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31203U - 遮光罩 - Google Patents

遮光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31203U
TWM631203U TW111204791U TW111204791U TWM631203U TW M631203 U TWM631203 U TW M631203U TW 111204791 U TW111204791 U TW 111204791U TW 111204791 U TW111204791 U TW 111204791U TW M631203 U TWM631203 U TW M6312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ong
frame wall
shield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4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國源
曾俊翔
劉文鎮
Original Assignee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31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3120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遮光罩,包括:一遮光蓋;一左遮光件,連接該遮光蓋的一端,並包含:一左遮光板,具有一第一左長穿槽;及一第一左鎖固件,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一左長穿槽;以及一右遮光件,連接該遮光蓋的另一端,並包含:一右遮光板,具有一第一右長穿槽;及一第一右鎖固件,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一右長穿槽;其中,藉由調整該第一左鎖固件與該第一左長穿槽的相對位置,以及該第一右鎖固件與該第一右長穿槽的相對位置,能將該第一左鎖固件及該第一右鎖固件分別對應鎖固至一顯示器。

Description

遮光罩
本創作提供一種遮光罩,特別是可適用各種規格的顯示器的遮光罩。
為減少環境光的影響,使用者通常會在顯示器周圍加上遮光罩。然而,由於顯示器有各種不同尺寸以及不同的鎖孔,導致遮光罩有著各種不同規格的設計,消費者在選購時必須注意遮光罩的規格,以避免購入錯誤且無法使用的遮光罩。另外,在消費者更換螢幕時,也可能需要重新購買遮光罩。基此,傳統遮光罩的設計仍有改善空間。
本創作提供一種遮光罩,用以裝設於一顯示器,該顯示器具有一頂邊、一左側邊、一右側邊、一前側及一後側,該前側定義一螢幕法線,該後側具有一第一左鎖孔及一第一右鎖孔,該遮光罩包括:一遮光蓋;一左遮光件,連接該遮光蓋的一端,並包含:一左遮光板,具有一第一左長穿槽;及一第一左鎖固件,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一左長穿槽;以及一右遮光件,連接該遮光蓋的另一端,並包含:一右遮光板,具有一第一右長穿 槽;及一第一右鎖固件,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一右長穿槽;其中,藉由調整該第一左鎖固件與該第一左長穿槽的相對位置,以及該第一右鎖固件與該第一右長穿槽的相對位置,並將該第一左鎖固件及該第一右鎖固件分別對應鎖固至該第一左鎖孔及該第一右鎖孔,藉此使該遮光蓋抵設該頂邊且凸伸出該前側,該左遮光板抵設該左側邊且凸伸出該前側,該右遮光板抵設該右側邊且凸伸出該前側。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當該左遮光板抵設該左側邊且該右遮光板抵設該右側邊時,該第一左長穿槽及該第一右長穿槽實質平行一重力方向延伸。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第一左鎖固件包含一第一左螺絲及一第一左墊片,該第一左螺絲具有一第一左頭部及一第一左螺身,該第一左墊片套設於該第一左螺身,且該第一左頭部及該第一左墊片分別防脫地抵靠該左遮光板的不同側,而該第一右鎖固件包含一第一右螺絲及一第一右墊片,該第一右螺絲具有一第一右頭部及一第一右螺身,該第一右墊片套設於該第一右螺身,且該第一右頭部及該第一右墊片分別防脫地抵靠該右遮光板的不同側。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左遮光板更具有相互角度地連接的一左主體片及一左延伸片,該右遮光板更具有相互角度地連接的一右主體片及一右延伸片,該第一左長穿槽是形成於該左延伸片,該第一右長穿槽是形成於該右延伸片。