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1905U - 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1905U
TWM621905U TW110211148U TW110211148U TWM621905U TW M621905 U TWM621905 U TW M621905U TW 110211148 U TW110211148 U TW 110211148U TW 110211148 U TW110211148 U TW 110211148U TW M621905 U TWM621905 U TW M62190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flexible circuit
controller
acupoint
light sourc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1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侃 劉
子安 梁
Original Assignee
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filed Critical 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Publication of TWM621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190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種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包括頭罩本體、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以及複數個光源。頭罩本體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可撓性電路板設置於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間。複數個光源設置於第一面及電性連接可撓性電路板,各光源的設置位置對應頭部梁氏頭皮針穴位而設置,各光源根據控制訊號而發光照射於相關的頭部穴位。利用本創作的設置,刺激大腦對身體各部位的反應,並活絡頭腦的血管,增進微血管循環。

Description

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本創作關於一種利用複數個光源照射多個頭部穴位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用非侵入式的光線照射人體穴位,使人體的血球吸收光能,促進血液循環及減緩發炎,提高粒腺體的活性,進而提升細胞能量產生效率及攝氧量;因此,利用光線照射人體穴位的方式乃具有諸多優點,而使許多照光裝置應運而生。然而,現有的電路板為硬式電路板且需外接電源,因此使用者在使用上相當不適且不便。
綜觀前所述,本創作之創作者思索並設計一種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以期針對習知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有鑑於上述習知之問題,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用以解決習知技術中所面臨之問題。
基於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包括頭罩本體、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以及複數個光源。頭罩本體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設置於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間。複數個光源設置於第一面及電性連接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各光源的設置位置對應頭部穴位而設置,各光源根據控制訊號而發光照射於頭部穴位。
可選地,各光源的發光強度根據控制訊號而彼此相同或相異。
可選地,各光源的發光波段彼此相同或相異。
可選地,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的數目為單個,可撓性電路板上設置控制器和供電器,控制器耦接複數個光源,供電器耦接控制器和複數個光源以提供電能至控制器和複數個光源,控制器分別發出控制訊號至各光源。
可選地,本創作進一步包括充電孔,充電孔設置於第二面及耦接供電器。
可選地,本創作進一步包括複數個按鈕,複數個按鈕設置於第二面及電性連接控制器,各按鈕控制控制器發出相異的控制訊號。
可選地,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的數目為複數個,各光源固定於各可撓性電路板,各可撓性電路板上設置控制器,控制器耦接光源,控制器發出控制訊號至光源。
可選地,本創作進一步包括供電器和充電孔,供電器設置於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間,供電器提供電能至各可撓性電路板,充電孔設置於第二面及耦接供電器。
可選地,本創作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容置槽,複數個容置槽設置於第一面,各容置槽容置各可撓性電路板。
可選地,本創作進一步包括複數個按鈕以及微處理器,複數個按鈕設置於第二面及電性連接微處理器,微處理器耦接各可撓性電路板,複數個按鈕之一被觸發而使微處理器發出調整訊號至各可撓性電路板,控制器根據調整訊號發出控制訊號。
承上所述,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利用可撓性電路板以及複數個光源的搭配,刺激大腦對身體各部位的反應,並活絡頭腦的血管,增進微血管循環,增加本創作的舒適性。
本創作之優點、特徵以及達到之技術方法將參照例示性實施例及所附圖式進行更詳細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創作可以不同形式來實現,故不應被理解僅限於此處所陳述的實施例,相反地,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所提供的實施例將使本揭露更加透徹與全面且完整地傳達本創作的範疇,且本創作將僅為所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
應當理解的是,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等在本創作中可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區分開。因此,下文討論的「第一元件」、「第一部件」、「第一區域」、「第一層」及/或「第一部分」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第二部件」、「第二區域」、「第二層」及/或「第二部分」,而不悖離本創作的精神和教示。
