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216180A1 - 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216180A1
WO2020216180A1 PCT/CN2020/085647 CN2020085647W WO2020216180A1 WO 2020216180 A1 WO2020216180 A1 WO 2020216180A1 CN 2020085647 W CN2020085647 W CN 2020085647W WO 2020216180 A1 WO2020216180 A1 WO 202021618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adio frequency
branch
antennas
s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856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韦仁杰
陈观文
Original Assignee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021618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21618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2Power radiated at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包括:射频收发模块通过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与第一开关模组的连接,第一开关模组与至少两个天线连接;第一开关模组包括一个设置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一支路和多个第二支路;第一定向耦合器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发射子模块和接收子模块;第一支路的一端用于与一个发射子模块连接;或者,与多个发射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至少两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第二支路的一端用于与一个接收子模块连接,或者,与多个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至少两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Description

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要求享有于2019年4月25日提交的名称为“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201910340892.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相关技术
近年来,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已经成为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标准中,特别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及各类型通信终端中。
目前,在5G网络的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中进行功率检测场景下,为了保证用户正常的使用,终端需要对发送功率进行功率检测,主要实现方式是在与每一个天线连接的通路上设置一个信号检测模块,以便测量每一个通路上的信号发送功率,可以支持在多个天线之间的自由切换,同时可测量每一个通路上的发射功率。
但是,伴随着终端尺寸越来越小的趋势,使得对信号检测、功率检测等的布局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已有的设计已不能满足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在支持多个天线之间自由切换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功率检测电路布局的面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应用于终端,该电路包括:射频收发模块和检测模块;
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第一开关模组;射频收发模块通过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与第一开关模组的连接,第一开关模组与终端的至少两个天线连接;其中,
开关模组包括一个设置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一支路和多个第二支路;其中,第一定向耦合器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
射频前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和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
第一支路的一端用于与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一个发射子模块连接;或者,与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多个发射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至少两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第二支路的一端用于与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的一个接收子模块连接,或者,与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的多个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至少两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所示的功率检测电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保证终端实际使用时,支持多个天线之间的自由切换且保证功率调用准确性,另外,解决了在支持在多个天线之间的自由切换的同时,减少功率检测电路布局的面积以及降低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一种基于NSA模式下的功率检测电路;
图2为另一种基于NSA模式下的功率检测电路;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一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二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三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四电路结构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五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六电路结构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5G网络中会采用两种组网方式: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两者对技术要求和实现方式有不同的需求,以NSA模式为例,需满足如下技术条件:
1、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与5G新空口(New Radio,NR)基于双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即LTE频段与NR频段能够同时工作。
这里,在LTE独立工作时,也可以支持双天线或多天线切换以及支持下行接收的4*4MIMO的能力。
2、5G NR频段需要支持1发4收(1T4R)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天线轮流发射技术。
这里,在支持1T4R的天线中,TRx为主集收发信号,其他三路Rx为辅助接收信号,在实际使用中,终端要调控发射功率,以保证TRx天线性能最好,才能保证用户的最佳体验。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目前一种基于NSA模式下的功率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射频收发模块(例如:射频收发器)、LTE射频前端模块10、NR射频前端模块11、第一4P4T的开关模组(例如:图1中P1-P4端口和T1到T4端口)、第二4P4T的开关模组和信号检测模块。其 中,LTE射频前端模块10和NR射频前端模块11分别采用4天线设计。
具体地,射频收发模块通过LTE射频前端模块10中的4个子模块与第一4P4T的开关模组中的4个第一端口一一对应连接,第一4P4T的开关模组中的4个第二端口用于与终端中的4个第一天线一一对应相连;在每一个第二端口与天线的连接通路上设置一个信号检测模块。
其中,射频收发模块通过NR射频前端模块11中的4个子模块与第二4P4T的开关模组中的4个第一端口一一对应连接,第二4P4T的开关模组中的4个第二端口用于与终端中的4个第二天线一一对应相连;在每一个第二端口与天线的连接通路上设置一个信号检测模块。
其中,信号检测模块中包括定向耦合器。另外,定向耦合器还用于与SP8T射频开关连接,SP8T射频开关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以便向射频收发模块10发送每个天线上的发射信号。
基于该结构,才能保证LTE频段可通过4天线实现下行接收的4*4MIMO,还可以通过开关模组,实现LTE发送(Tx)信号在4个LTE天线之间进行自由切换。
同理,NR频段可以通过4天线实现1T4R,还可以通过4P4T的开关模组,实现NR Tx信号在4个NR天线之间进行切换,即SRS天线轮发技术。
由于,对TX功率进行功率检测的同时,也要实现在四个天线之间自由切换。所以,在每一路通路上都需要一个定向耦合器,才能实现功率检测,保证功率调用的准确性,这里,如图1所示的8个天线需要对应八个定向耦合器才能满足需求。
如图2所示,另一种基于NSA模式下的功率检测电路具体包括:射频收发模块、LTE射频前端模块20、NR射频前端模块21、第一4P4T的开关模组、第二4P4T的开关模组和信号检测模块。该电路的连接关系与图1不同的是,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合路器和定向耦合器。其中,合路器可以将LTE射频前端模块20中的一个子模块与NR射频前端模块21中的一个子模块连接至1个天线。由此,在4个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对应一个定向耦合器,4个耦合器还用于与SP4T射频开关连接,SP4T射频开关与射 频收发模块连接,以便射频收发模块确定每个天线上的发射信号。
基于该电路结构,可以实现LTE频段和NR频段的四路接收,与此同时,LTE通过4P4T的开关模组还可以实现LTE的多天线切换技术,以及NR通过4P4T的开关模组以实现SRS。但是,该电路结构也需要四个定向耦合器,才能完成功率检测。
图1和图2中的结构,虽然可以实现功率检测。但是,伴随着终端尺寸越来越小的趋势,使得对功率检测电路布局面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上述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不能适应终端发展的需要。
由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检测电路,以实现在支持多个天线之间的自由切换且保证功率调用准确性的同时,减少功率检测电路布局的面积以及降低成本。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如图3所示,该功率检测电路包括:该电路包括:射频收发模块和检测模块;
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第一开关模组;射频收发模块通过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与第一开关模组的连接,第一开关模组与终端的至少两个天线连接;其中,
