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0148909A1 - 多用户复用同一时隙应用下的解调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用户复用同一时隙应用下的解调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0148909A1
WO2010148909A1 PCT/CN2010/073370 CN2010073370W WO2010148909A1 WO 2010148909 A1 WO2010148909 A1 WO 2010148909A1 CN 2010073370 W CN2010073370 W CN 2010073370W WO 2010148909 A1 WO2010148909 A1 WO 2010148909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ratio
letter
signal
solution
obta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0/0733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侯晓辉
杨锋
卢勤博
Original Assigne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07914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2429231A4/en
Priority to BRPI1009682A priority patent/BRPI1009682A2/pt
Publication of WO2010148909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0148909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05Joint sequence estimation and interference remov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04B1/7107Subtr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H04B1/71072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12Channel estimation of impulse response

Definitions

  • GS Global System
  • FR full rate
  • R rate
  • Wood is the GS S (exchange each) wood, its basic function is to double the capacity of O, so that under the premise of not more GS and hardware, increase GS and CS The purpose of the same capacity. In other word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R are the same as the bearer. Therefore, under the same ROS of GS, there is always a high-filtering minimum keying (GS, Ga a eed Sh ey g) in the uplink, which causes the same mutual interaction.
  • the existing wood method is usually the system's 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SE ax - e hoodSeq e ceE ao ).
  • SE ax - e hoodSeq e ceE ao system's 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 the subtracted letter is obtained and obtained again.
  • the method obtains a third signal ratio obtained recently
  • the second ratio is, if yes, updating the second third communication ratio, otherwise, going to the process.
  • the obtained trust is the first ratio. , get the third letter ratio, step
  • the letter obtained the letter with a third letter ratio.
  • the letter obtained has a second ratio.
  • the third letter is better than the second control
  • the third letter is compared to the third letter obtained by Yu Gen.
  • Second control whether the third signal ratio is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second ratio, and if so, updating the second third ratio, otherwise,
  • the first step is
  • the second ratio is not greater than the first, otherwise, whether the former is less than, if yes, then The second update force will be the second ratio, the number of times will be otherwise.
  • the multi-user solution is the same as the solution of the second user.
  • GS The following is GS, but this mode is not the same as GS, and it can be similar to C A (more 3G communication system W-C A (multiple), T-SC A (synchronous multi), etc.
  • C A more 3G communication system W-C A (multiple), T-SC A (synchronous multi), etc.
  • the purpose of the step is to get the user to receive the letter, and then the offset will be as follows.
  • the user refers to the user on the larger letter 5.
  • comparing the second ratio is the effect of offsetting and countering.
  • step S10 the first power of the signal in the track is greater than the step
  • the sequence of the occupant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n arithmetic element, and the algorithm is not limited to, the ratio, the phase algorithm, or the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S algorithm). The sequence described.
  • the decomposed well algorithm used may not be limited, d, SE well-well algorithm, SE+ RC (maximum well-combined well) well-being algorithm, SE+RC (inhibition well-integrated well) well-being algorithm, and SE+STRC (inhibition well-integrated well) ) Any of the well-being algorithms.
  • step S13 the second ratio, the step of the step, is obtained.
  • the letter obtained has a second ratio.
  • the sequence of the Hugh utilization is matched with the algorithm of the arithmetic unit, and the algorithm is not limited to, the ratio, the phase difference algorithm, or the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S algorithm). Said Sequence.
  • the decomposing well algorithm used is not limited, d, can be SE well algorithm, SE+ RC well algorithm, SE+RC well algorithm and SE+STRC.
  • step S14 the first difference is different, and the result and the pre-intermediate, in the second and subsequent, in the previous time, the second ratio calculated in the step S.
  • step S13 obtaining a second ratio, whether the second ratio is greater than, if yes, executing step S14 otherwise, going to the process.
  • step S17 whether the third signal ratio is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and second ratios, and if yes, executing step S18 otherwise, proceeding to the process.
  • step S18 updating the second third signaling ratio, the special step, and the obtained.
  • Steps S - S15 are the same and will not be described here.
  • step S16 the obtained third letter ratio
  • the letter obtained has a third letter ratio.
  • the sequence of the occupant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n arithmetic element, and the algorithm is not limited to, the ratio, the phase algorithm, or the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S algorithm). The sequence described.
