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7566U -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 Google Patents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7566U
TWM617566U TW109212986U TW109212986U TWM617566U TW M617566 U TWM617566 U TW M617566U TW 109212986 U TW109212986 U TW 109212986U TW 109212986 U TW109212986 U TW 109212986U TW M617566 U TWM617566 U TW M6175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ircuit board
heat
endoscope
outer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2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建裕 陳
Original Assignee
模里西斯商鴻建裕醫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模里西斯商鴻建裕醫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模里西斯商鴻建裕醫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2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7566U/zh
Publication of TWM617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756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將兩個發光二極體(LED)以及兩個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整合於內視鏡前端,不僅避免使用昂貴的導光稜鏡而成為成本相對低廉且可一次性使用的可拋整合型內視鏡,且藉由發光二極體提供光源可獲得人體內部組織或器官的更清晰的立體(3D)影像。並且,藉由在內視鏡前端設置獨創的導熱管散熱結構,把設置在內視鏡前端的影像感測器所產生的高熱迅速傳導至內視鏡後端來達到良好散熱效果,避免內視鏡前端溫度達到48℃以上而燙傷人體組織。

Description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尤指一種將影像感測器和相關電路都整合於內視鏡中且設計成一次性使用的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使用內視鏡的微創手術由於具有創傷小、出血少、好的組織破壞少及復原快等優點,已成為現今外科手術的趨勢。一般來說,病變組織的切除可藉由內視鏡手術來進行,其只需在人體上切割數個大約一公分長的小傷口。因此,病人的創傷傷口區域的極小化而大幅降低,且其住院日與復原時間也能大幅減少。
大體而言,典型的內視鏡手術系統通常包括一內視鏡、用於顯示由內視鏡拍攝到之影像的一顯示裝置、用於處理影像訊號的一處理器、以及用於進行手術的一或數個手術工具或儀器。然而,傳統的內視鏡手術系統常有以下缺點而需進一步改良:(1)習知的內視鏡中設置了一特殊導光稜鏡結構,用來將內視鏡前端的光影像傳遞至位於內視鏡尾端的一影像感測器,而該特殊導光稜鏡結構不僅結構複雜且價格很貴;(2)習知內視鏡使用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簡稱CCD)來作為影像感測器,所以需要額外的類比數位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簡稱A/D converter)來將CCD輸出的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而該類比數位轉換器不僅會造成影像扭曲更會佔據額外體積;(3)由於造價很高,習知內視鏡無法設計成拋棄式的,所以,即使每次使用過後會進行消毒,也很難 完全避免交叉感染發生;(4)人體內部組織或器官的立體(three-dimensional;簡稱3D)影像,習知內視鏡只能以平面(two-dimensional;簡稱2D)的方式來攝影及顯示在顯示裝置上,導致醫療人員較難在手術過程中藉由2D影像來精確定位手術位置;(5)雖然曾有廠商試圖開發將影像感測器裝置在內視鏡前端的產品,但因為無法解決如何在內視鏡狹小的前端同時擠進照射光源與影像感測器、以及影像感測器運作時產生的高熱會讓內視鏡前端溫度在短時間內提升至攝氏48℃以上進而燙傷人體組織、且不符合電氣醫療器材安規等的重大缺失,所以至今仍未有此類產品在業界使用。
緣此,本創作揭露了一種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可解決前述習知內視鏡的種種缺失。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可拋整合型內視鏡,不僅將影像感測器整合於內視鏡前端,避免使用昂貴的特殊導光稜鏡,而成為成本相對低廉且可一次性使用的可拋整合型內視鏡。並且,更藉由在內視鏡前端設置獨創的導熱管散熱結構,來把設置在內視鏡前端的影像感測器所產生的高熱能迅速傳導至內視鏡後端來達到良好散熱效果,避免內視鏡前端溫度達到攝氏48℃以上。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可拋整合型內視鏡,藉由在內視鏡前端同時設置兩個發光二極體以及兩個影像感測器,除了可擷取人體內部組織或器官的立體(3D)影像外,更藉由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來獲得人體內部組織或器官的更清晰的影像。