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3530U - 背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13530U TWM613530U TW110200770U TW110200770U TWM613530U TW M613530 U TWM613530 U TW M613530U TW 110200770 U TW110200770 U TW 110200770U TW 110200770 U TW110200770 U TW 110200770U TW M613530 U TWM613530 U TW M613530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area
- path
- backlight module
- micro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多個第一發光元件以及導光板。導光板包括出光面、底面以及第一入光側。底面相對於出光面,且第一入光側連接出光面以及底面,其中這些第一發光元件沿著第一方向配置於第一入光側。導光板還包括多個稜柱以及多個微結構組。這些稜柱配置於底面並沿著第一方向延伸。這些微結構組配置於底面且分別具有多個微結構,每個微結構分別連接相鄰兩稜柱。每個稜柱具有沿第一路徑延伸的一稜線,每個微結構組具有沿第二路徑延伸的長軸,其中第二路徑不同於第一路徑。
Description
本新型有關一種光學模組,特別是關於一種背光模組。
隨著科技發展,應用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然而,由於上述液晶顯示面板需要額外的背光元件提供面光源,因此如何製作可以提供良好面光源的背光元件也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欲解決的問題之一。
現有的例如是側入式背光元件會利用導光板傳遞光,部分背光元件還會藉由設置於導光板的底面的結構來增加背光元件提供的面光源的指向性。然而,設置這些例如是V溝(V-cut)的結構會容易產生額外的紋路,過大的結構甚至會使顯示裝置所提供的畫面出現對應至這些結構的圖案,也因此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欲解決的另一問題。
本新型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多個第一發光元件以及導光板。導光板包括出光面、底面以及第一入光側。底面相對於出光面,且第一入光側連接出光面以及底面,其中這些第一發光元件沿著第一方向配置於第一入光側。導光板還包括多個稜柱以及多個微結構組。這些稜柱配置於底面並沿著第一方向延伸。這些微結構組配置於底面且分別具有多個微結構,每個微結構分別連接相鄰兩稜柱。每個稜柱具有沿第一路徑延伸的一稜線,每個微結構組具有沿第二路徑延伸的長軸,其中第二路徑不同於第一路徑。
背光模組藉由位於導光板的底面的多個稜柱,可以提升背光模組所提供的面光源的指向性。導光板的底面還包括多個微結構組,可以進一步提升上述面光源的均勻度,甚至進一步提升指向性。
以下將以圖式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新型之精神,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後,當可由本新型所教示之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並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與範圍。
本新型實施例的背光模組包含導光板,可以應用在顯示裝置中。舉例而言,本新型實施例的背光模組可以應用在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或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CD, TFT-LCD)中,本新型並不限於背光模組的應用技術領域。
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或部分區分開。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第一部件」、「第一端」或「第一部分」也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第二部件」、「第二端」或「第二部分」而不脫離本文的教導。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請參照第1A圖,第1A圖是本新型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以及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00包括多個第一發光元件110以及導光板120。
舉例而言,這些第一發光元件110可以包括例如是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 LD),本新型並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120包括出光面121、底面122以及第一入光側123。底面122相對於出光面121,且第一入光側123連接出光面121以及底面122。這些第一發光元件110配置於第一入光側123,且這些第一發光元件110沿著第一方向d1排列。
舉例而言,本實施例的導光板120可以設置於顯示面板50下,其中導光板120的出光面121面對顯示面板50。這些第一發光元件110提供的光可以自第一入光側123進入導光板120,使導光板120可以在出光面121提供一個面光源給顯示面板50。
請參照第1B圖,第1B圖是本新型一實施例的導光板120以另一視角繪製的立體示意圖,且第1B圖為導光板120的底面122朝上時的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120還包括多個稜柱125以及多個微結構組128G。這些稜柱125以及微結構組128G配置在底面122,且這些稜柱125以及微結構組128G為與導光板120是一體成形地製作。
本實施例的每個微結構組128G分別具有多個微結構128。每個微結構128分別連接相鄰兩稜柱125。舉例而言,微結構128a連接稜柱125a以及稜柱125b,而微結構128b連接稜柱125b以及稜柱125c。
本實施例的每個稜柱125皆具有稜線125t,且這些稜柱125的稜線125t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每個微結構128具有一長軸128t,且這些微結構128的這些長軸128t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其中第二路徑S2不同於第一路徑S1。
