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1358U - 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1358U
TWM651358U TW111212379U TW111212379U TWM651358U TW M651358 U TWM651358 U TW M651358U TW 111212379 U TW111212379 U TW 111212379U TW 111212379 U TW111212379 U TW 111212379U TW M651358 U TWM651358 U TW M65135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district
responsibility
map
branch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2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宏明
Original Assignee
信義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義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義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2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51358U/zh
Publication of TWM651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1358U/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包括資料庫、分析模組、地圖模組及傳送模組,並依據該商圈範獲得落在範圍內的物件,而基於第一預定數量的物件之該物件資訊,獲得包含所選定與所調整後的該分店責任範圍之商圈資訊清單,最後透過傳送模組讓使用者的使用者裝置得以顯示該商圈資訊清單。其中,商圈資訊清單採用地圖呈現時,依據物件的物件位置資訊,每個物件被該標示在地圖上,同時依據性質類別中第一性質、該第二性質,使得商圈資訊清單中的物件帶有第一性質、第二性質相對的標示手段,而不需要重新選擇分店責任範圍,重新計算落入該分店責任範圍中的物件。

Description

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本創作係一種傳送裝置,特別是一種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為了讓同一家房仲業者或集團旗下全部分店彼此能夠分工合作,業者都會針對每個分店進行責任商圈的劃分,使得每家分店的店長都能清楚知道他應該要努力經營的社區與範圍,以避免與其他鄰近分店重複經營所造成的資源浪費。
只是,每個商圈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該商圈所帶來的交易與收益都會產生變化,此時就需要重新劃分商圈。為了讓使用者更快找到進行商圈重新劃分,房仲業者提供各式各樣的工具,以縮短重新劃分商圈所花費的時間。然而,在很多情況下,劃分過程中仍然都太過依賴每個分店店長自己的認知,這造成不同店長有認知差距之時,十分容易爭論不休,導致同一個房仲業者或集團旗下分店人力與資源難以重新有效再分配。
本創作提供一種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使用者只需要選出特定分店責任範圍,傳送裝置即可根據使用者選定的分店責任範圍,而獲得包含所選定與所調整後的該分店責任範圍之商圈資訊清單,並在地圖上標示每個物件,同時依據性質類別中第一性質、該第二性質,使得商圈資訊清單中的物件帶有第一性質、第二性質相對的標示手段,而 不需要重新選擇分店責任範圍,重新計算落入該分店責任範圍中的物件,更快速地讓使用者在不同模式中進行切換。以下為本創作之簡要說明。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包括資料庫、分析模組、地圖模組及傳送模組,其中該資料庫用於儲存多個物件的物件位置資訊以及物件資訊,該分析模組用於接收使用者所選定分店責任範圍,並依據該商圈範獲得落在範圍內的物件,而基於第一預定數量的物件之該物件資訊,獲得包含所選定與所調整後的該分店責任範圍之商圈資訊清單,最後透過傳送模組讓使用者的使用者裝置得以顯示該商圈資訊清單。其中,商圈資訊清單採用地圖呈現時,依據物件的物件位置資訊,每個物件被該標示在地圖上,同時依據性質類別中第一性質、該第二性質,使得商圈資訊清單中的物件帶有第一性質、第二性質相對的標示手段。
10:使用者裝置
101:使用者介面
1011:地圖
1012:分店責任範圍
1013~1015:物件
20:傳送裝置
201a:物件資料庫
201b: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
202:分析模組
203:地圖模組
204:傳送模組
205:抓取資料模組
301~303:性質類別
30:商圈資訊清單
30A:調整前商圈資訊
30B:調整後商圈資訊
第一圖為包括本創作傳送裝置之系統架構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呈現地圖之使用者介面示意圖。
第三A~三B圖為本創作呈現地圖之使用者介面示意圖。
本創作可由以下的實施例說明而得到,然而本創作之實施並非可由下列實施例而被限制其實施型態,熟習本技藝之人士仍可依據已揭露之實施例的精神推演出其他實施例,該等實施例皆當屬於本創作之範圍。本創作將藉由下述之較佳實施例及其配合之圖式,做進一步之詳細說明。
