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6463U - 複數電極觸控筆 - Google Patents

複數電極觸控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6463U
TWM636463U TW111209509U TW111209509U TWM636463U TW M636463 U TWM636463 U TW M636463U TW 111209509 U TW111209509 U TW 111209509U TW 111209509 U TW111209509 U TW 111209509U TW M636463 U TWM636463 U TW M6364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robe
pen
cylinder
sh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9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闕葉森颿
丁子聿
Original Assignee
瑞納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納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納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9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6463U/zh
Publication of TWM636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646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觸控筆,包含:筆身外殼,所述筆身外殼中設有金屬探針,並設有第一出口;筆頭外殼,所述筆頭外殼設有第二出口;第一電極,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筆頭外殼內,第二端從所述第二出口伸出;第二電極,所述第二電極為圓筒形電極,其內設有用於隔絕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一絕緣環;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筆身外殼內,第二端從所述第一出口伸出;在裝配狀態下,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二端穿過所述第二電極並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金屬探針的夾持部內,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頭外殼內部。本揭露提高了外觀美觀度和整潔度,實現了筆頭外殼、第一電極的便捷更換。

Description

複數電極觸控筆
本創作是關於觸控筆。
隨著各類終端的發展,許多終端設備採用觸控面板作為操作介面,例如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為了實現對這些終端設備的便捷控制,觸控筆應運而生。觸控筆是一種筆形工具,用戶可以透過觸控筆在觸控面板上操作,實現對終端設備的指令輸入。現有技術中的具有多個電極的觸控筆,外觀不簡潔、筆頭更換也不方便。
本揭露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觸控筆,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觸控筆開合效果差的問題。
本創作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觸控筆,包含:筆身外殼,所述筆身外殼中設有金屬探針,並設有第一出口;筆頭外殼,由非導電材料製成,所述筆頭外殼設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一出口相對;第一電極,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筆頭外殼內,第二端從所述第二出口伸出;第二電極,所述第二電極為圓筒形電極,其內設有用於隔絕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一絕緣環;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筆身外殼內,第二端從所述第一出口伸出;在裝配狀態下,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二端穿過所述第二電極並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金屬探針的夾持部內,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頭外殼內部。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觸控筆還包含第二絕緣環;其中:所述第二絕緣環套設在所述第二電極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絕緣環的外周面抵靠所述第一出口,以使得所述第二電極不接觸所述筆身外殼。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電極包含:第一圓筒,對應於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一端,用於將所述第二電極固定在所述筆身外殼內;第二圓筒,對應於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圓筒和所述第一圓筒同軸,所述第二圓筒的外周半徑小於所述第一圓筒的外周半徑,從而所述第一圓筒和第二圓筒的連接處形成環形台階,所述第二絕緣環套設在所述第二圓筒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絕緣環的第一端抵靠所述環形台階,所述第二絕緣環的第二端的外周面抵靠所述第一出口,從而所述第二絕緣環固定在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圓筒不接觸所述筆身外殼。