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揭露了一種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包括有:一影像擷取模組、一手柄、一影像傳輸電路板、以及一電纜模組。該影像擷取模組可用於擷取影像,其具有包括一中空的外管、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一軟性電路板、及一導熱管。該中空的外管是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一第一長度,且具有一前端管口及一後端管口。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是位於該外管內且鄰近該前端管口,用於擷取該前端 管口外部一物體的影像並據以產生一影像訊號。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是位於該外管內且鄰近該前端管口,用於發出一光照射位於該前端管口外部的該物體。該軟性電路板是呈一細長條薄片狀且是容納於該外管內。該軟性電路板的一前端是電性連接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該軟性電路板的一後端是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並自該後端管口伸出該外管。該導熱管是容納於該外管內且是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一第二長度。該導熱管的一前端是鄰近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該導熱管的一後端則是位於該後端管口附近,該導熱管可將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產生的熱傳導至該外管的該後端管口附近,提供散熱的功能。該手柄是連結於該影像擷取模組的該外管的該後端管口,且具有一內部空間。該影像傳輸電路板是位於該手柄的該內部空間內。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上設置有包含可處理影像訊號的至少一積體電路元件的一控制單元。該軟性電路板的該後端是電性連接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使得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所產生的該影像訊號可經由該軟性電路板傳送至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並由該控制單元中所包含的該至少一積體電路元件將該影像訊號轉換成可供電腦處理的一數位訊號。該電纜模組是連結於該手柄,其具有包括一快插拔接頭以及一電路板連接器其是電性連接於該快插拔街頭;該快插拔接頭可供與一後端裝置連接。該電路板連接器是電性連接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使得經由該控制單元所轉換的該數位訊號可經由該電纜模組的該快插拔接頭而傳送給該後端裝置,並且,該後端裝置也可經由該電纜模組將電力提供給該影像傳輸電路板。
於一實施例中,該影像擷取模組更包括:一晶片載板、一前蓋、一保護玻璃、一導熱管支架、以及一第一連接器。該晶片載板是位於該外管內且鄰近於該前端管口,且具有與該第一方向垂直的一承載面以及和該承載面相對的一後側面。於該晶片載板上設有一電路佈局;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是設置於該承載面上且是電性連接於該電路佈局;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是設置於該承載面上且是電性連接於該電路佈局。該前蓋是蓋覆於該承載面上,且該前蓋於相對應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及該至少兩發光二極體的位置處均分別設置有一開孔,使得各該影像感測元件的一光感應面以及各該發光二極體的一發光面都可以分別塞置於與其相對應的該 開孔並暴露於該前蓋的一前端面。並且,該前蓋是塞置且固定於該外管的該前端管口處;該軟性電路板的一端是電性連接於該晶片載板並與該電路佈局電性連結。該保護玻璃是蓋覆於該前蓋的該前端面且對應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的該光感應面處。該導熱管支架是套設於該導熱管的該前端。該導熱管支架的一外徑大致符合或略小於該外管的一內徑,可提供將該導熱管的該前端定位並支撐於鄰近該外管的該前端口的功能。該導熱管支架具有一前端面,於該前端面上設有一導熱片。該導熱片是貼附且夾置於該導熱管支架的該前端面與該晶片載板的該後側面之間,使得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產生的熱可迅速有效地經由該晶片載板及該導熱片傳導至該導熱管支架及該導熱管。該第一連接器是設置於該軟性電路板較遠離該晶片載板之端處;該第一連接器是用於連接該影像傳輸電路板。
於一實施例中,該影像擷取模組更包括一熱縮套管,至少套覆於該導熱管、該導熱管支架以及部份的該軟性電路板的外面;藉由對該熱縮套管加熱可使熱縮套管收縮並使得該軟性電路板貼靠於該導熱管的外表面。
於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的數量是兩個、且是分別位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的上、下兩側。
於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影像感測元件是左、右配置且都是位於該兩發光二極體之間。
