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6056U - 複合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複合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6056U
TWM616056U TW110205196U TW110205196U TWM616056U TW M616056 U TWM616056 U TW M616056U TW 110205196 U TW110205196 U TW 110205196U TW 110205196 U TW110205196 U TW 110205196U TW M616056 U TWM616056 U TW M6160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de layer
transparent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5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奇璋
姚正宏
何傑超
Original Assignee
虹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虹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虹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5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6056U/zh
Publication of TWM616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605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複合顯示裝置,包括光吸收基板、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設置於光吸收基板與第一透明基板之間的補光模組、控制模組、形成於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一電極層、形成於第二透明基板的第二電極層、夾置於第一電極層與第二電極層之間的第一膽固醇液晶層與設置於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一吸光層。補光模組之出光法線方向垂直於光吸收基板之表面,控制模組可選擇性的自動或手動開啟或關閉補光模組。藉此,當外界亮度較低時,透過此補光模組可加強複合顯示裝置的顯示亮度,滿足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複合顯示裝置
本新型涉及膽固醇液晶顯示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複合顯示裝置。
膽固醇液晶顯示器是液晶顯示器的一種,其中膽固醇液晶具有雙穩態特性:也就是說在無外力施加的狀態下有兩個穩定的狀態,這是與現今普遍使用的TFT液晶最大的差異。
膽固醇液晶分子排列具有焦點圓錐排列狀態(Focal Conic State)與平面排列狀態(Planar State)兩種穩定狀態,因此具有雙穩態特性,亦即膽固醇液晶不需要外界給予額外的能量即可維持原本的液晶分子排列狀態。當施加一個電壓時,可控制膽固醇液晶分子的排列狀態在焦點圓錐排列狀態與平面排列狀態兩種穩態之間轉換。如前所述,當膽固醇液晶呈現平面排列狀態時,此時會反射特定波長的光線;相反地,當膽固醇液晶呈現焦點圓錐排列狀態時,光線就會穿透。因此,利用施加於膽固醇液晶的電壓可控制膽固醇液晶是被光線穿透或是反射特定波長的光線。
現有的膽固醇液晶顯示器,大多數必須使用外部的環境光源以供膽固醇液晶反射光線後顯示畫面與色彩,在處於亮度較低的環境中時,其顯示亮度與色彩飽滿度往往不能達標,導致用戶會有用眼疲勞等問 題。
因此,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複合顯示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複合顯示裝置,此複合顯示裝置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環境、尤其是低亮度環境對其顯示性能的干擾,給使用者良好的使用體驗。
為達所述優點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優點,本新型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複合顯示裝置,其包括光吸收基板、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補光模組、控制模組、第一電極層、第二電極層、第一膽固醇液晶層、以及第一吸光層。
補光模組設置於光吸收基板與第一透明基板之間,其出光法線方向是垂直於光吸收基板之表面。補光模組用於發出補強光線,加強複合顯示裝置的顯示亮度。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該補光模組,用來開啟或關閉補光模組。
第一電極層形成於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電極層形成於第二透明基板,並與第一電極層是彼此面對面設置。