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圓筒包含:圓筒形導電部,設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圓筒;圓筒形電極頭,設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和所述圓筒形導電部的第二端連接;其中,所述圓筒形電極頭的第一端的外周半徑大於其第二端的外周半徑,所述圓筒形電極頭的第一端的外周到其第二端的外周平滑過渡,從而形成斜坡形外周面。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筆頭外殼內設有錐形容納部;其中:所述錐形容納部的頂點處,用於包裹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一端;所述錐形容納部中沿軸線方向的中段所對應的內壁面,用於和所述圓筒形電極頭的斜坡形外周面貼合。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圓筒形電極頭的頭部和所述錐形容納部之間定義有第一間隙;相應的,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間定義有第二間隙。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觸控筆還包含由非金屬材質製成的筆身內殼;所述筆身內殼固定於所述筆身外殼內,所述筆身內殼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圓 筒連接以固定所述第二電極;所述筆身內殼用於內置電路板、探針固定部、所述金屬探針;其中:所述電路板,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電連接,為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提供不同的發射訊號;所述探針固定部,朝向所述筆頭外殼的一端設有探針容納部;所述金屬探針,其第一端可滑動地位於所述探針容納部內,第二端用於夾持所述第一電極。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探針固定部包含主體部分和延伸部分;其中:所述探針固定部的主體部分的一端設有所述探針容納部,所述探針容納部的開口朝向所述筆頭外殼;所述探針固定部的延伸部分,分別位於所述探針固定部主體的兩側,用於和所述筆身內殼中的卡扣結構配合,從而將所述探針固定部配置在所述筆身內殼中的預設位置處。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探針容納部的底部設有壓力感測器。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金屬探針包含:第一探針部分,設有開口朝向所述探針固定部的彈簧容納部,且其外壁上設有卡塊;第二探針部分,被配置為所述金屬探針的所述夾持部,其中,所述第二探針部分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探針部分的外周面之間形成凹環,所述凹環用於與卡環配合;第一彈簧,一端抵靠在所述彈簧容納部的底部,另一端透過滑塊抵靠所述壓力感測器;第二彈簧,套設在所述第一探針部分的外周面,用於抵靠在所述卡塊和所述探針固定部之間;其中所述第二彈簧還設有第一導電延長線,用於電連接所述電路板;第三彈簧,套設在所述第一探針部分的外周面,用於抵靠在所述卡塊和所述卡環之間;其中所述卡環的一面抵靠所述第三彈簧,所述卡環的另一面抵靠所述筆身內殼的內壁台階。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觸控筆還包含第四彈簧;其中:所述第四彈簧設有第二導電延長線;所述第四彈簧物理接觸所述第一圓筒,並透過所述第二導電延長線電連接所述電路板。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筆身內殼的第二端設有外螺紋,該外螺紋與所述外螺紋的相鄰區域形成外壁台階;所述第一圓筒設有內螺紋;透過所述外螺紋和所述內螺紋,所述筆身內殼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圓筒螺紋連接;其中所述第四彈簧套設在所述筆身內殼的外周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圓筒和外壁台階之間。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筆身外殼由金屬材質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筆身外殼電連接其內電路板的接地端。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筆身外殼中還設有振動器。
本揭露提供的觸控筆,第二電極的第二端隱藏於筆頭外殼的內部,筆身外殼和筆頭外殼構成觸控筆的整體外觀,不僅提高了具有多個電極的觸控筆的外觀美觀度和整潔度,還提高了第二電極的使用壽命。第一電極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裝在金屬探針的夾持部內,第二電極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裝在筆頭外殼內部。在外力作用下,第二電極從夾持部脫離,繼而從筆身外殼中脫離。第二電極可以與筆頭外殼脫離。由此可知,本創作還可以實現筆頭外殼、第一電極的便捷更換。
1:第一電極
2:金屬探針
21:第二探針部分
