大,电压就越小,所以基于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垂直距离产生的电压很小。在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水平距离增加,基于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的电容就比较小,电压就会较大,因此,在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基于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产生的电压就会比较大,易于检测,灵敏度更高。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为平板电极。平板电极即为平面电极,例如,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可以是圆片状的电极,当然,此处只是示例性说明。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02为环形的平板电极;第一电极101在第二电极102上的投影位于第二电极102的环形之内。此处,对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4a、图4b和图4c所示,图4a-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形状俯视效果示意图,图4a-图4c示出了三组电极形状,图4a中,第一电极101是圆形,第二电极102是环绕第一电极101的圆环形,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和外环均为圆形;图4b中,第一电极101是六边形,第二电极102是环绕第一电极101的环形,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和外环均为六边形;图4c中,第一电极101是正方形,第二电极102是环绕第一电极101的环形,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和外环均为正方形。在本申请中,第二电极102环绕第一电极101指的是第一电极101在第二电极102上的投影被第二电极102环绕,或者第二电极102在第一电极101上的投影环绕第一电极101,指的是在俯视图中第二电极102环绕第一电极101。
进一步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层104的开孔1041为圆柱形中空区域,第二电极102为圆环形,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半径与开孔1041的半径的比值在预设范围内。可选地,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半径可以等于开孔1041的半径。
用Rp表示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半径,用Ri表示开孔1041的半径,比 值k=Rp/Ri,参照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比值k与灵敏度映射关系的曲线图,可选地,图5的曲线中,以第一电极101的半径Re与开孔1041的半径Ri满足Re=0.4Ri进行仿真,从图5中可以观察到,比值k小于1时,灵敏度随着比值k的增大而增大,比值k大于1时,灵敏度随着比值k的增大而减小,在比值k等于1时,灵敏度达到最大,即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半径等于开孔1041的半径的比值时,灵敏度最大,进一步提高了超声换能器10的灵敏度。本申请中,灵敏度可以用电压来表示,电压越大,表示灵敏度越高。
在机械振动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压电层103在机械波的影响下振动,机械波可以是超声波,压电层103振动所产生的形变使得压电层103上下表面的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之间产生电压差,本申请的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使得电压差更大,易于检测,超声换能器10的灵敏度更高。同理,在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的能量时,压电层103上下表面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可以使得压电层103发生形变,引起振动,从而产生机械波,例如,可以产生超声波。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10还包括第三电极105,第三电极105与第二电极102在压电层103的同一侧,第三电极105正对第一电极101。
第三电极105和第一电极101正对,即第三电极105和第一电极101在俯视图中重合,可以增强压电层103的振动幅度,提高发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电极105和第一电极101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大小不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电极105与第二电极102相互分离。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02环绕第三电极105设置,第三电极105设置于支撑层104的开孔处。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超声换能器10还包括振膜层106,振膜层106固定于支撑层104和压电层103之间。在压电层103下方固定振膜层106,可以提高整个叠层(包括第一电极101、第二电极102、压电层103和振膜层106)的厚度,振动更稳定,而且也提高了压电层103的使用寿命。可选地,叠层可以为平面薄膜,也可以有预弯曲。
振膜层106由介质材料制成,振膜层106可以提高叠层的机械强度,增 加器件使用寿命,还可以调整叠层刚度,增强发射/接收性能,还可以调整叠层厚度和中性平面位置,以调节振动频率和振动模式。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振膜层106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振膜层106可以由硅、二氧化硅或氮化硅组成,也可以由几个材料叠加形成,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在压电层103上方也可以增加振膜层106和/或保护层。振膜层106和压电层103可以为连续薄膜层,也可以为图形化薄膜层。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换能器的纵截面示意图,可选地,超声换能器10包括:第一电极101、第二电极102、压电层103、支撑层104、第三电极105和振膜层106,第一电极101和第三电极105为相互正对的两个圆形平板电极,第一电极101和第三电极105分别在压电层103上方和下方,第二电极102为圆环形平板电极,第二电极102位于压电层103和振膜层106之间,支撑层位于压电层下方,振膜层106位于压电层103和支撑层104之间,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半径大于第一电极101的半径,支撑层104设置有圆柱形的开孔1041,开孔1041的半径等于第二电极102的内环半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超声换能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固定于压电层的上方和下方,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因为两个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在电荷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电容大小,增加了电压,提高了灵敏度。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采集元件,该信息采集元件包括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10。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信息采集元件为麦克风、超声雷达、超声成像装置、超声指纹采集装置或接近传感器100。
此处,列举两个具体示例对信息采集元件进行说明,当然,此处只是示例性说明,并不代表本申请局限于此:
在第一个示例中,信息采集元件为超声指纹采集装置,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采集示意图,超声指纹采集装置可以安装在一个电子设备上,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带有指纹采集功能的智能终端,指纹检测区域在该电子设备的面板的特定区域,以智能手机的指纹解锁功能为例,在需要对智能手机进行解锁的时候,使用者只需要将手指按压在指纹检测区域,便可以完成指纹识别。其中指纹检测区域可以安置在显示屏特定区域,也可以 放置在专门的指纹检测区域(比如Home键)。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指纹采集的纵截面示意图。超声指纹采集装置包括,超声传播媒介1001和超声换能器阵列1002,超声换能器阵列1002是由至少两个如实施例一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10组成的。超声传播媒介1001能够将超声换能器阵列1002产生的超声信号经由电子设备的面板传递到手指。超声波在面板、空气或玻璃、皮肤界面发生反射,由于空气和皮肤的声阻抗有很大差别,导致反射的超声信号的强度不同,故可以对指纹成像。
在第二个示例中,信息采集元件为接近传感器110,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近传感器的纵截面示意图,接近传感器110包括超声换能器10、基板1101、集成电路1102和封盖1103。其中,超声换能器10为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10,在本示例中,超声换能器10的支撑层104设置有圆柱形的开孔1041,该开孔1041为圆形通孔,基板1101上设置有声孔11011,声孔11011可以位于支撑层104的圆形通孔下方,声孔11011和圆形通孔的中心轴重合对齐。
可以通过设计圆形通孔和声孔11011的直径及长度尺寸,以使得圆形通孔和声孔11011形成声学谐振腔,增强传感器的超声性能。对于给定的工作频率f,当声学谐振腔有效长度L等于1/4波长的奇数倍时,可以满足谐振条件,即L=nλ/4,其中n=1,3,5…,λ=c/f,λ表示波长,c为声速,f为频率。
在声波通过声孔11011进入接近传感器110后,引起圆形通孔内的空气振动,进而引起超声换能器10的压电层103振动,压电层103两侧的电极产生电压差,并向集成电路1102传输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采集元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固定于压电层的上方和下方,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因为两个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在电荷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电容大小,增加了电压,提高了灵敏度。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20,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该电子设备120包括如实施例一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10。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20包括超声换能器阵列,超声换能器阵列是由至少两个如实施例一所描述的超声换能器10组成的阵列。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120包括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和总线1203,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和超声换能器10通过总线1203相互通信。
处理器1201可能是中央处理器1201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1102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1102。电子设备120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1,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1201,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1201,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1202,用于存放程序。存储器120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1202,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1202(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12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固定于压电层的上方和下方,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因为两个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在电荷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电容大小,增加了电压,提高了灵敏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810、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至此,已经对本主题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 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 一种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压电层和支撑层;
    所述压电层由压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固定于所述压电层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大于0;
    所述支撑层固定于所述压电层的下方,所述支撑层设置有方向朝上的开孔,所述开孔为盲孔或通孔,所述压电层覆盖在所述开孔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层与所述支撑层上表面的开孔边缘接触,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压电层和所述支撑层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上表面与所述压电层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层的开孔周围的上表面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平板电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环形的平板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电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环形之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开孔为圆柱形的中空区域,所述第二电极为圆环形,所述第二电极的内环半径与所述开孔的半径的比值在预设范围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内环半径等于所述开孔的半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还包括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压电层的同一侧,所述第三电极正对所述第一电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互分离。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环绕所述第三电极设置,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支撑层的开孔处。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 换能器还包括振膜层,所述振膜层固定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压电层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层由绝缘材料制成。
  13. 一种信息采集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采集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元件为麦克风、超声雷达、超声成像装置、超声指纹采集装置或接近传感器。
  15.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超声换能器阵列,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是由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组成的阵列。
