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4245U - 四開式蜂巢簾 - Google Patents

四開式蜂巢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4245U
TWM614245U TW110200586U TW110200586U TWM614245U TW M614245 U TWM614245 U TW M614245U TW 110200586 U TW110200586 U TW 110200586U TW 110200586 U TW110200586 U TW 110200586U TW M614245 U TWM614245 U TW M61424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curtain
curtain body
rail assembly
rai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0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金榮
Original Assignee
余金榮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余金榮 filed Critical 余金榮
Priority to TW110200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4245U/zh
Publication of TWM614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424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一種四開式蜂巢簾,由上而下依序包含一上軌組件、一上簾體、一中軌組件、一下簾體以及一下軌,其中:該上簾體頂部設有一向上靠合該上軌組件的上簾橫桿,在該上簾體展開的狀態下,該上簾橫桿向下移動能夠使該上簾橫桿及上簾體上方與該上軌組件分離,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及採光的開口;該中軌組件包含透過一保持元件而得以彼此靠合或分離的第一、第二中軌,在該上、下簾體分別為展開的狀態下,解除保持元件的靠合狀態並且分別向上及/或向下推動該第一、第二中軌分離,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採光及透景的開口,藉此提升蜂巢簾的功能及實用性。

Description

四開式蜂巢簾
本創作為一種具備上、下簾體的四開式蜂巢簾,透過可移動的上簾橫桿及可彼此上下分離的中軌組件,讓使用者在上、下簾體分別展開的形況下,可選擇地將上簾體與上軌組件之間,或上簾體與下簾體之間分離,提供通風、採光及局部透景的功能。
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人曾經研發出一種兩段式蜂巢簾的傳動結構公告第M468268號,該兩段式蜂巢簾由上而下依序包含一上軌101、一上簾體102、一中軌103、一下簾體104、一下軌105,以及以相反順序設置在上軌101兩側並位於同一軸線上的一中軌傳動組件106及一下軌傳動組件107。
該下軌傳動組件107通過複數條依序貫穿上簾體102、中軌103、下簾體104的下軌線繩108與下軌105連接,且上軌101其中一側邊設有一下軌拉繩109來控制下軌傳動組件105旋轉收放複數下軌線繩108,以帶動下簾體104上升收合和下降展開。
該中軌傳動組件106通過複數條貫穿上簾體102的中軌線繩110與中軌103連接,且上軌101另一側邊設有一中軌拉繩111來控制中軌傳動組件106旋轉收放複數中軌線繩110,以帶動上簾體102上升收合和下降展開。
藉由上述構造,使用者能夠操作下軌拉繩109、中軌拉繩111分別讓下簾體104、上簾體102下降展開或上升收合,並依需求調整上簾體102、下簾體104展開或收合的面積,進而改變窗簾採光、遮光的程度,也達到確保隱私的功能。
前述兩段式蜂巢簾雖然兼顧透光及確保隱私的優點,但不論 是多輕薄的窗簾,只要遮蔽在窗戶前方都會影響室內空氣流通,並影響採光;使用者若是想將戶外空氣順利的引進室內或採光,只能選擇拉動拉繩,由下而上收合下簾體或全部收合,在功能上無法滿足許多使用上的需求。