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左遮光件更包含一左吸光絨布,該左吸光絨布匹配地設置於該左主體片,該右遮光件更包含一右吸光絨布,該右吸光絨布匹配地設置於該右主體片。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左遮光件更包含一第二左鎖固件,該左遮光板更具有形成於該左延伸片上的一第二左長穿槽,該第二左鎖固件是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二左長穿槽,該右遮光件更包含一第二右鎖固件,該右遮光板更具有形成於該右延伸片上的一第二右長穿槽,該第二右鎖固件是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二右長穿槽。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當該左遮光板抵設該左側邊且該右遮光板抵設該右側邊時,該第二左長穿槽及該第二右長穿槽實質平行該重力方向延伸。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第二左鎖固件包含一第二左螺絲及一第二左墊片,該第二左螺絲具有一第二左頭部及一第二左螺身,該第二左墊片套設於該第二左螺身,且該第二左頭部及該第二左墊片分別防脫地抵靠該左遮光板的不同側,而該第二右鎖固件包含一第二右螺絲及一第二右墊片,該第二右螺絲具有一第二右頭部及一第二右螺身,該第二右墊片套設於該第二右螺身,且該第二右頭部及該第二右墊片分別防脫地抵靠該右遮光板的不同側。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更包括一組接單元,該組接單元包含至少一第一公連接件、至少一第一母連接件、至少一第二公連接件及至少一第二母連接件,所述第一公連接件設置於該遮光蓋與該左遮光板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母連接件設置於該遮光蓋與該左遮光板其中另一,所述第二公連接件設置於該遮光蓋與該右遮光板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母連接件設置於該遮光蓋與該右遮光板其中另一,其中,藉由所述第一公連接件及所述第一母連接件相互組配能使該遮光蓋與該左遮光板連接,藉由所述第二公連接件及所述第二母連接件相互組配能使該遮光蓋與該右遮光板連接。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遮光蓋包含一蓋體、一第一左框壁、一第二左框壁、一第一右框壁及一第二右框壁,該第一左框壁、該第二左框壁、該第一右框壁及該第二右框壁彼此間隔地自該蓋體向外延伸,藉此使該左主體片能夾設於該第一左框壁及該第二左框壁之間,而該右主體片能夾設於該第一右框壁及該第二右框壁之間。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遮光蓋更包含一主吸光絨布,該主吸光絨布具有一本體部及二彎折部,該本體部設置於該蓋體,所述彎折部分別對應設置於該第二左框壁及該第二右框壁。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第二左框壁具有一第二左壁體及複數左凸肋,所述左凸肋形成於該第二左壁體且鄰近該第一左框壁,該第二右框壁具有一第二右壁體及複數右凸肋,所述右凸肋形成於該第二右壁體且鄰近該第一右框壁。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所述第一公連接件、所述第二公連接件、所述第一母連接件及所述第二母連接件分別是一連接肋,所述第一公連接件及所述第一母連接件能相互卡扣緊配,所述第二公連接件及所述第二母連接件能相互卡扣緊配。
如前述之遮光罩中,該左遮光板更具有形成於該左延伸片上的複數左定位榫,該右遮光板更具有形成於該右延伸片上的複數右定位榫,該顯示器的該後側更具有複數卡溝,所述左定位榫容設於鄰近該左側邊的所述卡溝,所述右定位榫容設於鄰近該右側邊的所述卡溝。
1000:遮光罩
2000:顯示器
2100:頂邊
2110:頂鎖孔
2200:左側邊
2300:右側邊
2400:前側
2500:後側
2510:第一左鎖孔
2520:第二左鎖孔
2530:第一右鎖孔
2540:第二右鎖孔
2550:卡溝
3000:工作面
1:遮光蓋
11:蓋體
12:第一左框壁
121:左凸條
13:第二左框壁
131:第二左壁體
132:左凸肋
14:第一右框壁
141:右凸條
15:第二右框壁
151:第二右壁體
152:右凸肋
16:主吸光絨布
161:本體部
162:彎折部
17:蓋通孔
18:頂鎖固件
2:左遮光件
21:左遮光板
211:左主體片
212:左延伸片
213:第一左長穿槽
214:第二左長穿槽
215:左吸光絨布
216:左定位榫
22:第一左鎖固件
221:第一左螺絲
2211:第一左頭部
2212:第一左螺身
222:第一左墊片
23:第二左鎖固件
231:第二左螺絲
2311:第二左頭部
