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1271U - 包裝盒 - Google Patents

包裝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1271U
TWM631271U TW111205707U TW111205707U TWM631271U TW M631271 U TWM631271 U TW M631271U TW 111205707 U TW111205707 U TW 111205707U TW 111205707 U TW111205707 U TW 111205707U TW M631271 U TWM631271 U TW M63127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dge
seam
w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5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莉蘋
Original Assignee
李莉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莉蘋 filed Critical 李莉蘋
Priority to TW111205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31271U/zh
Publication of TWM631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127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包裝盒,其為一體裁切而成,包裝盒包含:一本板、一第一容板組及一第二容板組,本板之彎折與否能控制第一容板組與第二容板組於一開啟型態或一閉合型態之間變化;藉此,透過各板間的相互彎折及卡扣,以達到快速組裝的效果,並且能夠透過簡易的彎折,呈現多樣化包裝盒型態,以因應不同展示及包裝效果。

Description

包裝盒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包裝盒,尤指一種能夠易於組裝的包裝盒。
包裝盒是一種用以盛載物品的容器;在販售產品時,一般會透過將產品放置於包裝盒內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藉由包裝盒來傳遞出質感與價值,幫助產品的銷售。
一般包裝盒會採用紙質箱體,紙質箱體具有重量輕、製作容易及成本低廉等特點,廣泛被用於產品的銷售包裝和運輸包裝。
習知紙質包裝盒僅能有單一盛裝及展示型態,難以呈現多樣化盛裝及展示型態,藉以難以有效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創作提供一種包裝盒,透過各板間的相互彎折及卡扣,以達到快速組裝的效果,並且能夠透過簡易的彎折,呈現多樣化包裝盒型態,以因應不同展示及包裝效果。
本創作之一項實施例提供一種包裝盒,其為一體裁切而成,包裝盒包含:一本板,其概呈矩形狀,本板的對角之間設有一彎割線,彎割線將本板區分為一第一板部及一第二板部;一第一容板組,其由本板之第一板部向外 延伸,第一容板組具有一第一側板、一第一翼板、一第一連接板及一第一蓋板;第一側板連結第一板部且能相對第一板部垂直彎折,第一翼板及第一連接板分別由第一側板之兩側向外延伸,第一翼板能相對第一側板垂直彎折,第一連接板能相對第一側板垂直彎折並與第一板部及第一翼板相互連接,使第一板部、第一側板、第一翼板及第一連接板能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第一蓋板由第一翼板向外延伸,第一蓋板能相對第一翼板彎折,以封閉第一容置空間;以及一第二容板組,其由本板之第二板部向外延伸,第二容板組具有一第二側板、一第二翼板、一第二連接板及一第二蓋板;第二側板連結第二板部且能相對第二板部垂直彎折,第二翼板及第二連接板分別由第二側板之兩側向外延伸,第二翼板能相對第二側板垂直彎折,第二連接板能相對第二側板垂直彎折並與第二板部及第二翼板相互連接,使第二板部、第二側板、第二翼板及第二連接板能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第二蓋板由第二翼板向外延伸,第二蓋板能相對第二翼板彎折,以封閉第二容置空間;其中,本板之彎折與否能使第一容板組與第二容板組於一開啟型態或一閉合型態之間變化,當本板沿彎割線彎折時,第一板部與第二板部相互疊合,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與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平行,且第一連接板與第二側板齊平,第一容板組與第二容板組呈開啟型態;當本板不沿彎割線彎折,第一蓋板與第二蓋板相互疊合卡接,且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與本板平行時,第一容板組與第二容板組呈閉合型態。