例如,開啟兩段式蜂巢簾時,未遮蔽窗戶的位置是在窗戶的下方,使空氣流通及透景的效果不佳,若想讓空氣從窗戶上方流通,或者是觀看窗外風景、街景或訪客,則需要將上、下簾體全部收合,放棄遮蔽功能。因此,如何讓兩段式蜂巢簾能較為方便地調整讓空氣流通的位置、採光、或局部透景,並保留部分遮蔽的功能,將是本創作人所欲改善的問題。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四開式蜂巢簾,在上、下簾體展開的狀態下,透過可移動的上簾橫桿及可彼此上下分離的中軌組件,讓使用者可選擇地調整上簾體與上軌組件之間、或者是上簾體和下簾體之間的間隔距離,達到讓外側空氣進入室內、採光及局部透景的功能。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為一種四開式蜂巢簾,由上而下依序包含一上軌組件、一上簾體、一中軌組件、一下簾體以及一下軌,該下軌通過複數線繩帶動下簾體上升收合和下降展開,其中:該上簾體頂部設有一向上靠合該上軌組件的上簾橫桿,該上簾橫桿通過複數線繩帶動上簾體下降收合和上升展開,在該上簾體展開的狀態下,該上簾橫桿向下移動,能夠使該上簾橫桿及上簾體上方與該上軌組件分離,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及採光的開口;該中軌組件包含可彼此上下分離的第一、第二中軌,該第一中軌設置在上簾體底部、該第二中軌設置在下簾體頂部,且該第一、第二中軌之間設有一保持元件而能夠彼此靠合,該第一、第二中軌分別透過複數牽引繩連接於設置在上軌組件內的二彈性組件,使該第一、第二中軌能夠在位移後自動定位;在上簾體及下簾體分別為展開的狀態下,解除保持元件的靠 合狀態並且分別向上及/或向下推動該第一、第二中軌,能夠使該第一、第二中軌分離,從而在上、下簾體之間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採光及透景的開口。
藉由上述構造,當上、下簾體在展開的狀態下,使用者欲將戶外空氣順利的引進室內、或局部採光、透景時,可以選擇移動該上簾橫桿向下遠離上軌組件,讓上簾體與上軌組件之間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及採光的開口;或者選擇解除保持元件的靠合狀態,向上及/或向下推動該第一、第二中軌後自動定位,讓上、下簾體之間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採光及透景的開口,操作上不但較已知技術便利,還可以調整開口的位置,提升蜂巢簾的功能及實用性。
以下進一步說明各元件之實施方式:實施時,該保持元件為一組互為異極相吸的磁鐵、或者為一磁鐵和一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屬件、或者為一組能夠相互扣接的扣勾及扣孔。
實施時,該保持元件設置在第一中軌底面外側與第二中軌頂面外側之間。
實施時,該第一中軌底面及/或第二中軌頂面對應於保持元件的前、後側分別向下或向上延伸豎立一遮蔽保持元件的擋片。
實施時,該第一中軌及/或第二中軌的前側分別設有一供使用者手指伸入以推動第一、第二中軌的施力部。
實施時,該上軌組件內進一步設有二轉軸,二轉軸上分別設有一牽引繩線輪組,每一牽引繩線輪組供該複數牽引繩捲繞,部分牽引繩向下延伸懸吊上簾體及第一中軌,部分牽引繩向下延伸懸吊第二中軌,該二彈性組件分別具有一與對應之牽引繩線輪組連接的扭力彈簧或渦卷彈簧,該二轉軸和對應之牽引繩線輪組同步旋轉收放複數牽引繩,進而帶動第一、第二中軌升降,該扭力彈簧或渦卷彈簧讓對應的第一、第二中軌升降後自動定位。
實施時,該上軌組件內進一步設有二位於同一軸線的傳動軸,二傳動軸上分別設有一線輪組,每一線輪組分別供該複數線繩捲繞,部分線繩向下延伸懸吊該上簾橫桿,部分線繩向下延伸懸吊該下簾體及下軌,該上軌組件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帶動二傳動軸的捲線控制器,每一捲線控制器的側邊分別設有一拉繩,該拉繩控制對應的捲線控制器轉動,依序帶動對應的傳動軸和複數線輪組同步旋轉收放複數線繩,進而帶動對應的上簾橫桿或下軌升降。
實施時,該二傳動軸的末端分別設有一能夠防止對應之複數線繩打結的止動器。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透過可移動的上簾橫桿及可彼此上下分離的第一、第二中軌,讓使用者可選擇地調整上簾體上方與上軌組件之間、或者第一、第二中軌之間的間隔距離,讓外部空氣能夠從上簾體與上軌組件之間、或上、下簾體之間直接流通進入室內,並且方便使用者得以從上簾體與上軌組件之間、或上、下簾體之間觀看窗外風景或街景、訪客,兼具操作方便、流通空氣以及局部採光、透景之功效。
以下依據本創作之技術手段,列舉出適於本創作之實施方式,並配合圖式說明如後:
10:上軌組件
11:傳動軸
12:線輪組
13:捲線控制器
14:拉繩
15:止動器
16:轉軸
17:牽引繩線輪組
20:上簾體
30:中軌組件
31:第一中軌
32:第二中軌
33:保持元件
331:磁鐵
332:扣勾
333:扣孔
34:擋片
35:施力部
40:下簾體
50:下軌
60:線繩
70:上簾橫桿
80:牽引繩
