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8421U - 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一) - Google Patents

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8421U
TWM648421U TW112201194U TW112201194U TWM648421U TW M648421 U TWM648421 U TW M648421U TW 112201194 U TW112201194 U TW 112201194U TW 112201194 U TW112201194 U TW 112201194U TW M648421 U TWM648421 U TW M64842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target base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1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英熙
Original Assignee
怪怪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怪怪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怪怪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1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8421U/zh
Publication of TWM648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842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Pressure Sensor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為有關一種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主要結構包括複數包含有一靶座及一設於靶座上之靶面部的電子靶載體、一設於靶座內之內部供電元件、一設於靶座內且電性連結內部供電元件之主控制裝置、一設於靶面部內側且電性連結主控制裝置之微機電感應裝置、及一電性連結主控制裝置並包含一無線電波發射部及一無線電波接收部之無線電控制裝置。藉此,利用微機電感應裝置的特性,使電子靶結構的組裝設計更為簡便,配合內部供電元件更使靶外無實體線纜連接,組裝容易不易損壞,加上無線電波之頻段可不受場域限制,更不易受干擾,進而簡化靶與靶間的互動配置及設定工序,達到增加打靶模式的變化性、及提升娛樂效果或訓練功效。

Description

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一)
本新型為提供一種具有組裝設計簡便、設置門檻低不易損毀、通訊範圍廣且速度快等特性,而利於配置靶與靶間之互動模式、簡化整體設定工序,進而達到增加打靶模式的變化性、及提升娛樂效果或訓練功效的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
按,電子靶為射擊訓練系統的核心,在實戰模擬或生存遊戲時,電子靶的體積大小會影響到電子靶在不同形狀的靶上之位置是否受限,電子靶的重量會影響到可應用的靶之類型(固定靶或懸吊靶),電子靶的感應品質會影響到訓練結果的準確度,電子靶感應器的耐久度與耗電量會影響到電子靶的設置成本,而上述問題皆與電子靶感應器息息相關。然,在眾多感應器種類中,最能解決上述問題者係為微機電感應器,卻未見有將微機電感應器結合於電子靶者,甚至可惜。
電子靶顧名思義需要供電才能運作,導致電子靶外通常會裸露有電線,而根據電子靶的用途,使外露的電線容易被子彈擊中而破損,及根據電子靶的使用位置與場所,尤其在野外時,會需要布設很長的電線,甚是不便。
再者,根據訓練或遊戲模式不同,各個電子靶之間常會需要彼此傳遞訊息,而一般作法係以主伺服器作為中繼媒介,將電子靶的訊號透過網路訊號或藍芽訊號互相傳遞,然而,網路訊號在越偏遠的地方訊號越弱、容易受到阻隔、更有距離限制,且兩者都很容易受到干擾。
故上述電子靶於使用時,存在下列問題與缺失尚待改進:
第一,以常見的感應器結合於電子靶使用,導致重量體積無法縮小、結合工序繁瑣、製造成本提高。
第二,裸露在外的電線容易損壞,且因場地布置需求會需要布設 很長的電線。
第三,電子靶間的溝通須透過主伺服器而失去即時性,以及網路訊號及藍芽訊號有偏遠地區訊號弱、容易受阻隔、與距離限制的問題。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新型之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新型之申請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具有組裝設計簡便、設置門檻低不易損毀、通訊範圍廣且速度快等特性,而利於配置靶與靶間之互動模式、簡化整體設定工序,進而達到增加打靶模式的變化性、及提升娛樂效果或訓練功效的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的新型專利者。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將微機電感應裝置結合於電子靶結構,以藉微機電感應裝置的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耐用性好、價格低廉及效能穩定等特性,簡化電子靶結構的安裝動作、及降低電子靶結構的設置成本。