第一膽固醇液晶層夾置於第一電極層與第二電極層之間,用於產生第一色光,第一色光具有第一波長範圍。第一吸光層設置於第二透明基板之一側,用於吸收第一波長範圍以外的光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合顯示裝置還可包括一亮度感應模組,電性連接該控制模組,用於感應外界環境之亮度,並將此亮度之信息傳輸 至控制模組。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合顯示裝置還可包括一第三透明基板、一第三電極層、一第四電極層、一第二膽固醇液晶層以及一第二吸光層,該第三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二透明基板,該第四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三透明基板,該第四電極層與該第三電極層是彼此面對面設置,該第二膽固醇液晶層夾置於該第三電極層與該第四電極層之間,用於產生一第二色光,該第二色光具有一第二波長範圍,該第二波長範圍不同於該第一波長範圍,該第二吸光層設置於該第三透明基板之一側,且對應於該第一吸光層之上方,用於吸收該第一波長範圍與該第二波長範圍兩者以外的光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合顯示裝置還可包括一第四透明基板、一第五電極層、一第六電極層以及一第三膽固醇液晶層,該第五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三透明基板,該第六電極層形成於該第四透明基板,該第六電極層與該第五電極層是彼此面對面設置,該第三膽固醇液晶層夾置於該第五電極層與該第六電極層之間,用於產生一第三色光。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色光、該第二色光與該第三色光的顏色是分別选自红色、藍色與綠色所构成群组中的其中一种,且該第一色光、該第二色光與該第三色光的顏色皆不相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補光模組包括OLED面板。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補光模組包括一第一發光芯片、一第二發光芯片以及一第三發光芯片,該第一發光芯片、該第二發光芯片與該第三發光芯片可以是微型LED芯片或迷你LED芯片。該第一發光芯片、該第二發光芯片與該第三發光芯片的發光顏色是分別选自红色、藍色與綠色所 构成群组中的其中一种,且該第一發光芯片、該第二發光芯片與該第三發光芯片的發光顏色皆不相同。
因此,利用本新型所提供的複合顯示裝置,當外界環境亮度較低時,控制模組可透過自動控制或手動控制等方式,以控制補光模組發出補強光線,進而加強複合顯示裝置的顯示亮度,透過吸光層之設置可加強複合顯示裝置的色彩飽滿度。
上述說明僅是本創作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瞭解本創作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創作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10、20、30:複合顯示裝置
110:光吸收基板
120:第一透明基板
130:第二透明基板
140:第三透明基板
150:第四透明基板
210:第一電極層
220:第二電極層
230:第三電極層
240:第四電極層
250:第五電極層
260:第六電極層
310:第一膽固醇液晶層
320:第二膽固醇液晶層
330:第三膽固醇液晶層
410:第一吸光層
420:第二吸光層
500:補光模組
510:第一發光芯片
520:第二發光芯片
530:第三發光芯片
600:亮度感應模組
700:控制模組
Z:出光法線方向
所包括的圖式用來提供對本申請實施例的進一步的理解,其構成了說明書的一部分,用於例示本申請的實施方式,並與文字描述一起來闡釋本申請的原理。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在圖式中:
圖1與圖2是本新型複合顯示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3與圖4是本新型複合顯示裝置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5與圖6是本新型複合顯示裝置第三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這裡所公開的具體結構和功能細節僅僅是代表性的,並且是用於描述本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目的。但是本新型可以通過許多替換 形式來具體實現,並且不應當被解釋成僅僅受限於這裏所闡述的實施例。
在本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橫向”、“上”、“下”、“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組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另外,術語“包括”及其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組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這裏所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而不意圖限制示例性實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確地另有所指,否則這裏所使用的單數形式“一個”、“一項”還意圖包括複數。還應當理解的是,這裏所使用的術語“包括”和/或“包含”規定所陳述的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單元和/或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更多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 單元、組件和/或其組合。
請參閱圖1,圖1是本新型複合顯示裝置10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為達所述優點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優點,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複合顯示裝置10。如圖1中所示,複合顯示裝置10包括光吸收基板110、第一透明基板120、第二透明基板130、第一電極層210、第二電極層220、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第一吸光層410與補光模組500。第一透明基板120與第二透明基板130可以是剛性基板,其例如是玻璃基板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板。或者,亦可是撓性基板,例如是由主要成分為聚醯亞胺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所製成的基板。除了以上所舉例的材料外,第一透明基板120以及第二透明基板130亦可是由其他材料製成的剛性基板或撓性基板。