PCT/CN2019/119922 2019-11-21 2019-11-21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97749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80004334.7A CN113165017B (zh) 2019-11-21 2019-11-21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PCT/CN2019/119922 WO2021097749A1 (zh) 2019-11-21 2019-11-21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19922 WO2021097749A1 (zh) 2019-11-21 2019-11-21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97749A1 true WO2021097749A1 (zh) 2021-05-27

Family

ID=75980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9/119922 WO2021097749A1 (zh) 2019-11-21 2019-11-21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65017B (zh)
WO (1) WO20210977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7622B (zh) * 2021-08-12 2022-07-12 深圳市青鼎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心压电陶瓷片的超声波刀柄
CN116320916B (zh) * 2023-01-31 2023-11-24 广州市声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能驱动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9624B2 (en) * 2009-11-09 2015-05-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Ultrasonic HIFU transducer with non-magnetic conductive vias
CN108886659A (zh) * 2016-04-06 2018-1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阵列、超声波模块、超声波探测器以及超声波装置
CN109196671A (zh) * 2016-05-04 2019-01-11 应美盛公司 压电式微加工超声换能器(pmut)
CN109301061A (zh) * 2018-09-28 2019-02-01 天津大学 柔性微型压电超声换能器、阵列及其形成方法
CN109561876A (zh) * 2018-10-24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9531368U (zh) * 2018-11-20 2019-10-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换能器件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6795A (zh) * 2013-09-02 2013-12-18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3675348B (zh) * 2013-12-09 2015-10-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Z轴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
CN104461208B (zh) * 2015-01-05 2017-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6412780B (zh) * 2016-09-05 2020-06-05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超声波探头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9624B2 (en) * 2009-11-09 2015-05-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Ultrasonic HIFU transducer with non-magnetic conductive vias
CN108886659A (zh) * 2016-04-06 2018-11-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阵列、超声波模块、超声波探测器以及超声波装置
CN109196671A (zh) * 2016-05-04 2019-01-11 应美盛公司 压电式微加工超声换能器(pmut)
CN109301061A (zh) * 2018-09-28 2019-02-01 天津大学 柔性微型压电超声换能器、阵列及其形成方法
CN109561876A (zh) * 2018-10-24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9531368U (zh) * 2018-11-20 2019-10-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换能器件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5017A (zh) 2021-07-23
CN113165017B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6543B2 (en) Biometric sensor with force detection and ultrasonic imaging capability
US11107858B2 (en) Ultrasonic sensing device
TWI784949B (zh) 超音波傳感器之電子裝置可安裝封裝及其行動裝置
CN107107114B (zh) 三端口压电超声换能器
JP4960039B2 (ja) スピーカー兼用タッチパネル
CN109196671A (zh) 压电式微加工超声换能器(pmut)
US20160365840A1 (en) Thin film ultrasound transducer
CN108883435A (zh) 用于超声换能器像素读出的驱动方案
US20160117015A1 (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vibration sensor
WO2015112452A1 (en) Curved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US20200184176A1 (en) Ultrasound fingerprint detection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WO2020134150A1 (zh) 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及显示面板
WO2021097749A1 (zh)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TWI684917B (zh) 面板結構
JP2012145599A (ja) 加速度スイッチ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TWI440365B (zh) 電子裝置
CN102685284B (zh) 电子装置
US20170247248A1 (en) Integrated mems transducer and circuitry
US20180188848A1 (en) Touch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1660410U (zh)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TWI734577B (zh) 指紋辨識裝置及其指紋辨識方法
WO2018208205A1 (en) Fingerprint sensor package
US10803280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1217439A1 (zh) 超声换能器、信息采集元件及电子设备
JP2009296517A (ja) 音声入力装置及び音声リモコ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99532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99532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