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3292U - 硬幣接收裝置 - Google Patents

硬幣接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3292U
TWM653292U TW112214214U TW112214214U TWM653292U TW M653292 U TWM653292 U TW M653292U TW 112214214 U TW112214214 U TW 112214214U TW 112214214 U TW112214214 U TW 112214214U TW M653292 U TWM653292 U TW M6532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n
wall
module
detection module
baff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4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正文
Original Assignee
丞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丞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丞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53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3292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硬幣接收裝置,其包括第一壁體、第二壁體、第一線圈模組、第一檢測模組及控制模組。第二壁體與第一壁體相對設置,並與第一壁體形成有入幣口、出幣口及通道。第一線圈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並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一線圈。第一基座具有第一開口且通道穿過第一開口。第一線圈纏繞於第一基座上,並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一開口時產生第一電感值。第一檢測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且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一檢測模組時產生第一檢測訊號。控制模組配置為根據第一檢測訊號判定硬幣之尺寸,以及根據第一電感值及硬幣之尺寸判定硬幣之真偽和幣值。

Description

硬幣接收裝置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硬幣接收裝置,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可辨識硬幣之真偽和幣值的硬幣接收裝置。
現今社會文明與科技高度發展,不但加速了人們生活的步調,對於生活品質要求更趨向於方便、快速,也正因如此,在許多公共場所中為了考量到民眾所注重的便利性及時效性大都設置有自動化販賣機器或是自動化結帳機器,可大幅節省人事雇用之成本。
一般自動化販賣機器、自動化結帳機器與遊樂場所內之遊戲機台,係利用硬幣接收裝置提供使用者投入硬幣進行選擇、操作,以達到無人化經營及自助結帳之目的。這些機體的內部之硬幣接收器皆會設置有感測模組,以辨識硬幣的幣值及真偽。因硬幣不論是國家製造的錢幣或遊樂場自製之代幣,依幣值的不同也會有尺寸上之差異,故硬幣接收器在辨識硬幣之幣值及真偽時之正確性則將攸關到業者經營之生計與利潤,以及消費者本身消費上之權益。
目前業界大多是採用渦電流感測器來作為金屬硬幣的感應模組以對投入的硬幣之真偽和幣值進行辨識。然而,習知的作法通常是將感應模組的整組感應線圈設置於硬幣通過之路徑的一側,但這種做法感應模組所形成之電感值的變化容易因硬幣投入之位置而有影響(例如,靠近感應線圈或是遠離感應線圈),導致對該硬幣之真偽的誤判,使得消費者必須來回重複進行投幣的操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如何提高感應模組對硬幣辨識的準確性,乃本發領域之研究人員所亟欲改善之目標所在。