2312:第二左螺身
232:第二左墊片
3:右遮光件
31:右遮光板
311:右主體片
312:右延伸片
313:第一右長穿槽
314:第二右長穿槽
315:右吸光絨布
316:右定位榫
32:第一右鎖固件
321:第一右螺絲
3211:第一右頭部
3212:第一右螺身
322:第一右墊片
33:第二右鎖固件
331:第二右螺絲
3311:第二右頭部
3312:第二右螺身
332:第二右墊片
4:組接單元
41:第一公連接件
42:第一母連接件
43:第二公連接件
44:第二母連接件
G:重力方向
L:螢幕法線
圖1A及圖1B為本創作遮光罩裝設於顯示器後的不同視角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遮光罩與顯示器之間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遮光罩中遮光蓋的分解示意圖。
圖4A及圖4B分別為本創作第一左框壁及第二左框壁的不同視角的放大示意圖。
圖5A及圖5B分別為本創作第一右框壁及第二右框壁的不同視角的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遮光罩中左遮光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遮光罩中右遮光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遮光罩中遮光蓋與左遮光件的組配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遮光罩中遮光蓋與右遮光件的組配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遮光罩中第一右鎖固件穿設第一右長穿槽並對應第一右鎖孔的組配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遮光罩中第二右鎖固件穿設第二右長穿槽並對應第二右鎖孔的組配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遮光罩中第一左鎖固件穿設第一左長穿槽並對應第一左鎖孔的組配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遮光罩中第二左鎖固件穿設第二左長穿槽並對應第二左鎖孔的組配示意圖。
請參閱圖1A、圖1B及圖2,本創作遮光罩1000用以裝設於一顯示器2000,顯示器2000置於一工作面3000(例如桌面)上,並具有一頂邊2100、一左側邊2200、一右側邊2300、一前側2400及一後側2500。頂邊2100具有彼此間隔設置的四頂鎖孔2110,前側2400定義一螢幕法線L,再配合參閱圖10至圖13,後側2500形成一第一左鎖孔2510、一第二左鎖孔2520、一第一右鎖孔2530、一第二右鎖孔2540及複數卡溝2550。第一左鎖孔2510、第二左鎖孔2520、第一右鎖孔2530及第二右鎖孔2540分別對應位於後側2500的四個角落,所述卡溝2550概略平行左側邊2200或右側邊2300(即沿重力方向G延伸)形成,第一左鎖孔2510及第二左鎖孔2520連通最鄰近左側邊2200的所述卡溝2550並沿重力方向G相間隔地排列,第一右鎖孔2530及第二右鎖孔2540連通最鄰近右側邊2300的所述卡溝2550並沿重力方向G相間隔地排列。
本創作遮光罩1000包括一遮光蓋1、一左遮光件2、一右遮光件3及一組接單元4(如圖8及圖9所示),左遮光件2透過組接單元4連接於遮光蓋1的一端,右遮光件3透過組接單元4連接於遮光蓋1的另一端,藉此本創作遮光罩1000可概略具有一倒U型截面。
請參閱圖3、圖4A及圖5A,遮光蓋1包含一蓋體11、一第一左框壁12、一第二左框壁13、一第一右框壁14、一第二右框壁15、一主吸光絨布16、四蓋通孔17及四頂鎖固件18。蓋體11概略為長方形板,第一左框壁12自蓋體11的一短邊向外角度地延伸形成,並具有彼此相間隔排列的七左凸條121(如圖4B所示)。第二左框壁13具有一第二左壁體131及七左凸肋132,第二左壁體131自蓋體11角度地向外延伸,並鄰 近第一左框壁12且與其概略平行地相間隔,所述左凸肋132朝第一左框壁12的方向且彼此間隔地形成於第二左壁體131,並鄰近第一左框壁12以及分別對應所述左凸條121。第一右框壁14自蓋體11的另一短邊向外角度地延伸形成,並具有彼此相間隔排列的七右凸條141(如圖5B所示)。第二右框壁15具有一第二右壁體151及七右凸肋152,第二右壁體151自蓋體11角度地向外延伸,並鄰近第一右框壁14且與其概略平行地相間隔,所述右凸肋152朝第一右框壁14的方向且彼此間隔地形成於第二右壁體151,並鄰近第一右框壁14以及分別對應所述右凸條141。主吸光絨布16具有一本體部161及二彎折部162,本體部161概略具有與蓋體11相匹配的長方形截面,且設置於蓋體11,所述彎折部162自本體部161的相對二邊彎折地形成,並分別對應設置於第二左框壁13及第二右框壁15。所述蓋通孔17彼此間隔地設置於蓋體11,每一所述頂鎖固件18具體為一螺絲,且分別各自對應穿設所述蓋通孔17。