90:彈性組件
第一圖:習知兩段式蜂巢簾的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本創作的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本創作上簾橫桿遠離上軌組件、第一、第二中軌相互分離的示意圖。
第四圖:本創作上簾體展開、下簾體收合,且上簾橫桿遠離上軌組件的示意圖。
第五圖:本創作第一、第二中軌之間的開口對應於窗戶的下方位置。
第六圖:本創作第一、第二中軌之間的開口對應於窗戶的上方位置。
第七圖:本創作之中軌組件的斷面以及保持元件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八圖:第七圖之第一、第二中軌分別向上、向下移動分離的示意圖。
第九圖:本創作保持元件的第二實施例。
第十圖:第九圖之第一、第二中軌分別向上、向下移動分離的示意圖。
如第二、三圖所示,本創作為一種四開式蜂巢簾,由上而下依序包含一上軌組件10、一上簾體20、一中軌組件30、一下簾體40以及一下軌50,該下軌50通過複數線繩60帶動下簾體40上升收合和下降展開。
該上簾體20頂部設有一向上靠合該上軌組件10的上簾橫桿70,該上簾橫桿70通過複數線繩60帶動上簾體20下降收合和上升展開。
該上軌組件10實施時,內部設有二位於同一軸線的傳動軸11,二傳動軸11上分別設有一線輪組12,每一線輪組12分別供該複數線繩60捲繞,部分線繩60向下延伸懸吊該上簾橫桿70,部分線繩60向下延伸懸吊該下簾體40及下軌50。
該上軌組件10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帶動二傳動軸11的捲線控制器13,每一捲線控制器13的側邊分別設有一拉繩14,該拉繩14控制對應的捲線控制器13轉動。
當使用者拉動拉繩14時,該拉繩14能依序帶動對應的傳動軸11和複數線輪組12同步旋轉收放複數線繩60,進而帶動對應的上簾橫桿70或下軌50升降,其中,該二傳動軸11的末端分別設有一止動器15,該二止動器15能夠防止線輪組12捲收對應之複數線繩60時打結。
在該上簾體20展開的狀態下,使用者能操作對應的拉繩14控制該上簾橫桿70向下移動,使該上簾橫桿70及上簾體20上方與該上軌組件10分離,讓外側空氣能夠從上簾體20與上軌組件10之間流通進入室內,或者是從上簾體20與上軌組件10之間進行採光。
該中軌組件30包含可彼此上下分離的第一、第二中軌31、 32,該第一中軌31設置在上簾體20底部、該第二中軌32設置在下簾體40頂部,且該第一、第二中軌31、32之間設有一保持元件33而能夠彼此靠合,該第一、第二中軌31、32分別透過複數牽引繩80連接於設置在上軌組件10內的二彈性組件90,使該第一、第二中軌31、32能夠在位移後自動定位。
在上簾體20及下簾體40為展開的狀態下,使用者能解除保持元件33的靠合狀態並且分別向上推動該第一中軌31及/或向下推動該第二中軌32,使該第一、第二中軌31、32相互分離,並且透過對應的彈性組件90及複數牽引繩80自動定位,讓外側空氣能夠從上簾體20、下簾體40之間流通進入室內,或者是從上簾體20、下簾體40之間進行採光和觀看窗外風景或街景、訪客。
藉由上述構造,使用者在展開上簾體20、下簾體40後,能夠依需求選擇移動該上簾橫桿70向下遠離上軌組件10;或者選擇解除保持元件33的靠合狀態,向上及/或向下推動該第一、第二中軌31、32後自動定位,讓上簾體20與上軌組件10之間、或上簾體20與下簾體40之間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採光及透景的開口,兼具操作方便的功效。
如第四圖所示,若使用者希望室內空氣流通、透光,可選擇收合遮光的下簾體40,僅展開透光的上簾體20來遮蔽窗戶,再拉動對應之拉繩14讓該上簾橫桿70向下移動,讓窗戶上方未被上簾體20遮蔽,使外側空氣能夠從上簾體20上方與上軌組件10之間流通進入室內,或者是從上簾體20上方與上軌組件10之間進行採光。
當然,使用者也可以收合透光的上簾體,僅展開遮光的下簾體,讓室內遮光,再解除保持元件並且向下推動該第二中軌,使外側空氣能夠從第一、第二中軌之間流通進入室內,或者是從第一、第二中軌之間進行採光。
再者,如第五、六圖所示,當上簾體20及下簾體40呈展開的狀態下,可以選擇分離第一、第二中軌31、32,並且調整第一、第二中 軌31、32的相對高度,讓第一、第二中軌31、32之間的開口對應於窗戶的下方位置,或者是對應於窗戶的上方位置。
如第七至十圖所示,該保持元件33實施時,為一組互為異極相吸的磁鐵331、或者為一磁鐵和一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屬件、或者為一組能夠相互扣接的扣勾332及扣孔333,讓第一、第二中軌31、32彼此靠合不任意分離。
