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7716U - 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 Google Patents

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7716U
TWM637716U TW111211653U TW111211653U TWM637716U TW M637716 U TWM637716 U TW M637716U TW 111211653 U TW111211653 U TW 111211653U TW 111211653 U TW111211653 U TW 111211653U TW M637716 U TWM637716 U TW M63771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optical
transmission
signal
acc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11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蕭志光
Original Assignee
上詮光纖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詮光纖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詮光纖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11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7716U/zh
Publication of TWM637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771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新型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包括: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至少一光學開關以及第一光循環器,其中光學開關包括第一接取連線埠、第二接取連線埠、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以及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當第一接取連線埠訊號連通於第二接取連線埠時,光訊號由光學開關向後傳輸至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當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或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訊號連通於第一光循環器時,光訊號由光學開關通過第一光循環器向前傳輸至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

Description

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的技術領域,尤指一種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光纖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利用光在這些纖維中以全反射原理傳輸的光傳導工具,其具有速度快、容量高、安全性佳、損耗小、重量輕、成本低等優點,因此於現今已普遍用於網路訊號之傳輸。
於光纖網路訊號傳輸中,可將光纖的工作波長分割成多個通道,例如80個通道,故能在同一條光纖內傳輸更大量的資料,舉例而言,電信公司利用同一條光纖就可以同時傳遞電話、網際網路、有線電視的訊號。由於同一條光纖內之不同的光訊號會分別具有不同的波長,故必須利用波長分波多工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合併及分離不同的波長。
圖1為習知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之架構圖,其係揭示於美國專利案第5,629,995號。如圖1所示,習知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9包含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91、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92、及放大器93、94,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91之共同埠(Common Port)911進入,因為波長分波多工器A之過濾元件914係設計為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故波長λ1的光訊號能通過過濾元件914並由透射埠(Pass Port)913輸出,之後,波長λ1的光訊號經由放大器94(增加訊號強度避免訊號衰減)並由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92之共同埠921進入,因為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92之過濾元件924係設計為不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故波長λ1的光訊號會由過濾元件924反射至反射埠(Reflect Port)922輸出。反之,波長λ2的光訊號由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92之反射埠922進入並通過過濾元件924(過濾元件924係設計為能讓波長λ2的光訊號通過)而由透射埠923輸出,之後經由放大器93再由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91之反射埠912進入,然後再由過濾元件914反射至共同埠911(過濾元件914係設計為不能讓波長λ2的光訊號通過)輸出。
由上述可知,於圖1所示之習知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9的架構中,係僅能適用於向後(Backward)傳輸,即加入(Add)之波長λ2的光訊號為向後傳輸型態,相對地無法靈活運用於需要選擇向前(Forward)或向後傳輸的場合,不符合現有光纖網路通訊的需求。
為了解決上述習知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僅能適用於單一種訊號傳輸型態之問題,本新型係提出一種改變架構設計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其可選擇向前或向後傳輸,增加使用上的靈活性。
根據本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包括一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包括一第一共同埠、一第一反射埠、一第一透射埠及一第一過濾元件,該第一共同埠係以該第一過濾元件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一反射埠,該第一共同埠係以該第一過濾元件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一透射埠;一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包括一第二共同埠、一第二反射埠、一第二透射埠及一第二過濾元件,該第二共同埠係以該第二過濾元件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二反射埠,該第二共同埠係以該第二過濾元件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二透射埠,且該第二反射埠係連通於該第一反射埠;至少一光學開關,包括一第一接取連線埠、一第二接取連線埠、一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以及一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該第一接取連線埠連通於該第一透射埠;以及一第一光循環器,包括三個第一通訊埠,該三個第一通訊埠係分別連通於該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該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及該第二透射埠;當該第一接取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二接取連線埠時,光訊號由該光學開關向後傳輸至該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當該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或該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一光循環器時,光訊號由該光學開關通過該第一光循環器向前傳輸至該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
