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0799U -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0799U
CN216010799U CN202121805864.2U CN202121805864U CN216010799U CN 216010799 U CN216010799 U CN 216010799U CN 202121805864 U CN202121805864 U CN 202121805864U CN 216010799 U CN216010799 U CN 216010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main body
water
biomass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58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王红
魏成军
王怡萍
王若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Qinghua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Qinghua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Qinghua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Qinghua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58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0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0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0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包括燃烧主体,所述燃烧主体的上端连接有换热主体,所述燃烧主体的前壁上端贯穿设有进料口,所述燃烧主体的内部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预热炉拱及限位炉拱,所述预热炉拱及所述限位炉拱之间设有换热通道,所述燃烧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水冷炉排,所述水冷炉排的内部套接有二次布风管,所述燃烧主体的内部下端设有链条炉排,采用双层炉排的结构,生物质捆包在炉内燃烧时碎化程度高,将生物质捆包由外层向内层依次燃烧的方式,改变为生物质捆包在水冷炉排上燃烧碎化,碎化的生物质掉落到链条炉排上燃烧的方式,燃烧更加彻底,延长生物质在燃烧主体内停留时间,使得燃烧更加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锅炉是锅炉的一个种类,以生物质能源为燃料的锅炉叫生物质锅炉,锅炉采用最适合生物质燃料燃烧的燃烧设备----链条炉排(正转式)。锅炉在结构设计上,相对传统锅炉炉膛空间较大,同时布置非常合理的二次风,有利于生物质燃料燃烧时瞬间析出的大量挥发分充分燃烧,我国有工业锅炉约50多万台,每年耗煤量约为全国煤耗总量的1/3,由燃煤工业锅炉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大量的工业锅炉必须换用洁净能源。根据我国的生物质资源条件,利用农林剩余物作为锅炉燃料使用则具有环境友好、可以再生的特点,但是常规的生物质锅炉采用单一链条炉排的结构,生物质捆包在炉内燃烧时碎化程度低,使得生物质捆包的燃烧是由生物质捆包外层向内层依次燃烧的方式,燃烧不够彻底,生物质燃尽度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规的生物质锅炉采用单一链条炉排的结构,生物质捆包在炉内燃烧时碎化程度低,使得生物质捆包的燃烧是由生物质捆包外层向内层依次燃烧的方式,燃烧不够彻底,生物质燃尽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包括燃烧主体,所述燃烧主体的上端连接有换热主体,所述燃烧主体的前壁上端贯穿设有进料口,所述燃烧主体的内部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预热炉拱及限位炉拱,所述预热炉拱及所述限位炉拱之间设有换热通道,所述燃烧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水冷炉排,所述水冷炉排的内部套接有二次布风管,所述二次布风管上贯穿所述水冷炉排的侧壁设有二次布风口,所述二次布风口与所述二次布风管连通连接,所述燃烧主体的内部下端设有链条炉排。
优选的,所述换热主体的内部上端设有上锅筒,所述换热主体的内部后端且在所述燃烧主体的上方设有下锅筒,所述换热主体的内表面设有锅炉管束,所述换热主体的内部且与所述换热通道对应的位置设有炉膛,所述换热主体的内部且在所述炉膛的后端设有燃尽室,所述换热主体的后壁下端贯穿设有出烟口。