於一實施例中,於該手柄外表面設置有一指標線,該指標線標示了該影像感測元件的旋轉角度為0度的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是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簡稱CMOS)影像感測元件;該晶片載板上的該電路佈局是將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所產生的數位影像訊號直接傳送至該軟性電路板後再進一步傳送至該影像傳輸電路板;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上的該控制單元包含符合一移動產業處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簡稱MIPI)規範的功能,用於將來自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的該數位影像訊號轉換為可供電腦處理的該數位訊號。
於一實施例中,經由該影像傳輸電路板轉換後所產生的該數位訊號是符合一高清多媒體介面(HDMI)規範、數位式視訊介面標準Display Port(DP)規範、一視頻圖形界面(VGA)規範、一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或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通用序列匯流排規範。
10: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11:影像擷取模組
111、111a:外管
112:晶片載板
113、113a:影像感測元件
114、114a:發光二極體
115:軟性電路板
1152:連接器
116:導熱管
1161:導熱管支架
1162:導熱片
117:前蓋
1171、1172:開孔
118、118a:保護玻璃
119:熱縮套管
12:手柄
121:前端部
122:後端部
123:指標線
124:指標
125:防滑結構
13:電纜模組
131:前端
132:快插拔接頭
133:電路板連接器
14:影像傳輸電路板
141、142:積體電路元件
143、144:連接器插座
21:後端裝置
211:快插拔接頭
212:連接線
213:USB接頭
22:工業電腦(IPC)
221:USB接口
23、24:顯示裝置
圖一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二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三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四A及圖四B分別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影像擷取模組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及立體分解圖。
圖五A及圖五B分別是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影像擷取模組11的外管111的前端面的兩個不同實施例(3D及2D)示意圖。
圖六A及圖六B分別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手柄的一實施例的立體視圖及A-A剖面圖。
圖七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影像傳輸電路板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八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電纜模組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本創作關於一種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將兩個發光二極體(LED)以及兩個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整合於內視鏡前端,不僅避免使用昂貴的導光稜鏡而成為成本相對低廉且可一次性使用的可拋整合型內視鏡,且藉由發光二極體提供光源可獲得人體內部組織或器官的更清晰的立體(3D)影像。並且,藉由在內視鏡前端設置獨創的導熱管散熱結構,把設置在內視鏡前端的影像感測器所產生的高熱迅速傳導至內視鏡後端來達到良好散熱效果,避免內視鏡前端溫度達到48℃以上 而燙傷人體組織。
為了能更清楚地描述本創作所提出之可拋整合型內視鏡,以下將配合圖式詳細說明之。
請參閱圖一、圖二及圖三,分別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立體分解圖、及剖面示意圖。於本創作中,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可適用於執行微創內視鏡手術,尤其是針對骨科、關節、脊椎、頭骨腦部的微創內視鏡手術。藉由醫療人員操作內視鏡10通過一小傷口進入病人體內並接近手術標的(例如人體組織或器官)。由內視鏡所擷取到的手術標的影像可透過連接於內視鏡10後端的一後端裝置21傳送到一醫療用的工業電腦(IPC)22(或稱為控制主機),再經由該工業電腦22將手術標的影像進行處理、儲存及傳送給一或多個顯示裝置23、24。該些顯示裝置23、24是以有線或無線通訊的方式和該工業電腦22連接並傳輸訊號,由該些顯示裝置23、24接收來自該工業電腦22的影像輸出訊號並以二維(2D)或三維(3D)的方式將影像播放於該顯示裝置23、24。於本實施例中,該顯示裝置23、24可以是裸眼3D顯示器23或智慧眼鏡24。當該顯示裝置23是智慧眼鏡時,醫療人員可以戴著智慧眼鏡並以3D虛擬實境的方式,例如Virtual Reality(簡稱VR)或是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來觀看由該內視鏡10擷取到的3D影像。而當該顯示裝置23是裸眼3D顯示器時,其可以被固定在牆上或其他位置,以便讓其他醫療人員可以裸眼觀看由該裸眼3D顯示器所播放的3D影像而無須配戴智慧眼鏡。而在另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3也可以是一般的2D顯示螢幕,其係將視覺化輸出訊號以2D的方式播放。藉由觀看由該智慧眼鏡或裸眼3D顯示器所播放該手術標的之3D影像,醫療人員可以很容易、穩定及精準地操作醫療工具及/或醫療儀器來進行該微創內視鏡手術。於本實施例中,該工業電腦(IPC)22還可進一步連接其他一般常見的醫療儀器,例如但不侷限於:手術燈、心電儀、雙極射頻主機、冷光源主機、電源供應主機、動力系統主機等等。
