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5708U - 冷卻塔 - Google Patents
冷卻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35708U TWM635708U TW111208008U TW111208008U TWM635708U TW M635708 U TWM635708 U TW M635708U TW 111208008 U TW111208008 U TW 111208008U TW 111208008 U TW111208008 U TW 111208008U TW M635708 U TWM635708 U TW M635708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ling material
- tower body
- filling
- cooling tower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1/00—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1/00—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 F28C1/04—Direct-contact trickle coolers, e.g. cooling towers with cross-current on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28F25/02—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for distributing, circulating, and accumulating liquid
- F28F25/08—Splashing boards or grids, e.g. for converting liquid sprays into liquid films; Elements or beds for increasing the area of the contact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冷卻塔,其將填充材料設為複數分割結構,使經分割之各填充材料可相對於塔體而橫向出入,容易將填充材料配設於塔體上或自塔體上拆卸,可降低與填充材料有關之作業之成本。將填充材料設為於上下方向重疊複數段者,於各段之填充材料21、22之每一個上設置與填充材料21、22一體化之支持器27,另一方面,將設置有使該支持器27卡合之溝槽16、17的支持框15配設於塔體上,將支持器27插入至支持框15之溝槽16、17中而使填充材料21、22由支持框15來支持,並且使填充材料21、22可於溝槽連續方向上移動,因此一面確實地支持各段之填充材料21、22,一面使填充材料21、22自塔體側方移動至塔體內之配設部位而配設,或可容易將填充材料21、22自塔體上拆卸,可提高與填充材料有關之作業之效率。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使循環使用之液相之熱媒於熱交換部中與空氣進行熱交換而冷卻之冷卻塔,尤其關於一種交叉流式之冷卻塔。
通常,以於工廠或空調設備等中循環使用之水等液相之熱媒之冷卻為目的而設置於屋外之冷卻塔中,成為如下結構:於冷卻塔內部之熱交換部,使隨著風扇(送風機)之工作而自外部取入之空氣(外部氣體)與熱媒,直接或間接地進行熱交換來進行冷卻。
其中,交叉流式之冷卻塔成為如下裝置並廣泛使用:對收納於方形之塔體中之積層結構之填充材料,自上方噴灑熱媒即循環水,並且自側方導入外部氣體,於正交之循環水與外部氣體之間進行熱交換。
如上所述之現有之交叉流式之冷卻塔之例有日本特開平6-307795號公報中揭示者。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307795號公報
[新型所欲解決之問題]
現有之交叉流式之冷卻塔具有上述專利文獻所示之構成,於熱交換部即填充材料中,係水與外部氣體成為正交之流動而進行熱交換之結構。
如上所述之交叉流式之冷卻塔中先前使用之填充材料係將多片之填充材料片材以黏接劑相互貼合且積層而成為一體之塊狀者。藉由黏接一體化而整體具有充分之剛性之填充材料可直接作為一體來操作,於冷卻塔塔體上之配設亦可無特別考慮。
但,藉由使用黏接劑來進行之填充材料片材之積層一體化,近年來由於黏接劑之乾燥・硬化步驟中所需要之時間或空間之不易確保、以及由與黏接劑中之有機溶劑有關之限制所引起之操作之困難度之問題,而難以採用,因此提出有不使用黏接劑而使填充材料片材一體化之方法。