於本實施例中,稜柱125的稜線125t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其中第一路徑S1為線型並且大致上平行於第一方向d1;微結構128的長軸128t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其中第二路徑S2為線型並且大致上垂直於第一方向d1。亦即,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線型,且兩者大致上相互垂直,但本新型內容不以此為限。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之間的夾角可以有其他的角度變化。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第1B圖以及以下內容所參照的附圖中,放大繪製了底面122上的這些稜柱125以及這些微結構組128G中的微結構128,其係用於說明這些元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實施例中元件的實際大小以及位置。
請同時參照第1A圖與第1B圖,在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0中,當第一發光元件110提供光給導光板120時,底面122上的這些稜柱125可以有效控制光自出光面121發出時的出光角度。這些微結構組128G的這些微結構128再進一步分布在這些稜柱125之間,可以再進一步增加出光面121提供的面光源的均勻度,避免面光源在局部區域出現對應至這些稜柱125的圖形。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底面122上因為同時配置這些稜柱125以及這些微結構組128G,背光模組100自出光面121提供的光可以具有更高的指向性。舉例而言,當顯示面板50藉由背光模組100提供的面光源形成影像時,因為背光模組100提供的光具有高指向性,影像的亮度、對比可以具有較高的品質,同時影像中的圖形可以均勻呈現,不會有額外的紋路、亮點或暗點出現。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微結構組128G的這些微結構128可以各自彼此連接或彼此不連接。舉例而言,本實施例的微結構128a連接微結構128b,而微結構128c和鄰近的微結構128d彼此不連接。
同時,在出光面121的法線方向Dn上,微結構128a、128b的高度超過相鄰的稜柱125a~125c的高度,而微結構128c、128d沒有超過相鄰的稜柱125a~125c的高度。因此,這些微結構128可以分布在底面122,並隨著位置調整微結構128的高度和這些微結構128之間的連接情形,可以進一步在導光板120的不同位置提供最佳的光調整效果。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微結構組128G的這些微結構128的長軸128t實質上為線型,且相鄰的兩個微結構128可以是彼此連接或是彼此不連接。上述這些微結構128的形狀或是高度可依據其在導光板120上的位置而有所不同。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微結構128的高度可以沿著第二路徑S2,或是沿著遠離出光面121的方向,遞增或是遞減。這些微結構組128G中,每個微結構組128G的這些微結構128在出光面121的法線方向Dn上的高度可以沿著第二路徑S2遞增或遞減。
在本實施例中,稜柱125與微結構128為自出光面121凸出的凸塊。亦即,稜柱125與微結構128具有從導光板120的出光面121凸出的正高度。
請參照第2A圖,第2A圖是根據第1B圖中割面線i1所繪之剖面示意圖。在本新型的實施例中,每個稜柱125可以具有相連的平面124以及平面126,且稜柱125可以具有實質上為三角形的截面,其中平面124和出光面121之間的夾角θ1大於平面126和出光面121之間的夾角θ2,以相對於導光板120的第一入光側123(見第1A圖)提供適當的反射效果。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夾角θ1的角度可以落在約60度至約90度的範圍,夾角θ2的角度可以落在不超過約15度的範圍,本新型不限於此。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這些稜柱125的稜線125t之間的間距g1落約0.01毫米(millimeter, mm)至1毫米的範圍。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這些稜柱125的稜線125t之間的間距g1可以隨著位置改變,藉以調整稜柱125的分布方式。
再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這些稜柱125的高度h1也可以隨著位置調整,以對應上述第一入光側123(見第1A圖)的位置提供適當的反射效果。同時,本實施例的導光板120在此部分區域的結構高度比大於一。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以及以下的其他實施例中,結構高度比為微結構128與相鄰的二稜柱125在出光面121的法線方向Dn之高度h2與高度h1的比值的最大值。換句話說,微結構128的高度h2大於稜柱125的高度h1。在導光板120的另一部份區域的結構高度比可以小於一,亦即微結構128的高度h2可以小於稜柱125的高度h1。在導光板120的再另一部份區域的結構高度比可以等於一,亦即微結構128的高度h2可以等於稜柱125的高度h1。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每個微結構組128G中,每個微結構128的長軸128t在出光面121的法線方向Dn上的高度h2超過或不超過相鄰的二稜柱125在出光面121的法線方向上的高度h1。
請參照第2B圖,第2B圖是本新型一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所繪之導光板120的局部截面示意圖,其中此截面示意圖例如是沿著第1B圖之割面線i2繪製。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這些微結構128在第一方向d1上的間距g2可以隨著位置改變,藉以調整這些微結構128的分布方式。
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微結構128沿著第一方向d1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其中每個微結構128包括第一平面127以及第二平面129,且第一平面127與第二平面129之間具有夾角θ3,但本新型不限於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平面127與第二平面129的夾角θ3為銳角,且具有一頂點由第一平面127與第二平面129所定義。
請參照第2C圖,第2C圖是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d1所繪之導光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微結構128沿著第一方向d1的截面形狀為山形,微結構128具有第一平面127和第二平面129,第一平面127和第二平面129之間具有夾角θ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平面127與第二平面129的夾角θ4為導角,且具有一曲率半徑R4於第一平面127與第二平面129之間。