本新型之另一主要目的在於:配置無線電控制裝置,讓電子靶本身具有無線收發訊號的能力,使靶與靶之間的互動更即時,且以868MHz至1GHz頻段的無線電波溝通,使訊號溝通不受距離及區域限制,具有穩定的通訊品質。
本新型之再一主要目的在於:以內部供電元件取代外部供電,省卻外圍布線動作,組裝容易、設置門檻較低、且無線纜損壞風險。
本新型之又一主要目的在於:基於微機電感應裝置、內部供電元件、及無線電控制裝置的組合,使整體利於配置靶與靶間之互動模式、簡化整體設定工序,進而達到可增加打靶模式的變化性、及提升娛樂效果或訓練功效。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之主要結構包括:複數包含有靶座及靶面部之電子靶載體、一設於靶座內之內部供電元件、一設於靶座內且電性連結內部供電元件之主控制裝置、一設於靶面部內側且電性連結主控制裝置之微機電感應裝置、及一設於主控制裝置上且與其電性連結之無線電控制裝置,又該 無線電控制裝置包含一供發射無線電波之無線電波發射部、及一供接收來自另一電子靶載體之無線電波的無線電波接收部,且無線電波之頻段為868MHz至1GHz。
由於靶座內即設有內部供電元件,可直接供電給主控制裝置等電子模組,使電子靶載體無須在外部布設電線,設置動作簡單,更不會因電源位置限制電子靶載體的配置位置,且不會因為流彈造成電線損傷,加上本新型之感應器係採用微機電感應裝置,本身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的特性,可有效減輕重量及縮小體積而更利於布置,也更能提高整體耐用性,另外本新型採用無線電控制裝置作為電子靶載體與電子靶載體間的溝通橋樑,當微機電感應裝置判斷靶面部被擊中,而將中靶訊息傳遞給主控制裝置時,除了可根據設定模式輸出被擊中電子靶載體的反應動作控制訊號,還可透過無線電波發射部直接發送另一電子靶載體的對應動作控制訊號,並直接由另一電子靶載體的無線電波接收部接收及執行該對應動作控制訊號,因為無須額外透過伺服器傳遞訊號而具有較佳的即時性,且其使用頻段範圍與網路訊號區隔,不易受干擾,又此頻段範圍的無線電波還具有傳遞範圍廣、不因場域偏遠而弱化的特性,使訊號傳遞品質較穩定,配合微機電感應裝置價格低廉及效能穩定之特性,使打靶模式設定的變化性較不受限於成本、距離、位置、及場域,而能提供較佳的娛樂效果與訓練功效。
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電子靶所存在之重量體積無法縮小、結合工序繁瑣、製造成本提高、電線易損壞、電線布置繁瑣、靶與靶間的溝通即時性不佳且有場域及距離的限制等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上述優點之實用進步性。
1、1a、1b:電子靶載體
11:靶座
11a:第一卡槽
111:防護蓋
111a:第二卡槽
12、12a:靶面部
13:防脫限位組件
131:L型卡槽
132:凸肋
14:卡榫件
15:第二彈性元件
16:懸浮固定組件
161:第一彈性元件
162:固定件
2:內部供電元件
21:充電控制模組
211:充電控制板
212:連接器母座
3、3a、3b:主控制裝置
31、31a:發聲元件
32、32a、32b:發光元件
33:模式控制模組
4、4a:微機電感應裝置
5:無線電控制裝置
51、51a:無線電波發射部
52、52b:無線電波接收部
53:基板
54:天線
55:應用程式連接模組
6:行動電子裝置
第一圖 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
第二圖 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
第四圖 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
第五圖 係為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
第六圖 係為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七圖 係為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另一角度立體透視圖。
第八圖 係為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一)。
第九圖 係為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二)。
第十圖 係為本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
第十一圖 係為本新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
第十二圖 係為本新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
第十三圖 係為本新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至實施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係包括:
複數電子靶載體1,係包含一靶座11、及一設於該靶座11上之靶面部12;
一內部供電元件2,係設於該靶座11內,本實施例係以一次性電池作為舉例;
一主控制裝置3,係設於該靶座11內且電性連結該內部供電元件2;
