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4094438A1 -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4094438A1
WO2014094438A1 PCT/CN2013/080949 CN2013080949W WO2014094438A1 WO 2014094438 A1 WO2014094438 A1 WO 2014094438A1 CN 2013080949 W CN2013080949 W CN 2013080949W WO 2014094438 A1 WO2014094438 A1 WO 2014094438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sponse
sip protocol
call request
respons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09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苏少龙
Original Assigne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38649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2928142B1/en
Publication of WO2014094438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4094438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04M7/0036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where the data service is an inform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5Details of gateway equipment
    • H04M7/1255Details of gateway equipment where the switching fabric and the switching logic are decomposed such as in Media Gateway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在所述IMS架构下信息传送的方法中,当支持R2协议信息和SIP协议信息的通信系统进行通信时,可通过IMS系统进行转化。为了避免在将R2响应信息转化为SIP协议响应信息时,造成用户状态信息的丟失,在所述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于用户状态相关的响应标识,以补充所述SIP协议响应信息不能反映出的被叫端的用户状态;另外,在被叫端支持SIP协议时,接收到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后,所述被叫端会直接产生包含响应标识的SIP协议响应信息,从而能够使主叫端获取被叫端完整的用户状态信息。

Description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装置和通信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 2012 年 12 月 20 日提交中国专利局、 申请号为 201210558431.0、 发明名称为" IMS 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装置和通信系统"的 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 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IMS (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 务形式, 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 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釆 用 SIP (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初始协议)协议作为会话控制协议, 利用 SIP 简单、 灵活、 易扩展、 媒体协商便捷等特点来提高网络的未来适应能 力, 应用范围广泛。
但是, 在通信网络领域内, 一些通信系统还在应用随路信令。 其中标准随 路信令, 简称为 R2信令, R2信令按功能分为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 其中, 所述线路信令由一些线路监视信号组成, 主要用于监视中继线的状态、 控制接 续的进行。 所述记发器信令由选择信号和一些业务信号组成, 主要用于选择路 由、 选择被叫用户、 管理电话网等。 所述记发器信令分前向和后向两种, 前向 信令用于传送地址、 控制指示语等信息, 后向信令主要用于证实和控制。 后向 记发器信号按功能可以分为: A组后向信号; B组后向信号。 其中 B组信号用 于指示被叫用户的状态。 目前很多国家使用的 R2信令基本都是以 ITU-T标准 R2信令为基准蓝本, 但是在其他国家, 根据运营商的不同, 也存在巴西 R2和 泰国 R2信令, 对于 R2 B组信令的定义, 其常见定义如表所示: ITUT R2 巴西 R2 泰国 R2
B-l 国内备用 被叫用户线空闲, 计费 被叫用户线空闲, 计费
B-2 发送特殊信息音 被叫用户线忙 被叫用户线忙
被叫用户线转接到
B-3 用户线忙 被叫用户线改号
Interception center
B-4 拥塞 拥塞 拥塞
B-5 未分配的号码 被叫用户线空闲, 不计费 被叫用户线空闲, 不计费
B-6 用户线空闲,计费 被叫空闲计费, 被叫控制释放 被叫空闲, 被叫控制释放
B-7 用户线空闲,不计费 直达或免费电话 不可用
B-8 用户线故障 用户线故障
B-9 - B15 国内备用 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时, 某些情况下, 需要支持 IMS协议和支持 R2协议 的通信系统间进行通信, 这种情况下, 需要实现 R2信令和 SIP信息的相互转 化。 但是, 发明人在本申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多数 R2 B组的信息都能转化 为相应的 SIP信息, 例如, 表示用户线忙的 ITU-T B-3信息映射成 SIP协议的 486应答代码, 表示未分配号码的 ITU-T B-5信息映射成 SIP协议消息的应答 代码 404,可是,仍有一部分表示用户空闲类的 B组信号,只能统一映射为 SIP 协议消息的 180/183应答代码,而 180应答代码只能表示用户状态为正在拨打, 183应答代码只能表示用户状态为正在通话, 通过这些应答代码无法区分 B组 信号中指示的附加信息, 这些附加信息包括: 用户线空闲, 计费; 用户线空闲, 不计费; 被叫空闲计费, 被叫控制释放; 直达或免费电话; 被叫用户线转接到 侦听中心; 被叫空闲, 被叫控制释放。 这种情况下, 在 IMS和其他支持 R2信 令的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时, 会存在信息丟失的问题, 从而导致信息传输的可靠 性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 通信系统,以提高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的第一方面包括:
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将所述 R2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在所述 SIP协议 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响应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接收被叫 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前, 还包括:
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对应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 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以使所述被叫端根据所述 R2呼叫请求 信息产生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其中,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 用户线状态参数,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和 /或指示主 被叫控参数,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 送方法的第一方面包括:
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根据所述响应标识, 获取用户状态信息, 并将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和 SIP协 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被叫端 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所述被叫端产生相应的包含响 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其中,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 用户线状态参数,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和 /或指示主 被叫控参数,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 送方法的第一方面包括:
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 应信息。
其中,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 用户线状态参数,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和 /或指示主 被叫控参数,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所述 IMS架构 下信息传送装置的第一方面包括:
第一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第一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用于将所述 R2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 响应信息, 并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 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IMS架构下 信息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第一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用于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对应 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所述 被叫端根据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所述 IMS架构 下信息传送装置的第一方面包括:
第二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 响应信息;
第二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标识, 获取用户状态信息, 并 将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和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IMS架构下 信息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第二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用于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 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 所述被叫端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所述 IMS架构 下信息传送装置的第一方面包括:
第三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响应信息产生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产生相应的包 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IMS架构下信 息传送装置,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包括: 第一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第 一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另外, 还可以包括: 第一请求信息接收模块和第一请求 信息转化模块。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IMS架构下信 息传送装置,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包括: 第二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第 二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另外, 还可以包括: 第二请求信息接收模块和第二请求 信息转化模块。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IMS架构下信 息传送装置,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包括: 第三请求信息接收模块和响 应信息产生模块。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 所述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并将所述 R2响应信息 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并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 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进一步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 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将所述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进一步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 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 请求信息, 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通过上述所公开的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的方法、 装置及系统, 当支持 R2 协议信息和 SIP协议信息的通信系统进行通信时, 可通过 IMS系统进行转化。 为了避免在将 R2响应信息转化为 SIP协议响应信息时, 造成用户状态信息的 丟失, 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于用户状态相关的响应标识, 以补充所 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不能反映出的被叫端的用户状态;另外,在被叫端支持 SIP 协议时, 接收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后, 所述被叫端会直接产生包含响应标 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从而能够使主叫端获取被叫端完整的用户状态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 IMS系统与其连接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 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的工作流程示 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的信息交互示意 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的工作流程示 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的工作流程示 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的信息交互示 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的工作流程示 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 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 IMS系统在通过 SIP协议信息和其他支持 R2信令 的装置进行通信时, 会存在的信息丟失, 从而导致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装置和通信系统。
参见图 1所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其中, IMS core表示 IMS系统中的核心 架构; 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表示的是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AGCF ( Access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表示的是接入网关控制功能, 其中 MGCF和 AGCF均为 IMS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用于执行协议转换的功能, IMS 系统支持 SIP协议; 公用电话交换网( 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 PSTN ) 为日常使用的电话网, 支持 R2协议, 用于接收 IMS系统的呼叫请求; 公共陆 地移动通信网络(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支持 R2协议,接收 IMS 系统的呼叫请求, 用于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 所述 PSTN和 PLMN通 常作为移动通信过程中的被叫端; 用户交换机(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PBX ) 支持 R2协议, 和 IMS系统连接, 通常可作为移动通信的主叫端。
