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8956U - 光源模組及背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組及背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8956U
TWM628956U TW110214906U TW110214906U TWM628956U TW M628956 U TWM628956 U TW M628956U TW 110214906 U TW110214906 U TW 110214906U TW 110214906 U TW110214906 U TW 110214906U TW M628956 U TWM628956 U TW M6289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reflectivity
light
circuit substrate
light source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4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石安
廖啟聲
莊智欽
Original Assignee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628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895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電路基板、多個發光元件以及高反射率疊層。電路基板具有基板表面。這些發光元件設置在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電路基板。各個發光元件具有背離電路基板的出光面。高反射率疊層設置在電路基板上。高反射率疊層由至少兩高反射率層堆疊而成且具有多個開口。這些發光元件位於這些開口內。各個發光元件的出光面與基板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高度。高反射率疊層最遠離電路基板的頂面與基板表面之間具有第二高度,且第二高度大於第一高度。一種採用光源模組的背光模組亦被提出。

Description

光源模組及背光模組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照明光源,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及使用上述光源模組的背光模組。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近年的急速發展,低耗電及高發光功率成為發光二極體的最大優勢。由於利用發光二極體所組成的背光模組還能提升液晶顯示器的色彩表現,因此現今的面板業者大多以具有發光二極體的背光模組來取代由冷陰極管所組成的背光模組。近年來,為了提高液晶顯示器的畫面對比度,一種具有區域調光(local dimming)能力的直下式發光二極體背光模組(direct type LED backlight module)被提出。然而,這類發光二極體的出光角度範圍較大,在區域調光時容易產生光暈。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光源模組,其發出的光線準直性較 佳且具有較高的光利用率。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具有較佳的區域調光性能。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光源模組。光源模組包括電路基板、多個發光元件以及高反射率疊層。電路基板具有基板表面。這些發光元件設置在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電路基板。各個發光元件具有背離電路基板的出光面。高反射率疊層設置在電路基板上。高反射率疊層由至少兩高反射率層堆疊而成且具有多個開口。這些發光元件位於這些開口內。各個發光元件的出光面與基板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高度。高反射率疊層最遠離電路基板的頂面與基板表面之間具有第二高度,且第二高度大於第一高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組的至少兩高反射率層的反射率實質上大於80%。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組的高反射率疊層包括第一高反射率層與第二高反射率層。第一高反射率層位於第二高反射率層與電路基板之間。第一高反射率層沿著平行於基板表面的方向具有第一寬度。第二高反射率層沿著所述方向具有第二寬度,且第二寬度小於第一寬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組的高反射率疊層包括第一高反射率層與第二高反射率層。第一高反射率層具有沿著垂直於出光面的方向的第一厚度。第二高反射率層具有 沿著所述方向的第二厚度,且第一厚度不同於第二厚度。第一高反射率層位於第二高反射率層與電路基板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組的至少兩高反射率層的至少一者的反射率不同於至少兩高反射率層的至少另一者的反射率。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組的高反射率疊層的材質包括高分子聚合物。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背光模組。背光模組包括光源模組以及至少一光學膜片。光源模組包括電路基板、多個發光元件以及高反射率疊層。電路基板具有基板表面。這些發光元件設置在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電路基板。各個發光元件具有背離電路基板的出光面。高反射率疊層設置在電路基板上。高反射率疊層由至少兩高反射率層堆疊而成且具有多個開口。這些發光元件位於這些開口內。各個發光元件的出光面與基板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高度。高反射率疊層最遠離電路基板的頂面與基板表面之間具有第二高度,且第二高度大於第一高度。至少一光學膜片設置在光源模組的出光面的一側。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高反射率疊層的反射率實質上大於80%。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高反射率疊層包括第一高反射率層與第二高反射率層。第一高反射率層 位於第二高反射率層與電路基板之間。第一高反射率層沿著平行於基板表面的方向具有第一寬度。第二高反射率層沿著所述方向具有第二寬度,且第二寬度小於第一寬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為擴散片、稜鏡片或導光板。