22:第一探針部分
221:滑塊
23:卡塊
24:凹環
3:第二彈簧
4:卡環
5:第三彈簧
6:筆頭外殼
61:錐形容納部
7:第二電極
71:圓筒
71a:第一圓筒
71b:第二圓筒
71b1:內壁面
71b2:外周面
711:內螺紋
715:圓筒形電極頭
716:圓筒形導電部
72:第二絕緣環
73:第一絕緣環
8:第四彈簧
9:筆身內殼
91:外螺紋
92:內壁台階
11:圓柱形結構
12:箭頭結構
F、M:電路板
D:筆身外殼
S:探針固定部
S1:壓力感測器
圖1揭示了本創作實施例的觸控筆的結構示意圖。
圖2揭示了本創作實施例的觸控筆的局部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3揭示了本創作實施例的觸控筆的另一局部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揭示了本創作實施例的觸控筆的另一局部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5揭示了本創作實施例的觸控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揭示了本創作實施例的觸控筆的局部結構剖視圖。
圖7揭示了本創作實施例的觸控筆的另一局部結構剖視圖。
下面結合圖式和實施例對本創作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是用於解釋本創作,而非對本創作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描述,圖式中僅示出了與本創作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
在本揭露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透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依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揭露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揭露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透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徵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在本實施例的描述中,術語「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圖式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和簡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在描述上加以區分,沒有特殊含義。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對本創作的觸控筆進行示例性描述。
可以理解,本實施例所述的觸控筆可應用於具有觸控螢幕或觸控板的電子設備,從而可實現在觸控螢幕或觸控板上操作(例如書寫),以實現訊號溝通。其中,電子設備包括但不限於平板電腦、手機或者是筆記型電腦等。該觸控螢幕或觸控板可為普通的平板電腦的觸控螢幕或觸控板,也可為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柔性螢幕。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多個電極的觸控筆外觀美觀簡潔、手感好、筆頭更換便捷、使用壽命長。
如圖1-7所示,所述觸控筆可以包含:筆身外殼D、筆頭外殼6、第一電極1和第二電極7。所述筆身外殼D中設有金屬探針2,並設有第一出口。筆頭外殼6由非導電材料製成,所述筆頭外殼6設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一出口相對。所述第一電極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筆頭外殼6內,第二端從所述第二出口伸出。所述第二電極7為圓筒形電極,其內設有用於隔絕所述第一電極1的第一絕緣環73;所述第二電極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筆身外殼D內,第二端從所述第一出口伸出。其中,所述第一絕緣環73被套設在第二電極7內,可以供第一電極1通過。在裝配狀態下,所述第一電極1的第二端穿過所述第二電極7並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金屬探針2的夾持部內,所述第二電極7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頭外殼6內部。
如圖1所示,在裝配狀態下,所述第二電極7的第二端隱藏於所述筆頭外殼6的內部,所述筆身外殼D和筆頭外殼6構成所述觸控筆的整體外觀,不僅提高了具有多個電極的觸控筆的外觀美觀度和簡潔度,且由於所述第二電極7未裸露在外面(暴露在空氣中),因此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述第二電極7的使用壽命。
第一電極1、筆頭外殼6長期承壓或與外界物理摩擦,容易損壞。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1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金屬探針2的夾持部內,所述第二電極7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頭外殼6內部。在外力作用 下,所述第二電極7從夾持部脫離,繼而從筆身外殼D中脫離。同理,所述第二電極7可以與所述筆頭外殼6脫離。由此可知本實施例還可以實現筆頭外殼6、第一電極1的便捷更換。