請參閱圖6,左遮光件2包含一左遮光板21、一第一左鎖固件22及一第二左鎖固件23。左遮光板21具有一左主體片211、一左延伸片212、一第一左長穿槽213、一第二左長穿槽214、一左吸光絨布215及二左定位榫216。左主體片211概略呈一側腰為凸弧狀的直角梯形板,左延伸片212為一長方形板並與左主體片211相互角度地連接(例如90度),第一左長穿槽213及第二左長穿槽214間隔地形成於左延伸片212(概略沿重力方向G排列),左吸光絨布215與左主體片211相匹配,並設置於左主體片211,所述左定位榫216彼此間隔地形成於左延伸片212上(概略垂直重力方向G排列),並鄰近第一左長穿槽213。
第一左鎖固件22可概略沿重力方向G滑動地穿設第一左長穿槽213,並包含一第一左螺絲221及一第一左墊片222,第一左螺絲221具有相互連接的一第一左頭部2211及一第一左螺身2212,第一左頭部2211抵靠左延伸片212的一側,第一左螺身2212穿設第一左長穿槽213並供第一左墊片222套設,使第一左墊片222抵靠在左延伸片212的另一側,由於第一左頭部2211的直徑及第一左墊片222的直徑皆大於第一左長穿槽213的寬度(垂直重力方向G的方向),因此第一左鎖固件22在未鎖固於第一左鎖孔2510時,是可以防脫地設置在左延伸片212上。第二左鎖固件23可滑動地穿設第二左長穿槽214,並包含一第二左螺絲231及一第二左墊片232,第二左螺絲231具有相互連接的一第二左頭部2311及一第二左螺身2312,第二左頭部2311抵靠左延伸片212的一側,第二左螺身2312穿設第二左長穿槽214並供第二左墊片232套設,使第二左墊片232抵靠在左延伸片212的另一側,由於第二左頭部2311的直徑及第二左墊片232的直徑皆大於第二左長穿槽214的寬度(垂直重力方向G的方向),因此第二左鎖固件23在未鎖固於第二左鎖孔2520時,是可以防脫地設置在左延伸片212上。
請參閱圖7,右遮光件3包含一右遮光板31、一第一右鎖固件32及一第二右鎖固件33。右遮光板31具有一右主體片311、一右延伸片312、一第一右長穿槽313、一第二右長穿槽314、一右吸光絨布315及二右定位榫316。右主體片311概略呈一腰為凸弧狀的直角梯形板,右延伸片312為一長方形板並與右主體片311相互角度地連接(例如90度),第一右長穿槽313及第二右長穿槽314間隔地形成於右延伸片312(概略沿重 力方向G排列),右吸光絨布315與右主體片311相匹配,並設置於右主體片311,所述右定位榫316彼此間隔地形成於右延伸片312上(概略垂直重力方向G排列),並鄰近第一右長穿槽313。
第一右鎖固件32可概略沿重力方向G滑動地穿設第一右長穿槽313,並包含一第一右螺絲321及一第一右墊片322,第一右螺絲321具有相互連接的一第一右頭部3211及一第一右螺身3212,第一右頭部3211抵靠右延伸片312的一側,第一右螺身3212穿設第一右長穿槽313並供第一右墊片322套設,使第一右墊片322抵靠在右延伸片312的另一側,由於第一右頭部3211的直徑及第一右墊片322的直徑皆大於第一右長穿槽313的寬度(垂直重力方向G的方向),因此第一右鎖固件32在未鎖固於第一右鎖孔2530時,是可以防脫地設置在右延伸片312上。第二右鎖固件33可滑動地穿設第二右長穿槽314,並包含一第二右螺絲331及一第二右墊片332,第二右螺絲331具有相互連接的一第二右頭部3311及一第二右螺身3312,第二右頭部3311抵靠右延伸片312的一側,第二右螺身3312穿設第二右長穿槽314並供第二右墊片332套設,使第二右墊片332抵靠在右延伸片312的另一側,由於第二右頭部3311的直徑及第二右墊片332的直徑皆大於第二右長穿槽314的寬度(垂直重力方向G的方向),因此第二右鎖固件33在未鎖固於第二右鎖孔2540時,是可以防脫地設置在右延伸片312上。
請再同時參閱圖8及圖9,組接單元4包含二第一公連接件41、二第一母連接件42、二第二公連接件43及二第二母連接件44。所述第一公連接件41彼此間隔地設置於左主體片211的頂邊,且分別是一連接 肋。所述第一母連接件42朝第一左框壁12的方向且彼此間隔地設置於第二左壁體131,且亦分別是一連接肋,並能分別與所述第一公連接件41相互卡扣緊配。所述第二公連接件43彼此間隔地設置於右主體片311的頂邊,且分別是一連接肋。所述第二母連接件44朝第一右框壁14的方向且彼此間隔地設置於第二右壁體151,且亦分別是一連接肋,並能分別與所述第二公連接件43相互卡扣緊配。
