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8461U - 氣體充填裝置 - Google Patents

氣體充填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8461U
TWM648461U TW112204397U TW112204397U TWM648461U TW M648461 U TWM648461 U TW M648461U TW 112204397 U TW112204397 U TW 112204397U TW 112204397 U TW112204397 U TW 112204397U TW M648461 U TWM648461 U TW M6484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gas
air inlet
pipelin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4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旻哲
黃敬為
胡瀚承
Original Assignee
華景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景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景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4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8461U/zh
Publication of TWM648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846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氣體充填裝置,包含進氣模組、排氣模組、輔助排氣單元及控制模組。進氣模組包含進氣管路,進氣管路的一端連接主供氣設備且另一端連通封閉空間,主供氣設備供應的氣體經由進氣管路導入封閉空間。排氣模組包含排氣管路,排氣管路連通封閉空間,且排氣模組能使封閉空間內的氣體經由排氣管路向外排出。輔助排氣單元的一端連接輔助供氣設備且另一端連通排氣模組,輔助供氣設備提供氣體給輔助排氣單元以使輔助排氣單元作動,且輔助排氣單元可改變排氣管路的壓力狀態以使封閉空間內的氣體加速排出。控制模組電性連接進氣模組及排氣模組,以控制進氣模組及排氣模組的作動。

Description

氣體充填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關於一種氣體充填裝置。
圖1為一習知氣體充填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習知的氣體充填裝置10使用一供氣設備12提供製程氣體給進氣模組14,以對晶圓載具16的內部充氣,之後再藉由排氣模組18將晶圓載具16內的氣體排出。真空產生器22可使排氣管路產生負壓以讓晶圓載具16內的氣體加速排出。於圖1的習知設計中,真空產生器22的一端連接進氣管路,藉由供氣設備12提供的製程氣體作動,然而,因真空產生器22的供氣管路與製程氣體管路相連通且共用同一氣體來源,若真空產生器22的供氣管路的潔淨度不足、真空產生器22或其他管路上的元件發生異常、或者管路出現阻塞狀況時,汙染物容易回流至晶圓載具16造成晶圓載具16內的產品二度汙染,降低產品良率。
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用以對一封閉空間的內部進行氣體交換的氣體充填裝置,包含進氣模組、排氣模組、輔助排氣單元及控制模組。進氣模組包含進氣管路,進氣管路的一端連接主供氣設備且另一端連通封閉空間,主供氣設備供應的氣體經由進氣管路導入封閉空間。排氣模組包含排氣管路,排氣管路連通封閉空間,且排氣模組能使封閉空間內的氣體經由排氣管路向外排出。輔助排氣單元的一端連接輔助供氣設備且另一端連通排氣模組,輔助供氣設備提供氣體給輔助排氣單元以使輔助排氣單元作動,且輔助排氣單元可改變排氣管路的壓力狀態以使封閉空間內的氣體加速排出。控制模組電性連接進氣模組及排氣模組,以控制進氣模組及排氣模組的作動。