如圖1所示,筆身外殼D分為中空直筒部分和中空圓椎體部分。中空圓椎體部分朝所述筆頭外殼6方向收縮,並在遠離所述中空直筒部分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筆頭外殼6的外壁亦為圓錐形結構,並在圓錐形結構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相對並相適配。在所述裝配狀態下,所述筆頭外殼6和所述中空圓椎體部分形成一個更大的圓椎體結構,以形成整潔的筆形外觀。
其中,所述第一電極1用於發送第一訊號,所述第二電極7用於發送第二訊號。所述第一訊號的頻率和所述第二訊號的頻率不同。基於所述第一訊號和所述第二訊號,電子設備可以判斷出所述觸控筆的位置、傾斜角度,以及其他各類資訊。當然,所述第一電極1發送什麼訊號、如何發送訊號以及什麼時候發送資訊,由所述觸控筆的其他部件(如電路板)所控制。同理,所述第二電極7也由電路板控制。
其中,所述筆頭外殼6可以由軟質絕緣材質製成,如可採用矽膠或橡膠,從而在書寫時可以避免刮傷電子設備的觸控螢幕。另外,由於所述筆頭外殼6採用非導電材質製成,從而不會對所述第一電極1和所述第二電極7的訊號發射造成影響。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觸控筆還包含第二絕緣環72;其中:所述第二絕緣環72套設在所述第二電極7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絕緣環72的外周面抵靠所述第一出口,以使得所述第二電極7不接觸所述筆身外殼D。所述第二絕緣環72為環形結構,所述第二絕緣環72的外周面與所述第一出口的內壁相適配,從而可以防止所述第二電極7的擺動,及防止所述第二電極7與所述筆身外殼D接觸。 若接觸到金屬材質的所述筆身外殼D,會導致所述第二電極7的電訊號經過所述筆身外殼D、人體,最終流向地面,影響訊號的正常發射。
其中,所述第一絕緣環73和第二絕緣環72可以一體成型。在所述第二電極7的壁面開孔,使得注塑時液態絕緣材料可以同時流向所述第二電極7的外周面和內壁。一體成型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絕緣環73和第二絕緣環72更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第二電極7上。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第一絕緣環73和第二絕緣環72也可以分開製作。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電極7包含第一圓筒71a、第二圓筒71b。第一圓筒71a,對應於所述第二電極7的第一端,用於將所述第二電極7固定在所述筆身外殼D內。第二圓筒71b,對應於所述第二電極7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圓筒71b和所述第一圓筒71a同軸,所述第二圓筒71b的外周半徑小於所述第一圓筒71a的外周半徑,從而所述第一圓筒71a和第二圓筒71b的連接處形成環形台階,所述第二絕緣環72套設在所述第二圓筒71b的外周面71b2,所述第二絕緣環72的第一端抵靠所述環形台階,所述第二絕緣環72的第二端的外周面抵靠所述第一出口,從而所述第二絕緣環72固定在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圓筒71a不接觸所述筆身外殼。其中,請參考圖7,所述第二圓筒71b的內壁面71b1用於套設在所述第一絕緣環73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圓筒71b的內周半徑小於所述第一圓筒71a的內周半徑。
在上述可選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可以一部分位於筆身外殼D內,另一部分位於所述筆頭外殼6內,並與所述筆身外殼D、所述第一電極1均物理隔絕的第二電極7。另外,由於所述第二絕緣環72固定在所述第一出口,且所述第二絕緣環72抵靠所述環形台階,從而可以防止所述第二電極7向所述筆頭外殼6的方向鬆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圓筒71b包含圓筒形電極頭715和圓筒形導電部716。圓筒形導電部716,設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圓筒71a。圓筒形電極頭715,設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和所述圓筒形導電部716的第二端連接。其中,所述圓筒形電極頭715的第一端的外周半徑大於其第二端的外周半徑,所述圓筒形電極頭715的第一端的外周到其第二端的外周平滑過渡,從而形成斜坡形外周面。
進一步地,所述筆頭外殼6內設有錐形容納部61;其中:所述錐形容納部61的頂點處,用於包裹所述第一電極1的第一端;所述錐形容納部61中沿軸線方向的中段所對應的內壁面,用於和所述圓筒形電極頭715的斜坡形外周面貼合。
在上述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將圓筒形電極頭715的外周面設為所述斜坡形外周面,可以提升所述第二電極7的訊號有效發送。另外採用斜坡形外周面和所述錐形容納部61的內壁面貼合,既可以精確地將所述圓筒形電極頭715固定在所述筆頭外殼6內的預定位置,又可以進一步穩固所述筆頭外殼6,防止所述筆頭外殼6往所述觸控筆的軸線外擺動。所述錐形容納部61為圓錐形容納部,以實現最大貼合度。其中,如圖3、4、6所示,所述第一電極1的第一端為箭頭結構12,箭頭結構12的設置利於電訊號的有效發送,還可以提升所述第一電極1在所述筆頭外殼6中的穩固性。所述第二電極7的第二端為圓柱形結構11,被夾持在所述夾持部中。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圓筒形電極頭715的頭部和所述錐形容納部61之間定義有第一間隙。相應的,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間定義有第二間隙。使用時,所述觸控筆有時會掉落到地上,且通常為筆尖先觸碰到地面上。在可選的實施例中,透過所述第一間隙、所述第二間隙提供緩衝空間,降低對筆身的損害。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觸控筆還包含由非金屬材質製成的筆身內殼9。所述筆身內殼9固定於所述筆身外殼D內,所述筆身內殼9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圓筒71a連接以固定所述第二電極7。所述筆身內殼9用於內置電路板(M、F)、探針固定部S、所述金屬探針2。其中:所述電路板M,與所述第一電極1、第二電極7電連接,為所述第一電極1、第二電極7提供不同的發射訊號。所述探針固定部S,朝向所述筆頭外殼6的一端設有探針容納部。所述金屬探針2,其第一端可滑動地位於所述探針容納部內,第二端用於夾持所述第一電極1。
