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2037745A1 - 用于换热管的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换热管的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2037745A1
WO2012037745A1 PCT/CN2010/078649 CN2010078649W WO2012037745A1 WO 2012037745 A1 WO2012037745 A1 WO 2012037745A1 CN 2010078649 W CN2010078649 W CN 2010078649W WO 2012037745 A1 WO2012037745 A1 WO 2012037745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rotating shaft
limiting member
self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86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杨卫民
阎华�
赵本华
刘泽
Original Assignee
北京华夏壹泰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北京华夏壹泰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北京华夏壹泰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2037745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2037745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2Cleaning pipes or tubes or systems of pipes or tubes
    • B08B9/027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28F13/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 F28F13/125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by stir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08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scra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3/00Rotary appliances
    • F28G3/10Rotary appliances having scrapers, hammers, or cutters, e.g. rigidly mounted

Definitions

  • the rotor segments are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number of rotors in each rotor segment is less than 200, and the axial force acting on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during operation is small. If the number of each rotor segment is more than 200 or the length is greater than 2000 mm, the rotor does not work well. Nearly one third of the rotor is far from the inlet port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The effect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and anti-scaling and descaling of the rotor. Therefore, keeping the number of rotors in each rotor segment within 2 to 200 can improve the flexible running performance of the rotor. When the fluid flow rate is low,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rotor is small, and the length of each rotor segment is 100 mm.
  • Figure 5 is a left side elevational view of the EHT self-cleani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shown in Figure 4.
  • the EHT self-cleaning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propos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rotor 1, a rotating shaft 3, a limiting member 2 and a hanging member 4.
  • the rotating shaft 3 is supported in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through the hanging member 4 disposed at two ends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and is axially fixed by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and the rotor 1 is worn in the On the rotating shaft 3, the axial movement is restricted by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wherein the rotating shaft 3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rotor segments, and each of the rotor segments is provided with the second
  • the limiting member 2-2 may also be provided with a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at each end of each rotor segment, and each segment of the rotor segment has 2 to 200 of the rotors, and each segment of the rotor segment
  • the length is 100 to 2000 mm,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rotor 1 provided in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is smaller than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s 5.
  • the rotor 1 is composed of a hollow shaft 1-3 and blades, and the blades include a left-handed blade 1-1 and a right-handed blade 1-2.
  • the blades disposed outside the hollow shaft 1-3 are all the left-handed blades 1-1, or the number of the left-handed blades 1-1 is larger than the number of the right-handed blades 1-2, the left-handed rotation is formed.
  • Rotor When the blades disposed outside the hollow shaft 1-3 are all the right-handed blades 1-2, or the number of the right-handed blades 1-2 is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of the left-handed blades 1-1, the right rotation is formed. child.
  • Each of the rotor segments may consist entirely of the left rotor, or all of the right rotor, or may be staggered by the left and right rotors.
  • a transparent structure may also be disposed on the blade.
  •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may be made of a metal material, a polymer material or a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
  •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may each have a hollow shaft shape.
  • the shape of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may also be the same as the structural shape of one of the rotors 1. 1 ⁇ 3 ⁇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heat exchanger tube 5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rotor 1 is from 0.1 to 3mm.
  •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EHT self-cleaning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propos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firstly manufactures the rotor 1, the rotating shaft 3, the limiting member 2 and the hanging member 4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shap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wears the rotor 1 in sections.
  •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is axially restrained between each rotor segment,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may be disposed at both ends of each rotor segment.
  • a rotor segment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second limiting members 2-2, and at least two of the rotor segments are dispos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3.
  •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may be made of a metal material, and the limiting member is applied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a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hollow body of the limiting member. Radial deformation is generated to be fixedly coupled to the rotating shaft 3.
  •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and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may also be made of a polymer material or a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 and the method may be performed by using an electric heater, a heater or an ultrasonic splicing method.
  • the limiting member is heated and melted, and the limiting member is integral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3.
  • the EHT self-cleaning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rotor 1, a rotating shaft 3, a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a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and a hanging member 4, and the rotor 1 is worn on the rotating shaft.
  • the rotating shaft 3 is fixed by the hanging members 4 at both ends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 the hanging members 4 are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 the example implemented is that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has an inner diameter of 23 mm, an outer diameter of 25 mm, a length of 8000 mm, a rotor 1 having a blade outer diameter of 19 mm, a spiral blade lead of 100 mm, and a hollow shaft 1-3.
  • the rotor has a diameter of 35 mm, an outer diameter of the hollow shaft of 6 mm, an inner diameter of 3 mm, a flowing fluid medium of water, a flow rate of between 0.5 m / s and 5 m / s, the rotor 1 is segment mount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3
  • the number of rotors 1 in each rotor segment is 20,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each rotor segment in the segment limit is 700 mm.
  • each rotor is 1 left rotor and 1 right rotor cross fit. Since the rotor 1 is fixed to the rotating shaft 3 in sections, the force of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is small when each rotor is in operation, and the rotor 1 in one heat exchange tube 5 can be prevented from being worn for a period of time. The number of rotors 1 in each rotor segment is too large, the rotors 1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s 5 cannot be adapted to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rotor 1, thereby improving the flexible running performance of the rotor 1; 8% ⁇ 2. 7 ⁇ 8% ⁇ 2.
  • the segmented rotor works better when the flow rate is increased, and the rotor 1 is in fluid when it is not installed in sections.
  • the heat transfer tube 5 has nearly one-half of the rotor 1 is out of order, but the good operation of a rotor mounted segment.
  • the rotating shaft 3 is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and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rotating shaft 3 is restricted.
