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5430U - 緩衝吸能支架 - Google Patents

緩衝吸能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5430U
TWM635430U TW111209114U TW111209114U TWM635430U TW M635430 U TWM635430 U TW M635430U TW 111209114 U TW111209114 U TW 111209114U TW 111209114 U TW111209114 U TW 111209114U TW M635430 U TWM635430 U TW M6354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ring wall
movable seat
along
s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9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伃昇
黃文賓
黎修甫
程昱智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9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5430U/zh
Publication of TWM635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543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提供緩衝吸能支架,包括固定座、活動座、彈性緩衝件和定位銷。固定座設有孔組,孔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定位孔;活動座沿第一方向可活動地配合於固定座。彈性緩衝件彈性地支撐於固定座和活動座之間。定位銷安裝於活動座。在活動座受外力相對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時,定位銷限制於對應位置的定位孔。

Description

緩衝吸能支架
本實用新型涉及支架結構領域,具體而言,涉及緩衝吸能支架。
如車載屏等車載電子設備安裝於車輛時,若車輛出現急刹車或意外撞擊,人員可能撞擊車載電子設備,造成人員或設備損傷。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緩衝吸能支架,以解決已知技術中意外撞擊容易損傷人員或設備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緩衝吸能支架,包括固定座、活動座、彈性緩衝件和定位銷。所述固定座設有孔組,所述孔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對的引導面和止退面,在第一方向的前向上,所述止退面位於後方、所述引導面位於前方。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可活動地配合於所述固定座。所述彈性緩衝件彈性地支撐於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活動座之間,用於吸收外力作用於固定座和活動座之間的衝擊能量。所述定位銷安裝於所述活動座,並沿第二方向彈性地抵壓於所述固定座;所述定位銷對應於所述孔組。在所述活動座受外力相對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時,所述彈性緩衝件吸收衝擊能量而增大彈性勢能,且所述定位銷在所述引導面的引導下隨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停止時,所述定位銷被當前所在的所述定位孔的止退面限止於當前所在的所述定位孔。
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緩衝吸能支架,能夠在外力衝擊的作用下,通過彈性緩衝件緩衝吸能,加之孔組的定位孔的引導面的引導作用和止退面的止退作用,能夠根據外力衝擊能量的大小使定位銷停止在孔組的對應定位孔處,從而鎖定活動座的最終位置,降低或避免彈性緩衝件反向釋放吸能的能量造成活動座反彈造成傷害的可能。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引導面為斜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前向上,所述引導面到所述定位孔的開口一側逐漸減小。所述止退面為垂面,所述止退面垂直於第一方向。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孔組還包括終點孔,所述終點孔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直孔;所述終點孔位於所述孔組在第一方向的前向的最前端;所述終點孔的截面大於所述定位銷的截面,以使所述定位銷在移動至對應所述終點孔時,能夠彈性地伸入並限止於所述終點孔和/或沿第二方向離開活動座進入所述終點孔。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環壁,所述第一環壁的軸線沿第一方向;所述孔組有多個,多個所述孔組沿周向分佈於所述第一環壁的外周面。所述活動座可活動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所述定位銷有多個,多個所述定位銷沿周向分佈於所述活動座,並和多個所述孔組一一對應。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活動座和所述第一環壁的外周面相互間隔以限定環形空間,所述活動座通過周向分佈的多個所述定位銷支撐於所述固定座,並能夠相對所述固定座在所述環形空間內偏轉;其中,所述偏轉指所述活動座轉動至使所述活動座的中軸線與所述固定座的中軸線呈一定夾角的轉動。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銷的抵頂所述固定座的一端為半球形。所述定位孔的孔底面為軸線沿第一方向的半圓柱面,所述引導面和所述止退面分別連接於所述半圓柱面的軸向兩端。所述定位銷的半球形的半徑小於所述半圓柱面的半徑。