光吸收基板110的材料可以相同於上述第一透明基板120,不過並不限於此。在較佳實施例中,光吸收基板110是不透明的,例如,可以是黑色不透明的PMMA基板、PI基板或PET基板,使得光吸收基板110能夠吸收可見光而呈現黑色。又或是,光吸收基板110的表面呈現黑色,即,在光吸收基板110的表面塗佈黑色油墨、黑色吸收材料,或貼覆黑色膠膜,以使得光吸收基板110能夠吸收可見光而呈現黑色,藉此才能讓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發揮功能。
請繼續參閱圖1,第一電極層210形成於第一透明基板120,第二電極層220形成於第二透明基板130,且第一電極層210與第二電極層220是彼此面對面設置。換言之,第一電極層210位於第一透明基板120靠近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的一側,第二電極層220位於第二透明基板130靠近第 一膽固醇液晶層310的一側。第一電極層210與第二電極層220兩者構成材料相同,可皆為透明導電材料。值得說明的是,第一電極層210與第二電極層220並不限定於一定要接觸到透明基板。
請繼續參閱圖1,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夾置於第一電極層210與第二電極層220之間。當第一電極層210與第二電極層220因通電而產生電壓時,第一電極層210與第二電極層220之間會產生電場,進而改變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內的液晶分子排列狀態,使得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可處於焦點圓錐排列狀態或平面排列狀態。當外界光線從第二透明基板130入射於複合顯示裝置10時,呈現平面排列狀態的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可以反射外界光線中的第一色光,換言之,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可以產生第一色光,此第一色光具有第一波長範圍;其他色光則被光吸收基板110吸收。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第一色光具有第一波長範圍,但其也包括第一波長範圍以外的其他波長範圍,所以第一波長範圍並不等同於第一色光的整個波長範圍。
請繼續參閱圖1,第一吸光層410設置於第二透明基板130之一側,用於吸收第一波長範圍以外的光線,在外界光線及/或第一色光射入第一吸光層410時,第一吸光層410可以讓第一波長範圍以內的第一色光通過,並減少第一波長範圍以外的第一色光從第二透明基板130上方射出。如此一來,第一吸光層410有助於提升畫素顯示的色彩飽和度,提升複合顯示裝置10的影像品質。
請繼續參閱圖1,補光模組500設置於光吸收基板110與第一透明基板120之間,其出光法線方向Z是垂直於光吸收基板110的上表面。 現有的膽固醇液晶顯示器,大多數必須使用外部環境光源供膽固醇液晶反射光線後顯示畫面與色彩,在處於亮度較低的外界環境時,其畫面顯示品質就會大幅降低。本新型的補光模組500用於在亮度較低的外界環境中發出補強光線,通過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及其他相關部件後向外射出,可提高複合顯示裝置10的顯示亮度,維持複合顯示裝置10的顯示畫面與色彩。
請繼續參閱圖1,複合顯示裝置10還包括亮度感應模組600以及控制模組700。亮度感應模組600電性連接控制模組700,其用於感應外界環境之亮度,並將此亮度之信息傳輸至控制模組700。在一實施例中,亮度感應模組600是根據外界環境之亮度以產生亮度信號,並將此亮度信號發送給控制模組700。此亮度感應模組600可以設置於複合顯示裝置10內,亦可外接於複合顯示裝置10。
控制模組700電性連接補光模組500,用來控制補光模組500之工作狀態。在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700可依據亮度感應模組600檢測到的外界環境之亮度數值,選擇開啟或關閉補光模組500。舉例來說,若控制模組700接收到的亮度信號內的亮度值低於預設亮度值,則控制模組700會控制補光模組500發出補強光線,並且第一電極層210與第二電極層220會驅動第一膽固醇液晶分子層變為呈現焦點圓錐排列狀態,使得補強光線可以穿透第一膽固醇液晶分子層,發出的補強光線可加強複合顯示裝置10的顯示亮度,滿足用戶使用需求。在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700可透過人工手動調節的方式,來開啟或關閉補光模組500,意即,複合顯示裝置10可無需設置亮度感應模組600,而是通過人工判斷的方式來確定是否要開啟補光模組500。
在一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補光模組500可以採用OLED面板,能夠產生面光源,而且厚度薄、重量輕,抗震性能好。在一實施例中,補光模組500可以採用微型OLED(Micro OLED)面板,相較於LED是通過低溫多晶矽材料進行驅動,Micro OLED是以單晶矽基片為材料進行驅動的,所以Micro OLED比OLED的像素尺寸要小很多,可以做成極高的PPI,解析度可以做的極其大,而且響應速度非常快,可以有效的緩解人眼的視覺疲勞。
