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2041U - 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72041U CN206172041U CN201621210198.7U CN201621210198U CN206172041U CN 206172041 U CN206172041 U CN 206172041U CN 201621210198 U CN201621210198 U CN 201621210198U CN 206172041 U CN206172041 U CN 2061720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 plate
- folds
- perforate
- swash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101710005651 LRRFIP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本实用新型包装盒一纸成型,包括上盒和下盒。上盒包括左上盒和右上盒。左上盒和右上盒侧面为三角形,下盒侧面为三角形,左上盒、右上盒与下盒的侧面组合后为长方形。包装盒下盒的侧面为斜面,斜面上根据内装物形状开孔,用于对内装物定位和防震缓冲;包装盒左上盒和右上盒有斜面与下盒斜面配合使用,斜面上开孔,开孔与下盒斜面开孔配合使用,用于对内装物进行定位和防震缓冲。运输时,包装盒的上盒与下盒闭合,包装盒外观为规则的长方体结构,便于堆码和运输;销售时,将上盒打开,下盒的斜面设计便于顾客直观看到商品,展示性强,利于销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联包且展示性强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包装盒以六面体结构形式的单盒为主,形式单一,缺乏变化。组合式包装盒很少,双联包形式的包装盒很少见。市场上的双联包包装盒形式单一,外观为六面体连体包装,促销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一纸成型,包括上盒和下盒。所述上盒包括左上盒和右上盒。所述左上盒和右上盒侧面为三角形,所述下盒侧面为三角形,左上盒、右上盒与下盒的侧面组合后为长方形;所述包装盒下盒的侧面为斜面,斜面上根据内装物形状开孔,用于对内装物定位和防震缓冲;所述包装盒左上盒和右上盒有斜面与下盒斜面配合使用,斜面上开孔,开孔与下盒斜面开孔配合使用,用于对内装物进行定位和防震缓冲。
所述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粘合襟片、左上盒斜板、右上盒斜板、右侧板、右上板、左上板、左侧板、底板、右下斜板、右衬板、左衬板、左下斜板和第二粘合襟片。所述左上盒斜板中部设置第一开孔,所述右上盒斜板中部设置第二开孔。所述左上盒斜板的上侧与第一后侧板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一前侧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后侧板的左侧与第三粘合襟片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四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前侧板的左侧与第五粘合襟片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六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所述右上盒斜板的上侧与第二后侧板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二前侧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后侧板的左侧与第七粘合襟片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八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前侧板的左侧与第九粘合襟片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所述右上盒斜板与右侧板的折叠连接处中部设置插片。所述底板的上侧与第三后侧板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三前侧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三后侧板的左侧与第十一粘合襟片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二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所述第三前侧板的左侧与第十三粘合襟片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四粘合襟片折叠连接。所述底板与右下斜板的折叠连接处中部设置插缝。所述右下斜板中部设置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与第二开孔配合使用。所述左下斜板中部设置第四开孔,所述第四开孔与第一开孔配合使用。
所述包装盒斜面开孔形状根据内装物形状而定,可用于两件小商品的包装。
所述包装材料为硬纸板、薄瓦楞纸板或者薄塑料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双联包且展示性强的包装盒一纸成型,制作简单,造型新颖。
