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7984U - 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 - Google Patents

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7984U
TWM617984U TW110208823U TW110208823U TWM617984U TW M617984 U TWM617984 U TW M617984U TW 110208823 U TW110208823 U TW 110208823U TW 110208823 U TW110208823 U TW 110208823U TW M617984 U TWM617984 U TW M6179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ylinder
partition cover
outer shell
cover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8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研齊
Original Assignee
吳研齊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吳研齊 filed Critical 吳研齊
Priority to TW110208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7984U/zh
Publication of TWM617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798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包含一外殼體、一第一內筒體、一分隔罩、多個彎管,和一投入通道,該外殼體內具有一加熱室,該第一內筒體放置於該加熱室內,該分隔罩罩設於該第一內筒體外周,並且頂端具有一端板,該些彎管穿設於該分隔罩的端板,並且伸入該分隔罩和該第一內筒體之間的內環空間,各彎管的頂端朝向該外殼體的中心延伸並且位於該分隔罩的端板和該外殼體的頂端之間,該投入通道穿過該外殼體、該分隔罩,和該第一內筒體,而和該第一內筒體內部連通,藉此可以讓金紙的燃燒更完全,減少空氣污染。

Description

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
本新型關於一種用於燃燒金紙的金爐,特別關於一種可以提高燃燒效率金紙的金爐。
以現有的金爐焚燒金紙時,往往由於金紙不斷堆積疊放於現有的金爐的內部,使得空氣較不易流入疊合金紙之間,金紙大多由邊緣開始燃燒,中間部位較不易燃燒,再加上現有的金爐內部空氣對流不佳、容易因為氧氣不足等因素而產生悶燒,因此焚燒大量的金紙時常常發生燃燒不全的情況,並且容易讓金紙燃燒後產生的灰渣飛散至空氣中,而造成空氣污染。
因此,如何降低焚燒金紙時容易燃燒不完全的問題並且減少空氣汙染,為極需改善之課題。
有鑑於此,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可以讓金紙的燃燒更完全,減少空氣污染。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新型的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包含有: 一外殼體,該外殼體具有一隔層、至少一進氣孔,與一排氣管,該隔層設於該外殼體內,並將該外殼體內部分隔成互相連通並且分別位於上、下方的一加熱室與一收集室,該至少一進氣孔形成於該外殼體的外周並且接近該外殼體的底端,並與該加熱室連通,該排氣管設於該外殼體的頂端,並且與該加熱室相連通; 一第一內筒體,該第一內筒體放置於該加熱室內,且該第一內筒體的頂、底兩端分別形成開口,該第一內筒體內部形成一燃燒空間; 一分隔罩,該分隔罩放置於該加熱室內並且罩設於該第一內筒體外周,該分隔罩的頂端具有一端板,該分隔罩的底端形成開口,該分隔罩的端板與該外殼體的頂端之間具有一間距,該第一內筒體的頂端位於該分隔罩的端板的下方,該分隔罩與該外殼體之間形成一外環通道,該分隔罩與該第一內筒體之間形成一內環空間; 多個彎管,該些彎管皆穿設於該分隔罩的端板而圍繞於該第一內筒體的外周,各彎管包含有一插入部與一彎折部,各彎管的插入部穿過該分隔罩的端板並向下延伸而伸入該分隔罩和該第一內筒體之間的內環空間,各彎管的彎折部自該插入部的頂端朝向該外殼體的中心延伸並且位於該分隔罩的端板和該外殼體的頂端之間;以及 一投入通道,該投入通道穿過該外殼體、該分隔罩和該第一內筒體,而與該第一內筒體內部的燃燒空間連通。