以下說明本創作遮光罩1000中遮光蓋1、左遮光件2及右遮光件3藉由組接單元4彼此組配的情形。如圖8所示,左主體片211及左吸光絨布215能插入第一左框壁12及第二左框壁13之間,此時左主體片211上的所述第一公連接件41與第二左框壁13上的所述第一母連接件42能夠相互組配,所述第一公連接件41位於蓋體11及所述第一母連接件42之間,並受所述第一母連接件42限位,且所述左凸肋132與第一左框壁12上的所述左凸條121共同緊配地夾住左主體片211及左吸光絨布215,藉此使左遮光件2與遮光蓋1連接。如圖9所示,右主體片311及右吸光絨布315能插入第一右框壁14及第二右框壁15之間,此時右主體片311上的所述第二公連接件43與第二右框壁15上的所述第二母連接件44能夠相互組配,所述第二公連接件43位於蓋體11及所述第二母連接件44之間,並受所述第二母連接件44限位,且所述右凸肋152與第一右框壁14上的所述右凸條141共同緊配地夾住右主體片311及右吸光絨布315,藉此使右遮光件3與遮光蓋1連接。
以下說明完成組配後的本創作遮光罩1000裝設於顯示器2000的情形。請一併參閱圖10至圖13,首先,將遮光蓋1抵靠於顯示器 2000的頂邊2100、將左主體片211及左延伸片212分別同時抵靠於左側邊2200及後側2500、將右主體片311及右延伸片312分別同時抵靠於右側邊2300及後側2500,並將所述左定位榫216及所述右定位榫316分別對應容設於鄰近左側邊2200及右側邊2300的所述卡溝2550中,藉此本創作遮光罩1000能夠預先組配於顯示器2000上,此時所述頂鎖孔2110大致分別對應所述蓋通孔17,第一左鎖孔2510大致對應第一左長穿槽213,第二左鎖孔2520大致對應第二左長穿槽214,第一右鎖孔2530大致對應第一右長穿槽313,第二右鎖孔2540大致對應第二右長穿槽314。接著,可微調遮光罩1000的位置(即沿重力方向G調整),讓所述頂鎖孔2110準確地分別對應所述蓋通孔17,藉此所述頂鎖固件18能夠分別對應穿設所述蓋通孔17並鎖固於所述頂鎖孔2110,同時讓第一左鎖孔2510、第二左鎖孔2520、第一右鎖孔2530及第二右鎖孔2540準確地分別對應第一左長穿槽213、第二左長穿槽214、第一右長穿槽313及第二右長穿槽314。然後,調整第一左鎖固件22與第一左長穿槽213的相對位置,讓第一左鎖固件22能夠對應鎖固至第一左鎖孔2510。同樣地,調整第二左鎖固件23與第二左長穿槽214的相對位置,讓第二左鎖固件23能夠對應鎖固至第二左鎖孔2520;調整第一右鎖固件32與第一右長穿槽313的相對位置,讓第一右鎖固件32能夠對應鎖固至第一右鎖孔2530;調整第二右鎖固件33與第二右長穿槽314的相對位置,讓第二右鎖固件33能夠對應鎖固至第二右鎖孔2540。完成鎖固後,遮光蓋1抵設於頂邊2100且沿螢幕法線L凸伸出前側2400,左遮光板21抵設左側邊2200且沿螢幕法線L凸伸出前側2400,右遮光板31抵設於右側邊2300且沿螢幕法線L凸伸出前側 2400,此時第一左長穿槽213及第二左長穿槽214實質平行重力方向G延伸,第一右長穿槽313及第二右長穿槽314實質平行重力方向G延伸。
由於第一左長穿槽213、第二左長穿槽214、第一右長穿槽313及第二右長穿槽314都是長形槽,因此相較之下能夠對應不同顯示器2000後側2500上的不同鎖孔(第一左鎖孔2510、一第二左鎖孔2520、一第一右鎖孔2530、一第二右鎖孔2540)的位置,同時亦可容許鎖孔位置有較大的公差,也更有利於組裝。
上述實施例雖以第一左長穿槽213、第二左長穿槽214、第一右長穿槽313及第二右長穿槽314為例,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可以省略第一左長穿槽213及第一右長穿槽313,或是可省略第二左長穿槽214及第二右長穿槽314,而只留下單一個左長穿槽及單一個右長穿槽即可。另外,第一左鎖固件22、第二左鎖固件23、第一右鎖固件32及第二右鎖固件33亦對應調整即可。同樣地,所述蓋通孔17及所述頂鎖固件18的數量亦可根據需求作增減。
承上,所述左凸肋132、所述右凸肋152、所述第一公連接件41、所述第一母連接件42、所述第二公連接件43及所述第二母連接件44的數量也可以根據需求作增減,本創作皆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本創作遮光罩藉由定位榫可容設於顯示器後側的卡溝中,能夠幫助使用者預先定位,並藉由調整鎖固件與長穿槽的相對位置,而能夠對應不同顯示器後側上的不同鎖孔的位置,故本創作遮光罩能夠同時對應不同規格的顯示器,對於消費者有著使用便利的功效,並可讓使用者更專注於顯示器的畫面。
2100:頂邊
2110:頂鎖孔
2200:左側邊
2300:右側邊
2400:前側
2500:後側
1:遮光蓋
2:左遮光件
3:右遮光件
L:螢幕法線

Claims (14)

