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9241U - 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 Google Patents

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9241U
TWM619241U TW110209006U TW110209006U TWM619241U TW M619241 U TWM619241 U TW M619241U TW 110209006 U TW110209006 U TW 110209006U TW 110209006 U TW110209006 U TW 110209006U TW M619241 U TWM619241 U TW M61924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ral
frame
collection device
wall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紹恩
朱育民
陳啟祥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filed Critical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Priority to TW11020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9241U/zh
Publication of TWM619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9241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種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包含一容置單元,及一容設在該容置單元中的阻隔單元。該容置單元包括一圍繞呈封閉狀的圍壁,及一封閉該圍壁底側的基壁。該阻隔單元包括一架設在該基壁上的分隔件,及一疊設在該分隔件上的緩衝件。該分隔件具有一上下貫通的框架,及至少一自該框架向下延伸且撐立於該基壁的立桿。該緩衝件具有一呈中空狀的框體,及一連設在該框體內的網體,該框體具有一呈環狀的外框部,及一銜接在該外框部內的連桿部。本新型還提供不同結構態樣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Description

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集卵裝置,特別是指一種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珊瑚是一種群聚性的動物,在海洋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極具觀賞價值,由於其對於生長環境的變化極度敏感,近年來因全球環境變遷而遭受嚴重的生存威脅。為減少人類採集野外珊瑚的數量及復育珊瑚,目前已有許多學者及業者正在研發並精進珊瑚人工繁殖的方法。然而,由於珊瑚的卵及浮浪幼蟲皆具有懸浮性,一般在珊瑚產卵時,飼育或採集人員須在旁守候,待其產卵後隨即以手持濾網等工具,捕撈漂浮在水中的卵及浮浪幼蟲等,以利於進行後續培育或分析,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及人力,更容易在捕撈過程中造成損傷。因此,需要更為有效及可避免珊瑚卵等受損的收集方式。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便於收集珊瑚卵,並避免珊瑚卵受到損傷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於是,本新型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適用於配合一適用於飼養該珊瑚的產缸、一與該產缸間隔設置的溢流缸,及一連通該溢流缸及該產缸頂側的溢流管使用。該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包含一適用於容設在該溢流缸中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的容置單元,及一容設在該容置單元中的阻隔單元。
該容置單元包括一圍繞而呈封閉狀的圍壁,及一封閉該圍壁底側的基壁。該阻隔單元包括一架設在該基壁上的分隔件,及一疊設在該分隔件上的緩衝件,該分隔件具有一上下貫通的框架,及至少一個自該框架向下延伸且撐立於該基壁的立桿,該框架具有一呈中空環狀的圍框部,及二個彼此交錯地跨接於該圍框部內側的橫桿部,該緩衝件具有一呈中空狀的框體,及一連設在該框體內側的網體,該框體具有一呈環狀的外框部,及一銜接在該外框部內側的連桿部。