  • the decomposing well algorithm used may be not limited, d, and may be a combination of well-being algorithm, SE+ RC well-being algorithm, SE+RC well-being algorithm, and SE+STRC.
  • step S17 the second number of times is different, and the ratio of step S is the same.
  • step S16 the calculated third signal ratio.
  • the ratio of the power of the roa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etter.
  • step S2 the second ratio is determined, whether the second ratio is greater than, if yes, proceed to the process. Otherwise, step S2 is performed.
  • step S21 whether the second ratio is greater than the first, and if yes, executing step S22 otherwise, proceeding to the process.
  • step S22 whether the former is less than, if yes, execute step S23 otherwise, go to the process.
  • step S17 whether the third signal ratio is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and second ratios, and if yes, executing step S18 otherwise, proceeding to the process.
  • step S18 updating the second third signal ratio, which is obtained by the steps 11 and 0.
  • step S2 the result is the same as the previous one, and the same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the speed.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wer sum is good, and if the second ratio is greater tha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rmer user's letter is very good. Therefore, the second requirement is smaller than the first or third. If the letter ratio is less than the second, it cannot be reversed.
  • step S21 the first number of times is different, and the pre-intermediate value is the second ratio calculated in step S2 in the second and subsequent times.
  • the first is 40, the higher the power of the letter in the roots.
  • the second ratio 42 is obtained by subtracting the received letter from the received, and obtaining the second b
  • the third letter is 50, and the third is the third letter.
  • the second ratio is not greater than the first, otherwise, whether the former is less than, if yes, then the second update power will be the second ratio, and will be no.
  • the algorithm is not limited, the sequence described in any of the ratio, the phased algorithm, and the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S algorithm)
  • the decomposed well algorithm used in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root can be undefined, and the SE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well algorithm, the SE+ RC well algorithm, the SE+RC well algorithm, and the SE+STRC well.
  • the third letter is 503, and the letter obtained by Yugen has a third ratio.
  • the second number of times in the second control 51 is different, and the first ratio is the ratio of 4.
  • the third letter is compared to the third calculated ratio of the previous three.
  • the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early, and the speed of understanding can be improved.
  • the solution of the same multi-user solution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same user can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speed in the same way.