有鑑於此,本新型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硬幣接收裝置,以提高硬幣感應模組對硬幣辨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新型之一態樣在於提供一種硬幣接收裝置,其包括第一壁體、第二壁體、第一線圈模組、第一檢測模組及控制模組。第二壁體與第一壁體相對設置,並與第一壁體形成有入幣口、出幣口及通道。通道連通入幣口與出幣口,且入幣口與出幣口位於同一側。通道配置為導引從入幣口進入的硬幣。第一線圈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並位於通道鄰近入幣口處,且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一線圈。第一基座具有第一開口且通道穿過第一開口。第一線圈纏繞於第一基座上,並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一開口時產生第一電感值。第一檢測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並位於通道及第一線圈模組之下游處,且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一檢測模組時產生第一檢測訊號。控制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並電性連接第一線圈模組與第一檢測模組,且配置為根據第一檢測訊號判定硬幣之尺寸,以及根據第一電感值及硬幣之尺寸判定硬幣之真偽和幣值。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第一基座係呈「口」字形且具有相連的第一側邊、第二側邊、第三側邊及第四側邊以形成正對於通道的移動路徑的第一開口。第一線圈係圍繞於第一側邊、第二側邊、第三側邊及第四側邊。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第二線圈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並位於通道且介於第一線圈模組與第一檢測模組之間。第二線圈模組包括第二基座及第二線圈。第二基座具有第二開口且通道穿過第二開口。第二線圈纏繞於第二基座上,並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二開口時產生第二電感值。控制模組配置為根據第一電感值與第二電感值及硬幣之尺寸判定硬幣之真偽和幣值。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第一稜鏡設置於第二壁體上且對應於第一檢測模組之位置。第一檢測模組包括第一紅外線發射器及第一紅外線接收器。第一紅外線發射器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且配置為發射紅外線至第一稜鏡。第一紅外線接收器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且位於第一紅外線發射器上方或下方,並配置為接收從第一稜鏡反射的紅外線。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第二檢測模組及第二稜鏡。第二檢測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並位於通道及第一檢測模組之下游處,且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二檢測模組時產生第二檢測訊號。第二稜鏡設置於第二壁體上且對應於第二檢測模組之位置。控制模組根據第一檢測訊號與第二檢測訊號判定硬幣之尺寸。第二檢測模組包括第二紅外線發射器及第二紅外線接收器。第二紅外線發射器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且配置為發射紅外線至第二稜鏡。第二紅外線接收器,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且位於該第二紅外線發射器上方或下方,並配置為接收從第二稜鏡反射的紅外線。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擋板及電磁閥。擋板位於通道並介於第一檢測模組與出幣口之間,並具有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且第二區域較第一區域靠近第一壁體。擋板於第一區域具有穿槽及位於穿槽之一側的凸緣。第二壁體具有擋板開口以供擋板穿過且第一壁體具有擋板凹槽以容置擋板的第二區域。電磁閥連接擋板,且配置為藉由控制模組控制以驅動擋板靠近或遠離第二壁體移動。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響應於控制模組判定硬幣係真幣時,控制模組控制電磁閥驅動擋板靠近第一壁體移動,使得擋板的第一區域位於硬幣在通道的移動路徑上,從而使硬幣通過穿槽進入擋板下方之容置空間。凸緣係用以防止硬幣經由通道往出幣口移動。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響應於控制模組判定硬幣係非真幣時,控制模組不控制電磁閥,擋板的第二區域位於硬幣在通道的移動路徑上且硬幣經由通道通過擋板的第二區域並移動至出幣口。