2、本实用新型的双联包且展示性强的包装盒运输时,包装盒的上盒与下盒闭合,包装盒外观为规则的长方体结构,便于堆码和运输;销售时,将上盒打开,下盒的斜面设计便于顾客直观看到商品,展示性强,利于销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半打开状态);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立体结构示意图(全打开状态);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闭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双联包包装盒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粘合襟片1、左上盒斜板2、右上盒斜板9、右侧板14、右上板15、左上板16、左侧板17、底板21、右下斜板22、右衬板25、左衬板27、左下斜板28和第二粘合襟片30。左上盒斜板2中部设置第一开孔3,右上盒斜板9中部设置第二开孔4。左上盒斜板2的上侧与第一后侧板7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一前侧板38折叠连接。第一后侧板7的左侧与第三粘合襟片6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四粘合襟片8折叠连接;第一前侧板38的左侧与第五粘合襟片39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六粘合襟片37折叠连接。右上盒斜板9的上侧与第二后侧板11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二前侧板35折叠连接。第二后侧板11的左侧与第七粘合襟片10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八粘合襟片12折叠连接;第二前侧板35的左侧与第九粘合襟片36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粘合襟片34折叠连接。右上盒斜板9与右侧板14的折叠连接处中部设置插片13。底板21的上侧与第三后侧板19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三前侧板32折叠连接。第三后侧板19的左侧与第十一粘合襟片18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二粘合襟片20折叠连接;第三前侧板32的左侧与第十三粘合襟片33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四粘合襟片31折叠连接。底板21与右下斜板22的折叠连接处中部设置插缝23。右下斜板22中部设置第三开孔24,第三开孔24与第二开孔4配合使用。左下斜板28中部设置第四开孔29,第四开孔29与第一开孔3配合使用。
成型时,将底板21右侧的右下斜板22内折,将右衬板25内折并垂直于底板21,将左衬板27外对折并垂直于底板21,将右衬板25与左衬板27粘合在一起,并将右衬板25与左衬板27折叠连接处26粘贴于底板21的内壁中部。将左下斜板28内折,将第二粘合襟片30粘贴于底板21的内壁。将第三后侧板19内折并垂直于底板21,将第十一粘合襟片18粘贴于左下斜板28的内壁,将第十二粘合襟片20粘贴于右下斜板22的内壁;将第三前侧板32内折并垂直于底板21,将第十三粘合襟片33粘贴于左下斜板28的内壁,将第十四粘合襟片31粘贴于右下斜板22的内壁。将右上板15和左上板16内折并垂直于左侧板17,将右侧板14内折并垂直于右上板15,将右上盒斜板9内折并使得右上盒斜板9的另一端位于右上板15和左上板16的折叠连接处,将左上盒斜板2外折,将右上盒斜板9和左上盒斜板2的折叠连接处5粘贴于右上板15和左上板16折叠连接处的内壁。将第一粘合襟片1粘贴于左侧板17的内壁。将第一后侧板7内折并垂直于左上盒斜板2,将第三粘合襟片6粘贴于左侧板17的内壁,将第四粘合襟片8粘贴于左上板16的内壁;将第一前侧板38内折并垂直于左上盒斜板2,将第五粘合襟片39粘贴于左侧板17的内壁,将第六粘合襟片37粘贴于左上板16的内壁。将第二后侧板11内折并垂直于右上盒斜板9,将第七粘合襟片10粘贴于右上板15的内壁,将第八粘合襟片12粘贴于右侧板14的内壁;将第二前侧板35内折并垂直于右上盒斜板9,将第九粘合襟片36粘贴于右上板15的内壁,将第十粘合襟片34粘贴于右侧板14的内壁。将内装物分别放入第三开孔24和第四开孔29内,将左侧板17内折并垂直于底板21,将上盒与下盒闭合,将插片13插入插缝23内,完成包装。
包装盒斜面开孔形状根据内装物形状而定,可用于两件小商品的包装。本实施例中,开孔形状为长方形(图1-图4)。
包装材料为硬纸板、薄瓦楞纸板或者薄塑料片。
销售时,将插片13从插缝23内拔出,打开上盒,并使得右上板15和左上板16重合,下盒露出,充分对内装物进行展示。
本实用新型的双联包包装盒一纸成型,制作简单,造型新颖。运输时,包装盒的上盒与下盒闭合,包装盒外观为规则的长方体结构,便于堆码和运输;销售时,将上盒打开,下盒的斜面设计便于顾客直观看到商品,展示性强,利于销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为一纸成型的上盒和下盒;所述上盒包括左上盒和右上盒;所述左上盒和右上盒侧面为三角形,所述下盒侧面为三角形,左上盒、右上盒与下盒的侧面组合后为长方形;所述包装盒下盒的侧面为斜面,斜面上设置开孔,用于对内装物定位和防震缓冲;所述包装盒左上盒和右上盒有斜面与下盒斜面配合使用,左上盒和右上盒的斜面上分别开孔,开孔与下盒斜面开孔配合使用,用于对内装物进行定位和防震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第一粘合襟片(1)、左上盒斜板(2)、右上盒斜板(9)、右侧板(14)、右上板(15)、左上板(16)、左侧板(17)、底板(21)、右下斜板(22)、右衬板(25)、左衬板(27)、左下斜板(28)和第二粘合襟片(30);所述左上盒斜板(2)中部设置第一开孔(3),所述右上盒斜板(9)中部设置第二开孔(4);所述左上盒斜板(2)的上侧与第一后侧板(7)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一前侧板(38)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后侧板(7)的左侧与第三粘合襟片(6)