本新型創作的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氣體充填裝置,包含承載台、進氣模組、排氣模組、感應單元、及控制模組。承載台至少具有對應第一晶圓載具配置的至少一第一進氣埠及至少一第一排氣埠,及對應第二晶圓載具配置的至少一第二進氣埠及至少一第二排氣埠,且第一晶圓載具與第二晶圓載具的種類不同。進氣模組一端連接主供氣設備,且另一端連接第一進氣埠及第二進氣埠,以形成可選擇的一第一進氣路徑及一第二進氣路徑。排氣模組連接第一排氣埠及第二排氣埠,以形成可選擇的第一排氣路徑及第二排氣路徑,且第一進氣路徑、第二進氣路徑、第一排氣路徑及第二排氣路徑分別設有一開關單元。感應單元偵測定位於承載台上的晶圓載具種類並輸出一感測訊號,控制模組接收感測訊號並依據感測訊號控制該些開關單元的開閉狀態,以選擇該些進氣路徑的其中之一以及該些排氣路徑的其中之一進行充氣作業。
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個優點。因輔助排氣單元藉由輔助供氣設備供氣而不使用主供氣設備提供的製程氣體,輔助排氣單元的管路不會連通傳遞製程氣體的進氣管路,因此藉由非製程氣體管路(輔助排氣單元的供氣管路)與製程氣體管路分開的設計,於輔助排氣單元的供氣管路潔淨度不足、管路上的元件發生異常、或者管路出現阻塞等狀況時,可避免汙染物回流至晶圓載具造成晶圓載具內的產品二度汙染,獲得提高產品良率的效果。再者,因輔助排氣單元使用獨立的氣體來源而不使用製程氣體,當製程氣體例如需使用較昂貴的氮氣時,輔助排氣單元例如可使用較便宜的潔淨氣體以降低成本。另外,氣體充填裝置可提供對應不同種類晶圓載具的複數充氣路徑,且可自動辨識晶圓載具的種類對應選擇適配的充氣路徑進行充氣作業,如此可提高充氣作業的效率並可減少誤動作或充氣功能異常情形。
為讓本新型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氣體充填裝置
12:供氣設備
14:進氣模組
16:晶圓載具
18:排氣模組
22:真空產生器
100:氣體充填裝置
102:進氣管路
102a:主進氣管路
102b、102c:分進氣管路
104:排氣管路
104a:主排氣管路
104b、104c:分排氣管路
110:主供氣設備
120:進氣模組
121、148:壓力閥
122、146:壓力偵測單元
123、124、133、134:開關單元
125、126:氣體過濾單元
127:流量控制單元
130:排氣模組
131、132、143:氣體調整單元
135:溫濕度偵測單元
136:流量計
137:壓力偵測單元
139:逆止閥
140:輔助排氣單元
142:負壓產生器
144:電磁閥
150:輔助供氣設備
160:控制模組
170:排氣端
180:感應單元
200:承載台
202、206:進氣埠
204、208:排氣埠
210A、210B:晶圓載具
SP:封閉空間
S:感測訊號
圖1為一習知氣體充填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氣體充填裝置的方塊示意圖。
圖3為依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顯示氣體充填裝置於進氣路徑的元件配置示意圖。
圖4為依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顯示氣體充填裝置於排氣路徑的元件配置示意圖。
圖5A及圖5B為依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顯示氣體充填裝置應用於晶圓載具平台的示意圖。
有關本新型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新型。
圖2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氣體充填裝置的方塊示意圖。請參照圖2,本實施例的氣體充填裝置100包含進氣模組120、排氣模組130、輔助排氣單元140及控制模組160。氣體充填裝置100用以對一封閉空間SP的內部進行氣體交換。封閉空間SP例如可以是晶圓載具的內部但不限定。進氣模組120包含一進氣管路102,進氣管路102的一端連接主供氣設備110且另一端連通封閉空間SP,主供氣設備110供應的氣體可經由進氣管路102導入封閉空間SP。排氣模組130包含一排氣管路104,排氣管路104連通封閉空間SP,且排氣模組130能使封閉空間SP內的氣體經由排氣管路104,最後由製程環境外的一排氣端170排出。輔助排氣單元140的一端連接輔助供氣設備150且另一端連通排氣模組130,輔助供氣設備150提供氣體給輔助排氣單元140以使輔助排氣單元140作動,且輔助排氣單元140可改變排氣管路104的壓力狀態,例如可使排氣管路104產生負壓以讓封閉空間SP內的氣體加速排出。主供氣設備110及輔助供氣設備150例如可以是鋼瓶或是廠房的配氣管路等而不限定,且主供氣設備110、輔助供氣 設備150及排氣端170通常由製程環境外的廠務系統提供。控制模組160電性連接進氣模組120及排氣模組130,以控制進氣模組120及排氣模組130的作動。控制模組160例如可以是具微處理器的電路板但不限定。於本實施例中,輔助排氣單元140藉由輔助供氣設備150供氣而不使用主供氣設備110提供的製程氣體,所以輔助排氣單元140的管路不會連通傳遞製程氣體的進氣管路102。因此,藉由非製程氣體管路(輔助排氣單元140的供氣管路)與製程氣體管路分開的設計,於出現輔助排氣單元140的供氣管路潔淨度不足、管路上的元件發生異常、或者管路出現阻塞等狀況時,可避免汙染物回流至晶圓載具造成晶圓載具內的產品二度汙染,獲得提高產品良率的效果。
