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1011943A1 -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1011943A1
WO2011011943A1 PCT/CN2009/075297 CN2009075297W WO2011011943A1 WO 2011011943 A1 WO2011011943 A1 WO 2011011943A1 CN 2009075297 W CN2009075297 W CN 2009075297W WO 2011011943 A1 WO2011011943 A1 WO 2011011943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ession
pcrf
message
policy
gatewa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09/0752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周晓云
宗在峰
Original Assigne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098477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2458914B1/en
Priority to US13/258,184 priority patent/US8943165B2/en
Publication of WO2011011943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1011943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adapted for mobile IP [MI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其用于在演进的分组系统EPS中为用户设备UE建立第一网络协议IP连接接入网IP-CAN会话,并建立用于对第一IP-CAN会话进行策略控制的第一网关控制会话、第一Gx会话、S9会话和S9会话的第一子会话之后。本发明通过在BBERF重选的过程中,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将UE切换前建立的S9会话的子会话与目的BBERF和拜访地PCRF之间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以及相应的Gx会话相关联,在家乡路由和本地疏导的漫游场景下实现了策略计费控制会话的延迟关联。

Description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 法。
背景技术
3GPP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的 EPS ( Evolved Packet System, 演进的分组系统) 由 E-UTRAN (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 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 、 MME (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移动管理单元) 、 S-GW ( Serving Gateway, 服务网关) 、 P-GW (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 HSS (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 3GPP AAA服务器( 3GPP 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 、 PCRF (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策略和 计费规则功能)及其他支撑节点组成。
图 1是相关技术中的 EPS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其中, MME负责移动性 管理、 非接入层信令的处理和用户移动管理上下文的管理等控制面的相关工 作; S-GW是与 E-UTRAN相连的接入网关设备, 用于在 E-UTRAN和 P-GW 之间转发数据, 并且负责对寻呼等待数据进行緩存; P-GW则是 EPS与分组 数据网络( Packet Data Network, 简称为 PDN ) 网络的边界网关, 负责 PDN 的接入以及在 EPS与 PDN间转发数据等功能。
EPS支持与非 3GPP网络的互通, 并通过 S2a/b/c接口实现与非 3GPP网 络的互通。 非 3GPP网络包括可信任非 3GPP网络和不可信任非 3GPP网络。 可信任非 3GPP网络的 IP ( Internet Protocol, 网络协议 )接入可直接通过 S2a 接口与 P-GW相连;不可信任非 3GPP网络的 IP接入需要经过 ePDG( 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 演进的分组数据网关)与 P-GW相连, ePDG与 P-GW 间通过 S2b接口相连。
若 EPS系统支持 PCC (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策略计费控制) , 则由 PCRF进行策略和计费规则的制定; PCRF通过接收接口 Rx和运营商的 IP业务网络相连, 获取业务信息; 此外, PCRF通过 Gx/Gxa/Gxc接口与网络 中的网关设备相连, 负责发起 IP承载的建立, 保证业务数据的 QoS (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 并进行计费控制。 其中, PCEF ( 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 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位于 P-GW中, PCRF与 P-GW 间通过 Gx接口交换信息。当 P-GW与 S-GW间的接口基于 PMIP( Proxy Mobile IP, 代理移动 IP )时, S-GW中存在 BBERF ( 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 Function, 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 , 并且 S-GW与 PCRF之间通过 Gxc 接口交换信息。 当 UE通过可信任非 3GPP网络接入时, 可信任非 3GPP接入 网关中也驻留 BBERF ,可信任非 3GPP网络的接入网关与 PCRF之间通过 Gxa 接口交换信息。 UE (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漫游时, 归属地 PCRF和拜 访地 PCRF 的接口为 S9接口, 同时, 为 UE提供业务的 AF ( Application Function, 应用功能)位于业务网络中, 通过 Rx接口向 PCRF发送用于生成 PCC策略的业务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 PCC架构中釆用的协议是在 Diameter基础协议( Diameter
Base Protocol )基础上发展的 Diameter应用协议; 例如, 应用于 Gx接口的应 用协议, 应用于 Rx接口的应用协议、 应用于 Gxx接口 (包括 Gxa和 Gxc接 口)的应用协议和应用于漫游接口 S9的应用协议等。在这些应用协议中定义 了用于 PCC的消息、 命令以及 AVP ( Attribute Value Pairs, 属性值对)等。 用这些协议建立的 Diameter会话可以分别被称为 Gx会话、网关控制会话( Gxx 会话 ) 、 Rx会话和 S9会话。 PCC各功能实体通过这些会话对为 UE接入网 络而建立的 PDN连接进行策略计费控制。 通常将 UE到 PDN网络的一个 IP 连接称为一个 IP连接接入网( IP 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简称为 IP-CAN ) 会话。 PCRF要执行的一个重要操作就是将用于对同一个 IP-CAN会话进行策 略计费控制的 Gx会话、 网关控制会话 (Gxx会话)和 S9会话进行关联。 关联 操作在 IP-CAN会话的建立以及修改的过程中进行。本文中,将以上 Diameter 会话称为策略计费控制会话。
图 2为 UE通过 E-UTRAN接入 EPS并建立 PDN连接(即 IP-CAN会话 ) 的初始附着流程图; 其中, S-GW与 P-GW之间釆用 PMIPv6协议; 图 2所示 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S201 : UE向 eNodeB (演进的节点 B, 即基站, 简称为 eNB )发送 附着请求消息, 请求接入 EPS;
步骤 S202: eNodeB向 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步骤 S203: 网络对 UE进行认证并启动 NAS ( Non Access stratum, 非接 入层)安全加密保护;
步骤 S204: 对 UE认证通过后, MME与 HSS交互, 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步骤 S205: MME根据用户签约的默认 APN ( Access Point Name , 接入 点名称)为 UE选择 P-GW, 并选择 S-GW, MME向选定的 S-GW发送建立 默认承载请求消息; 以下在不出现歧义的情况下用 'APN,表示 '默认 APN,; 步骤 S206: 位于 S-GW中的 BBERF向 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 示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 , 网络接入标 识符) 、 PDN标识 ΑΡΝ以及当前接入网的承载属性等; 该消息请求建立的 网关控制会话 ( Gxx会话 )表示为 Gxx会话 1;
其中, 接入网承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BBERF地址; 此外, 接入 网承载属性还可以包括 RAT ( 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类型。
步骤 S207: 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获取用户的签约 信息, 从而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 网络策略和当前接入网的承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制定策略, 这时 PCRF制定的 策略为用户接入该 APN的默认策略, 包括 PCC规则、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 哭口.?