然而,應用如上所述之不使用黏接劑之方法,例如將相鄰之填充材料片材彼此藉由凹凸之嵌合或焊接來一體化之方法而獲得之填充材料與使用黏接劑而一體化者相比較,通常剛性較低,無法進行如先前般之以填充材料之剛性為前提之配設,配設需要特別之工夫,因此具有填充材料於塔體上之配設費時費力,導致製造成本之上升之課題。
本創作係為了消除上述課題而形成者,目的為提供一種冷卻塔,其將填充材料設為複數分割結構,使經分割之各填充材料可相對於塔體而橫向出入,容易將填充材料配設於塔體上或自維護等之塔體上拆卸,可降低與填充材料有關之作業之成本。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創作之冷卻塔係交叉流式之開放式冷卻塔,其一面將冷卻對象之循環水對冷卻塔塔體內之填充材料噴灑,一面藉由利用送風機之抽氣通風而自填充材料之側方橫向流通外部之空氣,至少於填充材料上進行空氣與循環水之熱交換;上述填充材料係使填充材料片材積層而形成,使積層方向成為橫向,可以於上下方向重疊複數段之配置來配設於塔體內;於各段之填充材料中之片材積層方向之兩端,向外方突出之既定之支持器與填充材料設置為一體;於塔體內之隔著填充材料配設部位之兩側之既定部位,配設有一組或複數組支持框,其設置有可插入各填充材料之支持器的溝槽;並且各填充材料將兩端之支持器分別插入至塔體之支持框之溝槽中,一面透過支持器且由支持框來支持,一面自塔體之側方朝至少支持框之溝槽之連續方向移動而配設於塔體內。
如上所述,根據本創作,將藉由填充材料片材之積層而形成之填充材料設為於上下方向重疊複數段者,對各段之填充材料之每一個,以向填充材料側方突出之方式設置與填充材料一體化之支持器,另一方面,將設置有使該支持器卡合之溝槽的支持框配設於塔體上,將支持器插入至塔體側之支持框之溝槽中而使填充材料由支持框來支持,並且使填充材料可相對於支持框而向溝槽之連續方向移動,藉此可順利地確實支持各段之填充材料,並且使填充材料自塔體側方沿著溝槽而移動至塔體內之配設部位來配設,或可容易將填充材料自塔體引出而拆卸,提高冷卻塔組裝或維護等與填充材料有關之作業之效率而降低成本。
又,本創作之冷卻塔視需要,與複數段之填充材料中的最下段之填充材料之支持器對應之支持框之溝槽,將成為支持器之插入開始位置之溝槽端部之高度,設定為填充材料可於較冷卻塔下部水槽之側端位置更上側沿著溝槽而移動之既定高度;且設為於橫方向上自溝槽端部連續至最下段之填充材料於塔體內之配設部位之上方位置之溝槽形狀,且將連續至上述上方位置之溝槽自上述上方位置向下方進一步擴張至在上述配設部位配設有填充材料之狀態下之填充材料之支持器位置;並且上述最下段之填充材料於較下部水槽之側端位置更上側,自塔體之側方朝塔體內橫向移動,若到達塔體內之配設部位之上方,則使支持器可一面沿著支持框之溝槽擴張部分一面向下方之配設部位移動。
如上所述,根據本創作,關於將最下段之填充材料之支持器插入之支持框之溝槽,以填充材料可於較下部水槽之側端位置更上側移動之方式,來設定自溝槽端部至填充材料之塔體內配設部位之上方為止之溝槽位置,並且將溝槽進一步向下方擴張,使與插入至溝槽中之支持器一體之填充材料可移動至塔體內配設部位,若使填充材料自塔體側方沿著支持框之溝槽而移動,到達塔體內配設部位之上方後,使填充材料沿著溝槽擴張部分而向下方移動,則可將填充材料以落入至塔體內配設部位之形式來配設,藉此,最下段之填充材料之塔體內配設部位到達低於下部水槽側端部之位置,即便於僅藉由填充材料之橫向之移動,無法將填充材料配設於塔體內之條件下,亦沿著支持框之溝槽而使填充材料順利地移動,使填充材料確實地到達至塔體內配設部位。
又,本創作之冷卻塔視需要設置貫通材料,其將形成上述各填充材料之已積層之填充材料片材於片材積層方向上貫通,使填充材料片材一體化;並且於該貫通材料之兩端分別連結上述支持器。
如上所述,根據本創作,貫通材料將已積層之填充材料片材貫通,利用該貫通材料來拘束與各填充材料片材之向片材積層方向正交之方向之移動,設為填充材料片材彼此難以向與片材積層方向正交之方向偏離之狀態,藉此,經積層之填充材料片材確實地一體化,並且可維持該一體化之狀態,可確實地發揮作為填充材料之功能。又,藉由與支持框卡合來支持填充材料整體之支持器連結於貫通材料,而成為利用貫通材料來均等地支撐各填充材料片材之重量的狀態,負重不會集中於一部分之填充材料片材上,可牢固且穩定地支持填充材料。
又,本創作之冷卻塔視需要為如下者:上述支持框於塔體中之隔著填充材料配設部位之兩側,設置複數段之可插入上述支持器之溝槽,可支持上下重疊之全段之填充材料。
如上所述,根據本創作,配設於塔體之隔著填充材料配設部位之兩側的支持框係使插入支持器之溝槽與複數段之所有填充材料對應而設置,將於塔體上之配設數視為一組,藉由利用該一組支持框來支持複數段之填充材料,則不需要準備複數個與每個填充材料對應之支持框來組合之作業,可減少支持框之配設所花費之工夫,並且將支持框彼此之連結部分排除而從最初設為一體,提高作為支持框整體之強度,可適當支持各填充材料。
