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9611U - 太陽能發電板 - Google Patents
太陽能發電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49611U TWM649611U TW112207146U TW112207146U TWM649611U TW M649611 U TWM649611 U TW M649611U TW 112207146 U TW112207146 U TW 112207146U TW 112207146 U TW112207146 U TW 112207146U TW M649611 U TWM649611 U TW M64961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k
- combined
- groove
- bending
- power gener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2313 fluoro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811 fluoropoly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2 electric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1674 Agaricus brunnesce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21535 Puccinial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13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068 symbiosis, encompassing mutualism through parasi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太陽能板與一組合裝置,前述太陽能板係設置有金屬基材,該金屬基材之平面部上方係依序設置有絕緣層、電池晶片與保護層,前述金屬基材之兩側係設置有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前述組合裝置係設置有搭接元件與蓋合元件,前述搭接元件之兩側係設置有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該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係用於扣接前述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再藉由至少一扣件將該搭接元件鎖合固定於鋼架上方。前述蓋合元件係扣接於前述搭接元件的上方,並於該搭接元件與蓋合元件之間形成一纜線槽。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為一種太陽能發電板,尤指一種方便將太陽能發電板安裝於建築物或各類結構體(例如平面停車場或平面太陽能發電廠)的太陽能發電板之創新。
按習知太陽能發電板,如TW M631742號,太陽能發電板,係由 一搭接板與電池晶片成,係藉由該搭接板讓相鄰的太陽能發電板可以互相搭接結合。該先前技術的創作者為本案的創作人,基於該類搭接架構的太陽能發電板,於施工時,必須非常謹慎小心,否則,於安裝過程可能造成電池晶片損壞的瑕疵問題。為此,本案創作人積多年太陽能發電板與金屬建材的研發及製造經驗,特別針對該先前技術之所存在的問題加以研究,再創作創新本案。
本創作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可互相避免施工人員踩踏於太陽能發電板上方,以避免損害太陽能發電板的創新結構,突破習知太陽能發電板必須藉由專屬夾具以夾固太陽能發電板的施工問題。並於組裝太陽能發電板時,可藉由組合裝置將相鄰的太陽能板連結,即可完成太陽能發電板的安裝,讓太陽能發電板能抵抗強颱級風壓的能力,並可降低太陽能板的製造成本,提升太陽能板的安裝速度,符合實用、安全及經濟效益。
為達前述目的,本創作之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太陽能板與一組合裝置,前述太陽能板係設置有金屬基材,該金屬基材之平面部上方係依序設置有絕緣層、電池晶片與保護層,前述金屬基材之兩側係設置有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前述組合裝置係設置有搭接元件與蓋合元件,前述搭接元件之兩側係設置有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該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係用於扣接前述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再藉由至少一扣件將該搭接元件鎖合固定於鋼架上方。前述蓋合元件係包覆於前述搭接元件的上側,以形成纜線槽,其可配合該太陽能發電板的纜線或線材或電線等的申設或連接,於該蓋合元件的兩側分別形成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讓該蓋合元件可與該搭接元件互相結合,即可完成該太陽能發電板之安裝。
本創作,係以搭接元件的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與該該相鄰設置的太陽能板的金屬基材之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互相結合連結。
本創作,該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的末端可設置彎折部,以強化該金屬基才之結構強度。
本創作,前述蓋合元件係以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分別卡固於該搭接元件的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以完成該蓋合元件與該搭接元件的結合。