  •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is subjected to a large force, and the first limit can be made of a metal material. 2-1, using the force of the pliers to apply the force to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is deformed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so that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and the rotating shaft 3 can be in close contact, so that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 of the heat exchanger is operated for a long time.
  • -1 can maintain a good limit and has a long life.
  • the second limiting member 2-2 can also be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as the first limiting member 2-1, and can adopt the same fixing manner.
  • the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is provided with a hanging member 4, and the hanging member 4 comprises a hollow supporting shaft 4-1, a supporting frame 4-2, a connecting table 4-3, an extending end 4-4 and an inlet hole 4-5, hollow
  • the central hole of the support shaft 4-1 is match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3, and the protruding end 4-4 is inser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and the support frame 4-2 of the hanging member 4 has a structure of a three-dimensional filter function to prevent
  • the bulky fluid impurities enter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to block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and the first support gap 4-6 is disposed in the hollow support shaft 4-1, and the rotating shaft 3 is placed into the hollow support by the first notch 4-6.
  • the first notch 4-6 can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hanging member 4, save material cost, and can be chamfered on the first notch 4-6, and can guide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 the fluid at the end increases the flow rate of the fluid entering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and the stepped hole 4-7 is disposed on the hollow support shaft 4-1, and the first limit of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limit rotary shaft 3 can be
  • the piece 2-1 is placed in the stepped hole, and the second notch 4-8 and the groove 4-9 may be disposed on the connecting table 4-3.
  • the groove 4-9 may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pendant 4, The material cost is saved, and the second notch 4-8 allows the pendant 4 to have a certain flexible tensioning performance, which facilitate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hanging member 4, and facilitates the insertion of the protruding end 4-4 into the heat exchange tube 5.
  • the structure of the self-rotating rotor 1,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otor 1 segm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limiting member 2,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imiting member 2, the structure of the hanging member, and the parameter setting can all be changed.
  • the present invention should not be limited by the above-described embodiments, and 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s mad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should not be excluded from the scop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Description