优选的,所述水冷炉排包括进水主管,所述进水主管设置在所述燃烧主体的前壁内部且在所述进料口的下端,所述进水主管的后方设有排水主管,所述排水主管设置在所述燃烧主体的后壁内部,所述进水主管与所述排水主管之间连通连接有多个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为前高后低的笔直圆管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炉膛通过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燃烧主体连通连接,所述换热主体通过所述炉膛及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燃烧主体连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炉管束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锅筒及所述下锅筒连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燃烧主体的下壁后端贯穿设有落灰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燃烧主体的上端设置换热主体,将燃烧主体产生的热量转换成锅炉水或蒸汽携带的热量,将生物质捆包通过进料口输入到燃烧主体的内部,在冷却炉排的支撑下,进行干燥预热处理,使得生物质碎化,并掉落到燃烧炉排上充分燃烧,替代常规的生物质锅炉,采用双层炉排的结构,生物质捆包在炉内燃烧时碎化程度高,将生物质捆包由外层向内层依次燃烧的方式,改变为生物质捆包在水冷炉排上燃烧碎化,碎化的生物质掉落到链条炉排上燃烧的方式,燃烧更加彻底,延长生物质在燃烧主体内停留时间,使得燃烧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右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布风管结构轴测图。
图中:1-燃烧主体、2-换热主体、3-进料口、4-预热炉拱、5-限位炉拱、6-换热通道、7-水冷炉排、701-进水主管、702-排水主管、703-水冷管、8-链条炉排、9-上锅筒、10-下锅筒、11-锅炉管束、12-炉膛、13-燃尽室、14-出烟口、15-落灰口、16-二次布风管、17-二次布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包括燃烧主体1,燃烧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换热主体2,燃烧主体1的前壁上端贯穿设有进料口3,燃烧主体1的内部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预热炉拱4及限位炉拱5,预热炉拱4及限位炉拱5之间设有换热通道6,燃烧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水冷炉排7,所述水冷炉排7的内部套接有二次布风管16,所述二次布风管16上贯穿所述水冷炉排7的侧壁设有二次布风口17,所述二次布风口17与所述二次布风管16连通连接,所述燃烧主体1的内部下端设有链条炉排8。
使用时,通过进料口3将生物质捆包输送进入到燃烧主体1的内部,通过预热炉拱4及限位炉拱5将生物质捆包燃烧产生的热量经过换热通道6聚拢到换热主体2的内部,通过热量的传导将换热主体2内的水温提升,用来生产,通过燃烧主体1的前壁及后壁对水冷炉排7的前后端进行固定,通过水冷炉排7对生物质捆包进行支撑,并使得生物质捆包在水冷炉排7上进行拆包操作,通过二次布风管16向水冷炉排7的上端通入空气,通过入的空气通过二次布风口17吹入到水冷炉排7上的生物质捆包上,加速生物质捆包外层的燃烧,使得生物质捆包的拆包碎化速度加快,碎化的生物质掉落到链条炉排8上进行充分燃烧,链条炉排8的旋转方向在右视图的视角下为顺时针旋转,提升生物质利用率,文中描述涉及到的方向均以图2为描述基础。
换热主体2的内部上端设有上锅筒9,换热主体2的内部后端且在燃烧主体1的上方设有下锅筒10,换热主体2的内表面设有锅炉管束11,换热主体2的内部且与换热通道6对应的位置设有炉膛12,换热主体2的内部且在炉膛12的后端设有燃尽室13,换热主体2的后壁下端贯穿设有出烟口14,由预热炉拱4及限位炉拱5聚拢的热量通过换热通道6进入到炉膛12的内部,在炉膛12的内部将热量传递到锅炉管束11上,将锅炉管束11内的锅炉水温度提升,锅炉管束11内的高温锅炉水进入到下锅筒10内,并从上锅筒9的内部向锅炉管束11内输入低温的锅炉水,热传导结束后燃尽的废气进入到燃尽室13并通过出烟口14排出。
水冷炉排7包括进水主管701,进水主管701设置在燃烧主体1的前壁内部且在进料口3的下端,进水主管701的后方设有排水主管702,排水主管702设置在燃烧主体1的后壁内部,进水主管701与排水主管702之间连通连接有多个水冷管703,水冷管703为前高后低的笔直圆管状结构,将低温的冷却水通过进水主管701输入,冷却水在水冷管703内向排水主管702流动,冷却水在水冷管703的流通过程中,将热量通过水冷管向外辐射,将水冷管703温度降低,延长水冷管703使用寿命。
炉膛12通过换热通道6与燃烧主体1连通连接,换热主体2通过炉膛12及换热通道6与燃烧主体1连通连接,使得燃烧主体1产生的热量流通到换热主体2的内部。
锅炉管束12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锅筒10及下锅筒11连通连接,向上锅筒10的内部输入低温的锅炉水,低温的锅炉水流入到锅炉管束12的内部,并在锅炉管束12的内部通过热传导将锅炉水温度提升,随后高温的锅炉水流入到下炉筒11内,再通过管束12进入上锅筒10,产生的蒸汽或热水排出使用。