在另一實施例中,補光模組500包括發光芯片陣列,例如微型LED(Micro LED)或迷你LED(Mini LED)等半導體類型之發光芯片陣列。微型LED是指薄膜化、微小化的高密度集成的LED陣列,陣列中的LED像素點距離在10微米量級,每一個LED像素都能自發光。迷你LED是指芯片尺寸在100微米量級的LED陣列,芯片尺寸介於小間距LED與微型LED之間,是小間距LED進一步精細化的結果。其中小間距LED是指相鄰LED芯片間距在2.5毫米以下。如圖2所示,發光芯片陣列包括多個第一發光芯片510、多個第二發光芯片520以及多個第三發光芯片530。第一發光芯片510、第二發光芯片520與第三發光芯片530是規則性的設置在光吸收基板110上。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吸光層410於水平面的投影與補光模組500於水平面的投影是錯位設置,補光模組500顯示的出光法線方向Z對應的區域沒有被第一吸光層410覆蓋,避免補光模組500發出的補強光線被第一吸光層410所吸收。並且,該第一發光芯片510、該第二發光芯片520與該第三發光芯片530的發光顏色是分別是红色、藍色或綠色的其中一种。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發光芯片510、該第二發光芯片520與該第三發光芯片530的發光顏色皆不相 同,使得補光模組500發出的補強光線可以是彩色的。例如,第一發光芯片510發出紅光,第二發光芯片520發出藍光,第三發光芯片530發出綠光。
請參閱圖3與圖4,是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為達所述優點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優點,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複合顯示裝置20。本實施例的複合顯示裝置20包括前述第一實施例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10,進一步還包括第三透明基板140、第三電極層230、第四電極層240、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以及第二吸光層420。
第三電極層230形成於第二透明基板130,第四電極層240形成於第三透明基板140,且第四電極層240與第三電極層230是彼此面對面設置。換言之,第三電極層230位於第二透明基板130靠近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的一側,第四電極層240位於第三透明基板140靠近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的一側。第三電極層230與第四電極層240兩者構成材料相同,可皆為透明導電材料。值得說明的是,第三電極層230與第四電極層240並不限定於一定要接觸到透明基板。
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夾置於第三電極層230與第四電極層240之間,當第三電極層230與第四電極層240因通電而產生電壓時,第三電極層230與第四電極層240之間會產生電場,進而改變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內的液晶分子排列狀態,使得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可處於焦點圓錐排列狀態或平面排列狀態。當外界光線從第三透明基板140入射於複合顯示裝置20時,呈現平面排列狀態的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可以反射外界光線中的第二色光,換言之,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可以產生第二色光,此第二色光具有第二波長範圍。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第二色光具有第二波長範圍,但 其也包括第二波長範圍以外的其他波長範圍,所以第二波長範圍並不等同於第二色光的整個波長範圍。此外,第二色光的第二波長範圍不同於第一色光的第一波長範圍,所以第二色光的顏色可不用於第一色光的顏色,例如,第一色光為紅光,第二色光可為藍光。
第二吸光層420設置於第三透明基板140之一側,且對應於第一吸光層410之上方,用於吸收第一波長範圍與第二波長範圍兩者以外的光線,以使得位於第一波長範圍以內的第一色光與位於第二波長範圍以內的第二色光可以通過第二吸光層420與第三透明基板140。如此,此第二吸光層420可減少第二波長範圍以外的第二色光從第三透明基板140射出,進一步提升複合顯示裝置20的影像品質。
請參閱圖5與圖6,是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為達所述優點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優點,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提供一種複合顯示裝置30。本實施例的複合顯示裝置30包括前述第二實施例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20,進一步還包括第四透明基板150、第五電極層250、第六電極層260以及第三膽固醇液晶層330。
第五電極層250形成於第三透明基板140,第六電極層260形成於第四透明基板150,第六電極層260與第五電極層250是彼此面對面設置。換言之,第五電極層250位於第三透明基板140靠近第三膽固醇液晶層330的一側,第六電極層260位於第四透明基板150靠近第三膽固醇液晶層330的一側。第五電極層250與第六電極層260兩者構成材料相同,可皆為透明導電材料。值得說明的是,第五電極層250與第六電極層260並不限定於一定要接觸到透明基板。
第三膽固醇液晶層330夾置於第五電極層250與第六電極層260之間,當第五電極層250與第六電極層260因通電而產生電壓時,第五電極層250與第六電極層260之間會產生電場,進而改變第三膽固醇液晶層330內的液晶分子排列狀態,使得第三膽固醇液晶層330可處於焦點圓錐排列狀態或平面排列狀態。當外界光線從第四透明基板150入射於複合顯示裝置30時,呈現平面排列狀態的第三膽固醇液晶層330可以反射外界光線中的第三色光,換言之,第三膽固醇液晶層330可以產生第三色光。此外,第三色光的顏色可不用於第一色光的顏色與第一色光的顏色。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色光、第二色光與第三色光的顏色是分別选自红色、藍色與綠色所构成群组中的其中一种,且第一色光、第二色光與第三色光的顏色皆不相同,可以使得複合顯示裝置30具有顯示彩色影像的能力。例如,第一色光為紅光,第二色光可為藍光、第三色光可為綠光。其中,紅色色光對應的第一波長範圍為590nm至740nm,綠色色光對應的第二波長範圍為500nm至590nm,藍色色光對應的第三波長範圍為415nm至500nm。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透明基板120、第二透明基板130、第三透明基板140與第四透明基板150的表面塗佈有透明聚醯亞胺PI薄膜或PET薄膜,可進一步提升複合顯示裝置10的顯色性能。
