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216155A1 -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216155A1
WO2020216155A1 PCT/CN2020/085493 CN2020085493W WO2020216155A1 WO 2020216155 A1 WO2020216155 A1 WO 2020216155A1 CN 2020085493 W CN2020085493 W CN 2020085493W WO 2020216155 A1 WO2020216155 A1 WO 202021615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dimensional
section
torsion spring
seg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0/0854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孟得山
王学谦
梁斌
黄少平
芦维宁
Original Assignee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filed Critical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Publication of WO202021615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216155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02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architecture
    • B25J9/1605Simulation of manipulator lay-out, design, modelling of manipulator

Abstract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三关节伪刚体模型,建立每个等效的扭簧的三维力平衡方程,得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受到预定的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时的每个扭簧的偏转角度;S2:根据每个扭簧的偏转角度,分别建立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对每个分节末端的合力和合力矩表达式;S3:将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对每个分节末端的合力和合力矩表达式代入到每个扭簧的三维力平衡方程,得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平衡方程。该建模方法将二维平面的伪刚体等效方法拓展到三维空间中,大大提高运算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臂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型柔性机械臂受自然界中象鼻等生物体结构启发,一般由弹性物体作为支撑,将许多模块化关节串联而成,或者直接用完整无间断的弹性材料作为机械臂本体,因而具有超高冗余度甚至理论上无限多自由度。这种结构形式使得连续型机械臂具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和柔顺性,因而特别适合于狭小空间下的避障作业。连续型空间机械臂可以穿越航天器的桁架结构和组件间隙,深入到结构内部进行探测、维修等任务。因此,连续型柔性机械臂的灵活性、柔顺性和细长特点使得其在空间狭小复杂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连续型机械臂的运动学基本上是基于常曲率的假设所进行的理论推导,但是实际的模型往往不是常曲率的。为了获取更精确地建模,不得不考虑外力、外力矩、摩擦力、自身的弹力、重力等的作用。关于连续型柔性机械臂的静力学分析方法目前主要有四种理论分支:1)基于Cosserat rod theory(Cosserat杆理论)的分析方法,主要用在弹性杆作为脊柱线或者气/液驱动这些类型,并且是变曲率的情况下;2)基于Kirchhoff rod theory(基尔霍夫杆理论)的分析方法,这种主要用在同心管机械臂上;3)基于欧拉梁模型的分析方法,主要用在同心管机械臂上,当然也可以用于分析简单的平面弯曲效果;Gravagne采用欧拉梁模型对机械臂进行建模,但是欧拉梁模型的求解含有积分项,运算效率较低,并且不能很好地提取其中的影响参数进行具体的分析;4)基于常曲率的虚功原理,它主要用在腱驱动类型,重点用于讨论摩擦力以及驱动力的控制方法。学者们在各个方面对绳索驱动连续型机械臂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在外力的负载分析上,Rucker利用虚功原理对存在外负载的情况进行建模分析,但是没有考虑摩擦力的影响。Rone探讨了多段绳索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摩擦力影响,同时也讨论了 两段之间会有耦合影响,但是没有将负载添加进去考虑,也没有定性分析造成耦合影响的具体因素。由于机械臂同一个静止状态可能有着不同的静摩擦力,该摩擦力由于运动过程的不同以及机械臂当前状态的不同会有着不同的静摩擦系数。并且静摩擦力的分析涉及到微观结构,目前的学者都难以在绳索驱动的连续型机械臂上定性讨论平衡状态的静摩擦力的影响。也有部分学者对该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通过数值上的表现来考虑该影响因素。而机械臂的运动误差是多方面的,摩擦力会导致末端位置的不稳定,不同小节的误差也有不一样的表现。前面的学者并没有将不同小节的误差以及摩擦力的影响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在连续体的静力学建模上许多学者会采用伪刚体的方法对梁模型进行等效,通过该方法可以极大地简化该模型的复杂度,在实际应用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Khoshnam通过伪刚体模型的等效,建立了同心管型连续型机械臂的静力学模型,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上;但是Khoshnam所采用的模型只能用在二维的平面空间内进行计算,无法适用三维的场景。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将二维平面的伪刚体等效方法拓展到三维空间中,且大大提高运算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三关节伪刚体模型,建立每个等效的扭簧的三维力平衡方程,得到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受到预定的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时的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其中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包括多个分段,每个分段分别包括多个分节,每个分节之间依次通过圆盘连接起来,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圆盘之间夹着一个弹性部件,每个分段分别对应多根驱动绳索,且所有驱动绳索分别穿过多个 所述圆盘上至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一端以通过所有驱动绳索施加绳索拉力来驱动所述弹性部件弯曲;每个所述弹性部件等效为由三个扭簧连接的四段刚性杆组成的梁;
S2:根据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分别建立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对每个所述分节末端的合力和合力矩表达式;
S3:将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对每个所述分节末端的合力和合力矩表达式代入到每个所述扭簧的三维力平衡方程,得到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平衡方程。