請參考第一圖,第一圖為本創作傳送裝置20的系統架構圖,在此系統中包括使用者裝置10與傳送裝置20。其中,使用者裝置10主要透過使用者裝置呈現使用者介面101;傳送裝置20主要由物件資料庫201a、分 店責任範圍資料庫201b、分析模組202、地圖模組203、傳送模組204。傳送模組204為一般習知的傳送手段,故傳送模組204為純硬體或軟硬體的整合元件,其餘物件資料庫201a、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201b、分析模組202、地圖模組203則為在電腦系統中被運行的軟體模組。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201b用於儲存以多個分店責任範圍1012(如第三A~三B圖所示),而每個分店責任範圍1012中包含多個物件。這其中,物件資料庫201a用於儲存以多個物件的物件位置資訊以及物件資訊,而該物件資訊至少包括各物件的交易資訊、性質類別。該性質類別至少包含第一性質、第二性質,而該性質類別可以分別是案件來源代碼、進案時間、參觀記錄(另一種說法為帶看)、出價記錄(另一種說法為斡旋)、點閱次數、可展現該物件資料的超連結等等,其中第一性質、第二性質則依據個別的性質有不同的數值或屬性。舉例來說,性質類別為案件來源代碼時,第一性質、第二性質則各為A01、A02;進案時間的第一性質、第二性質則各為1月5日、5月5日。
使用者裝置10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或者桌上型電腦。傳送裝置20及使用者介面101之間透過網路連接。這其中,在本領域中,一般傳送裝置20具有的模組在本文中暫不詳述,僅說明涉及本創作的相關模組。
請參閱第二圖,第二圖為本創作呈現地圖之使用者介面示意圖。如第二圖所示,傳送裝置20即可根據使用者選定的分店責任範圍1012,而基於該第一預定數量與該第二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之該物件資訊,在獲得包含所選定與所調整後的分店責任範圍1012之相對於性質類別的商圈資訊清單30(該商圈資訊清單至少包含該調整前商圈資訊30A與調整後商圈資訊30B)。若商圈資訊清單30採用地圖呈現時,可依據物件的物件位置資訊,在地圖1011將每個物件所在位置標示出來,同時依據該性質類別中第一性 質、第二性質,使得商圈資訊清單中的物件帶有第一性質、第二性質相對的標示手段,如第二圖所示。其中,該調整前商圈資訊30A與調整後商圈資訊30B均與分別所包含的該物件的該交易資訊有相關性,例如總戶數、實登件數、實登總銷、實登均價。調整前商圈資訊30A與調整後商圈資訊30B除了同時列出複數個交易資訊外,還可以在這些交易資訊之間設定優先順序,然後再以權重化計算出交易指數。
當分析模組202接收該使用者所選的分店責任範圍,分析模組202則從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201b,依據該物件的該物件位置資訊獲得落在所選的該分店責任範圍中第一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以獲得調整前商圈資訊30A。接著,如果使用者以滑鼠拖拉或鍵盤輸入參數等方式而在地圖1011上進行邊界調整,而讓分析模組202接收到範圍邊界調整事件。由於該範圍邊界調整事件來自於至少包含所選的該分店責任範圍與其相鄰的該分店責任範圍彼此間的邊界被調整時所帶來的該分店責任範圍的變化值,因此分析模組202依據該物件的該物件位置資訊獲得落在該範圍邊界調整事件中的被調整後該分店責任範圍中第二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以獲得調整後商圈資訊。其中,該分店責任範圍與其相鄰的該分店責任範圍彼此間的邊界被調整時,兩個分店責任範圍將可在地圖1011直接進行展示變化後的結果,同時兩個分店責任範圍可為同步產生變化,或是在不覆蓋其他分店責任範圍下產生範圍變化,此時兩個分店責任範圍有可能會有空白處(三不管地帶)。
請參閱第三A~三B圖,第三A~三B圖為本創作呈現地圖之使用者介面示意圖。如第三A~三B圖所示,使用者介面101除了一般態樣的地圖(根據座標將地圖分割為多個相同大小的小方塊、根據道路名稱將地圖劃分為不同行政區)以外,地圖1011的呈現方式上還可以根據座標、道路名稱 或街廓等道路位置資訊,將地圖1011劃分為不同的分店責任範圍1012。
將地圖1011劃分為不同的分店責任範圍1012時,其主要根據街廓劃分出社區、商圈、鄰或里。在物件資料庫201a、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201b中,儲存了關於分店責任範圍1012的各種資訊,包括由地圖劃分出的複數個分店責任範圍1012、分店責任範圍1012邊界的道路位置資訊、物件位置資訊以及物件資訊。
地圖商圈可被進一步劃分為多個分店責任範圍1012,並依照生活機能再劃分為不同分店責任範圍1012,例如:永和市公所生活圈、國華戲院生活圈、福和國中生活圈、永和國小生活圈等等。或是以台北市地圖來說明,台北市地圖劃分為12個行政區,其中中正區東臨大安區,以新生南路一段、信義路二段、杭州南路二段、羅斯福路一至四段為界;西接萬華區,以中華路為界。這些道路各自具有座標、道路名稱等道路位置資訊,每個行政區中包含房屋、社區、店面、商辦、工廠、農地及建地等物件,每一個物件具有對應的座標,與物件相關的物件資訊包括各物件的成交價、各物件的實價登錄標示價格、每一個分店責任範圍1012的週邊生活機能以及每一個分店責任範圍1012中物件的均價。
使用者在啟動使用者裝置10時,將會依據使用者裝置10所在位置,或是使用者所指定的行政商圈,進行地圖資料的下載,並透過使用者介面101呈現相對的地圖,意即呈現複數個分店責任範圍1012、以及個別落在所選的分店責任範圍1012的物件(如第二圖所示),以便讓使用者進行更進一步的操作。
當使用者點選了如第二圖所示之其中一個分店責任範圍1012後,或是從下拉選單中選取特定的分店責任範圍1012(例如行政商圈),地圖模組203將會預先或是即時進行計算,並依據每個物件的該物件位 置資訊獲得落在所選的該分店責任範圍1012中第一預定數量的該物件。
地圖模組203依據分析模組202的搜尋結果,而基於該第一預定數量與該第二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之該物件資訊中該案件來源代碼,獲得包含所選定與所調整後的該分店責任範圍之商圈資訊清單。該商圈資訊清單採用該地圖呈現時,該商圈資訊清單中的該物件的該標示手段為顏色。舉例來說,如第三A圖所示,在使用者未特別選擇性質類別之前,系統會暫時先以第一個的性質類別301(進案時間)完成商圈資訊清單的呈現時,在該商圈資訊清單中該第一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中的一部分屬於新進案件的該物件,該新進案件的該物件之該進案時間與當前時間具有預定時間差。舉例來說,預定時間差為7天的話,該新進案件的該物件則為最近7天新接到的物件。