PCRF向 BBERF返回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将制定的 QoS规则和 事件触发器发送给 BBERF; BBERF安装并执行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步骤 S208: S-GW向步骤 S205中 MME所选择的 P-GW发送代理绑定更 新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和接入网承载属性(包 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
步骤 S209: P-GW为 UE接入而请求建立的 PDN连接分配 IP地址, 表 示为 IP Address 1 ; 位于 P-GW的 PCEF向 PCRF发送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该消息中 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 IP Address 1和接入网承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等; 该消息中的接入网承载属 性为步骤 S208中获得; 该消息请求建立的 Gx会话表示为 Gx会话 1。
步骤 S210: PCRF根据 NAI和 APN将 Gxx会话 1和 Gx会话 1进行关联, 即 Gxx会话 1和 Gx会话 1用于对 UE请求建立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 话)进行策略计费控制;
步骤 S211 : PCRF向 PCEF返回 IP-CAN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将步骤 S207 中制定的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 PCEF; PCEF安装并执行 PCC规则 和事件触发器;
PCRF可能会根据步骤 S209中上报的接入网承载属性修改 PCC规则和 QoS规则,此时 PCRF会将修改的 PCC规则和 QoS规则分别发送给 PCEF和 BBERF进行更新。
步骤 S212: P-GW向 S-GW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213: S-GW向 MME返回建立默认承载应答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214 : MME 向 eNodeB 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215: eNodeB向 UE返回附着接受消息,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l ; 步骤 S216: UE向 eNodeB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步骤 S217: eNodeB向 MME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步骤 S218: MME与 S-GW进行更新承载的交互流程; 以及
步骤 S219: MME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获知 UE可以通过非 3GPP接入, 因此将 UE建立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所选择的 P-GW的地址发送给 HSS, HSS保存该 P-GW地址后返回应答消息。
通过图 2所示的流程, UE建立了到默认 APN的 PDN连接 (即 IP-CAN 会话); 此后, UE可以通过该连接访问专有的业务, PCRF将根据业务特性、 用户签约信息、网络策略和接入网承载属性等信息制定 PCC规则和 QoS规则。 由于在步骤 S210中进行了关联, 因此 PCRF可以通过 Gx会话 1将 PCC规 则发送给 PCEF而通过 Gxx会话 1将 QoS规则发送给 BBERF。 当 BBERF通 过 Gxx会话 1请求新的 QoS规则或修改 QoS规则时, PCRF也会制定相应的 PCC规则或修改相应的 PCC规则, 并通过 Gx会话 1发送给 PCEF; 反之亦 然。
当 UE发生跨系统切换或跨 S-GW的切换(即 BBERF重选 ) 时, PCRF 需要执行新的关联操作。
图 3为 UE釆用图 2所示流程接入 EPS后, 从 E-UTRAN切换到可信任 非 3GPP接入系统的流程图; 其中, 通过非 3GPP接入时, 可信任非 3GPP接 入网关与 P-GW之间釆用 PMIPv6协议; 图 3所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S301: UE通过 3GPP接入建立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 , S-GW 和 P-GW之间存在 ΡΜΙΡνό隧道;
步骤 S302: UE发现可信任非 3GPP接入系统并决定将当前的会话从 3GPP 接入切换到该可信任非 3GPP接入系统;
步骤 S303: UE、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和 HSS/AAA执行 EAP(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可扩展认证协议)认证过程;在认证过程中, HSS/AAA 将 UE在 3GPP接入时所选择的 P-GW的地址返回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 步骤 S304: 认证授权成功后, 非 3GPP接入特定的层 3附着流程被触发; 在此过程中, UE向网络指示其具有 IP地址保持能力;
步骤 S305:位于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向 PCRF发送网关 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以及 当前接入网的承载属性(包括新的 IP-CAN类型、新的 RAT类型和新的 BBERF 地址)等; 该消息请求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Gxx会话)表示为 Gxx会话 2; 步骤 S306: 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将 Gxx会话 2和 图 2所示流程中建立的 Gx会话 1进行关联;
步骤 S307: PCRF根据用户签约信息、 网络策略、 当前接入网的承载属 性等为 UE通过非 3GPP接入制定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其中包含 UE通过 3GPP接入后访问专有业务时 PCRF为其制定的专有策略;
PCRF将上述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通过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发 送给 BBERF; BBERF安装并执行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可信任非 3GPP 接入网关执行特定的非 3GPP接入流程进行资源预留。
步骤 S308: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根据步骤 S303中获得的 P-GW地址 向对应的 P-GW发送代理绑定更新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 标识 APN和当前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
步骤 S309: P-GW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为 UE分配其通 过 3GPP接入时使用的 IP地址(即 IP Address 1 )以保持 IP地址不变, 进而保 证业务的连续性;
位于 P-GW的 PCEF向 PCRF发送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该消息中 携带步骤 S308中获得的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该消息修改的是图 2所示流程 中建立的 Gx会话 1。
步骤 S310: PCRF判定 UE建立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 的隧道 发生了切换(即从 3GPP切换到了非 3GPP ) , 因此 PCRF根据新的接入网承 载属性为重建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修改 PCC规则, 并将修改的 PCC规则通过 IP-CAN会话修改确认消息返回给 PCEF进行更新;
步骤 S311 : P-GW向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l;
步骤 S312: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向 UE返回层 3附着完成消息, 该 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l ; 以及
步骤 S313: UE将 PDN连接从 3GPP接入切换到了从可信任非 3GPP接 入, 在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和 P-GW之间存在 PMIPv6隧道(该 PMIPv6 隧道通过步骤 S308和 S311建立 ); UE在通过 3GPP接入时访问的业务都能 继续访问。
由图 3所示流程可知,在步骤 S306中, 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 标识 APN将新的网关控制会话 ( Gxx会话 ) 关联到已建立的一个 PDN连接 ( IP-CAN会话 )上, 进而 PCRF可以将 UE通过 3GPP系统接入时 PCRF为 其制定的策略根据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进行更新后, 通过这个新的网关控制 会话 ( Gxx会话 ) 下发给新的 BBERF, 从而保证了在 PMIPv6隧道还没有发 生切换前(即在步骤 S308之前) , 非 3GPP接入系统已经为 UE之前访问的 业务进行了资源预留, 加快了切换速度, 改善了用户体验。
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 UE都能执行切换流程 (即保持 IP地址不变 ) 。 当 网络不确定 UE是否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即 IP地址保持能力)时,将由 P-GW 决定是否为 UE分配一个新的 IP地址(即建立一个新的 PDN连接 )或保持 IP地址不变(即切换已建立的 PDN连接)。 然而 P-GW做出这个决定是在收 到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发送的代理绑定更新消息后。 此时, PCRF已经做 出了将新的网关控制会话 ( Gxx会话 ) 关联到已有的 PDN连接上(即 PCRF 已经做出了切换的决定)。 若此时 P-GW决定建立一个的新的 PDN连接而不 进行切换, 那么必然导致 PCRF下发的策略与 P-GW的决定不一致, 导致了 错误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下:
( 1 ) 当接入网关无法确定 UE是否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时, 位于接入网 关中的 BBERF向 PCRF发送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延迟关联指 示, PCRF收到延迟关联指示后,不立即将所建的网关控制会话 (Gxx会话: )(即 图 3中的 Gxx会话 2 )与已存在的 PDN连接 ( IP-CAN会话 )进行关联;
( 2 )若 P-GW决定进行切换, 则位于 P-GW中的 PCEF向 PCRF发送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修改已建立的 Gx会话(即图 3中的 Gx会话 1 ) , 此时 PCRF将新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 (Gxx会话) (即 Gxx会话 2 )与已建立的 PDN连接( IP-CAN会话)进行关联(即将 Gxx会话 2与 Gx会话 1进行关联);
( 3 )若 P-GW决定不进行切换,而是新建一个 PDN连接( IP-CAN会话 ), 那么 P-GW为 UE分配一个新的 IP地址(表示为 IP Address2 ) ; 位于 P-GW 的 PCEF向 PCRF发送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请求建立一个新的 Gx会 话(表示为 Gx会话 2 ) ,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和 IP Address2; 此时 PCRF决定将新建的网关控制会话 (Gxx会话)与新建的 Gx会 话进行关联(即将 Gxx会话 2与 Gx会话 2进行关联) 。 在这种情况下, UE 之前通过 3GPP接入时访问的专有业务会中断, UE需要重新发起业务请求, PCRF重新为其制定策略。
上述不立即将网关控制会话与已存在的 PDN连接 ( IP-CAN会话 )进行 关联的方法称为延迟关联 ( Defered linking ) 。
现有技术中仅仅讨论了非漫游场景下实现策略计费控制会话延迟关联的 方法。 对于漫游场景, 现有技术还没有涉及。
EPS存在两种漫游架构, 第一种为家乡路由, 第二种为本地疏导。 图 4 是现有技术中家乡路由的 EPS漫游架构图, 如图 4所示, P-GW在家乡网络, 并由家乡网络运营商提供 IP业务(即 AF在家乡网络) ; 图 5是现有技术中 本地疏导的 EPS漫游架构图, 如图 5所示, P-GW在拜访网络, 可以由家乡 网络运营商提供 IP业务(即 AF在家乡网络)也可以由拜访地网络运营商提 供 IP业务(即 AF在拜访网络) 。 对于不同的漫游场景, PCC的流程不同, PCC网元执行的功能也不相同。
目前, 实现 S9漫游接口的方案中, 拜访地 PCRF ( Visit PCRF, 简称为 vPCRF )终结 UE建立的所有 IP-CAN会话在拜访地网络存在的 Gx会话、 网 关控制会话 (Gxx会话:), 即不会将网关控制会话 (Gxx会话:)和 Gx会话发送给 归属地 PCRF ( Home PCRF, 简称为 hPCRF ) , 而是在 vPCRF和 hPCRF之 间建立一个 S9会话, 并用这个 S9会话来传送所有 IP-CAN会话的 Gx会话、 网关控制会话 (Gxx会话)上的信息,但不终结所有 IP-CAN会话在拜访地网络 中的 Rx会话, 只是将 Rx会话的消息转发给归属地 PCRF, 将 vPCRF作为一 个代理( Proxy )。在一个 S9会话中可能存在多个子会话(称为 S9 subsession ) , 每一个子会话用来传送一个 IP-CAN会话的 Gx、 Gxx会话上的信息。
综上所述, 由于 EPS漫游场景的复杂性, 以及在漫游场景下, 策略计费 控制会话延迟关联自身的复杂性, 使得在漫游场景下实现策略计费控制会话 延迟关联的方法以及对其的策略计费控制存在难度,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相应 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 EPS漫 游场景下实现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的方法, 以便在漫游场景下实 现策略计费控制会话的延迟关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 法, 所述重选方法在演进的分组系统 EPS中为用户设备 UE建立第一网络协 议 IP连接接入网 IP-CAN会话, 并建立用于对第一 IP-CAN会话进行策略控 制的第一网关控制会话、第一 Gx会话、 S9会话和 S9会话的第一子会话之后 , 用于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 BBERF重选的过程中, 所述方法包括:
目的 BBERF与拜访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 PCRF之间建立第二网关控制 会话;
如果接收到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 息, 则归属地 PCRF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将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请求修 改的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或, 如果接收到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则归属地 PCRF根据该消息中包含的会话标识信 息将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请求建立的用于对第二 IP-CAN会话进行策略 控制的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以及
建立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后, 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 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此外,所述目的 BBERF与拜访地 PCRF之间建立第二网关控制会话的步 骤包括:
目的 BBERF向拜访地 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接收到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后, 拜访地 PCRF将网关控制会 话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的延迟关联指示、 会话标识信息和接入网承载属性包 含在所述 S9会话的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中发送给归属地 PCRF;
接收到所述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后,归属地 PCRF根据所述延迟关联指 示、 会话标识信息和接入网承载属性为用户制定默认服务质量 QoS规则, 并 将其包含在所述 S9会话的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中发送给拜访地 PCRF; 以 及
接收到所述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后, 拜访地 PCRF根据 S9会话修改确 认消息中包含的目的 BBERF地址将所述默认 QoS规则包含在网关控制会话 建立确认消息中发送给目的 BBERF。
此外,所述归属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归属地 PCRF向拜访地 PCRF发送所述第一子会话的 S9会话和规则提供 消息, 以指示拜访地 PCRF保持所述第一子会话与所述第一网关控制会话的 关联关系; 或
所述归属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 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归属地 PCRF向拜访地 PCRF发送所述第一子会话的 S9会话和规则提供 消息, 以指示拜访地 PCRF解除所述第一子会话与所述第一网关控制会话的 关联关系。
此外,所述归属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归属地 PCRF为用户修改策略计费控制 PCC规则和 QoS规则, 将所述
PCC规则通过所述第一 Gx会话的 IP-CAN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发送给 PCEF, 并将所述 QoS规则通过所述 S9会话和规则提供消息发送给拜访地 PCRF,拜 访地 PCRF根据所述 S9会话和规则提供消息中携带的目的 BBERF地址将所 述 QoS规则包含在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的网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消息中 发送给目的 BBERF; 或
所述归属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 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归属地 PCRF为用户制定默认 PCC规则和 QoS规则, 将所述 PCC规则 通过所述第二 Gx会话的 IP-CAN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发送给 PCEF , 并将所述 QoS规则通过所述 S9会话和规则提供消息发送给拜访地 PCRF ,拜访地 PCRF 将所述 QoS规则包含在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的网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消 息中发送给目的 BBERF。
此外, 所述会话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分组数据网络标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所述重选方法 在演进的分组系统 EPS中为用户设备 UE建立第一网络协议 IP连接接入网 IP-CAN会话, 并建立用于对第一 IP-CAN会话进行策略控制的第一网关控制 会话、 第一 Gx会话、 S9会话和 S9会话的第一子会话之后, 用于 BBERF重 选的过程中, 所述方法包括:
目的 BBERF与拜访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 PCRF之间建立第二网关控制 会话; 以及
如果接收到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 息, 则拜访地 PCRF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将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请求修 改的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或 如果接收到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则拜访地 PCRF根 据会话标识信息将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请求建立的第二 Gx会话与所述 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此外,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 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拜访地 PCRF还通过所述第一子会话获取归属地 PCRF为用户修改的策 略, 通过所述第一 Gx会话向 PCEF下发所述策略中的策略计费控制 PCC规 则,并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向目的 BBERF下发所述策略中的服务质量 QoS规则; 或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 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拜访地 PCRF还通过所述第一子会话获取归属地 PCRF为用户新制定的 默认策略,通过所述第二 Gx会话向 PCEF下发所述默认策略中的策略计费控 制 PCC规则, 并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向目的 BBERF下发所述默认策 略中的服务质量 QoS规则。
此外,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 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拜访地 PCRF还通过所述第一子会话获取归属地 PCRF为用户修改的策 略, 通过所述第一 Gx会话向 PCEF下发所述策略中的策略计费控制 PCC规 则,并根据所述 PCC规则制定相应的服务质量 QoS规则,通过所述第二网关 控制会话向目的 BBERF下发所述 QoS规则; 或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 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拜访地 PCRF还通过所述第一子会话获取归属地 PCRF为用户新制定的 默认策略,通过所述第二 Gx会话向 PCEF下发所述默认策略中的策略计费控 制 PCC规则, 并根据所述 PCC规则制定相应的服务质量 QoS规则, 通过所 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向目的 BBERF下发所述 QoS规则。
此外,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 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拜访地 PCRF获取归属地 PCRF为用 户修改的策略的步骤包括:
拜访地 PCRF向归属地 PCRF发送携带有执行指示的 S9会话修改指示消 息, 所述执行指示用于指示归属地 PCRF为用户修改策略; 接收到所述 S9会 话修改指示消息后, 归属地 PCRF根据所述执行指示将为用户修改的策略包 含在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中发送给拜访地 PCRF; 或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 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拜访地 PCRF获取归属地 PCRF为用户新制 定的默认策略的步骤包括:
拜访地 PCRF向归属地 PCRF发送携带有执行指示的 S9会话修改指示消 息, 所述执行指示用于指示归属地 PCRF为用户制定默认策略; 接收到所述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后, 归属地 PCRF根据所述执行指示将为用户制定的默 认策略包含在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中发送给拜访地 PCRF。
此外,所述目的 BBERF与拜访地 PCRF之间建立第二网关控制会话的步 骤包括:
目的 BBERF向拜访地 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其中所述网关控制会话 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有延迟关联指示、 接入网承载属性和会话标识信息; 以 及 接收到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后, 拜访地 PCRF根据所述延迟 关联指示查找与所述会话标识信息对应的默认服务质量 QoS规则, 并根据所 述接入网承载属性对所述默认 QoS规则进行修改后通过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 认消息发送给目的 BBERF。
此外, 所述会话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分组数据网络标识。
综上所述, 本发明通过在 BBERF重选的过程中, 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包 括用户标识、 PDN标识等)将 UE切换前建立的 S9会话的子会话与目的 BBERF和拜访地 PCRF之间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以及相应的 Gx会话相关联 , 在家乡路由和本地疏导的漫游场景下实现了策略计费控制会话的延迟关联。
附图概述
图 1是相关技术中的 EPS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 2为 UE通过 E-UTRAN接入 EPS并建立 PDN连接的初始附着流程图; 图 3为 UE釆用图 2所示流程接入 EPS后, 从 E-UTRAN切换到可信任 非 3GPP接入系统的流程图;
图 4为现有技术中家乡路由的 EPS漫游架构图;
图 5为现有技术中本地疏导的 EPS漫游架构图;
图 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UE在家乡路由的漫游场景下,通过 E-UTRAN 执行初始附着的流程图;
图 7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的 UE釆用图 6所示流程 接入 EPS后, 从通过 E-UTRAN接入切换到通过可信任非 3GPP接入的流程 图;
图 7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不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的 UE釆用图 6所示流 程接入 EPS后, 从通过 E-UTRAN接入切换到通过可信任非 3GPP接入的流 程图;
图 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UE在本地疏导的漫游场景下,通过 E-UTRAN 执行初始附着的流程图; 图 9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的 UE釆用图 8所示流程 接入 EPS后, 从通过 E-UTRAN接入切换到通过可信任非 3GPP接入的流程 图; 以及
图 9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不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的 UE釆用图 8所示流 程接入 EPS后, 从通过 E-UTRAN接入切换到通过可信任非 3GPP接入的流 程图。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 在 BBERF重选的过程中, 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包 括用户标识、 PDN标识等)将 UE切换前建立的 S9会话的子会话与目的 BBERF和拜访地 PCRF之间建立的 Gxx会话以及相应的 Gx会话相关联 , 以 便在家乡路由和本地疏导的漫游场景下实现策略计费控制会话的延迟关联。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在不同漫游场景下实现策略计费控制 会话延迟关联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家乡路由)
