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3051U - 多連桿式鉸鏈 - Google Patents

多連桿式鉸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43051U
TWM643051U TW112202825U TW112202825U TWM643051U TW M643051 U TWM643051 U TW M643051U TW 112202825 U TW112202825 U TW 112202825U TW 112202825 U TW112202825 U TW 112202825U TW M643051 U TWM643051 U TW M64305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ink
rods
rod
link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2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君翰
曾勇智
Original Assignee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2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43051U/zh
Publication of TWM643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4305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連桿式鉸鏈,包含一連桿單元及一支撐板單元。連桿單元包括一基桿、兩個支撐連桿、兩個同步連桿及兩個第一支撐桿。基桿具有一第一桿體、兩個分別位於該第一桿體相反端的基連接端部及兩個位於該等基連接端部之間的第一中樞接部。每一同步連桿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第一中樞接部的第一連動端部,及一相反於第一連動端部的第二連動端部。支撐板單元包括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一支撐桿的第一支撐板,連桿單元可在一展開位置及一收合位置之間轉動,在展開位置時,該等第二連動端部相互靠近且該等第一支撐板齊平,在該收合位置時,該等第二連動端部相互遠離以形成一避讓空間,該等第一支撐板相互靠近地傾斜延伸。

Description

多連桿式鉸鏈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鉸鏈,特別是指一種多連桿式鉸鏈。
近年來,可撓式螢幕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折疊式裝置,這些折疊式裝置可分為內折架構與外折架構,當所述可撓式螢幕應用於屬於內折架構的折疊式裝置時,一種現有鉸鏈為了避免可撓式螢幕在折疊式裝置位於收合狀態時因空間不足而不當地受力造成損壞,在寬度上有所增加使得空間變大而能夠確實收容可撓式螢幕,但這樣的設計將使得折疊式裝置的兩個機體之間收合時空隙較大,使折疊式裝置的整體厚度增大,不利於薄型化設計,因此尚有改善的空間。
因此,本新型之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至少一問題的多連桿式鉸鏈。
本新型多連桿式鉸鏈包含一連桿單元,包括一基桿,具有一第一桿體、兩個分別位於該第一桿體相反端的基連接端部及兩個位於該等基連接端部之間的第一中樞接部,兩個支撐連桿,分別樞設於該等基連接端部,每一支 撐連桿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該基連接端部的第一樞轉端部及一相反於該第一樞轉端部的第二樞轉端部,兩個同步連桿,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一中樞接部,每一同步連桿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第一中樞接部的第一連動端部及一相反於該第一連動端部的第二連動端部,該等同步連桿的該等第一連動端部相互嚙合,兩個第一支撐桿,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二樞轉端部及該等第二連動端部,每一第一支撐桿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樞轉端部及該第二連動端部的第一連接端部;及一支撐板單元,包括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一支撐桿的第一支撐板,該連桿單元可在一展開位置及一收合位置之間轉動,在該展開位置時,該等第二連動端部相互靠近且該等第一支撐板齊平,在該收合位置時,該等第二連動端部相互遠離以形成一避讓空間,該等第一支撐板相互靠近地傾斜延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第一支撐桿還具有一相反於該第一連接端部的第二連接端部,該連桿