开关模组包括一个设置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一支路和多个第二支路;其中,第一定向耦合器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
射频前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和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
第一支路的一端用于与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一个发射子模块连接;或者,与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多个发射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至少两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第二支路的一端用于与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的一个接收子模块连接,或者,与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的多个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至少两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功率检测电路,基于NSA模式下,通过改善开关模组,实现LTE或者NR的下行链路4*4MIMO,在多天线切换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定向耦合器设计的个数,降低成本。
其中,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包括NR射频前端模块和/或LTE射频前端模块。进一步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为NR射频前端模块或LTE射频前端子模块;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为NR射频前端模块或LTE射频前端子模块。
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将每一个天线上的信号通过第一定向耦合器耦合到射频收发模块内部,如表1所示,射频收发模块接收多个发射信号的功率,通过数模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将不同的功率转化为对应的功率检测值,再把功率与功率检测值的对应关系存储到终端中,以便终端实现不同功率等级(rgi)的调用,这就是所谓的功率检测。其中,rgi为射频收发模块的功率等级;功率检测值为当前功率反馈到射频收发模块的功率大小转变为对应的ADC的值。举例说明,如表1中第二行所示,假设终端当前发射27.7dbm的功率,经过ADC转化对应的功率检测值在45011~47253中间的值,射频收发模块确定发射的rgi为71的功率等级,此过程为功率检测的过程。
表1
信道 rgi 功率 功率检测值
19575 71 27.8 74253
19575 70 27.6 45011
19575 69 27.3 42944
19575 68 26.8 40944
19575 67 26.2 38316
由此,基于如图3所示的功率检测结构,本实施例提供了5个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一电路结构图。
如图4所示,以NR频段为例,通过4个天线实现1发4收,该功率检测电路包括:射频收发模块和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第一开关模组;射频收发模块通过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与第一开关模组的连接;第一开关模组与终端的4个天线连接(例如:ANT1、ANT2、 ANT3和ANT4)。
其中,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1个收发子模块(例如:NR TRx module)和3个接收子模块(例如:NR Rx module),这里,在对TRx module的命名上说明如下:TRx module在应用中为收发模块,即可接收信号也可以发射信号。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仅需测量发射信号的功率,所以在利用收发模块中的发射功能时,可以将TRx module命名仅归类为收发子模块。反之,若终端不对发射信号进行功率检测时,则将TRx module当做一个接收子模块,可以将TRx module归类为接收子模块,这里,TRx module的连接方式参照接收子模块和天线的连接方式一致。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模组包括一条设置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一支路和3个未设置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二支路;其中,第一定向耦合器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
第一支路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1个收发射子模块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4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第二支路的一端用于与3个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4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基于图4示出的结构,该功率检测电路的实现方式如下所示:
当收发子模块通过天线1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8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TRX通过天线1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收发子模块通过天线2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7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TRX通过天线2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收发子模块通过天线3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6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TRX通过天线3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收发子模块通过天线4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5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TRX通过天线4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收发子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时,接收模块可以通过第二支路与除了第一支路连接的天线之外的天线可切换的连接,以便在检测发射功率的同时,通过接收模块对信号进行接收。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支路的个数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2,也可以是大于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天线的数目,这里,实施例1中最优的方案为支路的个数与天线的数目相同,方便第一开关模组的切换,以便通过第一开关模组连接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天线。
由此,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收发子模块,无论通过哪一个天线都能实现功率检测同时,该结构减少了定向耦合器设计的个数,减小功率检测电路的面积以及降低了制作成本。
实施例2:
同理,LTE中1发4收的方案如图5所示,其中,与图4中不同的仅是以LTE频段为例,将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射频收发模块中的NR TRx module和NR Rx module替换为与之对应的LTE TRx module和LTE Rx module。具体的连接方式,以及功率检测电路的实现方式参照图4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三电路结构图。
如图6所示,通过第一开关模组(例如:6P4T开关模组,即1-6的P端口和7-10T端口)分别实现三个NR Tx信号在4个NR天线之间进行切换,即SRS天线轮发技术。
具体功率检测电路的结构如下所示:
射频收发模块和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第一开关模组;射频收发模块通过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与第一开关模组的连接;第一开关模组与终端的4个天线连接。
其中,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3个收发子模块和3个接收子模块。
第一开关模组包括一个设置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一支路和3个第二支路;其中,第一定向耦合器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
第一支路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3个收发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4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第二支路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3个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4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基于图6示出的结构,该功率检测电路的实现方式如下所示:
当在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3个收发子模块中选择任意一个收发子模块(例如:NR TRx1 module),且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1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0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1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2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9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2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3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8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3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4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7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4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同理,NRTRx2 module和NR TRx3 module也可以通过实现在四个天线切换时,进行发射信号的功率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收发子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时,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接收模块可以通过第二支路与除了第一支路连接的天线之外的天线可切换的连接,以便在检测发射功率的同时,通过接收模块对信号进行接收。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支路的个数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2,也可以是 大于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天线的数目,这里,实施例3中最优的方案为支路的个数与天线的数目相同,方便第一开关模组的切换,以便通过第一开关模组连接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天线。
