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42953U - 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 Google Patents
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42953U TWM642953U TW112201445U TW112201445U TWM642953U TW M642953 U TWM642953 U TW M642953U TW 112201445 U TW112201445 U TW 112201445U TW 112201445 U TW112201445 U TW 112201445U TW M642953 U TWM642953 U TW M64295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airbag
-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 airbag module
- intelligen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一種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為一種依據患者身高與身形而組合複數個氣囊套以進行非侵入式心血管疾病治療的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本創作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包括至少一氣囊模組與一加壓模組,藉此,本創作主要藉由對應接合之連接件上下連接至少二氣囊套之硬體設計,有效以物理性延長之方式將作為治療心血管疾病之加壓方法的氣囊組的作業面積增加,以支援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之患者使用,而同樣可以達到增加患者之心臟冠脈血流量的目的,確實達到可依據患者的體型而物理性調整複數個氣囊套之組成態樣的主要優勢。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尤其是指一種可依據患者之身高與身形而組合複數個氣囊套以進行非侵入式心血管疾病治療的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按,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簡稱EECP),又稱為體外加強搏衝技術,是一種非侵入式的心血管疾病治療裝置,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EECP)可以透過電腦的控制,與心臟循環同步在患者身體的四肢的一處或多處協助心臟的跳動,體外反搏的目的是藉著跟患者心臟週期同步的充氣與放氣順序,期望增加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發展,以減少心臟的工作負荷,來增加舒張期的主動脈壓力;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EECP)係靠著機械作用來提高主動脈的舒張壓,以減低主動脈收縮壓而使心臟冠脈的血流量增加,進而達到改善心肌代謝功能,患者在接受長期治療之後,能夠增加心臟的血管新生,進一步改善心肌功能;近年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EECP)具有增加冠狀動脈血流、提高血流切應力、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結構、防止血栓形成,以及促進血管側支循環行程等優點,更有研究指出,臨床上病人對此治療的反應率可達到70%-80%的水準,且效果可持續2-5年之久,因此,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EECP)對於心臟衰竭的患者而言,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另類治療選擇。
請參閱圖1之傳統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運作示意圖,其中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EECP)(A)係將多個相互連接的氣囊套(A1)套住一患者(A2)的下肢,透過一加壓裝置(A3)與一調壓模組(A4)從位於較遠端的氣囊套(A1)朝向位於較近端的氣囊套(A1)循環充氣與放氣的方式,例如:由位於小腿部位的氣囊套(A1)首先充氣,然後再將位於上大腿部位的氣囊套(A1)充氣,以達到與患者(A2)之心電圖(ECG)訊號同步,有效減低心臟必須對抗泵送後負荷之作用;然而,每一個患者(A2)的身高與身形並不相同,一般的患者(A2)所使用的氣囊套(A1)可能無法提供給身形高大的患者(A2)使用,而無法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因此,如何藉由創新的硬體設計,可以有效支援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之患者的四肢,以確保氣囊套可以完全套入並施以氣體加壓而達到增加患者之心臟冠脈血流量的目的,是體外反搏技術等相關產業的開發業者與相關研究人員需持續努力克服與解決之課題。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並藉由其豐富之專業知識及多年之實務經驗所輔佐,而加以改良創作一種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依據患者之身高與身形而組合複數個氣囊套以進行非侵入式心血管疾病治療的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主要藉由對應接合之連接件上下連接至少二氣囊套之硬體設計,有效以物理性延長之方式將作為治療心血管疾病之加壓方法的氣囊組的作業面積增加,以支援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之患者使用,而同樣可以達到增加患者之心臟冠脈血流量的目的,確實達到可依據患者的體型而物理性調整複數個氣囊套之組成態樣的主要優勢者。