於上述本新型所提出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中,係加入使用光學開關(Optical Switch)以及光循環器(Circulator)。其中,光學開關是一種對光訊號傳輸路徑進行切換的光學元件,按技術原理區分為機械式光學開關、微電子機械式光學開關及磁光式光學開關,常見的光學開關的型式為1×N通道(N≧1,例如:1x2)、2×N(例如:2x2)通道,進行平行或交叉切換光訊號的傳輸通道;光循環器是一種三個(或四個)通訊埠的光學元件,其可將光訊號依循一定的方向由一個通訊埠傳輸到下一個通訊埠,例如,當具有某一波長的光訊號由順序一的通訊埠入射進入光循環器後,會從順序二的通訊埠輸出,又當某一波長的光訊號由順序二的通訊埠入射進入光循環器後,會從順序三的通訊埠輸出,形成順序一的通訊埠傳輸至順序二的通訊埠,順序二的通訊埠傳輸至順序三的通訊埠的光訊號傳輸方向;換言之,當某一波長的光訊號被反射時,其不會回到原本的通訊埠,而是會由另一個通訊埠輸出,故光循環器可被使用於分離在光纖中沿相反方向傳輸的光訊號,達到於單一根光纖上雙向傳輸之目的。因此,相較於習知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僅能適用於單一種訊號傳輸型態而言,本新型藉由利用光學開關以及光循環器而可對光訊號選擇向前或向後傳輸,相對地可提高使用上的靈活性。
根據本新型之另一態樣,上述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其中該光學開關包括:一第一光學開關及一第二光學開關,該第一光學開關包括該第一接取連線埠、該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及一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該第二光學開關包括該第二接取連線埠、該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及一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當該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時,該第一接取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二接取連線埠,光訊號由該第二光學開關通過該第一光學開關向後傳輸至該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
根據本新型之又一態樣,上述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進一步包括:一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包括一第三共同埠、一第三反射埠、一第三透射埠及一第三過濾元件,該第三共同埠係以該第三過濾元件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三反射埠,該第三共同埠係以該第三過濾元件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三透射埠,且該第三共同埠係連通於該第二共同埠;一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包括一第四共同埠、一第四反射埠、一第四透射埠及一第四過濾元件,該第四共同埠係以該第四過濾元件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四反射埠,該第四共同埠係以該第四過濾元件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四透射埠,且該第四反射埠係連通於該第三反射埠;一第三光學開關,包括第三接取連線埠,第四接取連線埠、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該第三接取連線埠係連通於該第三透射埠;以及一第二光循環器,包括三個第二通訊埠,該三個第二通訊係分別連通於該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該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及該第四透射埠;當該第三接取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四接取連線埠時,光訊號由該第三光學開關向後傳輸至該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當該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或該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二光循環器時,光訊號由該第三光學開關通過該第二光循環器向前傳輸至該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
以下配合隨附圖式,以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表達方式進一步說明本新型之技術內容及其所具有之優點和所能達成之功效,惟其目的僅是用於說明以利於更加瞭解,而非用於限制。
圖2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的架構圖。圖2所示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除了使用波長分波多工器之外,另再使用光學開關與光循環器,藉由光學開關與光循環器的特性,使得例如使用者或網路管理人員可對光訊號選擇向前或向後傳輸,如此可提升使用上的靈活性。
如圖2所示,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1包括一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一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至少一光學開關13、以及一第一光循環器14。其中,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與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具有相同之元件及作用,且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與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例如可分別為粗波長分波多工器(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CWDM)、密集波長分波多工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細波長分波多工器(La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LWDM或稱LanWDM)、 中等波長分波多工器(Metro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MWDM)及共存波長分波多工器(Coexistenc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CExWDM)等。
具體言之,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包括一第一共同埠111、一第一反射埠112、一第一透射埠113及一第一過濾元件114,其中,第一共同埠111係以第一過濾元件114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一反射埠112,第一共同埠111係以第一過濾元件114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一透射埠113。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包括一第二共同埠121、一第二反射埠122、一第二透射埠123及一第二過濾元件124,第二共同埠121係以第二過濾元件124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二反射埠122,第二共同埠121係以第二過濾元件124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二透射埠123,且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之第二反射埠122係連通於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之第一反射埠112。
於本實施例,光學開關13為2×2通道型式且包括第一接取連線埠131、第二接取連線埠132、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133以及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134,光學開關13的第一接取連線埠131係連通於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之第一透射埠113;第一光循環器14包括三個第一通訊埠141,142,143,分別定義為順序一之第一通訊埠141、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142以及順序三之第一通訊埠143,順序一及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141,142係分別連通於光學開關13的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133及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134,順序三之第一通訊埠143係連通於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之第二透射埠123。