本发明公开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参见图 2所示的工作流程示意 图, 本发明实施例一所公开的 R2信息传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Sl l、 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步骤 S12、 将所述 R2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在所 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响应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步骤 S11至步骤 S12所公开的方法, 适用于主叫端支持 SIP协议, 而被叫 端支持 R2协议的情况。在 IMS系统接收到 R2响应信息后, 将所述 R2响应信 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 响应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其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以下参数: 用户线 状态参数 User-state ,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Charge , 和 /或指示主被叫控参数 Call-Control ,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Express-or-free ,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Forward-to-Interception-center„
具体来说, 当所述 IMS系统接收到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后, 对所述 R2响应信息进行解析, 当所述 R2响应信息中指示用户线状态为被叫空闲时, 用户线状态参数 User-state的取值为 idle; 当计费时, 计费指示参数 Charge取 值为 yes; 指示主被叫控参数 Call-Control的取值包括: 主叫控 caller-control、 被叫控 called-controK互不控 first-party-control和最后一方控 last-party-control; 当根据所述 R2响应信息, 获知被叫端侧的电话为直达电话时, 所述电话类型 参数 Express-or-free的取值为 Express, 当所述电话为免费电话时, 所述电话类 型参数 Express-or-free的取值为 free; 当根据所述 R2响应信息, 获知所述电话 转接至侦听中心时, 在响应标识中加载所述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Forward-to-Interception-center , 表示被叫用户线转接到 Interception center。
所述响应标识, 一般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为了使 根据所述 R2响应信息转化后取得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能够充分表达出所述 R2 响应信息的含义, 在所述 SIP 协议响应信息中扩展一个随路信令信息头域 ( P-CAS-INFO , 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ling Information ) , 以添力口相应的响 应标识。 当然, 所述响应标识还可以加载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的其他位 置, 本发明不做限定。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中, 在接收到 R2 响应信息后, IMS 系统将所述 R2 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 与所述 R2响应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通过所述响应标识和 SIP协议响应信 息, 能够完全获取 R2响应信息中的内容,从而提高了 IMS系统和其他支持 R2 信息的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另外, 在所述 IMS系统获取到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后, 所述 IMS系统会将其传输至主叫端, 以使主叫端获取被叫端一侧的用户状态。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第二实施例,参见图 3公开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所述第二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S21、 IMS系统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步骤 S22、 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对应的 R2呼叫请求信 息, 并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所述被叫端根据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步骤 S23、 所述 IMS系统接收所述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并将所述 R2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 与所述 R2响应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步骤 S24、 所述 IMS系统将所述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传输至 主叫端, 以使所述主叫端获取被叫端一侧的用户状态。
具体来说, 当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为被叫空闲且计费时, 参见图 4所示的信 息交互流程图,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S101、 主叫端产生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其传输至 IMS系统; 步骤 S102、所述 IMS系统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 R2呼叫请 求信息, 并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被叫端;
步骤 S103、 所述被叫端接收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后, 根据用户状态, 即 被叫空闲且计费, B-6的 R2响应信息, 并将其传输至所述 IMS系统;
步骤 S104、 所述 IMS系统将所述 B-6 R2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 响应信息 ,根据所述 B-6信息 ,产生如下响应标识: user-state=idle, charge=yes, 将所述响应标识添加至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 具体可以添加至所述 SIP协议响 应信息扩展的信息头域中, 当然,也可以以其他的形式添加, 本发明不做限定。 步骤 S105、 将所述包含有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传输至主叫端。 上述所述的将 B-6信息转化为 SIP信息的方案, 只是一个实例, 还可以根 据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产生其他的 R2响应信息,并由所述 IMS系统转换为 SIP 协议响应信息。 例如, IMS系统将 SIP协议请求信息转化为 ITUT R2呼叫请求 信息, 传输至 PSTN用户, 所述 PSTN用户的状态为被叫空闲, 不计费, 则所 述 PSTN用户产生 B-7的 R2响应信息, 所述 IMS系统将其转化为 SIP协议响 应信息, 并同时产生响应标识: user-state=idle, charge=no, 将该响应标识添力口 至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
另外, 当被叫端的运营商釆用的是巴西 R2信令时, 当 IMS系统产生 SIP 协议请求信息后, 所述 IMS系统将 SIP协议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巴西 R2呼 叫请求信息, 传输至被叫端, 所述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为被叫空闲, 计费时, 被 叫振铃后, 所述被叫端返回巴西 R2信令的 B-1信号,接收到 B-1信号后, IMS 系统将其转化为 SIP 协议响应信息, 并同时产生响应标识: user-state=idle, charge=yes, 将该响应标识添加至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 当被叫端的用户 状态为被叫空闲,不计费时,则在接收到 IMS系统传输的巴西 R2请求信息后, 所述被叫端返回巴西信令 B-5信号, 接收到所述 B-5信令后, IMS系统将其转 化为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同时产生响应标识: user-state=idle, charge=no, 将 该响应标识添加至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 当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为被叫空闲 计费, 且被叫控制释放时, 则在接收到 IMS系统传输的巴西 R2请求信息后, 所述被叫端返回巴西信令 B-6信号, 接收到所述 B-6信令后, IMS系统将其转 化为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同时产生响应标识: user-state=idle, charge=yes, Call-Control=called-control , 将该响应标识添加至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 当 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为直达或免费时, 则在接收到 IMS系统传输的巴西 R2请求 信息后, 所述被叫端返回巴西信令 B-7信令, 接收到所述 B-7信令后, IMS系 统将其转化为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同时产生响应标识: Express-or-free, 将该 响应标识添加至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