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第三檢測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上並位於擋板之下方,且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三檢測模組時產生第三檢測訊號。控制模組根據該第三檢測訊號判定硬幣是否通過穿槽進入擋板下方之容置空間。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電路板,設置於第一壁體背離第二壁體的一側。控制模組設置於電路板上,且電路板電性連接第一線圈模組與第一檢測模組。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控制模組包括資料庫。資料庫配置為儲存第一線圈模組對應複數個不同硬幣之幣值所產生的複數個電感值及第一檢測模組對應該等不同硬幣之幣值所產生的複數個檢測訊號。
根據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在學習模式下,控制模組根據第一次從入幣口進入之一國家的複數個不同硬幣,將第一線圈模組對應該國家的該等不同硬幣之幣值所產生的複數個電感值及第一檢測模組對應該國家的該等不同硬幣之幣值所產生的複數個檢測訊號儲存於資料庫,以用來比對進入入幣口之對應該國家的一硬幣之真偽和幣值。
綜上所述,本新型所提供的硬幣接收裝置,透過線圈模組的基座的開口設計使得硬幣在通過線圈模組時可直接穿過整個線圈,從而減少線圈產生之電感值的誤差。如此一來,可降低控制模組誤判的可能性並提升硬幣辨識的準確性。另外,透過將線圈模組以及檢測模組設置於同一側,可簡化控制模組與這些元件之走線,從而減少電路的複雜度。
為了讓本新型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將特舉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圖1是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硬幣接收裝置100的方塊示意圖。硬幣接收裝置100可包括第一線圈模組110、第一檢測模組120、控制模組130、電源模組140。電源模組140電性連接第一線圈模組110、第一檢測模組120、控制模組130以提供電源給這些模組。當硬幣10經由硬幣接收裝置100的入幣口進入時,會先通過第一線圈模組110,再通過第一檢測模組120。當硬幣10通過第一線圈模組110時,第一線圈模組110可根據進入的硬幣10之材質和尺寸產生第一電感值並將第一電感值傳送給控制模組130。另外,當硬幣10通過第一檢測模組120時,第一檢測模組120可根據硬幣10抵達及離開第一檢測模組120 的時間產生第一檢測訊號並將第一檢測訊號傳送給控制模組130。
控制模組130可包括資料庫131。資料庫131儲存了對應多個不同硬幣之幣值經由第一線圈模組110所產生的多個電感值以及其經由第一檢測模組120所產生的多個檢測訊號。因此,控制模組130可將第一電感值與其資料庫131裡的多個電感值進行比對。若第一電感值符合所儲存的其中一個電感值,則根據符合的電感值判定此硬幣10為真幣並記錄硬幣10之幣值。控制模組130還可將第一檢測訊號與其資料庫131裡的多個檢測訊號進行比對。若第一檢測訊號符合所儲存的其中一個檢測訊號,則根據符合的檢測訊號判定此硬幣10的尺寸,並進一步判定所記錄的硬幣10之幣值是否符合判定的尺寸。若符合判定的尺寸,則將硬幣10導引至一容置空間進行貯存。若第一電感值不符合所儲存的其中一個電感值或所述記錄的硬幣10之幣值不符合判定的尺寸,則判定此硬幣10非真幣並將硬幣導引至硬幣接收裝置100的出幣口。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30還可包括計數器132。計數器132配置為當所記錄的硬幣之幣值符合判定的尺寸時,將已計數之幣值進行累加。
請一併參照圖2,圖2是根據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硬幣接收裝置200的方塊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硬幣接收裝置200進一步包括第二線圈模組210、第二檢測模組220及顯示模組230。電源模組140還電性連接於第二線圈模組210、第二檢測模組220及顯示模組230以提供電源給這些模組。當硬幣10經由硬幣接收裝置200的入幣口進入時,會先接連通過第一線圈模組110和第二線圈模組210,再接連通過第一檢測模組120和第二檢測模組220。第二線圈模組210與第一線圈模組110的結構類似(將於之後詳細敘述),且第二檢測模組220與第一檢測模組120的結構類似(將於之後詳細敘述)。
當硬幣10通過第一線圈模組110和第二線圈模組210時,第一線圈模組110和第二線圈模組210可根據進入硬幣10之材質和尺寸分別產生第一電感值和第二電感值給控制模組130。另外,當硬幣通過第一檢測模組120和第二檢測模組220時,第一檢測模組120和第二檢測模組220可根據硬幣10抵達及離開第一檢測模組120 的時間以及硬幣10抵達及離開第二檢測模組220 的時間分別產生第一檢測訊號和第二檢測訊號給控制模組130。