藉由上述,本創作之包裝盒為一體裁切而成,透過各板間的相互彎折及卡扣,達到減少組裝成本及快速組裝的效果;藉此,改善習知需要透過黏膠或訂書針組裝,造成組裝成本過高及組裝的不便。
再者,本創作之包裝盒透過簡易的彎折,呈現多樣化包裝盒型態, 以因應不同展示及包裝效果
100:包裝盒
10:本板
11:第一本邊
12:第二本邊
13:第三本邊
14:第四本邊
15:彎割線
16:第一板部
17:第二板部
20:第一容板組
21:第一側板
211:第一折邊
212:第一接邊
213:第一縫邊
214:第一縫板
22:第一翼板
221:第一接合邊
222:第一延伸邊
223:插縫
23:第一連接板
231:第二縫邊
232:第一相接邊
233:第二縫板
234:第一相接板
24:第一蓋板
241:第一彎邊
242:第一密合板
243:第一開孔
30:第二容板組
31:第二側板
311:第二折邊
312:第二接邊
313:第三縫邊
314:第三縫板
32:第二翼板
321:第二接合邊
322:第二延伸邊
33:第二連接板
331:第四縫邊
332:第二相接邊
333:第四縫板
334:第二相接板
34:第二蓋板
341:第二彎邊
342:第二密合板
343:割縫
344:扣部
345:第二開孔
A1:第一容置空間
A2:第二容置空間
圖1係本創作展開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組裝示意圖(一),表示各板相互彎折。
圖3係本創作開啟型態立體示意圖(一),表示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開啟。
圖4係本創作開啟型態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表示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開啟。
圖5係本創作開啟型態立體示意圖(二),表示第一蓋板及第二蓋板關閉。
圖6係本創作組裝示意圖(二),表示由開啟型態變化為閉合型態。
圖7係本創作閉合型態立體示意圖。
圖8係本創作實施例示意圖,表示第一容板組與第二容板組分離成為獨立個體。
為便於說明本創作於上述創作內容一欄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茲以具體實施例表達。實施例中各種不同物件係按適於說明之比例、尺寸、變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繪,而非按實際元件的比例予以繪製。
本創作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內」、「外」、「頂」、「底」等,僅是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創作,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合先敘明。
請參閱圖1至圖8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包裝盒100,其為紙張 或紙板一體裁切而成,以下結構敘述是以包裝盒100為展開狀,針對各板間的連結關係作敘述。
本創作包裝盒100包含:一本板10、一第一容板組20及一第二容板組30,其中,本板10之彎折與否,能使第一容板組20與第二容板組30於一開啟型態或一閉合型態之間變化;請參閱圖3至圖5,當本板10沿彎折時,第一容板組20與第二容板組30呈開啟型態;請參閱圖6至圖7,當本板10不彎折時,第一容板組20與第二容板組30呈閉合型態。
本板10,其概呈矩形狀,本板10具有一第一本邊11、一第二本邊12、一第三本邊13及一第四本邊14,第三本邊13與第四本邊14垂直連結於第一本邊11與第二本邊12之間,其中,本板10的對角之間設有一彎割線15,彎割線15將本板10區分為一第一板部16及一第二板部17,而第一板部16概呈三角形且具有第一本邊11及第三本邊13,第二板部17概呈三角形且具有第二本邊12及第四本邊14,如圖1所示。