更具體來說,屬於該新進案件的該物件1013以第一顏色被標示在地圖1011中,而非屬於該新進案件的該物件1014、1015以一第二顏色被標示在地圖1011上。為了讓使用者可以自行定義所謂的新進案件,預定時間差可以被使用者輸入。此外,屬於新進案件的該物件可被進一步區分成第一新進、第二新進,並分別以第三顏色、第四顏色被標示在一地圖中,其中屬於第一新進的物件之該進案時間早於屬於第二新進的該物件之進案時間。舉例來說,第一新進為最近7天,而第二新進為最近7~30天。
如第三B圖所示,當使用者選擇了第二個的性質類別302(以同業為標示,但實際上為案件來源代碼)時,在該商圈資訊清單中該第一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中的一部分屬於第一來源。
舉例來說,物件1013、1014屬於同業物件,因此他的顏色就不同於非屬同業的物件1015。被標示在該地圖上的該物件1013、1014、1015帶有可展現該物件資料的該超連結1016。也就是說,物件1013的性質類別 在案件來源代碼、進案時間中,分別是同業物件、新進案件,而可在地圖中同樣位置,用不同的標示手段標示出來。
這其中,由於地圖模組203已經同時依據該性質類別中該第一性質、該第二性質,使得該商圈資訊清單中的該物件帶有該第一性質、該第二性質相對的標示手段。因此,當使用者選擇了第二個性質類別302時,就不再需要地圖模組203再次依據相同的分店責任範圍1012但不同的性質類別重新計算,可以直接在地圖上呈現不同的標示手段。
為了能收集到同業物件,傳送裝置20還需要抓取資料模組205,或稱為網路蜘蛛(spider)。在抓取資料模組205進行抓取同業資料之前,需要先建立資料來源清單,而在資料來源清單中定義了該案件來源代碼及其相對的網頁地址與資料格式。抓取資料模組205依據資料來源清單中每一個資料來源逐一且定時地,進行抓取資料的工作,而從不同的該案件來源代碼所屬的該網頁地址,抓取該物件並更新該物件資料庫。每個資料來源對於物件資料的編排方式不盡相同,需要事先做研究,了解其資料格式,方能正確抓取資料。當抓取資料模組205完成物件資料的抓取後即可進行資料的更新、刪除、修改,以便讓傳送裝置20即可根據使用者選定的分店責任範圍1012,而獲得包含所選定與所調整後的該分店責任範圍1012之商圈資訊清單。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據此即拘限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者,均同理包含於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0:使用者裝置
101:使用者介面
20:傳送裝置
201a:物件資料庫
201b: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
202:分析模組
203:地圖模組
204:傳送模組
205:抓取資料模組

Claims (7)

  1. 一種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被用以傳送一商圈資訊清單給一使用者的一使用者裝置,包括:一物件資料庫,用於儲存以多個物件的一物件位置資訊以及一物件資訊,該物件資訊至少包含一交易資訊、一性質類別,該性質類別至少包含一第一性質、一第二性質;一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用於儲存以多個分店責任範圍,其中每個分店責任範圍中包含多個物件;一分析模組,耦合該物件資料庫與該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用於接收該使用者所選的該分店責任範圍、一範圍邊界調整事件、該性質類別,並依據該物件的該物件位置資訊獲得落在所選的該分店責任範圍中一第一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以獲得一調整前商圈資訊,該範圍邊界調整事件來自於至少包含所選的該分店責任範圍與其相鄰的該分店責任範圍彼此間的邊界被調整時所帶來的該分店責任範圍的變化值,同時依據該物件的該物件位置資訊獲得落在該範圍邊界調整事件中的被調整後該分店責任範圍中一第二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以獲得一調整後商圈資訊;一地圖模組,耦合該分析模組與該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依據該分析模組的搜尋結果,而基於該第一預定數量與該第二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之該物件資訊,獲得包含所選定與所調整後的該分店責任範圍之一商圈資訊清單,該商圈資訊清單至少包含該調整前商圈資訊與調整後商圈資訊,該商圈資訊清單採用一地圖呈現時,依據該物件的該物件位置資訊,每個物件被標示在該地圖上,同時依據該性質類別中該第一性質、該第二性質,使得該商圈資訊清單中的該物件帶有該第一性質、該第二性質 相對的一標示手段;以及一傳送模組,耦合該地圖模組,用於傳送該地圖模組所產出包含該商圈資訊清單之一地圖資訊給該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調整前商圈資訊與調整後商圈資訊均與分別所包含的該物件的該交易資訊有相關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其中該商圈資訊清單中的該物件的該標示手段為顏色或符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其為一進案時間時,在該商圈資訊清單中該第一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中的一部分屬於一新進案件的該物件,該新進案件的該物件之該進案時間與一當前時間具有一預定時間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其為一案件來源代碼時,在該商圈資訊清單中該第一預定數量的該物件中的一部分屬於一第一來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其中該傳送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抓取資料模組,耦合該物件資料庫,用於依據一資料來源清單中所定義的該案件來源代碼及其相對的一網頁地址與一資料格式,從不同的該案件來源代碼所屬的該網頁地址,抓取該物件並更新該物件資料庫。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其中該分店責任範圍資料庫更包含用於儲存一道路的一道路位置資訊、以該道路為邊界的複數個分店責任範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其中該等分店責任範圍依據該道路位置資訊進行劃分,使得該等分店責任範圍 為行政區、社區、商圈、鄰或里,其中該道路位置資訊包括一座標、一道路名稱及一街廓。