較佳的是,該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還包含有一第二內筒體,該第二內筒體套設於該第一內筒體的外周,並且位於該分隔罩的內側,該第二內筒體的兩端皆形成開口,且該第二內筒體的頂端位於該分隔罩的端板的下方,該第二內筒體和該第一內筒體之間形成一第一內環通道,該第二內筒體和該分隔罩之間形成一第二內環通道,且該些彎管的插入部皆伸入該第二內環通道內。
較佳的是,第一內環通道的間距小於該第二內環通道的間距。
較佳的是,該第一內筒體和該第二內筒體的長度相等。
較佳的是,該隔層包含有多數個間隔排列的支撐板,相鄰兩該支撐板之間形成一通道。
較佳的是,該收集室的側向可設有一可開啟的收集蓋板。
較佳的是,該投入通道鄰近該外殼體的一端可設有可開啟和關閉的投入蓋板。
利用上述的技術特徵,外部的空氣可經由該至少一進氣孔進入該外殼體內,並由該第一內筒體的底端開口進入該第一內筒體內的燃燒空間,燃燒時產生的熱氣會向上流動,並且受到該分隔罩的端板阻擋,而進入該內環空間,再由該些彎管排至該分隔罩的外側,最後再由該外殼體的排氣管排出,而帶動該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內部的空氣流通,並且產生氣流。
由於金紙燃燒時產生的熱空氣向上流動,並且受到該分隔罩的阻擋,而使熱空氣滯留在該分隔罩內部的上層空間,金紙在該第一內筒體內的燃燒空間燃燒時容易被氣流帶動,而避免金紙堆積,讓金紙更容易燃燒,未燃燒完全的金紙向上飄動時,受到上層的熱空氣的影響,可進行二次燃燒,當未提高燃燒效率的灰燼飄到接近分隔罩的端板位置時,由於該些彎管排出的熱氣皆集中至該分隔罩的端板上方,使該分隔罩的端板處形成高溫,而讓未提高燃燒效率的灰燼進行三次燃燒,藉此可使金紙提高燃燒效率,並且避免燃燒後的灰燼排出,減少空氣汙染。
請參考圖1至圖4,本新型的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之較佳實施例,該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為金屬材質,其包含有一外殼體10、一第一內筒體40、一分隔罩20,多個彎管50,和一投入通道60。
該外殼體10具有一隔層15、至少一進氣孔14,與一排氣管16,該隔層15設於該外殼體10內,並且該外殼體10內部分隔成互相連通並且分別位於上、下方的一加熱室120和一收集室125,該隔層15可以包含有多數個間隔排列的支撐板151,各支撐板151呈倒V字形,相鄰兩支撐板151之間形成一通道152,該收集室125位於該加熱室120的下方,並且用於收集金紙燃燒後的灰燼,該收集室125的側向可設有一可開啟的收集蓋板17,而方便清理該收集室125內的灰燼,該至少一進氣孔14形成於該外殼體10的外周,並且接近該外殼體10的底端,並與該加熱室120連通,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外殼體10的外周設有多個角度間隔排列的進氣孔14,且該些進氣孔14位於該隔層15的上方,並且鄰近該收集室125,該些進氣孔14的形狀可為圓形、方形、長條形、多邊形、或其他形狀;該排氣管16設於該外殼體10的頂端,並且與該加熱室120相連通。
該第一內筒體40放置於該加熱室120內,且該第一內筒體40的頂、底兩端分別形成一開口,該第一內筒體40的內部形成一燃燒空間121,該燃燒空間121與該收集室125相連。
該分隔罩20放置於該加熱室120內並且罩設於該第一內筒體40的外周,該分隔罩20的頂端具有一端板21,該分隔罩20的底端形成開口,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與該外殼體10的頂端之間具有一間距,該第一內筒體40的長度短於該分隔罩20的長度,該第一內筒體40的頂端位於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的下方,該分隔罩20與該外殼體10之間形成一外環通道124,該分隔罩20與該第一內筒體40之間形成一內環空間,該分隔罩20內部與該收集室125相連通。
