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9636U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9636U
TWM619636U TW110208687U TW110208687U TWM619636U TW M619636 U TWM619636 U TW M619636U TW 110208687 U TW110208687 U TW 110208687U TW 110208687 U TW110208687 U TW 110208687U TW M619636 U TWM619636 U TW M61963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pressing
fixing
press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8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智堅
洪國欽
楊清淵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8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9636U/zh
Publication of TWM619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963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案揭示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本體、蓋體以及按鍵組件。蓋體覆蓋於本體的一側,並具有開口部。按鍵組件包含固定部件以及按壓部件,其中固定部件固定地連接蓋體,而按壓部件連接固定部件,並位於開口部內。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揭示是關於一種電子裝置。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的流行,使得手機遊戲的玩家數目也隨之增長。然而,以目前的手機設計,使用者若想要獲得類似使用遊戲手把或掌上型遊戲機的遊戲體驗,需要在手機上加裝手把配件。
本案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本體、蓋體以及按鍵組件。蓋體覆蓋於本體的一側,並具有開口部。按鍵組件包含固定部件以及按壓部件,其中固定部件固定地連接蓋體,而按壓部件連接固定部件,並位於開口部內。
本揭示的電子裝置包含整合於蓋體上的實體按鍵,因此,使用者不須在電子裝置上加裝手把配件,即可使用實體按鍵對電子裝置進行操作。
為使本揭示之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所附之圖式及以下所述各種實施方式。圖式中之各元件未按比例繪製,且僅為說明本揭示而提供。以下描述許多實務上之細節,以提供對本揭示的全面理解,然而,相關領域具普通技術者應當理解可在沒有一或多個實務上之細節的情況下實施本揭示,因此,該些細節不應用以限定本揭示。
請參照第1圖以及第2圖,電子裝置100 (例如:智慧型手機)包含本體101、蓋體102、至少一按鍵組件103以及至少一開關104 (switch)。蓋體102覆蓋於本體101的一側,並具有至少一開口部C。按鍵組件103設置於蓋體102,並經由蓋體102的開口部C外露。開關104設置於本體101,並對應按鍵組件103設置。按鍵組件103配置以供使用者按壓,當使用者施力按壓按鍵組件103時,按鍵組件103可壓抵並觸發對應的開關104。在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包含兩個按鍵組件103:第一按鍵組件110以及第二按鍵組件120。
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蓋體102為電子裝置100的背蓋,亦即,蓋體102覆蓋本體101遠離顯示器(圖未示)的一側。蓋體102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102A與第二表面102B,其中第一表面102A面對本體101,而第二表面102B遠離本體101。在一實施例中,開口部C為蓋體102的邊緣上的缺口(notch),當蓋體102組裝在本體101上時,蓋體102的開口部C面對本體101的邊框。在其他實施例中,開口部C亦可為蓋體102上的穿孔,與蓋體102的邊緣分離。
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還包含電路板(圖未示,例如是主機板),電路板設置於本體101,開關104設置於電路板上,如此一來,當開關104被觸發時,電路板上的處理器或其他電子元件可接收到開關104的觸發訊號。在一替代實施例中,開關104透過軟性電路板(FPC)連接電路板而不直接設置在電路板上。
在一實施例中,開關104為單段式開關,當開關104受到按壓時,即產生訊號。在一實施例中,開關104為多段式開關,配置以根據開關104所受到不同程度的按壓產生不同的訊號。在一實施例中,開關104為多方向操作開關,配置以提供訊號顯示不同方向的操作。
請參照第3圖以及第4圖,第一按鍵組件110包含固定部件111以及按壓部件112。固定部件111固定地連接蓋體102,按壓部件112連接固定部件111,並位於蓋體102的開口部C內。按壓部件112配置以供使用者按壓。在一實施例中,固定部件111與按壓部件112包含塑膠、金屬、其他合適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組合。
承上所述,按壓部件112相對於蓋體102是可活動的,當使用者對按壓部件112施力時,按壓部件112朝向開關104偏移並觸發開關104。在一實施例中,按壓部件112包含觸發結構113,觸發結構113自按壓部件112面向本體101的一側突伸出,並配置以抵靠對應的開關104。在一實施例中,觸發結構113為柱體或凸點結構。