如圖一至圖三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本創作的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包括有:一影像擷取模組11、一手柄12連接於該影像擷取模組11的後端、一電纜模組13連接於該手柄12的後端、以及一影像傳輸電路板14設置於該手柄12內部。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藉由位於電纜模組13尾端的一快 插拔接頭132可和後端裝置21的另一相對應的快插拔接頭211匹配組接,使內視鏡10產生的數位影像訊號可透過相互組接的兩對應快插拔接頭132、211傳送給後端裝置21,並由設置於後端裝置21內的控制單元將訊號轉換為符合通用序列埠(USB)通訊協定的數位訊號後,經後端裝置21的連接線212與USB接頭213插接於工業電腦(IPC)22的USB接口221而傳送給工業電腦22做進一步的訊號處理、分送及儲存。本創作的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是設計成一體化且可拋棄(一次性使用)的產品,一旦完成微創內視鏡手術後,只需將兩個快插拔接頭132、211相互分離,就能把已使用過的內視鏡10丟棄、並更換一個全新的內視鏡10,避免交叉感染發生。
請參閱圖四A及圖四B,分別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影像擷取模組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及立體分解圖。於圖三下半部標示有B的虛線區域是圖三上半部同樣標示B的虛線區域的部分放大圖。如圖三搭配圖四A及圖四B所示,於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的一實施例中,該影像擷取模組11是提供擷取影像的功能,其包括有:一中空的外管111、一晶片載板112、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至少一發光二極體114、一軟性電路板115、一導熱管116、一導熱管支架1161、一前蓋117、一保護玻璃118、以及一熱縮套管119。該中空的外管111是由硬質(Rigid)且不可撓曲的材料所製成,例如但不侷限於:不鏽鋼或鈦合金等,其材質符合ISO10993生物性相容之條件。外管111呈細長管狀,其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一第一長度,且具有一前端管口及一後端管口。於本實施例中,該外管111的長度介於8cm至20cm之間、外徑介於2mm至10mm之間、而管壁厚度則介於0.01mm至0.04mm之間為較佳;因為過長(超過20cm以上)的外管111易造成CMOS影像感測元件113的訊號因傳輸距離過長而有雜訊或失真、而過粗(外徑超過12mm以上)則會使病人傷口加大。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是位於該外管111內且鄰近該前端管口,用於擷取該前端管口外部一物體的影像並據以產生一影像訊號。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LED)114是位於該外管111內且鄰近該前端管口,用於發出一光照射位於該前端管口外部的該物體。該晶片載板112是位於該外管111內且鄰近於該前端管口,且具有與該第一方向垂直的一承載面(也可稱為前側面)以及和該承載面相對的一後側面。於該晶片載板112上設有一電路佈局;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是設置於該承 載面上且是電性連接於該電路佈局;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114是設置於該承載面上且是電性連接於該電路佈局。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114的數量是兩個、且是分別位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的上、下兩側。並且,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影像感測元件113是左、右相鄰配置且都是位於該兩發光二極體114之間。於本實施例中,該兩影像感測元件113是以左右相鄰排列的方式配置在該內視鏡11的前端管口的晶片載板112的前側承載面上,且都是解析度至少為1280x720pixels(像素)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簡稱CMOS)影像感測器;換言之,兩個左右相鄰排列的影像感測元件113組合的解析度至少2560x720pixels。藉由左右相鄰配置的該兩影像感測元件113,可在0.5mm至100mm距離之間以及角度為0.8度至8度之間的視差範圍內,擷取外部物體(例如人體內部組織或器官)清晰且可視的立體3D影像並將影像轉換為數位影像訊號。所以,在內視鏡11的前端管口的晶片載板112上無須另設置類比數位轉換器(A/D Converter),故可大幅縮小內視鏡11的前端管口的外徑。並且,該兩發光二極體114是設置於晶片載板112的前側承載面上且是分別位於該兩影像感測元件113的上、下兩側,可以朝向外部物體發出光,不僅可協助兩影像感測元件113獲得人體內部組織或器官的更清晰的影像,更可避免產生暗影現象。