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四粘合襟片(8)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前侧板(38)的左侧与第五粘合襟片(39)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六粘合襟片(37)折叠连接;所述右上盒斜板(9)的上侧与第二后侧板(11)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二前侧板(35)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后侧板(11)的左侧与第七粘合襟片(10)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八粘合襟片(12)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前侧板(35)的左侧与第九粘合襟片(36)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粘合襟片(34)折叠连接;所述右上盒斜板(9)与右侧板(14)的折叠连接处中部设置插片(13);所述底板(21)的上侧与第三后侧板(19)折叠连接,下侧与第三前侧板(32)折叠连接;所述第三后侧板(19)的左侧与第十一粘合襟片(18)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二粘合襟片(20)折叠连接;所述第三前侧板(32)的左侧与第十三粘合襟片(33)折叠连接,右侧与第十四粘合襟片(31)折叠连接;所述底板(21)与右下斜板(22)的折叠连接处中部设置插缝(23);所述右下斜板(22)中部设置第三开孔(24),所述第三开孔(24)与第二开孔(4)配合使用;所述左下斜板(28)中部设置第四开孔(29),所述第四开孔(29)与第一开孔(3)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材料为硬纸板、薄瓦楞纸板或者薄塑料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10198.7U CN206172041U (zh) | 2016-11-10 | 2016-11-10 | 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10198.7U CN206172041U (zh) | 2016-11-10 | 2016-11-10 | 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72041U true CN206172041U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8683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101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2041U (zh) | 2016-11-10 | 2016-11-10 | 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720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0913A (zh) * | 2019-02-27 | 2019-05-17 | 天津商业大学 | 一种多组合形式的四联包装盒 |
-
2016
- 2016-11-10 CN CN201621210198.7U patent/CN2061720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0913A (zh) * | 2019-02-27 | 2019-05-17 | 天津商业大学 | 一种多组合形式的四联包装盒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15931U (zh) | 一种四联包装 | |
CN204368621U (zh) | 一种四联包旋转式包装盒 | |
CN206172041U (zh) | 一种展示性强的双联包包装盒 | |
CN205801752U (zh) | 一种八联包包装盒 | |
CN206375099U (zh) | 一种e型包装盒 | |
CN105936363A (zh) | 一种可套叠的包装盒 | |
CN205952534U (zh) | 一种可套叠的包装盒 | |
CN206172033U (zh) | 一种具有展示性的包装盒 | |
CN205633358U (zh) | 一种衬垫一体包装盒 | |
CN206375098U (zh) | 一种v型包装盒 | |
CN106364760A (zh) | 一种具有展示性的包装盒 | |
CN207510905U (zh) | 一种带底衬的摇盖式包装盒 | |
CN208868475U (zh) | 一种缓冲性能优的小商品包装盒 | |
CN205972157U (zh) | 一种多隔间棱柱型包装盒 | |
CN206599055U (zh) | 一种一纸成型含内衬的包装盒 | |
CN205707724U (zh) | 一种快餐便携式包装盒 | |
CN206288361U (zh) | 一种展示功能强的长方体包装盒 | |
CN215751049U (zh) | 一种侧边中封包底立体纸袋 | |
CN204846587U (zh) | 一种双联包包装盒 | |
CN206375100U (zh) | 一种瓶子包装盒 | |
CN104354964B (zh) | 一种四联包旋转式包装盒 | |
CN206155947U (zh) | 一种内置衬垫的包装盒 | |
CN206288370U (zh) | 一种展示功能强的双层三角形包装盒 | |
CN105966720A (zh) | 一种一纸成型茶具套装包装盒 | |
CN206485703U (zh) | 一种带侧提手的包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