图 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UE在家乡路由的漫游场景下,通过 E-UTRAN 执行初始附着的流程图; 其中, S-GW与 P-GW之间釆用 PMIPv6协议; 图 6 所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S601: UE向 eNodeB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请求接入 EPS;
步骤 S602: eNodeB向 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步骤 S603: 网络对 UE进行认证并启动 NAS安全加密保护;
步骤 S604: 认证通过后, MME与 HSS交互, 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步骤 S605: MME根据用户签约的默认 APN为 UE选择 P-GW, 并选择 S-GW, MME向选定的 S-GW发送建立默认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 S606: 位于 S-GW中的 BBERF向 v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 示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以及当前接入网的承 载属性 (包括 IP-CAN类型、 RAT类型和 BBERF地址)等; 该消息请求建立 的网关控制会话 ( Gxx会话 )表示为 Gxx会话 1;
步骤 S607: v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判定对应的用户为漫游用户, 并 且还没有为该用户建立 S9会话, 因此 vPCRF向 hPCRF发送 S9会话建立指 示消息, 请求建立一个 S9会话的子会话 Subsessionl , vPCRF保持 Gxx会话 1和 Subsessionl的关联关系, 并将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以及当前 接入网的承载属性包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hPCRF;
步骤 S608: h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获取用户的签约 信息, 从而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 网络策略和当前接入网的承载属性制定策 略, 这时 hPCRF制定的策略为用户接入该 APN的一些默认策略, 包括 PCC 规则、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hPCRF向 vPCRF返回 S9会话建立确认消息, 将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包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vPCRF。
步骤 S609: vPCRF向 BBERF返回 Gxx会话 1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认 消息, 将 Subsessionl中的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 BBERF; BBERF安 装并执行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步骤 S610: S-GW向步骤 S605中 MME所选择的 P-GW发送代理绑定更 新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和接入网承载属性(包 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
步骤 S611: P-GW为 UE接入而请求建立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 分配 IP地址, 表示为 IP Addressl ; 在家乡路由场景下, P-GW位于归属地网 络, 位于 P-GW的 PCEF向 hPCRF发送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该消息 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 IP Address 1和接入网承载属性等; 该 消息请求建立的 Gx会话表示为 Gx会话 1 ;
步骤 S612: h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将 Gx会话 1和 S9会话中的 Subsessionl进行关联;
步骤 S613: hPCRF向 PCEF返回 Gx会话 1的 IP-CAN会话建立确认消 息, 将步骤 S608制定的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 PCEF; PCEF安装并 执行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hPCRF有可能会根据步骤 S611上报的接入网承载属性修改 PCC规则和 QoS规则, 此时 hPCRF会将修改的 PCC规则和 QoS规则分别发送给 PCEF 和 BBERF进行更新。
步骤 S614: P-GW向 S-GW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615: S-GW向 MME返回建立默认承载应答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616: MME 向 eNodeB 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617: eNodeB向 UE返回附着接受消息,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l ; 步骤 S618: UE向 eNodeB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步骤 S619: eNodeB向 MME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步骤 S620: MME与 S-GW进行更新承载的交互流程; 以及
步骤 S621: MME根据用户签约信息获知 UE可以通过非 3GPP接入, 因 此将 UE建立 PDN连接所选择的 P-GW的地址发送给 HSS , HSS保存该 P-GW 地址后返回应答消息。
图 7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UE釆用图 6所示流程接入 EPS后, 从通过 E-UTRAN接入切换到通过可信任非 3GPP接入的流程图;其中,通过非 3GPP 接入时,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与 P-GW之间釆用 PMIPv6协议;本流程中, UE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 (即 IP地址保持能力); 图 7a所示流程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 S701 : UE通过 3GPP接入建立 PDN连接, S-GW和 P-GW之间存 在 PMIPv6隧道;
步骤 S702: UE发现可信任非 3GPP接入系统并决定将当前的会话从 3GPP 接入切换到该可信任非 3GPP接入系统;
步骤 S703: UE、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和 HSS/AAA执行 EAP认证过 程; 在认证过程中, HSS/AAA将 UE在 3GPP接入时所选择的 P-GW的地址 返回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 步骤 S704: 认证授权成功后, 非 3GPP接入特定的层 3附着流程被触发; 步骤 S705: 由于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不确定 UE是否具有网络移动 性能力(即 IP地址保持能力 ),所以位于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 向 v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 标识 APN、 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 IP-CAN类型、 RAT类型和 BBERF地址 ) 和延迟关联指示; 该消息请求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Gxx会话)表示为 Gxx 会话 2;
步骤 S706: v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将 Gxx会话 2和 图 6所示流程中建立的 S9会话的子会话 Subsessionl进行关联; vPCRF也可 以根据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中包含的延迟关联指示, 不将 Gxx会话 2 和图 6所示流程中建立的 S9会话的子会话 Subsessionl进行关联;
vPCRF才艮据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查询到对应的 S9会话, 向 hPCRF发送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 若 vPCRF将 Gxx会话 2与 Subsessionl 进行了关联, 则 vPCRF 将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以及延迟关联指示包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hPCRF; 若没有关联, 则 vPCRF在 S9会话级别将新的 接入网承载属性以及延迟关联指示发送给 hPCRF;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中还 可以携带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
步骤 S707: 接收到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后, hPCRF根据延迟关联指示 解除 Subsessionl与图 6所示流程中建立的 Gx会话 1的关联关系; hPCRF根 据用户签约信息、 网络策略、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等为 UE通过非 3GPP接入 制定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这些规则为用户的默认策略, 不包括用户之前 访问的专有业务的策略; hPCRF将 QoS规则、 事件触发器和新的 BBERF地 址在 S9会话级别(如果步骤 S706未进行关联 )或 Subsessionl级别(如果步 骤 S706进行关联 )通过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发送给 vPCRF;
步骤 S708: 接收到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后, vPCRF根据新的 BBERF 的地址判定该消息中的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是发送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 网关中的 BBERF, 因此 vPCRF通过 Gxx会话 2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认消 息将上述 QoS 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可信任非 3GPP 接入网关中的 BBERF; BBERF安装并执行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 关执行特定的非 3GPP接入流程进行资源预留;
步骤 S709: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根据步骤 S703中获得的 P-GW地址 向对应的 P-GW发送代理绑定更新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 标识 APN和当前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
步骤 S710: 如果 P-GW判定 UE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即 IP地址保持能 力) , 则执行 UE的切换流程:
P-GW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为 UE分配其通过 3GPP接入 时使用的 IP地址( IP Address 1 )以保持 IP地址不变,进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位于 P-GW的 PCEF向 hPCRF发送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 该消息 中携带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 (包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 型) ; 此外, 该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等信息; 该消息修改的是图 6建立的 Gx会话 1。
步骤 S711 : hPCRF根据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判定 UE 可以执行切换流程, 此时重新将 Subsessionl与 Gx会话 1进行关联; 该消息 中携带的接入网承载属性 (包括 IP-CAN类型、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与步骤 S706中上报信息是一致的;
步骤 S712: hPCRF可能会根据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修改 UE切换前所建 立的 PDN连接的 PCC规则、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这些规则包括 UE在通 过 3GPP接入时访问的专有业务的策略; hPCRF通过 Gx会话 1的 IP-CAN会 话修改确认消息将修改后的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返回给 PCEF进行更新; 步骤 S713: P-GW向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步骤 S714: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向 UE返回层 3附着完成消息, 该 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l ;