另外,術語「包括」及/或「包含」指所述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及/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有定義,本創作所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創作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定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請參閱第1圖和第2圖,其為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配置圖以及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方塊圖。如第1圖和第2圖所示,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包括頭罩本體、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10A以及複數個光源20A。頭罩本體具有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第一面S1即為頭罩本體的外罩,第二面S2即為頭罩本體的內襯。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設置於第一面S1和第二面S2之間。複數個光源20A設置於第一面S1及電性連接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10A,各光源20A的設置位置對應頭部穴位而設置,各光源20A根據控制訊號CTR而發光照射於頭部穴位,頭部穴位可包括梁氏頭皮針穴位、其他的頭皮針穴位或頭頸部穴位,而未侷限於本創作所列舉的範圍。
舉例來說,頭部穴位對應梁氏頭皮針的下針穴位,以對應頭腦的胼胝體(Corpus callosum,其為連接左腦和右腦且接收頭腦所供應的血液)的反射區,以刺激大腦對於身體手腳動作、說話、視力、聽力及個身體功能等的反應,確實活絡頭腦的微血管,使人意識更為清醒且活動更為敏捷。另外,本創作可適用於大腦頭腦遲緩的患者,增進其對話和動作的反應速度。
其中,可撓性電路板10A的材料可包括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 siloxane,PDMS)、熱塑性彈性體(thermoplastic elastomers)、聚烯烴(polyolefin)、聚醯胺(polyamides)、聚異丁烯(polyisobutylene)或聚氨酯(polyurethane),前述彈性材料僅為列舉,而未侷限於本創作所列舉的範圍。光源20A的發光波段為可見光波段(380nm~780nm),光源20A的發光波段也可為1064nm,光源20A可包括水平式發光二極體、覆晶式發光二極體、垂直式發光二極體或雷射二極體,當然也可為其他較佳類型的發光元件,而未侷限於本創作所列舉的範圍。光源20A的發光波段可彼此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部分光源20A的發光波段為紅光,部分光源20A的發光波段為綠光,或者,所有光源20A的發光波段為綠光。
於第一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10A的數目為單個,可撓性電路板10A上設置控制器11和供電器12,控制器11耦接複數個光源20,供電器12耦接控制器11和複數個光源20A以提供電能E至控制器11和複數個光源12,控制器11分別發出控制訊號CTR至各光源20A,各光源20A的發光強度根據控制訊號CTR而彼此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部分光源20A的發光強度為3.8mW/cm2,部分光源20A的發光強度為10mW/cm2,或者,部分光源20A的發光強度為5 mW/cm2。
本創作進一步包括充電孔30和複數個按鈕40,充電孔30設置於第二面S2及耦接供電器12,充電孔30使外部電源和供電器12(其可例如為充電電池)耦接,外部電源供應電能E至供電器12;複數個按鈕40設置於第二面S2及電性連接控制器11,各按鈕40控制控制器11發出相異的控制訊號CTR。
當使用者穿戴本創作於其頭部並按壓複數個按鈕40之一時,被按壓的按鈕40控制控制器11發出控制訊號CTR,各光源20A根據控制訊號CTR而具有相同的發光強度或相異的發光強度,供電器12持續供應電能E至控制器11和各光源20A以維持其運作。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按壓的按鈕40為加強全部光源20A發光強度而使控制器11發出控制訊號CTR,全部光源20A的發光強度根據控制訊號CTR而明顯增加,全部光源20A的發光強度相同;當使用者按壓的按鈕40為加強部分光源20的發光強度而使控制器11發出控制訊號CTR,部分光源20A的發光強度根據控制訊號CTR而明顯增加,增加發光強度後之部分光源20A發光強度相異於未變動發光強度之部分光源20A。
使用者遇到供電器12無電時,使用者將外部電源(其可為手機充電器或110V電源)的充電線或電源線連接充電孔30,外部電源對供電器12進行充電動作。
於另一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定時器,定時器設置於本創作可撓性電路板10A上並電性連接複數個按鈕40和控制器11,當使用者按壓2個按鈕40時,被按壓的2個按鈕40發出按壓訊號至定時器,定時器根據按壓訊號發出定時訊號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根據定時訊號控制全部光源20A的發光時間和關閉時間,或者,控制器11根據定時訊號調整各光源為同時開啟而漸進式關閉。舉例來說,當使用者利用2個按鈕40設定發光時間點為下午5點和關閉時間點為下午8點而發出按壓訊號至定時器,定時器根據按壓訊號發出定時訊號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控制光源20A於下午5點開始發光並在下午8點關閉;或者,當使用者利用2個按鈕40設定發光時間點為早上8點和關閉時間點為下午3點而發出按壓訊號至定時器,定時器根據按壓訊號發出定時訊號至控制器11,控制器11控制全部光源20A於早上8點開始發光並於下午3點開始漸進式關閉。
定時器和另一個按鈕40耦接,此按鈕40令定時器發出週期訊號,控制器11控制全部光源20A週期性開啟和關閉(舉例來說,光源20A的發光頻率為100次/分)。