用于换热管的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的装置, 尤其是一种 EHT (强化传热) 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该装置特别适用于管壳式换热器、 热交换 反应器、 凝汽器、 蒸发器等设备中, 可将内插元件分段安装固定、 限位、 提高 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效果, 且制造简单, 部件间连接牢固。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节能减排是一项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的关键技术, 尤其是在石油、 化工、 火电、 核电、 冶金、 轻工、 航空器件和船舶车辆等众多领域都要应用到 许多的换热器,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管壳式换热器, 但在这些换热管中内壁 普遍存在层积污垢, 导致流体在管道中输送阻力增加, 严重时会堵塞管道, 同 时传热性能大为下降; 换热管内的污垢会大大降低传热效率, 从而导致严重的 能源浪费; 此外, 污垢一般具有腐蚀性, 管壁会因此被腐蚀, 泄露流体造成重 大安全隐患。 对此, 传统的处理办法就是采取停产, 再请专业清洗人员对换热 管内进行清洗, 这样不仅耽搁了工厂的生产进度, 同时还需要支付清洗费用。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一直研究采用不停产的在线自动强化传热 和除垢防垢的各种办法和装置。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防垢除垢方法和装置, 其中 中国专利第 ZL200520127121. 9号就公开了一种"转子式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 此装置是由固定架、 转子、 柔性轴和支撑管构成, 两固定架分别固定在换热管 的两端; 转子的外表有螺旋棱, 转子上有中心孔; 支撑架设在转子与固定架之 间, 转轴穿过转子的中心孔和支撑管固定在两固定架上。 该装置具有在线自动 防垢除垢和强化传热的功能, 流体在传热管内顺流或者逆流的情况下, 均有防 垢除垢和强化传热的作用。 数个自转式转子穿装在转轴上, 在轴向上固定转子 时, 所述装置没有对转子的结构特点、 性能参数, 转子的排列方式, 固定架的 结构等进行优化, 难以达到更为满意的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EHT ( Ehanced heat transfer 强化传热, 以 下简称 EHT ) 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装置适应范围宽、 安装效率高和自动化程度高, 且防垢除垢效果好, 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换热 管内易结垢、 存污的缺陷。
为此, 本发明提出的 EHT 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包括转子、 转轴、 限位件 和挂件, 所述转轴通过换热管两端的所述挂件支撑在所述换热管内并通过第一 限位件固定, 所述转子穿装在所述转轴上, 通过第二限位件限制其沿轴向的移 动, 其中, 所述转轴上设有至少两段转子段, 至少在每个转子段之间设置第二 限位件, 也可以在每段所述转子段的两端均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 每段所述转 子段具有 2到 200个所述转子, 各段所述转子段的长度为 100 mm至 2000mm, 所述换热管内设置的所述转子段的总长度小于所述换热管的总长度。
本发明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安装在换热管内, 所述转子是穿装在转 轴上, 所述挂件是安装在换热管端部, 所述转轴是通过换热管两端的挂件支撑 在换热管内并通过第一限位件固定,所述转子由第二限位件分段固定在转轴上, 每个转子段的转子个数为 2到 200个, 分段限位的各转子段的总长度为 100 mm 至 2000mm,至少在各转子段之间设有第二限位件,以对各转子段进行轴向限位, 如果每个转子段的转子个数为 1个或者长度小于 100mm时, 所述第二限位件在 换热管内转轴上的个数太多,由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在转轴上不能发生转动, 因此防垢除垢的效果不好, 所以装置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的总体效果不好。 而 转子分段固定在转轴上, 每个转子段的转子个数在 200个以内, 运转时对第二 限位件的轴向作用力较小。 若每个转子段的个数多于 200 个或者长度大于 2000mm , 则转子运转不好, 在离换热管端部的进入口较远的地方有近三分之一 的转子不发生运转, 减弱了转子的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的效果。 因此, 保持每 个转子段的转子个数在 2到 200个内, 能提高转子灵活运转性能, 在流体流速 低时, 流体作用在转子上的力较小, 每个转子段的长度为 100mm , 转子能够运 转自如, 在换热管内流速高时, 每个转子段的长度为 2000mm也能运转良好; 所 以各转子段内设置的转子个数取 2至 200个, 每个转子段的长度为 100mm至 2000mm是较好的工作范围, 每根换热管内设置的转子段总长度小于换热管的总 长度。 换热管的长度一般为 6m、 8m、 10m等, 每个转子段设置的转子个数取 2 个至 200个, 每个转子段的长度为 100mm至 2000mm, 这样便于穿装时的计数和 长度的计量, 减少装配的误差, 提高装配效率。
所述转子是由空心轴和叶片组成的, 所述叶片有左旋叶片和右旋叶片, 所 述转子上的叶片旋向可以全部为左旋或者右旋, 也可以是左旋叶片和右旋叶片 不同组合的排列,如一个左旋叶片一个右旋叶片,一个左旋叶片多个右旋叶片, 一个右旋叶片多个左旋叶片, 或者多个左旋叶片多个右旋叶片, 所述左旋转子 结构为左旋叶片的数量大于右旋叶片的数量, 所述右旋转子的结构为右旋叶片 的数量大于左旋叶片的数量, 每个转子上的叶片的旋向发生变化, 使得当转子 转动时, 流体能产生不同方向的速度, 加大流体的湍流度, 提高强化传热和防 垢除垢的效果, 叶片上还可以设置有透空结构, 可以减小转子的重量, 节省材 料成本, 加大转子运动的灵活性。
每个转子段的组合方式可以全部为左旋转子, 也可以是全部为右旋转子, 或者左旋转子和右旋转子交错排列, 如一个左旋转子一个右旋转子, 或一个左 旋转子多个右旋转子, 或一个右旋转子多个左旋转子, 或多个左旋转子多个右 旋转子排列, 不同类型的转子交错排列组合在一起, 使得流体作用在不同转子 上会产生不同旋向的轴向速度, 加大流体的湍流程度, 提高转子的强化传热和 防垢除垢的效果。
所述换热管内径与转子叶片的外径之差为 0. 1至 3mm, 在换热管内介质低 流速下, 转子转速低, 所述转子叶片的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差 0. 1mm , 转子运 转自如, 所述转子叶片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差小于 0. 1mm时, 造成转子安装不 方便, 在低流速时, 会使大于三分之一的转子不能运转, 并且换热管稍有污垢 即会造成转子卡住, 其稳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在流体速度高时, 转子运转速 度大, 会产生一定的波动, 转子叶片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差要增大, 但不大于
3mm,转子叶片的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差太大, 即转子叶片外径小于换热管内径 过多, 则转子叶片的外缘破坏换热管内流体边界层的效果不好, 也不能很好地 扫掠换热管内壁, 转子的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效果就不够明显, 所以将转子叶 片外缘与换热管内径相差保持在 3mm以内, 转子叶片能够更好地刮擦换热管内 壁,清除换热管内壁的污垢, 同时转子叶片能够破坏流体在换热管上的边界层, 使流体产生垂直于换热管径向的周向速度, 根据场协同原理有周向速度的流体 具有增强换热的效果。