提供由非金屬材質製成的筆身內殼9,可以將筆身中的大部分部件(尤其是導電部件)與筆身外殼D進行物理隔離。為提升所述觸控筆的質感,所述筆身外殼D較佳為金屬外殼,其金屬材質可以為、銅、鋁、不銹鋼、鋁合金、鈦合金等。
進一步地,所述探針固定部S包含主體部分和延伸部分;其中:所述探針固定部S的主體部分的一端設有所述探針容納部,所述探針容納部的開口朝向所述筆頭外殼6;所述探針固定部S的延伸部分,分別位於所述探針固定部主體的兩側,用於和所述筆身內殼中的卡扣結構配合,從而將所述探針固定部S配置在所述筆身內殼9中的預設位置處。透過主體部分和延伸部分,可以有效固定所述探針固定部S,進而透過所述探針容納部限定所述金屬探針2的位置,使所述金屬探針2僅能沿所述觸控筆的軸向微調。
進一步地,所述探針容納部的底部設有壓力感測器S1。當所述筆頭外殼6被按壓時,將使得所述第一電極1沿所述觸控筆的軸向方向相對移動,繼而帶動所述金屬探針2沿所述觸控筆的軸向方向相對移動,最終對所述壓力感測器S1產生按壓力。所述壓力感測器S1可以檢測到該按壓力,並將檢測結果顯示到顯示螢幕上。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金屬探針2包含:第一探針部分22、第二探針部分21、第一彈簧(未標示)、第二彈簧3、第三彈簧5。第一探針部分22,設有開口朝向所述探針固定部S的彈簧容納部,且其外壁上設有卡塊(凸環)23。第二探針部分21,被配置為所述金屬探針2的所述夾持部,其中,所述第二探針部分21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探針部分22的外周面之間形成凹環24,所述凹環24用於與卡環4配合。第一彈簧,一端抵靠在所述彈簧容納部的底部,另一端透過滑塊221抵靠所述壓力感測器S1。第二彈簧3,套設在所述第一探針部分22的外周面,用於抵靠在所述卡塊23和所述探針固定部S之間;其中所述第二彈簧3還設有第一導電延長線,用於電連接所述電路板M。第三彈簧5,套設在所述第一探針部分22的外周面,用於抵靠在所述卡塊23和所述卡環4之間。其中所述卡環4的一面抵靠所述第三彈簧5,所述卡環4的另一面抵靠所述筆身內殼9的內壁台階92。
在所述觸控筆處於未使用狀態下,所述第一彈簧不向所述壓力感測器S1傳導壓力。處於使用狀態下,所述第一電極1在按壓力下的相對移動帶動第二探針部分21、第一探針部分22沿所述觸控筆的軸向方向移動,使得所述第一彈簧處於壓縮狀態,從而透過滑塊221向壓力感測器S1傳導壓力。所述第二彈簧3始終處於壓縮狀態,確保所述第二彈簧3與所述卡塊23保持物理接觸。所述第二彈簧3始終處於預設範圍內的壓縮狀態,使所述滑塊221和壓力感測器S1保持接觸或接近。透過上述可選的實施例所提供的金屬探針2,可以保證壓力感測器S1能夠有效地檢測用戶在書寫時的按壓力,並且確保可以接收到電路板M提供的電訊號。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觸控筆還包含第四彈簧8。其中:所述第四彈簧8設有第二導電延長線。所述第四彈簧8物理接觸所述第一圓筒71a,並透過所述第二導電延長線電連接所述電路板M。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筆身內殼9的第二端設有外螺紋91,該外螺紋91與所述外螺紋91的相鄰區域形成外壁台階。所述第一圓筒71a設有內螺紋711。透過所述外螺紋91和所述內螺紋711,所述筆身內殼9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圓筒71a螺紋連接。其中所述第四彈簧8套設在所述筆身內殼9的外周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圓筒71a和外壁台階之間。所述第四彈簧8始終處於壓縮狀態,確保所述第四彈簧8與所述第二圓筒71b保持物理接觸,從而確保可以接收到電路板M的電訊號。該可選的實施例透過所述筆身內殼9以及螺紋結構,可以有效固定所述第二電極7。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筆身外殼D由金屬材質製成,可以提高質感和遮蔽訊號。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筆身外殼D電連接其內電路板的接地端,以形成迴路。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筆身外殼D中還設有振動器,可以提升用戶體驗,增加使用樂趣。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觸控筆還可以包含其他部件,如電池、磁鐵、按鍵、指示燈等。
為了便於理解,以下提供所述觸控筆的工作原理。(1)所述電路板M生成第一訊號,所述第一訊號經由所述第二彈簧3、所述金屬探針2,進入所述第一電極1,最終由所述第一電極1的第一端(箭頭結構12)發射出去。(2)所述電路板M生成第二訊號,所述第二訊號經由所述第四彈簧8,進入所述第二電極7,最終由所述第二電極7的第二端(圓筒形電極頭715)發射出去。用於所述第一訊號、所述第二訊號經過和發射的部件,均包含有導電材質,如金屬材質。所述筆頭外殼6,由非導電材質製成。所述筆身外殼D,由金屬材質製成。所述筆身內殼9,由非金屬(絕緣)材質製成。電路板(M、F)的接地端連接所述筆身外殼。
