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8606U - 自行車電控系統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電控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8606U
TWM618606U TW110206961U TW110206961U TWM618606U TW M618606 U TWM618606 U TW M618606U TW 110206961 U TW110206961 U TW 110206961U TW 110206961 U TW110206961 U TW 110206961U TW M618606 U TWM618606 U TW M6186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gment
signal
sensing
control system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6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鎮宇
Original Assignee
信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6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8606U/zh
Publication of TWM618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860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自行車電控系統,包括一安裝在自行車的感測模組和一控制模組;該感測模組利用一曲柄感測組件、一車速感測單元分別感測曲柄的扭矩和/或角度、車速等信號,送至該控制模組編排成一組訊號序列,作為自行車使用者身分的認證金鑰。

Description

自行車電控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自行車電控系統,尤指一種透過感測使用者踩踏力道、頻率和/或曲柄位置等信號,將其編輯成一組訊號序列供驗證身分之相關技術。
長久以來,自行車一直廣受人們青睞,且不分年齡層,原因在於它與生俱來的特質,既可作為交通工具,也可以是健身器材;近年來,由於共享自行車、電動車的盛行,更進一步擴大了自行車的普及程度。而不論是自有或共享,身分驗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以往被用來驗證身分的金鑰產生方式可能來自數字鍵盤、生物辨識模組等,前者透過輸入密碼,與預存的設定密碼比對,若相符則通過驗證並解鎖,惟密碼解鎖的缺點容易被破解,必須經常更換密碼,但使經常更換密碼又涉及管理問題,使用者往往害怕記不住而裹足不前。生物辨識模組係以辨識使用者生物特徵(如指紋、臉型或瞳孔等)作為是否通過驗證之依據,相較於傳統密碼解鎖方式,具有不易破解的優點,但生物辨識模組除須額外添置,且與自行車的電控系統也有整合的問題,故建置成成本較高而難以普及。
由上述可知,自行車或電輔自行車的驗證防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現有驗證機制存在安全性低,或建置成本高難以普及的問題,故有待進一步檢討,並謀求可行的解決方案。
因此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自行車電控系統,係可利用許多自行車已建置的感測器取得使用者踩踏力道、位置和/或車速等訊號,進而編成一訊號序列,以作為身分驗證之用。
為達成前述目的採取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前述自行車電控系統包括一感測模組和一控制模組;其中 該感測模組包含: 一第一運算單元; 一曲柄感測組件,與該第一運算單元連接,用以感測一曲柄的扭矩和/或角度 一車速感測單元,用以檢測取得車速信號,並送至該第一運算單元; 藉此,該感測模組提供多個感測信號給該控制模組; 該控制模組用以接收該感測模組送出的多個感測信號,並編排成一組訊號序列,該訊號序列主要是由一個以上的信號段組合構成,每一個信號段組合由一個以上具有特徵的信號段組成。
由上述可知,本創作係利用感測模組偵測取得自行車的車速、曲柄的角度和/或扭矩等感測信號,並送至控制模組分割成多個信號段,再編成信號段組合,以作為認證使用者身分之金鑰。由於多個感測信號可以來自自行車上常設的感測器,因此建置成本低,且系統整合的門檻低;再者,由於作為認證金鑰的信號段組合,其組成(數量)及各項感測信號的特徵都是使用者決定及自行設定,因此遭破解的可能性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本創作包括一自行車電控系統及一使用者身分認證方法,其中,自行車電控系統的一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1所示,其包括一感測模組10和一控制模組20。