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環壁限定沿軸向的臺階孔,所述臺階孔具有朝向所述活動座的第一臺階面。所述活動座包括第二環壁、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第二環壁間隔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周,所述第一凸沿連接於所述第二環壁遠離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並限定沿軸向對應所述第一臺階面的第二臺階面;所述彈性緩衝件為彈性支撐於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第二臺階面之間的壓縮彈簧,用於提供使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活動座相對遠離的彈性力。所述第二凸沿連接於所述第二環壁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且間隔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周;所述第二凸沿設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安裝孔,所述定位銷安裝於所述安裝孔。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緩衝吸能支架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桿部和連接於所述桿部一端的限位部。所述活動座設有通孔,所述桿部沿第一方向穿過所述通孔後連接至所述固定座,且所述限位部限定所述活動座遠離所述固定座的極限位置,所述彈性緩衝件將所述活動座彈性地壓抵於所述限位部。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緩衝吸能支架還包括安裝架和軸承。所述安裝架通過所述軸承可轉動地連接於所述活動座外周。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緩衝吸能支架,用於將一車載電子設備安裝至車輛,緩衝吸能支架包括:固定座、活動座、彈性緩衝件、拉桿和多個定位銷。固定座用於連接於車輛;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環壁,所述第一環壁的軸線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環壁的外周面開設有多個孔組,多個所述孔組沿所述第一環壁的周向分佈;所述孔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定位孔和一終點孔;所述定位孔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對的引導面和止退面,在第一方向的前向上,所述止退面位於後方、所述引導面位於前方;所述終點孔位於多個所述定位孔沿第一方向的前向一端,所述終點孔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直孔;所述第一環壁內側限定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臺階孔,所述臺階孔具有第一臺階面。所述活動座能夠在外力衝擊下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靠近所述固定座,所述活動座包括第二環壁、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第二環壁間隔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周,所述第一凸沿連接於所述第二環壁遠離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並向所述第二環壁的內側延伸,所述第一凸沿限定沿第一方向對應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第一環壁的端面的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一凸沿開設有沿第一方向對應所述第一環壁的端面的通孔;所述第二凸沿連接於所述第二環壁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且間隔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周,並和所述第二環壁限定一環形空間。所述彈性緩衝件設置於所述第一環壁和所述第二環壁內側,並彈性支撐於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第二臺階面之間。所述拉桿包括桿部和連接於所述桿部一端的限位部;所述桿部沿第一方向穿過所述通孔後連接至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且所述限位部位於所述第一凸沿遠離所述固定座一側,所述彈性緩衝件將所述第一凸沿彈性地壓抵於所述限位部。多個所述定位銷分別安裝於所述第二凸沿,並和多個所述孔組一一對應;所述定位銷沿第二方向彈性地抵壓於所述固定座。在所述活動座受外力衝擊而相對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時,所述彈性緩衝件吸收衝擊能量而增大彈性勢能,且所述定位銷在所述引導面的引導下隨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停止時,所述定位銷被當前所在的所述定位孔的止退面限止於當前所在的所述定位孔或者被限止於所述終點孔。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設置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準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申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或/及”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在不衝突的情況下,下述的實施方式及實施方式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實施例