該軟性電路板115是呈一細長條薄片狀且是容納於該外管111內。該軟性電路板115的一前端是電性連接於晶片載板112並與該電路佈局電性連結,進而透過該電路佈局來電性連接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114。該軟性電路板115的一後端是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並自該後端管口伸出該外管111一適當長度。該第一連接器1152是設置於該軟性電路板115較遠離該晶片載板112之該後端處;該第一連接器1152是用於連接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的一連接器插座143。
該導熱管116是容納於該外管111內且是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一第二長度。該導熱管116的該第二長度約等於該外管111的第一長度。該導熱管116的一前端是鄰近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114,該導熱管116的一後端則是位於該外管111的後端管口附近。導熱管116可將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114產生的熱傳導 至該外管111的該後端管口附近,提供散熱的功能。本創作的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更包含一獨創的導熱管支架1161,套設於該導熱管116的前端。該導熱管支架1161的一外徑大致符合或略小於該外管111的一內徑,可提供將該導熱管116的該前端定位並支撐於鄰近該外管111的該前端口的功能。並且,該導熱管支架1161具有一前端面,於該前端面上設有一導熱片1162。該導熱片1162是貼附且夾置於該導熱管支架1161的該前端面與該晶片載板112的該後側面之間,使得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114產生的熱可迅速有效地經由該晶片載板112及該導熱片1162傳導至該導熱管支架1161及該導熱管116;不僅可大幅提高導熱管116的散熱效果、且更兼具將導熱管116連同晶片載板112及其上的影像感測元件113與發光二極體114都一併結合並定位在外管111的前端管口處的目的。藉由此一本創作獨創的導熱管116與導熱管支架1161的結構設計,使得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即使是在外管111前端設置了多達兩個影像感測元件113與兩個發光二極體114,在長時間操作下,外管111前端的溫度也都能保持在48℃以下,不會有燙傷人體組織之虞。
該前蓋117是蓋覆於該晶片載板112的承載面上,且該前蓋117於相對應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及該至少兩發光二極體114的位置處均分別設置有一開孔1171、1172,使得各該影像感測元件113的一光感應面以及各該發光二極體114的一發光面都可以分別塞置於與其相對應的該開孔1171、1172並暴露於該前蓋117的一前端面。並且,該前蓋117是塞置且固定於該外管111的該前端管口處,使得該晶片載板112連同其上的影像感測元件113與發光二極體114都可一併被前蓋117固定於該外管111的該前端管口處。該保護玻璃118是蓋覆於該前蓋117的該前端面且對應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的該光感應面處。於本創作中,影像擷取模組11的外管111、保護玻璃118及前蓋117的材質皆符合ISO10993生物性相容之條件。
請參閱圖五A及圖五B,分別是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影像擷取模組11的外管111的前端面的兩個不同實施例示意圖。如圖五A所示,當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是包含兩個左右相鄰配置的影像感測元件113並可擷取3ID影像時,因為需在外管111的前端管口設置兩個影像感測元件113與兩個發光二極體114,所以外管111的外徑約介於5mm至10mm之 間。如圖五B所示,當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是僅包含單一個影像感測元件113a(由保護玻璃118a蓋覆)及兩個發光二極體114a並可擷取2D影像時,因為設置的元件較少,所以外管111a的外徑約介於3mm至6mm之間。
請參閱圖六A及圖六B所示,分別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手柄的一實施例的立體視圖及A-A剖面圖。於本實施例中,該手柄12是連結於該影像擷取模組11的該外管111的該後端管口,做為使用者手持或器具夾持的位置。手柄12的材質為符合ISO10993生物性相容條件的醫療塑膠。該手柄12具有一內部空間、用於連接影像擷取模組11之外管111的一前端部121、以及用於連接電纜模組13的一後端部122,於手柄12的外表面並設有複數個環狀凸起的防滑結構125。並且,本創作更獨創於該手柄12外表面設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指標線123或(及)一指標124,該指標線123或(及)指標124標示了該影像感測元件113的旋轉角度為0度的位置,換句話說,就是面向手術醫生六點鐘方向的位置。因此,當使用者操作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時,僅需觀察該手柄12外表面的該指標線123或(及)指標124的位置便可瞭解其所拍攝到的影像的拍攝角度是否有旋轉。或者,使用者也可操作、旋轉手柄12使得其上的指標線123或(及)指標124位於使用者視覺上的正前方(也就是旋轉角度為0度的位置),藉此可確保由該影像感測元件113所拍攝到的物體影像的旋轉角度也是0度無發生旋轉,藉此可大幅提昇內視鏡微創手術的精確性與安全性。