步骤 S715: hPCRF将步骤 S712制定的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包含在 Subsessionl中, 通过 S9会话和规则提供消息发送给 vPCRF; Subsessionl中 同时还包含新的 BBERF的地址用以表明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是发送给可 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的; 同时 hPCRF还会向 vPCRF发送执行 指示以通知 vPCRF执行切换流程;
若系统默认不发送执行指示即表示执行切换流程, 本消息中可以不携带 执行指示。
步骤 S716: vPCRF获知执行切换流程 (根据下发的执行指示或默认不下 发执行指示即表示切换) , 若步骤 S706没有将步骤 S705中建立的 Gxx会话 2和 Subsessionl进行关联, 此时 vPCRF将 Gxx会话 2和 Subsessionl进行关 联; vPCRF根据新的 BBERF的地址将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通过 Gxx会话 2 的网关控制和 QoS 规则提供消息发送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 此时 vPCRF同时保持了 Gxx会话 1、 Gxx会话 2与 Subsessionl的 关联关系;
步骤 S717: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安装 QoS规则和事件 触发器后返回网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确认消息;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 执行特定的非 3GPP接入流程进行资源预留;
步骤 S718: vPCRF向 hPCRF返回 S9会话和规则提供确认消息; 以及 步骤 S719: UE将 PDN连接从 3GPP接入切换到了从可信任非 3GPP接 入, 在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和 P-GW之间存在 PMIPv6隧道(该 PMIPv6 隧道通过步骤 S709和 S713建立 ); UE在通过 3GPP接入时访问的业务都能 继续访问。
在上述流程中, 如果 P-GW判定 UE不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 则 P-GW 将为 UE建立一个新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 , 具体执行步骤如图 7b 所示:
步骤 S701 ' - S709' : 与步骤 S701 ~ S709相同;
步骤 S710' : 如果 P-GW判定 UE不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 (即不具有 IP 地址保持能力 ) , 则 P-GW决定建立新的 PDN连接:
P-GW为 UE分配新的 IP地址(记作 IP Address2 ) ;
位于 P-GW的 PCEF向 hPCRF发送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该消息 中携带用户标识 NAL PDN标识 APN、IP Address2和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包 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 该消息请求建立一个新的 Gx会话, 表示为 Gx会话 2。
步骤 S711,: hPCRF根据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判定 UE不能执行切换流程, 而是在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新建一个 PDN连 接, 因此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将 Subsessionl与 Gx会话 2进 行关联;
步骤 S712' : hPCRF根据新的接入网承载特性、 网络策略、 用户签约信 息等为新建立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制定默认策略(包括 PCC规则、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 , 并通过 Gx会话 2的 IP-CAN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将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返回给 PCEF, PCEF安装并执行 PCC规则和事件触 发器;
步骤 S713' : P-GW向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2;
步骤 S714,: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向 UE返回层 3附着完成消息, 该 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2;
步骤 S715,: hPCRF向 vPCRF发送携带执行指示的 Subsessionl的 S9会 话和规则提供消息, 执行指示用于通知 vPCRF执行新建 PDN连接流程; 若 步骤 S712'制定的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与步骤 S707'制定的不同,则 hPCRF 将步骤 712'制定的 QoS 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包含在 Subsessionl 中发送给 vPCRF;
步骤 S716' : 接收到 S9会话和规则提供消息后, 若步骤 S706'没有将步 骤 S705'中建立的 Gxx会话 2和 Subsessionl进行关联, 此时 vPCRF将 Gxx 会话 2与 Subsessionl 进行关联; vPCRF根据执行指示解除 Gxx会话 1 和 Subsessionl的关联关系; vPCRF将 QoS规则通过 Gxx会话 2的网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消息发送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
步骤 S717' :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安装执行 QoS规则和 事件触发器,并向 vPCRF返回网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确认消息;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执行特定的非 3GPP接入流程进行资源预留; 步骤 S718,: vPCRF向 hPCRF返回 S9会话和规则提供确认消息; 以及 步骤 S719': UE通过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新建立了一个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 , 在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和 P-GW之间存在 PMIPv6隧道 (该 PMIPv6隧道通过步骤 S709'和 S713'建立 ); UE在通过 3GPP接入时访 问的业务不能继续访问, UE需要重新发起业务访问请求。
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 UE从一个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切换到另一个可信 任非 3GPP接入网。 其中, 通过两个非 3GPP接入网接入时, 可信任非 3GPP 接入网关与 P-GW之间釆用 PMIPv6协议。
第二实施例 (本地疏导)
图 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UE在本地疏导的漫游场景下,通过 E-UTRAN 执行初始附着的流程图; 其中, S-GW与 P-GW之间釆用 PMIPv6协议; 图 8 所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S801: UE向 eNodeB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请求接入 EPS;
步骤 S802: eNodeB向 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步骤 S803: 网络对 UE进行认证并启动 NAS安全加密保护;
步骤 S804: 认证通过后, MME与 HSS交互, 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步骤 S805: MME根据用户签约的默认 APN为 UE选择 P-GW, 并选择 S-GW, MME向选定的 S-GW发送建立默认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 S806: 位于 S-GW中的 BBERF向 v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 示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以及当前接入网的承 载属性 (包括 IP-CAN类型、 RAT类型和 BBERF地址)等; 该消息请求建立 的网关控制会话 ( Gxx会话 )表示为 Gxx会话 1;
步骤 S807: v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判定对应的用户为漫游用户, 并 且还没有为该用户建立 S9会话, 因此 vPCRF向 hPCRF发送 S9会话建立指 示消息, 请求建立一个 S9会话的子会话 Subsessionl , vPCRF保持 Gxx会话 1和 Subsessionl的关联关系, 并将 NAI、 APN以及当前接入网的承载属性包 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hPCRF;
步骤 S808: h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获取用户的签约 信息, 从而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 网络策略和当前接入网的承载属性制定策 略, 这时 hPCRF制定的策略为用户接入该 APN的一些默认策略, 包括 PCC 规则、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hPCRF向 vPCRF返回 S9会话建立确认消息, 将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包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vPCRF。
步骤 S809: vPCRF向 BBERF返回 Gxx会话 1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认 消息, 将 Subsessionl中的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 BBERF; BBERF安 装并执行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步骤 S810: S-GW向步骤 S805中 MME所选择的 P-GW发送代理绑定更 新消息 ,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和接入网承载属性(包 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
步骤 S811 : P-GW为 UE接入而请求建立的 PDN连接分配 IP地址, 表 示为 IP Address 1; 位于 P-GW的 PCEF向 vPCRF发送 IP-CAN会话建立指示 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 IP Address 1和接入网承 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等; 该消息请求 建立的 Gx会话表示为 Gx会话 1 ;
步骤 S812: vPCRF根据 NAI和 APN将 Gx会话 1和 Gxx会话 1以及 S9 会话中的 Subsesionl进行关联;
步骤 S813: vPCRF向 hPCRF发送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 将 IP Addressl 包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hPCRF;
步骤 S814: hPCRF向 vPCRF返回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 将步骤 S808 制定的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包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vPCRF;
hPCRF有可能会修改 PCC规则、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此时 hPCRF 会将修改的 PCC规则和 QoS规则分别发送给 PCEF和 BBERF进行更新。
步骤 S815: vPCRF向 PCEF发送 Gx会话 1的 IP-CAN会话建立确认消 息, 将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 PCEF; PCEF安装并执行 PCC规则和 事件触发器;
步骤 S816: P-GW向 S-GW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817: S-GW向 MME返回建立默认承载应答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818: MME 向 eNodeB 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
步骤 S819: eNodeB向 UE返回附着接受消息,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l ; 步骤 S820: UE向 eNodeB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步骤 S821 : eNodeB向 MME发送附着完成消息;
步骤 S822: MME与 S-GW进行更新承载的交互流程; 以及
步骤 S823: MME根据用户签约信息获知 UE可以通过非 3GPP接入, 因 此将 UE建立 PDN连接所选择的 P-GW的地址发送给 HSS , HSS保存该 P-GW 地址后返回应答消息。
图 9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UE釆用图 8所示流程接入 EPS后, 从通过 E-UTRAN接入切换到通过可信任非 3GPP接入的流程图;其中,通过非 3GPP 接入时,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与 P-GW之间釆用 PMIPv6协议;本流程中, UE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 (即 IP地址保持能力); 图 9a所示流程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 S901 : UE通过 3GPP接入建立 PDN连接, S-GW和 P-GW之间存 在 PMIPv6隧道;
步骤 S902: UE发现可信任非 3GPP接入系统并决定将当前的会话从 3GPP 接入切换到该可信任非 3GPP接入系统;