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固定部件111設置於蓋體102面對本體101的第一表面102A上。在一實施例中,固定部件111沿著蓋體102的開口部C的邊緣設置,但不延伸進入開口部C。在一實施例中,固定部件111透過背膠或點膠黏貼固定在蓋體102上。
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按壓部件112包含彈臂結構114,彈臂結構114連接固定部件111。當使用者對按壓部件112施力時,彈臂結構114配置以彎折,使按壓部件112得以朝向開關104偏移並觸發開關104。外力解除後,彈臂結構114提供恢復力使按壓部件112能回復原位。在一實施例中,彈臂結構114實質上呈U字形。
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按壓部件112的彈臂結構114具有通孔T,固定部件111具有固定點P穿越彈臂結構114的通孔T。固定部件111與按壓部件112透過通孔T與固定點P的配合彼此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固定部件111與按壓部件112皆為塑膠件,且固定部件111與按壓部件112以熱熔的方式結合,將固定部件111的固定點P穿過彈臂結構114的通孔T後,在固定點P處加熱,使其融化連接彈臂結構114。
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本體101具有支撐面101A,支撐面101A位於開關104的一側,並面對按壓部件112遠離彈臂結構114的邊緣E。本體101的支撐面101A對按壓部件112構成限位作用,可限制按壓部件112的最大按壓深度。
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按壓部件112包含位在邊緣上的突起結構115,固定部件111包含擋止部116,擋止部116至少部分位於突起結構115與蓋體102之間。突起結構115與擋止部116的配合對按壓部件112構成限位作用,可防止按壓部件112從蓋體102的開口部C脫離(例如:防止使用者從外部強行取下按壓部件112)。
請參照第5圖以及第6圖,第二按鍵組件120包含固定部件121以及按壓部件122。固定部件121固定地連接蓋體102,按壓部件122連接固定部件121,並位於蓋體102的開口部C內。按壓部件122配置以供使用者按壓。在一實施例中,按壓部件122包含觸發結構123用以抵靠對應的開關104。
有別於第一按鍵組件110在按壓部件112上配置彈臂結構114的做法,第二按鍵組件120的固定部件121為彈性體,藉由彈性體來實現按壓部件122的活動功能。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按鍵組件120的固定部件121為橡膠件。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按鍵組件120的按壓部件122的硬度大於固定部件121的硬度,以提供較佳的按壓手感。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按鍵組件120的固定部件121為橡膠件,而按壓部件122為塑膠件,且固定部件121與按壓部件122以雙料射出成形的方式製成。具體而言,雙料射出成形的過程中,可以先成形按壓部件122,接著在按壓部件122上成形固定部件121,使固定部件121部分包覆按壓部件122。第二按鍵組件120製造完成後,可將第二按鍵組件120黏貼固定在蓋體102的第一表面102A上。
須說明的是,圖中所示的電子裝置100同時包含第一按鍵組件110以及第二按鍵組件120僅是為了方便說明本案的技術,本案並不侷限於電子裝置100同時包含第一按鍵組件110以及第二按鍵組件120的實施例。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單獨包含第一按鍵組件110,或者電子裝置100可單獨包含第二按鍵組件120。
綜上所述,本揭示的電子裝置包含整合於蓋體(例如:背蓋)上的實體按鍵,藉由此配置,使用者不須在電子裝置上加裝手把配件,即可使用實體按鍵對電子裝置進行操作。相較於觸碰式按鍵(例如:觸控螢幕上顯示的虛擬按鍵),實體按鍵能提供按壓回饋且位置明確,因此,使用實體按鍵的操作體驗較佳且較不容易出現誤觸的情況。此外,相較於現有的手機按鍵設置在空間較為侷限的邊框上,本揭示的電子裝置將按鍵設置在背蓋上,利用背蓋較大的空間,可相應地增加按鍵的按壓面積,方便使用者操作。
儘管本揭示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任何熟習此技藝者,於不脫離本揭示之精神及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01:本體 101A:支撐面 102:蓋體 102A:第一表面 102B:第二表面 103:按鍵組件 104:開關 110:第一按鍵組件 111,121:固定部件 112,122:按壓部件 113,123:觸發結構 114:彈臂結構 115:突起結構 116:擋止部 120:第二按鍵組件 C:開口部 E:邊緣 P:固定點 T:通孔
為使本揭示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方式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繪示依據本揭示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組合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的分解圖。 第3圖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的第一按鍵組件從內側(即面對電子裝置的本體的一側)觀看的放大圖。 第4圖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沿著線段1-1’的剖面圖。 第5圖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的第二按鍵組件從內側(即面對電子裝置的本體的一側)觀看的放大圖。 第6圖為繪示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沿著線段2-2’的剖面圖。