該感測模組10包括一第一運算單元11、一曲柄感測組件12、一車速感測單元13,該曲柄感測組件12係供安裝在自行車的曲柄相關位置處,用以感測曲柄的扭矩大小和/或角度,在本實施例中,該曲柄感測組件12包含一扭矩感測單元121、一角度感測單元122,該扭矩感測單元121、該角度感測單元122分別與該第一運算單元11連接,以提供曲柄的扭矩與角度感測信號,該車速感測單元13與該第一運算單元11連接,用以提供自行車車速感測信號給第一運算單元11。
該感測模組10與控制模組20可合而為一或各自構成一獨立的裝置,供分別安裝在自行車上的適當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感測模組10與控制模組20分別為獨立的裝置,因此該感測模組10進一步包含第一通信埠14,該第一通信埠14可為有線或無線的通信協定,其與該第一運算單元11連接,以作為該感測模組10和該控制模組20的通信介面。
以上所述者為感測模組10的基本組成,除此以外,該感測模組10可進一步包含分別連接該第一運算單元11的一傾斜感測單元15、一煞車感測單元16,該傾斜感測單元15可由陀螺儀等裝置所構成,用以檢測自行車的姿態,煞車感測單元16則用以感測自行車是否出現煞車的情況。
該感測模組10經由第一運算單元11接收來自各個感測單元的感測信號後通過第一通信埠14傳送給該控制模組20。該控制模組20包含一第二運算單元21及分別連接該第二運算單元21的一儲存單元23、一人機介面24;當該控制模組20與感測模組10合而為一時,該第二運算單元21與感測模組10的第一運算單元11可整合由一獨立的運算單元所構成;在本實施例中,該控制模組20與感測模組10各自獨立,因此控制模組20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通信埠22,該第二通信埠22係與感測模組10的第一通信埠14相容,作為該控制模組20和該感測模組10的溝通介面,以便由該第二運算單元21通過第二通信埠22接收第一運算單元11送出的各項感測信號,經過運算處理後產生一認證金鑰,與該儲存單元23預存的認證資料比對,以確認使用者的身分;另一方面,該第二通信埠22亦可用來與一手機30連結。
在本實施例中,該儲存單元23係由非揮發記憶體所構成。該人機介面24係供使用者設定認證資料,其可以是該控制模組20內建的裝置,也可以是外部裝置,當該控制模組20與一手機30連結,該人機介面24可由手機上的觸控螢幕、聲控輸入和/或一個以上的按鍵所構成。
以下進一步說明該控制模組20如何編成認證使用者身分所需的金鑰,如圖2所示,其包括: 在一時間區間內接收多個感測信號(201); 將各個感測信號分別分割成多個信號段(202); 編成一個以上含有一個以上信號段的信號段組合(203); 比對各信號段組合中的信號段特徵,以認證一使用者身分(204)。
該控制模組20透過執行上述流程進行使用者身分認證,其據以比對的認證資料係在實際執行認證以前,先自行設定(設定模式容後詳述),以決定感測信號(信號源)的數量及該信號段組合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選擇3個感測信號及4個信號段組合。
關於前述步驟(201),請參看圖3所示,係由控制模組20在一時間區間t0~t4由感測模組10接收的3個感測信號包括:曲柄扭矩感測信號Signal 1、曲柄角度感測信號Signal 2和車速感測信號Signal 3;其中,曲柄扭矩感測信號Signal 1的單位為Nm,在該時間區間t0~t4內的扭矩變化係如遞增後維持一定值後遞減至0;該曲柄扭矩感測信號Signal 2則是在該時間區間t0~t4內每出現一次高低位準轉換,代表曲柄同方向旋轉10度;車速感測信號Signal 3的單位則是km/h。
關於前述步驟(202),控制模組20收到3個感測信號後,是如圖4所示,在該時間區間t0~t4內將3個感測信號Signal 1、Signal 2、Signal 3分別分割成4個信號段S11~S14、S21~S24、S31~S34,即合計有12個信號段,接著如前述步驟(203),該控制模組20將利用特定的信號段編成一個以上的信號段組合,每一個信號段組合包含一個以上的信號段;在本實施例中,請參看圖5所示,控制模組20計編成4個信號段組合P1、P2、P3、P4,且4個信號段組合P1、P2、P3、P4係呈序列,其中,信號段組合P1包含兩個信號段S11、S31、信號段組合P2有一個信號段S12、信號段組合P3有一個信號段S23、信號段組合P4也只有一個信號段S34。