參見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300(如燃油車或電動汽車),其搭載有車載電子設備200(如智慧屏)。車載電子設備200可以安裝至車輛300,例如安裝至車輛300的駕駛室處,用於根據司機需要提供路況資訊等。
車輛300在行駛中的急刹車或意外碰撞時,司機或乘客可能撞擊到車載電子設備200。
本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緩衝吸能支架100,該緩衝吸能支架100固定至車輛300,用於安裝車載電子設備200。在車載電子設備200被撞擊時,該緩衝吸能支架100能夠吸能撞擊產生的衝擊能量,且車載電子設備200能夠根據撞擊強度適應性後退至對應位置而不發生反彈。下面將給出具體的實現方式。
參見圖2至圖6,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緩衝吸能支架100,包括固定座10、活動座11、彈性緩衝件12和定位銷13。固定座10用於安裝至車輛300,活動座11可活動地配合於固定座10,並用於安裝車載電子設備200。彈性緩衝件12彈性支撐在固定座10和活動座11之間,定位銷13安裝在活動座11上並能隨活動座11一起壓縮彈性緩衝件12,並鎖止在固定座10的一定位置。
其中,固定座10設有孔組14,孔組14包括沿第一方向18依次設置的多個定位孔15。定位孔15具有沿第一方向18相對的引導面16和止退面17,在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上,止退面17位於後方、引導面16位於前方。相反在第一方向18的後向20a上,止退面17位於前方、引導面16位於後方。可選地,固定座10包括第一環壁21,第一環壁21的軸線沿第一方向18。第一環壁21的外周面開設有多個孔組14,多個孔組14沿第一環壁21的周向分佈。孔組14包括沿第一方向18依次設置的多個定位孔15和一終點孔22。定位孔15具有沿第一方向18相對的引導面16和止退面17,在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上,止退面17位於後方、引導面16位於前方。終點孔22位於多個定位孔15沿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一端,終點孔22為沿第二方向19延伸的直孔,其中直孔可以為圓柱孔;第一環壁21內側限定沿第一方向18延伸的臺階孔23,臺階孔23具有第一臺階面24。
可選地,引導面16為斜面,且在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上,引導面16到定位孔15的開口一側逐漸減小。止退面17為垂面,止退面17垂直於第一方向18。如圖中示出的,定位孔15在第一方向18和定位孔15的深度方向限定的平面內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邊對應止退面17,直角梯形的斜邊對應引導面16。
活動座11沿第一方向18可活動地配合於固定座10,並能夠在外力衝擊下沿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靠近固定座10,活動座11包括第二環壁25、第一凸沿26和第二凸沿27,第二環壁25間隔地套於第一環壁21外周,第一凸沿26連接於第二環壁25遠離固定座10的一端,並向第二環壁25的內側延伸,第一凸沿26限定沿第一方向18對應第一臺階面24和第一環壁21的端面的第二臺階面28;第一凸沿26開設有沿第一方向18對應第一環壁21的端面的通孔;第二凸沿27連接於第二環壁25靠近固定座10的一端,且間隔地套於第一環壁21外周,並和第二環壁25限定一環形空間29。
彈性緩衝件12彈性地支撐於固定座10和活動座11之間,用於吸收外力作用於固定座10和活動座11之間的衝擊能量。可選地,彈性緩衝件12為彈性支撐於第一臺階面24和第二臺階面28之間的壓縮彈簧,用於提供使固定座10和活動座11相對遠離的彈性力。
本實施例中,緩衝吸能支架100還包括多個限位件30。限位件30為拉桿31,拉桿31連接於固定座10,活動座11連接於拉桿31並能夠限制活動座11遠離固定座10的極限位置。可選地,拉桿31包括桿部32和連接於桿部32一端的限位部33;桿部32沿第一方向18穿過通孔後連接至固定座10的端面,且限位部33位於第一凸沿26遠離固定座10一側,彈性緩衝件12將第一凸沿26彈性地壓抵於限位元部33。
定位銷13安裝於活動座11,並沿第二方向19彈性地抵壓於固定座10;定位銷13對應於孔組14。可選地,定位銷13有多個,多個定位銷13分別安裝於第二凸沿27,並和多個孔組14一一對應;定位銷13沿第二方向19彈性地抵壓於固定座10。
本實施例中,在活動座11受外力衝擊而相對固定座10沿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運動時,彈性緩衝件12吸收衝擊能量而增大彈性勢能,且定位銷13在引導面16的引導下隨活動座11沿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運動;活動座11沿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運動停止時,定位銷13被當前所在的定位孔15的止退面17限止於當前所在的定位孔15或者被限止於終點孔22。
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緩衝吸能支架100,能夠在外力衝擊的作用下,通過彈性緩衝件12緩衝吸能,加之孔組14的定位孔15的引導面16的引導作用和止退面17的止退作用,能夠根據外力衝擊能量的大小使定位銷13停止在孔組14的對應定位孔15處,從而鎖定活動座11的最終位置,降低或避免彈性緩衝件12反向釋放吸能的能量造成活動座11反彈造成傷害的可能。
本實施例中,可選地,終點孔22的截面大於定位銷13的截面,以使定位銷13在移動至對應終點孔22時,能夠彈性地伸入並限止於終點孔22和/或沿第二方向19離開活動座11進入終點孔22。
本實施例中,可選地,活動座11和第一環壁21的外周面相互間隔以限定環形空間29,活動座11通過周向分佈的多個定位銷13支撐於固定座10,並能夠相對固定座10在環形空間29內偏轉;其中,偏轉指活動座11轉動至使活動座11的中軸線與固定座10的中軸線呈一定夾角的轉動。