另外, 当被叫端的运营商釆用的是泰国 R2信令时, 当 IMS系统产生 SIP 协议请求信息后, 所述 IMS系统将 SIP协议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应的泰国 R2呼 叫请求信息,传输至被叫端,所述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为转接到 Interception center 时, 被叫振铃后, 所述被叫端返回泰国 R2信令的 B-3信号, IMS系统接收到 B-3 信号后, 将其转化为 SIP 协议响应信息, 并同时产生响应标识: Forward-to-Interception-center , 将该响应标识添力 o至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 当然, 被叫端还可以根据用户状态产生其他泰国 R2响应信息, 本发明不做限 定。
另外, 在上述方法中, 可将 PSTN作为被叫端, 或者, 根据通信业务的不 同, 还可以釆用 PLMN或其他通信系统作为被叫端, 本发明不做限定。
另外,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参见 图 5所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包括:
步骤 S31、 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步骤 S32、 才艮据所述响应标识, 获取用户状态信息, 并将所述用户状态信 息和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步骤 S31至步骤 S32所公开的方法, 适用于主叫端支持 R2协议, 而被叫 端支持 SIP协议的情况。 在上述方法中, 当 IMS 系统接收到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后, 将所述包含有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 的 R2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标识包括以下参数:用户线状态参数 User-state,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Charge, 和 /或指示主被叫控参数 Call-Control, 和 /或电话类 型参数 Express-or-free ,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Forward-to-Interception-center。
具体来说, 当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为被叫空闲时, 用户线状态参数 User-state 的取值为 idle; 当计费时, 计费指示参数 Charge取值为 yes; 指示主被叫控参 数 Call-Control的取值包括: 主叫控 caller-control、 被叫控 called-control、 互不 控 first-party-control和最后一方控 last-party-control; 当被叫端的电话为直达电 话时, 所述电话类型参数 Express-or-free的取值为 Express, 当为免费电话时, 所述电话类型参数 Express-or-free的取值为 free; 当被叫端的电话转接至侦听 中 心 时 , 在 响 应 标 识 中 加 载 所 述 侦 听 中 心 转 接 参 数 Forward-to-Interception-center , 表示被叫用户线转接到 Interception center。
其中所述响应标识, 一般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应答消息的信息头域中。 在 被叫端产生 SIP协议响应信息后, 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扩展一个信息头 域 P-CAS-INFO, 从而能够添加相应的响应标识。 当然, 所述响应标识还可以 加载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的其他位置, 本发明不做限定。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中, IMS系统在接收到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后,会将其转化成相应的 R2信息,从而完全获取被叫端的用 户状态, 提高了 IMS系统和其他支持 R2信息的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的可靠 性。
另外, 在 IMS系统获取到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后, 将其转化 为 R2响应信息后, 会将其传输至主叫端, 以使主叫端获取被叫端一侧的用户 状态。
进一步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第四实施例, 以描述 IMS系统在接收主叫端传 输的 R2呼叫请求信息所执行的操作, 参见图 6公开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第四 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S41、 IMS系统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步骤 S42、 所述 IMS系统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 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所述 被叫端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步骤 S43、 所述 IMS系统接收所述被叫端传输的所述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 协议响应信息, 根据所述响应标识, 获取相应的用户状态信息, 并将所述用户 状态信息和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步骤 S44、 所述 IMS系统将所述 R2响应信息传输至主叫端, 以使所述主 叫端获取被叫端一侧的用户状态。
具体来说, 当主叫端支持 ITUT R2信令, 被叫端用户的状态为被叫空闲, 且计费时, 参见图 7所示的信息交互流程图,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S201、主叫端产生 R2呼叫请求信息,并将其传输至 IMS系统,其中, 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为 ITUT R2呼叫请求信息;
步骤 S202、所述 IMS系统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 SIP协议呼叫请 求信息, 并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被叫端;
步骤 S203、 所述被叫端接收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后, 根据用户状态, 产 生包含有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将其传输至 IMS系统, 由于被叫用 户的状态为被叫空闲且计费, 则所述响应标识为: user-state=idle , charge=yes , 且所述响应标识被添加至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 具体所述响应标识可以添加至 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扩展的信息头域中, 当然, 也可以以其他的形式添加, 本发明不做限定;
步骤 S204、 所述 IMS系统接收所述包含有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后, 才艮据所述响应标识, 获取相应的用户状态信息, 将其转化为 B-6 R2响应 信息, 并将所述 B-6 R2响应信息传输至所述主叫端。
步骤 S201至步骤 S204中, 将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 R2协议信息的方 案, 只是一个实例, 还可以根据被叫端的用户状态, 产生包含其他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例如, 当主叫端支持 ITUT R2协议, 被叫端支持 SIP协议, 且被叫端用户为被叫空闲, 不计费时, IMS系统接收到 ITUT R2呼叫请求信息 后, 将其转化为 SIP协议请求信息, 传输至被叫端, 被叫端根据用户状态产生 的响应标识为 user-state=idle, charge=no, 并将包含有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 信息传输至 IMS系统, 所述 IMS系统将其转化为 B-7 的 ITUT R2响应信息, 并传输至主叫端。