  • the method of rest in Unrestricted can be phase, SJS (total least squares) and other algorithms, can be SE + RC SE + RC SE + STRC and other well-being algorithms.
  • the first 1 letter If the power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 then the first 1 letter, if the power of 1 is less than 2, the first 2 letters, this.
  • the power on 1 is larger, and the ratio is in .
  • the user of the same channel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plink,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same user, while the BTS of the GS provides the uplink solution method under R S . Can meet the same performance ear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多用戶 同 吋 下的解 方法及 統 木領域
本 涉及上行解 木, 特別涉及到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及 統。 背景 木
GS (全球 統)是 介T A ( )和F A ( ) 統, 目前 于現有的GS 而言, 介 只能承載 路FR(全 速率) 各, 或者在 介 的 介子 道上承載 R ( 速率) 各,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于 R , 在 ( 接 ) 上不是在 介 的 介 同 和接收的, 即同 的 介子 道上 仍然是 未 的。 多用戶 同
( ROS, - e Re gO eSo ) 木是GS S 各( 交換 各) 木, 其 的基本功能是將 O 的容量提高 倍, 以 到在 不更 GS 同 硬件 各的前提下, 增 GS 同CS 各同 容量的目的。 換 說, 于FR 各要求 介 同 承載 , 于 R 各要求 介 同 承載 。 因此, 在GS 同 的 ROS 下, 于上行健 , 始終 存在 高 濾波最小 鍵控 (G S , Ga a eed Sh ey g) 在 介 的 介 上同 , 就 造成 同的互相干 。 現有 木的方式通常是 統的最大似然序列 ( SE ax - e hoodSeq e ceE ao ) 木 上行解 , 由于 彼此受到了 比較強的同 , 的性能比較差, 不能滿足GS 用的需要。 內容
本 的目的是提供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及 統, 著提高通信 統上行的解 性能。
本 提供的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道中 功率較大的信 的 得第 比
所述
將 接收的 減去所述 的信 , 得到 所述 得第二 比, 所述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第 , 若是, 則 所述 , 更新所述第 所述第二 比 否則, 前赴 流程
將所述 減去 的信 , 得到 , 再次 得到的 。
, 所述再次 得到的 前, 所述方法近 得到的 得第三信 比
所述第三信 比是否大于第二 , 所述第二 的 所述第 比, 若是, 則更新所述第二 所述第三 信 比 否則, 前赴 流程。
, 所述 道中 功率較大的信 的 得第 比, 步
, 得到
功率較大的信 的信
所述 所述 行解
所述 得到的信 得第 比。 , 得到的 得第三信 比, 步
的信 , 得到 得到的信 得第三信 比。
, , 休
將 得到的信 , 的
, 得到 的信 。
, 得第二 比, 步
的信 , 得到
迷信 行解
得到的信 得第二 比。
, , 休
將 得到的信 , 的
, 得到 的信 。
,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第
前, 方法近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 , 若是, 則 前 赴 程 否則,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第 。
前, 方法近
前 是否小于 的 , 若是, 則
, 將 第 更新力 第二 比, 將
否則, 前赴 程。
本 提供的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統, 第 比 得 、 、 第二 比 得 、 第 控制 及 其中, 第 比 得 , 于根 哉 道中 較大的 信 的 得第 比
, 于
第二 比 得 , 于將 哉 接收的 減去
的信 , 得到 , 得第二 比 第 控制 , 于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第 , 若是, 則 , 更新 第
第二 比 否則,
, 于將 減去 的信 , 得到 , 通 所 得到的 。
, 統近 第三信 比 得 及第二 控制 其中,
第三信 比 得 , 于根 得到的 得第三信 b
第二 控制 , 于 第三信 比是否大于第二 , 第二 的 第 比, 若是, 則更新 第二 第三信 比 否則,
, 步 于 在所 第二 控制 更新 第二 , 依次 由 第三信 比 和第二 控制 通 所 得到的 。
第 控制 步 于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 , 若是, 則
否則,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第
第二 比不大于 第 , 則 否則, 前 是否小于 的 , 若是, 則 , 將所述第 更新力所述第二 比, 將 次數 否 則, 。
本 所述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及 統, 通 在 中 , 使 不 提高 性能 步 , 通 的 , 現在滿足 性能的同 提早 , 提高了解 速度 利用多次 未提高 性能。 說明
1是本 第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的流 程示意
2是本 第二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的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的 4是本 第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統的 示意