請參閱圖七,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影像傳輸電路板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是提供影像訊號中繼處理的功能,其是位於該手柄12的該內部空間內。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上設置有包含:可處理影像訊號的一控制單元(包含至少一積體電路元件141、142與若干主動或被動元件的)、以及兩連接器插座143、144。該軟性電路板151的該後端是透過該第一連接器152來插接於位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前端的連接器插座143,進而電性連接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藉此,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所產生的該影像訊號可經由該軟性電路板115傳送至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並由該控制單元中所包含的該至少一積體電路元件141、142將該影像訊號轉換成可供電腦處理的一數位訊號。於本創作中,該晶片載板112上的該電路佈局是將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CMOS影像 感測器)所產生的數位影像訊號直接傳送至該軟性電路板115後再進一步傳送至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上的該控制單元包含符合移動產業處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簡稱MIPI)規範的功能,用於將來自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113的該數位影像訊號轉換為可供電腦處理的該數位訊號。並且,經由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轉換後所產生的該數位訊號是符合一高清多媒體介面(HDMI)規範、數位式視訊介面標準Display Port(DP)規範、一視頻圖形界面(VGA)規範、一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或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通用序列匯流排規範。
請參閱圖八,為本創作可拋整合型內視鏡的電纜模組的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該電纜模組13是連結於手柄12以及影像傳輸電路板14,做為將影像訊號傳輸至後端裝置21以及接收來自後端裝置21的電源與控制訊號的功能。該電纜模組13的材質為符合ISO10993生物性相容條件的醫療塑膠,其具有包括:位於該電纜模組後端的一快插拔接頭132、以及位於電纜模組前端131的一電路板連接器133其是透過一電纜線電性連接於該快插拔街頭132。該快插拔接頭132可供與後端裝置21的另一快插拔接頭211以可拆卸的方式相互匹配連接。該電路板連接器133是插接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後端的連接器插座144、進而電性連接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使得經由該控制單元所轉換的該數位訊號可經由該電纜模組13的該快插拔接頭133而傳送給該後端裝置21。並且,該後端裝置21也可經由該電纜模組13將電力提供給該影像傳輸電路板14。
請參閱圖三搭配圖四B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本創作的可拋整合型內視鏡10更包含該熱縮套管119,其至少套覆於該導熱管116、該導熱管支架1161以及部份的該軟性電路板15的外面。藉由對該熱縮套管119加熱可使熱縮套管119收縮並使得該軟性電路板115貼靠於該導熱管116的外表面。藉此,除了可將導熱管116、導熱管支架1161以及軟性電路板115一起緊束成一體以便利組裝之外、更可讓軟性電路板115貼靠於該導熱管116的外表面,使導熱管116可對軟性電路板115提供良好的散熱功能,進一步提升了導熱管116對於影像擷取模組11所能達到的散熱效果。
唯以上所述之實施例不應用於限制本創作之可應用範圍,本 創作之保護範圍應以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容所界定技術精神及其均等變化所含括之範圍為主者。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及修飾,仍將不失本創作之要義所在,亦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故都應視為本創作的進一步實施狀況。
111:外管
112:晶片載板
113:影像感測元件
114:發光二極體
115:軟性電路板
116:導熱管
1161:導熱管支架
1162:導熱片
117:前蓋
118:保護玻璃
119:熱縮套管
12:手柄
13:電纜模組
131:前端
132:快插拔接頭
14:影像傳輸電路板
141、142:積體電路元件
143、144:連接器插座

Claims (8)

  1. 一種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包括有:
    一影像擷取模組,可用於擷取影像;該影像擷取模組具有包括:
    一中空的外管,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一第一長度,且具有一前端管口及 一後端管口;