此外,本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於還提供另一種態樣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於是,本新型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適用於配合一適用於飼養該珊瑚的產缸、一與該產缸間隔設置的溢流缸,及一連通該溢流缸及該產缸頂側的溢流管使用。該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包含一適用於容設在該溢流缸中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的容置單元、一容設在該容置單元中的阻隔單元,及一容設在該容置單元內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的承接單元。
該容置單元包括一圍繞而呈封閉狀的圍壁,及一封閉該圍壁底側的基壁。該阻隔單元包括一架設在該基壁上的分隔件,及一疊設在該分隔件上的緩衝件,該分隔件具有一上下貫通的框架及至少一個自該框架向下延伸且撐立於該基壁的立桿,該框架具有一呈中空環狀的圍框部,及二個彼此交錯地跨接於該圍框部內側的橫桿部,該緩衝件具有一呈中空狀的框體,該框體具有一呈環狀的外框部、一銜接在該外框部內側的連桿部,及多個分別間隔設置在該連桿部兩相反側的隔桿部,該等隔桿部配合界定出多個相間隔且呈上下貫穿狀的通槽。該承接單元包括一圍繞設置在該圍壁內側的周壁,及一設置在該周壁底側的濾網。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該珊瑚的卵將藉由其懸浮性漂浮在該產缸的頂側,並自該溢流管溢流至該容置單元或該承接單元中,而受該緩衝件的網體或該承接單元的濾網攔阻並集中,採集人員不需在旁等待該珊瑚產卵,確實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及人力成本,而能快速且有效地收集該珊瑚的卵。另外,能藉由該分隔件的該等橫桿部、該緩衝件的連桿部,及該網體分散該阻隔單元內的水壓,有效降低衝擊力道而提升該珊瑚的卵之存活率。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與圖2,本新型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之一個第一實施例,適用於配合一適用於飼養該珊瑚C的產缸7、一與該產缸7間隔設置的溢流缸8,及一連通該溢流缸8及該產缸7頂側的溢流管9使用,並適用於收集該珊瑚C所產出的精卵或浮浪幼蟲。須先行說明的是,本文所述的「配子」是指例如為卵子或精子等生殖細胞。
本第一實施例包含一適用於容設在該溢流缸8中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9的容置單元1、一容設在該容置單元1中的阻隔單元2,及一容設在該容置單元1內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9的承接單元3。其中,該溢流管9適用於將精卵或浮浪幼蟲自該產缸7導向位在該溢流缸8中的本第一實施例。
該容置單元1包括一圍繞而呈封閉狀的圍壁11、一封閉該圍壁11底側的基壁12、一用以蓋設在該圍壁11頂側的頂蓋13、一裝設在該圍壁11外側且用以開啟或封閉該圍壁11一側的洩水件14,及多個彼此間隔地自該圍壁11底側向下延伸的支撐件15。該頂蓋13具有一用以遮蔽該圍壁11頂側的蓋體131、一凸設在該蓋體131頂側而便於使用者拿取的提把132,及一貫穿該蓋體131的通氣槽133。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等支撐件15可墊高該圍壁11,而有利於使用者操作該洩水件14,並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能依據需求將該洩水件14設置在該圍壁11的最底側,使位在該圍壁11內部的養殖用水能完全向外流出,而不殘留於該圍壁11內。此外,在將本第一實施例放置於該溢流缸8內時,該等支撐件15能讓位在該基壁12底部的空氣自其間隙洩出,避免過多空氣所產生的浮力影響本第一實施例的設置穩定度,並能在該溢流缸8底部不平整時提供良好的定位效果。然而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支撐件15的數量及構形並不以此為限,該容置單元1也可以只包括一自該圍壁11底側向下延伸的支撐件15,同樣能達到支撐該圍壁11的功效。
該阻隔單元2包括一架設在該容置單元1的基壁12上的分隔件21,及一疊設在該分隔件21上的緩衝件22。該分隔件21具有一上下貫通的框架211、多個間隔地自該框架211向下延伸且撐立於該基壁12的立桿212,及一自該框架211向上延伸的提桿213,該框架211具有一呈中空環狀的圍框部214,及二個彼此交錯地跨接於該圍框部214內側的橫桿部215,該等橫桿部215與該圍框部214配合界定出多個呈上下貫穿狀的流通區216。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等立桿212是間隔地自該圍框部214向下延伸,而該提桿213是自該等橫桿部215相交處向上延伸,以供使用者抓取並向上提起。