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一樞轉端部的轉動座及兩個分別可轉動地設置於該等轉動座且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二連接端部的第二支撐桿,該支撐板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二支撐桿且抵靠該等第二連接端部的第二支撐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第二支撐桿具有一連接該第二支撐板的支撐連接端部、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連接端部的支撐樞接部及一相反於該支撐連接端部的支撐轉動端部,每一轉動座形成一呈弧形的轉動槽,該支撐轉動端部可轉動地容置於對應的該轉動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第二支撐桿還具有一連接該支撐樞接部 及該支撐轉動端部的第二支撐桿體,該第二支撐桿體具有一斜面,在該收合位置時,該斜面供該第一支撐板抵靠而呈傾斜延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支撐轉動端部包括一連接該第二支撐桿體的弧形連接塊及一自該連接塊側向延伸以伸入對應的該轉動槽的弧形凸緣。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支撐連桿還具有一連接該第一樞轉端部及該第二樞轉端部的第二桿體及一形成於第二桿體一側緣的第二側凹部,該連桿單元在該展開位置及該收合位置的轉換過程中,該等支撐連桿的第二樞轉端部相互遠離後再相互靠近,以使該等同步連桿的第二連動端部轉入或轉出該等第二側凹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同步連桿還具有一連接該第一連動端部及該第二連動端部的第三桿體及一形成於該第三桿體的一側緣的第三側凹部,該連桿單元在該收合位置時,該第三側凹部供對應的該第一支撐板伸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第一支撐桿還具有一相反於該第一連接端部的第二連接端部,該連桿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一樞轉端部的轉動連桿及兩個分別樞設於該等轉動連桿及該等第二連接端部的第二支撐桿,該支撐板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二支撐桿且抵靠該等第二連接端部的第二支撐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第二支撐桿具有一連接該第二支撐板的支撐連接端部、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連接端部的支撐樞接部及一相反於該支撐連接端部且樞設於該轉動連桿的支撐轉動端部。
本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功效:藉由該連桿單元在該收合位置時,該等第二連動端部相互遠離以形成一避讓空間,供可撓式螢幕的彎折處容置,避免可撓式螢幕受到擠壓毀損。且因該等第一支撐板相互靠近地傾斜延伸,使得該避讓空間在靠近該基桿處的寬度能進一步增大,在遠離該基桿處的寬度則進一步縮小,以減少該鉸鏈的整體收合厚度。
10、10':鉸鏈
20:機體
30:可撓式螢幕
1:連桿單元
11:基桿
111:第一桿體
112:基連接端部
113:第一中樞接部
114:第一側凹部
115:第一側凹空間
12:支撐連桿
121:第二桿體
122:第一樞轉端部
123:第二樞轉端部
124:第二側凹部
125:第二側凹空間
13:同步連桿
131:第三桿體
132:第一連動端部
133:第二連動端部
134:第三側凹部
135:第三側凹空間
14:第一支撐桿
141:第一連接端部
142:第二連接端部
143:第一接合凸塊
15:轉動座
151:轉動槽
16:第二支撐桿
161:第二支撐桿體
161a:斜面
162:支撐連接端部
163:支撐樞接部
164、164':支撐轉動端部
164a:弧形連接塊
164b:弧形凸緣
165:第二接合凸塊
17:軸桿
18:軸套
19:轉動連桿
191:第一轉動端部
192:第二轉動端部
2:支撐板單元
21:第一支撐板
211:第一接合孔
22:第二支撐板
221:第二接合孔
S:避讓空間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新型多連桿式鉸鏈的一第一實施例設置在兩個機體之間以共同供一可撓式螢幕設置的一立體圖,該等機體在一使用狀態;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等機體在一收合狀態;圖3是圖1的一立體分解圖;圖4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5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不完整的立體分解圖;圖6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前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連桿單元在一展開位置;圖7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後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該連桿單元在該展開位置;圖8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前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該連桿單元在一收 