步骤 S903: UE、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和 HSS/AAA执行 EAP认证过 程; 在认证过程中, HSS/AAA将 UE在 3GPP接入时所选择的 P-GW的地址 返回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
步骤 S904: 认证授权成功后, 非 3GPP接入特定的层 3附着流程被触发; 步骤 S905: 由于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不确定 UE是否具有网络移动 性能力(即 IP地址保持能力),所以位于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 向 v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 标识 APN、 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RAT类型和 BBERF 地址)和延迟关联指示; 该消息请求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 ( Gxx会话)表示 为 Gxx会话 2;
步骤 S906: vPCRF根据 NAI和 APN将 Gxx会话 2关联到 Subsessionl; vPCRF 也可以根据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延迟关联指示, 不将 Gxx会话 2 关联到任何 S9会话的子会话; vPCRF根据延迟关联指示解除 Subsessionl和 Gx会话 1的关联关系;由于 UE的漫游方式为本地疏导, vPCRF 根据 NAI和 APN查找图 8所述流程中由 hPCRF下发的默认 QoS规则和事件 触发器,根据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对图 8中由 hPCRF下发的默认 QoS规则和 事件触发器进行相应的修改, 并将修改后的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包含在 Gxx会话 2的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认消息中下发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 中的 BBERF; BBERF安装并执行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可信任非 3GPP 接入网关执行特定的非 3GPP接入流程进行资源预留;
步骤 S907: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根据在步骤 S903获得的 P-GW地址 向对应的 P-GW发送代理绑定更新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用户标识 NAI、 PDN 标识 APN和当前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
步骤 S908: 如果 P-GW判定 UE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即 IP地址保持能 力) , 则 P-GW执行 UE的切换流程:
P-GW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为 UE分配其通过 3GPP接入 时使用的 IP地址( IP Address 1 )以保持 IP地址不变,进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位于 P-GW的 PCEF向 vPCRF发送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 该消息 中携带当前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包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 类型) ; 该消息修改的是图 8建立的 Gx会话 1。
步骤 S909: vPCRF根据收到的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判定 UE可以 执行切换流程, vPCRF根据用户标识 NAI和 PDN标识 APN将步骤 S905建 立的 Gxx会话 2和 Gx会话 1进行关联, 同时保持 Gxx会话 1和 Gx会话 1 的关联关系; 若步骤 S906中没有将 Gxx会话 2与 S9会话子会话关联, 此时 vPCRF将 Gxx会话 2和 Subsessionl进行关联;
步骤 S910: vPCRF向 hPCRF发送包含 Subsessionl的 S9会话修改指示 消息, 并将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 IP-CAN类型、 RAT类型和 BBERF地址 ) 等包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hPCRF; 该消息中还携带执行指示, 用于通知 hPCRF执行切换流程;
若系统默认不发送执行指示即表示执行切换流程, 本消息中可以不携带 执行指示。
步骤 S911 : hPCRF获知执行切换流程 (根据下发的执行指示或默认不下 发执行指示即表示切换) , 因此根据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对 UE切换前所建 立的 PDN连接的 PCC规则、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进行修改, 这些策略包 含用户在 3GPP接入是访问专有业务的策略; hPCRF将修改后的 PCC规则、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包含在 Subsessionl中通过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发送 给 vPCRF, Subsessionl中同时还包含新的 BBERF的地址用以表明 QoS规则 和事件触发器是发送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的;
步骤 S912: vPCRF将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通过 Gx会话 1的 IP-CAN 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发送给 PCEF, PCEF更新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步骤 S913: P-GW向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 1;
步骤 S914: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向 UE返回层 3附着完成消息, 该 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l;
步骤 S915: vPCRF根据新的 BBERF的地址将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通 过 Gxx会话 2的网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消息发送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 中的 BBERF;
步骤 S916: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安装执行 QoS规则和 事件触发器, 并返回网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确认消息给 vPCRF;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执行特定的非 3GPP接入流程进行资源预留; 以及
步骤 S917: UE将 PDN连接从 3GPP接入切换到了从可信任非 3GPP接 入, 在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和 P-GW之间存在 PMIPv6隧道(该 PMIPv6 隧道通过步骤 S907和 S913建立); UE在通过 3GPP接入时访问的专有业务 都能继续访问。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hPCRF仅制定 /修改 PCC规则而不制定 /修改 QoS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 将由 vPCRF根据 hPCRF下发的 PCC规则制定相 应的 QoS规则 , 并将其下发给相应的 BBERF。 例如, hPCRF为 UE通过可信 任非 3GPP接入建立的 PDN连接制定 PCC规则,并将 PCC规则下发给 vPCRF, vPCRF根据 PCC规则制定 QoS规则, 并将 QoS规则下发给可信任非 3GPP 接入网关中的 BBERF。
在上述流程中, 如果 P-GW判定 UE不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 则 P-GW 将为 UE建立一个新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 , 具体执行步骤如图 9b 所示:
步骤 S90 Γ ~ S907 ': 与步骤 S901 ~ S907相同;
步骤 S908' : 如果 P-GW判定 UE不具有网络移动性能力 (即不具有 IP 地址保持能力 ) , 则 P-GW建立新的 PDN连接:
P-GW为 UE分配新的 IP地址(记作 IP Address2 ) ;
位于 P-GW的 PCEF向 vPCRF发送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该消息 中携带用户标识 NAL PDN标识 APN、IP Address2和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包 括 IP-CAN类型、 或 IP-CAN类型和 RAT类型 ) ; 该消息请求建立一个新的 Gx会话, 表示为 Gx会话 2。
步骤 S909,: vPCRF根据收到的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判定 UE不能 执行切换流程,而是在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新建一个 PDN连接, vPCRF 根据用户标识 NAI、 PDN标识 APN将 Gxx会话 2与 Gx会话 2进行关联, 同 时 vPCRF解除 Subsessionl与 Gxx会话 1、 Gx会话 1的关联关系;若步骤 S906' 没有将 Gxx会话 2与 S9会话子会话关联, 此时 vPCRF将 Gxx会话 2和 Subsessionl进行关联;
步骤 S910' : vPCRF向 hPCRF发送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 将新的接入 网承载属性、 IP Address2包含在 Subsessionl中发送给 hPCRF; 该消息中还 携带执行指示, 用于通知 hPCRF执行新建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的流 程;
步骤 S911,: hPCRF根据执行指示判定 UE发起建立新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 因此 hPCRF根据新的接入网承载属性、 网络策略和用户签 约信息等为新建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制定 PCC规则、 QoS规则和 事件触发器,这些规则均为默认规则, 不包含 UE通过 3GPP接入时访问专有 业务的策略; hPCRF 将上述 PCC 规则、 QoS 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包含在 Subsessionl中, 通过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发送给 vPCRF;
步骤 S912' : vPCRF通过 Gx会话 2的 IP-CAN会话建立确认消息将 PCC 规则和事件触发器发送给 PCEF, PCEF安装并执行 PCC规则和事件触发器; 步骤 S913 ': P-GW向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返回代理绑定确认消息, 该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2;
步骤 S914' :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向 UE返回层 3附着完成消息, 该 消息中携带 IP Address2;
步骤 S915' : vPCRF将 QoS规则和事件触发器通过 Gxx会话 2的网关控 制和 QoS规则提供消息发送给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
步骤 S916' :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安装执行 QoS规则和 事件触发器,并向 vPCRF返回网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确认消息; 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执行特定的非 3GPP接入流程进行资源预留; 以及
步骤 S917' : UE通过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新建立了一个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 在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和 P-GW之间存在 PMIPv6隧道 (该 PMIPv6隧道通过步骤 S907'和 S913'建立 ); UE在通过 3GPP接入时访 问的业务不能继续访问, UE需要重新发起业务访问请求。
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 UE从一个可信任非 3GPP接入网切换到另一个可信 任非 3GPP接入网。 其中, 通过两个非 3GPP接入网接入时, 可信任非 3GPP 接入网关与 P-GW之间釆用 PMIPv6协议。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hPCRF仅制定 PCC规则而不制定 QoS规则; 则, 并将其下发给相应的 BBERF。 例如, hPCRF为 UE通过可信任非 3GPP 接入建立的 PDN连接 (即 IP-CAN会话 )制定 PCC规则, 并将 PCC规则下 发给 vPCRF, vPCRF根据 PCC规则制定 QoS规则, 并将 QoS规则下发给可 信任非 3GPP接入网关中的 BBERF。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通过在 BBERF重选的过程中,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PDN标识等)将 UE切换前建立的 S9会话的子会话与目的 BBERF和拜访地 PCRF之间建立的网关控制会话以及相应的 Gx会话相关联, 在家乡路由和本 地疏导的漫游场景下实现了策略计费控制会话的延迟关联。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 BBERF的重选方法, 所述重选方法在 演进的分组系统 EPS 中为用户设备 UE建立第一网络协议 IP连接接入网 IP-CAN会话, 并建立用于对所述第一 IP-CAN会话进行策略控制的第一网关 控制会话、 第一 Gx会话、 S9会话和 S9会话的第一子会话之后, 用于承载绑 定和事件报告功能 BBERF重选的过程中, 所述方法包括:
目的 BBERF与拜访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 PCRF之间建立第二网关控制 会话;
如果接收到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 息, 则归属地 PCRF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将所述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息请 求修改的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或,如果接收到所述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则所述归属地 PCRF根据会话标识 信息将所述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请求建立的用于对第二 IP-CAN会话进 行策略控制的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以及
建立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后,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二网关控制 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重选方法,其中,所述目的 BBERF与拜访地 PCRF 之间建立第二网关控制会话的步骤包括:
所述目的 BBERF向所述拜访地 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接收到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后,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网 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的延迟关联指示、 会话标识信息和接入网承 载属性包含在所述 S9 会话的 S9 会话修改指示消息中发送给所述归属地 PCRF;
接收到所述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后,所述归属地 PCRF根据所述延迟关 联指示、 所述会话标识信息和所述接入网承载属性为用户制定默认服务质量 QoS规则, 并将其包含在所述 S9会话的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中发送给所述 拜访地 PCRF; 以及
接收到所述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后, 所述拜访地 PCRF根据所述 S9会 话修改确认消息中包含的目的 BBERF地址将所述默认 QoS规则包含在网关 控制会话建立确认消息中发送给所述目的 BBERF。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重选方法, 其中,
所述归属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 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归属地 PCRF向所述拜访地 PCRF发送所述第一子会话的 S9会话和 规则提供消息, 以指示所述拜访地 PCRF保持所述第一子会话与所述第一网 关控制会话的关联关系; 或
所述归属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 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归属地 PCRF向所述拜访地 PCRF发送所述第一子会话的 S9会话和 规则提供消息, 以指示拜访地 PCRF解除所述第一子会话与所述第一网关控 制会话的关联关系。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重选方法, 其中,
所述归属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 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归属地 PCRF为用户修改策略计费控制 PCC规则和 QoS规则,将所 述 PCC规则通过所述第一 Gx会话的 IP-CAN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发送给所述 PCEF, 并将所述 QoS规则通过所述 S9会话和规则提供消息发送给所述拜访 地 PCRF , 所述拜访地 PCRF根据所述 S9会话和所述规则提供消息中携带的 目的 BBERF地址将所述 QoS规则包含在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的网关控制 和 QoS规则提供消息中发送给所述目的 BBERF; 或
所述归属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 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归属地 PCRF为用户制定默认 PCC规则和 QoS规则, 将所述 PCC 规则通过所述第二 Gx会话的 IP-CAN会话修改确认消息发送给所述 PCEF, 并将所述 QoS 规则通过所述 S9 会话和规则提供消息发送给所述拜访地 PCRF,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 QoS规则包含在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的网 关控制和 QoS规则提供消息中发送给所述目的 BBERF。
5、 如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重选方法, 其中,
所述会话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分组数据网络标识。
6、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 BBERF的重选方法, 所述重选方法在 演进的分组系统 EPS 中为用户设备 UE建立第一网络协议 IP连接接入网
IP-CAN会话, 并建立用于对所述第一 IP-CAN会话进行策略控制的第一网关 控制会话、 第一 Gx会话、 S9会话和 S9会话的第一子会话之后, 用于所述 BBERF重选的过程中 , 所述方法包括:
目的 BBERF与拜访地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 PCRF之间建立第二网关控制 会话; 以及
如果接收到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 息, 则所述拜访地 PCRF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将所述 IP-CAN会话修改指示消 息请求修改的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一子会话 进行关联; 或
如果接收到所述 PCEF发送的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则所述拜访地
PCRF根据会话标识信息将所述 IP-CAN会话建立指示消息请求建立的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一子会话进行关联。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重选方法, 其中,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 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拜访地 PCRF通过所述第一子会话获取归属地 PCRF为用户修改的 策略, 通过所述第一 Gx会话向所述 PCEF下发所述策略中的策略计费控制 PCC规则, 并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向所述目的 BBERF下发所述策略 中的服务质量 QoS规则; 或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 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拜访地 PCRF通过所述第一子会话获取所述归属地 PCRF为用户新 制定的默认策略,通过所述第二 Gx会话向所述 PCEF下发所述默认策略中的 策略计费控制 PCC规则, 并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向所述目的 BBERF 下发所述默认策略中的服务质量 QoS规则。
8、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重选方法, 其中,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 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拜访地 PCRF通过所述第一子会话获取归属地 PCRF为用户修改的 策略, 通过所述第一 Gx会话向所述 PCEF下发所述策略中的策略计费控制 PCC规则, 并根据所述 PCC规则制定相应的服务质量 QoS规则, 通过所述 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向所述目的 BBERF下发所述 QoS规则; 或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 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拜访地 PCRF通过所述第一子会话获取所述归属地 PCRF为用户新 制定的默认策略,通过所述第二 Gx会话向所述 PCEF下发所述默认策略中的 策略计费控制 PCC规则, 并根据所述 PCC规则制定相应的服务质量 QoS规 则, 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向所述目的 BBERF下发所述 QoS规则。
9、 如权利要求 7或 8所述的重选方法, 其中,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一 Gx会话与所述第二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 一子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拜访地 PCRF获取所述归属地 PCRF为 用户修改的策略的步骤包括:
所述拜访地 PCRF向所述归属地 PCRF发送携带有执行指示的 S9会话修 改指示消息, 其中所述执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归属地 PCRF为用户修改所述 策略; 接收到所述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后, 所述归属地 PCRF根据所述执行 指示将为用户修改的所述策略包含在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中发送给所述拜 访地 PCRF; 或
所述拜访地 PCRF将所述第二 Gx会话与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和所述第一子 会话进行关联的步骤之后, 所述拜访地 PCRF获取所述归属地 PCRF为用户 新制定的默认策略的步骤包括:
所述拜访地 PCRF向所述归属地 PCRF发送携带有执行指示的 S9会话修 改指示消息, 其中所述执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归属地 PCRF为用户制定所述 默认策略; 接收到所述 S9会话修改指示消息后, 所述归属地 PCRF根据所述 执行指示将为用户制定的所述默认策略包含在 S9会话修改确认消息中发送 给所述拜访地 PCRF。
10、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重选方法, 其中, 所述目的 BBERF与拜访地
PCRF之间建立第二网关控制会话的步骤包括:
所述目的 BBERF向所述拜访地 PCRF发送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 其中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中携带有延迟关联指示、 接入网承载属 性和会话标识信息; 以及
接收到所述网关控制会话建立指示消息后, 所述拜访地 PCRF根据所述 延迟关联指示查找与所述会话标识信息的默认服务质量 QoS规则, 并根据所 述接入网承载属性对所述默认 QoS规则进行修改后通过网关控制会话建立确 认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 BBERF。
11、 如权利要求 6或 10所述的重选方法, 其中,
所述会话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分组数据网络标识。
PCT/CN2009/075297 2009-07-27 2009-12-03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WO2011011943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847729.2A EP2458914B1 (en) 2009-07-27 2009-12-03 Method for reselecting 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 function
US13/258,184 US8943165B2 (en) 2009-07-27 2009-12-03 Method for reselecting 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 func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501995A CN101969673B (zh) 2009-07-27 2009-07-27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CN200910150199.5 2009-07-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11943A1 true WO2011011943A1 (zh) 2011-02-03

Family

ID=43528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09/075297 WO2011011943A1 (zh) 2009-07-27 2009-12-03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43165B2 (zh)
EP (1) EP2458914B1 (zh)
CN (1) CN101969673B (zh)