燃烧主体1的下壁后端贯穿设有落灰口15,燃尽的灰烬在链条炉排8的带动下向后端移动,随后通过落灰口15将燃烧尽的生物质灰烬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主体(1),所述燃烧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换热主体(2),所述燃烧主体(1)的前壁上端贯穿设有进料口(3),所述燃烧主体(1)的内部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预热炉拱(4)及限位炉拱(5),所述预热炉拱(4)及所述限位炉拱(5)之间设有换热通道(6),所述燃烧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水冷炉排(7),所述水冷炉排(7)的内部套接有二次布风管(16),所述二次布风管(16)上贯穿所述水冷炉排(7)的侧壁设有二次布风口(17),所述二次布风口(17)与所述二次布风管(16)连通连接,所述燃烧主体(1)的内部下端设有链条炉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2)的内部上端设有上锅筒(9),所述换热主体(2)的内部后端且在所述燃烧主体(1)的上方设有下锅筒(10),所述换热主体(2)的内表面设有锅炉管束(11),所述换热主体(2)的内部且与所述换热通道(6)对应的位置设有炉膛(12),所述换热主体(2)的内部且在所述炉膛(12)的后端设有燃尽室(13),所述换热主体(2)的后壁下端贯穿设有出烟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炉排(7)包括进水主管(701),所述进水主管(701)设置在所述燃烧主体(1)的前壁内部且在所述进料口(3)的下端,所述进水主管(701)的后方设有排水主管(702),所述排水主管(702)设置在所述燃烧主体(1)的后壁内部,所述进水主管(701)与所述排水主管(702)之间连通连接有多个水冷管(703),所述水冷管(703)为前高后低的笔直圆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2)通过所述换热通道(6)与所述燃烧主体(1)连通连接,所述换热主体(2)通过所述炉膛(12)及所述换热通道(6)与所述燃烧主体(1)连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管束(11)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锅筒(9)及所述下锅筒(10)连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1)的下壁后端贯穿设有落灰口(15)。
CN202121805864.2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Active CN216010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5864.2U CN21601079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5864.2U CN21601079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0799U true CN216010799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5864.2U Active CN21601079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0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3377U (zh) 高含水量生物质燃料锅炉
CN205717142U (zh) 生物质双炉膛燃气蒸汽锅炉及其燃烧系统
CN104329662A (zh) 卧式生物质沸腾床热管锅炉
CN216010799U (zh) 一种双层燃烧捆包生物质锅炉
CN107062599A (zh) 一种可用再生燃油与生物质燃料的环保热风炉
CN104748367B (zh) 超强节能无尘热风锅炉
CN113483350A (zh) 一种捆烧炉内拆包秸秆生物质锅炉结构及燃烧方法
CN111271980A (zh) 一种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
CN216010891U (zh) 一种捆烧炉内拆包秸秆生物质锅炉结构
CN214620090U (zh) 一种燃生物质角管式有机热载体锅炉
CN202618250U (zh) 双压引风加热装置
CN208419636U (zh) 一种热解炉炭渣余热利用装置
CN201443861U (zh) 一种卧式反烧燃煤常压热水锅炉
CN206430132U (zh) 一种辅热型双炉体垃圾燃烧系统
CN205939674U (zh) 一种水火管热水锅炉
CN20632073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多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燃烧系统
CN201311080Y (zh) 一种具有二次风进口的热风炉
CN104791766A (zh) 高含水量生物质燃料锅炉
CN215372514U (zh) 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
CN213542426U (zh) 一种回廊式蒸汽发生器
CN212537920U (zh) 一种以空气为介质的无水干烧采暖炉
CN204213914U (zh) 卧式生物质沸腾床热管锅炉
CN217929221U (zh) 自加热式热风一体炉
CN214620074U (zh) 生物质小方包直燃快烧水炉
CN218409907U (zh) 生物质集成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