所述转子分段固定时, 转子段间设置有第二限位件, 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 位件均可以为空心轴状, 且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形状也可与其中一种转子的结构 形状相同。 限位件可以由金属材料制作, 也可以由高分子材料或者高分子基复 合材料制作。
所述转轴为柔性软轴,转轴外表面是圆形的, 转轴可以是一个实心的圆轴, 也可以是一个带有空心的圆轴, 或者用钢丝绳原理做成的多条细丝螺旋缠绕而 成的螺旋轴, 转轴为实心圆轴时方便加工, 转轴为空心轴时, 可以减轻转轴的 重量, 节省材料, 转轴为螺旋轴时, 外表面会有螺旋沟槽, 有利于与限位件相 配合, 加大转轴与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 使转轴和限位件结合得更为紧密。 当 转轴为金属单丝时, 可以将其根据转子的分段形式来分段, 即转轴也可为分段 结构, 安装前先将转子和第二限位件穿装在分段的转轴上, 然后再将分段的转 轴连接成一串, 再通过第一限位件和挂件安装在换热管内。 这种结构多用于转 轴较硬的场合, 采用分段结构后, 便于卷绕, 具有软轴的特性, 与换热管的适 应性更好。
换热管端部设置有挂件, 所述挂件包括中空支撑轴、 进流孔、 支撑架、 连 接台和伸出端, 所述中空支撑轴的中心孔与转轴为间隙配合, 伸出端与换热管 承插连接, 所述挂件的支撑架具有立体滤网功能的结构, 防止体积较大的流体 杂质进入到换热管内堵塞换热管。 所述连接台上设置第二缺口, 可以减轻挂件 的重量, 节省材料成本, 同时可以在第二缺口上设置倒角, 对换热管端部的流 体具有导流作用, 也加大了进入换热管内的流体流量。 在所述中空支撑轴的固 定端上可以设置有阶梯孔, 且中空支撑轴的侧壁设有第一缺口, 可以将限位转 轴的轴向运动的第一限位件放在阶梯孔中, 利用第一缺口将转轴放入到中空支 撑轴的中心孔中, 在连接台上可以设置有凹槽和第二缺口, 在挂架能承受转轴 的拉力情况下, 凹槽可以减轻挂件的重量, 节省材料成本, 凹槽边缘可以设置 倒角, 对换热管端部的流通有导流作用, 通过第二缺口还可以让挂件有一定的 灵活张紧性能, 利于将挂件伸出端放入到换热管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 将所述转子分段 穿装在所述转轴上, 在每段转子之间用第二限位件进行轴向限位, 也可以在每 个转子段的两端设置第二限位件,则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形成一个转子段, 所述转轴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转子段; 将穿置了所述转子的所述转轴穿入到换 热管内, 并将所述转轴穿入所述挂件的中空支撑轴内, 将所述挂件的伸出端伸 入承插连接于所述换热管两端, 通过第一限位件将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 挂件上, 以限制所述转轴的轴向运动。
具体讲,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 先将转子、 转轴、 限位件和挂件按根据应 用要求确定的结构形状分别制造出来, 例如高分子材料转子、 限位件、 挂件采 用注射成型或挤出成型后裁断修剪, 金属材料转子、 限位件、 挂件采用冲压、 机加工或悍接完成, 转轴采用钢丝绳缠绕后裁断等; 将转子分段穿装在转轴上, 至少在每个转子段之间用第二限位件对转子段进行轴向限位, 对于最外端的两 个转子段的外侧也可以设置第二限位件, 以对该两个最外端的转子进行轴向限 位。 具体每根换热管内转子分段的数量和每个转子段的长度要根据换热管的长 度、 流体介质、 工作温度等参数来确定, 将穿好转子的转轴穿入到换热管内, 在换热管两端装好挂件, 通过第一限位件将转轴固定在挂件上, 这样转轴的轴 向限位就固定, 可以承受在轴向上两个方向上的流体推力。
固定第二限位件的方法是, 当第二限位件为金属材料时利用钳子压紧原理 将力作用在第二限位件径向上, 使第二限位件在径向上发生变形, 从而第二限 位件和转轴之间可以紧密接触; 当第二限位件为高分子材料或者高分子基复合 材料时,可以利用电热器、加热器或者超声波悍接原理将第二限位件加热熔化, 使第二限位件与转轴连接为一体, 这样有利于穿装转子时可以机械化操作, 提 高工作效率, 所述第二限位件还可以利用胶粘剂使其固定在转轴上。 所述第二 限位件的结构形状可以与其中一种转子的结构形状相同, 即选择转子作为第二 限位件, 这样可减少加工制品的类型, 降低制作成本。 在换热管端部挂件外对 转轴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受力较大, 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做成的第一限位件来 对转轴进行轴向限位。
本发明涉及的 EHT 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其转轴上的转子分 段安装的段数、 左旋转子和右旋转子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 转子叶片的旋向、 叶片的轴向长度、 螺旋升角、 旋转外圆直径、 转轴形状、 材料、 挂件的支撑架 长度、 大小等结构参数, 可以根据换热管内径、 管内的介质流速和温度等工作 条件以及制造加工成本等来确定。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将转子分段穿装在转轴上, 每段转子运转时对限位件的作用力较小, 提 高转子运转的灵活性, 加大转子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的效果, 避免一个换热管 内的转子穿装成一段时转子个数太多、 转子相互干扰、 不能适应换热管的弯曲 变形而影响转子正常运转的情况, 减少转子在轴向方向受到流体作用时产生周 向力导致转子之间运转的相互干扰。
2、转子上的叶片的旋向发生变化, 以及不同类型的转子交错排列组合在一 起, 当转子转动时, 流体能产生不同方向的速度, 加大流体的湍流度, 提高强 化传热和防垢除垢的效果。
3、 转子叶片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差为 0. 1至 3mm, 转子叶片能够更好地 刮擦换热管内壁, 清除换热管内壁的污垢, 同时转子叶片能够破坏流体在换热 管上的边界层, 使流体产生垂直于换热管径向的周向速度, 根据场协同原理有 周向速度的流体具有增强换热的效果。
4、挂件的支撑架具有立体滤网功能的结构, 防止换热管内的体积较大的流 体杂质进入到换热管内堵塞换热管。
5、 在装置制造方法中, 利用电热器、 加热器或者超声波悍接原理将第一、 第二限位件加热熔化, 使第一、 第二限位件与转轴连接为一体, 还可以利用转 子作为第二限位件, 这样有利于穿装转子时可以机械化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还可以利用胶粘剂使其固定在转轴上,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图 1是本发明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左旋转子主视图, 所述左旋转子 有两个左旋叶片,一个右旋叶片。
图 3是本发明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左旋转子左视图。
图 4是本发明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右旋转子主视图, 所述右旋转子 有两个右旋叶片,一个左旋叶片。