基於上述,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光源模組及背光模組中,高反射率疊層的多個開口內設有多個發光元件,且高反射率疊層的頂面高於這些發光元件各自的出光面。據此,可增加光源模組的出光準直性和光利用率,並且能抑制背光模組在區域調光時的光暈現象。
10:背光模組
100、100A、100B、100C、100D:光源模組
110:電路基板
110s:基板表面
120、120A、120B、120C:高反射率疊層
120t:頂面
121、122、123、124、121A、122A、123A、124A、124B、121C、122C、123C、124C:高反射率層
130:發光元件
130es:出光面
140:固定膠層
150:光學膠層
200:光學膜片
D1、D2:方向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LB:光線
OP:開口
P1:第一接墊
P2:第二接墊
T1、T2、T3、T4:厚度
W1、W2、W3、W4、W4”:寬度
圖1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五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剖視示意 圖。
有關本新型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新型創作。
圖1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視示意圖。請參照圖1,背光模組10包括光源模組100。光源模組100包括電路基板110、高反射率疊層120以及多個發光元件130。電路基板110具有基板表面110s,且高反射率疊層120與這些發光元件130設置在電路基板110的基板表面110s上。高反射率疊層120為至少兩個高反射率層堆疊而成,且具有多個開口OP。這些發光元件130設置在這些開口OP內。在本實施例中,高反射率疊層120的反射率實質上大於80%,且其材質可包括高分子聚合物,例如聚醯亞胺(polyimide,PI)。
舉例來說,電路基板110具有多個接墊組(即第一接墊P1和第二接墊P2的組合),接墊組的材料例如是錫膏(Solder Paste)。每一個發光元件130可經由與電路基板110上的一組接墊接合而電性連接電路基板110。電路基板110例如設有驅動線路層(未繪示),且此驅動線路層可個別地控制這些發光元件130進行 發光。更具體地說,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具有區域調光(local dimming)能力。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30例如是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或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以及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但不以此為限。
特別注意的是,高反射率疊層120最遠離電路基板110的頂面120t是高於發光元件130的出光面130es。更具體地說,發光元件130的出光面130es相對於基板表面110s具有第一高度H1,高反射率疊層120的頂面120t相對於基板表面110s具有第二高度H2,且第二高度H2大於第一高度H1。據此,可增加光源模組100的出光準直性和光利用率,並且能抑制背光模組10在區域調光時的光暈現象。
亦即,調整高反射率疊層120與發光元件130的相對高度,使得發光元件130發出的光線LB在離開光源模組100時可以改變出光角度範圍。舉例來說,當高反射率疊層120的第二高度H2越高,則光線LB離開光源模組100的出光角度範圍越小。相反地,當高反射率疊層120的第二高度H2低但仍高於發光元件130的第一高度H1,則光線LB離開光源模組100的出光角度範圍大,但仍具有一定的集光性。
在本實施例中,高反射率疊層120可以由四個高反射率層堆疊而成,分別為依序設置在電路基板110上的第一高反射率層121、第二高反射率層122、第三高反射率層123和第四高反射 率層124。特別注意的是,這些高反射率層各自沿著任兩相鄰的發光元件130的排列方向(例如方向D1)的寬度可彼此相同,且沿著垂直於出光面130es的方向(例如方向D2)彼此切齊。在本實施例中,高反射率疊層120的高反射率層數量是以四個為例進行示範性地說明,並不表示本新型創作以此為限制。根據其他實施例,高反射率疊層的高反射率層的堆疊數量當可根據實際的應用需求而調整。
進一步而言,光源模組100還可選擇性地包括覆蓋高反射率疊層120和多個發光元件130的光學膠層150。此光學膠層150除了具有保護的作用外,還可降低來自發光元件130的發光層(未繪示)的光線LB在出光面130es發生全反射的機率,有助於提升光源模組100的出光效率。
另一方面,背光模組10還可選擇性地包括設置在光源模組100的出光側(即發光元件130的出光面130es的一側)的光學膜片200。此光學膜片200可以是擴散片(diffuser)、稜鏡片(prism sheet)或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在本實施例中,光學膜片200的數量是以一個為例進行示範性地說明,並不表示本新型創作以此為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200數量當可根據實際的應用需求而調整,例如是擴散片和至少兩個稜鏡片的組合。
以下將列舉另一些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揭露,其中相同的構件將標示相同的符號,並且省略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省略 部分請參考前述實施例,以下不再贅述。