請參閱第3圖和第4圖,其為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配置圖以及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方塊圖。如第3圖和第4圖所示,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包括頭罩本體、至少一個可撓性電路板10B、複數個光源20B、控制器11、供電器12、充電孔30以及複數個按鈕40,其配置關係與第一實施例類似,於此不再加以重新敘述相似之處,但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仍有不同之處,其差異:可撓性電路板10B的數目為複數個,複數個容置槽GR設置於第一面S1,各容置槽GR容置各可撓性電路板10B。
相應地,各可撓性電路板10B上設置控制器11和光源20B,控制器11透過導線耦接光源20B,控制器11發出控制訊號CTR至光源20B,供電器12提供電能E至各可撓性電路板10B以使控制器11和光源20B正常運作。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充電孔30使外部電源供應電能E至供電器12。
於第二實施例中,本創作進一步包括微處理器50,複數個按鈕40電性連接微處理器50,微處理器50耦接各可撓性電路板10B,複數個按鈕之一40被觸發而使微處理器50發出調整訊號AS至各可撓性電路板10B,控制器11根據調整訊號AS發出控制訊號CTR。舉例來說,當按壓1個按鈕40而觸發按鈕使微處理器50發出調整訊號AS至各可撓性電路板10B,部分可撓性電路板10因調整訊號AS而使控制器11不動作,部分可撓性電路板10因調整訊號AS而使控制器11發出控制訊號CTR至相應的光源20B,使部分光源20B從而發光,部分光源20B的發光強度為10mW/cm2。
於另一實施例中,各容置槽GR設置位置感測器,各位置感測器耦接微處理器50,當可撓性電路板10B位於容置槽GR內,位置感測器被觸發而發出通知訊號至微處理器50,微處理器50則因而得知各容置槽GR之可撓性電路板10B的狀況,微處理器50根據可撓性電路板10B所處之容置槽GR發出調整訊號AS。
在第二實施例中,各可撓性電路板10B分別設置於基座BA,基座BA和容置槽GR的固定方式可為卡合或鎖附的方式,當然也可為其他較佳的固定方式,而未侷限於本創作所列舉的範圍。當然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使部分基座BA無可撓性電路板10B。當可撓性電路板10B故障時,透過基座BA和容置槽GR,方便使用者進行基座BA和可撓性電路板10B的更換及維修。
於第二實施例中,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調整基座BA的位置,使光源20B照射需要光照的頭部穴位,搭配控制器11調整光源20B的發光強度,也可搭配前述定時器的設置調整光源20B的發光時間,增加本創作在使用時的便利性,確實活絡腦部的血液循環。
承上所述,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利用可撓性電路板10A以及複數個光源20A的搭配,刺激大腦對身體各部位的反應,並活絡頭腦的血管,增進微血管循環,增加本創作的舒適性。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1:控制器 12:供電器 30:充電孔 40:按鈕 50:微處理器 AS:調整訊號 BA:基座 CTR:控制訊號 E:電能 S1:第一面 S2:第二面 10A,10B:可撓性電路板 20A,20B:光源
第1圖為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配置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配置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方塊圖。
30:充電孔
40:按鈕
S1:第一面
S2:第二面
10A:可撓性電路板
20A:光源

Claims (10)

  1. 一種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包括: 一頭罩本體,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 至少一可撓性電路板,設置於該第一面和該第二面之間;以及 複數個光源,設置於該第一面及電性連接該至少一可撓性電路板,各該光源的設置位置對應一頭部穴位而設置,各該光源根據一控制訊號而發光照射於該頭部穴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中各該光源的一發光強度根據該控制訊號而彼此相同或相異。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中各該光源的一發光波段彼此相同或相異。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可撓性電路板的數目為單個,該可撓性電路板上設置一控制器和一供電器,該控制器耦接該複數個光源,該供電器耦接該控制器和該複數個光源以提供電能至該控制器和該複數個光源,該控制器分別發出該控制訊號至各該光源。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充電孔,該充電孔設置於該第二面及耦接該供電器。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按鈕,該複數個按鈕設置於該第二面及電性連接該控制器,各該按鈕控制該控制器發出相異的該控制訊號。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可撓性電路板的數目為複數個,各該光源固定於各該可撓性電路板,各該可撓性電路板上設置一控制器,該控制器耦接該光源,該控制器發出該控制訊號至該光源。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供電器和一充電孔,該供電器設置於該第一面和該第二面之間,該供電器提供電能至各該可撓性電路板,該充電孔設置於該第二面及耦接該供電器。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容置槽,該複數個容置槽設置於該第一面,各該容置槽容置各該可撓性電路板。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按鈕以及一微處理器,該複數個按鈕設置於該第二面及電性連接該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耦接各該可撓性電路板,該複數個按鈕之一被觸發而使該微處理器發出一調整訊號至各該可撓性電路板,該控制器根據該調整訊號發出該控制訊號。
TW110211148U 2020-10-26 2021-09-22 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TWM6219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105652P 2020-10-26 2020-10-26
US63/105,652 2020-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1905U true TWM621905U (zh) 2022-01-01