5是本 第五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統的 示意
6是本 第五 的第三信 比 得 的 示 意
7是本 多用戶 同
休 方式
本 明目的的 、 功能特 及 將結合 , 參照
說明。 本 提出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通 在 中 , 使 能不 提高 性能 的 , 可以在滿足 性能的同 提早 , 提高了解 速度 利用 多次 未提高 性能。
5 以下 以 GS , 但本 休 方式和 不 于 GS ,近可 于C A( 多 的3G矣 通信 統 W-C A ( 多 )、 T -SC A ( 同步 多 )等。
參考 1,本 提出第 的 多用戶 同 下的 解 方法, 步驟
S , 哉 道中 較大的信 的 得第 比。
, 。
步驟的目的是 了 用戶到 接收和的信 , 再 行下文 將 的 抵消。 其中, 用戶是指 較大的信5 上 的 的用戶。
S12, 將 哉 接收的 減去 的信 , 得 到 。
S13, 得第二 比, 第二 比是否 大于 的第 , 若是, 則執行步驟S14 否則, 前赴0 。 其中, 比較第二 比 第 是 了在 抵消 , 到 反 的效果。
S14, , 更新 第 第二 比。 其中, 更新 第 是 了 下 次的 比 前的 效果更好, 以使 到 反 的效果。
5 S15, 將 哉 接收的 減去 的信 , 得 到 , 然 特步驟S
在步驟 S10 中, 所述 道中 功率較大的信 的 得第 比, 步 步驟
, 得到
功率較大的信 的信
所述 所述 行解
得到的信 得第 比。
所述 休 利用 的 序列配合 算 法 算元 的 , 而所述 算法不 限定, 比 , 可 相 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 ( S算法) 中的任 。 所述 的 序列 。
所述 用的解 合井算法可不 限定, d,可 SE 合井算法、 SE+ RC(最大比合井) 合井算法、 SE+RC( 抑制合井) 合井算法以及 SE+STRC ( 抑制合井)等 合井算法的任 。
在步驟 中, 所述 所述 休 將所述
得到的信 , 所述 的 , 得到 的 信 。
在步驟S13中, 所述 得第二 比, 步 步驟 所述 的信 , 得到
所述 所述 行解
得到的信 得第二 比。
所述 休 利用 的 序列配合 算 法 算元 的 , 而所述 算法不 限定, 比 , 可 相 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 ( S算法) 中的任 。 所述 的 序列 。
用的解 合井算法可不 限定, d,可 SE 合井算法、 SE+ RC 合井算法、 SE+RC 合井算法以及 SE+STRC等 合井算法的任 。
在步驟 S14 中, 第 的不同而不同, 其 具結果和 預先 的 介 , 在第二次及以后的 中, 其 前 次 中, 步驟S 算出的第二 比。
, 休 將 得到的信 , 的 , 得到 的信 。
本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通 在
中 , 使 不 提高 性能。
參照 2,本 提出的 于第 的第二 的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步驟
S 0, 哉 道中 較大的信 的 得 比。
, 。
S12, 將 哉 接收的 減去 的信 , 得 到 。
S13, 得第二 比, 第二 比是否 大于 的第 , 若是, 則執行步驟S14 否則, 前赴 流 程。
S14, , 更新 第 第二 比。
S15, 將 哉 接收的 減去 的信 , 得 到 。 S16, 所述得到的 得第三信 比。
S17, 所述第三信 比是否大于第二 , 第二 的 第 比,若是,則執行步驟S18 否則, 前赴 流程。 S18, 更新所述第二 所述第三信 比, 然 特步驟 , 所述得到的 。
本 中步驟S -S15 第 相同, 在此不 贅述。
在步驟 S16 中, 所述 得到的 得第三信 比, 步 步驟
所述 的信 , 得到
所述 所述得到的 行解
得到的信 得第三信 比。
所述 休 利用 的 序列配合 算 法 算元 的 , 而所述 算法不 限定, 比 , 可 相 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 ( S算法) 中的任 。 所述 的 序列 。
所述 用的解 合井算法可不 限定, d ,可 SE 合井算法、 SE+ RC 合井算法、 SE+RC 合井算法以及 SE+STRC等 合井算法的任 。
在步驟 S17 中, 所述第二 次數的不同而不同, 其 步驟 S 的第 比。 在第二次及以后的 中, 其 前 次 中, 步驟S16 -算出的第三信 比。
本 所述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通 在
中 , 使 不所提高 性能。
參照 3,本 提出 于第 的第三 的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步驟 S , 道中 功率較大的信 的 得第 比。
, 所述 。
S12, 將 接收的 減去所述 的信 , 得 5 到 。
S2 , 所述 得第二 比, 所述第二 比是否 大于 的 , 若是, 則 前赴 流程 否則, 執行步驟S2 。
S21, 所述第二 比是否大于第 , 若是, 則執行步 驟S22 否則, 前赴 流程。
S22, 前 是否小于 的 , 若是, 則執行步驟S23 否則, 前赴 流程。
S23, 所述 , 更新所述第 所述第二 比, 再將 1。
S15, 將 接收的 減去所述 的信 , 得5 到 。
S16, 得到的 得第三信 比。
S17, 所述第三信 比是否大于第二 , 第二 的 第 比,若是,則執行步驟S 18 否則, 前赴 流程。 S18, 更新所述第二 所述第三信 比, 然 特步驟 11 ,0 所述得到的 。
本 中步驟S -S12, 以及步驟S15-S 18 第二 相同, 在此 不贅述。
在步驟 S2 所述 具結果和 預先 的 介 , 通 的 , 可 的 同, 以提高 的5 速度。 下 和 的 相 于 介性能 很好的 , 果第二 比大于 , 則說明 前 用戶的信 的性能非常好, 因此, 再 而 相 于 介 反 的最低要求 , 果第二 比小于第 、 或第三信 比小 于第二 , 則不能 是 介 反 。
在步驟 S21 中, 所述第 次數的不同而不同, 其 預先 的 介數值, 于第二次及以后的 中, 其 前 次 中, 步驟S2 算出的第二 比。
本 所述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通 在
中 , 使 不 提高 性能 的 , 現 在滿足 性能的同 提早 , 提高了解 速度 利用多次 未提高 性能。
4力本 提出第 的GS 中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統的 示意 統可內置于GS 的 平台 (BTS,Ba eTa ceve Sa o ) 中, 統 第 比 得 40、
