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7199U - 罩杯 - Google Patents

罩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7199U
TWM647199U TW112206089U TW112206089U TWM647199U TW M647199 U TWM647199 U TW M647199U TW 112206089 U TW112206089 U TW 112206089U TW 112206089 U TW112206089 U TW 112206089U TW M647199 U TWM647199 U TW M64719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p
layer
fiber cloth
support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6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凱隆
Original Assignee
鄭凱隆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鄭凱隆 filed Critical 鄭凱隆
Priority to TW112206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7199U/zh
Publication of TWM647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719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罩杯,用於一女性衣物,包括:第一纖維布層,包含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內表面;支撐層,包含第一支撐面連接第一內表面,及第二支撐面;第二纖維布層,包含第三外表面連接第二支撐面,及第四內表面;其中,支撐層為至少一複合材料層,以及於第二纖維布層的至少一表面包含止少一止滑結構。

Description

罩杯
本創作關於一種罩杯,尤指一種具有止滑結構可用於女性衣物的罩杯。
以往罩杯的設計通常缺乏有效的止滑結構,這導致在穿著具有罩杯的女性衣物時,存在著一些問題。缺乏止滑結構的罩杯容易導致衣物滑動和移位,當女性穿著這樣的衣物時,罩杯可能會因為身體的運動或其他外力而移動,進而影響舒適感和美觀。尤其在進行運動或日常中有較大動作時,這種問題尤其明顯,因罩杯的滑動而影響女性的活動。
再者,若不具有良好止滑結構設計的罩杯,僅靠車縫布邊亦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同樣的對穿著者的舒適感造成負面影響,支撐的位置也無法達到女性使用者的期待。
因此,由於目前仍缺乏具良好止滑效果的罩杯,所以,需要一種新的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防止具罩杯的女性衣物容易滑動和移位,並增進穿著者的舒適感,以提供更好的穿著體驗和外觀效果。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罩杯,其主要可用於女性衣物,於罩杯與肌膚的接觸面上包含止滑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罩杯包括:第一纖維布層,包含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一內表面;一支撐層,包含一第一支撐面連接該第一內表面,及一第二支撐面;一第二纖維布層,包含一第三外表面連接該第二支撐面,及一第四內表面;其中,該支撐層為至少一複合材料層;以及於該第二纖維布層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止滑結構。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所述表面為該第三外表面及該第四內表面,所述止滑結構為局部的或全面的形成於所述表面上;其中,所述止滑結構為矽膠塗層、凹凸矽膠塗層、點狀突起矽膠塗層、止滑膠面料、或穿孔止滑膠面料。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所述複合材料層為1至3層,每一該複合材料層的成分可彼此相同或不同。所述複合材料層為海綿、泡棉、直立棉、乳膠、仿乳膠、或其組合。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支撐層厚度為0.1-4.0cm,由該支撐層外緣向中心遞增。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纖維布層及該第二纖維布層為具有彈性、可塑性、及耐高溫的纖維布;其中,該纖維布為聚酯纖維。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該女性衣物為泳裝、內衣、運動上衣、運動機能衣、或帶胸罩之服裝(Bra Top)。
10:第一纖維布層
20:支撐層
30:第二纖維布層
40:模具
110:第一外表面
120:第一內表面
210:第一支撐面
220:第二支撐面
230:凸起部
310:第三外表面
320:第四內表面
330:止滑結構
410:容置空間
1000:罩杯
2000:女用內衣
3000:女用泳裝
S1~S5:步驟
圖1A-1B為本創作罩杯結構之示意圖。
圖2A-2B為本創作罩杯止滑結構局部或全面應用於女性內衣示意圖。
圖3A-3B為本創作罩杯止滑結構局部或全面應用於女性泳裝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罩杯製造方法流程圖。
圖5A-5C為本創作一實施方式中製作之支撐層、製作其之模具示意圖及支撐層剖視圖。
圖6A-6C為本創作另一實施方式中製作之支撐層、製作其之模具示意圖及支撐層剖視圖。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創作內容,本創作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須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特定的環境、應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創作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需說明者,以下實施例及圖式中,與 本創作非直接相關之部分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且圖式中各元件間之尺寸關係僅為求容易瞭解,並非用以限制實際比例。