优选地,步骤S1中根据三关节伪刚体模型,建立每个等效的扭簧的三维力平衡方程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1
其中,i表示整个机械臂的分节的编号,r表示某一分节内扭簧的编号,其中r=1,2,3;τ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对应的扭力,K r表示伪刚体中的第r个扭簧的等效刚度系数,θ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偏转角度,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2
表示绳索拉力对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3
表示外力对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4
表示重力对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优选地,步骤S2中根据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建立绳索拉力对每个所述分节末端的合力F i C和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5
表达式分别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6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7
其中,i表示整个机械臂的分节的编号,k表示驱动绳索对应的绳孔的编号,j表示驱动绳索所属的分段的编号,n表示每一分段中分节的数量,m表示每一分段对应的驱动绳索的数量,s表示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包含的分段的数量; kF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O i+1表示第i+1分节的原点, kA i+1,j表示 第i+1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
优选地,其中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 kF i,j的计算公式为:
kF i,jkf i,j* kp i,j
其中, kf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大小, kp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方向;
且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大小 kf i,j的递推计算公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8
其中,μ表示绳索与绳孔之间的摩擦系数, kq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摩擦力的方向, kη i+1,j表示 kp i,jkp i+1,j之间的夹角, kf 0,j为初始的驱动绳索拉力大小;
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方向的计算公式为:
kp i,j=( kA i,j- kA i+1,j)/|| kA i,j- kA i+1,j||
其中, kA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
优选地,第i+1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 kA i+1,j的递推计算公式为:
kA i+1,jiT i+1 kA i,j
其中, iT i+1表示从O i坐标系变换到O i+1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
优选地,从O i坐标系变换到O i+1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 iT i+1根据三关节伪刚体模型来建立: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09
其中,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0
表示沿着z轴旋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1
的旋转矩阵,表达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2
其中,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3
表示第i分节的旋转角度;
T i,a表示第i分节第a段刚体杆的变换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4
其中,a表示每一分节内的刚性杆的编号,a=0,1,2,3,θ i,0=0,θ i,1、θ i,2、θ i,3分别为第i分节内第1、2、3个扭簧的偏转角度,γ a表示第a段刚体杆的比例系数。
优选地,其中第1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 kA 1,j的计算公式为:
kA 1,j=[d cos(α+β+ψ)d sin(α+β+ψ)0]
其中,β=2π(j-1)/(m*s),α=2π(k-1)/m,d是绳孔中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ψ表示驱动第一分段的第一根驱动绳索的偏转角度。
优选地,步骤S2中根据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建立外力对每个所述分节末端的合力F i e和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5
表达式分别为:
F i e=F e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6
其中,F e表示外力,E为外力F e的作用点,F i e是映射后的外力合力,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7
是映射后的合力矩。
优选地,步骤S2中根据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建立重力对每个所述分节末端的合力F i g和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8
表达式分别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19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0
其中,G b表示第b分节末端受到的重力。
优选地,步骤S3得到的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平衡方程包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1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2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3
其中,n i表示第i分节旋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4
后所在平面的法向量,K r表示伪刚体中的第r个扭簧的等效刚度系数,θ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偏转角度,P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位置,F i Total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5
分别表示所有外力在第i分节末端的合力和合力矩,表达式分别为:
F i Total=F i C+F i e+F i g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根据以弹性部件为轴心的连续型机械臂的特点,结合三关节伪刚体模型建立三维的多节连续型机械臂的静力学模型,以将连续型机械臂转化成传统的离散型机械臂结构进行分析,解决了传统梁理论力学模型因为具有积分项从而导致计算效率低的问题;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摩擦力、重力、外力以及机械臂自身弹性力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精度,而且可以被高效求解,为多段连续型机械臂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几何结构图;
图2a是图1中的连续型机械臂的一个分节的参数定义图;
图2b是图1中的连续型机械臂的一个分节的三维伪刚体等效结构图;
图2c是图1中的连续型机械臂的一个分节的偏转方法定义以及偏转平面的法向量定义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计算的末端位置与实验实际测量的对比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计算的偏转角度与试验实际测量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Greigarn建立了广义的伪刚体模型,并且将其应用于连续型机械臂之上,但是因为伪刚体参数过于复杂,需要引入新的优化算法才能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尽管有了之前这些研究者的尝试,但是伪刚体模型在连续型机械臂上的应用还是很少。一方面是PRB 3R模型在本发明之前只能被用于二维平面上的计算;另一方面,PRB的广义形式又涉及到参数的优化问题,在简化连续型机械臂的模型上面仍然有着很大的挑战。现如今的绝大多数连续型机械臂都工作在三维的空间上,因此很有必要将PRB 3R模型推广到三维的空间中进行建模。同时,在静力学方面的建模也是现如今连续型机械臂的重要方面。
鉴于此,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下述以图1所示的绳驱动连续性机械臂为例对该连续型机械臂的静力学建模方法加以说明。
1、几何结构的分析
如图1所示,椭圆表示的是每一个支撑的圆盘(Disk)10,中轴线表示机械臂中间的弹性部件20,下方的细线表示的是每一分段对应的驱动绳索(Cable)30,该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包括s分段(Seg)(也即该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分段数为s),其中每分段包含n个分节(也即每分段内包含的分节数为n),每一分段由m根驱动绳索(Cable)来驱动(也即每分段内包含的驱动绳索的数量为m),绳孔均匀地分布在圆盘上的同一个半径的圆上。如图1中所示,第一分段(Seg1)中包含圆盘Disk1~Disk n+1,对应的驱动绳Cable c,其中c=1,2,……,m;第二分段(Seg2)包含圆盘Diskn+1~Disk 2n+1,对应的驱动绳Cable c,其中c=m+1,m+2,……,2m;……第s分段(Seg s)包含圆盘Disk(s-1)*n+1~Disk s*n+1,对应的驱动绳Cable c,其中c=(s-1)*m+1,(s-1)*m+2,……,s*m;也可以看出控制第j分段的驱动绳索的末端将会被固定在第j*n+1的圆盘上,因此传递到下一分段的绳索数量将会减少m根。其中定义每两个圆盘(Disk)10之间的部件(包 含这两个圆盘10)为一个分节。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基于以下两个假设对该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进行建模:(1)由于沿着轴向的刚度要远大于弯曲的刚度,因此在运动过程中,每一个分节中间的轴线的长度始终保持为L;(2)中轴线20不会发生扭转,只会沿着某一个平面发生弯曲,并且弯曲的变形满足线性的弹性形变关系。
2、PRB 3R模型
对于简单的变形(恒定的外力作用或者恒定的力矩作用在梁的末端),采用PRB 1R(单关节伪刚体)的模型足以进行分析,但是绳索驱动的连续型机械臂的驱动力是一个变力,方向和大小都会不断改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PRB3R(三关节伪刚体)模型来对该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进行分析,通过该伪刚体模型可以做到即使在大变形的范围也能将误差控制在1%以内。
该方法的实质在于将一根杆长为l的梁,等效成四段刚性杆,中间用三个扭簧连接而成,关键在于求解关于这三个扭簧的力平衡方程如式(1)所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7
其中,τ 1、τ 2、τ 3分别是三个扭簧对应的扭力,J T是关于三个扭簧的偏转角度以及四段刚性杆等效的长度比例所组成的矩阵,F x、F y以及M 0表示外力的作用,具体地,F x表示梁末端在x方向的受力,F y表示梁末端在y方向的受力,M 0表示梁末端所受的力矩,l表示杆的初始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要建立在三维运动情况下的伪刚体模型,其中图2b所示的是一个分节在三维空间下的伪刚体等效模型,在三维的情况下,不仅需要考虑每个关节的偏转角度,还就需要考虑图2c所示的第i分节的旋转角度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8
的求解问题。
对于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可以将所有受到的外力(绳索拉力、外部作用力和重力)都转化为力矩,得到每一个等效的扭簧的力平衡方程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29
其中,i表示分节的编号,r=1,2,3表示某一分节内扭簧的编号;τ i,r表示第 i分节内第r个扭簧对应的扭力,K r表示伪刚体中的第r个扭簧的等效刚度系数,θ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偏转角度,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0
表示绳索拉力对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1
表示外力对第i分节内第k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2
表示重力对第i分节内第k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3、运动学
图2a示出了第i分节上面的绳孔分布情况以及圆盘的几何结构,其中 kA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也即表示绳孔的位置),k表示绳孔的编号,j表示该绳孔所属的分段,i表示整个机械臂的分节的编号;图中列举了经典的三个绳孔的情况,其他绳孔数量以此类推即可;ψ表示驱动第一分段的第一根驱动绳索于世界坐标系的x G轴在x GO Gy G平面上的偏转角度,该偏转角度ψ是一个常数,由机械结构和坐标系的定义方式来决定;O i表示的是第i分节对应坐标系的中心,坐标系的定义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基座Disk 1的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O G,x G,y G,z G]重合,图2b中的P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位置(也即三个伪刚体的关节位置),θ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偏转角度(也即三个关节的偏转角),γ a(a=0,1,2,3,a表示某一分节内伪刚体系数编号)表示伪刚体的比例系数,L表示一个分节的杆长,图2c中的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3
表示第i分节的旋转角度,n i表示第i分节旋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4
后所在平面的法向量。
根据伪刚体等效模型,建立从O i坐标系变换到O i+1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 iT i+1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5