該緩衝件22具有一呈中空狀的框體221,及一連設在該框體221內側的網體222。該框體221具有一呈環狀的外框部223、一銜接在該外框部223內側的連桿部224,及一貫穿該連桿部224且用以供該提桿213穿設的穿孔225。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連桿部224可藉由支撐該外框部223,而提升該框體221的結構強度。
該承接單元3包括一圍繞設置在該圍壁11內側的周壁31、一設置在該周壁31底側的濾網32,及一自該周壁31向下延伸且圍繞呈封閉狀的撐立壁33。其中,該濾網32的網目為120目,也就是說,在此所採用的該濾網32,於每平方英吋的面積內有120個濾孔(120 mesh/in 2),然而因編織成該濾網32的絲線直徑略有差異,加上各個國家的標準略有不同,相同目數的該濾網32所對應的孔徑也將略有不同,一般而言,該濾網32的濾孔孔徑約為0.13mm。
須特別說明的是,圖2是以僅使用該容置單元1及該阻隔單元2收集該珊瑚C的精卵或浮浪幼蟲的使用情境進行說明。在此使用情境中,是選用網目為120目的該網體222,由於網目為120目的孔徑將大於該珊瑚C的精子粒徑,但小於卵及浮浪幼蟲的粒徑,便能藉由網目為120目的該網體222將該珊瑚C的精子與卵或浮浪幼蟲分離。
實際使用本第一實施例時,可先將該阻隔單元2放置在該容置單元1內部,使該分隔件21的框架211及該緩衝件22的框體221貼合於該容置單元1的圍壁11內側,以避免養殖用水自該圍壁11與該阻隔單元2間流入該圍壁11底側,而無法確實攔阻該珊瑚C的卵或浮浪幼蟲。接著,如圖2所示地在該溢流缸8內墊設一例如為磚頭的墊高物X,並開啟該容置單元1的洩水件14,再將該容置單元1疊置在該墊高物X上。
接著,將即將進入生殖期的該珊瑚C放置在該產缸7內,並在該產缸7中持續注入養殖用水,使位於該產缸7頂側的養殖用水能持續自該溢流管9流入該溢流缸8內。因此,在該珊瑚C排放出精卵或浮浪幼蟲後,精卵或浮浪幼蟲將憑藉其懸浮性而漂浮在養殖用水的水面,並隨養殖用水自該溢流管9溢流至位在該溢流缸8內部的該容置單元1內。在養殖用水以及精卵或浮浪幼蟲進入該容置單元1的圍壁11後,養殖用水與精子將通過該緩衝件22的網體222而流入該分隔件21下方,卵或浮浪幼蟲則受該網體222攔阻,而如圖2所示地滯留於該網體222上方。
該分隔件21的該等立桿212能將該框架211墊高,使該框架211及該緩衝件22能與該容置單元1的基壁12相隔一定距離,以確保該分隔件21下方能具有足夠的空間儲存該珊瑚C的精子。在本第一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立桿212也可以為伸縮桿,而能依需求調整該等立桿212的高度,且該分隔件21也可以僅具有一自該框架211的該等橫桿部215相交處向下延伸的立桿212,同樣可以達到墊高該框架211的功效,並不以本新型揭示的態樣為限。
最後,僅需要先關閉該容置單元1的洩水件14,再將本第一實施例自該溢流缸8中取出,並置於空盆或托盤中,即能將本第一實施例攜至實驗室或其他地點進行後續操作、分析、培養,或其他應用。例如,要取得該珊瑚C的卵或浮浪幼蟲時,只需要以吸管吸取位於該網體222上的卵或浮浪幼蟲,即能快速地取得該珊瑚C的卵或浮浪幼蟲,另外於開啟該洩水件14後收集流出的養殖用水,便能取得懸浮在養殖用水中的該珊瑚C的精子。
由於該珊瑚C的浮浪幼蟲在經過一段浮游生活之後,將具有下沉並附著在水底的特性,也就是說,具沉底趨性的浮浪幼蟲將可能停留在該網體222上,並將可能受到流速較快的養殖用水衝擊而死亡。因此,在本第一實施例中,是如圖2所示地以該墊高物X將該容置單元1墊高,使該容置單元1盡量靠近該溢流管9,以盡量降低自該溢流管9流出的養殖用水所造成的衝擊力道,並藉此提高浮浪幼蟲的存活率。
此外,由於養殖用水的流速將與流經處的直徑呈反比,且該網體222的網目小於該分隔件21的該等流通區216,並小於該容置單元1的直徑,因此,在養殖用水自該緩衝件22的網體222流入該分隔件21時,可供養殖用水流動的空間將逐漸變大,而能逐漸降低流動的速度,確實可有效分散養殖用水進入該分隔件21時的壓力。
再者,該珊瑚C等水生生物的配子或幼苗對於離水的耐受性低,在收集過程中須避免水生生物的配子或幼苗離水,因此在本第一實施例中,可藉由該洩水件14調整該容置單元1中的水位,並能以該洩水件14將養殖用水保留於該容置單元1中,避免該珊瑚C的卵在收集過程中暴露於空氣中,而受到緊迫或損傷。
需要清洗本第一實施例時,由於該阻隔單元2是可拆卸地容設在該容置單元1中,使用者可抓取該分隔件21的提桿213,並直接向上提起,即可將該分隔件21連同藉由該穿孔225套設在該分隔件21上方的該緩衝件22自該容置單元1中取出,以便於清潔本第一實施例。
參閱圖1與圖3,圖3是以使用該容置單元1、該阻隔單元2,及該承接單元3收集該珊瑚C的精卵或浮浪幼蟲的使用情境進行說明。在此使用情境中,本第一實施例的使用方式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是將該承接單元3疊置在該阻隔單元2的緩衝件22上,並選用網目為56目的該網體222,即能以網目為120目的該承接單元3的濾網32將該珊瑚C的精子與卵或浮浪幼蟲分離。一般而言,該網體222於每平方英吋的面積內有56個濾孔(56 mesh/in 2),且該網體222的濾孔孔徑約為0.31mm。