本實施例中,定位銷13包括套件34、銷件35和支撐彈簧36。銷件35的一端設置為半球形,用於抵頂固定座10,並和定位孔15配合;銷件35的另一端可伸縮地套於套件34內,並通過支撐彈簧36支撐於套件34。第二凸環上設置沿第二方向19貫通的安裝孔37,套件34可滑動地安裝於安裝孔37,且套件34的靠近固定座10的一側設置擴大的第一凸沿26,第一凸沿26能阻止套件34沿第二方向19向遠離固定座10一側退出安裝孔37。定位孔15的孔底面42為軸線沿第一方向18的半圓柱面,引導面16和止退面17分別連接於半圓柱面的軸向兩端。定位銷13的半球形的半徑小於半圓柱面的半徑。
第二凸沿27連接於第二環壁25靠近固定座10的一端,且間隔地套於第一環壁21外周;第二凸沿27設有沿第二方向19延伸的安裝孔37,定位銷13安裝於安裝孔37。
本實施例中,緩衝吸能支架100還可以包括安裝架38和軸承39,安裝架38通過軸承39可轉動地連接於活動座11外周。安裝架38的形狀可以設置為適於安裝所需安裝的車載電子設備200。如此,安裝架38和安裝於其上的車載電子設備200可以相對活動座11旋轉。
下面具體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緩衝吸能支架100的使用方法及運行原理。
車載電子設備200通過緩衝吸能支架100安裝於車輛300,如安裝在車輛300的駕駛室。首先,車載電子設備200安裝於緩衝吸能支架100的安裝架38上時,可隨安裝架38一起相對活動座11周向轉動,以調節車載電子設備200的角度,方便使用。在安裝狀態下,活動座11通過多個定位銷13沿周向支撐於固定座10。
在車輛300急刹車或意外碰撞時,若駕駛室內人員撞擊車載電子設備200,撞擊力將使車載電子設備200、安裝架38和活動座11一起沿第一方向18的前向20移動,此時活動座11將壓縮彈性緩衝件12,將至少部分撞擊能量轉化為彈性緩衝件12的彈性勢能,降低車載電子設備200、安裝架38和活動座11的速度。在此過程中,各定位銷13的銷件35在支撐彈簧36的彈性支撐下彈性地壓抵於第一環壁21的外表面,並隨活動座11一起沿孔組14移動,經各引導面16的引導依次經過後方的數個定位孔15,直至隨活動座11一起停止並被限止在當前的定位孔15。此時,雖彈性緩衝件12仍處於壓縮狀態,因定位孔15的止退面17對銷件35的阻擋,活動座11和連接於其上的車載電子設備200不會被彈性緩衝件12反彈,避免二次傷害。
在撞擊力量足夠大時,活動座11將帶動定位銷13前移至經過所有定位孔15,並卡入終點孔22,實現最終的停止。在活動座11停止後,可沿第二方向19將定位銷13沿第二方向19推入終點孔22,解除活動座11和固定座10的相互連接,方便拆卸後重新安裝至初始位置,便於恢復其緩衝吸能能力,以預防下次可能出現的意外撞擊。
此外,在撞擊力偏心時,由於活動座11和固定座10之間的環形空間29的設置,活動座11可以相對固定座10偏轉一定角度。此時,周向不同位置的定位銷13可能卡在不同位置的定位孔15處。
可選地,參見圖6,活動座11和固定座10之間還可設置沿周向分佈的多個鎖緊螺釘40。多個鎖緊螺釘40沿第二方向19穿過活動座11後螺釘連接於固定座10,以將活動座11固定鎖止在固定座10上,此時活動座11和固定座10相對鎖止,車載電子設備200被固定安裝,不能相對活動實現緩衝吸能效果。在需要恢復該緩衝吸能支架100的緩衝吸能效果時,需要拆下所有鎖緊螺釘40,使活動座11通過多個定位銷13支撐於固定座10。
綜合以上描述,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緩衝吸能支架100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緩衝吸能結構通過孔組14和定位銷13的配合,允許受撞擊時活動座11帶動車載電子設備200壓縮彈性緩衝件12,緩衝衝擊效果,且在緩衝結束時,通過定位孔15的止退面17能夠阻止活動件帶動車載電子設備200反彈造成二次傷害。
2.在撞擊力量足夠大時,定位銷13可卡入終點孔22,並從終點孔22退出,以方便重裝恢復緩衝吸能能力。
3.衝擊力偏心時,通過環形空間29,活動座11可相對固定座10偏轉一定角度。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以上較佳實施方式對本申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都不應脫離本申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300:車輛 200:車載電子設備 100:緩衝吸能支架 10:固定座 11:活動座 12:彈性緩衝件 13:定位銷 14:孔組 15:定位孔 16:引導面 17:止退面 18:第一方向 19:第二方向 20:前向 20a:後向 21:第一環壁 22:終點孔 23:臺階孔 24:第一臺階面 25:第二環壁 26:第一凸沿 27:第二凸沿 28:第二臺階面 29:環形空間 30:限位件 31:拉桿 32:桿部 33:限位部 34:套件 35:銷件 36:支撐彈簧 37:安裝孔 38:安裝架 39:軸承 40:鎖緊螺釘 42:孔底面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中車輛安裝緩衝吸能支架和車載電子設備後的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緩衝吸能支架的三維視圖;
圖3為圖2的緩衝吸能支架的展開圖;
圖4為圖2的緩衝吸能支架的縱向剖面視圖;
圖5為圖4的緩衝吸能支架的A處放大圖;
圖6為圖2的緩衝吸能支架的橫向剖視圖。
10:固定座
11:活動座
12:彈性緩衝件
13:定位銷
14:孔組
21:第一環壁
23:臺階孔
24:第一臺階面
25:第二環壁
26:第一凸沿
27:第二凸沿
28:第二臺階面
29:環形空間
30:限位件
31:拉桿
32:桿部
33:限位部
38:安裝架
39:軸承

Claims (10)