以下詳細說明相同波長之光訊號的傳輸過程。如圖2所示,不同波長λ1,λ2,λ3,λ4…的光訊號經由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之第一共同埠111進入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後,由於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之第一過濾元件114(例如濾片,利用各波長折射角度不同將不同波長之光訊號分工解出)係僅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波長λ2,λ3,λ4…的光訊號受到第一過濾元件114反射後由第一反射埠112傳輸至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之第二反射埠122,第二過濾元件124(例如濾片)係同樣僅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進入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的波長λ2,λ3,λ4…的光訊號受到第二過濾元件124反射後由第二共同埠121輸出。
在光學開關取出(Drop)波長λ1的光訊號的情況,使用者將光學開關13的第一接取連線埠131訊號連通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134,第二接取連線埠132訊號連通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133;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一共同埠111通過第一過濾元件114及第一透射埠113傳輸至光學開關13之第一接取連線埠131,進入光學開關13的光訊號由第一接取連線埠131通過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134傳輸至第一光循環器14,進入第一光循環器14的光訊號由順序一之第一通訊埠141通過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142回到光學開關13的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133,回到光學開關13的光訊號由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133通過第二接取連線埠132取出。
在光學開關加入(Add)波長λ1的光訊號向後傳輸(Backward)的情況,使用者將光學開關13的第二接取連線埠132訊號連通第一接取連線埠131;波長λ1的光訊號由光學開關13的第二接取連線埠132通過第一接取連線埠131傳輸至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的第一透射埠113,進入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11的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第一過濾元件114,由第一共同埠111向後輸出。
在光學開關加入(Add)波長λ1的光訊號向前傳輸(Forward)的情況,使用者將光學開關13的第一接取連線埠131訊號連通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134,第二接取連線埠132訊號連通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133;波長λ1的光訊號由光學開關13的第二接取連線埠132通過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133傳輸至第一光循環器14的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142,進入第一光循環器14的光訊號由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142通過順序三之第一通訊埠143傳輸至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之第二透射埠123,進入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12的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第二過濾元件124,由第二共同埠121向前輸出。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藉由光學開關13以及第一光循環器14,可讓例如使用者或者網路管理人員對光訊號選擇向前或向後傳輸相同波長的光訊號,減縮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的元件數量,且提高使用上的靈活性。
圖3為本新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的架構圖。於圖3所示之實施例中,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2包括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21、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22、第一光學開關23、第二光學開關24以及第一光循環器25,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21、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22以及第一光循環器25的結構及作用係如同於上述第一實施例。
於本實施例,第一光學開關23及第二光學開關24係1×2通道型式,其中第一光學開關23包括第一接取連線埠231、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232以及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233,第一接取連線埠231連通於第一透射埠213;第二光學開關24包括第二接取連線埠241、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242以及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243,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243訊號連通於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233;第一光循環器25包括三個第一通訊埠251,252,253,分別定義為順序一之第一通訊埠251、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252以及順序三之第一通訊埠253,順序一及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251,252係分別連通於第一光學開關23的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232及第二光學開關24的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242,順序三之第一通訊埠253係連通於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22之第二透射埠223。
以下詳細說明相同波長之光訊號的傳輸過程。如圖3所示,不同波長λ1,λ2,λ3,λ4…的光訊號經由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21之第一共同埠211進入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21後,由於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21之第一過濾元件214(例如慮片)僅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其它波長λ2,λ3,λ4…的光訊號受到第一過濾元件214反射後由第一反射埠212傳輸至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22之第二反射埠222,第二過濾元件224(例如濾片)係同樣僅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進入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22的波長λ2,λ3,λ4…的光訊號受到第二過濾元件224反射後由第二共同埠221輸出。