图 5是图 4所示本发明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右旋转子左视图。
图 6是本发明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两叶转子三维结构示意图, 两叶 转子 1为左旋转子, 在实施例中作为转子末端的限位件。
图 7是本发明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挂件主视图。
图 8是图 7所示本发明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挂件左视图。
图中, 1 转子, 1-1一左旋叶片, 1-2—右旋叶片, 1-3—空心轴, 2—限位 件, 2-1—第一限位件, 2-2 第二限位件, 3 转轴, 4 挂件, 4-1一中空支撑 轴, 4-2—支撑架, 4-3—连接台, 4-4一伸出端, 4-5—进流孔, 4-6—第一缺口,
4-7—阶梯孔, 4-8—第二缺口, 4-9 凹槽, 5—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照附图说 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至图 8中, 图 1所示为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左旋转子的主视图,左旋转子有两个左旋叶片 1-1和一个右旋叶片 1-2, 图 3是图 2的左视图, 图 4为右旋转子的主视图, 右旋转子有两个右旋叶片 1-2 和一个左旋叶片 1-1, 图 5是图 4的左视图, 图 6是两叶的左旋转子三维结构 示意图, 包括有两个左旋叶片 1-1, 在实施例中作为转子 1末端的限位件 2, 图 7是具有滤网功能的挂件 4, 图 8是图 7的左视图。
本发明提出的 EHT 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包括转子 1、 转轴 3、 限位件 2 和挂件 4。所述转轴 3通过换热管 5两端设置的所述挂件 4支撑在所述换热管 5 内并通过第一限位件 2-1进行轴向固定, 所述转子 1穿装在所述转轴 3上, 通 过第二限位件 2-2限制其沿轴向的移动, 其中, 所述转轴 3上设有至少两段转 子段, 每段所述转子段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限位件 2-2, 也可以在每个转子段的 两端设置第二限位件 2-2, 每段所述转子段具有 2个到 200个所述转子, 各段 所述转子段的长度为 100至 2000mm, 所述换热管 5内设置的所述转子 1的总长 度小于所述换热管 5的总长度。
所述转子 1由空心轴 1-3和叶片组成, 所述叶片包括左旋叶片 1-1和右旋 叶片 1-2。当所述空心轴 1-3外部设置的叶片均为所述左旋叶片 1-1, 或设置的 所述左旋叶片 1-1的数量大于所述右旋叶片 1-2的数量时, 则构成左旋转子。 当所述空心轴 1-3外部设置的叶片均为所述右旋叶片 1-2,或所述右旋叶片 1-2 的数量大于所述左旋叶片 1-1的数量时, 则构成右旋转子。 每个所述转子段可 全部由所述左旋转子构成, 或是全部由所述右旋转子构成, 或者由所述左旋转 子和右旋转子交错排列构成。 所述叶片上还可以设置有透空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件 2-1、 第二限位件 2-2可由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或高分 子基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限位件 2-1、 第二限位件 2-2均可以呈空心轴状。 所述第二限位件 2-2的形状也可以与其中一种所述转子 1的结构形状相同。 且 所述换热管 5内径与所述转子 1的叶片外径之差为 0. 1至 3mm。
本发明中, 所述转轴 3为中空的柔性软轴, 其横截面呈圆环形。 另一个可 选的方案是, 所述转轴 3为实心的柔性软轴。 此外, 所述转轴 3也可为由多条 细丝采用钢丝绳原理螺旋缠绕而制成的柔性螺旋轴, 对于细丝的材料不加以限 定, 可以是钢丝、 高分子材料制作的丝例如尼龙丝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作的高 强度丝例如碳纤维等增强的芳纶丝等, 只要能支撑所述转子, 且所述转子能在 其上进行转动即可。 所述转轴 3并不限于柔性轴, 做为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 所述转轴 3也可以是刚性轴。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所述转轴 3也可为由多条金属细丝采用钢丝绳原理螺 旋缠绕而制成的柔性螺旋轴, 当然所述转轴 3还可以为一根金属丝。 当转轴 3 由金属单丝或其他较硬材料制作时, 可以将其根据转子 1的分段形式来分段, 即转轴 3也为分段结构, 其长度与转子段的长度相匹配。 安装前先将转子 1和 第二限位件 2-2穿装在分段的转轴上,然后再将分段的各转轴串联连接成一体, 再通过第一限位件 1-1和挂件 4安装在换热管 5内, 具体安装方式与整体式转 轴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这种结构多用于转轴较硬的场合, 采用分段结构后, 便于卷绕, 具有软轴的特性, 与换热管的适应性更好。 分段转轴的连接方法可 以是将端部的转轴打结或铆接, 或在转轴段间接入连接环等。
所述挂件 4设置在所述换热管 5端部, 所述挂件 4包括中空支撑轴 4-1、 支撑架 4-2、 连接台 4-3、 伸出端 4-4和进流孔 4-5。 进流孔 4-5与所述连接台 4-3 的中心孔贯通, 保证流体顺利流入换热管中, 并且造成的阻挡要尽量小; 所述伸出端 4-4设置在所述连接台 4-3的一侧, 所述伸出端 4-4伸入所述换热 管 5内与其承插连接。 所述支撑架 4-2设置在所述连接台 4-3的另一侧, 一中 空支撑轴 4-1贯穿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 4-2, 所述中空支撑轴 4-1的侧壁设有 第一缺口 4-6,所述中空支撑轴 4-1远离所述连接台 4-3的一端形成阶梯孔 4-7, 且所述中空支撑轴 4-1与所述连接台 4-3上设置的贯通孔同轴, 所述转轴 3穿 置于所述中空支撑轴 4-1。所述连接台 4-3上设有沿轴贯穿侧壁的第二缺口 4-8, 且在所述连接台 4-3的端部设有多个凹槽 4-9, 所述凹槽 4-9的边缘设置有倒 角。
本发明提出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 先将转子 1、 转轴 3、 限位件 2和挂件 4按根据应用要求确定的结构形状分别制造出来, 将所述转子 1分段穿装在所述转轴 3上, 在每个转子段之间用第二限位件 2-2进行轴向限 位, 也可以在每个转子段的两端设置第二限位件 2-2, 则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 2-2之间形成一个转子段, 所述转轴 3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转子段。 将穿置了 所述转子 1的所述转轴 3穿入到换热管 5内, 并将所述转轴 3穿入所述挂件 4 的中空支撑轴 4-1内, 将所述挂件 4的伸出端 4-4伸入承插连接于所述换热管 5两端, 通过第一限位件 2-1将所述转轴 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挂件 4上, 以限 制所述转轴 3的轴向运动。