第一容板組20,其由本板10之第一板部16向外延伸,第一容板組20具有一第一側板21、一第一翼板22、一第一連接板23及一第一蓋板24;第一側板21連結第一板部16且能相對第一板部16垂直彎折,第一翼板22及第一連接板23分別由第一側板21之兩側向外延伸,第一翼板22能相對第一側板21垂直彎折,第一連接板23能相對第一側板21垂直彎折並與第一板部16及第一翼板22相互連接,使第一板部16、第一側板21、第一翼板22及第一連接板23能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A1;第一側板21由第一本邊11向外延伸,第一側板21能沿第一本邊11彎折,如圖1至圖4所示。
第一側板21概呈矩形狀,第一側板21具有相互垂直連結之一第 一折邊211、一第一接邊212及一第一縫邊213,第一折邊211與第一本邊11平行,第一接邊212與第一縫邊213平行,第一翼板22是由第一折邊211向外延伸,第一連接板23是由第一接邊212向外延伸,其中,第一側板21由第一縫邊213向外延伸一第一縫板214,如圖1所示。
第一翼板22為直角三角形,第一翼板22具有第一折邊211、一第一接合邊221及一第一延伸邊222,第一折邊211與第一接合邊221相互垂直,第一連接板23與第一接合邊221連接,第一蓋板24是由第一翼板22之第一延伸邊222向外延伸,而第一延伸邊222開設有一插縫223,其中,第一翼板22能夠沿第一折邊211彎折,使第一側板21與第一翼板22相互垂直,如圖1至圖4所示。
第一連接板23概呈矩形狀,第一連接板23具有一第二縫邊231及兩第一相接邊232,第二縫邊231與第一接邊212平行,兩第一相接邊232垂直連結於第一接邊212與第二縫邊231之間,第一連接板23由第二縫邊231向外延伸一第二縫板233,第一連接板23由兩第一相接邊232向外延伸兩第一相接板234,其中,第一連接板23能夠沿第一接邊212彎折,且兩第一相接板234能沿兩第一相接邊232彎折,而使兩第一相接板234能連接於第一板部16之第三本邊13及第一翼板22之第一接合邊221,如圖1至圖4所示。
第一蓋板24具有與第一延伸邊222平行之一第一彎邊241,第一蓋板24由第一彎邊241向外延伸一第一密合板242,第一蓋板24能沿第一延伸邊222相對第一翼板22彎折,以封閉第一容置空間A1,其中,當第一蓋板24封閉第一容置空間A1時,第一縫板214能夠沿第一縫邊213彎折並疊合於第一蓋板24之一側面,第二縫板233能夠沿第二縫邊231彎折並疊合於第一蓋板24 之一側面(以圖3至圖5之方向觀之,第一縫板214及第二縫板233疊合於第一蓋板24之內面)。
再者,第一蓋板24開設有一第一開孔243,第一開孔243連通第一容置空間A1,於本創作實施例中,第一開孔243為翅膀形狀,如圖1及圖5所示。
第二容板組30,其由本板10之第二板部17向外延伸,第二容板組30具有一第二側板31、一第二翼板32、一第二連接板33及一第二蓋板34;第二側板31連結第二板部17且能相對第二板部17垂直彎折,第二翼板32及第二連接板33分別由第二側板31之兩側向外延伸,第二翼板32能相對第二側板31垂直彎折,第二連接板33能相對第二側板31垂直彎折並與第二板部17及第二翼板32相互連接,使第二板部17、第二側板31、第二翼板32及第二連接板33能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A2;第二側板31由第二本邊12向外延伸,第二側板31能沿第二本邊12彎折,如圖1至圖4所示。
第二側板31概呈矩形狀,第二側板31具有相互垂直之一第二折邊311、一第二接邊312及一第三縫邊313,第二折邊311與第二本邊12平行,第二接邊312與第三縫邊313平行,第二翼板32是由第二折邊311向外延伸,第二連接板33是由第二接邊312向外延伸,如圖1及圖2所示;其中,第二側板31由第三縫邊313向外延伸一第三縫板314。
第二翼板32為直角三角形,第二翼板32具有第二折邊311、一第二接合邊321及一第二延伸邊322,第二折邊311與第二接合邊321相互垂直,第二連接板33與第二接合邊321連接,第二蓋板34是由第二翼板32之第二延伸邊322向外延伸,其中,第二翼板32能夠沿第二折邊311彎折,使第二側板 31與第二翼板32相互垂直,如圖1至圖4所示。