在光學開關取出(Drop)波長λ1的光訊號的情況,使用者將第一光學開關23的第一接取連線埠231訊號連通於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232,第二光學開關24的第二接取連線埠241訊號連通於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242;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一共同埠211通過第一過濾元件214及第一透射埠213傳輸至第一光學開關23之第一接取連線埠231,進入第一光學開關23的光訊號由第一接取連線埠231通過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232傳輸至第一光循環器25的順序一之第一通訊埠251,進入第一光循環器25的光訊號由順序一之第一通訊埠251通過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252傳輸至第二光學開關24之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242,進入第二光學開關24的光訊號由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242通過第二接取連線埠241取出。
在光學開關加入(Add)波長λ1的光訊號向後傳輸(Backward)的情況,使用者將第二光學開關24的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243訊號連通第一光學開關23的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233,使第二光學開關24的第二接取連線埠241訊號連通於第一光學開關23的第一接取連線埠231;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二光學開關24的第二接取連線埠241通過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243傳輸至第一光學開關23的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233,進入第一光學開關23的光訊號由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233通過第一接取連線埠231傳輸至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21的第一透射埠213,進入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21的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第一過濾元件214,由第一共同埠211向後輸出。
在光學開關加入(Add)波長λ1的光訊號向前傳輸(Forward)的情況,使用者將第一光學開關23的第一接取連線埠231訊號連通於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232,第二光學開關24的第二接取連線埠241訊號連通於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242;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二光學開關24的第二接取連線埠241通過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242傳輸至第一光循環器25的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252,進入第一光循環器25的光訊號由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252通過順序三之第一通訊埠253傳輸至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22之第二透射埠223,進入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22的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第二過濾元件224,由第二共同埠221向前輸出。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藉由第一光學開關23、第二光學開關24以及第一光循環器25,同樣可讓例如使用者或者網路管理人員對光訊號選擇向前或向後傳輸相同波長的光訊號,提高光學開關的形式選擇性及布線的靈活性。
圖4為本新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的架構圖。於圖4所示之實施例中,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3包括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第一光學開關35、第二光學開關36、第三光學開關37、第一光循環器38以及第二光循環器39。
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包括第一共同埠311、第一反射埠312、第一透射埠313及第一過濾元件314,第一共同埠311係以第一過濾元件314的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一反射埠312,第一共同埠311係以第一過濾元件314的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一透射埠313;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包括第二共同埠321、第二反射埠322、第二透射埠323及第二過濾元件324,第二共同埠321係以第二過濾元件324的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二反射埠322,第二共同埠321係以第二過濾元件324的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二透射埠323,且第二反射埠322係連通於第一反射埠312;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包括第三共同埠331、第三反射埠332、第三透射埠333及第三過濾元件334,第三共同埠331係以第三過濾元件334的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三反射埠332,第三共同埠331係以第三過濾元件334的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三透射埠333,且第三共同埠331係連通於第二共同埠321;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包括第四共同埠341、第四反射埠342、第四透射埠343及第四過濾元件344,第四共同埠341係以第四過濾元件344的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四反射埠342,第四共同埠341係以第四過濾元件344的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第四透射埠343,且第四反射埠342係連通於第三反射埠332。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及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的結構及作用係如同於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例,差異在於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與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僅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而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與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僅能讓波長λ2的光訊號通過。
第一光學開關35包括第一接取連線埠351、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352及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353;第二光學開關36包括第二接取連線埠361、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362及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363;第三光學開關37包括第三接取連線埠371、第四接取連線埠372、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373及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374。第一光學開關35與第二光學開關36的結構和作用如上述第二實施例,第三光學開關37的結構和作用如上述第一實施例。