本創作之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太陽能板,至少設一金屬基材,該金屬基材至少設一平面部,於該平面部的表面可分別為絕緣層、電池晶片與保護層依序黏貼結合,該金屬基材的平面部兩側分別形成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於該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的末端向上分別形成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於該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形成第一扣部與第二扣部,於該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的下端並向一側延伸形成第一平部與第二平部;一組合裝置,至少設一蓋合元件,該蓋合元件並形成有表面部,為一平面狀,該表面部兩側並形成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該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係分別由表面部的兩側往下延伸並向內彎折後所形成,由此,於該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分別形成有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藉該蓋合元件與該相鄰的太陽能板的金屬基材互相結合,即可形成一纜線槽,以配合該太陽能發電板的纜線或線材或電線等的申設或連接,並可包覆該金屬基材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上側,將該扣件隱藏,可以避免該扣件的貫穿處與雨水、露水接觸而快速鏽蝕。
本創作,前述金屬基材的第一平部係稍微高於該第二平部,以方便該第一平部疊置於該第二平部的上方,為扣件鎖合貫穿該第一平部與該第二平部並鎖入鋼架。
該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可分別與該太陽能板的金屬基材的第一結合部的第一扣部與第二結合部的第二扣部之間互相結合,即可於蓋合元件與金屬基材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形成有纜線槽,以配合太陽能板的纜線或線材或電線等的申設或連接。
本創作,前述太陽能板的金屬基材之平面部表面,可先被黏貼設置一絕緣層,再於該絕緣層的表面黏貼一電池晶片,再於該電池晶片的表面黏貼設置一保護層,並讓該保護層之面積大於前述電池晶片的面積,使該電池晶片可被密封在絕緣層與保護層之間,讓該太陽光可集中照射於該電池晶片上,提升電池晶片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
本創作,該電池晶片係由複數的電池晶片單元串聯組成。
本創作,前述保護層可以由玻璃板構成。
本創作,前述保護層可以由含氟聚合物所製成,且前述含氟聚合物得為聚四氟乙烯。
本創作,前述纜線槽,可依據使用需求,於金屬基材的製造過程調整寬度。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本創作的太陽能發電板的組合結構之最佳實施例,該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太陽能板1與組合裝置2組成,以下請參閱圖1至圖14解說之。
如圖1至圖8,該第一實施例的太陽能板1設金屬基材10,該金屬基材10至少設一平面部11,於該平面部11的表面可分別為絕緣層12、電池晶片13與保護層14依序黏貼結合。圖11與圖12的第二實施例,圖13與圖14的第三實施例,亦同,不再贅述。該金屬基材10的平面部11兩側並分別形成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可利用相鄰的太陽能板的該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與該組合裝置2互相結合以形成太陽能發電板。
如圖11與圖12,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該太陽能板1設金屬基材10,該金屬基材10至少設一平面部11,於該平面部11的表面可分別為絕緣層12、電池晶片13與保護層14依序黏貼結合。該金屬基材10的平面部11兩側並分別形成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該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的末端並形成向下彎折狀,以提升金屬基材10的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的結構強度,並可利用相鄰太陽能板的金屬基材之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與該組合裝置2互相結合以形成太陽能發電板。
如圖13與圖14,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該太陽能板1設金屬基材10,該金屬基材10至少設一平面部11,於該平面部11的表面可分別為絕緣層12、電池晶片13與保護層14依序黏貼結合。該金屬基材10的平面部11兩側分別形成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於該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的末端向上分別形成第一結合部110a與第二結合部111a,於該第一結合部110a與第二結合部111a並形成第一扣部110b與第二扣部111b,且於該第一結合部110a與第二結合部111a的下端並向一側延伸形成第一平部110c與第二平部111c,其中該第一平部110c稍微高於該第二平部111c,以方便該第一平部110c疊置於該第二平部111c的上方,讓至少一扣件22可鎖合貫穿該第一平部110c與第二平部111c並鎖入鋼架中。如此,即可利用相鄰的太陽能板的該第一結合部110a與第二結合部111a與該組合裝置2的蓋合元件21互相結合,以形成太陽能發電板。