請參閱圖1A,本創作之罩杯1000包括第一纖維布層10、支撐層20及第二纖維布層30。第一纖維布層10包含第一外表面110及一第一內表面120、支撐層20包含第一支撐面210及一第二支撐面220、第二纖維布層30包含第三外表面310第四內表面320;其中,第一支撐面210連接第一內表面120、第三外表面310連接第二支撐面220,支撐層20為至少一複合材料層,且於第二纖維布層30的第四內表面320包含止滑結構330。另請參閱圖1B,止滑結構330亦可形成於第二纖維布層30的第三外表面310。更進一步來說,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第二纖維布層30的至少一表面皆可包含至少一止滑結構,例如結合圖1A及圖1B,將止滑結構330同時形成於第二纖維布層30的第三外表面310及第四內表面320上。
請一併參閱圖2A、2B及圖3A、3B,為本創作止滑結構330應用於女性衣物實例,圖2A至圖2B為應用在女用內衣2000,圖3A至3B為應用在女用泳裝3000。具體而言,在圖2A及圖3A的止滑結構330呈現局部形成於第四內表面320上,圖2B及圖3B的止滑結構330全面形成於第四內表面320上。止滑結構330可為矽膠塗層、凹凸矽膠塗層、點狀突起矽膠塗層、止滑膠面料、或穿孔止滑膠面料。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應用於女性衣物實例以女用內衣及女用泳裝二個作為例示,其也可依據實際需求調整應用於運動上衣、運動機能衣、或帶胸罩之服裝,在此不作限制。另外,在 圖2A、2B、3A、3B中僅為列舉本創作的部分實施例。當止滑結構330在第四內表面320上呈現局部形成時,其面積比並無特別限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支撐層20,其為支撐層20剖面結構示意圖,支撐層20厚度為0.1-4.0cm,由支撐層20外緣向支撐層20中心遞增。請一併參閱圖5C及圖6C,在本實施例中的支撐層20是由一層或多層的複合材料層所構成,複合材料層的數量沒有限制,較佳為1層或層疊壓合2至3層;當複合材料層為複數層時,每一複合材料層的成分可彼此相同或不同;在圖5C中,以二層複合材料層形成的支撐層20,而在圖6C中以一層複合材料層形成的支撐層20,前述構成支撐層20的複合材料層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並不以此說明例子為限。複合材料層的組成可為海綿、泡棉、直立棉、乳膠、仿乳膠、或其組合。
再者,第一纖維布層10及一第二纖維布層30為具有彈性、可塑性、及耐高溫的纖維布,例如可由聚酯纖維構成的纖維布。
以下說明本創作提供用於一女性衣物罩杯1000的製造方法,請參照圖4罩杯製造方法的流程,製造方法含括下列:(S1)提供具有第一外表面110及第一內表面120的第一纖維布層10;(S2)提供具有第三外表面310及第四內表面320第二纖維布層30;(S3)於第二纖維布層30的第四內表面320以塗層、噴霧方式形成止滑結構330,可選擇性地,藉由提供具有止滑功能的面料,再以無車縫 壓合或車縫縫合方式將具有止滑功能的面料與第二維布層30的第四內表面320結合,亦可形成本實施方法的止滑結構330;更進一步來說,除將止滑結構330形成於第二纖維布層30的第四內表面320,亦可依需求將止滑結構330形成於第二纖維布層30的第三外表面310、或者同時將止滑結構330同時形成於第三外表面310及第四內表面320;(S4)提供模具40以形成具有第一支撐面210及第二支撐面220的支撐層20;以及(S5)結合第一纖維布層10及第二纖維布層30,支撐層20容置於第一纖維布層10及第二纖維布層30之間。經前述步驟後,第一支撐面210連接第一內表面120,第三外表面310連接第二支撐面220,支撐層20為至少一複合材料層。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為使理解,步驟(S1)至(S5)及標號非為限制步驟的先後順序,可依實際調整。
首先說明步驟(S1)及(S2)的第一纖維布層10及第二纖維布層30為具有彈性、可塑性、及耐高溫的纖維布,例如可由聚酯纖維構成的纖維布。
接著說明在本方法(S3)中所形成的止滑結構330,請一併參閱圖2A、2B及圖3A、3B,為本方法製作的止滑結構330應用於女性衣物實例,圖2A至圖2B為應用在女用內衣2000,圖3A至3B為應用在女用泳裝3000。具體而言,在圖2A及圖3A的止滑結構330製造時以局部形成於第四內表面320上,圖2B及3B的止滑結構330製造時以全面形成於第四內表面320上。止滑結構330可為矽膠塗層、凹凸矽膠塗層、點狀突起矽膠塗層、止滑膠面 料、或穿孔止滑膠面料。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製造方法中應用於女性衣物實例以女用內衣及女用泳裝二個作為例示,其也可依據實際需求調整應用於運動上衣、運動機能衣、或帶胸罩之服裝,在此不作限制。另外,在圖2A、2B、3A、3B中僅為列舉本創作的部分實施例。當止滑結構330在第四內表面320上呈現局部形成時,其面積比並無特別限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再者,請一併參閱圖5A至5C及圖6A至圖6C,在步驟(S4)中模具40包含容置空間410,用以容置複合材料層以形成支撐層20,模具40形狀為三角杯或平口杯,容置空間410也可依實際需求調整以形成厚度為0.1-4.0cm的支撐層20及凸起部230,支撐層20外緣向支撐層20中心遞增;支撐層20是由一層或多層的複合材料層所構成,複合材料層的數量沒有限制,較佳為1層或層疊壓合2至3層;在圖5C中,以二層複合材料層形成的支撐層20,而在圖6C中以一層複合材料層形成的支撐層20,前述構成支撐層20的複合材料層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並不以此說明例子為限。當複合材料層為複數層時,每一複合材料層的成分可彼此相同或不同。複合材料層的組成可為海綿、泡棉、直立棉、乳膠、仿乳膠、或其組合。
在步驟(S5)結合時,先將支撐層20容置於第一纖維布層10及第二纖維布層30之間,再以無車縫壓合、或車縫縫合方式將其結合,完成罩杯的製造。需補充說明的是,第一纖維布層10及第二纖維布層30亦可為既成女性衣物的內外布層,支撐層20可直接塞放於第一纖維布層10及第二纖維布層30之間,並將至少一止滑結 構330形成於第二纖維布層30至少一表面上,可依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並不以此說明例子為限。
綜合上述,本創作解決了以往罩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本創作提供具有有效止滑結構的罩杯及其製造方法,藉由止滑結構的設計,有效地解決罩杯的滑動和移位問題,提高了女性穿著具有罩杯的衣物的舒適度和美觀性。因此,本創作對於改善女性衣物的設計和使用體驗具有重要意義,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創作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創作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創作所主張之範圍,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0:第一纖維布層
20:支撐層
30:第二纖維布層
110:第一外表面
120:第一內表面
210:第一支撐面
220:第二支撐面
230:凸起部
310:第三外表面
320:第四內表面
330:止滑結構
1000:罩杯