TW111212379U 2022-11-11 2022-11-11 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TWM651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2379U TWM651358U (zh) 2022-11-11 2022-11-11 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2379U TWM651358U (zh) 2022-11-11 2022-11-11 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1358U true TWM651358U (zh) 2024-02-11

Family

ID=9082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2379U TWM651358U (zh) 2022-11-11 2022-11-11 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51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02820A1 (en) Geotagging structured data
US200801677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vehicle traffic and other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sources
JP4920718B2 (ja) 広告表示システム及び広告表示方法
US20050021522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evaluating a network of entities and assets
US20010044754A1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JP2002032773A (ja) 地図データの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00207412A (ja) 情報検索システム
JP4773033B2 (ja) 行政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Anders et al. MRDB approach for automatic incremental update
Soltanifard et al. Assessment and ranking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patterns of urban green spaces and socioeconomic indices in Mashhad urban districts, Iran
TWM651358U (zh) 透過地圖的直覺化商圈再分配裝置
CN111382165A (zh) 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
KR101640444B1 (ko) 지리정보시스템 기반 합필지원도구 시스템
CN107038250B (zh)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指定地域内股票查询显示方法与系统
JP2002259610A (ja) 就職サポートシステム
TWM625359U (zh) 剔除特殊物件之區域價格展示裝置
CN107247779A (zh) 交互社区的搜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vdokimov et al. The Information Community of the Arctic in Russia: Evaluation of the Expenses for the IT Project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bour Costs Calculating
WO2020143034A1 (zh) 一种通信录分级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816178B (zh) 提供待辦事項的建議裝置
Butzler et al. Establishing classification and hierarchy in populated place labeling for multiscale mapping for The National Map
JP7142382B1 (ja) 特許情報の表示プログラム
JP2013061510A (ja) 地図注記処理装置および地図注記処理方法
TWM552615U (zh) 在地圖模式中顯示不同性質物件清單的傳送裝置
JP6817385B1 (ja) 地図情報共有装置、地図情報共有方法、地図情報共有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