合位置;圖9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後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該連桿單元在該收合位置;圖10是本新型多連桿式鉸鏈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不完整的立體分解圖;圖11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前視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一連桿單元在一展開位置;圖12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後視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該連桿單元在該展開位置;圖13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前視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該連桿單元在一收合位置;及圖14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後視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該連桿單元在該收合位置。
參閱圖1至圖3,本新型多連桿式鉸鏈10的一第一實施例,適用於設置在兩個機體20之間以共同供一可撓式螢幕30設置,進而構成一折疊式電子裝置。該等機體20可在一使用狀態及一收合狀態間變換,在該使用狀態時該等機體20彼此平行攤開,在該收和狀態時該等機體20彼此疊合收折。該多連桿式鉸鏈10包含三個連桿單元1及一支撐板單元2。
為了便於理解,以下圖式及說明是以一個連桿單元1去進行說 明,參閱圖4至圖6,每一連桿單元1包括兩個基桿11、兩個支撐連桿12、兩個同步連桿13、兩個第一支撐桿14、四個轉動座15、兩個第二支撐桿16、十個軸桿17及四個軸套18。該等基桿11彼此間隔地設置,每一基桿11具有一第一桿體111、兩個分別位於該第一桿體111相反端的基連接端部112、兩個位於該等基連接端部112之間的第一中樞接部113、兩個形成於該第一桿體111的一側緣且分別位於兩相鄰的該第一中樞接部113與該基連接端部112之間的第一側凹部114及兩個分別由該等第一側凹部114界定出的第一側凹空間115。該等支撐連桿12分別藉由兩個軸桿17樞設於該等基桿11的基連接端部112之間,每一支撐連桿12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該基連接端部112的第一樞轉端部122、一相反於該第一樞轉端部122的第二樞轉端部123、一連接該第一樞轉端部122及該第二樞轉端部123的第二桿體121、一形成於第二桿體121一側緣的第二側凹部124及一由該第二側凹部124界定出的第二側凹空間125。該等同步連桿13分別藉由兩個軸桿17樞設於該等基桿11的該等第一中樞接部113,每一同步連桿13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第一中樞接部113的第一連動端部132、一相反於該第一連動端部132的第二連動端部133、一連接該第一連動端部132及該第二連動端部133的第三桿體131、一形成於第三桿體131一側緣的第三側凹部134及一由該第三側凹部134界定出的第三側凹空間135。每一第一連動端部132外緣形成多個輪齒,該等第一連動端部132藉由該等輪齒相互嚙合。
該等第一支撐桿14分別藉由四個軸桿17樞設於該等支撐連桿12的該等第二樞轉端部123及該等同步連桿13的該等第二連動端部133,且分別位 於其中一基桿11的上方以及該等支撐連桿12與該等轉動座15之間。每一第一支撐桿14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樞轉端部123及該第二連動端部133的第一連接端部141、一相反於該第一連接端部141的第二連接端部142及兩個第一接合凸塊143。該等轉動座15可分為兩對,且分別藉由兩個軸桿17樞設於該等支撐連桿12的該等第一樞轉端部122及該等基桿11的該等基連接端部112。該兩對轉動座15之間藉由兩個軸套18套設於該等軸桿17而彼此間隔。每一轉動座15形成一呈圓弧形的轉動槽151。該等第二支撐桿16分別藉由兩個軸桿17樞設於該等第一支撐桿14的該等第二連接端部142且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兩對轉動座15之間,該等第一支撐桿14及該等第二支撐桿16藉由兩個軸套18套設於該等軸桿17而彼此間隔。