第二連接板33概呈矩形狀,第二連接板33具有一第四縫邊331及兩第二相接邊332,第四縫邊331與第二接邊312平行,兩第二相接邊332垂直連結於第二接邊312與第四縫邊331之間,第二連接板33由第四縫邊331向外延伸一第四縫板333,第二連接板33由兩第二相接邊332向外延伸兩第二相接板334,其中,第二連接板33能夠沿第二接邊312彎折,且兩第二相接板334能沿兩第二相接邊332彎折,而使兩第二相接板334能連接於第二板部17之第四本邊14及第二翼板32之第二接合邊321,如圖1至圖4所示。
第二蓋板34具有與第二延伸邊322平行之一第二彎邊341,第二蓋板34由第二彎邊341向外延伸一第二密合板342;第二蓋板34能沿第二延伸邊322相對第二翼板32彎折,以封閉第二容置空間A2,其中,當第二蓋板34封閉第二容置空間A2時,第三縫板314能夠沿第三縫邊313彎折並疊合於第二蓋板34之一側面,第四縫板333能夠沿第四縫邊331彎折並疊合於第二蓋板34之一側面(以圖3至圖5之方向觀之,第三縫板314及第四縫板333疊合於第二蓋板34之內面)。
再者,第二蓋板34開設有一割縫343,割縫343受彎折時,能夠形成一扣部344;第二蓋板34開設有一第二開孔345,第二開孔345連通第二容置空間A2,於本創作實施例中,第二開孔345為翅膀形狀,如圖1及圖5所示。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當本板10沿彎割線15彎折時,第一板部16與第二板部17會相互疊合,而第一翼板22及第二翼板32與第一板部16及第二板部17會相互平行,且第一連接板23與第二側板31會齊平,第一密合板242疊合於第一板部16且處於第一容置空間A1,第二密合板342疊合於第二 板部17且處於第二容置空間A2,俾使第一容板組20與第二容板組30呈開啟型態,其中,使用者能夠透過第一開孔243及第二開孔345分別將第一蓋板24與第二蓋板34拉開,使第一容置空間A1與第二容置空間A2成開放狀(如圖3及圖4所示)。
請參閱圖6至圖7所示,當本板10不沿彎割線15彎折,第一蓋板24與第二蓋板34能相互疊合,且透過插縫223與扣部344相互卡接,而第一翼板22及第二翼板32與本板10平行,俾使第一容板組20與第二容板組30呈閉合型態。
請參閱圖8所示,當第一容板組20與第二容板組30之各板已相互折疊接合後,能夠經由本板10之彎割線15撕離,使第一容板組20與第一板部16及第二容板組30與第二板部17分別成為獨立個體。
綜合上述,本創作能夠達成下列功效:
1.本創作包裝盒100的為一體成型,能夠以單一紙張裁切形成,能有效減少製造成本。
2.本創作的包裝盒100為平整化設計,能夠將複數個展開狀的包裝盒100相互疊合簡化材積,可在製作、庫存、運輸、使用過程都能達到簡化及易於收納的效果。
3.本創作包裝盒100,透過各板間的相互彎折及卡扣,以達到減少組裝成本及快速組裝的效果。
4.本創作包裝盒100,能夠透過簡易的彎折,呈現開啟、閉合及獨立等多樣化包裝盒100型態,以因應不同展示及包裝效果。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創作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範 圍。舉凡不違本創作精神所從事的種種修改或變化,俱屬本創作意欲保護之範疇。
100:包裝盒
10:本板
11:第一本邊
12:第二本邊
13:第三本邊
14:第四本邊
15:彎割線
16:第一板部
17:第二板部
20:第一容板組
21:第一側板
211:第一折邊
212:第一接邊
213:第一縫邊
214:第一縫板
22:第一翼板
221:第一接合邊
222:第一延伸邊
223:插縫
23:第一連接板
231:第二縫邊
232:第一相接邊
233:第二縫板
234:第一相接板
24:第一蓋板
241:第一彎邊
242:第一密合板
243:第一開孔
30:第二容板組
31:第二側板
311:第二折邊
312:第二接邊
313:第三縫邊
314:第三縫板
32:第二翼板
321:第二接合邊
322:第二延伸邊
33:第二連接板
331:第四縫邊
332:第二相接邊
333:第四縫板
334:第二相接板
34:第二蓋板
341:第二彎邊
342:第二密合板
343:割縫
344:扣部
345:第二開孔

Claims (10)