組裝上,可先黏貼設置一絕緣層12,再於該絕緣層12的表面黏貼一電池晶片13,再於該電池晶片13的表面黏貼設置一保護層14,並讓該保護層14之面積大於前述電池晶片13的面積(圖4或圖8參照),使該電池晶片13可被密封在絕緣層12與保護層14之間,讓該太陽光可集中照射於該電池晶片13上,提升電池晶片。圖11與圖12的第二實施例,圖13與圖14的第三實施例,亦同,不再贅述。
組裝上,或可將該絕緣層12與電池晶片13先黏合,再以該絕緣層12黏貼於該金屬基材10的平面部11表面,讓該絕緣層12與該金屬基材10的平面部11接觸。再於該電池晶片13的表面黏貼設置一保護層14,並讓該保護層14的面積大於前述電池晶片13的面積(圖4或圖8參照),使該電池晶片13可被密封在絕緣層12與保護層14之間,讓該太陽光可集中照射於該電池晶片13上,提升電池晶片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圖11與圖12的第二實施例,圖13與圖14的第三實施例,亦同,不再贅述。
組裝上,或可將該絕緣層12、電池晶片13與保護層14依序先黏合,再以該絕緣層12黏貼於該金屬基材10的平面部11表面,並讓該保護層14之面積大於前述電池晶片13的面積(圖4或圖8參照),使該電池晶片13可被密封在絕緣層12與保護層14之間,讓該太陽光可集中照射於該電池晶片13上,提升電池晶片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圖11與圖12的第二實施例,圖13與圖14的第三實施例,亦同,不再贅述。
如圖1至圖8,該太陽能板1的電池晶片13係由複數的電池晶片單元預先串聯組成,組成每一片的太陽能板1所需的電池晶片單元的數量,係依據每一金屬基材之平面部的面積而算定,即該電池晶片13的電池晶片單元的數量可決定每一片太陽能板1的基本發電量。圖11與圖12的第二實施例,圖13與圖14的第三實施例,亦同,不再贅述。
如圖1至圖4,前述保護層14可以由玻璃板構成。如圖5至圖8,前述保護層14可以由含氟聚合物所製成,前述含氟聚合物得為聚四氟乙烯構成。前述玻璃或含氟聚合物所製成之保護層14,係具有化學惰性且對生物無害,並具有非常好的耐熱性、耐寒性、電絕緣性、耐化學腐蝕性、機械性及光穿透性;當然,前述保護層14亦得由其它具有耐熱性、耐寒性、電絕緣性、耐化學腐蝕性、機械性及光穿透性之材質製成,端視使用需求而定,均無不可。圖11與圖12的第二實施例,圖13與圖14的第三實施例,亦同,不再贅述。
如圖9與圖10、圖11與圖12,前述組合裝置2,至少設一搭接元件20,該搭接元件20為一體成型,並至少形成鎖合部200,為一平面,可藉由該鎖合部200以為扣件22穿過並鎖入鋼架3。該鎖合部200的兩側並形成第一勾狀部201與第二勾狀部202,該第一勾狀部201與第二勾狀部202係分別由鎖合部的兩側往上延伸並向外彎折後所形成,由此,於該第一勾狀部201與第二勾狀部202並分別形成有第一接合槽201a與第二接合槽202a,以為該相鄰設置的太陽能板1a、1b的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隱藏式結合。
如圖9與圖10、圖11與圖12,前述組合裝置2至少設一蓋合元件21,該蓋合元件21為一體成形,並形成有表面部210,為一平面狀,該表面部210的兩側並形成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該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係分別由表面部210的兩側往下延伸並向內彎折後所形成,由此,於該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並分別形成有第一卡固槽211a與第二卡固槽212a,該第一卡固槽211a與第二卡固槽212a可分別與該搭接元件20的第一勾狀部201與第二勾狀部202互相扣合結合,以包覆該搭接元件20的上側,將該扣件22加以隱藏,可以避免該扣件的貫穿處與雨水、露水接觸而快速鏽蝕。如此,並於該蓋合元件21與搭接元件20之間形成一纜線槽213,而該纜線槽213的寬度需求於金屬基材成形時調整之,以配合太陽能發電板的纜線或線材或電線等的申設或連接。
如圖13與圖14,前述組合裝置2至少設一蓋合元件21,該蓋合元件21為一體成形,並形成有表面部210,為一平面狀,該表面部210的兩側並形成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該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係分別由表面部210的兩側往下延伸並向內彎折後所形成,由此,於該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並分別形成有第一卡固槽211a與第二卡固槽212a,該第一卡固槽211a與第二卡固槽212a可分別與該太陽能板1的金屬基材10的第一結合部110a的第一扣部110b與第二結合部111a的第二扣部111b相互結合,即可於蓋合元件21與金屬基材10的第一結合部110a與第二結合部111a形成一纜線槽213,以配合太陽能發電板的纜線或線材或電線等的申設或連接。並可包覆該金屬基材10的第一結合部110a與第二結合部111a之上側,將該扣件22加以隱藏,可以避免該扣件的貫穿處與雨水、露水接觸而快速鏽蝕。
如圖9至圖12,本創作,組合上,係先將複數的太陽能板1逐一鋪設於該鋼架3上方,讓該相鄰的太陽能板1a、1b的距離配合該組合裝置2的寬度而定。如此,再以該組合裝置2的搭接元件20的第一接合槽201a與第二接合槽202a分別與太陽能板1a、1b的第一彎折部110與第二彎折部111互相結合,再以扣件22鎖合穿過該搭接元件20的鎖合部200並鎖入於鋼架3,即可藉由該組合裝置2的搭接元件20將相鄰的太陽能板1a、1b組裝固定。之後,再將該組合裝置2的蓋合元件21初始包覆於該搭接元件20,待施壓於該蓋合元件21後,即可讓該蓋合元件21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被往外撐開,並讓該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分別形成的第一卡固槽211a與第二卡固槽212a可分別與該搭接元件20的第一勾狀部201與第二勾狀部202互相扣合結合,並形成纜線槽213。即可藉由該蓋合元件21包覆於該搭接元件20的上側,並將該扣件22加以隱藏,可以避免該扣件22貫穿該搭接元件20的鎖合部200之位置與雨水、露水接觸而快速鏽蝕,即可完成本創作之安裝。當然,再將該蓋合元件21與搭接元件20結合前,可將太陽能發電板的各類纜線、導線或其他線材收置於該纜線槽213之中,即可。