請參照第3A圖,第3A圖是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d1所繪之導光板220的局部截面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導光板220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的導光板120,相同的元件在此不在贅述。惟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微結構228包括,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微結構228沿著第一方向d1的截面形狀為梯形,每個微結構228包括第一平面227、第二平面229以及連接第一平面227以及第二平面229的第三平面2210。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平面2210可以實質上平行於出光面221,第一平面227和第二平面229各自相對於出光面221可為斜面,但本新型不限於此。
請參照第3B圖,第3B圖是本新型又一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d1所繪之導光板320的局部截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微結構328沿著第一方向d1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微結構328的第一平面327以及第二平面329各自垂直於出光面321。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微結構328包括第一平面327、第二平面329以及連接第一平面327以及第二平面329的第三平面3210,其中的第三平面3210可以實質上平行於出光面321,第一平面327和第二平面329相對於出光面321各自為垂直平面。
請參照第4A圖與第4B圖,第4A圖是本新型再一實施例的導光板420的平面示意圖,其中是面對導光板420的底面422繪示,第4B圖是根據第4A圖中割面線i3所繪示的截面示意圖。在底面422上以實線標示稜柱425的稜線,以虛線標示稜柱425的谷線。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420類似於上述實施例的導光板420,相同的元件在此不在贅述。惟不同之處在於,在本實施例中,每個微結構428沿著第一方向d1的截面形狀具有一曲部,微結構428沿著第一方向d1的截面形狀例如為蛋型、半圓形、半橢圓形等。換句話說,這些微結構組428G的這些微結構428具有弧面或是圓形表面。
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導光板420包括第一入光側423以及底面422。底面422上設置有多個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的稜柱425以及多個微結構組428G。在每個微結構組428G中,這些微結構428的高度沿著第二路徑S2自第一入光側423開始遞減。
請參照第4C圖,第4C圖是根據第4A圖中區域A所繪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微結構428具有曲面表面,因此在微結構428與稜柱425連接的邊界也是曲線,使導光板420可以提供具有更佳指向性的面光源。
請參照第5A圖,第5A圖為本新型一實施例的導光板的示意圖,為了清楚說明,其中省略繪示了稜柱。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520A類似上述實施例的導光板包括第一入光側523A以及底面522A,且導光板520A的稜柱以及微結構組類似於上述導光板420,在此不在贅述,且圖中僅繪示微結構組528G。本實施例的導光板520A還具有第一區域B、第二區域C以及第三區域D。第一區域B與第一入光側523A的距離小於第三區域D與第一入光側523A的距離,且第二區域C位於第一區域B以及第三區域D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區域B中的結構高度比小於第二區域C的結構高度比,且第三區域D中的結構高度比也小於第二區域C的結構高度比。藉由這樣的分布方式,導光板520A的微結構組528G可以避免導光板520A被用以提供面光源時出現亮點、暗點或是其他不均勻紋路。
請參照第5B圖,第5B圖是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500B包含第一發光元件510B以及導光板520B的導光板520B類似於上述導光板520A,相同元件的敘述在此不在贅述。為便於說明,圖中僅繪示微結構組528G’,稜柱則在圖中被省略。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500B還包括多個第二發光元件510C,且導光板520A還具有第二入光側523C。本實施例的第二入光側523C連接底面522B與相對於底面522B的出光面(未繪示於第5B圖),且第二入光側523C相對於第一入光側523B。第二發光元件510C設置在第二入光側523C。
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520B包括第一區域E、第二區域F、第三區域G、第四區域H以及第五區域I。第一區域E與第一入光側523B的距離小於第三區域G與第一入光側523B的距離,且第二區域F位於第一區域E以及第三區域G之間。另一方面,第五區域I與第二入光側523C的距離小於第三區域G與第二入光側523C的距離,且第四區域H位於第三區域G與第五區域I之間。
在本實施例的導光板520B中,第一區域E中的結構高度比以及第三區域G中的結構高度比皆小於第二區域F中的結構高度比,也就是位於第二區域F中的微結構組528G’的微結構528在出光面的法線方向上的高度較第一區域E中的微結構組528G’的微結構528的高度以及第三區域G中的微結構組528G’的微結構528的高度高。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的導光板520B中,在第五區域I中的結構高度比以及第三區域G中的結構高度皆比小於在第四區域H中的結構高度比。也就是位於第四區域H中的微結構組528G’的微結構528在出光面的法線方向上的高度較第三區域G中的微結構組528G’的微結構528的高度以及第五區域I的微結構組528G’的微結構528的高度高。