  1. 一種包裝盒,其為一體裁切而成,該包裝盒包含: 一本板,其概呈矩形狀,該本板的對角之間設有一彎割線,該彎割線將該本板區分為一第一板部及一第二板部; 一第一容板組,其由該本板之第一板部向外延伸,該第一容板組具有一第一側板、一第一翼板、一第一連接板及一第一蓋板;該第一側板連結該第一板部且能相對該第一板部垂直彎折,該第一翼板及該第一連接板分別由該第一側板之兩側向外延伸,該第一翼板能相對該第一側板垂直彎折,該第一連接板能相對該第一側板垂直彎折並與該第一板部及該第一翼板相互連接,使該第一板部、該第一側板、該第一翼板及該第一連接板能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蓋板由該第一翼板向外延伸,該第一蓋板能相對該第一翼板彎折,以封閉該第一容置空間;以及 一第二容板組,其由該本板之第二板部向外延伸,該第二容板組具有一第二側板、一第二翼板、一第二連接板及一第二蓋板;該第二側板連結該第二板部且能相對該第二板部垂直彎折,該第二翼板及該第二連接板分別由該第二側板之兩側向外延伸,該第二翼板能相對該第二側板垂直彎折,該第二連接板能相對該第二側板垂直彎折並與該第二板部及該第二翼板相互連接,使該第二板部、該第二側板、該第二翼板及該第二連接板能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蓋板由該第二翼板向外延伸,該第二蓋板能相對該第二翼板彎折,以封閉該第二容置空間;其中,該本板之彎折與否,能使該第一容板組與該第二容板組於一開啟型態或一閉合型態之間變化,當該本板沿該彎割線彎折時,該第一板部與該第二板部相互疊合,該第一翼板及該第二翼板與該第一板部及該第二板部平行,且該第一連接板與該第二側板齊平,該第一容板組與該第二容板組呈該開啟型態;當該本板不沿該彎割線彎折,該第一蓋板與該第二蓋板相互疊合卡接,且該第一翼板及該第二翼板與該本板平行時,該第一容板組與該第二容板組呈該閉合型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本板具有一第一本邊、一第二本邊、一第三本邊及一第四本邊,該第三本邊與該第四本邊垂直連結於該第一本邊與該第二本邊之間;該第一板部概呈三角形且具有該第一本邊及該第三本邊,該第二板部概呈三角形且具有該第二本邊及該第四本邊,該第一側板由該第一本邊向外延伸,該第一側板能沿該第一本邊彎折;該第二側板由該第二本邊向外延伸,該第二側板能沿該第二本邊彎折。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第一側板概呈矩形狀,該第一側板具有相互垂直之一第一折邊及一第一接邊,該第一折邊與該第一本邊平行,該第一翼板由該第一折邊向外延伸且能夠沿該第一折邊彎折,該第一連接板由該第一接邊向外延伸且能夠沿該第一接邊彎折,該第一連接板能夠連接該第一板部之第三本邊;該第二側板概呈矩形狀,該第二側板具有相互垂直之一第二折邊及一第二接邊,該第二折邊與該第二本邊平行,該第二翼板由該第二折邊向外延伸且能夠沿該第二折邊彎折,該第二連接板由該第二接邊向外延伸且能夠沿該第二接邊彎折,該第二連接板能夠連接該第二板部之第四本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第一翼板為直角三角形,該第一翼板具有該第一折邊、一第一接合邊及一第一延伸邊,該第一折邊與該第一接合邊相互垂直,該第一連接板與該第一接合邊連接,該第一蓋板由該第一延伸邊向外延伸;該第二翼板為直角三角形,該第二翼板具有該第二折邊、一第二接合邊及一第二延伸邊,該第二折邊與該第二接合邊相互垂直,該第二連接板與該第二接合邊連接,該第二蓋板由該第二延伸邊向外延伸。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第一側板更具有一第一縫邊,該第一縫邊與該第一接邊平行且垂直連結於該第一折邊與該第一本邊之間,該第一側板由該第一縫邊向外延伸一第一縫板,該第一縫板能沿該第一縫邊彎折並疊合於該第一蓋板之一側面。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第一連接板概呈矩形狀,該第一連接板具有一第二縫邊及兩第一相接邊,該第二縫邊與該第一接邊平行,該兩第一相接邊垂直連結於該第一接邊與該第二縫邊之間,該第一連接板由該第二縫邊向外延伸一第二縫板,該第二縫板能沿該第二縫邊彎折並疊合於該第一蓋板之一側面;該第一連接板由該兩第一相接邊向外延伸兩第一相接板,該兩第一相接板能連接於該第一板部之第三本邊及該第一翼板之第一接合邊;該第二側板具有垂直連結該第二本邊與該第二折邊之一第三縫邊,該第二側板由該第三縫邊向外延伸一第三縫板,該第三縫板能沿該第三縫邊彎折並疊合於該第二蓋板之一側面。