類似地,控制模組130可將第二電感值與其資料庫131裡的多個電感值進行比對。若第二電感值符合所儲存的其中一個電感值,則控制模組130進一步判定此電感值是否與第一電感值符合的電感值相同。若相同則根據符合的電感值判定此硬幣10為真幣並記錄硬幣10之幣值。若不同則判定此硬幣10非真幣並將硬幣導引至硬幣接收裝置200的出幣口。
類似地,控制模組130還可將第二檢測訊號與其資料庫131裡的多個檢測訊號進行比對。若第二檢測訊號符合所儲存的其中一個檢測訊號,則控制模組130進一步判定此檢測訊號是否與第一檢測訊號符合的檢測訊號相同。若相同則根據符合的檢測訊號判定此硬幣10的尺寸,並進一步判定所記錄的硬幣10之幣值是否符合判定的尺寸。若不同則判定此硬幣10非真幣並將硬幣導引至硬幣接收裝置200的出幣口。若所記錄的硬幣10之幣值符合判定的尺寸,則將硬幣10導引至一容置空間進行貯存,且控制模組130控制計數器132對已計數的幣值進行累加以及控制顯示模組230顯示累加後的幣值。若所記錄的硬幣10之幣值不符合判定的尺寸,則判定此硬幣非真幣並將硬幣10導引至硬幣接收裝置200的出幣口。
在一實施例中,硬幣接收裝置200還包括指示燈模組240電性連接於電源模組140。當硬幣接收裝置200裡的所有元件正常運作時,指示燈模組240會發光以通知消費者硬幣接收裝置200可正常使用。當硬幣接收裝置200裡的其中至少一元件(例如電源模組140、第一線圈模組110、第二線圈模組210、第一檢測模組120、第二檢測模組220等至少一者)異常時,或是硬幣的移動路徑上有異物時,則指示燈模組240不發光以通知消費者硬幣接收裝置200有異常暫停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硬幣接收裝置100及/或硬幣接收裝置200還可具有學習模式。在學習模式下,控制模組130可根據第一次從入幣口進入之另一國家的多個不同硬幣,利用第一線圈模組110及/或第二線圈模組210對應該國家的多個不同硬幣之幣值產生多個電感值,以及利用第一檢測模組120及/或第二檢測模組220對應該國家的多個不同硬幣之幣值產生多個檢測訊號,並將這些電感值以及檢測訊號儲存於資料庫131,以用來對之後進入入幣口之對應該國家的硬幣之真偽和幣值進行比對和辨識。如此一來,硬幣接收裝置100及/或硬幣接收裝置200便可透過學習模式適用於各個不同國家。
為了進一步了解本新型之硬幣接收裝置的構造及運作,請一併參照圖3、圖4、圖5、圖6、圖7及圖8。圖3是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硬幣接收裝置300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圖3的硬幣接收裝置300的結構爆炸示意圖。圖5是根據圖4的硬幣接收裝置300中的第一壁體410與第二壁體420接合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圖4的硬幣接收裝置300中的第二壁體420與對應之擋板380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根據圖4的硬幣接收裝置300中的第一壁體410面向第二壁體420之一側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根據圖4的硬幣接收裝置300中的第一壁體410背離第二壁體420之一側的結構示意圖。
硬幣接收裝置300包括第一壁體410、第二壁體420、第一殼體430、第二殼體440及面板450。上述之硬幣接收裝置100及/或硬幣接收裝置200的模組設置於第一壁體410或第二壁體420上。第一殼體430可與接合的第一壁體410和第二壁體420之一側接合,第二殼體440可與接合的第一壁體410和第二壁體420之另一側接合,且第一殼體430和第二殼體440彼此接合以包覆接合的第一壁體410和第二壁體420。面板450連接於接合的第一殼體430和第二殼體440的前端,並具有兩個開口分別對應硬幣接收裝置300的入幣口310與出幣口320以供硬幣進入和離開。在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模組230及/指示燈模組240可設置於面板450上,但本新型並不以此為限。
如圖5、圖6和圖7所示,第二壁體420與第一壁體410相對設置,並與第一壁體410形成有入幣口310、出幣口320及通道330。通道330連通入幣口310與出幣口320,且入幣口310與出幣口320位於同一側。在本實施例的硬幣接收裝置300中,如圖7所示,繪示了兩個線圈模組(例如第一線圈模組340和第二線圈模組350)以及兩個檢測模組(例如第一檢測模組360和第二檢測模組370),但亦可根據需求僅設定一組線圈模組和檢測模組或是三組以上的線圈模組和檢測模組,本新型並不以此為限。