參照第5C圖,其為本新型又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500C包含有多個第一發光元件510B以及導光板520C。導光板520C相似於前述的導光板520A,故重複之處便不再贅述,其中為便於說明,圖中僅繪示微結構組528G”,稜柱則在圖中被省略。導光板520C與前述實施例之差異在於,導光板520C包含有中間區域A1與兩邊緣區域A2,其中中間區域A1位於兩邊緣區域A2之間。中間區域A1與兩邊緣區域A2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舉例而言,導光板520C的第一入光側523B連接中間區域A1與邊緣區域A2。
在本實施例中,稜柱(圖中未繪示)與微結構組528G”僅分布在中間區域A1而未分布在邊緣區域A2。舉例而言,邊緣區域A2從側邊524C起算的寬度W1為大於或是等於0毫米並且小於10毫米。
透過不在邊緣區域A2設置稜柱與微結構組可以解決在顯示面板邊緣處的漏光或是局部噴光的問題。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不在邊緣區域A2設置稜柱與微結構組的技術特徵亦可應用於其他的實施例中,如第1B或是後續第7A-7D圖中所討論的實施例中,本新型並不以此為限。
第5D圖至第5H圖為第5C圖中的邊緣區域A2沿著第一方向d1的不同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如第5D圖所示,導光板520C1的出光面521A為平面。如第5E圖所示,導光板520C2的出光面521B為凸面,且此凸面具有半徑為r1的導角。如第5F圖所示,導光板520C3的出光面521C為凸面,且凸面包含有兩側平面5211、5212以及夾於其間並具有半徑為r2的導角。如第5G圖所示,導光板520C4的出光面521D為凹面,且此凹面具有半徑為r3的導角。如第5H圖所示,導光板520C5的出光面521E為凹面,且凹面包含有兩側平面5211、5212以及夾於其間並具有半徑為r4的導角。
請參照第6圖,第6圖是本新型再一實施例的導光板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620包括多個位於底面622的微結構組628G,且相鄰的微結構組628G的這些微結構628交錯排列。
接著請參照第7A圖至第7D圖,其為本新型不同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視角為導光板720的底面722朝上。如第7A圖所示,稜柱725與微結構組728G中的微結構728皆為從導光板720的出光面721隆起的凸塊。
或者,如第7B圖所述,稜柱725為從導光板720的出光面721隆起的凸塊,微結構組728G中的微結構728為從導光板720的出光面721凹陷的凹槽。
或者,如第7C圖所述,稜柱725為從導光板720的出光面721凹陷的凹槽,微結構組728G中的微結構728為從導光板720的出光面721隆起的凸塊。
或者,如第7D圖所示,稜柱725與微結構組728G中的微結構728皆為從導光板720的出光面721凹陷的凹槽。
第7A圖至第7D圖中的微結構組728G中的微結構728之截面形狀可以為三角形或是前述的其他形狀。
前述實施例中的導光板舉例而言可以透過以下製程所製作。提供具有加工平面的基板,接著在滾輪上製模以形成相對應於稜柱與微結構的凹槽,然後以此滾輪成排地切過基板的加工面。如此一來,便可得到用以製作導光板的底面的模具,並以此模具製作導光板。舉例而言,製作方法包含以第一刀具沿著第一路徑S1在加工平面上刻多條第一翻模凹槽,且第一刀具例如是輪廓類似於上述稜柱的截面。
接著,製作方法進一步沿著第二路徑S2以第二刀具在具有這些第一翻模凹槽的加工平面上刻多條第二翻模凹槽,且第二刀具例如是輪廓類似於上述微結構的截面。透過上述步驟,具有此加工平面的基板便可以做為模具用以翻模製作導光板的底面的稜柱與微結構組。
接著參照第8A圖至第8O圖,其分別為本新型中位於導光板底面的稜柱與微結構組在不同實施例中的配置的示意圖。為了簡化圖式,稜柱以及微結構組的細部結構特徵在圖中未予繪示。如第8A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線型,並且第一路徑S1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大致上垂直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
如第8B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二路徑S2為線型,第一路徑S1為非線型,如波浪狀路徑。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大致上垂直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
如第8C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為線型,第二路徑S2為非線型,如波浪狀路徑。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大致上垂直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
如第8D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非線型,如波浪狀路徑。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大致上垂直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
如第8E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線型。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右傾斜。
如第8F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非線型,如波浪狀路徑。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右傾斜。
如第8G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線型。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左傾斜。
如第8H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非線型,如波浪狀。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左傾斜。
如第8I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為線型,第二路徑S2皆為非線型,如波浪狀。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右傾斜。
如第8J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非線型,如波浪狀。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右傾斜。
如第8K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為線型,第二路徑S2為非線型,如波浪狀。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左傾斜。