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件 2-1、 第二限位件 2-2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 对所述限位件的中空体的径向施加压力, 使所述限位件产生径向变形而与所述 转轴 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件 2-1、 第二限位件 2-2还可以由高分子材料或者高分子基 复合材料制成, 则可以利用电热器、 加热器或者超声波悍接方法将所述限位件 加热熔化, 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轴 3连接为一体。
此外, 所述第一限位件 2-1、 第二限位件 2-2 由高分子材料或者高分子基 复合材料制成时, 可以用胶黏剂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轴 3之间粘合在一起。
下面结构附图进一歩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 1所示,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包括转子 1、 转轴 3、 第一限位件 2-1、 第二限位件 2-2和挂件 4, 所述转子 1是穿装在转轴 3上, 所述转轴 3是 通过换热管 5两端的挂件 4固定的, 所述挂件 4是固定在换热管 5两端的。
如图 1所示, 所实施的例子为换热管 5内径为 23mm, 外径为 25mm, 长度为 8000mm, 转子 1的叶片外径为 19mm, 螺旋叶片的导程为 100mm, 空心轴 1-3长 度为 35mm, 空心轴外径为 6mm, 内径为 3mm, 所流过的流体介质为水, 流速在 0. 5m/s到 5m/s之间,所述转子 1是分段安装在转轴 3上, 每个转子段内转子 1 的个数为 20个, 分段限位的每个转子段的总长度为 700 mm , 每段转子的装配 方式为 1个左旋转子和 1个右旋转子交叉配合, 由于转子 1是分段固定在转轴 3上, 因此每段转子运转时对第二限位件 2-2的作用力较小, 能避免一个换热 管 5内的转子 1穿装成一段时每个转子段内转子 1的个数太多、 转子 1之间相 互干扰、 不能适应换热管 5的弯曲变形而影响转子 1正常运转的情况, 从而提 高了转子 1的灵活运转性能; 换热管 5内的转子 1总长度小于换热管 5的总长 度, 转子分段安装时的换热系数比不分段安装的换热系数随流速增大而提高了 10. 8%到 25. 7%, 在流速增大时分段转子运转效果更好, 同时转子 1在没有分段 安装时,在流体流速为 1. 5m/s时,换热管 5内有近二分之一的转子 1运转不好, 但是分段安装的转子 1运转良好。
在实施例中, 所述左旋转子结构在空心轴 1-3上设置有左旋叶片 1-1的数 量为 2, 右旋叶片 1-2的数量为 1, 所述右旋转子的结构为右旋叶片 1-2的数 量为 2,左旋叶片 1-1的数量为 1,左旋转子和右旋转子的左旋叶片 1-1和右旋 叶片 1-1的数量不等, 每个转子 1上的叶片的旋向发生变化, 使得当转子 1转 动时, 流体能产生不同方向的速度, 加大流体的湍流度, 提高强化传热和防垢 除垢的效果。
所述转子分段固定时, 在每个转子段末端设置限位件 2, 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 6所示, 为采用两叶转子 1作为第二限位件 2-2, 因此无须专门生产第二 限位件 2-2。 该两叶转子的制造材料可为高分子材料, 两叶转子的叶片为左旋 叶片 1-1, 在两个左旋叶片之 1-1之间的空心轴上没有设置叶片, 利于加热做 为第二限位件 2-2的转子的空心轴 1-3, 避免叶片对加热操作的影响, 同时可 以用机械操作, 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在换热管 5端部固定转轴 3, 限制转轴 3 的轴向移动, 位于换热管端部的第一限位件 2-1的受力较大, 可以采用金属材 料做成第一限位件 2-1, 利用钳子压紧原理将力作用在第一限位件 2-1的径向 上, 使第一限位件 2-1在径向上发生变形, 从而第一限位件 2-1和转轴 3之间 可以紧密接触, 这样换热器在长时间运行时第一限位件 2-1能够保持好的限位 作用, 寿命较长。 当然, 第二限位件 2-2也可以与第一限位件 2-1采用相同的 材料制成, 并可以采用相同的固定方式。
所实施的例子流体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速度有大有小, 所以将转子 1 叶片外径与换热管 5 内径之间相差为 2mm, 这样在流体速度为中速和高速时, 转子 1叶片能够很好地刮擦换热管 5内壁, 清除换热管 5内壁的污垢, 同时转 子 1能够破坏流体在换热管 5上的层流边界层, 使流体产生垂直于换热管 5径 向的周向速度, 根据场协同原理有周向速度的流体具有增强换热的效果。
在实施例中利用钢丝绳作为转轴 3, 钢丝绳为多条细丝螺旋缠绕而成的螺 旋轴, 转轴 3为螺旋轴时, 外表面会有螺旋沟槽, 在加热限位件 2时, 限位件 2与钢丝绳很好地粘合在一起, 使钢丝绳和限位件 2结合得更为紧密, 钢丝绳 为软轴, 能抵抗形变, 具有好的抗疲劳性能, 保证了装置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
换热管 5端部设置有挂件 4,所述挂件 4包括中空支撑轴 4-1、支撑架 4-2、 连接台 4-3、伸出端 4-4和进流孔 4-5, 中空支撑轴 4-1的中心孔与转轴 3相配 合, 所述伸出端 4-4与换热管 5承插连接, 所述挂件 4的支撑架 4-2具有立体 滤网功能的结构, 防止体积较大的流体杂质进入到换热管 5 内堵塞换热管 5, 在中空支撑轴 4-1设置有第一缺口 4-6, 利用第一缺口 4-6将转轴 3放入到中 空支撑轴 4-1的中心孔中, 所述第一缺口 4-6可以减轻挂件 4的重量, 节省材 料成本, 同时可以在第一缺口 4-6上加工有倒角, 可以导流换热管 5端部的流 体, 加大进入换热管 5内的流体流量, 在所述中空支撑轴 4-1上设置有阶梯孔 4-7,可以将限位转轴 3的轴向运动的第一限位件 2-1放在阶梯孔中,在连接台 4-3上可以设置有第二缺口 4-8和凹槽 4-9,在挂件 4能承受转轴的拉力情况下, 凹槽 4-9可以减轻挂件 4的重量, 节省材料成本, 第二缺口 4-8可以让挂件 4 有一定的灵活张紧性能, 使挂件 4的安装方便, 利于将伸出端 4-4放入到换热 管 5内。 以上尽管公开了实施例子, 自转式转子 1的结构、转子 1分段的组合方式、 限位件 2的结构和固定限位件 2的方法、 挂件的结构及参数设置等都是可以变 化的, 本发明不应受到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根据本发明原理进行的等效变换, 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 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的各组成 部分及各方法歩骤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 而是可根据实际需要与其它现有 技术进行结合, 因此, 本发明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 及具体应用。