又,本創作之冷卻塔視需要將上述支持框設為無縫之連續體,其將複數段之各填充材料之側方整體覆蓋,且由具有耐水性之材質來一體成形。
如上所述,根據本創作,將支持框設為經一體成形之無縫之連續體,設為將配設於塔體內之各段之填充材料之側方覆蓋之狀態,藉此,於在冷卻塔工作狀態下,來自上方之噴灑水於填充材料之外側流動之情形時,亦可阻止無縫連續之支持框向較水之支持框更外側行進,可確實地防止水向支持框之外側洩漏或飛散。
以下,基於上述圖1至圖11來對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進行說明。
如上述各圖所示,本實施方式之冷卻塔1為如下構成,其包括:塔體10,將熱媒即循環水與外部之空氣於內部流通;填充材料21、22,於塔體10內作為熱交換部而使循環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上部水槽30,配設於填充材料21之上側來供給循環水,且將該循環水向填充材料21、22各部噴灑;下部水槽50,配設於填充材料22之下側,將通過填充材料21、22之循環水回收;配水管路60,將自該下部水槽50中取出且經過既定之循環管路95之循環水預先送入至上述上部水槽30中;以及送風機70,配設於下部水槽50之中央上方,於填充材料21、22之各填充材料片材25間,藉由抽氣通風而流通外部之空氣。
本實施方式之冷卻塔1係交叉流式(Cross Flow Type)之開放式冷卻塔,其對塔體10內之作為熱交換部之填充材料21、22,自上側之上部水槽30來噴灑冷卻對象之循環水,並且藉由利用送風機70之抽氣通風而自側方對各填充材料21、22取入外部之空氣,於填充材料21、22上進行循環水與空氣之熱交換。
上述塔體10為如下構成:設為將矩形剖面形狀之塔內空間包圍之形狀,且於內部隔著中央之通風用空間部而將兩組之填充材料21、22相向配置,於成為面向該等各組填充材料21、22而相向之位置關係的兩個側面,取入外部之空氣,並且將於填充材料21、22上進行熱交換後之空氣自上部中央排出。
此外,該塔體10中之填充材料21、22之支持結構以外之各部構成係與習知之交叉流式之開放式冷卻塔中之塔體相同者,省略詳細之說明。
於塔體10中之隔著填充材料21、22之配設部位的兩側之既定部位,分別配設用以支持各填充材料21、22之支持框15。該等支持框15係設為無縫之大致板狀之連續體之構成,其將上下之各填充材料21、22之側方整體覆蓋,且由具有耐水性之材質、例如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纖維強化塑膠)來一體成形。於如上所述之支持框15上,用於各填充材料21、22的拆裝及支持之溝槽16、17於填充材料21、22之每一個上,至少於橫方向上連續而設置,可於支持框15上支持上下兩個之填充材料21、22。
藉由如上所述,利用一組支持框15來支持上下兩個填充材料21、22,則不需要準備複數個與填充材料21、22之每一個對應之支持框並加以組合的作業,減少支持框於塔體上之配設所花費之工夫,並且將支持框彼此之連結部分排除而從最初設為一體,可提高支持框整體之強度,可更適當地支持各填充材料21、22。
上述填充材料21、22係將多個之大致板狀之填充材料片材25以積層狀態來一體化而形成,設為如支持框15分別位於其積層方向之兩側般之橫向,且為以於上下方向上重疊二段之配置來配設於塔體10內之構成。由於二段配置,最上段之填充材料成為上段之填充材料21,最下段之填充材料成為下段之填充材料22。
於各填充材料21、22中之片材積層方向之兩端,分別設置有向外方突出之既定之支持器27。各支持器27可插入至配設於塔體10上之支持框15之溝槽16、17中。各填充材料21、22為如下構成:藉由使兩端之支持器27分別插入至支持框15之溝槽16、17中並卡合,而透過該等支持器27且由支持框15來支持。
又,於各填充材料21、22中設置有貫通材料28,其將形成該等填充材料之已積層之填充材料片材25於片材積層方向上貫通。於該貫通材料28之兩端分別連結支持器27,貫通材料28與填充材料21、22一體化(參照圖3)。
利用貫通材料28及支持器27,以使各填充材料片材25於積層方向上不移動之方式來拘束,並且利用貫通材料28,以使各填充材料片材25在與積層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亦不移動之來拘束,藉此,於不將片材彼此黏接之結構中,亦可將各填充材料片材25一體化為填充材料21、22,且可賦予作為填充材料而難以變形之充分剛性。
如上所述之各填充材料21、22將兩端之支持器27分別插入至塔體10之支持框15之溝槽16、17中,利用支持框15且透過支持器27來支撐,並且自塔體10之側方橫向移動而配設於塔體內。
此外,對於支持框15之溝槽16、17,上段之填充材料21之支持器27插入至支持框15之上段之溝槽16中,下段之填充材料22之支持器27插入至支持框15之下段之溝槽17中。