由此,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3个收发子模块中的任一个,无论通过哪一个天线都能实现功率检测同时,该结构减少了定向耦合器设计的个数,减小功率检测电路的面积以及降低了制作成本。
实施例4:
同理,LTE也可以通过开关模组(例如:6P4T开关模组)分别实现三个NR Tx信号在4个NR天线之间进行切换。如图7所示,与图6中不同的仅是以LTE频段为例,将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射频收发模块中的NR TRx module和NR Rx module替换为与其对应的LTE TRx module和LTE Rx module。具体的连接方式,以及功率检测电路的实现方式参照图6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的第五电路结构图。
如图8所示,基于LTE频段,通过4个天线实现1发4收;以及,基于NR频段,将通过第一开关模组(例如:10P4T开关模组,即1-10的P端口和11-14的T端口)分别实现三个NR Tx信号和1个LTE Tx信号在4个NR天线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8所示,该功率检测电路包括:射频收发模块和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第一开关模组;射频收发模块通过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与第一开关模组的连接;第一开关模组与终端的4个天线连接。
其中,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1个LTE收发子模块、3个NR收发子模块、3个LTE接收子模块和3个NR接收子模块。
第一开关模组包括一个设置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一支路和多个第二支路;其中,第一定向耦合器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
第一支路的一端用于与1个LTE收发子模块和3个NR收发子模块个收发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4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第二支路的一端用于与3个LTE接收子模块和3个NR接收子模块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4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基于图8示出的结构,该功率检测电路的实现方式如下所示:
当在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1个LTE收发子模块和3个NR收发子模块中选择任意一个收发子模块(例如:NR TRx1 module),且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1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5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4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1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2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5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3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2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3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5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2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3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4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5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4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同理,当LTE TRx module、NRTRx2 module和NR TRx3 module也可以通过实现在四个天线切换,进行发射信号的功率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收发子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时,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接收模块可以通过第二支路与除了第一支路连接的天线之外的天线可切换的连接,以便在检测发射功率的同时,通过接收模块对信号进行接收。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支路的个数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2,也可以是大于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天线的数目,这里,实施例5中最优的方案为 支路的个数与天线的数目相同,方便第一开关模组的切换,以便通过第一开关模组连接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天线。
由此,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4个收发子模块中的任一个,无论通过哪一个天线都能实现功率检测同时,该结构减少了定向耦合器设计的个数,减小功率检测电路的面积以及降低了制作成本。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功率检测结构。
如图9所示,基于图3检测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模组和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其中,射频收发模块通过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与第二开关模组连接;其中,第二开关模组中的第二定向耦合器和第一定向耦合器级联。
至少两个天线包括第一组天线和第二组天线;其中,第一组天线(包括如图9中天线1至天线4)与第一开关模组连接;第二组天线(包括如图9中天线5至天线8)与第二开关模组连接;
第二开关模组包括一个设置有第二定向耦合器的第三支路和多个第四支路;
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和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
第三支路的一端用于与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一个发射子模块连接;或者,与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多个发射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三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组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第四支路的一端用于与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的一个接收子模块连接,或者,与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多个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第四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组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这里,第一开关模组和第二射频前端模块的连接方式均可以如图3-图8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可以包括NR射频前端模块或LTE射频前端模块;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可以包括NR射频前端模块或LTE射频前端模块。
具体地,基于图9示出的结构,当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为NR射频前端 模块,且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为LTE射频前端模块时,该功率检测电路的实现方式如下所示:
当在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3个NR发射子模块中选择任意一个发射子模块(例如:NR TRx1 module),且NR TRx1 module通过第一组中的天线1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0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1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NR TRx1 module通过第一组中的天线2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9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2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NR TRx1 module通过第一组中的天线3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8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3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NR TRx1 module通过第一组中的天线4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一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一开关模组的port 7连接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NR TRx1 module通过天线4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的LTE发射子模块通过第二组天线中的天线5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二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三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组的port 8连接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TRX通过天线5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LTE发射子模块通过第二组天线中的天线6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二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三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组的port 7连接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TRX通过天线6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LTE发射子模块通过第二组天线中的天线7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二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三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组的 port 6连接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TRX通过天线7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测。