第六、七圖為第一、第二中軌31、32的斷面,且保持元件33以一組磁鐵331為例。該組磁鐵331設置在第一中軌31底面外側與第二中軌32頂面外側之間,並且在該第一中軌31底面及/或第二中軌32頂面對應於保持元件33的前、後側分別向下或向上延伸豎立一遮蔽保持元件33的擋片34,該第一中軌31及/或第二中軌32的前側分別設有一施力部35,當第一、第二中軌31、32呈靠合狀態時,能夠過該施力部35方便使用者手指伸入,以推動第一、第二中軌31、32相互分離。
第九、十圖的保持元件33以扣勾332及扣孔333為例,該扣勾332及扣孔333能夠設置在第一、第二中軌31、32兩端中的其中一端。實施時,該第一中軌31上設置扣勾332,第二中軌32設有相對應的扣孔333,使用者按壓扣勾332後,即可解除與扣孔333的靠合狀態,讓第一、第二中軌31、32相互分離。
實施時,該上軌組件10內進一步設有二轉軸16,二轉軸16上分別設有一牽引繩線輪組17,每一牽引繩線輪組17供該複數牽引繩80捲繞,部分牽引繩80向下延伸懸吊上簾體20及第一中軌31,部分牽引繩80向下延伸懸吊第二中軌32,該二彈性組件90分別具有一與對應之牽引繩線輪組17連接的扭力彈簧或渦卷彈簧(圖式中未揭示)。
該二彈性組件90的扭力彈簧或渦卷彈簧可配合窗簾的大小重量預先調節彈力,使上簾體20及第一中軌31、第二中軌32的重量分別與對應的扭力彈簧或渦卷彈簧的彈力達到平衡,當使用者推動該第一、第二中軌31、32移動時,對應之彈性組件90透過相連的轉軸16及牽引繩 線輪組17同步旋轉收放複數牽引繩80,進而帶動第一、第二中軌31、32升降,並且讓該第一、第二中軌31、32升降後自動定位。
圖式中,複數牽引繩80和複數線繩60的位置是為了清楚標號而繪製,實際組裝時,複數牽引繩80和複數線繩60的底端是分別固定在上簾橫桿70、第一、第二中軌31、32、下軌50的兩側來平衡重量。
以上實施例說明及圖式,僅舉例說明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侷限本創作之範圍;舉凡與本創作之目的、構造、裝置、特徵等近似或相雷同者,均應屬本創作之專利範圍。
10:上軌組件
11:傳動軸
12:線輪組
13:捲線控制器
14:拉繩
15:止動器
16:轉軸
17:牽引繩線輪組
20:上簾體
30:中軌組件
31:第一中軌
32:第二中軌
33:保持元件
40:下簾體
50:下軌
60:線繩
70:上簾橫桿
80:牽引繩
90:彈性組件

Claims (8)

  1. 一種四開式蜂巢簾,由上而下依序包含一上軌組件、一上簾體、一中軌組件、一下簾體以及一下軌,該下軌通過複數線繩帶動下簾體上升收合和下降展開,其中: 該上簾體頂部設有一向上靠合該上軌組件的上簾橫桿,該上簾橫桿通過複數線繩帶動上簾體下降收合和上升展開,在該上簾體展開的狀態下,該上簾橫桿向下移動,能夠使該上簾橫桿及上簾體上方與該上軌組件分離,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及採光的開口; 該中軌組件包含可彼此上下分離的第一、第二中軌,該第一中軌設置在上簾體底部、該第二中軌設置在下簾體頂部,且該第一、第二中軌之間設有一保持元件而能夠彼此靠合,該第一、第二中軌分別透過複數牽引繩連接於設置在上軌組件內的二彈性組件,使該第一、第二中軌能夠在位移後自動定位;在上簾體及下簾體分別為展開的狀態下,解除保持元件的靠合狀態並且分別向上及/或向下推動該第一、第二中軌,能夠使該第一、第二中軌分離,從而在上、下簾體之間形成一可供空氣流通、採光及透景的開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四開式蜂巢簾,其中,該保持元件為一組互為異極相吸的磁鐵、或者為一磁鐵和一可受磁力吸引的金屬件、或者為一組能夠相互扣接的扣勾及扣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四開式蜂巢簾,其中,該保持元件設置在第一中軌底面外側與第二中軌頂面外側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四開式蜂巢簾,其中,該第一中軌底面及/或第二中軌頂面對應於保持元件的前、後側分別向下或向上延伸豎立一遮蔽保持元件的擋片。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四開式蜂巢簾,其中,該第一中軌及/或第二中軌的前側分別設有一供使用者手指伸入以推動第一、第二中軌的施力部。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四開式蜂巢簾,其中,該上軌組件內進一步設有二轉軸,二轉軸上分別設有一牽引繩線輪組,每一牽引繩線輪組供該複數牽引繩捲繞,部分牽引繩向下延伸懸吊上簾體及第一中軌,部分牽引繩向下延伸懸吊第二中軌,該二彈性組件分別具有一與對應之牽引繩線輪組連接的扭力彈簧或渦卷彈簧,該二轉軸和對應之牽引繩線輪組同步旋轉收放複數牽引繩,進而帶動第一、第二中軌升降,該扭力彈簧或渦卷彈簧讓對應的第一、第二中軌升降後自動定位。