如圖13至圖14,本創作,組合上,係先將複數的太陽能板1逐一鋪設於該鋼架3上方,讓該相鄰的太陽能板1a、1b的距離配合該組合裝置2的寬度而定。並讓該太陽能板1的金屬基材10的第一結合部110a的第一平部110c疊置於該第二結合部111a的第二平部111c上方,並以扣件22鎖合於該第一平部110c與第二平部111c至鋼架,讓該太陽能板1a、1b被固定。再利用相鄰的太陽能板1a、1b的金屬基材10的第一結合部110a與第二結合部111a與該組合裝置2的蓋合元件21互相結合以形成太陽能發電板。即可將該組合裝置2的蓋合元件21初始包覆於該金屬基材10的第一結合部110a與第二結合部111a上方,待施壓於該蓋合元件21後,即可讓該蓋合元件21被往外撐開,並讓該第一扣勾部211與第二扣勾部212分別形成的第一卡固槽211a與第二卡固槽212a分別與該金屬基材10的第一結合部110a的第一扣部110b與第二結合部111a的第二扣部111b互相扣合結合。且藉由該蓋合元件21包覆於該金屬基材10的第一結合部110a與該第二結合部111a的上側,即可將該扣件22隱藏,可避免該扣件22的貫穿位置與雨水、露水接觸而快速鏽蝕,即可完成本創作之安裝。當然,再將該蓋合元件21與金屬基材10結合前,可將太陽能發電板的各類纜線、導線或其他線材收置於該纜線槽213之中,即可。
綜上,本創作之太陽能發電板係具有隱藏扣件的組裝功能,並防止施工人員踩踏該太陽能板,可以避免施工不當,致使太陽能板無法發電之情形,且該種架構,可提升太陽能發電廠的發電板的結構強度,提升抗風壓的能力,更具有優良的導水性,且安裝本創作建物或構造物下方可完全防止雨水侵入,對於建物或構造物的下方而言,可以產生第二重的利用效益,如做為農電共生系統,建物或構造物下方即可從事適合的農作(例如菇寮等),一舉數得。此外,本創作製造成本低、安裝速度快,可提升電池晶片的發電效率,讓每一太陽能發電廠皆可提早發電營運,增加發電收益,具有最佳的實用性、安全性及經濟效益,為本案之組成。
本的說明書以第一、第二等之元件名稱作為命名,並無特別之定義,意義,數量,或順序,僅是方便解釋本創作之技術特徵,仍以各元件的對應關係與技術效用為解釋本創作權利範圍之準據。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態樣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1、1a、1b:太陽能板
10:金屬基材
11:平面部
110:第一彎折部
111:第二彎折部
110a:第一結合部
111a:第二結合部
110b:第一扣部
111b:第二扣部
110c:第一平部
111c:第二平部
12:絕緣層
13:電池晶片
14:保護層
2:組合裝置
20:搭接元件
200:鎖合部
201:第一勾狀部
202:第二勾狀部
201a:第一接合槽
202a:第二接合槽
21:蓋合元件
210:表面部
211:第一扣勾部
212:第二扣勾部
211a:第一卡固槽
212a:第二卡固槽
213:纜線槽
22:扣件
3:鋼架
圖1是本創作的太陽能板的實施例一之立體圖。
圖2是本創作的太陽能板的實施例一之前視圖。
圖3是圖2的A部分放大圖。
圖4是圖2的B部分放大視圖。
圖5是本創作的太陽能板的實施例二之立體圖。
圖6是本創作的太陽能板的實施例二之前視圖。
圖7是圖6之C部分放大視圖。
圖8是圖6之D部分放大視圖。
圖9是本創作太陽能板與組合裝置組合前的分解圖。
圖10是本創作太陽能板與組合裝置組合後的視圖。
圖11是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前的分解圖。
圖12是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後的視圖。
圖13是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前的分解圖。
圖14是本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後的視圖。
1a、1b:太陽能板
10:金屬基材
11:平面部
110:第一彎折部
111:第二彎折部
12:絕緣層
13:電池晶片
14:保護層
2:組合裝置
20:搭接元件
200:鎖合部
201:第一勾狀部
202:第二勾狀部
201a:第一接合槽
202a:第二接合槽
21:蓋合元件
210:表面部
211:第一扣勾部
212:第二扣勾部
211a:第一卡固槽
212a:第二卡固槽
213:纜線槽
22:扣件
3:鋼架
Claims (10)
- 一種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太陽能板,至少設一金屬基材,該金屬基材至少設一平面部,以為絕緣層、電池晶片與保護層依序黏貼結合,於該平面部兩側各自形成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一組合裝置,至少設一搭接元件,該搭接元件至少設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可藉由該搭接元件的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與該相鄰的太陽能板的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互相結合,並藉至少一由扣件將該搭接元件鎖合於鋼架;前述組合裝置至少設一蓋合元件,其可包覆於前述搭接元件的上側,該蓋合元件的兩側分別形成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可藉由該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分別與該搭接元件的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互相卡固結合,且於該搭接元件與該蓋合元件互相結合後,於相鄰的太陽能板之間形成一纜線槽,以完成該太陽能發電板之安裝。