再者,每一個信號段S11~S14、S21~S24、S31~S34都有對應的參數(如圖6所示): 所屬信號段組合(Patten ID):信號段屬於哪一個信號段組合,例如信號段S11屬於信號段組合P1。 信號段編號(Segment ID):是每一個信號段S11~S14、S21~S24、S31~S34所具備獨一無二的編號,以識別不同的信號段。 演算法(Algorithm):是透過特定演算法將各個信號段的特徵萃取出來,如信號段S11的演算法係採任何值(Any value),信號段S31、S12、S34的演算法係採平均值(Average),信號段S23的演算法則採累計值(Accumulate)。 方向(Direction):正向(positive)或反向(Negative)。 門檻值(Threshold):係用以決定信號段特徵的參數,如信號段S11的門檻值為10Nm、信號段S31的門檻值為5 km/h、信號段S12的門檻值為20Nm、信號段S23的門檻值為720度、信號段S34的門檻值為8 km/h。
根據上述的參數,以信號段S11為例,其為一曲柄扭矩感測信號,則其特徵依相關參數的定義即如下式: Any value of T(t) between t0 and t1 are positive than 10 Nm.
當控制模組20完成前述步驟(203)後,即可進一步執行步驟(204)將各信號段組合P1、P2、P3、P4與預設的認證資料進行比對,比對的方式係以各信號段組合P1、P2、P3、P4中的信號段特徵與預設認證資料是否符合,作為是否通過使用者身分認證的依據,例如在信號段S11(曲柄扭矩感測信號)在時間區間的時段t0~t1內若超過10 Nm以上即符合特徵,10 Nm以下即不符合。而所有信號段組合P1、P2、P3、P4經依序比對其各個信號段的特徵均一一符合,始能通過使用者身分驗證。
如前揭所述,該控制模組20預存在儲存單元23的認證資料,係由使用者在事前預先設定,主要係由該控制模組20的人機介面24提供一手動模式及一錄製模式;其中,手動模式係利用人機介面24依照圖6所示設定信號段組合的數量及信號段時間(例如圖4所示的 t0~t1、t1~t2、t2~t3、t3~t4分割週期),接著直接輸入數值來設定各個信號段的特徵,如信號種類(曲柄扭矩、曲柄角度和/車速等)、演算法、方向及門檻值等參數。
關於錄製模式,則由使用者根據人機介面24的導引,利用自行車部件依序完成對應的動作(例如踩踏踏板使曲柄旋轉、令車體行進以產生車速等),由感測模組10的各個感測單元取得感測信號以進行設定,一可行的具體流程請參閱圖7所示,其包括: 顯示目前待錄製的信號段組合編號(701); 開始錄製(702); 判斷是否有信號源出現數值變化(703)? 若有,進一步判斷出現數值變化的信號源是否超過一個?(704),若否,表示只有一個信號源有數值變化,即儲存一對應的信號段(705); 若超過一個信號源有數值變化,即進一步判斷是否支援多信號源錄製(706),若是,則儲存多個對應的信號段(705); 若不支援多信號源錄製,即儲存最高優先設定信號源的信號段(707),接著判斷是否為最後一個信號段組合(708),若不是最後一個,即回到前述步驟(701),為下一個信號段組合的錄製重複執行前列步驟;若是最後一個信號段組合,隨即完成設定。
在完成前述設定程序後,即可進行身分認證,其流程可如圖8所示,其包括: 顯示目前待輸入的信號段組合編號(801); 判斷是否已輸入(802),若未輸入即重複此步驟; 若已輸入,即與預存的認證資料進行比對(803),並判斷特徵是否相符(804),若不符合,即回到步驟(802); 若比對符合,接著判斷是否為最後的信號段組合(805),若是,即完成認證,若不是最後的信號段組合,則切換到下一個信號段組合(806)後,回到步驟(801)。
配合圖9所示,進一步揭示有該控制模組20的人機介面24如何以燈號導引使用者完成認證,該人機介面24上顯示四個燈號A、B、C、D,進行輸入時,第一個燈號A閃爍,以提示使用者輸入認證信號,其他燈號B、C、D則熄滅,待第一個信號段組合的認證信號輸入完成後,第一個燈號A全亮,第二個燈號B閃爍,燈號C、D熄滅,以提示使用者輸入第二個信號段組合的認證信號;在第二個信號段組合的認證信號輸入完成後,第一、二個燈號A、B全亮,第三個燈號C閃爍,燈號D熄滅,以提示使用者輸入第三個信號段組合的認證信號,完成輸入後,第一至三個燈號A、B、C全亮,第四個燈號D閃爍,提示使用者輸入第四個信號段組合的認證信號,其完成後則所有燈號A、B、C、D全亮,表示通過認證。
在前述認證過程中,若出現使用者輸入認證信號的特徵和預設認證資料不符或輸入逾時等情況,可等待燈號指示重新輸入,但輸入失敗達一定次數以上,則進入鎖定狀態終止認證程序。
綜上所述,本創作先由感測模組取得自行車的車速、曲柄的角度和/或扭矩等感測信號,並送至控制模組分割成多個信號段,再編成信號段組合,以作為認證使用者身分之金鑰。其中感測模組的多個感測單元可為現今自行車上常設的感測器,其建置成本低,且系統整合的門檻低;再者,由於作為認證金鑰的信號段組合,其組成(數量)及各項感測信號的特徵都是使用者決定及自行設定,因此遭破解的可能性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因此本創作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參酌現有技術所未能輕易完成,故已符合專利要件,並具備進步性。
10:感測模組 11:第一運算單元 12:曲柄感測組件 121:扭矩感測單元 122:角度感測單元 13:車速感測單元 14:第一通信埠 15:傾斜感測單元 16:煞車感測單元 20:控制模組 21:第二運算單元 22:第二通信埠 23:儲存單元 24:人機介面 30:手機