第一光循環器38包括三個第一通訊埠381,382,383,第二光循環器39包括三個第二通訊埠391,392,393,第一光循環器38與第二光循環器39的結構和作用如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例。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光學開關35的第一接取連線埠351連通於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的第一透射埠313,第一光學開關35的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353訊號連通於第二光學開關36的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363,第一光循環器38的順序一及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381,382係分別連通於第一光學開關35的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352及第二光學開關36的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362,第一光循環器38的順序三之第一通訊埠383係連通於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之第二透射埠323;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三接取連線埠371係連通於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之第三透射埠333,第二光循環器39的順序一及順序二之第二通訊埠391,392係分別連通於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373及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374,第二光循環器39的順序三之第二通訊埠393係連通於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之第四透射埠343。
以下詳細說明相同波長之光訊號的傳輸過程。如圖4所示,不同波長λ1,λ2,λ3,λ4…的光訊號經由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之第一共同埠311進入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由於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之第一過濾元件314與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之第二過濾元件324僅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波長λ2,λ3,λ4…的光訊號受到第一過濾元件314及第二過濾元件324反射後傳輸至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之第三共同埠331,進入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的波長λ2,λ3,λ4…的光訊號,由於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之第三過濾元件334與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之第四過濾元件344僅能讓波長λ2的光訊號通過,進入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波長λ3,λ4…的光訊號受到第三過濾元件334反射後由第三反射埠332傳輸至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第四反射埠342,再受到第四過濾元件344反射後由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之第四共同埠341輸出。
在光學開關取出(Drop)波長λ1及波長λ2的光訊號的情況,使用者將第一光學開關35的第一接取連線埠351訊號連通於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352,第二光學開關36的第二接取連線埠361訊號連通於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362,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三接取連線埠371訊號連通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374,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四接取連線埠372訊號連通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373;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的第一共同埠311通過第一過濾元件314及第一透射埠313傳輸至第一光學開關35之第一接取連線埠351,進入第一光學開關35的光訊號由第一接取連線埠351通過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352傳輸至第一光循環器38的順序一之第一通訊埠381,進入第一光循環器38的光訊號由順序一之第一通訊埠381通過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382傳輸至第二光學開關36之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362,進入第二光學開關36的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362通過第二接取連線埠361取出;波長λ2的光訊號由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的第三共同埠331通過第三過濾元件334及第三透射埠333傳輸至第三光學開關37之第三接取連線埠371,進入第三光學開關37的光訊號由第三接取連線埠371通過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374傳輸至第二光循環器39,進入第二光循環器39的光訊號由順序一之第二通訊埠391通過順序二之第二通訊埠392回到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373,回到第三光學開關37的波長λ2的光訊號由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373通過第四接取連線埠372取出。
在光學開關加入(Add)波長λ1及波長λ2的光訊號向後傳輸(Backward)的情況,使用者將第二光學開關36的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363訊號連通第一光學開關35的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353,使第二光學開關36的第二接取連線埠361訊號連通於第一光學開關35的第一接取連線埠351,將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四接取連線埠372訊號連通於第三接取連線埠371;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二光學開關36的第二接取連線埠361通過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363傳輸至第一光學開關35的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353,進入第一光學開關35的光訊號由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353通過第一接取連線埠351傳輸至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的第一透射埠233,進入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的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第一過濾元件34,由第一共同埠31向後輸出;波長λ2的光訊號由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四接取連線埠372通過第三接取連線埠371傳輸至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的第三透射埠333,進入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的波長λ2的光訊號通過第三過濾元件334,由第三共同埠331向後傳輸至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之第二共同埠321,由於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之第二過濾元件324與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之第一過濾元件314僅能讓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進入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的波長λ2的光訊號受到第二過濾元件324及第一過濾元件314反射後由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31之第一共同埠311向後輸出。