Family

ID=80680165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0882U TWM621218U (zh) 2020-10-26 2021-09-14 穿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TW110210883U TWM621219U (zh) 2020-10-26 2021-09-14 鞋體血脈活絡裝置
TW110210881U TWM623253U (zh) 2020-10-26 2021-09-14 手掌穴位照光裝置
TW110211072U TWM621602U (zh) 2020-10-26 2021-09-17 頸肩背穴位照光裝置
TW110211148U TWM621905U (zh) 2020-10-26 2021-09-22 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TW110211941U TWM622641U (zh) 2020-10-26 2021-10-12 腿部穴位照光裝置
TW110139008A TWI776714B (zh) 2020-10-26 2021-10-21 穴位照光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0882U TWM621218U (zh) 2020-10-26 2021-09-14 穿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TW110210883U TWM621219U (zh) 2020-10-26 2021-09-14 鞋體血脈活絡裝置
TW110210881U TWM623253U (zh) 2020-10-26 2021-09-14 手掌穴位照光裝置
TW110211072U TWM621602U (zh) 2020-10-26 2021-09-17 頸肩背穴位照光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1941U TWM622641U (zh) 2020-10-26 2021-10-12 腿部穴位照光裝置
TW110139008A TWI776714B (zh) 2020-10-26 2021-10-21 穴位照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7) TWM62121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0060B (zh) * 2021-12-24 2023-01-11 何國梁 改善攝護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9783B (zh) * 2010-08-06 2012-09-05 暨南大学 激光与红外光组合针灸治疗仪
CN203436703U (zh) * 2013-09-16 2014-02-19 卓越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穴位寻找关节炎治疗仪
CN204274986U (zh) * 2014-09-30 2015-04-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腕式激光针灸仪
CN207679874U (zh) * 2017-06-15 2018-08-03 湖北双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动力理疗面罩
TWI702067B (zh) * 2019-05-17 2020-08-21 百會科技有限公司 可攜式光療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1602U (zh) 2021-12-21
TWM622641U (zh) 2022-01-21
TWI776714B (zh) 2022-09-01
TWM623253U (zh) 2022-02-11
TWM621218U (zh) 2021-12-11
TW202216105A (zh) 2022-05-01
TWM621219U (zh) 2021-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9314B2 (en) Color light therapy device
AU2009238798B2 (en) Laser hair-loss treatment device
US2008027553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therapeutic light
US20030187486A1 (en) Portable light deli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s
WO2006020602A1 (en) Skin treatment phototherapy device
KR101258210B1 (ko) 중풍과 치매의 예방 및 치료기기
KR101385707B1 (ko) 가시광선을 이용한 색광 치료 시스템
EP3210647B1 (en) Pams technology-based skin adhesive-type low level light irradiator system us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479576B1 (ko) 휴대형 스마트 통신기기에 구비된 색광 치료 구동장치
TWM621905U (zh) 頭戴式穴位照光裝置
CN203816098U (zh) 手持式光疗仪
US20160129281A1 (en) Therapy device for edema and neuropathy
CN104315442A (zh) 一种led声控灯
KR20150145848A (ko) 온구도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온구지압과 경락파동장치
KR101344597B1 (ko) 휴대용 의료용 조합 자극기
US10539282B2 (en) Lighting lamp device
KR101467552B1 (ko) 광파장을 이용한 기능성 신발 깔창
CN218652747U (zh) 一种便携式光理疗仪器
TWM464191U (zh) 光刺激針灸模組
JP2016087413A (ja) Led及び振動を用いた携帯用ダイエットベルト
KR20110018019A (ko) 광 및 열을 병용하는 휴대용 피부 질환 치료기
TWM483061U (zh) 手持式光療儀
TWM464192U (zh) 光療裝置
JP2022540774A (ja) 外耳道フォトバイオモジ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KR200233008Y1 (ko) 무릎 밴드형 광 치료보조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