其中,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6
表示沿着z轴旋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7
的旋转矩阵,表达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8
如图2b所示,T i,a(a=0,1,2,3)表示第i分节第a段刚体杆的变换矩阵(也即沿着四段刚性杆的方向平移旋转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39
其中,θ i,0=0,θ i,1、θ i,2、θ i,3分别为第i分节内第1、2、3个扭簧的偏转角度。
具体地,T i,0表示经过旋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0
后从O i变换到P i,1的变换矩阵,T i,1表示从P i,1变换到P i,2的变换矩阵,T i,2表示从P i,2变换到P i,3的变换矩阵,T i,3表示从P i,3变换到还未旋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1
前的O i+1的变换矩阵,O i表示第i分节的原点,P i,r表示第i分节第r个扭簧的位置点。
根据图2a的几何结构,可以得到Disk 1上的过绳孔的坐标的通用表达式如下所示:
kA 1,j=[d cos(α+β+ψ)d sin(α+β+ψ)0]       (6)
其中,β=2π(j-1)/(m*s),α=2π(k-1)/m,d是绳孔中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再通过坐标变换矩阵,可以根据基座的坐标推导出后面所有圆盘上面的过绳孔的坐标表达式为:
kA i+1,jiT i+1 kA i,j      (7)
其中, iT i+1表示从O i坐标系变换到O i+1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
4、静力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析其中第i分节的静力学模型便可以递推出整个机械臂的静力学模型。如图2a所示,拉力的方向可以用两个圆盘之间的绳孔连线来表示:由第i+1个圆盘的绳孔指向第i个圆盘上与之对应的绳孔,因此绳孔拉力的方向 kp i,j为:
kp i,j=( kA i,j- kA i+1,j)/|| kA i,j- kA i+1,j||       (8)
进一步,绳索拉力可以表示为:
kF i,jkf i,j* kp i,j        (9)
其中, kf i,j表示绳索拉力的大小。
考虑了绳孔之间的摩擦力之后,如果绳索所在的分节发生弯曲,它的绳索拉力相对于前一分节将会发生改变,其大小关系可以从根部末端进行递推,递推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2
其中, kq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摩擦力的方向,取值为1或-1,具体为何值,取决于机械臂的运动历史;μ表示绳索与绳孔之间的摩擦系数,取决于材料特性; kη i+1,j表示 kp i,jkp i+1,j之间的夹角;其中特别地,i=0的时候, kf 0,j为初始的驱动绳索拉力大小。
为了得到最后的平衡方程,首先将所有的力映射到每一个分节的末端圆盘的中心。第一分段的每个圆盘会受到驱动所有分段的绳索拉力的作用,第二分段将不再受到第一分段的绳索拉力的作用,以此类推。
首先,根据上述绳索的作用关系,得到在驱动绳索拉力作用下,第i分节的末端圆盘中心受到的绳索拉力的合力F i C和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3
的公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4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5
其次,假设外力F e作用在E点,E点的坐标可以采用运动学关系得出。因此,外力在第i分节末端的映射关系如下所示:
F i e=F e     (13)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6
其中,公式(13)表示力的映射关系,F i e是映射后的合力,公式(14)表示力矩的映射关系,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7
是映射后的合力矩。
再次,假设第i+1个圆盘可以等效为一个位于O i+1上的质点,可以得到第b 分节末端受到的重力G b作用如下所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8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49
最后,得到所有外力在第i分节末端的合力F i Total以及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0
如下所示:
F i Total=F i C+F i e+F i g       (17)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1
另一方面,需要讨论偏转角度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2
的计算。由之前的假设,已经确定在平衡状态下,该分节的脊柱线会在一个平面上,因此,为了满足该平衡条件,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3
和F i Total的方向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4
垂直于偏转平面,2)F i Total平行于偏转平面。因此得到如下两个约束关系式: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5
<n i,F i Total>=π/2     (20)
最后将公式(17)和(18)代入到公式(2)中,得到力矩平衡方程的通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6
通过Matlab的fsolve函数对方程(19)、(20)和(21)进行求解即得到给定外力作用下机械臂的每个分节的旋转角度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7
以及每个分节内每个扭簧对应的偏转角度θ i,r
相对于传统的欧拉梁模型,基于伪刚体的建模方法可以将连续型机械臂等效成传统的刚性机械臂;基于此方法建立的静力学方程不含有积分项,可以用传统的刚性机械臂理论进行分析,因此方程很容易被求解;在实时控制上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公开的基于伪刚体的三维连续型机械臂静力学建模方法能够应用于连续型机械臂模型简化、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方面,具备以下功 能:(1)具备将连续型机械臂等效为传统刚性臂的功能;(2)具备分析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摩擦力、重力、外力作用的功能;(3)具备采用伪刚体的方法建立三维情况下的静力学方程的功能。
本发明的方法还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伪刚体的等效方法,将连续型机械臂等效成传统刚性臂进行分析,大大降低分析难度;(2)通过伪刚体的等效方法建立的静力学方程有着极高的运算效率;(3)在该静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考虑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摩擦力以及除驱动力以外的外力负载还有重力作用的静力学方程;(4)将原来的二维平面上的静力学方程拓展到三维空间中;(5)将二维平面的伪刚体等效方法拓展到三维空间中。