在光學開關加入(Add)波長λ1及波長λ2的光訊號向前傳輸(Forward)的情況,使用者將第一光學開關35的第一接取連線埠351訊號連通於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352,第二光學開關36的第二接取連線埠361訊號連通於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362,將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三接取連線埠371訊號連通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374,第四接取連線埠372訊號連通於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373;波長λ1的光訊號由第二光學開關36的第二接取連線埠361通過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362傳輸至第一光循環器38的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382,進入第一光循環器38的光訊號由順序二之第一通訊埠382通過順序三之第一通訊埠383傳輸至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之第二透射埠323,進入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32的波長λ1的光訊號通過第二過濾元件324及第二共同埠321傳輸至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的第三共同埠331,由於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之第三過濾元件334與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之第四過濾元件344僅能讓波長λ2的光訊號通過,進入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33的波長λ1的光訊號受到第三過濾元件334及第四過濾元件344反射後由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之第四共同埠341向後輸出;波長λ2的光訊號由第三光學開關37的第四接取連線埠372通過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373傳輸至第二光循環器39的順序二之第二通訊埠392,進入第二光循環器39的光訊號由順序二之第二通訊埠392通過順序三之第二通訊埠393傳輸至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之第四透射埠343,進入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34的波長λ2的光訊號通過第四過濾元件344,由第四共同埠341向前輸出。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藉由組合過濾不同波長的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即可讓使用者選擇向前或向後傳輸不同波長的光訊號,提高使用便利性。
由以上各較佳具體實施例可知,本新型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可依據不同的使用場合(諸如住宅、辦公大樓等)或不同的訊號傳輸需求,諸如傳輸容量、網路架構型式(環形或點對點)等,進行調整,提高布線上的彈性與使用上的靈活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其並不用以限制本新型,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1,2,3: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11,21,31: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 111,211,311:第一共同埠 112,212,:第一反射埠 113,313:第一透射埠 114,214,314:第一過濾元件 12,22,32: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 121,221,321:第二共同埠 122,222,322:第二反射埠 123,223,323:第二透射埠 124,224,324:第二過濾元件 13:光學開關 131:第一接取連線埠 132:第二接取連線埠 133: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 134: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 14,25,38:第一光循環器 141,142,143,251,252,253,381,382,383:第一通訊埠 23,35:第一光學開關 231,351:第一接取連線埠 232,352: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 233,353: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 24,36:第二光學開關 241,361:第二接取連線埠 242,362: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 243,363: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 33: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 331:第三共同埠 332:第三反射埠 333:第三透射埠 334:第三過濾元件 34: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 341:第四共同埠 342:第四反射埠 343:第四透射埠 344:第四過濾元件 37:第三光學開關 371:第三接取連線埠 372:第四接取連線埠 373: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 374: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 39:第二光循環器 391,392,393:第二通訊埠 9:習知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91: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 92: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 911,921:共同埠 912,922:反射埠 913,923:透射埠 914,924:過濾元件 93,94:放大器 λ1,λ2,λ3,λ4:波長
圖1為習知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之架構圖。 圖2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的架構圖。 圖3為本新型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的架構圖。 圖4為本新型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的架構圖。
1: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11: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
111:第一共同埠
112:第一反射埠
113:第一透射埠
114:第一過濾元件
12: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
121:第二共同埠
122:第二反射埠
123:第二透射埠
124:第二過濾元件
13:光學開關
131:第一接取連線埠
132:第二接取連線埠
133: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
134: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
14:第一光循環器
141,142,13:第一通訊埠
λ1,λ2,λ3,λ4:波長

Claims (3)