第一線圈模組340和第二線圈模組350設置於第一壁體410上並位於通道330鄰近入幣口310處。第一線圈模組340包括第一基座341及第一線圈342。第一基座341具有第一開口OP1且通道330穿過第一開口OP1。第一線圈342纏繞於第一基座341上,並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一開口OP1時產生第一電感值。類似地,第二線圈模組350包括第二基座351及第二線圈352。第二基座351具有第二開口OP2且通道330穿過第二開口OP2。第二線圈352纏繞於第二基座351上,並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二開口OP2時產生第二電感值。
具體來說,如圖7所示,第一基座341具有相連的第一側邊、第二側邊、第三側邊及第四側邊以形成第一開口OP1,其中第一側邊連接於第一壁體410。當第一壁體410與第二壁體420接合時,第一基座341的第三側邊穿過第二壁體420的第一穿槽421(如圖8所示)。因此,相連的第一側邊、第二側邊、第三側邊及第四側邊使得第一基座341在正對通道330的方向上大致上呈「口」字形。第一線圈342則是圍繞於第一側邊、第二側邊、第三側邊及第四側邊。如此一來,當硬幣通過第一開口OP1時,相當於直接通過第一線圈342的中心部分。因此,無論投幣時硬幣的相對位置如何,在通過第一線圈模組 340時硬幣都會直接穿過整個第一線圈342,因此第一線圈342所產生的第一電感值並不會受到影響,使得產生的第一電感值誤差極小,從而降低控制模組誤判的可能性以及提升硬幣辨識的準確率。
第二線圈模組350的結構類似於第一線圈模組340的結構,第二壁體420還具有第二穿槽422以在與第一壁體410接合時容納第二線圈模組350,其具體內容可參照上述,於此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檢測模組360設置於第一壁體410上並位於通道330及第一線圈模組340與第二線圈模組350的下游處(亦即,硬幣於通道330的移動路徑順序為第一線圈模組340、第二線圈模組350、第一檢測模組360)。第二檢測模組370設置於第一壁體410上並位於通道330及第一檢測模組360的下游處(亦即,硬幣於通道330的移動路徑順序為第一檢測模組360、第二檢測模組370)。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檢測模組360包括第一紅外線發射器361及第一紅外線接收器362皆設置於第一壁體410上。硬幣接收裝置300還包括第一稜鏡363設置於第二壁體420上(如圖5和圖6所示)且對應於第一檢測模組360的第一紅外線發射器361及第一紅外線接收器362之位置。第一紅外線發射器361配置為發射紅外線至第一稜鏡363。第一紅外線接收器362位於第一紅外線發射器361上方或下方(本實施例中,第一紅外線接收器362位於第一紅外線發射器361下方),並配置為接收從第一稜鏡363反射的紅外線。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檢測模組360可根據硬幣接觸紅外線的整個時間(亦即,硬幣碰到紅外線到離開紅外線的時間)進行對應的運算以產生第一檢測訊號,而控制模組可根據第一檢測訊號(例如接觸紅外線的時間)來判定硬幣的尺寸。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紅外線發射器361與第一紅外線接收器362位於同一側且呈上下關係,因此紅外線的掃瞄範圍可增大,從而避免部分國家的硬幣尺寸太小無法進行掃描的問題。另外,第一紅外線發射器361與第一紅外線接收器362皆設置在同一側(即第一壁體410)上,因此與這兩者連接的電路元件和電路板470(如圖8所示)可直接設置在第一壁體410背離第二壁體420的一側上,相較於第一紅外線發射器361與第一紅外線接收器362分別設置於不同側,其走線可簡化,降低了電路設計的複雜度和組裝的難度。
類似地,第二檢測模組370包括第二紅外線發射器371及第二紅外線接收器372設置於第一壁體410上。硬幣接收裝置300還包括第二稜鏡373設置於第二壁體420上(如圖5和圖6所示)且對應於第二檢測模組370的第二紅外線發射器371及第二紅外線接收器372之位置,其具體操作和功能類似於第一檢測模組360,於此不再贅述。
在一實施例中,如圖5、圖6和圖8所示,硬幣接收裝置300還包括擋板380及電磁閥390。擋板380位於通道330並介於第一檢測模組360(或是第二檢測模組370)與出幣口320之間。擋板380具有第一區域381及第二區域382,且第二區域382較第一區域381靠近第一壁體410。第二壁體420具有擋板開口OP3以供擋板380穿過,如圖6所示。第一壁體410具有擋板凹槽411以容置擋板380的第二區域382,如圖7所示。擋板380於第一區域381具有第三穿槽383及位於第三穿槽383之一側的凸緣384。電磁閥390連接擋板380,且配置為藉由控制模組控制以驅動擋板380靠近或遠離第二壁體420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響應於控制模組判定硬幣係真幣時(判定方式可參照上述之實施例),控制模組控制電磁閥390驅動擋板380靠近第一壁體410移動,使得擋板380的第一區域381位於硬幣在通道330的移動路徑上,且擋板380的第二區域382位於第一壁體410的擋板凹槽411。由於凸緣384位於第一區域381,因此可防止硬幣經由通道330往出幣口320移動,從而使硬幣通過第三穿槽383進入擋板380下方之容置空間,例如貯存庫441(如圖3所示)。