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四開式蜂巢簾,其中,該上軌組件內進一步設有二位於同一軸線的傳動軸,二傳動軸上分別設有一線輪組,每一線輪組分別供該複數線繩捲繞,部分線繩向下延伸懸吊該上簾橫桿,部分線繩向下延伸懸吊該下簾體及下軌,該上軌組件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帶動二傳動軸的捲線控制器,每一捲線控制器的側邊分別設有一拉繩,該拉繩控制對應的捲線控制器轉動,依序帶動對應的傳動軸和複數線輪組同步旋轉收放複數線繩,進而帶動對應的上簾橫桿或下軌升降。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四開式蜂巢簾,其中,該二傳動軸的末端分別設有一能夠防止對應之複數線繩打結的止動器。
TW110200586U 2021-01-18 2021-01-18 四開式蜂巢簾 TWM614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586U TWM614245U (zh) 2021-01-18 2021-01-18 四開式蜂巢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586U TWM614245U (zh) 2021-01-18 2021-01-18 四開式蜂巢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4245U true TWM614245U (zh) 2021-07-11

Family

ID=77912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0586U TWM614245U (zh) 2021-01-18 2021-01-18 四開式蜂巢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4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9143B2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king lift cords used to lift architectural opening coverings
US6782937B2 (en) Framed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
US8708023B2 (en) Cordless blind assembly
US6957680B2 (en) Framed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
US6808001B2 (en) Covering for a simulated divided light architectural opening and systems for mounting same
CA2518637A1 (en) Dual drop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TWM515021U (zh) 可快速捲放線之捲收裝置
TWM468268U (zh) 窗簾升降控制結構
US20220341201A1 (en) Angle variable multi-stage sunshade device
TWM614245U (zh) 四開式蜂巢簾
TWM611424U (zh) 三開式蜂巢簾
CA2580925A1 (en) Combination window or door covering
JPH0329957B2 (zh)
JP3243173B2 (ja) ローマンシェード
JP2000248855A (ja) プリーツスクリーン
CN2463529Y (zh) 一种经过改进的横式百叶窗
KR20100099673A (ko) 소형문이 달린 커튼
KR101213794B1 (ko) 안전 코드를 갖는 롤 블라인드
KR200444019Y1 (ko) 로만쉐이드 커튼의 구조
CN219910584U (zh) 一种防风卷帘
CN215859897U (zh) 一种窗帘
CN214943842U (zh) 一种紧固型窗帘
JP2002349160A (ja) 日射遮蔽装置の遮蔽材昇降装置
CN216517734U (zh) 紧固型窗帘
JP3130688U (ja) バト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