每一第二支撐桿16具有一連接該支撐板單元2的支撐連接端部162、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連接端部142的支撐樞接部163、一相反於該支撐連接端部162的支撐轉動端部164、一連接該支撐樞接部163及該支撐轉動端部164的第二支撐桿體161及兩個第二接合凸塊165。該第二支撐桿體161具有一斜面161a,使得該第二支撐桿體161的厚度由該支撐樞接部163朝向該支撐轉動端部164漸減。每一支撐轉動端部164包括一連接該第二支撐桿體161的弧形連接塊164a及兩個分別自該弧形連接塊164a兩側側向延伸以伸入對應的該兩對轉動座15的該等轉動槽151的弧形凸緣164b。其中,弧形連接塊164a的形狀並不以弧形為限制,在其他實施中也可以為非弧形的態樣。
該支撐板單元2包括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一支撐桿14的第一支撐板21及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二支撐桿16且抵靠該等第二連接端部142的第二支 撐板22。每一第一支撐板21具有兩個彼此間隔的第一接合孔211,該等第一接合孔211用以配合該等第一支撐桿14的該等第一接合凸塊143卡入以使該第一支撐板21連接該第一支撐桿14。每一第二支撐板22具有兩個彼此間隔的第二接合孔221,該等第二接合孔221用以配合該等第二支撐桿16的該等第二接合凸塊165卡入以使該第二支撐板22連接該第二支撐桿16。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二支撐板22固接該可撓式螢幕30,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設置成抵靠支撐該可撓式螢幕30,而該可撓式螢幕30是固定地設置於該兩機體20上。
參閱圖5至圖9,該連桿單元1能藉由該等同步連桿13同步轉動,使得連接於該等多連桿式鉸鏈10兩側的該等機體20(見圖1)能以同步且對稱的方式作動,且該連桿單元1可操作在一展開位置及一收合位置之間轉動。在該展開位置時,該等同步連桿13的第二連動端部133相互靠近以形成支撐點,且該等第一支撐桿14、該等第二支撐桿16呈左右延伸,使得該等第一連接端部141及該等支撐轉動端部164相互靠近,該等第一支撐板21及該等第二支撐板22能受到第二連動端部133支撐而皆能呈齊平狀,以支撐該可撓式螢幕30。當使用者欲收合該等機體20時,該連桿單元1將朝該收合位置轉動,該等同步連桿13的第二連動端部133及該等支撐連桿12的第二樞轉端部123皆相互遠離,使得該等第二連動端部133轉入該等支撐連桿12的第二側凹空間125內,但其中該等第二樞轉端部123在樞轉過程中並非完全地相互遠離,在相互遠離一段距離後會稍微相互靠近,該等第一支撐桿14的第一連接端部141及該等第二支撐桿16的 支撐轉動端部164也隨著該等第一支撐板21及該等第二支撐板22向上樞轉收合而相互遠離,該等弧形凸緣164b則沿著該等轉動槽151向上轉動,使得該等第一支撐板21一端伸入該等同步連桿13的第三側凹空間135內以及該等基桿11的第一側凹空間115內,該等第一支撐板21將持續樞轉至抵靠該等第二支撐桿體161的斜面161a使該等第一支撐桿14的該等第二連接端部142相互靠近地傾斜地延伸,以形成一避讓空間S供彎折呈水滴狀的可撓式螢幕30容置,且因該等第一支撐板21靠近該等第二連接端部142的端部相互靠近地傾斜延伸,使得該避讓空間S在靠近該基桿11處的寬度能進一步增大,在遠離該基桿11處的寬度則進一步縮小,以減少該多連桿式鉸鏈10的整體收合厚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每一連桿單元1的該等基桿11的數量為兩個,該等轉動座15的數量為兩對共四個,且每一支撐轉動端部164具有兩個弧形凸緣164b,這樣的態樣是為了使該連桿單元1的整體結構更為緊湊而不會在該等軸桿17的延伸方向上滑動,但並不以此為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基桿11的數量可以為一個,轉動座15的數量可以為一對共兩個,每一支撐轉動端部164便對應僅具有一個伸入對應的轉動座15的轉動槽151內的弧形凸緣164b。
參閱圖10,本新型多連桿式鉸鏈10'的一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相似,差異在於,該第二實施例的連桿單元1不包括轉動座15而是包括兩個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一樞轉端部122及該等第二支撐桿16的轉動連桿19。該轉動連桿19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一樞轉端部122的第一轉動端部191及一 相反於該第一轉動端部191且樞設對應的該第二支撐桿16的第二轉動端部192。兩個第二支撐桿16的態樣也與該第一實施例有所差異,該等第二支撐桿16分別樞設於該等轉動連桿19及該等第二連接端部142,每一第二支撐桿16具有一連接該第二支撐板22的支撐連接端部162、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連接端部142的支撐樞接部163及一相反於該支撐連接端部162且樞設於該轉動連桿19的支撐轉動端部164'。軸桿17的數量相較於該第一實施例多了兩個,該等轉動連桿19的第二轉動端部192分別藉由該等軸桿17樞設於該等第二支撐桿16。