Claim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包括转子、 转轴、 限位件和挂件, 所述 转轴通过换热管两端的所述挂件支撑在所述换热管内并通过第一限位件固定, 所述转子穿装在所述转轴上, 通过第二限位件限制其沿轴向的移动,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转轴上设有至少两段转子段, 至少在每段所述转子段之间设有所述第 二限位件, 每段所述转子段具有 2到 200个所述转子, 各段所述转子段的长度 为 100 mm至 2000mm, 所述换热管内设置的所述转子的总长度小于所述换热管 的总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 子由空心轴和叶片组成, 所述叶片包括左旋叶片和右旋叶片; 当所述空心轴外 部设置的叶片均为所述左旋叶片, 或设置的所述左旋叶片的数量大于所述右旋 叶片的数量时, 则构成左旋转子; 当所述空心轴外部设置的叶片均为所述右旋 叶片, 或所述右旋叶片的数量大于所述左旋叶片的数量时, 则构成右旋转子。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 片上设置有透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 述转子段全部由所述左旋转子构成, 或是全部由所述右旋转子构成, 或者由所 述左旋转子和右旋转子交错排列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限位件、 第二限位件均呈空心轴状。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限位件的形状与其中一种所述转子的结构形状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限位件、 第二限位件由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 热管内径与所述转子的叶片外径之差为 0. 1 mm至 3mm。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 轴为中空的柔性软轴, 其横截面呈圆环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转轴为实心的柔性软轴, 其横截面呈圆形。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或 10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分为多段, 各段串联连接, 且每段转轴的长度与转子段的长度相匹配。
1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挂件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端部, 所述挂件包括进流孔、 支撑架、 中空支撑轴、 连 接台和伸出端; 所述连接台的中心设有贯通孔; 所述伸出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台 的一侧, 所述伸出端伸入所述换热管内与其承插连接; 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 连接台的另一侧, 一中空支撑轴贯穿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 所述中空支撑轴的 侧壁设有第一缺口, 所述中空支撑轴远离所述连接台的一端形成阶梯孔, 且所 述中空支撑轴与所述连接台上设置的贯通孔同轴, 所述转轴穿置于所述中空支 撑轴。
1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连接台设有沿轴贯穿侧壁的第二缺口, 且在所述连接台的端部设有多个凹槽, 所述凹槽边缘设置倒角。
14、 一种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权利要 求 1至 13制成所述转子、转轴、 限位件和挂件; 将所述转子分段穿装在所述转 轴上, 至少在每个转子段之间用第二限位件进行轴向限位, 所述转轴上设置至 少两个所述转子段; 将穿置了所述转子的所述转轴穿入到换热管内, 并将所述 转轴穿入所述挂件的中空支撑轴内, 将所述挂件的伸出端伸入承插连接于所述 换热管两端, 通过第一限位件将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挂件上, 以限制所 述转轴的轴向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 第二限位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对所述限位件径向 施加压力, 使所述限位件产生径向变形而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由高分子材料或者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制成, 利用电热器、 加热器或者超声波悍接方法将所述限位件加热熔化, 使所述限位 件与所述转轴连接为一体。
17、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由高分子材料或者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制成, 用胶黏剂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轴之间粘合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 所述转轴为柔性轴。
19、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转轴由多段串接构成,每段转轴的长度与所述转子段的长度相匹配, 将所述转子和第二限位件穿装在各段转轴上,然后再将各转轴串联连接成一体。
PCT/CN2010/078649 2010-09-20 2010-11-11 用于换热管的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12037745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7534 CN101968332A (zh) 2010-09-20 2010-09-20 Eht自清洁节能环保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10287534.9 2010-09-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37745A1 true WO2012037745A1 (zh) 2012-03-29

Family

ID=4354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8649 WO2012037745A1 (zh) 2010-09-20 2010-11-11 用于换热管的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8332A (zh)
WO (1) WO201203774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3263A (zh) * 2015-04-30 2015-08-12 北京化工大学 内置转子的高频电磁防垢除垢装置
CN106767007A (zh) * 2016-11-25 2017-05-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管外设置尖状结构的换热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698B (zh) * 2011-07-04 2013-06-05 南京华夏壹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刚性连接强化传热装置
ES2398978B2 (es) * 2011-07-14 2013-10-10 Antonio MORENO GARCÍA Dispositivo intercambiador térmico mejorado para tratamiento de líquidos y otros.