下述通过具体实验来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出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进行验证。设计一个分节的模型,由三根绳索来驱动其运动,通过验证其弯曲平面的方向角以及末端的坐标,来验证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模型的准确性。将一个分节固定在桌面上,末端放置一个靶球,采用三维相机(optictrack-)采集末端靶球的坐标;通过对三根绳索(参数)悬挂不同的重物来获取不同的静力平衡状态。通过三维相机可以采集到该小节在平衡状态下的靶球坐标,在实验之前对相机系统进行标定,建立以基座为中心的世界坐标系,相机的精度可以达到0.2mm;本实验的绳孔与驱动绳索的摩擦系数通过参考文献的方法进行测定得到μ=0.12。实验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实验参数
符号 参数 数值
E 杨氏模量 6.79·10 10Pa
I 转动惯量 4.83·10 -12m 4
d 过孔半径 0.04m
g 重力加速度 9.785m/s 2
L 弹性杆长度 0.25m
m d 圆盘质量 4.79·10 -2kg
伪刚体参数采用如表2所示的参数:
表2伪刚体参数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8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000059
将通过上述实验的结果与通过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图3所示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计算的末端位置与实验实际测量的对比图,其中最大的位置误差为7.6%,图4所示为采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方法计算的偏转角度与实验实际测量的对比图,其中最大角度偏差为4.6%;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模型可以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三关节伪刚体模型,建立每个等效的扭簧的三维力平衡方程,得到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受到预定的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时的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其中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包括多个分段,每个分段分别包括多个分节,每个分节之间依次通过圆盘连接起来,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圆盘之间夹着一个弹性部件,每个分段分别对应多根驱动绳索,且所有驱动绳索分别穿过多个所述圆盘上至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一端以通过所有驱动绳索施加绳索拉力来驱动所述弹性部件弯曲;每个所述弹性部件等效为由三个扭簧连接的四段刚性杆组成的梁;
    S2:根据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分别建立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对每个所述分节末端的合力和合力矩表达式;
    S3:将绳索拉力、外力和重力对每个所述分节末端的合力和合力矩表达式代入到每个所述扭簧的三维力平衡方程,得到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平衡方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三关节伪刚体模型,建立每个等效的扭簧的三维力平衡方程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1
    其中,i表示整个机械臂的分节的编号,r表示某一分节内扭簧的编号,其中r=1,2,3;τ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对应的扭力,K r表示伪刚体中的第r个扭簧的等效刚度系数,θ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偏转角度,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2
    表示绳索拉力对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3
    表示外力对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4
    表示重力对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作用的等效力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建立绳索拉力对每个所述 分节末端的合力F i C和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5
    表达式分别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6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7
    其中,i表示整个机械臂的分节的编号,k表示驱动绳索对应的绳孔的编号,j表示驱动绳索所属的分段的编号,n表示每一分段中分节的数量,m表示每一分段对应的驱动绳索的数量,s表示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包含的分段的数量; kF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O i+1表示第i+1分节的原点, kA i+1,j表示第i+1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 kF i,j的计算公式为:
    kF i,jkf i,j* kp i,j
    其中, kf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大小, kp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方向;
    且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大小 kf i,j的递推计算公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8
    其中,μ表示绳索与绳孔之间的摩擦系数, kq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摩擦力的方向, kη i+1,j表示 kp i,jkp i+1,j之间的夹角, kf 0,j为初始的驱动绳索拉力大小;
    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的拉力方向的计算公式为:
    kp i,j=( kA i,j- kA i+1,j)/|| kA i,j- kA i+1,j||
    其中, kA i,j表示第i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1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 kA i+1,j的递推计算公式为:
    kA i+1,jiT i+1 kA i,j
    其中, iT i+1表示从O i坐标系变换到O i+1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从O i坐标系变换到O i+1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 iT i+1根据三关节伪刚体模型来建立: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09
    其中,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0
    表示沿着z轴旋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1
    的旋转矩阵,表达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2
    其中,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3