該承接單元3的撐立壁33可將該濾網32墊高,使得將該承接單元3疊置在該緩衝件22上時,該承接單元3的底部將形成有能容設該分隔件21的提桿213的空間,除了使該承接單元3能更穩固地疊放在該緩衝件22上,更能避免該濾網32因受到該提桿213的抵制,而發生破損或變形。
由於該珊瑚C的精子體積遠小於該承接單元3的濾網32及該緩衝件22的網體222的孔徑,而卵及浮浪幼蟲的體積則大於該濾網32的孔徑,使得在養殖用水以及精卵或浮浪幼蟲進入該承接單元3後,養殖用水與精子將通過該濾網32而流入該容置單元1,卵或浮浪幼蟲則受該濾網32攔阻,而如圖3所示地滯留於該承接單元3內部。
此外,由於該濾網32的網目小於該網體222的網目,並小於該分隔件21的該等流通區216,以及該容置單元1的直徑,因此,藉由在該容置單元1內部疊設該承接單元3,當養殖用水自該濾網32依序流入該網體222及該分隔件21時,可供養殖用水流動的空間將逐漸變大,而能逐漸降低流動的速度,確實可有效分散養殖用水進入該分隔件21時的壓力,即能以該分隔件21及該緩衝件22的設置降低浮浪幼蟲的死亡率。
參閱圖4,是以採用本第一實施例作為孔雀魚生產缸的使用情境進行說明,在此使用情境中,僅使用該容置單元1及該阻隔單元2進行作業。須特別說明的是,由於在孔雀魚生產前須盡量避免驚嚇到母魚A,故在此使用情境中,該容置單元1較佳是以不透光的材質製成,或可另外以不透光的材料包覆該容置單元1,以避免強光刺激而驚嚇母魚A。然而,為清楚說明本第一實施例在此使用情境中的使用方式,圖4是以透光材質的該容置單元1示例。
首先,將母魚A放置在該圍壁11內部,並將該頂蓋13蓋設在該圍壁11頂側,使母魚A可在黑暗的環境中安心待產,再配合採用網目較小魚B大的該網體222,使被產出的小魚B能通過該網體222的孔徑而流入該分隔件21的下方,即能將小魚B與母魚A分離,避免小魚B被母魚A吞食,可提高小魚B的存活率。由於該蓋體131上開設有該通氣槽133,即使將該頂蓋13蓋上,空氣也能自該通氣槽133進入該圍壁11,能避免母魚A及小魚B缺氧。
本第一實施例除了適用於收集該珊瑚C(見圖2)所產出的精卵或浮浪幼蟲,或是作為孔雀魚生產缸,也可以用於收集其他具懸浮性的水生生物的配子、受精卵或幼苗等,例如淡水或海水魚類的受精卵,並能依據所收集的配子、受精卵或幼苗的尺寸採用不同網目的該網體222,並不以本第一實施例所揭露的使用情境為限。
參閱圖5,本新型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之一個第二實施例的一個第一實施態樣,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僅在於:本第二實施例的該緩衝件22僅具有該框體221,且該框體221還具有二個分別間隔設置在該連桿部224兩相反側的隔桿部226,該等隔桿部226配合界定出多個相間隔且呈上下貫穿狀的通槽227。
在本第二實施例中,是以該承接單元3的濾網32攔阻該珊瑚C(見圖2)的卵或浮浪幼蟲,使該珊瑚C的精子與卵或浮浪幼蟲分離,並藉由該等隔桿部226配合界定出尺寸較該濾網32的網目大的該等通槽227,使養殖用水自該濾網32流入該分隔件21時,流速及壓力將隨可供流動的空間變大而逐漸降低。此外,尺寸較大的該等通槽227能減少堆積在該緩衝件22上的髒污,使得本第二實施例能具有良好的緩衝效果且易於清潔。
在本第一實施態樣中,該等隔桿部226是分別自該連桿部224鄰近於該穿孔225處的兩相反側向外延伸,並銜接該外框部223內側,除了能界定出該等通槽227而達到緩衝水壓的效果,更能支撐該外框部223,而進一步提升該框體221的結構強度。
參閱圖6,本第二實施例的一個第二實施態樣,與該第一實施態樣大致相同,差異僅在於:該框體221是具有多個分別間隔設置在該連桿部224兩相反側的隔桿部226,且該等隔桿部226的設置方式與該第一實施態樣不同。在本第二實施態樣中,該等隔桿部226是與該連桿部224平行地跨設在該外框部223內側,而未連接至該連桿部224。如此一來,該等隔桿部226仍能配合界定出該等通槽227,而能達成與該第一實施態樣相同的緩衝功效,且同樣能提升該框體221的結構強度,提供使用者不同於該第一實施態樣的選擇。在本第二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隔桿部226的數量及連接態樣並不以圖5與圖6所示的態樣為限,只要能配合界定出該等通槽227即可。
綜上所述,本新型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該珊瑚C的精卵及浮浪幼蟲將隨養殖用水溢流至該容置單元1或該承接單元3中,而受該緩衝件22的網體222或該承接單元3的濾網32攔阻並集中,採集人員不需在旁等待該珊瑚C產卵,確實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及人力成本,而能快速且有效地收集該珊瑚C的卵。