在一實施例中,響應於控制模組判定硬幣係非真幣時,控制模組不控制電磁閥390。此時,擋板380的第二區域382位於硬幣在通道330的移動路徑上。由於第二區域382未形成有任何穿槽,因此硬幣可經由通道330通過擋板380的第二區域382並移動至出幣口320以從出幣口320退出。
在一實施例中,硬幣接收裝置300還可包括第三檢測模組460,如圖7所示。第三檢測模組460設置於第一壁體410上並位於擋板380之下方,且配置為響應硬幣通過第三檢測模組460時產生第三檢測訊號。控制模組根據第三檢測訊號判定硬幣是否通過第三穿槽383進入擋板380下方之容置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三檢測模組460可包括第三紅外線發射器461及第三紅外線接收器462皆設置於第一壁體410上。硬幣接收裝置300還包括第三稜鏡463設置於第二壁體420上(如圖5和圖6所示)且對應於第三檢測模組460的第三紅外線發射器461及第三紅外線接收器462之位置。類似地,第三紅外線發射器461配置為發射紅外線至第三稜鏡463。第三紅外線接收器462位於第三紅外線發射器461之一側,並配置為接收從第三稜鏡463反射的紅外線。如此一來,第一檢測模組360可根據硬幣是否接觸紅外線進行對應的運算以產生第三檢測訊號,而控制模組可根據第三檢測訊號(例如接觸紅外線的時間)來判定硬幣是否有進入容置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硬幣接收裝置300還包括電路板470。電路板470設置於第一壁體410背離第二壁體的一側。控制模組(圖未繪示)可設置於電路板470上,且經由多個走線分別連接到第一線圈模組340、第二線圈模組350(可選的)、第一檢測模組360、第二檢測模組370(可選的)、電磁閥390、第三檢測模組460(可選的)等。由於上述之電路元件皆設置於同一側(即第一壁體410)上,因此電路板470上的走線可相對簡化,從而減少電路的複雜度。
綜上所述,本新型所提供的硬幣接收裝置,透過線圈模組的基座的開口設計使得硬幣在通過線圈模組時可直接穿過整個線圈,從而減少線圈產生之電感值的誤差。如此一來,可降低控制模組誤判的可能性並提升硬幣辨識的準確性。另外,透過將線圈模組以及檢測模組設置於同一側,可簡化控制模組與這些元件之走線,從而減少電路的複雜度。
雖然本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其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修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爲準。
10:硬幣 100、200、300:硬幣接收裝置 110:第一線圈模組 120:第一檢測模組 130:控制模組 131:資料庫 132:計數器 140:電源模組 210:第二線圈模組 220:第二檢測模組 230:顯示模組 240:指示燈模組 310:入幣口 320:出幣口 330:通道 340:第一線圈模組 341:第一基座 342:第一線圈 350:第二線圈模組 351:第二基座 352:第二線圈 360:第一檢測模組 361:第一紅外線發射器 362:第一紅外線接收器 363:第一稜鏡 370:第二檢測模組 371:第二紅外線發射器 372:第二紅外線接收器 373:第二稜鏡 380:擋板 381:第一區域 382:第二區域 383:第三穿槽 384:凸緣 390:電磁閥 410:第一壁體 411:凹槽 420:第二壁體 421:第一穿槽 422:第二穿槽 430:第一殼體 440:第二殼體 441:貯存庫 450:面板 460:第三檢測模組 461:第三紅外線發射器 462:第三紅外線接收器 463:第三稜鏡 470:電路板 OP1:第一開口 OP2:第二開口 OP3:擋板開口
圖1是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硬幣接收裝置的方塊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硬幣接收裝置的方塊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硬幣接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圖3的硬幣接收裝置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5是根據圖4的硬幣接收裝置中的第一壁體與第二壁體接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圖4的硬幣接收裝置中的第二壁體與對應之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根據圖4的硬幣接收裝置中的第一壁體面向第二壁體之一側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圖4的硬幣接收裝置中的第一壁體背離第二壁體之一側的結構示意圖。