41、 第二 比 得 42、 第 控制 43及 44 其中,
第 比 得 40, 于根 道中 功率較大 的信 的 得第 比
41, 于 所述
第二 比 得 42, 于將 接收的 減去所 述 的信 , 得到 , 所述 得第二 b
第 控制 43, 于 所述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 , 若是, 則 所述 , 更新所述第 第二 比 否則,
44, 于將 哉 接收的 減去
的信 , 得到 , 通 所 41 得到 的 。
5力本 提出的第五 GS 中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統的 示意 , 統除了 4所示的功能 以外, 近 第三信 比 得 50及第二 控制 51 其中,
第三信 比 得 50, 于根 得到的 得第三信 比
第二 控制 51, 于 第三信 比是否大于第二 , 第二 的 第 比, 若是, 則更新 第二 第三信 比 否則,
44, 步 于 在所 第二 控制 51更 新 第二 , 依次 由 第三信 比 50和第二 控制 51通 所 41 得到的 。
其中, 第 控制 43 步 于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 , 若是, 則
否則,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第
第二 比不大于 第 , 則 否則, 前 是否小于 的 , 若是, 則 , 將 第 更新力 第二 比, 將 否 則, 。
6所示, 第三信 比 得 50 步 第三信 501、 第三 502及干 比 503
第三信 501, 于 的信 , 得到 所述 休 利用 的
配合 算法 算元 的 , 而所述 算法不 限定, 比 , 可 相 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 ( S算法) 中的任 所述 的 序列
第三 502, 于根 所述 所述 行解 所述 用的解 合井算法可不 限定,比 ,可 SE 合井算法、 SE+ RC 合井算法、 SE+RC 合井算法以及 SE+STRC等 合井算法的任
第三信 比 503, 于根 得到的信 得第三 比。
第二 控制 51 中所述第二 次數的不同而不 同, 其 第 比 得 4 的第 比。 在第二次 及以后的 中, 其 前 次 中, 第三信 比 得 5 算出的第三信 比。
本 所述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通 在
中 , 使 能不所提高 性能 的 , 可 以在滿足 性能的同 提早 , 提高了解 速度 利用多 次 未提高 性能。
本 所述多用戶 同 下的解 統, 同 的 路用戶 的解 , 的 , 可以在滿足 性能 的同 提早 , 提高了解 速度 在 中
, 使 能不所提高 性能 利用多次 未提高 性能。 下面結合 7的原理示意 , 本 GS 中多用戶 同
下的上行解 細說明。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 在 、 中 用的 休方法是 不 限制的, 可以 相 、 S J S ( 合最小二乘 法)等算法, 中可以 SE+ RC SE+RC SE+STRC 等 合井算法。
BTS 接收的 。 需要注意的是,在 R S 中, 的 序列要求是 的, 1 和 2上 序列分別 和 C。 的公式 () M) () (f) J(f) (f)可以逐步 ,其中d() s()分別是 1和 2上的信 ()是同 , ()是 (f) (f)分別是 1和 2 的 。 分別利用 、 C , 的算法 里不 限制, 可以 相 、 S和J S等 算法 S
。 C 得到 1的 h, C 得到 2的 。 然 和 功率的相 大小, 果 1的
功率大于等于 2的 功率, 則先 1上 的信 , 此 果 1的 功率小于 2 的 功率,則先 2上 的信 ,此 。
1上的 功率較大, 則在 , 的信 比 。
了 抵消, d, 得到
抵消 得到
b 的元 2重新 , 的結果 。 行解 得到 S 。
的信 比S
。 是否大于 S , 果是, 則 否則, S R 是否大于 S , 果不是, 則 果是, 是否小于 的 , 果是, 則 s , 將 1, 更新 ", 其中 于第 次 , " 性能結果 的 介合理的值, 于第二次以及以后的 , S R, S R , 其中S R 是 得到的信 的信 比 否則,
。 抵消 得到 , 的元 1重新 , 比 R , 是否大于 , 果是, 則 否則, 更新
Figure imgf000017_0001
, 然 得到 的步驟 其中, d 。 此反 , 直至 滿足余 即可 。
,可得到 道上同 的 用戶的 和 用本 , 著提高上行的解 性能, 同 的 用戶 的解 , 而 GS 的BTS提供 R S 下的上行 解 方法。 的 , 可以在滿足 性能的同 及早
, 提高了解 速度。 在 中 , 使得 不 提高 性能的 , 利用多次 未提高 性能。 另外, 代 的最大允許 是可以 的, 在 , 果硬件余 允許, 可以將最大允許 得 大 些, 以充分提高 性能。
以上所述 力本 的 , 非因此限制本 的 固, 凡是利用本 明說明 及附 內容所作的等 或等 流程 , 或直 接或同接 在其他相 的 木領域, 同理 在本 的
固內。

Claims

要求
1、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方法, 其特 在于, 方法 道中 功率較大的信 的 得第 比
所述
將 接收的 減去所述 的信 , 得到 所述 得第二 比, 所述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第 , 若是, 則 所述 , 更新所述第 所述第二 比 否則, 前赴 流程
將所述 減去所述 的信 , 得到 , 再次 得到的 。
2、 要求1所述的解 方法, 其特 在于, 所述再次 得到的 前, 所述方法近
得到的 得第三信 比
所述第三信 比是否大于第二 , 所述第二 的 所述第 比, 若是, 則更新所述第二 所述第三 信 比 否則, 前赴 流程。
3、 要求1所述的解 方法, 其特 在于, 所述 道 中 功率較大的信 的 得第 比, 步
, 得到
功率較大的信 的信
所述 所述 行解
所述 得到的信 得第 比。
4、 要求2 的解 方法, 其特 在于, 得到的 得第三信 比, 步
的信 , 得到 得到的信 得第三信 比。
5、 要求3 的解 方法, 其特 在于,
, 休
將 得到的信 , 的
, 得到 的信 。
6、 要求1或2 的解 方法, 其特 在于,
得第二 比, 步
的信 , 得到
迷信 行解
得到的信 得第二 比。
7、 要求6 的解 方法, 其特 在于,
, 休
將 得到的信 , 的
, 得到 的信 。
8、 要求1或2 的解 方法, 其特 在于,
比是否大于 的第 前, 方法近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 , 若是, 則 前 赴 程 否則, 第二 比是否大于 第