  1. 一種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包括: 一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包括一第一共同埠、一第一反射埠、一第一透射埠及一第一過濾元件,該第一共同埠係以該第一過濾元件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一反射埠,該第一共同埠係以該第一過濾元件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一透射埠; 一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包括一第二共同埠、一第二反射埠、一第二透射埠及一第二過濾元件,該第二共同埠係以該第二過濾元件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二反射埠,該第二共同埠係以該第二過濾元件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二透射埠,且該第二反射埠係連通於該第一反射埠; 至少一光學開關,包括一第一接取連線埠、一第二接取連線埠、一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以及一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該第一接取連線埠連通於該第一透射埠;以及 一第一光循環器,包括三個第一通訊埠,該三個第一通訊埠係分別連通於該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該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及該第二透射埠; 當該第一接取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二接取連線埠時,光訊號由該光學開關向後傳輸至該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當該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或該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一光循環器時,光訊號由該光學開關通過該第一光循環器向前傳輸至該第二波長分波多工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其中該光學開關包括:一第一光學開關及一第二光學開關,該第一光學開關包括該第一接取連線埠、該第一向前傳輸連線埠及一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該第二光學開關包括該第二接取連線埠、該第二向前傳輸連線埠及一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當該第一向後傳輸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二向後傳輸連線埠時,該第一接取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二接取連線埠,光訊號由該第二光學開關通過該第一光學開關向後傳輸至該第一波長分波多工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進一步包括: 一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包括一第三共同埠、一第三反射埠、一第三透射埠及一第三過濾元件,該第三共同埠係以該第三過濾元件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三反射埠,該第三共同埠係以該第三過濾元件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三透射埠,且該第三共同埠係連通於該第二共同埠; 一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包括一第四共同埠、一第四反射埠、一第四透射埠及一第四過濾元件,該第四共同埠係以該第四過濾元件之反射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四反射埠,該第四共同埠係以該第四過濾元件之通過作用而訊號連通於該第四透射埠,且該第四反射埠係連通於該第三反射埠; 一第三光學開關,包括第三接取連線埠、第四接取連線埠、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及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該第三接取連線埠係連通於該第三透射埠;以及 一第二光循環器,包括三個第二通訊埠,該三個第二通訊埠係分別連通於該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該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及該第四透射埠; 當該第三接取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四接取連線埠時,光訊號由該第三光學開關向後傳輸至該第三波長分波多工器,當該第三向前傳輸連線埠或該第四向前傳輸連線埠訊號連通於該第二光循環器時,光訊號由該第三光學開關通過該第二光循環器向前傳輸至該第四波長分波多工器。
TW111211653U 2022-10-25 2022-10-25 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TWM637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1653U TWM637716U (zh) 2022-10-25 2022-10-25 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1653U TWM637716U (zh) 2022-10-25 2022-10-25 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7716U true TWM637716U (zh) 2023-02-11

Family

ID=8669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11653U TWM637716U (zh) 2022-10-25 2022-10-25 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7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56365B2 (ja) 光adm装置
US6263126B1 (en) Fiber optic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utilizing a multi-stage parallel cascade method of wavelength separation
CA2203729C (e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multiplexing an optical signal
US6222958B1 (en) Optical interleaver/de-interleaver
WO2020186926A1 (zh) 一种单光纤双向光收发组件
JPH11507738A (ja) 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回路
JP2977024B2 (ja) 波長多重通信用光回路及びこれを含む光伝送通信システム
US6999653B2 (en) 4-port wavelength selective router
CN110248263B (zh) 实现任意onu间直接通信和保护的三维无源光接入网系统
EP1030480A2 (en) Configurable optical circuit
EP0874489A2 (e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multiplexing an optical signal
CN201716439U (zh) 一种单纤双向双端口光收发一体组件
TWM637716U (zh) 可切換向前或向後傳輸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
WO2023124406A1 (zh) 一种光信号传输装置及光传输系统
Nooruzzaman et al. Proposal of stackable ROADM for wavelength transparent IP-over-CWDM networks
US7228021B2 (en) Bidirectional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an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ring network using the same
US20030072056A1 (e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an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JP3243326U (ja) 同じ波長及び異なる波長を受信可能な光ファイバーネットワーク信号受信モジュール
JP3308148B2 (ja) 波長多重通信方式用光海底ケーブル分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波長多重光海底ケーブルネットワーク
JP3149916B2 (ja) 波長多重光中継増幅装置
JP3243118B2 (ja) 周波数選択光フィルタ
US20070116463A1 (en) Bi-directional optical cross coupler
JP3858663B2 (ja) 光一芯二芯兼用伝送装置
JP2003283463A (ja) 波長多重通信システム
TWM637681U (zh) 可提升反射隔離度的光纖網路訊號接取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