10:硬幣
100:硬幣接收裝置
110:第一線圈模組
120:第一檢測模組
130:控制模組
131:資料庫
132:計數器
140:電源模組

Claims (12)

  1. 一種硬幣接收裝置,包括: 一第一壁體; 一第二壁體,與該第一壁體相對設置,並與該第一壁體形成有一入幣口、一出幣口及一通道,該通道連通該入幣口與該出幣口,且該入幣口與該出幣口位於同一側,其中該通道配置為導引從該入幣口進入的一硬幣; 一第一線圈模組,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並位於該通道鄰近該入幣口處,包括: 一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開口且該通道穿過該第一開口;及 一第一線圈,纏繞於該第一基座上,並配置為響應該硬幣通過該第一開口時產生一第一電感值; 一第一檢測模組,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並位於該通道及該第一線圈模組之下游處,且配置為響應該硬幣通過該第一檢測模組時產生一第一檢測訊號;及 一控制模組,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並電性連接該第一線圈模組與該第一檢測模組,且配置為根據該第一檢測訊號判定該硬幣之尺寸,以及根據該第一電感值及該硬幣之尺寸判定該硬幣之真偽及該硬幣之幣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其中該第一基座係呈「口」字形且具有相連的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一第三側邊及一第四側邊以形成正對於該通道的移動路徑的該第一開口,該第一線圈係圍繞於該第一側邊、該第二側邊、該第三側邊及該第四側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 一第二線圈模組,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並位於該通道且介於該第一線圈模組與該第一檢測模組之間,包括: 一第二基座,具有一第二開口且該通道穿過該第二開口;及 一第二線圈,纏繞於該第二基座上,並配置為響應該硬幣通過該第二開口時產生一第二電感值; 其中該控制模組配置為根據該第一電感值與該第二電感值及該硬幣之尺寸判定該硬幣之真偽及該硬幣之幣值。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一第一稜鏡設置於該第二壁體上且對應於該第一檢測模組之位置,其中該第一檢測模組包括: 一第一紅外線發射器,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且配置為發射一紅外線至該第一稜鏡;及 一第一紅外線接收器,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且位於該第一紅外線發射器上方或下方,並配置為接收從該第一稜鏡反射的該紅外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一第二檢測模組及一第二稜鏡,該第二檢測模組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並位於該通道及該第一檢測模組之下游處,且配置為響應該硬幣通過該第二檢測模組時產生一第二檢測訊號,該第二稜鏡設置於該第二壁體上且對應於該第二檢測模組之位置,其中該控制模組根據該第一檢測訊號與該第二檢測訊號判定該硬幣之尺寸,其中該第二檢測模組包括: 一第二紅外線發射器,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且配置為發射一紅外線至該第二稜鏡; 一第二紅外線接收器,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且位於該第二紅外線發射器上方或下方,並配置為接收從該第二稜鏡反射的該紅外線。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 一擋板,位於該通道並介於該第一檢測模組與該出幣口之間,具有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且該第二區域較該第一區域靠近該第一壁體,其中該擋板於該第一區域具有一穿槽及位於該穿槽之一側的一凸緣,其中該第二壁體具有一擋板開口以供該擋板穿過且該第一壁體具有一擋板凹槽以容置該擋板的該第二區域;及 一電磁閥,連接該擋板,且配置為藉由該控制模組控制以驅動該擋板靠近或遠離該第二壁體移動。