參閱圖10至圖14,該連桿單元1同樣能藉由該等同步連桿13同步轉動,使得連接於該多連桿式鉸鏈10兩側的該等機體20(見圖1)能以同步且對稱的方式作動,且該連桿單元1可操作在一展開位置及一收合位置之間轉動。在該展開位置時,該等同步連桿13的第二連動端部133相互靠近,且該等第一支撐桿14、該等第二支撐桿16呈左右延伸,使得該等第一連接端部141及該等支撐轉動端部164'相互靠近,該等第一支撐板21及該等第二支撐板22皆齊平,以支撐該可撓式螢幕30。當使用者欲收合該等機體20時,該連桿單元1將朝該收合位置轉動,該等同步連桿13的第二連動端部133及該等支撐連桿12的第二樞轉端部123皆相互遠離,使得該等第二連動端部133轉入該等支撐連桿12的第二側凹空間125內,該等第一支撐桿14的第一連接端部141及該等第二支撐桿16的支撐轉動端部164'也隨著該等第一支撐板21及該等第二支撐板22向上樞轉收合而相互遠離,該等支撐轉動端部164'相對於該等轉動連桿19的第二轉動端部192樞轉並稍微拉動該等第二轉動端部192朝彼此遠離的方向樞轉,但其中該等第 二轉動端部192在樞轉過程中並非完全地相互遠離,在相互遠離一段距離後會稍微相互靠近,而該等第一支撐板21將持續樞轉至抵靠該等第二支撐桿體161的斜面161a使該等第一支撐桿14相互靠近地傾斜地延伸,同樣能形成該避讓空間S供彎折呈水滴狀的可撓式螢幕30容置。
綜上所述,本新型多連桿式鉸鏈10、10'藉由該連桿單元1在該收合位置時,該等第二連動端部133相互遠離以形成一避讓空間S,供可撓式螢幕30的彎折處容置,避免可撓式螢幕30受到擠壓毀損。且因該等第一支撐板21相互靠近地傾斜延伸,使得該避讓空間S在靠近該基桿11處的寬度能進一步增大,在遠離該基桿11處的寬度則進一步縮小,以減少該多連桿式鉸鏈10、10'的整體收合厚度,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鉸鏈
1:連桿單元
11:基桿
111:第一桿體
112:基連接端部
113:第一中樞接部
114:第一側凹部
115:第一側凹空間
143:第一接合凸塊
15:轉動座
165:第二接合凸塊
17:軸桿
2:支撐板單元
21:第一支撐板
211:第一接合孔
22:第二支撐板
221:第二接合孔

Claims (9)

  1. 一種多連桿式鉸鏈,包含: 至少一連桿單元,包括 一基桿,具有一第一桿體、兩個分別位於該第一桿體相反端的基連接端部及兩個位於該等基連接端部之間的第一中樞接部, 兩個支撐連桿,分別樞設於該等基連接端部,每一支撐連桿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該基連接端部的第一樞轉端部及一相反於該第一樞轉端部的第二樞轉端部, 兩個同步連桿,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一中樞接部,每一同步連桿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第一中樞接部的第一連動端部及一相反於該第一連動端部的第二連動端部,該等同步連桿的該等第一連動端部相互嚙合, 兩個第一支撐桿,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二樞轉端部及該等第二連動端部,每一第一支撐桿具有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樞轉端部及該第二連動端部的第一連接端部;及 一支撐板單元,包括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一支撐桿的第一支撐板,該連桿單元可在一展開位置及一收合位置之間轉動,在該展開位置時,該等第二連動端部相互靠近且該等第一支撐板齊平,在該收合位置時,該等第二連動端部相互遠離以形成一避讓空間,該等第一支撐板相互靠近地傾斜延伸。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連桿式鉸鏈,其中,每一第一支撐桿還具有一相反於該第一連接端部的第二連接端部,該連桿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一樞轉端部的轉動座及兩個分別可轉動地設置於該等轉動座且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二連接端部的第二支撐桿,該支撐板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二支撐桿且抵靠該等第二連接端部的第二支撐板。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連桿式鉸鏈,其中,每一第二支撐桿具有一連接該第二支撐板的支撐連接端部、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連接端部的支撐樞接部及一相反於該支撐連接端部的支撐轉動端部,每一轉動座形成一呈弧形的轉動槽,該支撐轉動端部可轉動地容置於對應的該轉動槽。