前, 方法近
前 是否小于 的 , 若是, 則
, 將 第 更新力 第二 比, 將 否則, 前赴 流程。
9、 多用戶 同 下的解 統, 其特 在于, 統 第 比 得 、 、 第二 比 得 、 第 控制 及 其中,
5 第 比 得 , 于根 道中 功率較大的 信 的 得第 比
, 于 所述
第二 比 得 , 于將 接收的 減去所述 的信 , 得到 , 所述 得第二 比 10 第 控制 , 于 所述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第 , 若是, 則 所述 , 更新所述第 所述第二 比 否則,
, 于將所述 減去所述 的信 , 得到 , 通 所述 得到的 。
15 10、 要求 9所述的解 統, 其特 在于, 所述 統近
第三信 比 得 及第二 控制 其中,
第三信 比 得 , 于根 所述得到的 得第三信 b
第二 控制 , 于 所述第三信 比是否大于第二 20 , 所述第二 的 所述第 比, 若是, 則更新所述 第二 所述第三信 比 否則,
所述 , 步 于 在所述第二 控制 更新所 述第二 , 依次 由所述第三信 比 和第二 控制 通 所述 所述得到的 。
25 11、 要求9或 10所述的解 統, 其特 在于, 所述第 控制 步 于
所述第二 比是否大于 的 , 若是, 則
否則, 所述第二 比是否大于所述第
所述第二 比不大于所述第 , 則 否則, 前 是否小于 的 , 若是, 則 所述 , 將所述第 更新力所述第二 比, 將 否 則, 。
PCT/CN2010/073370 2009-12-21 2010-05-31 多用户复用同一时隙应用下的解调方法及系统 WO2010148909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791415.2A EP2429231A4 (en) 2009-12-21 2010-05-31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user multiplexed in one time slot
BRPI1009682A BRPI1009682A2 (pt) 2009-12-21 2010-05-31 método de demodulação com base na aplicação de múltiplo usuário reutilizando um slot e sistema de demodulação com base na aplicação de múltiplo usuário reutilizando um slo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9124.8A CN102104412B (zh) 2009-12-21 2009-12-21 多用户复用同一时隙应用下的解调方法及系统
CN200910189124.8 2009-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48909A1 true WO2010148909A1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8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0/073370 WO2010148909A1 (zh) 2009-12-21 2010-05-31 多用户复用同一时隙应用下的解调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429231A4 (zh)
CN (1) CN102104412B (zh)
BR (1) BRPI1009682A2 (zh)
WO (1) WO20101489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2472A (zh) * 2015-08-24 2015-12-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贪婪迭代的块稀疏信号重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8111B (zh) * 2011-08-24 2017-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单时隙多用户信道语音技术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8934589B2 (en) * 2013-05-29 2015-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modulation in VAMOS receivers
CN104717046A (zh) * 2013-12-12 2015-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Vamos系统上行信号的解调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9443A1 (en) * 2001-02-28 2002-09-06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Integrated beamformer/method architecture
CN101515917A (zh) * 2009-03-25 2009-08-26 东南大学 基于双向中继的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1577934A (zh) * 2008-05-06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时隙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2632C (zh) * 2004-09-28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复用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动态信道调整方法
WO2009107071A2 (en) * 2008-02-25 2009-09-03 Nxp B.V. An inter-cell td-scdma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9443A1 (en) * 2001-02-28 2002-09-06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Integrated beamformer/method architecture