WO (1) WO20110119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8504A (zh) * 2012-06-30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计费处理方法及网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87181T3 (es) * 2009-03-23 2016-10-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y aparatos para la vinculación de ruta aplazada en la transferencia de PCRF
CN101931928B (zh) * 2009-06-19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场景下单apn多pdn连接的策略计费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59257B (zh) * 2009-07-20 2013-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US8768295B2 (en) 2010-02-18 2014-07-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handling a change to bearer control mode
CN102769933B (zh) * 2011-05-06 2017-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会话删除方法及其系统
US20150138952A1 (en) * 2012-04-27 2015-05-21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h control
US9439118B2 (en) * 2012-07-23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supporting WLAN-WWAN mobility in devices
CN103582163B (zh) * 2012-08-01 2018-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处理方法、承载释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025773A1 (en) 2012-08-10 2014-02-13 Ibasis, Inc. Signaling traffic reduc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40050098A1 (en) * 2012-08-14 2014-02-20 Alcatel-Lucent Canada, Inc. Handling session linking status in gxx update
CN104620536B (zh) * 2012-09-17 2018-02-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高可用性、可扩展策略和计费控制系统及用于其的方法
US20140093071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upport of multiple pdn connections over a trusted wlan access
US9788188B2 (en) 2012-12-14 2017-10-10 Ibasi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ub breakout roaming
CN104956762B (zh) * 2013-02-01 2019-10-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使用pcrf节点与移动性管理节点之间的直接连接的移动网关选择
CN103701597B (zh) * 2013-11-29 2016-11-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可信分组验证的控制方法
WO2015136239A1 (en) 2014-03-12 2015-09-1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WO2016206071A1 (zh) * 2015-06-26 2016-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绑定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0470031B2 (en) 2016-05-20 2019-11-05 Ibasis, Inc. Voice over IMS roaming gateway
JP6777451B2 (ja) * 2016-08-10 2020-10-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
US11706675B2 (en) * 2016-12-16 2023-07-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oviding handover thresholds to the RAN
US10104604B2 (en) * 2016-12-30 2018-10-16 Alcatel Lucent S9 roaming session destination selection
US11082881B2 (en) * 2018-04-05 2021-08-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 setting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6258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bearer allocation
CN101286915A (zh) * 2008-06-11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pcrf实体
CN101459951A (zh) * 2008-04-11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策略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0521A1 (en) * 2000-04-25 2001-10-31 Alcatel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session between a host of a data network and a mobile terminal of a mobile network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uch method
CN101394449B (zh) * 2007-09-19 2011-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修改方法及系统
CN101646149B (zh) * 2008-08-07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删除dra中会话信息的方法
CN101583112B (zh) * 2008-08-12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信息的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01931928B (zh) * 2009-06-19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场景下单apn多pdn连接的策略计费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59257B (zh) * 2009-07-20 2013-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CN101969632B (zh) * 2009-07-28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场景下的策略计费控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6258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bearer allocation
CN101459951A (zh) * 2008-04-11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策略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86915A (zh) * 2008-06-11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pcrf实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2458914A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8504A (zh) * 2012-06-30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计费处理方法及网关
US9319536B2 (en) 2012-06-30 2016-04-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ssing method of gateway charging and gateway
CN103718504B (zh) * 2012-06-30 2016-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计费处理方法及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58914A1 (en) 2012-05-30
US20120117251A1 (en) 2012-05-10
EP2458914A4 (en) 2014-09-10
CN101969673B (zh) 2013-08-07
CN101969673A (zh) 2011-02-09
US8943165B2 (en) 2015-01-27
EP2458914B1 (en) 2017-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11943A1 (zh) 一种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重选方法
EP2458913B1 (en) Reselection system for bearer binding and event reporting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9137652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in a roaming scene
US9351325B2 (en) Policy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rged network
US884927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fixed network access information
WO2014056445A1 (zh) 一种路由转发的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WO2009094837A1 (en) A method for selecting a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server on a non-roaming scene
WO2011006317A1 (zh) 删除家乡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冗余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08101392A1 (fr)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de qualité de service lors de transfert entre systèmes et système de réseau et réseau de destination correspondants
WO2010081329A1 (zh) 业务流迁移过程中对网络资源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EP255772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O2010034195A1 (zh) 用户设备ip地址提供方法、diameter 路由代理
WO2011029289A1 (zh) 漫游场景下承载控制模式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WO2014173340A1 (zh) 一种网间签约授权的计费策略方法及装置
WO2009046598A1 (fr) Procédé pour établir une porteuse dédiée pour un terminal utilisateur
WO2012003770A1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移动网络的系统、设备及方法
EP288480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tifying access network position information
WO2010111944A1 (zh) 释放接入连接的方法、装置、策略控制实体及系统
WO2011072438A1 (zh) 一种iwp场景下lbo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2146092A1 (zh) 一种ip流迁移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1029349A1 (zh) 多承载绑定和事件报告功能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1134315A1 (zh) 业务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152655A1 (zh) 一种融合网络中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2171425A1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3023515A1 (zh) 一种解决服务质量策略控制冲突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098477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32581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REEP Request for entry into the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098477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098477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