如第8L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而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皆為非線型,如波浪狀。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左傾斜。
如第8M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至少一個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至少一個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三路徑S3延伸。舉例而言,奇數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偶數的微結構組則是沿著第三路徑S3延伸,其中第三路徑S3不同於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第二路徑S2與第三路徑S3皆為線型。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左傾斜,第三路徑S3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右傾斜。
如第8N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至少一個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至少一個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三路徑S3延伸。舉例而言,奇數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偶數的微結構組則是沿著第三路徑S3延伸,其中第三路徑S3不同於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為非線型,如波浪狀,第二路徑S2與第三路徑S3皆為線型。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左傾斜,第三路徑S3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右傾斜。
如第8O圖所示,稜柱沿著第一路徑S1延伸,至少一個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至少一個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三路徑S3延伸。舉例而言,奇數的微結構組沿著第二路徑S2延伸,偶數的微結構組則是沿著第三路徑S3延伸,其中第三路徑S3不同於第一路徑S1與第二路徑S2。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S1、第二路徑S2與第三路徑S3皆為非線型,如波浪狀。第一路徑S1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第二路徑S2的方向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左傾斜,第三路徑S3的方向則是相對於導光板820的入光側823向右傾斜。
綜上所述,本新型實施例的背光模組藉由位於導光板的底面的多個稜柱,可以提升背光模組所提供的面光源的指向性。導光板的底面還包括多個微結構組,可以進一步提升上述面光源的均勻度,甚至進一步提升指向性。本新型實施例的製作方法可以提供具有這些稜柱以及這些微結構組的導光板。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顯示面板
100,500B,500C:背光模組
110,510B:第一發光元件
510C:第二發光元件
120,220,320,420,520A,520B,520C,520C1,520C2,520C3,520C4,520C5,620,720,820:導光板
121,221,321,521A,521B,521C,521D,521E,721:出光面
122,422,522A,522B,622,722:底面
123,423,523A,523B:第一入光側
124:平面
125,125a,125b,125c,425,725:稜柱
125t:稜線
126:平面
127,227,327:第一平面
128,128a,128b,128c,128d,228,328,428,428b,528,628,728:微結構
128G,428G,528G,528G’,528G”,628G,728G:微結構組
128t:長軸
129,229,329:第二平面
2210,3210:第三平面
510C:第二發光元件
5211,5212:側平面
523C:第二入光側
524C:側邊
823:入光側
θ1,θ2,θ3,θ4:夾角
A,B,C,D,E,F,G,H,I:區域
A1:中間區域
A2:邊緣區域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n:法線方向
g1,g2:間距
h1,h2:高度
i1,i2,i3:割面線
r1,r2,r3,r4:半徑
S1:第一路徑
S2:第二路徑
S3:第三路徑
R4:曲率半徑
為讓本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
第1A圖是本新型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與顯示面板的立體爆炸示意圖。
第1B圖是本新型一實施例的導光板的立體示意圖。
第2A圖是根據第1B圖中割面線i1所繪之剖面示意圖。
第2B圖是根據第1B圖中割面線i2所繪之截面示意圖。
第2C圖是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所繪之導光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圖。
第3A圖是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所繪之導光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圖。
第3B圖是本新型又一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所繪之導光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圖。
第4A圖是本新型再一實施例的導光板的平面示意圖。
第4B圖是根據第4A圖中割面線i3所繪示的截面示意圖。
第4C圖是根據第4A圖中區域A所繪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5A圖是本新型一實施例的導光板的示意圖。