- 依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板,該金屬基材的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的末端並形成向下彎折狀。
- 依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板,前述組合裝置的搭接元件為一體成型,並至少形成鎖合部,以為扣件穿過並鎖入鋼架;該鎖合部的兩側並形成第一勾狀部與第二勾狀部,該第一勾狀部與第二勾狀部係分別由鎖合部的兩側往上延伸並向外彎折後所形成,如此,於該第一勾狀部與第二勾狀部分別形成有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
- 依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板,前述組合裝置的蓋合元件為一體成形,並形成有表面部,該表面部兩側並形成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 該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分別由表面部的兩側往下延伸並向內彎折後所形成,如此,於該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分別形成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該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可分別與該搭接元件的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互相結合。
- 依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板,組合上,先將複數的太陽能板逐一鋪設於該鋼架上方,讓該相鄰的太陽能板的距離配合該組合裝置的寬度,如此,再以該組合裝置的搭接元件的第一接合槽與第二接合槽分別為相鄰的太陽能板的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互相結合,再於該搭接元件的鎖合部以扣件鎖入並穿過該鋼架,即可將該相鄰的太陽能板藉由該組合裝置的搭接元件完成組裝固定;之後,再將該組合裝置的蓋合元件初始包覆於該搭接元件,待施壓於該蓋合元件後,可讓該蓋合元件的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被往外撐開,並讓該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分別形成的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分別與該搭接元件的第一勾狀部與第二勾狀部互相結合,並形成纜線槽;該蓋合元件與搭接元件結合前,再將太陽能發電板的各類纜線、導線或其他線材收置於該纜線槽之中,即可完成。
- 一種太陽能發電板,至少包含:一太陽能板,至少設一金屬基材,該金屬基材並設一平面部,以為絕緣層、電池晶片與保護層依序黏貼結合,於該平面部兩側各自形成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於該第一彎折部與第二彎折部的末端向上分別形成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於該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並形成有第一扣部與第二扣部,且於該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下端並向一側延伸形成第一平部與第二平部; 一組合裝置,至少設一蓋合元件,於該蓋合元件的兩側分別形成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可藉由該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分別與對應相鄰太陽能板之金屬基材的第一扣部與第二扣部互相結合,且形成一纜線槽,以完成該太陽能發電板之安裝。
- 依請求項6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板,前述第一平部稍微高於該第二平部,以方便該第一平部疊置於對應相鄰的太陽能板之金屬基材的第二平部的上方,以方便扣件的鎖合。
- 依請求項6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板,前述組合裝置的蓋合元件為一體成形,並形成有表面部,該表面部兩側並形成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該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分別由表面部的兩側往下延伸並向內彎折後所形成,如此,於該第一扣勾部與第二扣勾部分別形成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該第一卡固槽與第二卡固槽可分別與對應相鄰的太陽能板之金屬基材的該第一結合部的第一扣部與該第二結合部的第二扣部互相結合。
- 依請求項6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板,組合上,先將複數的太陽能板逐一鋪設於一鋼架上方,讓該相鄰的太陽能板的距離配合該組合裝置的寬度而定,並讓該太陽能板的金屬基材的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平部疊置於該第二結合部的第二平部上方,並以扣件鎖合貫穿該第一平部與第二平部並鎖入該鋼架中,讓該太陽能板被固定,再利用相鄰的太陽能板的金屬基材的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與該組合裝置的蓋合元件互相結合以形成太陽能發電板。