另外, 根据运营商的不同, 主叫端可支持巴西 R2信令, 这种情况下, 当 主叫端产生巴西 R2呼叫请求信息时, IMS系统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 相应的 SIP协议请求信息, 传输至被叫端, 所述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为被叫空闲 且计费时, 所述被叫端产生的响应标识为 user-state=idle, charge=yes, 所述被 叫端将包括所述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传输至 IMS系统, 所述 IMS系 统将其转化为 B-1的巴西 R2响应信息, 并将其传输至主叫端; 当被叫端用户 状态为被叫空闲, 不计费时, 接收到 IMS系统的 SIP协议请求信息后, 被叫端 产生的响应标识为: user-state=idle, charge=no, 所述被叫端将包括所述响应标 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传输至 IMS系统, 所述 IMS系统将其转化为 B-5的巴 西 R2响应信息, 并将其传输至主叫端; 当被叫端用户状态为被叫空闲计费, 被叫控制释放时,接收到 IMS系统的 SIP协议请求信息后, 被叫端产生的响应 标识为: user-state=idle , charge=yes , Call-Control=called-control , 所述被叫端 将包括所述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传输至 IMS系统, 所述 IMS系统将 其转化为 B-6的巴西 R2响应信息, 并将其传输至主叫端; 当被叫端用户状态 为直达或免费电话时, 接收到 IMS系统的 SIP协议请求信息后, 被叫端产生的 响应标识为: Express-or-free, 所述被叫端将包括所述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 信息传输至 IMS系统, 所述 IMS系统将其转化为 B-7的巴西 R2响应信息, 并 将其传输至主叫端。
另外, 根据运营商的不同, 主叫端可支持泰国 R2信令, 这种情况下, 当 主叫端产生泰国 R2呼叫请求信息时, IMS系统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 相应的 SIP协议请求信息, 传输至被叫端, 所述被叫端的用户状态为被叫用户 线转接到 Interception center 时, 所述被叫端产生的响应标识为 Forward-to-Interception-center ,所述被叫端将包括所述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 信息传输至 IMS系统, 所述 IMS系统将其转化为 B-3的泰国 R2响应信息, 并 将其传输至主叫端。 当然, 根据用户状态的不同, 所述被叫端还可以产生其他 响应标识, 以便所述 IMS系统根据包含所述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请求信息, 转 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并传输至主叫端, 以使所述主叫端知悉被叫端的用 户状态。
这种情况下, 所述主叫端可为支持 R2信令的 PBX, 当然, 也可以为其他 支持 R2信令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不做限定。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适用于支持 SIP 协议的被叫端的通信系统,参见图 8所公开的工作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S51、 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步骤 S52、 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其中,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 应标识包括以下参数: 用户线状态参数 User-state,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Charge, 和 /或指示主被叫控参数 Call-Control,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Express-or-free, 和 /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Forward-to-Interception-center„
步骤 S51和步骤 S52所公开的信息传送方法, 适用于主叫端支持的是 R2 协议, 而被叫端支持 SIP协议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 所述主叫端产生 R2呼叫 请求后, 传输至 IMS系统, 所述 IMS系统将接收到的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 化为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传输至被叫端, 所述被叫端根据用户状态, 产 生相应的 SIP响应信息, 并在所述 SIP响应信息中添加响应标识, 将包含有响 应标识的 SIP响应信息传输至 IMS系统, 所述 IMS系统将其转化为相应的 R2 响应信息,传输至所述主叫端,从而能够使所述主叫端获取被叫端的完整信息。
通过上述所公开的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的方法,当支持 R2协议信息和 SIP 协议信息的通信系统进行通信时, 可通过 IMS 系统进行转化。 为了避免在将 R2响应信息转化为 SIP协议响应信息时, 造成用户状态信息的丟失, 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于用户状态相关的响应标识, 以补充所述 SIP协议响 应信息不能反映出的被叫端的用户状态; 另外, 在被叫端支持 SIP协议时, 接 收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后, 所述被叫端会直接产生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 议响应信息, 从而能够使主叫端获取被叫端完整的用户状态信息。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主要应用于 IMS 系统, 参见图 9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11 和第一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12, 其中,
所述第一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11 ,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所述第一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12,用于将所述 R2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 协议响应信息, 并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信息相对应的响 应标识。
进一步的,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13和第一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14, 其中,
所述第一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13 ,用于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SIP协议呼叫请求 信息;
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14,用于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 相对应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 使所述被叫端根据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其中,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 用户线状态参数,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和 /或指示主 被叫控参数,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另外,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 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主要应用于 IMS 系统, 参见图 10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包括: 第 二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21和第二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22, 其中,
所述第二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21 ,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第二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22, 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标识, 获取用户状态信息, 并将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和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进一步的,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23和第二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24, 其中,