一微機電感應裝置4,係設於該靶面部12內側且電性連結該主控制裝置3,該微機電感應裝置4係為MEMS震動感應器、MEMS氣壓感應器、或MEMS光源感測其中之一者(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本實施例係以MEMS震動感應器作為舉例;及
一無線電控制裝置5,係設於該主控制裝置3上且與其電性連結,並包含一供發射無線電波之無線電波發射部51、及一供接收來自另一該電子靶載體1之無線電波的無線電波接收部52,且該無線電波之頻段為868MHz至1GHz。
藉由上述之說明,已可了解本技術之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之對應配合,更具有組裝設計簡便、設置門檻低不易損毀、通訊範圍廣且速度快等 特性,而利於配置靶與靶之間的互動模式、簡化整體設定工序,進而達到可增加打靶模式的變化性、及提升娛樂效果或訓練功效等優勢,而由第三圖中可清楚看出,由於靶座11內即設有內部供電元件2,可直接供電給主控制裝置3,及間接供電給微機電感應裝置4與無線電控制裝置5,使電子靶載體1無須在外部布設電線,也不會因為電源位置而限制電子靶載體1的配置位置,設置動作簡單、設置門檻低,有利於戶外(如野外或山區)的布置,且因電線都隱藏於電子靶載體1內,不會因為流彈造成電線損傷,不易造成故障或損壞。
再者,本新型之感應器係採用微機電感應裝置4,該微機電感應裝置4是一種利用微米級立體結構,來進行感測動作或執行功能的一項關鍵零組件,在裝置上既擁有電子訊號的處理能力,也有機械結構的運動能力,它可以將機械元件和電子元件整合在同一矽晶片上,而一次完成數百個或數千個機械元件,故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且微機電感應裝置4採用了半導體技術中的光刻、腐蝕、薄膜等一系列的現有技術和材料,因此其製造技術是成熟的,故可提高製程精確度,又因其應用了光學圖像方法,可製作出微小且精確的機械元件,而可有效縮小體積、減輕重量,但微機電感應裝置4更側重於超精密機械加工,並涉及微電子、材料等多個領域,且其截波放大器的訊號調節係利用電容式感測(capacitive sensing),具有低功耗、良好的雜訊性能及低溫度係數等優點,故在耗電率、耐用性及穩定度上也有良好的表現。其中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等特性,可有效減輕重量及縮小體積而更利於布置,也可延長內部供電元件2的使用時數,故微機電感應裝置4配合內部供電元件2使用,更能提高整體耐用性。
當使用者擊中電子靶載體1a的靶面部12a時,微機電感應裝置4a會藉其感應動作判斷出靶面部12a已被擊中,並產生一中靶訊息傳遞給主控制裝置3a,此時主控制裝置3a乃根據預定的設定內容,產生一反應動作控制訊號傳遞給被擊中的電子靶載體1a(該反應動作控制訊號例如用於紀錄擊中時間、擊中位置、累計分數等),同時產生一對應動作控制訊號傳遞給至少另一電子靶載體1b,此傳遞動作係由電子靶載體1a的無線電波發射部51a發送訊號、及由電子靶載體1b的無線電波接收部52b接收訊號,而後由該電子靶載體1b的主控制裝置3b執行對應動作控制訊號之命令(本實施例之對應動作控制訊號用法係與反應動作控制訊號相同作為舉例)。
而本新型採用無線電控制裝置5作為電子靶載體1a與電子靶載體1b間的溝通橋梁,所述無線電波的技術原理係藉由導體中之電流強弱變化產生無線電波,再利用調變的技術將訊息加載於無線電波之上進行傳送,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受訊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即可再透過解調技術將訊息從電流變化中擷取出來,而達到訊息傳遞之目的,因此無線電控制裝置5包含有供設置電路晶片的基板53與天線54,該基板53乃將主控制裝置3的命令(數位訊號)轉為電流訊號,而電流訊號與無線電波之間的轉換則透過電路晶片態樣的無線電波發射部51及無線電波接收部52執行。故上述對應動作控制訊號的傳遞動作,乃透過電子靶載體1a的無線電波發射部51a傳遞給電子靶載體1b的無線電波接收部52b,因為無須額外透過伺服器傳遞訊號而具有較佳的即時性,且該電路晶片使用頻段範圍為868MHz至1GHz(根據各國法規實際乃選用868MHz或915MHz等頻段),可與網路訊號明顯區隔,不易受干擾,又此頻段範圍的無線電波還具有傳遞範圍廣、不因場域偏遠而弱化的特性,使訊號傳遞品質較穩定,配合微機電感應裝置4價格低廉及效能穩定之特性,使打靶模式設定的變化性較不受限於成本、距離、位置、及場域,而能提供較佳的娛樂效果與訓練功效。
同時配合參閱第五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主要差異為主控制裝置3一側設有一充電控制模組21,係電性連結該內部供電元件2,本實施例中該充電控制模組21包含有一連結主控制裝置3的充電控制板211、及一設於充電控制板211上之連接器母座212,故本實施例之內部供電元件2可為充電電池(如鋰電池),使用者只要從靶座11的背面用連接器公頭插接連接器母座212,即可對內部供電元件2充電,免於將靶座11拆開,使用上更為便利,而充電控制板211則可提供電壓轉換、過充保護等控制功能。
同時配合參閱第六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主要差異為靶座11上設有一防護蓋111,且該靶面部12係設於該防護蓋111上,並該靶座11與該防護蓋111間具有一防脫限位組件13。所述防護蓋111係用於封閉靶座11的開口,以避免射擊時子彈打到內部結構,降低主控制裝置3、無線電控制裝置5等內部結構的損壞風險,而本實施例之防脫限位組件13係以設置於 靶座11側壁上的L型卡槽131、及設於防護蓋111內側壁上的凸肋132之組合作為舉例,故在組裝防護蓋111及靶座11時,只要將防護蓋111置於靶座11上,並稍作旋轉使凸肋132自然落入L型卡槽131中,而後再進行一次順時鐘轉動即完成固定,此固定方式可保持外部的美觀、及兼顧簡單快速的組裝便利性。