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其中響應於該控制模組判定該硬幣係真幣時,該控制模組控制該電磁閥驅動該擋板靠近該第一壁體移動,使得該擋板的該第一區域位於該硬幣在該通道的移動路徑上,從而使該硬幣通過該穿槽進入該擋板下方之一容置空間,其中該凸緣係用以防止該硬幣經由該通道往該出幣口移動。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其中響應於該控制模組判定該硬幣係非真幣時,該控制模組不控制該電磁閥,該擋板的該第二區域位於該硬幣在該通道的移動路徑上且該硬幣經由該通道通過該擋板的該第二區域並移動至該出幣口。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一第三檢測模組,設置於該第一壁體上並位於該擋板之下方,且配置為響應該硬幣通過該第三檢測模組時產生一第三檢測訊號,其中該控制模組根據該第三檢測訊號判定該硬幣是否通過該穿槽進入該擋板下方之一容置空間。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還包括一電路板,設置於該第一壁體背離該第二壁體的一側,該控制模組設置於該電路板上,且該電路板電性連接該第一線圈模組與該第一檢測模組。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包括一資料庫,該資料庫配置為儲存該第一線圈模組對應複數個不同硬幣之幣值所產生的複數個電感值及該第一檢測模組對應該等不同硬幣之幣值所產生的複數個檢測訊號。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硬幣接收裝置,其中在一學習模式下,該控制模組根據第一次從該入幣口進入之一國家的複數個不同硬幣,將該第一線圈模組對應該國家的該等不同硬幣之幣值所產生的複數個電感值及該第一檢測模組對應該國家的該等不同硬幣之幣值所產生的複數個檢測訊號儲存於該資料庫,以用來比對進入該入幣口之對應該國家的一硬幣之真偽和幣值。
TW112214214U 2023-12-26 硬幣接收裝置 TWM65329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3292U true TWM653292U (zh) 2024-03-2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3306B2 (en) Enhanced bezel for currency acceptor
US6227343B1 (en) Dual coil coin identifier
JP3002904B2 (ja) 硬貨処理装置
US8622191B2 (en) Detection device
US441371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coin in a passageway
AU2002258494A1 (en) Enhanced bezel for currency acceptor
CA2050949C (en) Coin tube monitor and controls means
US646760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validity of a coin
EP2091027B1 (en) Value 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TWM653292U (zh) 硬幣接收裝置
US6230870B1 (en) Coin detection device
US6441891B1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a foreign object attached to a bill passing through a bill validator
US20040238321A1 (en) Coin selector and an outer setting apparatus thereof
JPH0241722Y2 (zh)
JP2001029639A (ja) 遊技機間設置型の貨幣投入自動左右識別貸機
US20120217126A1 (en) Coin detector
JPH0637502Y2 (ja) 硬貨処理装置
KR101848006B1 (ko) 환류식 정산모듈의 동전감별장치
US20130045793A1 (en) Electronic sensing coin acceptor
JPH0749969A (ja) 自動取引機
JP3363542B2 (ja) 貨幣識別装置
JP2006048509A (ja) コインセレクタ
GB2400223A (en) Guiding coins in a coin acceptor
JPH0455996A (ja) 硬貨選別装置
JPH07121754A (ja) 硬貨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