圖3為依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顯示氣體充填裝置於進氣路徑的元件配置示意圖。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主進氣管路102a的兩端分別連接主供氣設備110及分進氣管路102b、102c,進氣模組120包含沿主進氣管路102a設置的壓力閥121、壓力偵測單元122、流量控制單元127,沿分進氣管路102b設置的開關單元123、氣體過濾單元125,及沿分進氣管路102c設置的開關單元124、氣體過濾單元126。主進氣管路102a及分進氣管路102b、102c例如可以是軟管或是硬管而不限定。壓力閥121可調節主供氣設備110導入進氣管路102的氣體壓力,使氣體壓力穩定在某一壓力範圍內,於一實施例中,壓力閥121可為調壓器(pressure regulator)。壓力偵測單元122可偵測進入進氣管路102的氣體的壓力變化,且可設定導通或斷開的壓力動作點,於一實施例中,壓力偵測單元122可為電子式壓力開關(electronic pressure switch)。壓力偵測單元122可電性連接控制模組160,使控制模組160即時接收壓力偵測單元122所量測的進氣管路102的氣體壓力。流量控制單元127可依設定值漸進式地調整氣體流量而達到穩流效果。於一實施例中,流量控制單元127可為質量流量控制器(mass flow controller;MFC)。於本實施例中。主進氣管路102a的下游連接兩個分進氣管路102b、102c,因此藉由設定開關單元123與開關單元124的開關狀態, 可選擇性地讓氣體經由分進氣管路102b或分進氣管路102c進入封閉空間SP。舉例而言,若控制模組160開啟開關單元123且關閉開關單元124,氣體會經由分進氣管路102b進入封閉空間SP,反之若控制模組160開啟開關單元124且關閉開關單元123,氣體會經由分進氣管路102c進入封閉空間SP。於一實施例中,開關單元123、124例如可為電磁閥。再者,設置於分進氣管路102b、102c的氣體過濾單元125、126可用以過濾進入封閉空間SP內的氣體中的粒子或特定分子。
圖4為依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顯示氣體充填裝置於排氣路徑的元件配置示意圖。如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排氣模組130的排氣管路104包含主排氣管路104a、分排氣管路104b及分排氣管路104c,開關單元133設置於分排氣管路104b,且開關單元134設置於分排氣管路104c。於一實施例中,開關單元133、134例如可為電磁閥。於本實施例中,分排氣管路104b及分排氣管路104c分別對應分進氣管路102b及分進氣管路102c,且開關單元133、134分別對應開關單元123、124,而形成可切換選擇的兩條獨立路徑。詳言之,控制模組160可開啟開關單元123、133並關閉開關單元124、134,使經由圖3的分進氣管路102b進入封閉空間SP的氣體,通過圖4的分排氣管路104b且最後由排氣端170排出;另一方面,控制模組160可關閉開關單元123、133並開啟開關單元124、134,使經由圖3的分進氣管路102c進入封閉空間SP的氣體,通過圖4的分排氣管路104c且最後由排氣端170排出。因此,藉由本實施例的設計可提供兩個可切換選擇的充氣路徑,但本創作不限定於此。於其他的實施例中,亦可提供更多組搭配的開關單元及流路,以產生超過兩個的充氣路徑。另外,於本實施例中,可對應分排氣管路104b及分排氣管路104c分別設置氣體調整單元131及氣體調整單元132以設置預定的排氣流量。再者,排氣模組130可包含沿主排氣管路104a設置的溫濕度偵測單元135、流量計136、及壓力偵測單元137。流量計136可偵測排氣管路104的氣體流量並將偵測到的流量值傳送至控制模組160,且壓力偵測單元137可偵測排氣管路104的氣體壓力 變化。壓力偵測單元137可電性連接控制模組160,使控制模組160即時接收壓力偵測單元137所量測的排氣管路104的氣體壓力。溫濕度偵測單元135用以偵測排氣管路104的氣體溼度及溫度,據以得知封閉空間SP內的氣體狀態。於一實施例中,溫濕度偵測單元135可包含其他的偵測器(例如用以偵測特定氣體的濃度、酸鹼值等),控制模組160可依據不同偵測器所傳遞的偵測訊號,控制進氣模組120及排氣模組130對封閉空間SP內進行的氣體交換。另外,排氣管路104可設置一逆止閥139以避免氣體回流至封閉空間SP。排氣管路104中的氣體向遠離封閉空間SP的方向流動,最後可由廠務系統提供的排氣端170向外排出。