另外,配合該阻隔單元2的設置,能藉由該分隔件21的該等橫桿部215、該緩衝件22的網體222及該連桿部224,及該緩衝件22的該等隔桿部226分散該阻隔單元2內的水壓,有效降低衝擊力道而提升該珊瑚C的卵之存活率,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容置單元 11:圍壁 12:基壁 13:頂蓋 131:蓋體 132:提把 133:通氣槽 14:洩水件 15:支撐件 2:阻隔單元 21:分隔件 211:框架 212:立桿 213:提桿 214:圍框部 215:橫桿部 216:流通區 22:緩衝件 221:框體 222:網體 223:外框部 224:連桿部 225:穿孔 226:隔桿部 227:通槽 3:承接單元 31:周壁 32:濾網 33:撐立壁 7:產缸 8:溢流缸 9:溢流管 A:母魚 B:小魚 C:珊瑚 X:墊高物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的一個第一實施例; 圖2是一側視角度的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容置單元及一阻隔單元配合一產缸、一溢流缸,及一溢流管使用的使用情境; 圖3是一側視角度的示意圖,說明該容置單元、該阻隔單元,及一承接單元的使用狀態; 圖4是一立體圖,說明將該第一實施例作為孔雀魚生產缸的使用情境; 圖5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的一個第二實施例的一個第一實施態樣;及 圖6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個第二實施態樣。
1:容置單元
11:圍壁
12:基壁
13:頂蓋
131:蓋體
132:提把
133:通氣槽
14:洩水件
15:支撐件
2:阻隔單元
21:分隔件
211:框架
212:立桿
213:提桿
214:圍框部
215:橫桿部
216:流通區
22:緩衝件
221:框體
222:網體
223:外框部
224:連桿部
225:穿孔
3:承接單元
31:周壁
32:濾網
33:撐立壁

Claims (10)

  1. 一種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適用於配合一適用於飼養該珊瑚的產缸、一與該產缸間隔設置的溢流缸,及一連通該溢流缸及該產缸頂側的溢流管使用,該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包含: 一容置單元,適用於容設在該溢流缸中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並包括一圍繞而呈封閉狀的圍壁,及一封閉該圍壁底側的基壁;及 一阻隔單元,容設在該容置單元中,並包括一架設在該基壁上的分隔件,及一疊設在該分隔件上的緩衝件,該分隔件具有一上下貫通的框架,及至少一自該框架向下延伸且撐立於該基壁的立桿,該框架具有一呈中空環狀的圍框部,及二彼此交錯地跨接於該圍框部內側的橫桿部,該緩衝件具有一呈中空狀的框體,及一連設在該框體內側的網體,該框體具有一呈環狀的外框部,及一銜接在該外框部內側的連桿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還包含一容設在該容置單元內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的承接單元,該承接單元包括一圍繞設置在該圍壁內側的周壁,及一設置在該周壁底側的濾網。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其中,該網體的網目為120目。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其中,該網體的網目為56目,該濾網的網目為120目。
  5. 一種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適用於配合一適用於飼養該珊瑚的產缸、一與該產缸間隔設置的溢流缸,及一連通該溢流缸及該產缸頂側的溢流管使用,該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包含: 一容置單元,適用於容設在該溢流缸中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並包括一圍繞而呈封閉狀的圍壁,及一封閉該圍壁底側的基壁; 一阻隔單元,容設在該容置單元中,並包括一架設在該基壁上的分隔件,及一疊設在該分隔件上的緩衝件,該分隔件具有一上下貫通的框架,及至少一自該框架向下延伸且撐立於該基壁的立桿,該框架具有一呈中空環狀的圍框部,及二彼此交錯地跨接於該圍框部內側的橫桿部,該緩衝件具有一呈中空狀的框體,該框體具有一呈環狀的外框部、一銜接在該外框部內側的連桿部,及多個分別間隔設置在該連桿部兩相反側的隔桿部,該等隔桿部配合界定出多個相間隔且呈上下貫穿狀的通槽;及 一承接單元,容設在該容置單元內且位置對應於該溢流管,並包括一圍繞設置在該圍壁內側的周壁,及一設置在該周壁底側的濾網。
  6. 如請求項1或5所述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其中,該分隔件還具有一自該等橫桿部向上延伸的提桿,該緩衝件的框體還具有一貫穿該連桿部且用以供該提桿穿設的穿孔。
  7. 如請求項1或5所述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其中,該容置單元還包括一用以蓋設在該圍壁頂側的頂蓋,該頂蓋具有一用以遮蔽該圍壁頂側的蓋體、一凸設在該蓋體頂側的提把,及一貫穿該蓋體的通氣槽。