如上所述之支持框15中的與下段之填充材料22之支持器27對應之溝槽17將成為支持器27之插入開始位置的溝槽端部之高度,設定為填充材料22可於較冷卻塔下部水槽50之側端位置更上側移動之既定高度。
又,該溝槽17設為於橫方向上自溝槽端部連續至下段之填充材料22之塔體內配設部位之上方位置的溝槽形狀,且為如下構成:將連續至該上方位置之溝槽,自上述上方位置向下方進一步擴張至在上述配設部位配設有填充材料22之狀態下之填充材料22之支持器27位置。
而且,下段之填充材料22若於較下部水槽50之側端位置更上側,自塔體10之側方朝塔體內橫向移動,到達填充材料22之塔體內配設部位之上方位置,則使支持器27可一面沿著支持框15之溝槽擴張部分,一面向下方之配設部位移動。
除此以外,關於填充材料21、22中的沿著作為熱交換部之各填充材料片材25而流下之循環水、與在填充材料片材25間之間隙中向與循環水之流下方向正交之方向流動之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之方面之各部構成,與習知之交叉流式之開放式冷卻塔中之填充材料相同,省略詳細說明。
上述上部水槽30係由底部具有多個小孔之淺的箱狀體所形成,係配設於塔體10上部之相當於各填充材料21、22之上方之位置者。該上部水槽30係與配水管路60連接,接收自下部水槽50中輸出且經由通過冷凍機或空調設備等之循環管路95而來之循環水之供給,係將該循環水自底部之多個孔向下方之填充材料21各部,均勻地以既定之水量來分配滴下之習知構成,省略詳細說明。
上述下部水槽50係配設在固定設置於塔體10之下側的水槽補強框51上,接收所流下之循環水且暫時儲留且回收者,將循環水減少時所補給之補給水之給水部(省略圖示)、或使循環水對冷卻塔流入流出之循環管路95等分別連接,係可儲留既定量之循環水之習知構成,省略詳細說明。
於該下部水槽50中之向循環管路95中進入之水之出口,設置過濾器57,將析出於水中之水垢等異物分離,僅循環水於循環管路95中流通。
上述配水管路60係作為將通過循環管路95而回流至冷卻塔1中之循環水供給至上部水槽30中之管路,而設置於塔體10內部者。
又,上述送風機70為如下之習知者,其配設於塔體10之上部中央,藉由透過其下方之通風用空間部之抽氣通風而對各填充材料21、22橫向地導入外部之空氣,將通過填充材料21、22之空氣向上方吹出而排出至塔體10之外,省略詳細說明。
其次,對本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中之填充材料之塔體內配設步驟進行說明。
作為前提,冷卻塔1之塔體10設為處於如下狀態者:在與水槽補強框51一體化之下部水槽50之上側,組裝形成塔體10之要部的柱或側部外板12,然後於塔體內之隔著填充材料配設部位之兩側分別配設有支持框15(參照圖5)。
各填充材料21、22係藉由將形成填充材料之已積層之填充材料片材25於其片材積層方向上貫通之貫通材料28、以及分別連結於該貫通材料28之兩端的支持器27,將相鄰之片材彼此不黏接而成為一體化之狀態。
將如上所述之填充材料21、22中的下段之填充材料22先配設於塔體內。首先,將填充材料22之兩端之支持器27分別插入至塔體10之支持框15之溝槽17中,設為利用支持框15且透過支持器27而支撐填充材料22之狀態,並且使填充材料22自塔體10之側方朝塔體內橫向移動(參照圖6、圖7)。
下段之填充材料22於塔體內之配設部位為下部水槽50之正上方,配設部位之下端低於下部水槽50之側端位置。藉由該下部水槽50之側端部之存在,而成為僅使填充材料22橫向移動,無法使填充材料22到達塔體內之配設部位的結構。
但是,支持框15之溝槽17設定為填充材料22可於較下部水槽50之側端位置更上側移動之既定高度,且設為於橫方向上自溝槽端部連續至下段之填充材料22之塔體內配設部位之上方位置的溝槽形狀(參照圖7)。
因此,若使下段之填充材料22以其支持器27沿著溝槽17之方式移動,則可於較下部水槽50之側端位置更上側,自塔體10之側方朝塔體內橫向移動,可到達填充材料22之塔體內配設部位之上方位置。
又,溝槽17自上述上方位置向下方,進一步擴張至在填充材料22之塔體內配設部位配設有填充材料22之狀態下的填充材料22兩端之支持器27位置(參照圖8)。
藉此,使下段之填充材料22到達上述上方位置後,一面使支持器27沿著朝向溝槽17之下方之擴張部分,一面使其進一步向下移動,可使其到達目標位置之塔體內配設部位。
將下段之填充材料22配設於正確之塔體內配設部位後,接著,作為上段之填充材料21於塔體內之配設步驟,將填充材料21之兩端之支持器27分別插入至與其對應之支持框15之溝槽16中,設為利用支持框15且透過支持器27而支撐填充材料21之狀態,並且使填充材料21自塔體10之側方橫向移動(參照圖9)。