  1. 一種緩衝吸能支架,其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設有孔組,所述孔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對的引導面和止退面,在第一方向的前向上,所述止退面位於後方、所述引導面位於前方; 活動座,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可活動地配合於所述固定座; 彈性緩衝件,所述彈性緩衝件彈性地支撐於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活動座之間,用於吸收外力作用於固定座和活動座之間的衝擊能量; 定位銷,所述定位銷安裝於所述活動座,並沿第二方向彈性地抵壓於所述固定座;所述定位銷對應於所述孔組; 在所述活動座受外力相對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時,所述彈性緩衝件吸收衝擊能量而增大彈性勢能,且所述定位銷在所述引導面的引導下隨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停止時,所述定位銷被當前所在的所述定位孔的止退面限止於當前所在的所述定位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緩衝吸能支架,其中: 所述引導面為斜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前向上,所述引導面到所述定位孔的開口一側逐漸減小; 所述止退面為垂面,所述止退面垂直於第一方向。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緩衝吸能支架,其中: 所述孔組還包括終點孔,所述終點孔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直孔;所述終點孔位於所述孔組在第一方向的前向的最前端;所述終點孔的截面大於所述定位銷的截面,以使所述定位銷在移動至對應所述終點孔時,能夠彈性地伸入並限止於所述終點孔和/或沿第二方向離開活動座進入所述終點孔。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緩衝吸能支架,其中: 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環壁,所述第一環壁的軸線沿第一方向;所述孔組有多個,多個所述孔組沿周向分佈於所述第一環壁的外周面; 所述活動座可活動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 所述定位銷有多個,多個所述定位銷沿周向分佈於所述活動座,並和多個所述孔組一一對應。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緩衝吸能支架,其中: 所述活動座和所述第一環壁的外周面相互間隔以限定環形空間, 所述活動座通過周向分佈的多個所述定位銷支撐於所述固定座,並能夠相對所述固定座在所述環形空間內偏轉;其中,所述偏轉指所述活動座轉動至使所述活動座的中軸線與所述固定座的中軸線呈一定夾角的轉動。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緩衝吸能支架,其中: 所述定位銷的抵頂所述固定座的一端為半球形; 所述定位孔的孔底面為軸線沿第一方向的半圓柱面,所述引導面和所述止退面分別連接於所述半圓柱面的軸向兩端; 所述定位銷的半球形的半徑小於所述半圓柱面的半徑。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緩衝吸能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環壁限定沿軸向的臺階孔,所述臺階孔具有朝向所述活動座的第一臺階面; 所述活動座包括第二環壁、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第二環壁間隔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周,所述第一凸沿連接於所述第二環壁遠離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並限定沿軸向對應所述第一臺階面的第二臺階面;所述彈性緩衝件為彈性支撐於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第二臺階面之間的壓縮彈簧,用於提供使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活動座相對遠離的彈性力; 所述第二凸沿連接於所述第二環壁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且間隔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周;所述第二凸沿設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安裝孔,所述定位銷安裝於所述安裝孔。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緩衝吸能支架,其中: 所述緩衝吸能支架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桿部和連接於所述桿部一端的限位部; 所述活動座設有通孔,所述桿部沿第一方向穿過所述通孔後連接至所述固定座,且所述限位部限定所述活動座遠離所述固定座的極限位置,所述彈性緩衝件將所述活動座彈性地壓抵於所述限位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緩衝吸能支架,其中: 所述緩衝吸能支架還包括安裝架和軸承; 所述安裝架通過所述軸承可轉動地連接於所述活動座外周。