該些彎管50皆穿設於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而圍繞於該第一內筒體40的外周,各彎管50包含有一插入部51和一彎折部53,各彎管50的插入部51穿過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並向下延伸而伸入該分隔罩20和該第一內筒體40之間的該內環空間,各彎管50的彎折部53自該插入部51的頂端朝向該外殼體10的中心延伸,並且位於該分隔罩20的端板和該外殼體10的頂端之間,該些彎管50皆連通位於該分隔罩20內部的內環空間和位於該分隔罩20外部的空間。
該投入通道60水平延伸地穿過該外殼體10、該分隔罩20,和該第一內筒體40,而與該第一內筒體40內部的燃燒空間121連通,該投入通道60鄰近該外殼體10的一端可設有可開啟和關閉的投入蓋板65,而於不使用時關閉該投入通道60。
較佳的是,該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還包含有一第二內筒體30,該第二內筒體30位於套設於該第一內筒體40的外周,並且位於該分隔罩20的內側,該第二內筒體30的頂、底兩端皆形成開口,該第二內筒體30的長度短於該分隔罩20的長度,該第二內筒體30的頂端位於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的下方,該第二內筒體30和該第一內筒體40之間形成一第一內環通道122,該第二內筒體30和該分隔罩20之間形成一第二內環通道123,且該些彎管50的插入部51皆伸入該第二內環通道123內;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內筒體40的長度與該第二內筒體30的長度相同,該第一內環通道122的間距小於該第二內環通道123的間距,該投入通道60穿過該第二內筒體30後再穿過該第一內筒體40而與該第一內筒體40內部的燃燒空間121連通。
請參考圖5,使用時,可將金紙由該投入通道60投入該第一內筒體40內部的燃燒空間121內進行焚燒,外部空氣可由該至少一進氣孔14進入該外殼體10內,並且經由收集室125而自該第一內筒體40的底端的開口進入該第一內筒體40的燃燒空間121,而提供新鮮的空氣至該燃燒空間121,燃燒時產生的熱空氣則向上流動,並受到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阻擋,而進入該內環空間,再由該些彎管50排至該分隔罩20外側,最後再由該外殼體10的排氣管16排出。
由於金紙燃燒時產生的熱空氣向上流動,並且受到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阻擋,而使熱空氣滯留在該分隔罩20內部的上層空間,並且進入該第一內環通道122和該第二內環通道123內,而提升該第一內環通道122和該第二內環通道123內的溫度,並延長熱空氣滯留的時間,外部新鮮空氣會由底端進入該燃燒空間121、該第一內環通道122,及該第二內環通道123而與位於上方的熱空氣交會,而帶動空氣的流動,並且產生氣流。
金紙在該第一內筒體40內的燃燒空間121燃燒時,容易被氣流帶動,而避免金紙堆積,而讓金紙更容易燃燒,未燃燒完全的金紙向上飄動時,受到上層的熱空氣的影響,可進行二次燃燒,當未燃燒完全的灰燼飄到接近分隔罩20的端板21位置時,由於該些彎管50排出的熱氣皆集中至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的上方,使該分隔罩20的端板21處形成高溫,而讓未提高燃燒效率的灰燼進行三次燃燒,藉此可使金紙提高燃燒效率,並且避免燃燒後的灰燼排出,減少空氣汙染。
10:外殼體 120:加熱室 121:燃燒空間 122:第一內環通道 123:第二內環通道 124:外環通道 125:收集室 14:進氣孔 15:隔層 151:支撐板 152:通道 16:排氣管 17:收集蓋板 20:分隔罩 21:端板 30:第二內筒體 40:第一內筒體 50:彎管 51:插入部 53:彎折部 60:投入通道 65:蓋板
圖1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剖面圖。 圖4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 圖5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10:外殼體
120:加熱室
121:燃燒空間
122:第一內環通道
123:第二內環通道
124:外環通道
125:收集室
14:進氣孔
15:隔層
151:支撐板
16:排氣管
17:收集蓋板
20:分隔罩
21:端板
30:第二內筒體
40:第一內筒體
50:彎管
51:插入部
53:彎折部
60:投入通道
65:蓋板