  8. 如請求項1或5所述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其中,該容置單元還包括一裝設在該圍壁外側且用以開啟或封閉該圍壁一側的洩水件。
  9. 如請求項1或5所述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其中,該容置單元還包括多個彼此間隔地自該圍壁底側向下延伸的支撐件。
  10. 如請求項2或5所述的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其中,該承接單元還包括一自該周壁向下延伸且圍繞呈封閉狀的撐立壁。
TW110209006U 2021-07-30 2021-07-30 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TWM619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9006U TWM619241U (zh) 2021-07-30 2021-07-30 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9006U TWM619241U (zh) 2021-07-30 2021-07-30 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9241U true TWM619241U (zh) 2021-11-01

Family

ID=79908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9006U TWM619241U (zh) 2021-07-30 2021-07-30 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9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2957A (zh) * 2022-07-29 2022-11-2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用于珊瑚受精卵培育与珊瑚浮浪幼虫底播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2957A (zh) * 2022-07-29 2022-11-2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用于珊瑚受精卵培育与珊瑚浮浪幼虫底播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124035A (ko) 폐사 물고기 포획 트랩을 가진 가두리 양식 설비
CN213756274U (zh) 一种沙塘鳢鱼苗网箱不同规格筛选分离装置
CN113057147B (zh) 一种龙虾捕捞装置
TWM619241U (zh) 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收集裝置
CN112273303A (zh) 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体积大小的养殖网箱
CN214431191U (zh) 一种补液频率低的斜纹夜蛾室内饲养装置
US5297513A (en) Breeding tank assembly for fish larvae
CN105075917A (zh) 混凝土鱼礁结构
CN210808868U (zh) 一种寄生蜂饲养装置
CN217523678U (zh) 一种激流底栖鱼类采集工具
CN113349112B (zh) 头足类产卵和栖息装置
JP2008048630A (ja) 肉食魚捕獲装置と肉食魚の捕獲方法
JPH0548663U (ja) あわび養殖具
CN212728464U (zh) 一种虾苗孵化分离收集装置
JP2012152126A (ja) 植生浮島における水生植物の根茎保護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植生浮島
CN201742824U (zh) 高效捕鱼装置
TWM620123U (zh) 用以收集珊瑚浮浪幼蟲、受精卵或配子的收集裝置
CN209995134U (zh) 一种蜜蜂自然分蜂或飞逃蜂群自动收捕装置
CN108739525B (zh) 一种防巢虫自动巢门及蜂箱
CN207940251U (zh) 一种收鱼方便太阳能诱虫灯诱捕充气抬网
CN209105991U (zh) 一种养虫回型槽
CN108124826B (zh) 生态平衡选择性捕鱼器
JPH08317747A (ja) 水棲生物の産卵、孵化および仔保護容器
CN215454734U (zh) 一种头足类人工巢穴
TWI494057B (zh) The Method and System of Collecting Fertilized Eggs and Floating Poul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