102:蓋體
102A:第一表面
110:第一按鍵組件
111:固定部件
112:按壓部件
113:觸發結構
114:彈臂結構
115:突起結構
116:擋止部
E:邊緣
P:固定點
T:通孔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一本體; 一蓋體,覆蓋於該本體的一側,並具有一開口部;以及 一按鍵組件,包含一固定部件以及一按壓部件,其中該固定部件固定地連接該蓋體,該按壓部件連接該固定部件,並位於該開口部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固定部件設置於該蓋體面對該本體的一表面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固定部件沿著該開口部的邊緣設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按壓部件包含一彈臂結構,該彈臂結構連接該固定部件。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彈臂結構具有一通孔,該固定部件具有一固定點穿越該通孔。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子裝置,進一步包含: 一開關,設置於該本體,並對應該按鍵組件設置; 其中該本體具有一支撐面,該支撐面位於該開關的一側,並面對該按壓部件遠離該彈臂結構的一邊緣。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按壓部件包含一突起結構,該固定部件包含一擋止部,該擋止部至少部分位於該突起結構與該蓋體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固定部件為一彈性體。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固定部件部分包覆該按壓部件。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開口部為該蓋體的邊緣上的缺口。
TW110208687U 2021-07-23 2021-07-23 電子裝置 TWM619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687U TWM619636U (zh) 2021-07-23 2021-07-23 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687U TWM619636U (zh) 2021-07-23 2021-07-23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9636U true TWM619636U (zh) 2021-11-11

Family

ID=7990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8687U TWM619636U (zh) 2021-07-23 2021-07-23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9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47839B2 (ja) スライド式多方向入力キー
US20130321272A1 (en) Wheel mouse
US201001100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pad thereof
US7826806B2 (en) Mobile terminal
JP5724535B2 (ja) 電子装置
US20200135415A1 (en) Switch module and mouse device with same
JP6945311B2 (ja) カバー
JP6192702B2 (ja) 電子機器
JP4940330B2 (ja) 電子機器
JP2006086099A (ja) ボタン構造、携帯型電子装置
TWI590116B (zh)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KR20080108839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보호 케이스
TWI609396B (zh) 按鍵結構
TW201501158A (zh) 鍵盤裝置
TW200928896A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8390984A (zh) 具备游戏操纵按键的手机
TWM619636U (zh) 電子裝置
TWI687857B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US8405961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373780B (en) Button structure
JP2018120298A (ja) 触覚フィードバック装置及び該触覚フィードバック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8411423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70330706A1 (en) Key structure
TWM450770U (zh) 可調整按鍵彈性回復力的滑鼠裝置
TW201430888A (zh) 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