支持框15中的與上段之填充材料21之支持器27對應之溝槽16設定為填充材料21可於較配設完畢之下段之填充材料22更上側移動之既定高度,且設為自其溝槽端部起,於橫方向上連續至在填充材料21之塔體內配設部位配設有填充材料21之狀態下之填充材料21兩端之支持器27位置的溝槽形狀。
藉此,若使上段之填充材料21自塔體10之側方朝塔體內橫向移動,則可到達作為目標位置之填充材料21之塔體內配設部位。
各填充材料21、22中,利用貫通材料28及支持器27,以使各填充材料片材25於積層方向上不移動之方式來拘束,並且利用貫通材料28,以使各填充材料片材25在與積層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亦不移動之方式來拘束,藉此,於將片材彼此不黏接之結構中,亦可將各填充材料片材25一體化為填充材料21、22,且賦予作為填充材料而難以變形之足夠剛性。因此,於各填充材料21、22於塔體10內之配設之操作中,可將填充材料無問題地作為一體來操作,可高效率地進行配設作業。
又,與各填充材料片材25卡合之貫通材料28連結於支持器27,成為利用貫通材料28來均等地支撐各填充材料片材25之重量之狀態,負重亦不集中於一部分之填充材料片材25上,可牢固且穩定地經由支持器27來支持填充材料21、22,並且,例如於配設步驟之中途階段,即便對填充材料片材25之一部分施加力,填充材料片材25彼此亦不會相互分離或偏離,作為填充材料之操作性亦優異。
如圖11所示,將填充材料21、22配設於塔體內之後,以與習知之冷卻塔組裝步驟相同之方式,視需要安裝形成塔體之一部分之梁等構件,然後安裝內部之配管與上部水槽30。之後,於塔體10之填充材料21、22露出之側面,安裝覆蓋填充材料之遮光體等保護構件,最後於塔體上部安裝送風機70,藉此,冷卻塔成為完成狀態。
接著,對本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工作狀態進行說明。
於包括冷卻塔1之循環管路95中流通之作為熱媒之循環水係與習知之冷卻塔同樣,於通常之冷卻塔運轉狀態下,經過位於循環管路95之路徑中之冷凍機或空調設備等而受熱,提高溫度而到達冷卻塔1。回到冷卻塔1中之循環水首先進入塔體10內之配水管路60中,使管路朝向上部水槽30側。
經過配水管路60而導入至上部水槽30中之循環水以既定時間從上部水槽30底部之各孔中通過,分配滴下至下方之填充材料21各部,到達填充材料21。此外,以於填充材料21之兩側隔著該填充材料21之方式來設置之支持框15的上部到達上部水槽30之側方,自上部水槽30滴下灑水之水不會越過支持框15而進入至其外側。
到達上段之填充材料21之循環水進入至形成填充材料21之填充材料片材25間之各間隙中,一面沿著填充材料片材25而流下,一面與藉由利用送風機70之抽氣通風而對該填充材料21橫向導入之外部之空氣接觸。循環水主要利用藉由伴隨空氣與循環水之溫度差的熱傳遞(顯熱)而帶來之冷卻作用、以及藉由循環水之蒸發熱(潛熱)而帶來之冷卻作用而冷卻,另一方面,藉由熱交換而反過來使空氣溫度上升。
如此一來,循環水經過與上段之填充材料21中之空氣的熱交換而冷卻後,到達下段之填充材料22,與上段同樣,進入至形成填充材料22之填充材料片材25間之各間隙中,一面沿著填充材料片材25而流下,一面與藉由利用送風機70之抽氣通風而對該填充材料22橫向導入之外部之空氣接觸。循環水主要利用藉由伴隨空氣與循環水之溫度差的熱傳遞(顯熱)而帶來之冷卻作用、以及藉由循環水之蒸發熱(潛熱)而帶來之冷卻作用而冷卻,另一方面,藉由熱交換而反過來使空氣溫度上升。
於循環水自上部水槽30到達填充材料21、22而流下之過程中,作為無縫之連續體之支持框15位於填充材料21、22之側方,藉此,即便於自上方灑水之循環水於填充材料21、22之外側流動之情形時,支持框15亦阻止循環水自支持框15向外側行進,抑制水向冷卻塔1之外側洩漏或飛散。
循環水經過與填充材料22中之空氣之熱交換而冷卻後,到達下部水槽50而被回收。儲留於下部水槽50中之循環水從下部水槽出口之過濾器57之中通過後,再次進入至循環管路95中,作為熱媒而重新在冷凍機或空調設備等受熱後,回到冷卻塔1而進入至配水管路60中,重複進行上述過程。
另一方面,與循環水進行熱交換而使溫度上升之空氣藉由送風機70之抽氣而於形成填充材料21、22之各填充材料片材25間之間隙中橫向通過。於填充材料片材25間通過而自填充材料21、22之輸出之空氣藉由送風機70而排出至冷卻塔外,排出空氣擴散至外部之空氣中。
於各填充材料21、22之填充材料片材25中通過貫通材料28,並且於貫通材料28之兩端部連結支持器27,將經積層之填充材料片材25加以保持,藉此,形成各填充材料21、22之經積層之填充材料片材25確實地一體化,且可維持該一體化之狀態,使用冷卻塔1時,填充材料21、22可穩定地發揮其功能。