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多連桿式鉸鏈,其中,每一第二支撐桿還具有一連接該支撐樞接部及該支撐轉動端部的第二支撐桿體,該第二支撐桿體具有一斜面,在該收合位置時,該斜面供該第一支撐板抵靠而呈傾斜延伸。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多連桿式鉸鏈,其中,每一支撐轉動端部包括一連接該第二支撐桿體的連接塊及一自該連接塊側向延伸以伸入對應的該轉動槽的弧形凸緣。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連桿式鉸鏈,其中,每一支撐連桿還具有一連接該第一樞轉端部及該第二樞轉端部的第二桿體及一形成於第二桿體一側緣的第二側凹部,該連桿單元在該展開位置及該收合位置的轉換過程中,該等支撐連桿的第二樞轉端部相互遠離後再相互靠近,以使該等同步連桿的第二連動端部轉入或轉出該等第二側凹部。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連桿式鉸鏈,其中,每一同步連桿還具有一連接該第一連動端部及該第二連動端部的第三桿體及一形成於該第三桿體的一側緣的第三側凹部,該連桿單元在該收合位置時,該第三側凹部供對應的該第一支撐板伸入。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連桿式鉸鏈,其中,每一第一支撐桿還具有一相反於該第一連接端部的第二連接端部,該連桿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樞設於該等第一樞轉端部的轉動連桿及兩個分別樞設於該等轉動連桿及該等第二連接端部的第二支撐桿,該支撐板單元還包括兩個分別連接該等第二支撐桿且抵靠該等第二連接端部的第二支撐板。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多連桿式鉸鏈,其中,每一第二支撐桿具有一連接該第二支撐板的支撐連接端部、一樞設於對應的該第二連接端部的支撐樞接部及一相反於該支撐連接端部且樞設於該轉動連桿的支撐轉動端部。
TW112202825U 2023-03-28 2023-03-28 多連桿式鉸鏈 TWM643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2825U TWM643051U (zh) 2023-03-28 2023-03-28 多連桿式鉸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2825U TWM643051U (zh) 2023-03-28 2023-03-28 多連桿式鉸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3051U true TWM643051U (zh) 2023-06-21

Family

ID=8780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2825U TWM643051U (zh) 2023-03-28 2023-03-28 多連桿式鉸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43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5614B2 (ja) 折畳式テーブルスツールセット
CN101444380B (zh) 婴儿床
US7950337B2 (en) Foldable frame structure for foldable table or bed
TWM551804U (zh) 鉸鏈及具有該鉸鏈的折疊式電子裝置
TW202043967A (zh) 多折式裝置的折疊長度差補償機構
US6644734B1 (en) Foldable table and bench assembly
TWI767830B (zh) 鉸鏈
WO2021082621A1 (zh) 折叠显示装置
TWI698591B (zh) 顯示裝置及其絞鏈機構
TW202241243A (zh) 雙軸式鉸鏈
CN109973514B (zh) 链节、铰链以及移动终端
CN218185978U (zh) 一种折叠梯凳
TWM643051U (zh) 多連桿式鉸鏈
JPS60242288A (ja) 折たたみ式段ばしご
CN219317425U (zh) 多连杆式铰链
TWM615946U (zh) 雙軸式鉸鏈
US6820629B2 (en) Leg assembly for a canopy
TWM638956U (zh) 鉸鏈
CN212229523U (zh) 折叠笔记本
TWI843581B (zh) 同步式鉸鏈
TWM644327U (zh) 同步式鉸鏈
CN111638761A (zh) 折叠笔记本
WO2005124030A1 (fr) Signe triangulaire reflechissant
JPH1175941A (ja) 折畳み式テーブル
TWM633382U (zh) 可撓性顯示面板雙溝槽下沉樞軸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