CN101577934A (zh) * 2008-05-06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时隙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15917A (zh) * 2009-03-25 2009-08-26 东南大学 基于双向中继的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2472A (zh) * 2015-08-24 2015-12-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贪婪迭代的块稀疏信号重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4412A (zh) 2011-06-22
CN102104412B (zh) 2014-06-04
EP2429231A4 (en) 2017-07-05
BRPI1009682A2 (pt) 2016-11-08
EP2429231A1 (en)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igslund et al. CORE: COPE with MORE in wireless meshed networks
KR20170134464A (ko) 컨퍼런스 오디오 관리
JP2004509552A (ja) 周波数を過剰使用して2以上のユーザからの同時送信を可能とする方法
TW201616827A (zh) 無線通訊裝置、無線通訊方法及程式
WO2010148909A1 (zh) 多用户复用同一时隙应用下的解调方法及系统
US10074373B2 (en) Channel adjustment for inter-frame temporal shift variations
TW201129195A (en) Enhanced multichannel access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WO2016065921A1 (zh) 多用户信息传输的叠加、解调方法及装置
TW201136215A (en) Traffic-to-pilot ratio estimation for MIMO-OFDM system
KR100987617B1 (ko) 송신자-기반 스케줄링 및 수신자-기반 스케줄링을 이용하는메시 네트워크의 mac 성능 향상
JP6695970B2 (ja) 緩和されたフレーム消去率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電力利得および容量利得
Nikbakht et al. Mixed delay constraints in Wyner's soft-handoff network
US85824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active and passive end-to-end quality-of-service reservations based on node mobility profiles
Abualhaj et al. Multiplexing VoIP packets ove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a survey
Karim et al. On using dual interfaces with network coding for delivery delay reduction
CN103620979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Oechtering et al. Broadcast capacity regions with three receivers and message cognition
CN106304354A (zh) 一种载频间协作方法及装置
JP200951544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アンテナアレイ較正
Haghi et al. The capacity region of fading multiple access channels with cooperative encoders and partial CSIT
CN104113365A (zh) 协同通信系统中多天线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
WO2018076376A1 (zh) 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13149440A1 (zh) 多天线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TW200952398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elay-model tethered data calls in wireless networks
Zhang et al. Feedback-aided coded caching for the MISO BC with small cach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07914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9181/CHENP/201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IN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107914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REG Reference to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BR

Ref legal event code: B01A

Ref document number: PI10096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ENP 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PI10096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BR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2

Effective date: 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