此外,本實施方式中,對冷卻塔1單獨使用一台之情形進行說明,但除此以外,於將複數台之冷卻塔並列連結,省略由塔體彼此所隔著之部位之塔體側部外板之配設,作為各塔體中央之通風用空間部相連之狀態來使用之情形時,亦可採用同樣之構成,於如上所述並列設置複數個冷卻塔之情形時,支持框位於鄰接之冷卻塔之填充材料間,成為一種隔板,防止隔著支持框而相鄰之填充材料間之空氣之洩漏,可抑制熱交換效率之下降。
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中,將藉由填充材料片材25之積層而形成之填充材料21、22設為於上下方向重疊複數段者,於各段之填充材料21、22之每一個上,以向填充材料側方突出之方式來設置與填充材料一體化之支持器27,另一方面,將設置有使該支持器27卡合之溝槽16、17的支持框15配設於塔體10上,將支持器27插入至塔體側之支持框15之溝槽16、17中,將填充材料21、22由支持框15來支持,並且使填充材料21、22可相對於支持框15而於溝槽16、17之連續方向上移動,因此順利地確實支持各段之填充材料21、22,並且使填充材料21、22沿著溝槽16、17而自塔體側方移動至塔體內之配設部位來配設,或容易將填充材料21、22自塔體10中拉出而拆卸,可提高冷卻塔組裝或維護等與填充材料21、22有關之作業之效率而降低成本。
此外,上述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中,將填充材料21、22設為上下二段,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冷卻塔之冷卻能力與對應於其之冷卻塔之大小對應,形成設置三段以上之複數段之填充材料之構成。
又,於上述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中,最下段之填充材料22之塔體內配設部位之下端位置低於下部水槽50之側端位置,為了與其對應,而設為如下構成:將支持框15中之下側之溝槽17形成為自既定高度之溝槽端部起,於橫方向上連續至填充材料22之塔體內配設部位之上方位置,進一步自此向下方擴張之溝槽形狀;但除此以外,於下部水槽之側端部成為較最下段之填充材料之塔體內配設部位更下方之情形時,與最下段之填充材料對應之支持框之溝槽亦可設為單純地橫向連續之溝槽形狀。
又,上述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中,支持框15設為一體成形之無縫之大致板狀之連續體,可利用一個支持框15來支持上下兩個填充材料21、22,設為將上下之各填充材料21、22之側方整體覆蓋之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設為將複數個組件加以組合而形成支持框之構成,例如與冷卻塔為大型且填充材料整體之大小亦增大之情形對應,即便支持框大型化,亦可藉由將容易操作之大小之組件加以組裝而順利地配設支持框,與對一體成形之大型支持框進行操作之情形相比,可容易於塔體上配設支持框。
1:冷卻塔
10:塔體
12:側部外板
15:支持框
16、17:溝槽
21、22:填充材料
25:填充材料片材
27:支持器
28:貫通材料
30:上部水槽
50:下部水槽
51:水槽補強框
57:過濾器
60:配水管路
70:送風機
95:循環管路
[圖1]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局部剖面前視圖。
[圖2]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俯視圖。
[圖3]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中之填充材料之概略立體圖。
[圖4]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中之支持框之立體圖。
[圖5]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組裝時之支持框之配設狀態說明圖。
[圖6]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組裝時之下段之填充材料之配設開始狀態說明圖。
[圖7]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組裝時之下段之填充材料之沿著支持框溝槽部之橫向移動狀態說明圖。
[圖8]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組裝時之下段之填充材料之沿著支持框溝槽部之向下移動狀態說明圖。
[圖9]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組裝時之上段之填充材料之配設開始狀態說明圖。