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係至少包括有至少一氣囊模組,以及一加壓模組;至少一氣囊模組係包括有二氣囊組,而每一氣囊組係包括有至少一氣囊套,氣囊套係包括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對於第一表面設置之第二表面、一氣囊部,以及一連通氣囊部之空氣導管,其中第一表面的相鄰二端部係分別設置有一第一連接件與一第二連接件,而第二表面遠離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之相鄰二端部係設置有一分別與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對應黏合之第三連接件與第四連接件;加壓模組係包括有一氣壓源,以及至少二分別連接氣壓源與空氣導管之管體,其中氣壓源係產生一氣體,且氣體係經由管體與空氣導管而進入氣囊部內。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連接件與第三連接件係為對應黏合之魔鬼氈。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連接件與第四連接件係為對應扣合之魔鬼氈、鈕扣或拉鍊等其中之一種態樣。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係可進一步包括有三氣囊模組,氣囊模組係分別為一套設於一使用者之小腿處的第一氣囊模組、一套設於使用者之大腿靠近膝蓋處的第二氣囊模組,以及一套設於使用者之大腿靠近臀部處的第三氣囊模組。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氣壓源係可進一步包括有一對應連接空氣導管之蓄壓桶,以及一連接蓄壓桶之空氣泵浦。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係可進一步包括有一連接加壓模組之調控模組,調控模組係用以調整加壓模組傳遞至氣囊模組之空氣的壓力值。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係可進一步包括有一分別連接氣囊套之空氣導管與加壓模組之管體的三向接頭。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調控模組係內建有三控制模式,控制模式係分別為一依序控制第一氣囊模組、第二氣囊模組與第三氣囊模組進行充氣的第一控制模式、一依序控制第三氣囊模組、第二氣囊模組與第一氣囊模組進行充氣的第二控制模式,以及一依序控制第三氣囊模組、第二氣囊模組與第一氣囊模組進行充氣,再依序控制第一氣囊模組、第二氣囊模組與第三氣囊模組進行充氣的第三控制模式。
藉此,本創作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主要藉由對應接合之連接件上下連接至少二氣囊套之硬體設計,有效以物理性延長之方式將作為治療心血管疾病之加壓方法的氣囊組的作業面積增加,以支援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之患者使用,而同樣可以達到增加患者之心臟冠脈血流量的目的,確實達到可依據患者的體型而物理性調整複數個氣囊套之組成態樣的主要優勢。
為利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首先,請參閱圖2所示,為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裝置連接示意圖,其中本創作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1)係由至少一氣囊模組(10)、一加壓模組(20)與一調控模組(30)所組合而成,在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1)係包括有三該氣囊模組(10),分別為一套設於一患有心臟疾病之使用者(圖式未標示)之小腿處的第一氣囊模組(圖式未標示)、一套設於該使用者之大腿靠近膝蓋處的第二氣囊模組(圖式未標示),以及一套設於該使用者之大腿靠近臀部處的第三氣囊模組(圖式未標示),而每一該氣囊模組(10)係包括有二氣囊組(11),其中一該氣囊組(11)係套設於該使用者的其中之一下肢,例如:左腿,而另一該氣囊組(11)則是套設於該使用者之另外一下肢,例如:右腿,其中該第一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以及第三氣囊模組係可同時使用,以執行一完整之心臟血管疾病之治療療程;藉此,本創作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1)主要藉由對應接合之連接件上下連接至少二該氣囊套(110)之硬體設計,有效以物理性延長之方式將作為治療心血管疾病之加壓方法的氣囊模組(10)的作業面積增加,以支援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之患者使用,而同樣可以達到增加患者之心臟冠脈血流量的目的,確實達到可依據患者的體型而物理性調整複數個氣囊套之組成態樣的主要優勢。
請一併參閱圖3至圖6所示,為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設置示意圖、氣囊組連接示意圖、氣囊套示意圖,以及氣囊套捲曲示意圖,其中該氣囊模組(10)係包括有二該氣囊組(11),而每一該氣囊組(11)係包括有一該氣囊套(110),然而,若是針對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的使用者而言,每一該氣囊組(11)則會包括有至少二該氣囊套(110),才能覆蓋該使用者之大部分的腿部;在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例中,主要是針對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的使用者所設計,故該氣囊組(11)係包括有二個上下連接之氣囊套(110)。
此外,每一該氣囊套(110)係至少由一第一表面(111)、一第二表面(113)、一氣囊部(115)與一空氣導管(117)所組合而成,其中該第二表面(113)係相對於該第一表面(111)而設置,亦即若該第一表面(111)為正面,則該第二表面(113)為反面,而該氣囊部(115)係設置於該氣囊套(110)的中間部位,用以儲存一氣體,且該氣體係可經由與該氣囊部(115)相互連接之空氣導管(117)而進出該氣囊部(115)。