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第二連接板概呈矩形狀,該第二連接板具有一第四縫邊及兩第二相接邊,該第四縫邊與該第二接邊平行,該兩第二相接邊垂直連結於該第二接邊與該第四縫邊之間,該第二連接板由該第四縫邊向外延伸一第四縫板,該第四縫板能沿該第四縫邊彎折並疊合於該第二蓋板之一側面;該第二連接板由該兩第二相接邊向外延伸兩第二相接板,該兩第二相接板能連接於該第二板部之第四本邊及該第二翼板之第二接合邊。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第一延伸邊開設有一插縫;該第二蓋板開設有一割縫,該割縫受彎折形成一扣部,該第一容板組與該第二容板組呈該閉合型態時,該扣部插設於該插縫。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第一蓋板具有與該第一延伸邊平行之一第一彎邊,該第一蓋板由該第一彎邊向外延伸一第一密合板;該第二蓋板具有與該第二延伸邊平行之一第二彎邊,該第二蓋板由該第二彎邊向外延伸一第二密合板;該第一容板組與該第二容板組呈該開啟型態時,該第一密合板疊合於該第一板部,該第二密合板疊合於該第二板部。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第一蓋板開設有一第一開孔,該第一開孔連通該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二蓋板開設有一第二開孔,該第二開孔連通該第二容置空間。
TW111205707U 2022-05-31 2022-05-31 包裝盒 TWM631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5707U TWM631271U (zh) 2022-05-31 2022-05-31 包裝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5707U TWM631271U (zh) 2022-05-31 2022-05-31 包裝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1271U true TWM631271U (zh) 2022-08-21

Family

ID=8378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5707U TWM631271U (zh) 2022-05-31 2022-05-31 包裝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31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8992A (zh) 一种三次循环包装纸箱
CN211593263U (zh) 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
WO2020154826A1 (zh) 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
TWM631271U (zh) 包裝盒
CN206172041U (zh) 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
JP3228030U (ja) 薄型収容箱
CN205633358U (zh) 一种衬垫一体包装盒
JP7117001B2 (ja) 包装箱
CN207360779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0213052U (zh) 便捷式包装盒
CN205972157U (zh) 一种多隔间棱柱型包装盒
JP2021091475A (ja) 陳列スタンドに変形可能な梱包箱
TWM622577U (zh) 包裝盒組
CN210437576U (zh) 一种翻盖盒
CN217023265U (zh) 商品包装盒
CN109533554A (zh) 一种双层组合包装盒
TWM528967U (zh) 紙箱構造
CN213620744U (zh) 一种不易开口的盒体结构
CN211520124U (zh) 一种鞋盒便携包装结构
CN219687831U (zh) 商超用运输展示包装盒
CN212125822U (zh) 包装盒件及3d包装盒
JP3189192U (ja) 包装展示兼用箱
CN218594776U (zh) 一种包装容器
CN212149624U (zh) 一种口罩包装盒
CN211618386U (zh) 销售与展示为一体的鞋盒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