圖2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剖視示意圖。圖3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三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剖視示意圖。請參照圖2,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A與圖1的光源模組100的差異在於:高反射率疊層的構型不同。在本實施例中,光源模組100A的高反射率疊層120A的寬度實質上隨著遠離基板表面110s而縮減。
舉例來說,第一高反射率層121A、第二高反射率層122A、第三高反射率層123A和第四高反射率層124A分別具有沿著方向D1的寬度W1、寬度W2、寬度W3和寬度W4。其中,第一高反射率層121A的寬度W1大於第二高反射率層122A的寬度W2。第三高反射率層123A的寬度W3與第四高反射率層124A的寬度W4實質上相同,且都小於第二高反射率層122A的寬度W2。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B,光源模組100B的高反射率疊層120B的第四高反射率層124B的寬度W4”小於第三高反射率層123A的寬度W3(如圖3所示)。
特別一提的是,這些高反射率層的不同寬度配置,可讓光源模組發出不同出光光型的光線LB,例如:準直性較高的出光光型、或具有光匯聚特性的出光光型,或者發出固定發光角度的光型。
圖4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四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剖視示意圖。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C與圖2的光源模 組100A的差異在於:高反射率疊層的構型不同。在本實施例中,光源模組100C的部分高反射率層沿著垂直於出光面130es的方向(例如方向D2)的厚度彼此不同。
舉例來說,高反射率疊層120C的第一高反射率層121C、第二高反射率層122C、第三高反射率層123C和第四高反射率層124C分別具有沿著方向D2的厚度T1、厚度T2、厚度T3和厚度T4。其中,第一高反射率層121C的厚度T1大於第二高反射率層122C的厚度T2。第四高反射率層124C的厚度T4大於第三高反射率層123C的厚度T3和第二高反射率層122C的厚度T2,並且小於第一高反射率層121C的厚度T1,但不以此為限。透過這些高反射率層的厚度變化,還可進一步增加光源模組100C的出光光型的調整彈性。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這些高反射率層各自的反射率還可互不相同,以增加光型的調整裕度。
圖5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第五實施例的光源模組的剖視示意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的光源模組100D包括電路基板110、高反射率疊層120、多個發光元件130以及固定膠層140。電路基板110具有基板表面110s,且這些發光元件130設置在電路基板110的基板表面110s上。固定膠層140用於將高反射率疊層120固定於電路基板110的基板表面110s上。高反射率疊層120為至少兩個高反射率層堆疊而成,且具有多個開口OP。這些發光元件130設置在這些開口OP內。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光源模組及具有 光源模組的背光模組中,高反射率疊層的多個開口內設有多個發光元件,且高反射率疊層的頂面高於這些發光元件各自的出光面。據此,可增加光源模組的出光準直性和光利用率,並且能抑制背光模組在區域調光時的光暈現象。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本新型創作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新型創作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新型創作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新型創作之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0:背光模組
100:光源模組
110:電路基板
110s:基板表面
120:高反射率疊層
120t:頂面
121、122、123、124:高反射率層
130:發光元件
130es:出光面
150:光學膠層
200:光學膜片
D1、D2:方向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LB:光線
OP:開口
P1:第一接墊
P2:第二接墊

Claims (10)

  1. 一種光源模組,包括: 一電路基板,具有一基板表面; 多個發光元件,設置在該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該電路基板,各該些發光元件具有背離該電路基板的一出光面;以及 一高反射率疊層,設置在該電路基板上,該高反射率疊層由至少兩高反射率層堆疊而成且具有多個開口,該些發光元件位於該些開口內, 其中各該些發光元件的該出光面與該基板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高度,該高反射率疊層最遠離該電路基板的一頂面與該基板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高度,且該第二高度大於該第一高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至少兩高反射率層的反射率實質上大於80%。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高反射率疊層包括: 一第一高反射率層與一第二高反射率層,該第一高反射率層位於該第二高反射率層與該電路基板之間,該第一高反射率層沿著平行於該基板表面的一方向具有一第一寬度,該第二高反射率層沿著該方向具有一第二寬度,且該第二寬度小於該第一寬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高反射率疊層包括: 一第一高反射率層,具有沿著垂直於該出光面的一方向的一第一厚度;以及 一第二高反射率層,具有沿著該方向的一第二厚度,且該第一厚度不同於該第二厚度,其中該第一高反射率層位於該第二高反射率層與該電路基板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至少兩高反射率層的至少一者的反射率不同於該至少兩高反射率層的至少另一者的反射率。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源模組,其中該高反射率疊層的材質包括高分子聚合物。