再者,該第一表面(111)之相鄰二端部係分別設置有一第一連接件(112)與一第二連接件(114),也就是說,以矩形態樣呈現的第一表面(111)係包括有二短邊與二長邊,而其中之一短邊係設置有該第一連接件(112),相鄰的其中一長邊則設置有該第二連接件(114);此外,同樣為矩形態樣呈現的第二表面(113)遠離該第一連接件(112)與該第二連接件(114)之相鄰二端部係分別設置有一第三連接件(116)與一第四連接件(118),亦即該第二表面(113)亦包括有二短邊與二長邊,而與設置該第一連接件(112)相對的短邊係設置有該第三連接件(116),與設置該第二連接件(114)相對的長邊則設置有該第四連接件(118)。
請再一次參閱圖6所示,其中當一該氣囊套(110)被捲曲成圓形而套在該使用者之四肢的其中之一時(例如:下肢),則設置於該第一表面(111)的第一連接件(112)會對應與設置於該第二表面(113)的第三連接件(116)相互黏合,其中該第一連接件(112)與該第三連接件(116)係可例如但不限定為可相互黏合之魔鬼氈;此外,當欲加長該氣囊套(110)之長度以符合身高較高或身材較大的使用者使用時,可將二該氣囊套(110)接合在一起,其中該等氣囊套(110)係可藉由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相互扣合或黏合即可,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係為可互相扣合或黏合的魔鬼氈、鈕扣或拉鍊等其中之一種態樣;在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係以魔鬼氈之態樣呈現。
此外,請一併參閱圖7與圖8所示,為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設置示意圖,以及氣囊組連接示意圖,其中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係以鈕扣之態樣呈現,也就是說,該第一表面(111)係設置有四個以鈕扣態樣呈現之第二連接件(114),而該第二表面(113)亦對應設置有四個以鈕扣態樣呈現之第四連接件(118),其中該第二連接件(114)係對應與該第四連接件(118)相互扣合,以達到加長該氣囊套(110)之長度以符合身高較高或身材較大的使用者使用的效果;然而必須注意的是,由於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係以鈕扣態樣呈現,而鈕扣態樣必須縫合於該氣囊套(110)上,亦即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縫合於該氣囊套(110)時,必定會貫穿該第一表面(111)與該第二表面(113),而可於該第一表面(111)與該第二表面(113)上看到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
再者,請一併參閱圖9與圖10所示,為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三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設置示意圖,以及氣囊組連接示意圖,其中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係以拉鍊之態樣呈現,也就是說,該第一表面(111)係設置有一以拉鍊態樣呈現之第二連接件(114),而該第二表面(113)亦對應設置有一以拉鍊態樣呈現之第四連接件(118),其中該第二連接件(114)係對應與該第四連接件(118)相互鍊合,以達到加長該氣囊套(110)之長度以符合身高較高或身材較大的使用者使用的效果。
請再一併參閱圖2所示,其中該加壓模組(20)係至少由一氣壓源(21)與一管體(22)所組合而成,而該氣壓源(21)係至少由一蓄壓桶(圖式未標示)與一空氣泵浦(圖式未標示)所組合而成,其中該空氣泵浦係用以生成一氣體,並將該氣體儲存於該蓄壓桶內,而該管體(22)係分別連接該氣壓源(21)之蓄壓桶與該氣囊模組(10)之空氣導管(117),也就是說,該空氣泵浦運作後所產生之空氣係可傳遞至該蓄壓桶內儲存,而該蓄壓桶內之氣體係可再經由該管體(22)與該空氣導管(117)之傳遞而進出該氣囊部(115),以執行心臟疾病之治療療程。
該調控模組(30)係連接該加壓模組(20),以調整該加壓模組(20)傳遞至該氣囊模組(10)之空氣的壓力值,也就是說,該調控模組(30)係內建有三個控制模式,分別為一第一控制模式、一第二控制模式與一第三控制模式,其中該第一控制模式係依序控制該第一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以及該第三氣囊模組進行充氣之運作、而該第二控制模式則是依序控制該第三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以及該第一氣囊模組進行充氣之運作,該第三控制模式係依序控制該第三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與該第一氣囊模組進行充氣之運作,接著再反向依序控制該第一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以及該第三氣囊模組進行充氣之運作,以執行心臟疾病之治療療程,如上所述,該第一氣囊模係套設於該使用者之小腿處,而該第二氣囊模組係套設於該使用者之大腿靠近膝蓋處的,該第三氣囊模組則是套設於該使用者之大腿靠近臀部處。
此外,請一併參閱圖11所示,為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四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裝置連接示意圖,其中該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1)係包括有一分別連接該等氣囊套(110)之空氣導管(117)與該管體(22)之三向接頭(40),也就是說,該氣囊組(11)所包含之二該氣囊套(110)的空氣導管(117)係先與該三向接頭(40)的其中二接頭接合,而該三向接頭(40)之另外一接頭再與該加壓模組(20)之管體(22)接合,其中由該加壓模組(20)所生成之氣體即經由該管體(22)進入該三向接頭(40)後平均分散至該氣囊套(110)的空氣導管(117),最後再進入該氣囊套(110)之氣囊部(115)內,以執行心臟疾病之治療療程。
由上述之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技術與產品相較之下,本創作具有以下優點:
1. 本創作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主要藉由對應接合之連接件連接至少二氣囊組之硬體設計,有效以物理性延長作為心血管疾病治療之加壓作用的氣囊組的作業面積,以支援身高較高或體型較大之患者使用,而同樣可以達到增加患者之心臟冠脈血流量的目的,確實達到依據患者之體型而變化複數個氣囊組之組成態樣的主要優勢。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的確能藉由上述所揭露之實施例,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且本創作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惟,上述所揭之圖示及說明,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為限定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大凡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士,其所依本創作之特徵範疇,所作之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設計範疇。
(傳統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A):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A1):氣囊套
(A2):患者
(A3):加壓裝置
(A4):調壓模組
(本創作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1):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10):氣囊模組
(11):氣囊組
(110):氣囊套
(111):第一表面
(112):第一連接件
(113):第二表面
(114):第二連接件
(115):氣囊部
(116):第三連接件
(117):空氣導管
(118):第四連接件
(20):加壓模組
(21):氣壓源
(22):管體
(30):調控模組
(40):三向接頭
圖1:傳統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運作示意圖。
圖2: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裝置連接示意圖。
圖3: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設置示意圖。
圖4: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連接示意圖。
圖5: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氣囊套示意圖。
圖6: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氣囊套捲曲示意圖。
圖7: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設置示意圖。
圖8: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連接示意圖。
圖9: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三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設置示意圖。
圖10: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三較佳實施例之氣囊組連接示意圖。
圖11:本創作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四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裝置連接示意圖。
(1):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10):氣囊模組
(11):氣囊組
(110):氣囊套
(111):第一表面
(20):加壓模組
(21):氣壓源
(22):管體
(30):調控模組
Claims (9)
- 一種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係至少包括有: 至少一氣囊模組(10),係包括有二氣囊組(11),而每一該氣囊組(11)係包括有至少一氣囊套(110),該氣囊套(110)係包括有一第一表面(111)、一相對於該第一表面(111)設置之第二表面(113)、一氣囊部(115),以及一連通該氣囊部(115)之空氣導管(117),其中該第一表面(111)的相鄰二端部係分別設置有一第一連接件(112)與一第二連接件(114),而該第二表面(113)遠離該第一連接件(112)與該第二連接件(114)之相鄰二端部係設置有一分別與該第一連接件(112)與該第二連接件(114)對應黏合之第三連接件(116)與第四連接件(118);以及 一加壓模組(20),係包括有一氣壓源(21),以及至少二分別連接該氣壓源(21)與該空氣導管(117)之管體(22),其中該氣壓源(21)係產生一氣體,且該氣體係經由該管體(22)與該空氣導管(117)而進入該氣囊部(115)內。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接件(112)與該第三連接件(116)係為對應黏合之魔鬼氈。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中該第二連接件(114)與該第四連接件(118)係為對應扣合之魔鬼氈、鈕扣或拉鍊其中之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中該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1)係進一步包括有三該氣囊模組(10),該些氣囊模組(10)係分別為一套設於一使用者之小腿處的第一氣囊模組、一套設於該使用者之大腿靠近膝蓋處的第二氣囊模組,以及一套設於該使用者之大腿靠近臀部處的第三氣囊模組。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中該氣壓源(21)係進一步包括有一對應連接該空氣導管(117)之蓄壓桶,以及一連接該蓄壓桶之空氣泵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中該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1)係進一步包括有一連接該加壓模組(20)之調控模組(30),該調控模組(30)係用以調整該加壓模組(20)傳遞至該氣囊模組(10)之空氣的壓力值。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中該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1)係進一步包括有一分別連接該些氣囊套(110)之該空氣導管(117)與該加壓模組(20)之該管體(22)的三向接頭(40)。