  1. 一種遮光罩,用以裝設於一顯示器,該顯示器具有一頂邊、一左側邊、一右側邊、一前側及一後側,該前側定義一螢幕法線,該後側具有一第一左鎖孔及一第一右鎖孔,該遮光罩包括:一遮光蓋;一左遮光件,連接該遮光蓋的一端,並包含:一左遮光板,具有一第一左長穿槽;及一第一左鎖固件,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一左長穿槽;以及一右遮光件,連接該遮光蓋的另一端,並包含:一右遮光板,具有一第一右長穿槽;及一第一右鎖固件,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一右長穿槽;其中,藉由調整該第一左鎖固件與該第一左長穿槽的相對位置,以及該第一右鎖固件與該第一右長穿槽的相對位置,並將該第一左鎖固件及該第一右鎖固件分別對應鎖固至該第一左鎖孔及該第一右鎖孔,藉此使該遮光蓋抵設該頂邊且凸伸出該前側,該左遮光板抵設該左側邊且凸伸出該前側,該右遮光板抵設該右側邊且凸伸出該前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遮光罩,其中,當該左遮光板抵設該左側邊且該右遮光板抵設該右側邊時,該第一左長穿槽及該第一右長穿槽實質平行一重力方向延伸。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第一左鎖固件包含一第一左螺絲及一第一左墊片,該第一左螺絲具有一第一左頭部及一第一左螺身,該第一左墊片套設於該第一左螺身,且該第一左頭部及該第一左墊片分別防脫地抵靠該左遮光板的不同側,而該第一右鎖固件包含一第一右 螺絲及一第一右墊片,該第一右螺絲具有一第一右頭部及一第一右螺身,該第一右墊片套設於該第一右螺身,且該第一右頭部及該第一右墊片分別防脫地抵靠該右遮光板的不同側。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左遮光板更具有相互角度地連接的一左主體片及一左延伸片,該右遮光板更具有相互角度地連接的一右主體片及一右延伸片,該第一左長穿槽是形成於該左延伸片,該第一右長穿槽是形成於該右延伸片。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左遮光件更包含一左吸光絨布,該左吸光絨布匹配地設置於該左主體片,該右遮光件更包含一右吸光絨布,該右吸光絨布匹配地設置於該右主體片。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左遮光件更包含一第二左鎖固件,該左遮光板更具有形成於該左延伸片上的一第二左長穿槽,該第二左鎖固件是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二左長穿槽,該右遮光件更包含一第二右鎖固件,該右遮光板更具有形成於該右延伸片上的一第二右長穿槽,該第二右鎖固件是可滑動地穿設於該第二右長穿槽。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遮光罩,其中,當該左遮光板抵設該左側邊且該右遮光板抵設該右側邊時,該第二左長穿槽及該第二右長穿槽實質平行該重力方向延伸。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第二左鎖固件包含一第二左螺絲及一第二左墊片,該第二左螺絲具有一第二左頭部及一第二左螺身,該第二左墊片套設於該第二左螺身,且該第二左頭部及該第二左墊片分別防脫地抵靠該左遮光板的不同側,而該第二右鎖固件包含一第二右 螺絲及一第二右墊片,該第二右螺絲具有一第二右頭部及一第二右螺身,該第二右墊片套設於該第二右螺身,且該第二右頭部及該第二右墊片分別防脫地抵靠該右遮光板的不同側。
  9. 如請求項4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遮光罩,更包括一組接單元,該組接單元包含至少一第一公連接件、至少一第一母連接件、至少一第二公連接件及至少一第二母連接件,所述第一公連接件設置於該遮光蓋與該左遮光板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母連接件設置於該遮光蓋與該左遮光板其中另一,所述第二公連接件設置於該遮光蓋與該右遮光板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母連接件設置於該遮光蓋與該右遮光板其中另一,其中,藉由所述第一公連接件及所述第一母連接件相互組配能使該遮光蓋與該左遮光板連接,藉由所述第二公連接件及所述第二母連接件相互組配能使該遮光蓋與該右遮光板連接。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遮光蓋包含一蓋體、一第一左框壁、一第二左框壁、一第一右框壁及一第二右框壁,該第一左框壁、該第二左框壁、該第一右框壁及該第二右框壁彼此間隔地自該蓋體向外延伸,藉此使該左主體片能夾設於該第一左框壁及該第二左框壁之間,而該右主體片能夾設於該第一右框壁及該第二右框壁之間。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遮光蓋更包含一主吸光絨布,該主吸光絨布具有一本體部及二彎折部,該本體部設置於該蓋體,所述彎折部分別對應設置於該第二左框壁及該第二右框壁。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第二左框壁具有一第二左壁體及複數左凸肋,所述左凸肋形成於該第二左壁體且鄰近該第一左 框壁,該第二右框壁具有一第二右壁體及複數右凸肋,所述右凸肋形成於該第二右壁體且鄰近該第一右框壁。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遮光罩,其中,所述第一公連接件、所述第二公連接件、所述第一母連接件及所述第二母連接件分別是一連接肋,所述第一公連接件及所述第一母連接件能相互卡扣緊配,所述第二公連接件及所述第二母連接件能相互卡扣緊配。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遮光罩,其中,該左遮光板更具有形成於該左延伸片上的複數左定位榫,該右遮光板更具有形成於該右延伸片上的複數右定位榫,該顯示器的該後側更具有複數卡溝,所述左定位榫容設於鄰近該左側邊的所述卡溝,所述右定位榫容設於鄰近該右側邊的所述卡溝。