当LTE发射子模块通过第二组天线中的天线8发射信号时,终端控制第二开关模组的port 1连接到第三支路的一端,以及控制第二开关模组的port 5连接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可实现TRX通过天线8发射信号时,TX的功率检。
将第一开关模组中的第一定向耦合器和第二开关模组中的第二定向耦合器级联,第一定向耦合器与射频收发模块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第一定向耦合器和第二定向耦合器中的发射信号功率发送到射频收发模块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开关模组中的支路的个数可以是大于或者等于2,也可以是大于等于2且小于或者等于天线的数目,这里,图9中最优的方案为支路的个数与天线的数目相同,方便第一开关模组和第二开关模组的切换,以便通过第一开关模组连接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第一组天线,和/或通过第二开关模组连接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和第二组天线。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发射子模块通过第一支路与第一组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时,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接收模块可以通过第二支路与除了第一支路连接的天线之外的天线可切换的连接,以便在检测发射功率的同时,通过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接收模块对信号进行接收。同理,当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的发射子模块通过第三支路与第二组天线中的一个天线连接时,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接收模块可以通过第四支路与除了第三支路连接的天线之外的天线可切换的连接,以便在检测发射功率的同时,通过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接收模块对信号进行接收。
由此,4个发射子模块中的任一个无论通过哪一个天线都能实现功率检测同时,该结构减少了定向耦合器设计的个数,减小功率检测电路的面积以及降低了制作成本。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移动终端10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01、网络模块1002、音频输出单元1003、输入单元1004、传感器1005、显示单元1006、用户输入单元1007、接口单元1008、存储器1009、处理器1010、以及电源1011 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射频单元1001,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功率检测电路,以解决在支持在多个天线之间的自由切换的同时,减少功率检测电路布局的面积以及降低成本的问题。
应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0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资源接收后,给处理器10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资源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移动终端通过网络模块10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1003可以将射频单元1001或网络模块10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09中存储的音频资源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03还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10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10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041和麦克风10042,图形处理器10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资源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01或网络模块10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资源。处理后的音频资源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 由射频单元10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移动终端10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10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10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061。
用户输入单元10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07包括触控面板10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072。触控面板10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10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010,接收处理器10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071。除了触控面板10071,用户输入单元10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10061上,当触控面板10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0中,触控面板10071与显示面板10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071与显示面板1006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08为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资源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资源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10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资源。
存储器10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资源。存储器10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资源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资源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资源(比如音频资源、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0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9内的资源,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资源,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0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10中。
移动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0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10逻辑连接,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移动终端10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公开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应用于终端,其中,包括:射频收发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和第一开关模组;所述射频收发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模组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组与所述终端的至少两个天线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模组包括一个设置有第一定向耦合器的第一支路和多个第二支路;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与所述射频收发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和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
    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一个发射子模块连接;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多个发射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的一个接收子模块连接,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的多个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第一发射子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发送信号时,所述第一发射子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总数量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天线的数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发射子模块的数量为至少1个,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接收子模块的数量为至少3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发射子模块的数量为至少3个,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的接收子模块的数量为至少3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新空口NR射频前端模块和/或长期演进LTE射频前端模块。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模组和第二射频前端模块;