    表示第i分节的旋转角度;
    T i,a表示第i分节第a段刚体杆的变换矩阵,其表达式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4
    其中,a表示每一分节内的刚性杆的编号,a=0,1,2,3,θ i,0=0,θ i,1、θ i,2、θ i,3分别为第i分节内第1、2、3个扭簧的偏转角度,γ a表示第a段刚体杆的比例系数。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1分节的第k根绳索对应的绳孔的位置 kA 1,j的计算公式为:
    kA 1,j=[d cos(α+β+ψ) d sin(α+β+ψ) 0]
    其中,β=2π(j-1)/(m*s),α=2π(k-1)/m,d是绳孔中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ψ表示驱动第一分段的第一根驱动绳索的偏转角度。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建立外力对每个所述分节 末端的合力F i e和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5
    表达式分别为:
    F i e=F e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6
    其中,F e表示外力,E为外力F e的作用点,F i e是映射后的外力合力,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7
    是映射后的合力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每个所述扭簧的偏转角度,建立重力对每个所述分节末端的合力F i g和合力矩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8
    表达式分别为: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19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20
    其中,G b表示第b分节末端受到的重力。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得到的所述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平衡方程包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21
    <n i,F i Total>=π/2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22
    其中,n i表示第i分节旋转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23
    后所在平面的法向量,K r表示伪刚体中的第r个扭簧的等效刚度系数,θ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偏转角度,P i,r表示第i分节内第r个扭簧的位置,F i Total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24
    分别表示所有外力在第i分节末端的合力和合力矩,表达式分别为:
    F i Total=F i C+F i e+F i g
    Figure PCTCN2020085493-appb-100025
PCT/CN2020/085493 2019-04-25 2020-04-20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WO2020216155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9815.5A CN110076775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CN201910339815.5 2019-04-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16155A1 true WO2020216155A1 (zh) 2020-10-29

Family

ID=67416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0/085493 WO2020216155A1 (zh) 2019-04-25 2020-04-20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6775B (zh)
WO (1) WO20202161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6775B (zh) * 2019-04-25 2020-07-2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CN110561420B (zh) * 2019-08-09 2021-03-1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臂型面约束柔性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0561425B (zh) * 2019-08-21 2021-02-1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绳索驱动的柔性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77953B (zh) * 2019-12-05 2022-06-14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张拉整体结构的连续型机械臂装置
CN111238367B (zh) * 2020-01-13 2021-04-02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绳驱机械臂三维臂型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356020B (zh) * 2020-09-21 2021-06-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变截面柔性臂反馈控制的线长定位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2936271B (zh) * 2021-02-04 2023-07-25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绳驱柔性机械臂及其三维空间静力学建模方法
CN113059561B (zh) * 2021-03-12 2022-09-20 华中科技大学 吸附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113253169B (zh) * 2021-04-30 2022-03-0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磁共振安全的旋转编码器及旋转角度检测方法
CN113733093B (zh) * 2021-09-17 2022-12-09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建模的方式预测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输出的方法
CN114099227B (zh) * 2021-10-25 2023-10-1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脊柱康复机器人及其系统、形状感知和运动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3189A (en) * 1989-06-13 1993-10-12 Schlumberger Technologies, Inc. Qualitative kinematics
US5835693A (en) * 1994-07-22 1998-11-10 Lynch; James D. Interactive system for simulation and display of multi-body systems in three dimensions