Claims (7)

  1. 一種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包含有: 一外殼體,該外殼體具有一隔層、至少一進氣孔,與一排氣管,該隔層設於該外殼體內,並將該外殼體內部分隔成互相連通並且分別位於上、下方的一加熱室與一收集室,該至少一進氣孔形成於該外殼體的外周並且接近該外殼體的底端,並與該加熱室連通,該排氣管設於該外殼體的頂端,並且與該加熱室相連通; 一第一內筒體,該第一內筒體放置於該加熱室內,且該第一內筒體的頂、底兩端分別形成開口,該第一內筒體內部形成一燃燒空間; 一分隔罩,該分隔罩放置於該加熱室內並且罩設於該第一內筒體外周,該分隔罩的頂端具有一端板,該分隔罩的底端形成開口,該分隔罩的端板與該外殼體的頂端之間具有一間距,該第一內筒體的頂端位於該分隔罩的端板的下方,該分隔罩與該外殼體之間形成一外環通道,該分隔罩與該第一內筒體之間形成一內環空間; 多個彎管,該些彎管皆穿設於該分隔罩的端板而圍繞於該第一內筒體的外周,各彎管包含有一插入部與一彎折部,各彎管的插入部穿過該分隔罩的端板並向下延伸而伸入該分隔罩和該第一內筒體之間的內環空間,各彎管的彎折部自該插入部的頂端朝向該外殼體的中心延伸並且位於該分隔罩的端板和該外殼體的頂端之間;以及 一投入通道,該投入通道穿過該外殼體、該分隔罩,和該第一內筒體,而與該第一內筒體內部的燃燒空間連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中該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還包含有一第二內筒體,該第二內筒體套設於該第一內筒體的外周,並且位於該分隔罩的內側,該第二內筒體的兩端皆形成開口,且該第二內筒體的頂端位於該分隔罩的端板的下方,該第二內筒體和該第一內筒體之間形成一第一內環通道,該第二內筒體和該分隔罩之間形成一第二內環通道,且該些彎管的插入部皆伸入該第二內環通道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中該第一內環通道的間距小於該第二內環通道的間距。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中該第一內筒體和該第二內筒體的長度相等。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中該隔層包含有多數個間隔排列的支撐板,相鄰兩該支撐板之間形成一通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中該收集室的側向可設有一可開啟的收集蓋板。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其中該投入通道鄰近該外殼體的一端可設有可開啟和關閉的投入蓋板。
TW110208823U 2021-07-27 2021-07-27 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 TWM617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823U TWM617984U (zh) 2021-07-27 2021-07-27 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823U TWM617984U (zh) 2021-07-27 2021-07-27 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7984U true TWM617984U (zh) 2021-10-01

Family

ID=79603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8823U TWM617984U (zh) 2021-07-27 2021-07-27 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79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0909B (zh) * 2022-04-25 2023-08-01 達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環保金爐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0909B (zh) * 2022-04-25 2023-08-01 達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環保金爐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77600B1 (ko) 보일러
TWM617984U (zh) 可提高燃燒效率環保金爐
US2906368A (en) Secondary incinerator
WO2024032637A1 (zh) 火盆
KR101207959B1 (ko) 완전 연소를 유도하는 화목보일러
CN205842681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13686919U (zh) 一种不锈钢野营柴火炉
CN105444208A (zh) 多层生物燃料采暖炉
CN210569203U (zh) 一种蒸汽热风双盘管热风炉
JP6892717B1 (ja) 燃焼装置
CN206130995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06130994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KR101478167B1 (ko) 재처리형 보일러
CN20613099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15372583U (zh) 高效柴火灶
CN205842679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TWI810909B (zh) 環保金爐結構
JP2013068401A (ja) ペレットストーブ燃焼ポット
CN214745909U (zh) 柴煤聚能灶
CN217929221U (zh) 自加热式热风一体炉
TWM602864U (zh) 金爐
CN216010799U (zh)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US2080405A (en) Furnace baffle
CN217459335U (zh) 一种野外生物质汽化炉
CN207196544U (zh) 一种用于农副产品烤房的发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