  7.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一光源模組,包括: 一電路基板,具有一基板表面; 多個發光元件,設置在該電路基板上,且電性連接該電路基板,各該些發光元件具有背離該電路基板的一出光面;以及 一高反射率疊層,設置在該電路基板上,該高反射率疊層由至少兩高反射率層堆疊而成且具有多個開口,且該些發光元件位於該些開口內,其中各該些發光元件的該出光面與該基板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高度,該高反射率疊層最遠離該電路基板的一頂面與該基板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二高度,且該第二高度大於該第一高度;以及 至少一光學膜片,設置在該光源模組的該出光面的一側。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高反射率疊層的反射率實質上大於80%。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高反射率疊層包括: 一第一高反射率層與一第二高反射率層,該第一高反射率層位於該第二高反射率層與該電路基板之間,該第一高反射率層沿著平行於該基板表面的一方向具有一第一寬度,該第二高反射率層沿著該方向具有一第二寬度,且該第二寬度小於該第一寬度。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光學膜片為一擴散片、一稜鏡片或一導光板。
TW110214906U 2021-09-22 2021-12-15 光源模組及背光模組 TWM6289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4305.8 2021-09-22
CN202122284305.8U CN215813668U (zh) 2021-09-22 2021-09-22 光源模块及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8956U true TWM628956U (zh) 2022-07-01

Family

ID=8016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4906U TWM628956U (zh) 2021-09-22 2021-12-15 光源模組及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3668U (zh)
TW (1) TWM62895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3668U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1360B2 (en) Light-emitting uni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20070064444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00237360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back light module thereof
US8104912B2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1886127B1 (ko) 발광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10030549A (ko) 시준 광 엔진
JP7256427B2 (ja) 面状光源
JP2014510387A (ja) 照明装置
JP2011181219A (ja) 光源、面光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源の製造方法
CN111668202A (zh) 光源装置
WO2018223988A1 (zh) 光学模组和包括其的反射式显示器件
WO2010047151A1 (ja) 照明装置、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230326421A1 (en) Light-emitting assembly
US20180114780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rray and light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679498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4594859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19012793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TWM628956U (zh) 光源模組及背光模組
CN116243519A (zh) 发光模块以及面状光源
CN115662984A (zh) 封装发光单元、显示装置和封装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US7875892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linear light source, planar 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M596363U (zh) 背光模組
JP7438326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面状発光装置
TWI803252B (zh) 背光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TWI802155B (zh) 光源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