所述第二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23 ,用于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第二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24,用于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 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 所述被叫端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其中,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 用户线状态参数,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和 /或指示主 被叫控参数,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另夕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主要应用于被叫端, 参见图 1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包括: 第三请求 信息接收模块 31和响应信息产生模块 32, 其中,
所述第三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31 , 用于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所述响应信息产生模块 32, 用于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产生相 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其中的第一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12、 第一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14、 第二响应 信息转化模块 22和第二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24, 可为 IMS系统中的 MGCF或 AGCF, 或者其他功能模块, 本发明不做限定。
上述所公开的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为了避免在将 R2响应信息转化 为 SIP协议响应信息时, 造成用户状态信息的丟失, IMS系统在所述 SIP协议 响应信息中添加于用户状态相关的响应标识, 以补充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不 能反映出的被叫端的用户状态; 另外, 在被叫端支持 SIP协议时, 接收到 SIP 协议呼叫请求信息后, 所述被叫端会直接产生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 息, 从而能够使主叫端获取被叫端完整的用户状态信息。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通常用作 IMS系统, 主要包括: 第一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11和第一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12, 还可以包 括: 第一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13和第一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14。
进一步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 所述通信系统通常用作 IMS系 统, 主要包括: 第二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21和第二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22, 还可 以包括: 第二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23和第二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24。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通常用作被叫端, 主要包括: 第三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31和响应信息产生模块 32。
相应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 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并将所述 R2响应信息 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并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 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进一步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 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将所述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进一步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 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 请求信息, 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 或固件实现, 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 当使用软件 实现时, 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 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 介质, 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 介质。 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此为例但不限于: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 RAM、 ROM, EEPROM、 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 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 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 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此外。 任何 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 例如, 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 光纤 光缆、 双绞线、 数字用户线 (DSL )或者诸如红外线、 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 线技术从网站、 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 那么同轴电缆、 光纤光缆、 双 绞线、 DSL或者诸如红外线、 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 影中。 如本发明所使用的, 盘(Disk )和碟(disc ) 包括压缩光碟(CD ) 、 激 光碟、 光碟、 数字通用光碟(DVD ) 、 软盘和蓝光光碟, 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 制数据, 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 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 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釆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各个实 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 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 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 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 各单元具体功能的执行过程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 即可。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 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 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 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 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总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将所述 R2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在所述 SIP协议 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响应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前, 还包括:
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对应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 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以使所述被叫端根据所述 R2呼叫请求 信息产生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 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 用户线状态参数,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和 /或指示主 被叫控参数,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4、 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根据所述响应标识, 获取用户状态信息, 并将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和 SIP协 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 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所述被叫端产生相应的包含响 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 4或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 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 用户线状态参数,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和 /或指示主 被叫控参数,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7、 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 应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标识添加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的信息头域中;
所述响应标识包括: 用户线状态参数, 和 /或计费指示参数, 和 /或指示主 被叫控参数, 和 /或电话类型参数, 和 /或侦听中心转接参数。
9、 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第一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用于将所述 R2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 响应信息, 并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 识。
10、 根据权利要求 9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还包括:
第一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第一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用于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对应 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所述 被叫端根据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产生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11、 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二响应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 响应信息;
第二响应信息转化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标识, 获取用户状态信息, 并 将所述用户状态信息和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IMS架构下信息传 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主叫端传输的 R2呼叫请求信息; 第二请求信息转化模块, 用于将所述 R2呼叫请求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SIP 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将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被叫端, 以使 所述被叫端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13、 一种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三请求信息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响应信息产生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产生相应的包 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14、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利要求 9至 10任一项所述的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15、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利要求 11至 12任一项所述的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16、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权利要求 13所述的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装置。
17、 一种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 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 R2响应信息, 并将所述 R2响应信息 转化为相应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并在所述 SIP协议响应信息中添加与所述 R2 信息相对应的响应标识;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18、 一种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 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接收被叫端传输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并将所述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转化为相应的 R2响应信息;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19、 一种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 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接收 SIP协议呼叫请求信息, 并根据所述 SIP协议呼叫 请求信息, 产生相应的包含响应标识的 SIP协议响应信息;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包含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程序的信息。
PCT/CN2013/080949 2012-12-20 2013-08-07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14094438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864947.0A EP2928142B1 (en) 2012-12-20 2013-08-07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nder ims architectur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8431.0 2012-12-20
CN201210558431.0A CN103078846B (zh) 2012-12-20 2012-12-20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94438A1 true WO2014094438A1 (zh) 2014-06-26

Family

ID=4815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3/080949 WO2014094438A1 (zh) 2012-12-20 2013-08-07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28142B1 (zh)
CN (1) CN103078846B (zh)