此外,第一吸光層410與第二吸光層420的位置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而產生多種變化組合。例如:
第一吸光層410位於第二透明基板130靠近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之一側,第二吸光層420位於第三透明基板140靠近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之一側;或者
第一吸光層410位於第二透明基板130背離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之一側,第二吸光層420位於第三透明基板140背離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之一側;或者
第一吸光層410位於第二透明基板130靠近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之一側,第二吸光層420位於第三透明基板140背離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之一側;或者
第一吸光層410位於第二透明基板130背離第一膽固醇液晶層310之一側,第二吸光層420位於第三透明基板140靠近第二膽固醇液晶層320之一側。
綜上所述,利用本新型所提供的複合顯示裝置,當外界環境亮度較低時,控制模組700會控制補光模組500發出補強光線,補光模組500可以採用OLED面板或發光芯片陣列,藉此加強複合顯示裝置的顯示亮度,透過設置第一吸光層410、或組合第一吸光層410與第二吸光層420,可加強複合顯示裝置10的色彩飽滿度。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詳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新型的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新型的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實質相同的改變及安排於本新型所欲申請的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0:複合顯示裝置
110:光吸收基板
120:第一透明基板
130:第二透明基板
210:第一電極層
220:第二電極層
310:第一膽固醇液晶層
410:第一吸光層
500:補光模組
600:亮度感應模組
700:控制模組
Z:出光法線方向

Claims (14)

  1. 一種複合顯示裝置(10),包括:一光吸收基板;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二透明基板;一補光模組,設置於該光吸收基板與該第一透明基板之間,用於發出一補強光線;一控制模組,電性連接該補光模組,用於開啟或關閉該補光模組;一第一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二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二透明基板,並與該第一電極層是彼此面對面設置;一第一膽固醇液晶層,夾置於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用於產生一第一色光,該第一色光具有一第一波長範圍;一第一吸光層,設置於該第二透明基板之一側,用於吸收該第一波長範圍以外的光線,其中,該補光模組之出光法線方向是垂直於該光吸收基板之表面。
  2. 一種複合顯示裝置(20),包括請求項1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10)、一第三透明基板、一第三電極層、一第四電極層、一第二膽固醇液晶層以及一第二吸光層,其中,該第三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二透明基板,該第四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三透明基板,該第四電極層與該第三電極層是彼此面對面設置,該第二膽固醇液晶層夾置於該第三電極層與該第四電極層之間,用於產生一第二色光,該第二色光具有一第二波長範圍,該第二波長範圍不同於該第一波長範圍,該第二吸光層設置於該第三透明基板之一 側,且對應於該第一吸光層之上方,用於吸收該第一波長範圍與該第二波長範圍兩者以外的光線。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20),其中,該第一吸光層位於該第二透明基板靠近該第一膽固醇液晶層之一側,該第二吸光層位於該第三透明基板靠近該第二膽固醇液晶層之一側。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20),其中,該第一吸光層位於該第二透明基板背離該第一膽固醇液晶層之一側,該第二吸光層位於該第三透明基板背離該第二膽固醇液晶層之一側。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20),其中,該第一吸光層位於該第二透明基板靠近該第一膽固醇液晶層之一側,該第二吸光層位於該第三透明基板背離該第二膽固醇液晶層之一側。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20),其中,該第一吸光層位於該第二透明基板背離該第一膽固醇液晶層之一側,該第二吸光層位於該第三透明基板靠近該第二膽固醇液晶層之一側。
  7. 一種複合顯示裝置(30),包括請求項2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20)、一第四透明基板、一第五電極層、一第六電極層以及一第三膽固醇液晶層,其中,該第五電極層形成於該第三透明基板,該第六電極層形成於該第四透明基板,該第六電極層與該第五電極層是彼此面對面設置,該第三膽固醇液晶層夾置於該第五電極層與該第六電極層之間,用於產生一第三色光。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30),其中,該第一色光、該第二色光與該第三色光的顏色是分別选自紅色、藍色與綠色所构成群組中的其中一種,且該第一色光、該第二色光與該第三色光的顏色皆不相同。