以上僅為本揭露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凡是利用本揭露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1:第一電極
11:圓柱形結構
12:箭頭結構
2:金屬探針
21:第二探針部分
22:第一探針部分
221:滑塊
23:卡塊
24:凹環
3:第二彈簧
4:卡環
5:第三彈簧
6:筆頭外殼
61:錐形容納部
7:第二電極
71:圓筒
711:內螺紋
715:圓筒形電極頭
716:圓筒形導電部
72:第二絕緣環
8:第四彈簧
9:筆身內殼
91:外螺紋
92:內壁台階
D:筆身外殼
M:電路板
S:探針固定部
S1:壓力感測器

Claims (15)

  1. 一種觸控筆,包含:筆身外殼,所述筆身外殼中設有金屬探針,並設有第一出口;筆頭外殼,由非導電材料製成,所述筆頭外殼設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一出口相對;第一電極,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筆頭外殼內,第二端從所述第二出口伸出;第二電極,所述第二電極為圓筒形電極,其內設有用於隔絕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一絕緣環;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筆身外殼內,第二端從所述第一出口伸出;在裝配狀態下,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二端穿過所述第二電極並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金屬探針的夾持部內,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頭外殼內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筆,進一步包含第二絕緣環;其中:所述第二絕緣環套設在所述第二電極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絕緣環的外周面抵靠所述第一出口,以使得所述第二電極不接觸所述筆身外殼。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第二電極包含:第一圓筒,對應於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一端,用於將所述第二電極固定在所述筆身外殼內;第二圓筒,對應於所述第二電極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圓筒和所述第一圓筒同軸,所述第二圓筒的外周半徑小於所述第一圓筒的外周半徑,從而所述第一圓筒和第二圓筒的連接處形成環形台階,所述第二絕緣環套設在所述第二圓筒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絕緣環的第一端抵靠所述環形台階,所述第二絕緣環的第二端的 外周面抵靠所述第一出口,從而所述第二絕緣環固定在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圓筒不接觸所述筆身外殼。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第二圓筒包含:圓筒形導電部,設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圓筒;圓筒形電極頭,設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和所述圓筒形導電部的第二端連接;其中,所述圓筒形電極頭的第一端的外周半徑大於其第二端的外周半徑,所述圓筒形電極頭的第一端的外周到其第二端的外周平滑過渡,從而形成斜坡形外周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筆頭外殼內設有錐形容納部;其中:所述錐形容納部的頂點處,用於包裹所述第一電極的第一端;所述錐形容納部中沿軸線方向的中段所對應的內壁面,用於和所述圓筒形電極頭的斜坡形外周面貼合。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圓筒形電極頭的頭部和所述錐形容納部之間定義有第一間隙;相應的,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間定義有第二間隙。
  7. 如請求項3至6任一項所述的觸控筆,進一步包含由非金屬材質製成的筆身內殼;所述筆身內殼固定於所述筆身外殼內,所述筆身內殼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圓筒連接以固定所述第二電極;所述筆身內殼用於內置電路板、探針固定部、所述金屬探針;其中:所述電路板,與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電連接,為所述第一電極、第二電極提供不同的發射訊號; 所述探針固定部,朝向所述筆頭外殼的一端設有探針容納部;所述金屬探針,其第一端可滑動地位於所述探針容納部內,第二端用於夾持所述第一電極。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探針固定部包含主體和延伸部分;其中:所述探針固定部的主體的一端設有所述探針容納部,所述探針容納部的開口朝向所述筆頭外殼;所述探針固定部的延伸部分,分別位於所述探針固定部主體的兩側,用於和所述筆身內殼中的卡扣結構配合,從而將所述探針固定部配置在所述筆身內殼中的預設位置處。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探針容納部的底部設有壓力感測器。