    所述射频收发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组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开关模组中的第二定向耦合器和所述第一定向耦合器级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包括第一组天线和第二组天线;其中,
    所述第一组天线与所述第一开关模组连接;
    所述第二组天线与所述第二开关模组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模组包括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二定向耦合器的第三支路和多个第四支路;
    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和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
    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一个发射子模块连接;或者,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多个发射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所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组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所述第四支路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的一个接收子模块连接,或者,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子模块中多个接收子模块可切换地连接;所述第四支路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组天线可切换地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中,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第一发射子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组天线中的所述第一天线发送信号时,所述第一发射子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路,其中,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中至少一个发射子模块中的第二发射子模块,通过所述第二组天线中的 第二天线发送信号时,所述第二发射子模块通过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块包括新空口NR射频前端模块或长期演进LTE射频前端模块;
    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块包括新空口NR射频前端模块或长期演进LTE射频前端模块。
  12. 一种终端,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
PCT/CN2020/085647 2019-04-25 2020-04-20 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WO2020216180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0892.2 2019-04-25
CN201910340892.2A CN110166146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16180A1 true WO2020216180A1 (zh) 2020-10-29

Family

ID=6764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85647 WO2020216180A1 (zh) 2019-04-25 2020-04-20 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6146B (zh)
WO (1) WO20202161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146B (zh) * 2019-04-25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N113839681B (zh) * 2020-06-23 2022-1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2187311B (zh) * 2020-09-27 2022-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696841A (zh) * 2020-12-28 2022-07-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装置、终端设备、天线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3992231B (zh) * 2021-12-28 2022-06-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3632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Jigang Liu Antenna transmitting power monitoring and/or controlling
CN108880576A (zh) * 2018-07-20 2018-11-23 江苏卓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匹配网络的调节方法
CN109347508A (zh) * 2018-10-31 2019-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功率检测方法
CN110166146A (zh) * 2019-04-25 2019-08-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N110190916A (zh) * 2019-04-25 2019-08-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292B (zh) * 2016-06-22 2021-02-05 天工方案公司 用于多频功率检测的电磁耦合器装置和包含其的设备
CN112787700B (zh) * 2018-07-23 2022-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收模组、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3632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Jigang Liu Antenna transmitting power monitoring and/or controlling
CN108880576A (zh) * 2018-07-20 2018-11-23 江苏卓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匹配网络的调节方法
CN109347508A (zh) * 2018-10-31 2019-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功率检测方法
CN110166146A (zh) * 2019-04-25 2019-08-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N110190916A (zh) * 2019-04-25 2019-08-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146B (zh) 2021-05-07
CN110166146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2979B2 (en) Network radio frequency structure, radio frequenc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04350A1 (zh) 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216178A1 (zh) 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WO2020216180A1 (zh) 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N109361444B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151744A1 (zh) 信号收发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0238450A1 (zh) 天线控制方法和折叠屏终端
CN10903939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电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0215965A1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
WO2021129525A1 (zh) 天线电路、电子设备及天线性能的调整方法
US11936474B2 (en) Transmission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0259296A1 (zh) 射频电路及终端
CN110098486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74300B (zh) 移动终端的天线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105449A1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1129750A1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srs发送方法
WO2020238350A1 (zh) 天线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0238446A1 (zh) Srs的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1008613A1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0216209A1 (zh) 指示空间关系信息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131391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11800431B2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message broadcast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WO2021013007A1 (zh) 测量方法、资源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22166877A1 (zh) Wi-Fi上行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98711B (zh) 一种射频模组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7940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7940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