第5B圖是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第5C圖是本新型又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第5D圖至第5H圖為第5C圖中的邊緣區域A2沿著方向d1的不同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第6圖是本新型再一實施例的導光板的示意圖。
第7A圖至第7D圖是本新型不同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8A圖至第8O圖是本新型中位於導光板底面的稜柱與微結構組在不同實施例中的配置的示意圖。
d1:第一方向
Dn:法線方向
i1,i2:割面線
120:導光板
121:出光面
122:底面
125,125a,125b,125c:稜柱
125t:稜線
128,128a,128b,128c,128d:微結構
128G:微結構組
128t:長軸
Claims (23)
-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複數個第一發光元件;以及 一導光板,包括: 一出光面; 一底面,相對於該出光面; 一第一入光側,連接該出光面以及該底面,且該些第一發光元件沿著一第一方向配置於該第一入光側; 複數個稜柱,配置於該底面並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複數個微結構組,該些微結構組分別具有複數個微結構,各該微結構分別連接相鄰兩該稜柱,其中各該稜柱具有一稜線沿著一第一路徑延伸,該些微結構組中的至少一個微結構組具有一長軸沿著一第二路徑延伸,該第二路徑不同於該第一路徑。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微結構組中的至少另一個微結構組具有一長軸沿著一第三路徑延伸,該第三路徑不同於該第一路徑與該第二路徑。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路徑為線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路徑為線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路徑為非線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路徑為非線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各該微結構在沿著該第一方向上的截面形狀為頂部為銳角的三角形、頂部為導角的三角形、矩形、梯形、蛋形、半圓形或是半橢圓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在各該微結構組中,各該微結構在該出光面的法線方向上的高度超過或不超過相鄰的該些稜柱在該出光面的法線方向上的高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在每個該微結構組中,該些微結構在該出光面的法線方向上的高度沿著該第二路徑遞增或遞減。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微結構組中,相鄰的該些微結構組的該些微結構交錯排列。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在各個該微結構組中,部分的該些微結構彼此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在各個該微結構組中,部分的該些微結構彼此分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導光板具有一第一區域、一第二區域以及一第三區域,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一入光側的距離小於該第三區域與該第一入光側的距離,且該第二區域位於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三區域之間,於該第一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以及於該第三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小於該第二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其中該結構高度比為各該微結構與相鄰的該些稜柱在該出光面的法線方向之高度的比值中的最大值。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還包括: 複數個第二發光元件; 該導光板具有一第二入光側、一第一區域、一第二區域、一第三區域、一第四區域以及一第五區域; 其中該第二入光側連接該底面與該出光面並相對於該第一入光側,且該些第二發光元件配置於該第二入光側; 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一入光側的距離小於該第三區域與該第一入光側的距離,且該第二區域位於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三區域之間; 該第五區域與該第二入光側的距離小於該第三區域與該第二入光側的距離,且該第四區域位於該第三區域與該第五區域之間; 於該第一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以及於該第三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小於該第二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於該第五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以及於該第三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小於該第四區域中的結構高度比,其中該結構高度比為各該微結構與相鄰的該些稜柱在該出光面的法線方向之高度的比值中的最大值。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導光板包含一中間區域與位於該中間區域兩側的兩邊緣區域,該些稜柱與該些微結構組為設置在該中間區域而免於設置在該些邊緣區域中。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入光面側邊地連接該中間區域與該些邊緣區域。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各該邊緣區域的出光面為平面。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各該邊緣區域的出光面為凸面。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各該邊緣區域的出光面為凹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稜柱與該些微結構為從該出光面凸出的凸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稜柱與該些微結構為從該出光面凹陷的凹槽。