- 如請求項4所述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中該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1)係進一步包括有一連接該加壓模組(20)之調控模組(30),該調控模組(30)係用以調整該加壓模組(20)傳遞至該氣囊模組(10)之空氣的壓力值。
- 如請求項8所述之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其中該調控模組(30)係內建有三控制模式,該些控制模式係分別為一依序控制該第一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與該第三氣囊模組進行充氣的第一控制模式、一依序控制該第三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與該第一氣囊模組進行充氣的第二控制模式,以及一依序控制該第三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與該第一氣囊模組進行充氣,再依序控制該第一氣囊模組、該第二氣囊模組與該第三氣囊模組進行充氣的第三控制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1445U TWM642953U (zh) | 2023-02-18 | 2023-02-18 | 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2201445U TWM642953U (zh) | 2023-02-18 | 2023-02-18 | 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42953U true TWM642953U (zh) | 2023-06-21 |
Family
ID=8780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201445U TWM642953U (zh) | 2023-02-18 | 2023-02-18 | 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42953U (zh) |
-
2023
- 2023-02-18 TW TW112201445U patent/TWM642953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20504B1 (en) | Compression apparatus | |
TWI244914B (en) | High efficiency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 |
JP5449394B2 (ja) | 循環及び血行動態補助のための拍動性があり非侵襲性の装置 | |
US20050187503A1 (en) | Compression apparatus | |
US20060058715A1 (en) |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processors | |
CN209347576U (zh) | 一种腿部静脉血栓防治装置 | |
CN203663063U (zh) | 关节空气按摩腿套 | |
US10258536B2 (en) | External peripheral vascular occlusion for enhanc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
CN208243760U (zh) | 一种自动控压间歇充气袜 | |
TWM642953U (zh) | 體外反搏智能式裝置 | |
CN200966713Y (zh) | 少儿及新生儿用脉搏服装 | |
JP2876303B2 (ja) | 血行促進装置 | |
US20080242916A1 (en) | Eecp Device and an Image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S6311159A (ja) | 外部誘動博動及び胸郭外心臓マツサ−ジ組合装置及び使用方法 | |
TWM642978U (zh) | 攜帶型體外反搏裝置 | |
TWM501850U (zh) | 體外反搏裝置 | |
TWM492670U (zh) | 心血循環健康儀 | |
JP3246461U (ja) | 高効率外部逆脈動システム | |
TWM567635U (zh) | Integrat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 |
TWM492741U (zh) | 往復式加壓裝置 | |
CN216091346U (zh) | 一种吸氧结合体外反搏的心肺系统康复治疗仪 | |
CN114449986B (zh) | 非侵入性脉动循环支持装置 | |
CN208611188U (zh) | 心肺复苏辅助装置 | |
Beyar et al. | Manipulation of external pressure as a method to assist the failing heart | |
Alikhani et al. | Developmen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heart rehabilitation system based on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 (E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