    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位於該外管內且鄰近該前端管口,用於擷取該前端管口外部一物體的影像並據以產生一影像訊號;
    至少一發光二極體,位於該外管內且鄰近該前端管口,用於發出一光照射位於該前端管口外部的該物體;
    一軟性電路板,呈一細長條薄片狀且是容納於該外管內;該軟性電路板的一前端是電性連接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該軟性電路板的一後端是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並自該後端管口伸出該外管;及
    一導熱管,容納於該外管內且是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一第二長度;該導熱管的一前端是鄰近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該導熱管的一後端則是位於該後端管口附近,該導熱管可將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產生的熱傳導至該外管的該後端管口附近,提供散熱的功能;
    一手柄,連結於該影像擷取模組的該外管的該後端管口;該手柄具有一內部空間;
    一影像傳輸電路板,位於該手柄的該內部空間內;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上設置有包含可處理影像訊號的至少一積體電路元件的一控制單元;該軟性電路板的該後端是電性連接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使得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所產生的該影像訊號可經由該軟性電路板傳送至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並由該控制單元中所包含的該至少一積體電路元件將該影像訊號轉換成可供電腦處理的一數位訊號;以及
    一電纜模組,連結於該手柄;該電纜模組具有包括一快插拔接頭以及一電路板連接器其是電性連接於該快插拔街頭;該快插拔接頭可供與一後端裝置連接;該電路板連接器是電性連接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使得經由該控制單元所轉換的該數位訊號可經由該電纜模組的該快插拔 接頭而傳送給該後端裝置,並且,該後端裝置也可經由該電纜模組將電力提供給該影像傳輸電路板。
  2. 如請求項1之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其中,該影像擷取模組更包括:
    一晶片載板,位於該外管內且鄰近於該前端管口,且具有與該第一方向垂直的一承載面以及和該承載面相對的一後側面;於該晶片載板上設有一電路佈局;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是設置於該承載面上且是電性連接於該電路佈局;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是設置於該承載面上且是電性連接於該電路佈局;
    一前蓋,蓋覆於該承載面上,且該前蓋於相對應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及該至少兩發光二極體的位置處均分別設置有一開孔,使得各該影像感測元件的一光感應面以及各該發光二極體的一發光面都可以分別塞置於與其相對應的該開孔並暴露於該前蓋的一前端面;並且,該前蓋是塞置且固定於該外管的該前端管口處;該軟性電路板的一端是電性連接於該晶片載板並與該電路佈局電性連結;
    一保護玻璃,蓋覆於該前蓋的該前端面且對應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的該光感應面處;
    一導熱管支架,套設於該導熱管的該前端;該導熱管支架的一外徑大致符合或略小於該外管的一內徑,可提供將該導熱管的該前端定位並支撐於鄰近該外管的該前端口的功能;該導熱管支架具有一前端面,於該前端面上設有一導熱片;該導熱片是貼附且夾置於該導熱管支架的該前端面與該晶片載板的該後側面之間,使得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與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產生的熱可迅速有效地經由該晶片載板及該導熱片傳導至該導熱管支架及該導熱管;及
    一第一連接器,設置於該軟性電路板較遠離該晶片載板之端處;該第一連接器是用於連接該影像傳輸電路板。
  3. 如請求項2之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其中,該影像擷取模組更包括一熱縮套管,至少套覆於該導熱管、該導熱管支架以及部份的該軟性電路板的外面;藉由對該熱縮套管加熱可使熱縮套管收縮並使得該軟性電路板貼靠於該導熱管的外表面。
  4. 如請求項2之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其中,該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的數量是兩個、且是分別位於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的上、下兩側。
  5. 如請求項4之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其中,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影像感測元件是左、右配置且都是位於該兩發光二極體之間。
  6. 如請求項2之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其中,於該手柄外表面設置有一指標線,該指標線標示了該影像感測元件的旋轉角度為0度的位置。