同時配合參閱第七圖至第九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另一角度立體透視圖至動作示意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主要差異為防脫限位組件13具有一卡榫件14、及一設於靶座11與卡榫件14間之第二彈性元件15,卡榫件14對靶座11及防護蓋111之限位方向乃相異於防脫限位組件13對靶座11及防護蓋111之限位方向,本實施例中該卡榫件14係h型態樣,其下側的兩隻腳分別用於卡固在靶座11的第一卡槽11a、及鄰近防護蓋111一側的第二卡槽111a中,加上第二彈性元件15在Z方向上的向下頂推動作,可防止靶座11與防護蓋111從Y方向分離,並配合防脫限位組件13在靶座11側壁上的周向限位動作(及X-Z平面上的限位),更可有效防止靶座11與防護蓋111因震動而脫離。
如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若使用者欲拆開靶座11及防護蓋111時,則只要沿著Z軸向上按壓,將卡榫件14向靶座11內擠壓,使卡榫件14同時解除對靶座11及防護蓋111的卡固動作,即可藉由旋轉防護蓋111的動作,解除防脫限位組件13的固定,而輕鬆分離防護蓋111及靶座11,而若只有按壓卡榫件14、未轉動防護蓋111,則會在鬆開對卡榫件14的施力後,利用第二彈性元件15的頂推動作,自動回復卡固狀態,而防止誤觸開啟之情事。
同時配合參閱第十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主要差異為靶面部12與防護蓋111間具有一懸浮固定組件16,該懸浮固定組件16包含複數設於該防護蓋111上之第一彈性元件161、及複數兩端分別結合於各該第一彈性元件161及該靶面部12上之固定件162。其中第一彈性元件161係為拉伸彈簧,一端固定於防護蓋111上、另一端用於結合固定件162,而固定件162為片狀卡扣結構,係結合於靶面部12的外周處,而本實施例之懸浮固定組件16係由三組第一彈性元件161及固定件162平均結合於靶 面部12上,利用各第一彈性元件161外拉產生的張力,將靶面部12固定在與第一彈性元件161同一高度的平面上,以與防護蓋111間產生間隙並形成懸浮效果,藉此,大幅提高靶面部12的震動敏感度,配合震動感應型態的微機電感應裝置,更能有效提高感應精準度。
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一圖及第十二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及實施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主要差異為主控制裝置3具有一設於靶座11內之發聲元件31、至少一設於該靶座11上之發光元件32、及設於該靶座11上之模式控制模組33,其中發聲元件31係以揚聲器舉例,發光元件32係以環型LED燈板舉例,並設於靶座11的防護蓋111表面,且以透光燈蓋罩設於上,而模式控制模組33則以指撥開關(DIP Switch)作為舉例,並設於靶座11底板內側,使開關面裸露於靶座11底面,以供使用者手動設定主控制裝置3。
本新型由於內部供電元件2及無線電控制裝置5的設計,使得電子靶載體1的設置門檻降低,可輕易配置於各種偏遠或網路訊號較弱的區域(如野外或山區),且利用無線電控制裝置5使電子靶載體1間可直接快速的互動,而無須透過伺服器傳遞,例如,設定電子靶載體1a的發光元件32a發光,以表示使用者當前需要射擊的目標,擊中後除了自身發聲元件31a警示告知已命中外,同時自身的發光元件32a熄滅,並利用無線電控制裝置5將對應動作控制訊號傳遞給電子靶載體1b,以控制其發光元件32b發光,以引導使用者將其作為下一個射擊目標。又例如,在遊戲模式下,可設定電子靶載體1a需被擊中數次後,才會引導出下一個射擊目標。藉此,使本新型在增加娛樂模式或訓練模式的設計變化上,具有極高的自由度,卻沒有太多的設計限制、或複雜的布置工序。
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三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主要差異為無線電控制裝置5上具有一應用程式連接模組55,係供資訊連結行動電子裝置6,以配合行動電子裝置6上的行動應用程式對主控制裝置3做電子靶載體1啟閉、顯示各靶是否被擊中、或故障訊息等設定。若該應用程式連接模組55的連結訊號為網路訊號,則使用者可僅針對單一電子靶載體1做設定,而利用無線電控制裝置5完成對其他電子靶載體1的設定,若應用程式連接模組55可將數位 訊號轉換成無線電波訊號,則使用者可直接對所有電子靶載體1逐一設定,換言之,電子靶載體1與行動電子裝置6間的連結方式並不予以設限。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新型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新型,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新型,以保障申請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申請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電子靶載體
11:靶座
12:靶面部
2:內部供電元件
3:主控制裝置
4:微機電感應裝置
5:無線電控制裝置
51:無線電波發射部