請再參考圖4,於本實施例中,連接輔助供氣設備150的輔助排氣單元140可包含負壓產生器142、氣體調整單元143、電磁閥144、壓力偵測單元146及壓力閥148。氣體調整單元143可以設置預定的流量,壓力閥148可調節輔助供氣設備150導入負壓產生器142的氣體壓力,且壓力偵測單元146可偵測負壓產生器142連通輔助供氣設備150一端的壓力變化。負壓產生器142可使封閉空間SP到負壓產生器142之間的排氣管路104呈現負壓狀態,藉以加速排出氣體,且電磁閥144能調節由輔助供氣設備150進入負壓產生器142的氣體流量,據以對應調整負壓產生器142所產生的負壓的大小。於本實施例中,負壓產生器142可為一真空產生器。
圖5A及圖5B為依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顯示氣體充填裝置應用於晶圓載具平台的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圖5A的晶圓載具210A及圖5B的晶圓載具210B為不同種類的晶圓載具,於晶圓載具210A、210B定位於承載台200的過程中,設於承載台200的感應單元180可偵測承載台200上是否設有晶圓載具,且可偵測定位於承載台200上的晶圓載具的種類,以產生對應的感測訊號S並傳送至控制模組160。於本實施例中,承載台200上具有至少兩組結構或形式不同的進氣埠/排氣埠,以分別應用於不同種類的晶圓載具。舉例而言,承載台200設有第一組的兩個進氣埠202及兩個排氣埠204,以及第二組的一個進氣埠206及一個排氣埠208,因不同 種類的晶圓載具210A、210B具有不同的進、排氣孔及底部機構,因此需對應使用不同組的進氣埠/排氣埠進行充氣作業。於一實施例中,進氣埠202及排氣埠204可為固定噴嘴,且進氣埠206及排氣埠208可為伸縮噴嘴。如圖5A所示,當晶圓載具210A置於承載台200上,感應單元180可基於多個感測器的觸壓回應辨識出晶圓載具210A的種類而產生相對應的感測訊號S,控制模組160接收感應單元180所傳遞的感測訊號S後,可得知晶圓載具210A的種類,同時了解晶圓載具210A需對應使用第一組的兩個進氣埠202及兩個排氣埠204,當控制模組160也接收到來自承載台200的卡合組件(未圖示)於晶圓載具210A正確定位後所傳遞的一卡合訊號後,控制模組160會開啟開關單元123、133,讓製程氣體經由分進氣管路102b、進氣埠202、排氣埠204及分排氣管路104b對晶圓載具210A進行充氣作業。再者,如圖5B所示,當晶圓載具210B置於承載台200上,感應單元180可基於多個感測器的觸壓回應辨識出晶圓載具210B的種類而產生相對應的感測訊號S,控制模組160接收感應單元180所傳遞的感測訊號S後,可得知晶圓載具210B的種類,同時了解晶圓載具210B需對應使用第二組的一個進氣埠206及一個排氣埠208,當控制模組160也接收到來自承載台200的卡合組件(未圖示)於晶圓載具210B正確定位後所傳遞的一卡合訊號,控制模組160會開啟開關單元124、134,讓製程氣體經由分進氣管路102c、進氣埠206、排氣埠208及分排氣管路104c對晶圓載具210B進行充氣作業。因此,藉由本實施例的設計,氣體充填裝置可自動辨識晶圓載具的種類並對應選擇適配的充氣路徑進行充氣作業,提高充氣作業的效率並可減少誤動作或充氣功能異常情形。
本新型創作上述各個實施例的各種管路元件配置僅為例示,其可視實際需求加以調整而完全不限定。
藉由上述各個實施例的設計,因輔助排氣單元藉由輔助供氣設備供氣而不使用主供氣設備提供的製程氣體,輔助排氣單元的管路不會連通傳遞製程氣體的進氣管路,因此藉由非製程氣體管路(輔助排氣單元的供氣 管路)與製程氣體管路分開的設計,於出現輔助排氣單元的供氣管路潔淨度不足、管路上的元件發生異常、或者管路出現阻塞等狀況時,可避免汙染物回流至晶圓載具造成晶圓載具內的產品二度汙染,獲得提高產品良率的效果。再者,因輔助排氣單元使用獨立的氣體來源而不使用製程氣體,當製程氣體例如需使用較昂貴的氮氣時,輔助排氣單元例如可使用較便宜的潔淨氣體以降低成本。另外,氣體充填裝置可提供對應不同種類晶圓載具的複數充氣路徑,且可自動辨識晶圓載具的種類對應選擇適配的充氣路徑進行充氣作業,如此可提高充氣作業的效率並可減少誤動作或充氣功能異常情形。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氣體充填裝置