[圖10]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中之利用支持框之上段之填充材料支持狀態說明圖。
[圖11]係本創作之一實施方式之冷卻塔之組裝時之填充材料之配設完畢狀態說明圖。
12:側部外板
15:支持框
16、17:溝槽
21、22:填充材料
27:支持器
50:下部水槽
51:水槽補強框
Claims (7)
- 一種冷卻塔,其係交叉流式之開放式冷卻塔,其一面將冷卻對象之循環水對冷卻塔塔體內之填充材料噴灑,一面藉由利用送風機之抽氣通風而使外部之空氣自填充材料之側方橫向流通,至少於填充材料上進行空氣與循環水之熱交換;其特徵在於: 上述填充材料係使填充材料片材積層而形成,使積層方向成為橫向,可以於上下方向重疊複數段之配置來配設於塔體內; 於各段之填充材料中之片材積層方向之兩端,向外方突出之既定之支持器與填充材料設置為一體; 於塔體內之隔著填充材料配設部位之兩側之既定部位,設置有一組或複數組支持框,其設置有可插入各填充材料之支持器的溝槽;並且 各填充材料將兩端之支持器分別插入至塔體之支持框之溝槽中,一面透過支持器且由支持框來支持,一面自塔體之側方朝至少支持框之溝槽之連續方向移動而配設於塔體內。
- 如請求項1之冷卻塔,其中, 與複數段之填充材料中的最下段之填充材料之支持器對應之支持框之溝槽,將成為支持器之插入開始位置之溝槽端部之高度,設定為填充材料可於較冷卻塔下部水槽之側端位置更上側沿著溝槽而移動之既定高度,且設為於橫方向上自溝槽端部連續至最下段之填充材料於塔體內之配設部位之上方位置的溝槽形狀,且將連續至上述上方位置之溝槽,自上述上方位置向下方進一步擴張至在上述配設部位配設有填充材料之狀態下之填充材料之支持器位置;並且 若上述最下段之填充材料於較下部水槽之側端位置更上側,自塔體之側方朝塔體內橫向移動,到達塔體內之配設部位之上方,則使支持器可一面沿著支持框之溝槽擴張部分,一面向下方之配設部位移動。
- 如請求項1或2之冷卻塔,其中, 設置貫通材料,其將形成上述各填充材料之已積層之填充材料片材於片材積層方向上貫通,使填充材料片材一體化;並且 於該貫通材料之兩端分別連結上述支持器。
- 如請求項1或2之冷卻塔,其中, 上述支持框於塔體中之隔著填充材料配設部位之兩側,設置複數段之可插入上述支持器之溝槽,從而可支持上下重疊之全段之填充材料。
- 如請求項3之冷卻塔,其中, 上述支持框於塔體中之隔著填充材料配設部位之兩側,設置複數段之可插入上述支持器之溝槽,從而可支持上下重疊之全段之填充材料。
- 如請求項4之冷卻塔,其中, 上述支持框設為無縫之連續體,其將複數段之各填充材料之側方整體覆蓋,且由具有耐水性之材質來一體成形。
- 如請求項5之冷卻塔,其中, 上述支持框設為無縫之連續體,其將複數段之各填充材料之側方整體覆蓋,且由具有耐水性之材質來一體成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27762A JP2023022734A (ja) | 2021-08-03 | 2021-08-03 | 冷却塔 |
JP2021-127762 | 2021-08-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35708U true TWM635708U (zh) | 2022-12-21 |
Family
ID=851556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208008U TWM635708U (zh) | 2021-08-03 | 2022-07-26 | 冷卻塔 |
TW111127983A TW202314182A (zh) | 2021-08-03 | 2022-07-26 | 冷卻塔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27983A TW202314182A (zh) | 2021-08-03 | 2022-07-26 | 冷卻塔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3022734A (zh) |
TW (2) | TWM635708U (zh) |
WO (1) | WO202301366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347842B1 (zh) * | 1956-06-23 | 1959-09-05 | ||
JP3657150B2 (ja) * | 1999-08-20 | 2005-06-08 | 株式会社神鋼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 | 冷却塔の充填材の支持構造 |
FI20010278A (fi) * | 2001-02-14 | 2002-08-15 | Esp Tekniikka Oy | Jäähdytystornin kennopatja |