CN109249428A (zh) * 2018-11-12 2019-01-2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绳驱动联动式机械臂的末端笛卡尔空间刚度建模方法
CN109325315A (zh) * 2018-11-13 2019-02-1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连续型机械臂的静力学建模方法
CN110076775A (zh) * 2019-04-25 2019-08-0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3189A (en) * 1989-06-13 1993-10-12 Schlumberger Technologies, Inc. Qualitative kinematics
US5835693A (en) * 1994-07-22 1998-11-10 Lynch; James D. Interactive system for simulation and display of multi-body systems in three dimensions
CN109249428A (zh) * 2018-11-12 2019-01-2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绳驱动联动式机械臂的末端笛卡尔空间刚度建模方法
CN109325315A (zh) * 2018-11-13 2019-02-1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连续型机械臂的静力学建模方法
CN110076775A (zh) * 2019-04-25 2019-08-0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6775B (zh) 2020-07-28
CN110076775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16155A1 (zh) 一种绳驱动连续型机械臂的三维静力学建模方法
Asada Dyna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robot manipulators using inertia ellipsoids
Wa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s for cable-driven soft manipulator
Wakamatsu et al. Static modeling of linear object deformation based on differential geometry
CN109325315B (zh) 一种连续型机械臂的静力学建模方法
Huang et al. Statics of continuum space manipulators with nonconstant curvature via pseudorigid-body 3R model
CN110561425B (zh) 绳索驱动的柔性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A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for the trajectory planning of a 7-DOF serial-parallel hybrid humanoid arm
Huang et al. A 3D static modeling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continuum robots based on pseudo-rigid body theory
CN113146600A (zh) 基于运动学迭代学习控制的柔性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及装置
Fasquelle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a 3-X cable-driven manipulator inspired from the bird’s neck
Bosman et al. Domain decomposition approach for FEM quasistatic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Continuum Robots with rigid vertebras
Su et al. Coordinated variable impedance control for multi-segment cable-driven continuum manipulators
Zhou et al. Dynamics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cable-driven segmented manipulator considering friction effects
Chen et al. Stat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soft manipulator considering environment contact based on segmented constant curvature method
Wiese et al. Kinematic modeling of a soft pneumatic actuator using cubic hermite splines
Geng et al. A space tendon-driven continuum robot
Fukusho et al. Control of a straight line motion for a two-link robot arm using coordinate transform of bi-articular simultaneous drive
Zheng et al. An efficient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ethod of a cable-constrained synchronous rotating mechanism for continuum space manipulator
Taghaeipour et al. Online computation of the stiffness matrix in robotic structures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Niu et al. Closed-form equation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soft robot arm based on Cosserat theory
Chen et al. QPSO-MPC based tracking algorithm for cable-driven continuum robots
CN111158238B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力反馈设备动力学参数估计算法
Zhong et al. Design and modeling of bionic robot arm actuated by pneumatic artificial muscles
Wu et al.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Cable-driven Bionic Octopus Arm based on SimMechan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0796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796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796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A DATED 12/04/2023)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79645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