102:進氣管路
104:排氣管路
110:主供氣設備
120:進氣模組
130:排氣模組
140:輔助排氣單元
150:輔助供氣設備
160:控制模組
170:排氣端
SP:封閉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氣體充填裝置,用以對一封閉空間的內部進行氣體交換,該氣體充填裝置包含:一進氣模組,包含一進氣管路,該進氣管路的一端連接一主供氣設備且另一端連通該封閉空間,該主供氣設備供應的氣體經由該進氣管路導入該封閉空間;一排氣模組,包含一排氣管路,該排氣管路連通該封閉空間,且該排氣模組能使該封閉空間內的氣體經由該排氣管路向外排出;一輔助排氣單元,該輔助排氣單元的一端連接一輔助供氣設備且另一端連通該排氣模組,該輔助供氣設備提供氣體給該輔助排氣單元以使該輔助排氣單元作動,且該輔助排氣單元可改變該排氣管路的壓力狀態以使該封閉空間內的氣體加速排出;以及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該進氣模組及該排氣模組,以控制該進氣模組及該排氣模組的作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氣體充填裝置,其中該進氣管路包含一主進氣管路、一第一分進氣管路及一第二分進氣管路,該主進氣管路的一端連接該主供氣設備,且該第一分進氣管路及該第二分進氣管路彼此獨立地連通該封閉空間,該排氣管路包含一主排氣管路、一第一分排氣管路及一第二分排氣管路,該第一分排氣管路及該第二分排氣管路彼此獨立地連通該封閉空間,且該主排氣管路連通該輔助排氣單元。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氣體充填裝置,其中該進氣模組包含設置於該第一分進氣管路的第一開關單元、及設置於該第二分進氣管路的第二開關單元,該排氣模組包含設置於該第一分排氣管路的第三開關單元、及設置於該第二分排氣管路的第四開關單元,該第一開關單元與第三開關單元具有相同的開啟或關閉狀態以構成一第一充氣路徑,該第二開關單元與第四開關單元具有相同的開啟或關閉狀態以構成一第二充氣路徑,且該控制 模組控制各該開關單元,以選擇性地經由該第一充氣路徑或該第二充氣路徑對該封閉空間的內部充氣。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氣體充填裝置,其中各該開關單元為一電磁閥,該輔助排氣單元包含一真空產生器,且該真空產生器使該封閉空間到該真空產生器之間的排氣管路呈現負壓狀態。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氣體充填裝置,其中該進氣模組更包含設置於該進氣管路的一壓力閥、一壓力偵測單元及一流量控制單元,該壓力閥可調節該主供氣設備導入該進氣管路的氣體壓力,該壓力偵測單元可偵測該進氣管路的氣體壓力,且該流量控制單元可依設定值漸進調整該進氣管路的氣體流量。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氣體充填裝置,其中該排氣模組更包含設置於該排氣管路的一溫濕度偵測單元、一流量計、一逆止閥及一壓力偵測單元,該溫濕度偵測單元可偵測該排氣管路內的氣體的溼度及溫度,該流量計可偵測該排氣管路的氣體流量,該逆止閥可避免氣體回流至該封閉空間,且該壓力偵測單元可偵測該排氣管路的氣體壓力。
  7. 一種氣體充填裝置,包含:一承載台,至少具有對應一第一晶圓載具配置的至少一第一進氣埠及至少一第一排氣埠,及對應一第二晶圓載具配置的至少一第二進氣埠及至少一第二排氣埠,且該第一晶圓載具與該第二晶圓載具的種類不同;一進氣模組,一端連接一主供氣設備,且另一端連接該至少一第一進氣埠及該至少一第二進氣埠,以形成可選擇的一第一進氣路徑及一第二進氣路徑;一排氣模組,連接該至少一第一排氣埠及該至少一第二排氣埠,以形成可選擇的一第一排氣路徑及一第二排氣路徑,其中該第一進氣路徑、該第二進氣路徑、該第一排氣路徑及該第二排氣路徑分別設有一開關單元;一感應單元,偵測定位於該承載台上的晶圓載具種類並輸出一感測訊號;以及 一控制模組,接收該感測訊號並依據該感測訊號控制該些開關單元的開閉狀態,以選擇該些進氣路徑的其中之一以及該些排氣路徑的其中之一進行充氣作業。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氣體充填裝置,更包含:一負壓產生器,經由一排氣管路連通該些排氣埠,該負壓產生器用以使該排氣管路呈現負壓狀態,且該負壓產生器使用的氣體來源,與用以進行充氣作業的製程氣體的氣體來源不同。