圖1為本創作的系統方塊圖。 圖2為本創作的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創作多信號源的感測信號波形圖。 圖4為本創作將感測信號分割成信號段的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信號段組合架構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信號段組合的參數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以錄製模式進行設定認證資料的流程圖。 圖8為本創作認證身分的流程圖。 圖9為本創作以人機介面導引輸入認證信號的燈號示意圖。
10:感測模組
11:第一運算單元
12:曲柄感測組件
121:扭矩感測單元
122:角度感測單元
13:車速感測單元
14:第一通信埠
15:傾斜感測單元
16:煞車感測單元
20:控制模組
21:第二運算單元
22:第二通信埠
23:儲存單元
24:人機介面
30:手機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電控系統,其包括一感測模組和一控制模組; 該感測模組包含: 一第一運算單元; 一曲柄感測組件,與該第一運算單元連接,用以感測一曲柄的扭矩和/或角度 一車速感測單元,用以檢測取得車速信號,並送至該第一運算單元; 藉此,該感測模組提供多個感測信號給該控制模組; 該控制模組用以接收該感測模組送出的多個感測信號,並編排成一組訊號序列,該訊號序列主要是由一個以上的信號段組合構成,每一個信號段組合由一個以上具有特徵的信號段組成。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該感測模組進一步包含一傾斜感測單元、一煞車感測單元,該傾斜感測單元與該煞車感測單元別連接該第一運算單元。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該控制模組包含一第二運算單元、一儲存單元和一人機介面,該儲存單元和該人機介面分別和該第二運算單元連接。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該控制模組的儲存單元主要由非揮發性記憶體所構成,該人機介面包含一觸控螢幕、一聲控輸入和/或一個以上按鍵組成。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該感測模組包含一第一通信埠,該控制模組包含一第二通信埠,該第二通信埠與第一通信埠相容。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該控制模組執行一使用者身分認證方法,包括: 在一時間區間內接收多個感測信號; 將各個感測信號分別分割成多個信號段; 編成一個以上含有一個以上信號段的信號段組合; 比對該信號段組合中的信號段特徵,以認證一使用者身分。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該信號段組合具有多個,且各信號段組合係呈序列。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該多個感測信號在該時間區間內分別被分割成多個信號段,每一個信號段包含以下參數: 一所屬信號段組合:定義該信號段所屬的信號段組合; 一信號段編號:該信號段所具備獨一無二的編號; 一演算法:用以萃取該信號段的特徵; 一方向:正向或反向; 一門檻值。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該使用者身分認證方法包含一錄製模式,供使用者設定認證資料,該錄製模式包括: 顯示目前待錄製的信號段組合編號; 開始錄製; 判斷是否有信號源出現數值變化;若是,即儲存一對應的信號段; 接著判斷是否為最後一個信號段組合,若否,回到顯示目前待錄製的信號段組合編號之步驟;若是最後一個信號段組合,則完成設定。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自行車電控系統,在判斷是否有信號源出現數值變化後,進一步判斷出現數值變化的信號源是否超過一個,若是則儲存多個對應的信號段。
TW110206961U 2021-06-16 2021-06-16 自行車電控系統 TWM618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961U TWM618606U (zh) 2021-06-16 2021-06-16 自行車電控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6961U TWM618606U (zh) 2021-06-16 2021-06-16 自行車電控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606U true TWM618606U (zh) 2021-10-21