- 依請求項1或6所述之太陽能發電板,組裝上,可於該金屬基材之平面部表面先黏設一絕緣層,再於該絕緣層的表面黏貼一電池晶片,再於該電池晶片的表面黏貼設置一保護層,該保護層係由玻璃或由含氟聚合物所製 成,該含氟聚合物係為聚四氟乙烯,並讓該保護層之面積大於前述電池晶片的面積;或組裝上,可將該絕緣層與電池晶片先黏合,再以該絕緣層黏貼於該金屬基材的平面部表面,讓該絕緣層與該金屬基材的平面部接觸,再於該電池晶片的表面黏貼設置一保護層,該保護層係由玻璃或由含氟聚合物所製成,該含氟聚合物係為聚四氟乙烯,並讓該保護層的面積大於前述電池晶片的面積,使該電池晶片可被密封在絕緣層與保護層之間;或組裝上,可將該絕緣層、電池晶片與保護層依序先黏合,該保護層係由玻璃或由含氟聚合物所製成,該含氟聚合物係為聚四氟乙烯,再以該絕緣層黏貼於該金屬基材的平面部表面,並讓該保護層之面積大於前述電池晶片的面積,使該電池晶片可被密封在絕緣層與保護層之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7146U TWM649611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太陽能發電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7146U TWM649611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太陽能發電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49611U true TWM649611U (zh) | 2023-12-21 |
Family
ID=9004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207146U TWM649611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太陽能發電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49611U (zh) |
-
2023
- 2023-07-10 TW TW112207146U patent/TWM649611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56697B2 (en) | Photovoltaic module mounting system | |
US9786802B2 (en) | Photovoltaic roofing panels, photovoltaic roofing assemblies, and roofs using them | |
JP3299877B2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付に用いられる取付金物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搭載の屋根 | |
US8397448B2 (en) | Photovoltaic panel clamp | |
AU2012226388B2 (en) | A composite insulating panel | |
US8615939B2 (en) | Photovoltaic module mounting system | |
JPH11193612A (ja) | 固定部材、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アレイ、太陽電池発電システ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もしくは外装材の施工法 | |
JP2011174361A (ja) | 太陽電池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同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断熱屋根構造並び屋根構造、同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発電システム | |
US20110209420A1 (en) | Photovoltaic Elements, Systems, Methods And Kits | |
TWM649611U (zh) | 太陽能發電板 | |
US20090056792A1 (en) | Interconnecting support panel providing substantially planar upper surface | |
AU2018211333B2 (en) | Solar sheeting for roofing or walling | |
JP2006140420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設置構造 | |
US11791762B2 (en) | Solar panel for pitched roof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
JP5893273B2 (ja) |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下層構造、及び太陽電池パネルを含む外装構造 | |
TW202219441A (zh) | 用於鋪設坡屋頂之太陽能電池板及其施工方式 | |
JPH11186586A (ja) | パネル固定部材、太陽電池パネルのアース構造、及びそのアース施工方法 | |
JP7151954B1 (ja) | 傾斜屋根敷設用ソーラーパネル及びその施工方式 | |
JPH1046772A (ja) | 太陽電池パネルおよび屋根構造体 | |
US12015374B2 (en) | Photovoltaic modules integrated with building siding and fencing | |
CN117365019A (zh) | 一种光伏瓦系统 | |
AU2021229201B1 (en) | Solar panel for pitched roof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
JP2581869B2 (ja) | 太陽電池付き屋根パネル | |
AU2013204716A1 (en) | Solar sheeting for roofing or walling | |
JPH1046768A (ja) | 屋根材およびその屋根材を利用した屋根構造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