Claims (9)

  1. 一種罩杯,用於一女性衣物,包括: 一第一纖維布層,包含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一內表面; 一支撐層,包含一第一支撐面連接該第一內表面,及一第二支撐面; 一第二纖維布層,包含一第三外表面連接該第二支撐面,及一第四內表面; 其中,該支撐層為至少一複合材料層;以及 於該第二纖維布層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止滑結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罩杯,其中,所述表面為該第三外表面及該第四內表面,所述止滑結構為局部的或全面的形成於所述表面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罩杯,其中,所述止滑結構為矽膠塗層、凹凸矽膠塗層、點狀突起矽膠塗層、止滑膠面料、或穿孔止滑膠面料。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罩杯,其中,所述複合材料層為1至3層,每一該複合材料層的成分可彼此相同或不同。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罩杯,其中,所述複合材料層為海綿、泡棉、直立棉、乳膠、仿乳膠、或其組合。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罩杯,其中,該支撐層厚度為0.1-4.0cm,由該支撐層外緣向中心遞增。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罩杯,其中,該第一纖維布層及該第二纖維布層為具有彈性、可塑性、及耐高溫的纖維布。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罩杯,其中,該纖維布為聚酯纖維。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罩杯,其中,該女性衣物為泳裝、內衣、運動上衣、運動機能衣、或帶胸罩之服裝。
TW112206089U 2023-06-14 2023-06-14 罩杯 TWM647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6089U TWM647199U (zh) 2023-06-14 2023-06-14 罩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6089U TWM647199U (zh) 2023-06-14 2023-06-14 罩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7199U true TWM647199U (zh) 2023-10-11

Family

ID=8985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6089U TWM647199U (zh) 2023-06-14 2023-06-14 罩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7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98562A1 (en) Moisture control garment
KR20120007074A (ko) 연신성을 갖는 결합된 직물 구조물
CN203841137U (zh) 无袖衣物
CN103330294A (zh) 一种复合型四面弹力防水透气袜子
US10947648B2 (en) Woven gauze fabric
US20160215418A1 (en) Febric material for pressure molding without adhesive and lamination
WO2019095422A1 (zh) 一种纬编高弹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330169B1 (ko) 브래지어 등의 몰드컵 제조방법 및 그 몰드컵
TWM647199U (zh) 罩杯
CN102371716A (zh) 一种柔软型面料
CN205907449U (zh) 快干织物与应用该快干织物的机能性衣物
CN201451406U (zh) 一种贴合钢圈套
JP3686541B2 (ja) 装身用成形体
CN1977682B (zh) 穿着用衬垫及其制造方法
TW201817327A (zh) 內衣結構
CN206970807U (zh) 自然肌理空气层面料
CN104309177A (zh) 一种珠地网眼布与蕾丝拼接面料
CN204296119U (zh) 一种珠地网眼布与蕾丝拼接面料
CN105172243A (zh) 柔软型防水面料
CN205917419U (zh) 一种仿羽绒的化学纤维棉
CN218593859U (zh)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性能的针织布
CN214854439U (zh) 一种包容效果好的旗袍
CN202344977U (zh) 多层复合面料
CN215620417U (zh) 一种高安全性环保纱线织布
US20150239206A1 (en) Fabric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