  9. 如請求項1、2、7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其中,該補光模組包括OLED面板或微型OLED面板。
  10. 如請求項1、2、7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其中,該補光模組包括發光芯片陣列。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該發光芯片陣列包括多個第一發光芯片、多個第二發光芯片以及多個第三發光芯片,該第一發光芯片、該第二發光芯片與該第三發光芯片的發光顏色是分別选自紅色、藍色與綠色所构成群組中的其中一種,該補光模組之該出光法線方向對應的區域沒有被該第一吸光層遮擋,該第一發光芯片、該第二發光芯片與該第三發光芯片是微型LED芯片或迷你LED芯片。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發光芯片、該第二發光芯片與該第三發光芯片的發光顏色皆不相同。
  13. 如請求項1、2、7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更包括一亮度感應模組,電性連接該控制模組,用於感應外界環境之亮度,並將該亮度之信息傳輸給該控制模組,該控制模組根據該亮度之信息開啟或關閉該補光模組。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複合顯示裝置,該亮度感應模組係設置於該複合顯示裝置內部或外接於該複合顯示裝置。
TW110205196U 2021-05-07 2021-05-07 複合顯示裝置 TWM616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5196U TWM616056U (zh) 2021-05-07 2021-05-07 複合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5196U TWM616056U (zh) 2021-05-07 2021-05-07 複合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6056U true TWM616056U (zh) 2021-08-21

Family

ID=78283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5196U TWM616056U (zh) 2021-05-07 2021-05-07 複合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60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2504B (zh) * 2022-10-17 2024-02-11 大陸商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輸入設備、觸控面板及其製備方法
WO2024051251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251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TWI832504B (zh) * 2022-10-17 2024-02-11 大陸商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輸入設備、觸控面板及其製備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1735B (zh) 显示装置
US744007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display device
KR101234000B1 (ko) 표시 장치
KR101947815B1 (ko) 수직구조의 듀얼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1258489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65671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977292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M616056U (zh) 複合顯示裝置
CN11176673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715258B (zh) 顯示裝置
WO2020187060A1 (zh) 阵列基板、像素结构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9205414A1 (zh) 显示装置
WO2006013667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23173527A1 (zh) 混接显示装置以及拼接显示装置
TWI766677B (zh) 膽固醇液晶複合顯示裝置
CN103439832B (zh) 透明显示装置
US1139200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 micro lite-emmitting diode panel overlapped with a reflective display panel
CN111200671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WO2023173521A1 (zh) 拼接显示面板及拼接显示装置
CN115308959B (zh) 胆固醇液晶复合显示装置
CN112859405B (zh) 透明显示模组和透明显示装置
CN215642181U (zh) 复合显示装置
TWI641975B (zh) 顯示面板
JP2005010323A (ja) 映像表示装置
CN214311229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