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金屬探針包含:第一探針部分,設有開口朝向所述探針固定部的彈簧容納部,且其外壁上設有卡塊;第二探針部分,被配置為所述金屬探針的所述夾持部,其中,所述第二探針部分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探針部分的外周面之間形成凹環,所述凹環用於與卡環配合;第一彈簧,一端抵靠在所述彈簧容納部的底部,另一端透過滑塊抵靠所述壓力感測器;第二彈簧,套設在所述第一探針部分的外周面,用於抵靠在所述卡塊和所述探針固定部之間;其中所述第二彈簧還設有第一導電延長線,用於電連接所述電路板; 第三彈簧,套設在所述第一探針部分的外周面,用於抵靠在所述卡塊和所述卡環之間;其中所述卡環的一面抵靠所述第三彈簧,所述卡環的另一面抵靠所述筆身內殼的內壁台階。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觸控筆,進一步包含第四彈簧;其中:所述第四彈簧設有第二導電延長線;所述第四彈簧物理接觸所述第一圓筒,並透過所述第二導電延長線電連接所述電路板。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筆身內殼的第二端設有外螺紋,該外螺紋與所述外螺紋的相鄰區域形成外壁台階;所述第一圓筒設有內螺紋;透過所述外螺紋和所述內螺紋,所述筆身內殼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圓筒螺紋連接;其中所述第四彈簧套設在所述筆身內殼的外周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圓筒和外壁台階之間。
  13.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筆身外殼由金屬材質製成。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筆身外殼電連接其內電路板的接地端。
  15.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所述的觸控筆,其中所述筆身外殼中進一步設有振動器。
TW111209509U 2022-09-01 2022-09-01 複數電極觸控筆 TWM636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509U TWM636463U (zh) 2022-09-01 2022-09-01 複數電極觸控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509U TWM636463U (zh) 2022-09-01 2022-09-01 複數電極觸控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6463U true TWM636463U (zh) 2023-01-11

Family

ID=86659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9509U TWM636463U (zh) 2022-09-01 2022-09-01 複數電極觸控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6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19257A1 (en) Stylus with function modularization
US970340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iniaturization 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thereof
US20120146960A1 (en) Touch pen
TW201443711A (zh) 多功能觸控筆
US20100297940A1 (en) Bluetooth peripheral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TW201428454A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US9606642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iniaturization rechargeable capacitive stylus thereof
CN218158977U (zh) 触控笔
TW201716934A (zh) 觸控筆
US20150015547A1 (en) Passive stylus
US20110261024A1 (en) Stylus
WO2024094033A1 (zh) Ecg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TWM636463U (zh) 複數電極觸控筆
WO2022222664A1 (zh) 主动式触控笔、触控系统及交互方法
US8405643B2 (en) Stylus
CN207802275U (zh) 触摸式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TWI697813B (zh) 具磁感應滾輪之觸控筆及其操作方法
TWM636525U (zh) 可書寫觸控筆
US20110234547A1 (en) Stylus
TWI643103B (zh) 具擦拭模組的電容筆
CN218158978U (zh) 可书写触控笔
EP1995658B1 (en) Touch pen having a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touch pen
CN211554902U (zh) 一种触控笔及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设备
WO2018113251A1 (zh) 一种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
CN208740963U (zh) 一种心率检测装置及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