WO (1) WO20140944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253A (zh) * 2021-01-20 2021-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8846B (zh) * 2012-12-20 2017-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3441862B (zh) 2013-08-07 2017-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被叫业务恢复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7613477B (zh) * 2016-07-11 202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oLTE通话回呼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19061070A1 (zh) * 2017-09-27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2设备下的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1130616B (zh) * 2018-11-01 2022-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控制方法及卫星地面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378A (zh) * 2006-08-25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网络间互通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1931907A (zh) * 2010-07-23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核心网呼叫传统电路域网络用户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78846A (zh) * 2012-12-20 2013-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0415B1 (en) * 2003-03-10 2010-01-19 Network Equipment Technologies, Inc. Gateway for conversion of messages between multiple protocols using separate sessions
CN100563282C (zh) * 2005-05-29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互通时主叫用户终端听被叫信号音的方法
CN100479611C (zh) * 2006-04-04 2009-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域仿真电路域业务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378A (zh) * 2006-08-25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网络间互通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1931907A (zh) * 2010-07-23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核心网呼叫传统电路域网络用户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78846A (zh) * 2012-12-20 2013-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2928142A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253A (zh) * 2021-01-20 2021-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2866253B (zh) * 2021-01-20 2023-0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8142B1 (en) 2017-09-27
CN103078846A (zh) 2013-05-01
EP2928142A4 (en) 2015-11-18
EP2928142A1 (en) 2015-10-07
CN103078846B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94438A1 (zh)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JP6168572B2 (ja) ナンバー・ポータビリティ・サービスに基づくオンライン課金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1420432B (zh) 一种ims监听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0045812A1 (zh) 一种通话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RU2010107184A (ru) Контроллер доступа к сеансу,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ая ip-подсистема и регистрация и метод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сеанса с их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CN102377887B (zh) 一种实现网络电话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00426826C (zh) 一种留言灯的实现方法及通信系统
KR20080029682A (ko) 멀티 액세스 지원 복합 단말기로의 통신 서비스 제공을위한 게이트웨이 장치 및 그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2055961B (zh) 被叫方可视终端监控方法及视频监控系统
KR101051723B1 (ko) 기존 내선전화에 발신 가능한 인터넷 내선전화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에 따른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01924789B (zh) 一种实现不同类型业务嵌套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20729A (zh) 一种实现重定向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232649B (zh) 实现同组代答业务的方法、应用服务器和通信系统
WO2009079960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équipement pour un interfonctionnement de signalisation dtmf hors bande
JP4854035B2 (ja) Ims/mm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複数のポリシー制御サーバを用いた呼接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2668487B (zh) 一种媒体网关实现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91328B (zh)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中的通话态转接系统及其转接方法
WO2008049371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transférer un événement de service
WO2012089055A1 (zh) 在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实现被叫付费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KR20070046395A (ko) IVR 기능을 내장한 VoIP 게이트웨이를 이용하여전화 가입자에게 부가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전화서비스망 및 그 부가 서비스 방법
WO2014205947A1 (zh) 实现放音收号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742370B (zh) 通信系统中呼叫处理的方法、网络节点和应用服务器
CN102833715A (zh) 询问转接实现方法、应用服务器、业务终端和系统
CN101997991A (zh) Bicc信令前置机、bicc彩铃ivr业务的实现系统和方法
WO2015035905A1 (zh) 一种语音业务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38649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REEP Request for entry into the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38649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38649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