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稜柱為從該出光面凸出的凸塊,該些微結構為從該出光面凹陷的凹槽。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稜柱為從該出光面凹陷的凹槽,該些微結構為從該出光面凸出的凸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200770U TWM613530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背光模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200770U TWM613530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背光模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13530U true TWM613530U (zh) | 2021-06-21 |
Family
ID=7751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200770U TWM613530U (zh) | 2021-01-21 | 2021-01-21 | 背光模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1353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3825B (zh) * | 2021-09-17 | 2023-02-21 | 大陸商揚昕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 具有分區的微結構的導光板及光源模組 |
TWI838977B (zh) * | 2022-11-25 | 2024-04-11 | 達運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導光板結構 |
-
2021
- 2021-01-21 TW TW110200770U patent/TWM613530U/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3825B (zh) * | 2021-09-17 | 2023-02-21 | 大陸商揚昕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 具有分區的微結構的導光板及光源模組 |
TWI838977B (zh) * | 2022-11-25 | 2024-04-11 | 達運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導光板結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30340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니트의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니트 | |
US8388207B2 (en) |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KR101587558B1 (ko) | 도광판, 면 발광장치, 액정표시장치 및 도광판의 제조방법 | |
US6734929B2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having a single light sour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TWI457620B (zh) |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 |
KR100793534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백라이트 유니트의도광판 제조 방법 | |
US7371000B2 (en) | Surface light source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9140829B2 (en) |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light guide panel and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light guide panel | |
US20120134175A1 (en) |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 |
US11143809B2 (en) |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guide having groups and microstructures connecting adjacent prisms | |
TWM613530U (zh) | 背光模組 | |
TW202109099A (zh) | 背光模組以及導光板的製作方法 | |
US20100066946A1 (en) |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 |
TW201421119A (zh) | 背光單元、具有該背光單元的液晶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US20110109836A1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4668281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2998736B (zh) | 具有椭圆底部部分的非对称锯齿状边缘光导薄膜 | |
KR101502418B1 (ko)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 |
TWI785850B (zh) | 集光型導光板及顯示裝置 | |
TWM596352U (zh) | 導光板與光源模組 | |
JP4984512B2 (ja) | 面発光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US11662623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light guide plate | |
TWI709774B (zh) | 導光板與光源模組 | |
TWI809774B (zh) | 光源模組 | |
JP2008311091A (ja) |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