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氣體充填裝置,其中該第至少一第一進氣埠及該至少一第一排氣埠為固定噴嘴,且該至少一第二進氣埠及該至少一第二排氣埠為伸縮噴嘴。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氣體充填裝置,其中該進氣模組包含一進氣管路及設置於該進氣管路的一壓力閥、一壓力偵測單元及一流量控制單元,該壓力閥可調節該主供氣設備導入該進氣管路的氣體壓力,該壓力偵測單元可偵測該進氣管路的氣體壓力,且該流量控制單元可依設定值漸進調整該進氣管路的氣體流量,該排氣模組包含一排氣管路及設置於該排氣管路的一溫濕度偵測單元、一流量計、一逆止閥及一壓力偵測單元,該溫濕度偵測單元可偵測該排氣管路內的氣體的溼度及溫度,該流量計可偵測該排氣管路的氣體流量,該逆止閥可避免氣體回流至該第一晶圓載具或該第二晶圓載具,且該壓力偵測單元可偵測該排氣管路的氣體壓力。
TW112204397U 2023-05-06 2023-05-06 氣體充填裝置 TWM648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4397U TWM648461U (zh) 2023-05-06 2023-05-06 氣體充填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4397U TWM648461U (zh) 2023-05-06 2023-05-06 氣體充填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8461U true TWM648461U (zh) 2023-11-21

Family

ID=89721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4397U TWM648461U (zh) 2023-05-06 2023-05-06 氣體充填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8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55282A (en) Two out of three voting solenoid arrangement
CN100475327C (zh) 基板处理装置
US8623141B2 (en) Piping system and control for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KR20110121560A (ko) 반도체 제조 장치용의 가스 공급 장치
CN111566794B (zh) 气体检测设备
JP2008211219A5 (zh)
KR20140098840A (ko) 반도체 제조 장치의 가스 분류 공급 장치
TW201241890A (en) Evacuation device, vacuum processing device, and evacuation method
KR20140129225A (ko) 반도체 제조 장치의 가스 분류 공급 장치
TWM648461U (zh) 氣體充填裝置
US6435202B2 (en) Two out of three voting solenoid arrangement
KR20240005706A (ko) 반도체 처리 시스템
CN111987011B (zh) 气帘控制系统
KR20240005020A (ko) 진공 펌핑 시스템용 유체 라우팅
WO2021229787A1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検査方法
JP5403858B2 (ja) 差圧検出装置
TWM555557U (zh) 充氣系統
JP2546520B2 (ja) 流量制御装置
KR20240005697A (ko) 진공 펌핑 시스템용 밸브 모듈
KR102653780B1 (ko) 반도체 웨이퍼 보호를 위한 역류 방지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TW202243076A (zh) 基板處理裝置
TW202409420A (zh) 用於真空泵送系統之流體選徑輸送
CN117845195A (zh) 半导体工艺设备及半导体加工方法
KR20070014856A (ko) 유량 조절기의 오작동 감지장치
JPH1129302A (ja) 比抵抗調整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