CN213687957U (zh) * | 2020-11-23 | 2021-07-13 | 上海毓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离心式鼓风横流开式冷却塔 |
-
2021
- 2021-08-03 JP JP2021127762A patent/JP2023022734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7-26 TW TW111208008U patent/TWM635708U/zh unknown
- 2022-07-26 TW TW111127983A patent/TW202314182A/zh unknown
- 2022-08-03 WO PCT/JP2022/029745 patent/WO202301366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13666A1 (ja) | 2023-02-09 |
JP2023022734A (ja) | 2023-02-15 |
TW202314182A (zh) | 2023-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49331B1 (en) | Improved suction hood flum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ular heat exchange tower | |
US9995182B2 (en) | Installatio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steam condensation system | |
JP7280284B2 (ja) | 液体乾燥剤の空気調整システムのための3方向熱交換器、及び製造方法 | |
CN102027296A (zh) | 热地板数据中心 | |
CN110220254A (zh) | 使用液体干燥剂进行空气调节及其它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 |
US10495391B2 (en) | Flum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ular heat exchange tower | |
US10538933B2 (en) | Modular heat exchange tow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 |
US20180245864A1 (en) | Water collection system for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er | |
KR20160016886A (ko) | 모듈형 공랭식 콘덴서 장치 및 방법 | |
US11079187B2 (en) | Modular heat exchange tow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 |
TWM635708U (zh) | 冷卻塔 | |
US9739069B2 (en) | Methods of assembling cooling towers | |
CN207247488U (zh) | 模块组合式间接换热芯体 | |
AU2008261181A1 (en) | A containerised modular cooling tower assembly | |
CN207350492U (zh) | 空调末端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JP2011002207A (ja) | 給湯器 | |
JPH07305995A (ja) | 蒸発式直交流型冷却塔 | |
US20170003088A1 (en) | Modules for heat exchange for use in cooling towers | |
US20170003087A1 (en) | Modules for heat exchange for use in cooling towers | |
CN114278132A (zh) | 一种钢结构厂房及其施工方法 | |
JPH0860881A (ja) | 冷却塔 | |
JP2017116171A (ja) | クーラユニッ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