Family

ID=7960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6961U TWM618606U (zh) 2021-06-16 2021-06-16 自行車電控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86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2578B (zh) * 2021-06-16 2022-11-01 信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電控系統及使用者身分認證方法
US11704949B2 (en) 2021-07-21 2023-07-18 Sinbon Electronics Company Ltd. User verifying bicycle control system and user ver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2578B (zh) * 2021-06-16 2022-11-01 信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電控系統及使用者身分認證方法
US11704949B2 (en) 2021-07-21 2023-07-18 Sinbon Electronics Company Ltd. User verifying bicycle control system and user ver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8606U (zh) 自行車電控系統
US10248815B2 (en) Contemporaneous gesture and keyboard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entry authentication
JP6800345B2 (ja) 車両を操作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関連する方法
KR101173944B1 (ko) 차량 운전자의 감성 조절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40030026A (ko) 시간 정보를 이용한 스크린 잠금 해제 방법, 시간 정보를 이용한 스크린 잠금 해제 시스템 및 기록 매체
WO2016119696A1 (zh) 基于动作的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
US20080148393A1 (en) Neural authenticator and method
CN104200805A (zh) 汽车驾驶员语音助手
CN103390305B (zh) 文本提示型声纹门禁系统
CN107194216A (zh) 一种基于用户划屏习惯的移动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7046517A (zh) 一种语音处理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109941390A (zh) 助力自行车智能感应系统
CN101620466A (zh) 密码保护系统和方法及密码产生装置
TWI782578B (zh) 自行車電控系統及使用者身分認證方法
CN105825092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密码输入方法
JP2008306544A (ja) 車両用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7056398B2 (ja) 車両用認証装置、認証方法、認証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
CN107784211A (zh) 密码验证方法及装置
TW201518983A (zh) 使用空中簽名的驗證方法及其電腦程式
CN106445095A (zh) 一种输入方法和装置及其存储设备
CN103093251A (zh) 一种基于书写笔劲识别的身份验证系统
JPH11119906A (ja) 利用適格者認証用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及び利用適格者認証装置
CN113313859B (zh) 基于节奏的智能锁系统及方法
CN101546595A (zh) 编码控制的音频播放系统
CN201927127U (zh) 智能礼仪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