TW111204791U 2021-09-14 2022-05-10 遮光罩 TWM6312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43937P 2021-09-14 2021-09-14
US63/243,937 2021-09-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1203U true TWM631203U (zh) 2022-08-21

Family

ID=8308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4791U TWM631203U (zh) 2021-09-14 2022-05-10 遮光罩
TW111205038U TWM630527U (zh) 2021-09-14 2022-05-16 支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5038U TWM630527U (zh) 2021-09-14 2022-05-16 支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7385876U (zh)
TW (2) TWM63120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5876U (zh) 2022-09-06
CN217482421U (zh) 2022-09-23
TWM630527U (zh) 202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388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筐体
CN109996018B (zh) 显示装置及该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US20090161323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TW201333585A (zh) 具外框卡合設計之顯示裝置
US20050117290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ower supply
TWM631203U (zh) 遮光罩
TWI793728B (zh) 擋板及包含其之擴充卡與電子裝置
TW202042711A (zh) 抽屜及其傢俱配件
US9138093B1 (en) Roller curtain fixing bracket for both inner and outer windows
TWM514183U (zh) 遮光件及屏蔽罩組件
US9585262B2 (en) Mounting clip for set top box enclosures
JP5441048B2 (ja) 隙間閉塞部材の取付構造
TWI481330B (zh) 顯示裝置
CN110597354A (zh) 遮光罩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CN209803490U (zh) 显示器
WO2020125016A1 (zh) 屏幕框架及激光投影显示装置
TWI554186B (zh) 太陽能模組邊框
CN220420193U (zh) 灯板及led显示屏
TWI549584B (zh) 伺服器之機殼結構
TWM582150U (zh) 顯示器
TWI762229B (zh) 顯示裝置
KR101404825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기
TWI446147B (zh) 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US20230375221A1 (en) Housing and duct-type air conditioner
TW201440618A (zh) 電子裝置殼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