  7. 如請求項2之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其中,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是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簡稱CMOS)影像感測元件;該晶片載板上的該電路佈局是將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所產生的數位影像訊號直接傳送至該軟性電路板後再進一步傳送至該影像傳輸電路板;於該影像傳輸電路板上的該控制單元包含符合一移動產業處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簡稱MIPI)規範的功能,用於將來自該至少一影像感測元件的該數位影像訊號轉換為可供電腦處理的該數位訊號。
  8. 如請求項7之可拋整合型內視鏡,其中,經由該影像傳輸電路板轉換後所產生的該數位訊號是符合一高清多媒體介面(HDMI)規範、數位式視訊介面標準Display Port(DP)規範、一視頻圖形界面(VGA)規範、一數位視訊介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DVI)、或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通用序列匯流排規範。
TW109212986U 2020-09-30 2020-09-30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TWM617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2986U TWM617566U (zh) 2020-09-30 2020-09-30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2986U TWM617566U (zh) 2020-09-30 2020-09-30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7566U true TWM617566U (zh) 2021-10-01

Family

ID=7960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2986U TWM617566U (zh) 2020-09-30 2020-09-30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7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361B (zh) * 2022-02-22 2023-10-01 安締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內視鏡之具光源護套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361B (zh) * 2022-02-22 2023-10-01 安締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內視鏡之具光源護套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3470B2 (ja) 単回使用の、ポートを利用して展開可能かつ関節操作可能な内視鏡
JP6717752B2 (ja) 診断及び治療のための医療デバイス
US8858425B2 (en) Disposable endoscope and portable display
US10045683B2 (en) Control and display device
US9033870B2 (en) Pluggable vision module and portable display for endoscopy
US20150305603A1 (en) Integrated medical imaging system
US11445890B2 (en) Modular endoscope
JP2016522717A (ja) マルチビュー素子内視鏡ととも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ホワイトバランス格納装置
CN106817890A (zh) 管道镜及相关的方法和系统
US11206967B2 (en) Compact binocular image capture device
CN114795065A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TWM617566U (zh)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TW202214170A (zh) 可拋整合型內視鏡
CN206044588U (zh) 一次性电子内窥镜
US20230277049A1 (en) Endoscope Systems with Detachable Scopes
JPH02257926A (ja) 内視鏡装置
CN115005747A (zh) 一次性集成内窥镜
US20200100661A1 (en) Integrated endoscope and visualization system
CN114869200A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内窥镜
TWM525720U (zh) 攜帶型內視鏡醫療平台系統
TW202011888A (zh) 整合式內視鏡及可視化系統
TW201808207A (zh) 攜帶型內視鏡醫療平台系統
TW201422191A (zh) Led作為光源之掌上型內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