  10. 一種緩衝吸能支架,用於將一車載電子設備安裝至車輛,其包括: 固定座,用於連接於車輛;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環壁,所述第一環壁的軸線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環壁的外周面開設有多個孔組,多個所述孔組沿所述第一環壁的周向分佈;所述孔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設置的多個定位孔和一終點孔;所述定位孔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對的引導面和止退面,在第一方向的前向上,所述止退面位於後方、所述引導面位於前方;所述終點孔位於多個所述定位孔沿第一方向的前向一端,所述終點孔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直孔;所述第一環壁內側限定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臺階孔,所述臺階孔具有第一臺階面; 活動座,所述活動座能夠在外力衝擊下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靠近所述固定座,所述活動座包括第二環壁、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第二環壁間隔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周,所述第一凸沿連接於所述第二環壁遠離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並向所述第二環壁的內側延伸,所述第一凸沿限定沿第一方向對應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第一環壁的端面的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一凸沿開設有沿第一方向對應所述第一環壁的端面的通孔;所述第二凸沿連接於所述第二環壁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且間隔地套於所述第一環壁外周,並和所述第二環壁限定一環形空間; 彈性緩衝件,所述彈性緩衝件設置於所述第一環壁和所述第二環壁內側,並彈性支撐於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第二臺階面之間; 拉桿,所述拉桿包括桿部和連接於所述桿部一端的限位部;所述桿部沿第一方向穿過所述通孔後連接至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且所述限位部位於所述第一凸沿遠離所述固定座一側,所述彈性緩衝件將所述第一凸沿彈性地壓抵於所述限位部; 多個定位銷,多個所述定位銷分別安裝於所述第二凸沿,並和多個所述孔組一一對應;所述定位銷沿第二方向彈性地抵壓於所述固定座; 在所述活動座受外力衝擊而相對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時,所述彈性緩衝件吸收衝擊能量而增大彈性勢能,且所述定位銷在所述引導面的引導下隨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所述活動座沿第一方向的前向運動停止時,所述定位銷被當前所在的所述定位孔的止退面限止於當前所在的所述定位孔或者被限止於所述終點孔。
TW111209114U 2022-08-22 2022-08-22 緩衝吸能支架 TWM635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114U TWM635430U (zh) 2022-08-22 2022-08-22 緩衝吸能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114U TWM635430U (zh) 2022-08-22 2022-08-22 緩衝吸能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5430U true TWM635430U (zh) 2022-12-11

Family

ID=8578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9114U TWM635430U (zh) 2022-08-22 2022-08-22 緩衝吸能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5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31978A (en) Energy absorber unit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8051742B2 (en) Steering wheel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CN100471732C (zh) 用于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的机械吸能系统
WO2015092832A1 (ja) 鉄道車両の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装置
US4182529A (en) Vehicle diverting energy absorber bumper system
JP3102087U (ja) 自動車用衝撃吸収装置
KR20180022289A (ko) 자동차 스티어링 컬럼의 텔레스코픽 래치 장치
JP2004017908A (ja) 車両用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02963415B (zh) 四向调节吸能汽车转向柱
CN106985897B (zh) 能量吸收转向柱总成
TWM635430U (zh) 緩衝吸能支架
US10046678B2 (en) Shock attenuating mounting
CN102219007B (zh) 用于将翻车保护杆或类似附着部件紧固到车辆上的装置
CN204340999U (zh) 一种带防侵入功能的制动踏板
CN106574692B (zh) 缓冲减振器
US11746848B1 (en) Buffer bracket
WO2022071074A1 (ja) バランサ装置
KR101915355B1 (ko) 충격발생부속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충격발생장치
CN101284546B (zh) 吸能式转向柱
KR101618952B1 (ko) 차량용 크래쉬박스
KR20120020753A (ko) 차량용 롤로드
CN207859882U (zh) 一种车辆驱动机构
CN102562899B (zh) 瞬间减速器
CN101172475A (zh) 轿车隐形防撞保险杠
KR20190036170A (ko) 스티어링 컬럼의 충격흡수 구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