CN102419132A (zh) * 2011-11-11 2012-04-1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
CN102589345B (zh) * 2012-03-14 2013-05-29 北京化工大学 低流阻快装挂件
CN102679807B (zh) * 2012-03-14 2013-07-0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换热管低流阻快装挂件
CN103217054A (zh) * 2013-04-27 2013-07-24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多孔螺旋叶片转子
CN103432981B (zh) * 2013-08-27 2015-05-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节能高效自清洁聚合装置
CN103408680A (zh) * 2013-08-27 2013-11-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节能高效自清洁聚合工艺
CN104763422A (zh) * 2015-02-13 2015-07-08 湖南恒至凿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钻车集尘管道自动除尘装置
CN104764355A (zh) * 2015-04-14 2015-07-08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锯齿形螺旋叶片转子
CN104984958B (zh) * 2015-07-09 2017-11-24 张家港市圣鼎源制管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油管内壁清洗装置
CN105241268A (zh) * 2015-10-23 2016-01-13 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换热管的冷凝器
CN105202779B (zh) * 2015-10-29 2016-06-08 徐海慧 一种散热管串联布置的太阳能蓄热系统
CN106595383A (zh) * 2016-12-31 2017-04-26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叶轮扰流效应的凝汽器清洗装置
CN106705744B (zh) * 2017-03-13 2017-11-10 重庆大学 一种在线自激式自稳定管式换热器清垢及强化换热装置
CN108050875B (zh) * 2017-11-14 2019-06-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换热管的片状涡发生器插入结构及换热管
CN109499989A (zh) * 2018-10-24 2019-03-22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清洗杀毒灭菌装置
CN113899228B (zh) * 2021-10-12 2023-07-14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4052A (ja) * 2002-08-20 2004-03-11 Asuku Engineering:Kk 配管の付着物除去装置
CN101210791A (zh) * 2006-12-29 2008-07-02 北京华夏英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传热管内自清洁强化传热的低流阻转子
WO2008080262A1 (fr) * 2006-12-31 2008-07-10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Dispositif autonettoyant perfectionné de transfert de chaleur à l'intérieur d'un tuyau
CN101551214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北京化工大学 转片式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
CN101813438A (zh) * 2009-02-20 2010-08-25 北京华夏英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轴向往复运动的转子扰流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92924B1 (fr) * 1986-01-10 1989-10-20 Total France Dispositif de maintien en position d'une extremite d'un element mobile, entraine en rotation dans un tube et application a la prevention de l'encrassement et au nettoyage de ce tube.
FR2637659B1 (fr) * 1988-10-10 1991-01-18 Total France Dispositif perfectionne pour le maintien en position d'une extremite d'un element monte mobile en rotation dans un tube
US6085376A (en) * 1998-08-07 2000-07-11 Itc, Inc. Pipe cleaning apparatus
CN2681074Y (zh) * 2004-02-20 2005-02-23 株洲工学院帅科机械清洗研究所 传热管内污垢在线自动清洗的流体动力塑包螺旋线
CN2821510Y (zh) * 2005-09-27 2006-09-27 朱常平 凝汽器自清洗强化换热装置
CN201517905U (zh) * 2009-09-29 2010-06-30 北京华夏英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传热管内自清洁强化传热的磁悬浮螺旋扭带
CN201583184U (zh) * 2009-12-16 2010-09-15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叶片旋向交叉组合式转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4052A (ja) * 2002-08-20 2004-03-11 Asuku Engineering:Kk 配管の付着物除去装置
CN101210791A (zh) * 2006-12-29 2008-07-02 北京华夏英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传热管内自清洁强化传热的低流阻转子
WO2008080262A1 (fr) * 2006-12-31 2008-07-10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Dispositif autonettoyant perfectionné de transfert de chaleur à l'intérieur d'un tuyau
CN101551214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北京化工大学 转片式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
CN101813438A (zh) * 2009-02-20 2010-08-25 北京华夏英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轴向往复运动的转子扰流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3263A (zh) * 2015-04-30 2015-08-12 北京化工大学 内置转子的高频电磁防垢除垢装置
CN106767007A (zh) * 2016-11-25 2017-05-3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管外设置尖状结构的换热器
CN106767007B (zh) * 2016-11-25 2017-09-1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管外设置尖状结构的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8332A (zh) 201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37745A1 (zh) 用于换热管的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13769B (zh) 分段旋转多头弹簧式自清洁强化换热装置
CN101762203B (zh) 一种换热管内边界层剪切扰动径向混流装置
CN101551214B (zh) 转片式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
WO2008080262A1 (fr) Dispositif autonettoyant perfectionné de transfert de chaleur à l'intérieur d'un tuyau
CN102128559B (zh) 换热管内低驱动力自清洁与强化传热转子
CN101893404A (zh) 换热管内一种弧形静态扰流元件
CN107606975A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
CN101813437B (zh) 一种单元组合式强化传热装置
CN102200406A (zh) 换热管内敞开式挂件和套管限位装置
CN201803642U (zh) 列管式换热器在线防垢及强化换热装置
CN201852506U (zh) 换热管及管程流体强化传热装置
CN202582350U (zh) 换热管内开槽螺旋卷边转子
CN102645122A (zh) 换热管内开槽螺旋卷边转子
CN101532797A (zh) 换热管内自驱动周期刷边界层破裂强化传热装置
CN101832731B (zh) 列管式换热器在线防垢及强化换热装置
CN205049023U (zh) 管式换热节能装置
CN201335646Y (zh) 一种换热管内边界层剪切扰动径向混流装置
CN103017602A (zh) 一种热管换热器管外高效自清洗方法
CN102654363B (zh) 防腐防结垢高效换热器
CN114941961A (zh) 一种锅炉立式列管空气预热器螺旋自动清洗防垢机构
CN102901400B (zh) 一种流体动力自转的塑料旋流刮刀轮清洗机构
CN209371824U (zh) 一种螺旋冷凝换热器
CN219869262U (zh) 一种换气器管道
CN101832733A (zh) 换热管内自动居中式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8574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574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