52:無線電波接收部
53:基板
54:天線

Claims (10)

  1. 一種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主要包括:
    複數電子靶載體,係包含一靶座、及一設於該靶座上之靶面部;
    一內部供電元件,係設於該靶座內;
    一主控制裝置,係設於該靶座內且電性連結該內部供電元件;
    一微機電感應裝置,係設於該靶面部內側且電性連結該主控制裝置;及
    一無線電控制裝置,係設於該主控制裝置上且與其電性連結,並包含一供發射無線電波之無線電波發射部、及一供接收來自另一該電子靶載體之無線電波的無線電波接收部,且該無線電波之頻段為868MHz至1GHz。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主控制裝置一側設有一充電控制模組,係電性連結該內部供電元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主控制裝置具有一設於該靶座上之模式控制模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主控制裝置具有一設於該靶座內之發聲元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主控制裝置具有至少一設於該靶座上之發光元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靶座上設有一防護蓋,且該靶面部係設於該防護蓋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靶面部與該防護蓋間具有一懸浮固定組件,該懸浮固定組件包含複數設於該防護蓋上之第一彈性元件、及複數兩端分別結合於各該第一彈性元件及該靶面部上之固定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靶座與該防護蓋間具有一防脫限位組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防脫限位組件具有一卡榫件、及一設於該靶座與該卡榫件間之第二彈性元件,該卡榫件對該靶座及該防護蓋之限位方向乃相異於該防脫限位組件對該靶座及該防護蓋之限位方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其中該無線 電控制裝置上具有一應用程式連接模組。
TW112201194U 2023-02-10 2023-02-10 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一) TWM648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1194U TWM648421U (zh) 2023-02-10 2023-02-10 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1194U TWM648421U (zh) 2023-02-10 2023-02-10 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8421U true TWM648421U (zh) 2023-11-21

Family

ID=8972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1194U TWM648421U (zh) 2023-02-10 2023-02-10 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8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30397B1 (ko) 이어버드들의 무선 페어링 및 케이스
CN204069288U (zh) 磁悬浮音箱
JP6154524B1 (ja) モジュール型玩具
EP3151370B1 (en) Charging assembly of mobile terminal
WO2015109856A1 (zh) 磁悬浮音响
TWM648421U (zh) 具微機電感應器之電子靶結構(一)
CN101116782A (zh) 多人电子娱乐系统
JP3244202U (ja) Memsセンサを備える電子ターゲット構造
CN101119422A (zh) 无线遥控器
CN201718031U (zh) 振动音响装置
CN205812317U (zh) 头带式耳机
CN106341759B (zh) 一种音腔结构及包括该音腔结构的智能对讲机
CN205123950U (zh) 具有声控功能的智能型麦克风
CN109428172A (zh) 包括具有回路结构的天线设备的电子设备
CN201450575U (zh) 一种无线发光防震话筒
CN214332393U (zh) 一种音箱台灯
TWM587338U (zh) 結合自發電按鍵開關的無線感應電鈴組
CN202059570U (zh) 硅麦克风
CN109769184A (zh) 一种麦克风的封装结构
KR101708418B1 (ko) 스피커 겸용 무선 충전 장치
CN204576354U (zh) 易固定式智能平板电脑
CN211457347U (zh) 一种智能感应手势识别装置耳机
CN212327412U (zh) 电子积木红外传感器及电子积木
CN102652582A (zh) 蓝牙音乐服
CN214280988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及播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